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213个
自2022年10月硅片价格先于上游硅料环节出现大跌,价格战全面开打,降价潮迅速向下游电池环节蔓延。业内人士表示,降价会成为光伏产业链2023年的关键词,硅料价格会回归到8万元至12万元/吨的正常区间。 随着组件产品价格下降,此前受低收益率压制的地面电站装机或迎来复苏,长江证券研报指出,地面电站收益率自降价以来已提升0.6pct左右,大部分项目已经具备建设动力,2023年全球潜在光伏需求超过500GW,随着产业链价格下降,装机积极性预计显著提升。 据财联社主题库显示,相关上市公司中: 林洋能源 深耕光伏领域多年,21年光伏电站EPC项目营收超50亿,自持电站1.5GW。 天沃科技 拥有工程设计电力行业乙级资质,具备承接光伏发电EPC业务的能力,电力工程EPC营收占比近5成。
SMM1月3日讯:今日有色金属集体表现低迷,沪铝尤为突出,其他品种跌跌撞撞有涨有跌时,沪铝一路躺平,始终以超2%的跌幅领跌有色板块,截止日间收盘,跌幅达2.22%,报18270元/吨,跌至近两个月以来的低点。 》点击查看SMM沪铝期货走势 外盘方面,伦铝走势同样疲弱,盘中走势震荡,午后持续下行,截止16:55分,跌幅扩大至0.78%,报2359.5美元/吨。 现货方面,今日 SMM A00铝锭现货报价 18300-18340元/吨,均价报18320元/吨,较年前1月30日报价大幅下挫360元,同样跌至近两个月以来的低位。 今日华东现货较01合约贴水30元/吨,与上一交易日持稳。早间无锡地区较SMMA00铝锭均价至贴水20元/吨成交。巩义地区今日现货较SMMA00铝价贴水170元/吨左右,与上一交易日相比贴水缩窄30元/吨。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宏观面上,目前暂无利好消息,市场普遍关注美联储12月利率决议的会议纪要以及12月非农就业报告等重要数据。 供需面表现依旧“老生常谈“,供应端贵州地区因电力紧张导致的限电仍有扩大趋势,12月份国内电解铝产量增幅不及预期。虽然年末国内产量仍受干扰,但广西、四川地区铝厂继续推进复产进程,供给端整体偏稳。 需求方面,目前国内下游加工呈现淡季,新订单不足本周下游企业开工率再度走跌。考虑到今年春节较早,部分企业备货赶单准备提前休假,预计实际需求延续弱势。 连曾经低位支撑库存,也已经实现连续三周累库,假期期间周度累库增幅达到14%,对铝价支撑性减弱。根据SMM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止1月3日, 国内电解铝社会库存 为56.1万吨,较上周四库存增加6.8万吨,较去年同期库存下降24.1万吨。 》点击查看SMM铝产业链数据库 SMM认为,12月份的铝锭铸锭量增加和面临假期消费弱势的累库预期逐渐兑现,预计后期市场交易更偏清淡。 因此,在宏观预期利多消退的背景下,弱现实的基本面主导下,SMM认为短期铝价预计维系震荡走势,关注下游节前备库及库存变动情况。
近日,三位行业分析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随着西方对俄罗斯的新制裁生效,以及中国的能源需求将反弹,明年俄罗斯石油产量将下降,全球原油价格将飙升。 据悉,欧盟对俄罗斯石油产品的下一轮制裁将于2月5日生效。此举是对俄乌冲突的回应,并将影响柴油等成品油。 此前,欧盟从12月5日起对海上运输的俄罗斯原油实施禁运,七国集团(G7)也将俄罗斯石油价格限制在每桶60美元。这两项措施都旨在削弱俄罗斯的出口收入,同时保持俄罗斯原油在全球市场的流通,以防止供应冲击。 而据分析人士称,下一轮制裁,加上随着动态清零政策的放松推动中国需求的反弹,可能会挤压石油市场,推高油价。 俄罗斯原油产量可能减少100万桶/日 瑞银全球财富管理大宗商品分析师Giovanni Staunovo表示:“我们预计,欧洲对俄罗斯海运原油和成品油的禁令(将于2月5日生效)将导致2023年俄罗斯产量下降至少100万桶/日,俄罗斯将很难找到替代市场。” 事实上,俄罗斯此前已经威胁称,为了报复G7的限价令,将减产70万桶/日,这似乎表明该国的石油产量可能将再次受到打击。 由于俄乌冲突,俄罗斯与其最大市场之一欧洲的政治紧张局势不断升级,该国一直将越来越多的石油转向印度等亚洲国家。在截至12月9日的一周内,俄罗斯已经向亚洲出口了89%的原油,相当于每天约300万桶。 但事实证明,随着欧洲的制裁令贸易商更难找到足够的投保船只来运输俄罗斯原油,向亚洲的运输变得愈加困难。 不过,根据Rystad Energy的说法,在全球供应紧张的2022年年中,俄罗斯原油产量急剧下降的风险更为严重。 Rystad Energy高级分析师Louise Dickson表示:“只要美国页岩气表现良好并实现增长,我们就会看到市场走向更正常的均衡发展。” 油价可能突破每桶100美元 盛宝银行的Ole Hansen和瑞银全球财富的Staunovo表示,由于全球供应预计将受到挤压,明年原油价格可能会飙升至每桶100美元以上。 盛宝银行大宗商品策略主管Hansen表示:“从现在起对海运原油和从2月起对燃油产品的禁运,可能会对市场产生价格支撑的影响。”并补充道,供应中断应该会加剧“中国需求回升时的预期紧张程度”。 Hansen称,这些风险增加了油价突破每桶100美元的可能性。 他补充道:“经过疲软的第一季度,我认为布伦特原油价格将回到90-100美元的区间。之后会发生什么,将取决于即将到来的经济放缓的力度。”对此,瑞银的Staunovo也表示赞同。 在欧盟对俄罗斯海运原油实施制裁以及俄罗斯威胁将削减产量以报复G7实施的限价令后,由于供应面临压力,油价自12月中旬以来呈上升趋势。此前数月油价持续下跌。 国际基准布伦特原油已较去年12月初触及的最低水平上涨了10%以上,截至上周五,布伦特原油价格约为每桶83美元。 Rystad的Dickson表示:“随着原油产品禁令的实施,真正的考验将于2月5日到来。在炼油市场仍相当紧张的时候,俄罗斯成品油在欧洲的损失将对美国产品产生额外影响,去年夏季美国汽油价格飙升和欧洲柴油短缺就是明证。”
急火猛攻已久的光伏产业链价格在2022年底骤然降温,其中,硅片价格先于上游硅料环节出现断崖式大跌,降价潮迅速向下游蔓延。电池片当前依旧维持满产产出,使电池片价格下跌幅度加剧,甚至超越了硅片价格的跌幅。机构预计,在组件价格有明显调整后,项目IRR回升,叠加补装需求后的电站市场可能迎来集中爆发,推荐关注光伏运营规模领先,自身业绩确定性较强的下游电站运营企业。相关标的:林洋能源(601222.SH)、晶科科技(601778.SH)、太阳能(000591.SZ)、金开新能(600821.SH)、芯能科技(603105.SH)。 最近两年多以来,疯涨的硅料价格因下游需求旺盛而起,又不断向下游传导,带动光伏产业链全线涨价。已连续下降十几年的光伏电站投资成本不降反升,导致一些大型光伏项目建设陷入滞缓——被坚挺的高价灼伤,集中式光伏电站的装机需求尤其受到抑制。 因此,解开硅料“死结”和产业链降价,被业内视为刺激终端需求大规模释放的关键。2022年底,光伏产业链价格骤然降温。 隆基绿能12月23日发布单晶硅片价格,其中单晶硅片P型M6 150um厚度(166/223mm)价格报4.54元,单晶硅片P型M10 150um厚度(182/247mm)价格报5.40元。而在11月报价时,硅片的厚度还维持在155μm,这次减薄后,整体降价幅度还高达27%。随后中环也发布了降价公告,P型182硅片也降到了5.40元,210报价7.1元,降幅也超23%。 受硅片走跌和需求趋弱影响,电池片价格也跌幅明显。12月27日,全球最大电池片供应商通威太阳能更新报价,182和210尺寸的单晶PERC电池价格分别降至1.07元/W、1.06元/W,较10月25日的报价下跌19.5%、20.3%。 上游降价下游沾光。在产业链整体降价趋势确认的情况下,全球地面电站受益于收益率提升将增加光伏装机需求,EPC环节盈利有望修复。根据测算,在2元/W的BOS成本、1,200h的年有效利用小时数的前提假设下,若硅料价格持续下降带动组件价格由1.98元/W下降到1.80元/W,国内地面电站项目IRR有望提升1.2个百分点至7.7%。 光伏电站运营商太阳能近期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硅料价格下行带动了光伏电池、组件价格的回落,有助于降低光伏电站投资成本,保证较好的项目收益率,增加光伏电站投资运营商投资积极性,有利于项目的开发建设。 深耕于分布式光伏电站的芯能科技在回复投资者提问时也表示,硅料价格的下降,有望带来组件价格的下降。光伏电站投资成本中,组件成本占比较高,组件价格的下降将使得电站投资回报率进一步提升。 华西证券认为,随着新增产能的释放,彼时硅料价格有望进一步下跌。硅料价格下跌,趋势也将传导至硅片及电池片,叠加疫情政策的逐步宽松,下游光伏电站项目将受益于上游成本压缩,需求迎来爆发,利好下游光伏电站运营商。 展望未来,中信证券表示,在硅料价格下行带来组件价格和装机成本下行的情况下,在过去两年产业链价格走高而地面电站项目建设不断被推迟的情况下,国内光伏地面电站装机有望迎来高速增长。华西证券推荐关注光伏运营规模领先,自身业绩确定性较强的下游电站运营企业。受益标的包括晶科科技、太阳能、林洋能源、金开新能、京运通。 相关概念股: 芯能科技(603105.SH):公司已先后为近千家企业提供绿色环保方案,自持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及分布式光伏开发及服务项目总规模已超1GW。 林洋能源(601222.SH):截至2022年6月底,公司自持光伏电站超1.4GW,储备光伏项目超6GW。 晶科科技(601778.SH):公司专注于光伏发电行业下游产业链,主营业务为光伏电站运营、光伏电站转让和光伏电站 EPC 等,涉及太阳能光伏电站的开发、投资、建设、运营和管理、转让等环节,以及光伏电站 EPC工程总承包、电站运营综合服务解决方案等。 太阳能(000591.SZ):公司业务以太阳能光伏电站的投资运营为主,主要产品为电力,该产品主要出售给国家电网。现公司已在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江苏、安徽、江西、上海等十多个省市,建有光伏电站项目。 金开新能(600821.SH):公司主营业务为新能源电力的开发、投资、建设及运营,主要包括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两个板块,公司光伏电站业务主要包括大型集中式电站和屋顶分布式电站两种。
SMM12月30日讯:因下游消费持续疲弱,铝基本面缺乏上行动力,今日沪铝冲高后回落,日内震荡收跌0.03%,报于18700元/吨。 》点击查看SMM沪铝期货行情 本周整体而言,沪铝走势先涨后跌,周二出现了一波拉涨,但此后的连跌三天也使得沪铝重回万九如昙花一现,但值得庆幸的是,沪铝周度总体仍是保持微涨,虽然仅为0.67%的微弱优势,也得以保全12月最后一个周的体面。 现货市场上,本周 现货铝价 与期货走势基本一致,周一延续跌势,但在周二一度上冲300元/吨,站至周度高点19060元/吨,但随后连跌三天,周五 SMM A00铝锭现货报价 18680元/吨为本周价格低点。 纵观本周现货铝价,较上周总体小幅下跌0.74%。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目前铝市基本面并无利好出现,消费端的持续走弱,更是让目前的基本面弱上加弱。 根据SMM最新统计数据显示, 铝下游加工企业开工率 持续走弱,截止12月29日, 国内铝下游加工龙头企业开工率 环比上周继续下跌0.5个百分点至63.4%。 当前处于季节性消费淡季,铝下游加工企业订单多维持弱势,临近春节,下游备库情绪一般,同时亦有部分企业因订单匮乏及从业人员不足而考虑提前停炉放假,短期铝下游加工开工难出现上行。 消费的持续走弱,也是导致铝锭库存出现累库的主要原因之一。 根据SMM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止12月29日,国内电解铝社会库存为49.3万吨,较上周四库存增加1.8万吨,较11月底库存下降2.3万吨,较去年同期库存下降30.6万吨。 》点击查看SMM铝产业链数据库 但值得注意的是供应端贵州地区的减产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此前有消息显示,贵州地区电解铝减产或有扩大趋势,SMM预计再度减产产能将达20万吨,两次限电总规模达60多万吨。 这一消息尚未在市场上产生明显的影响,但随着限电力度的增加,使得原本处于缓慢修复的供应端,在12月份国内电解铝产量增幅更加不及预期。 总体而言,供应方面,国内电解铝产量增幅不及预期,供应端压力缓解。需求方面,目前国内下游加工呈现淡季,新订单不足本周下游企业开工率再度走跌;铝锭库存连续两周累积,对铝价支撑性减弱。短期铝价预计维系震荡走势,关注下游节前备库及库存变动情况。 》2022SMM有色金属产业年会暨2022SMM黑色产业年会暨大宗商品贸易高峰会专题报道 》查看SMM铝现货报价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硅料持续下跌,光伏组件跟还是不跟?晶科能源董事长日前给出了明确的回答——“ 组件大概率不会跟跌,或者说没有那么快反应,或者说不需要那么快反应 。” 晶科能源董事长李仙德日前发布新年致辞,其表示, 现在的N型TOPCon产品的性能价值完全可支撑它在目前的价位水平 。 他以自家产品Tiger Neo为例,直言晶科能源产品性能已超过Sunpower和LG等曾经的效率天花板,而价格是后者的2/3,没有必要降价。 “ 如果要降,也是因为我们N型规模更大了、良率更高了、供应链更稳定了、生产成本更低了,而我们愿意把多出来的利润让利给客户,仅此而已。 ” 是什么给了李仙德“跌价不跟”的底气? 一方面,或许是前期硅价疯涨时,组件环节涨价的“保守”。 李仙德在致辞中质问,“ 硅料涨400%的时候,组件有跟涨400%吗?赚钱要有德行,吃进去的会吐出来,自然规律 。”——的确,相较2020年1.6元/瓦左右的价格,组件目前最高为2元/瓦左右,涨幅仅25%。 另一方面,则是公司的体量:他认为,对于一家130GW出货累积、70GW组件产能的公司,它的 长期战略、中期技术路线和短期产能规划都不会因为某个原辅料的周期性涨跌而改变 ,最多也只是步调频率的调整。 ▌光伏产业链价格全线大跌——除了组件 而近期硅料价格崩塌式下跌,硅片价格随之调整。此前这两项环节占据着整个光伏产业链绝大部分利润,因此多家券商指出,硅料和硅片的超额受益将在产业链重新再分配,组件自然也有望受益。 近期的产业链价格走势,似乎也印证了李仙德“组件不跟跌”的判断——近日多家光伏咨询机构公布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等新一轮报价。 除了组件价格没有暴跌,无一例外其他产业端价格全线大跌 。 一周环比价格看,多晶硅跌幅超过23%,单晶硅片跌幅9%,电池跌价13%-16%;但组件跌幅极其有限,不到3%。 落实到具体订单上,TrendForce报告显示, 小部分组件中小企业订单仍出现松动,高位成交较难;近期市场仍存在一定订单需求,一线企业出货顺畅,成交价格无明显波动 。 而组件订单一般提前签订,周期较长,销售合同的签订和交付之间通常存在一定的时间间隙,因此组件具备一定的期货属性。而东吴证券分析师指出,上游超额收益将向下游转移, 组件这一期货属性使利润增厚 ,一体化及海外、分布式出货比例较大厂商盈利更优。 不过,长期、总体而言,分析师认为组件存在让利空间,后期也存在降价预期,不乏跟跌可能。 天风证券指出,目前组件企业对外报价大部分维持在1.85元/瓦左右。PVinfolink则预计,2023年第一季度已可看见组件每瓦1.7-1.88元、每瓦0.22-0.23元美金。 不过,短暂的利润流动终归难以长久,技术或许依旧是产业链厂商的高盈利的终极密码。分析师指出, 随着龙头组件TOPCon及BC类产能陆续投放,2023年占比30-70%为新技术。相关厂商有望享受溢价,拉动平均盈利提升 。
本周国内电池级硫酸锰现货市场均价为6475元/吨,价格浮动不大。电池级硫酸锰现货市场均价MTD6480元/吨,电池级硫酸锰价格指数MTD6378元/吨。 需求方面,三元前驱体产量普遍缩减,其中5、6系前驱体减量较为明显,高镍前驱因海外订单有所增加但增量有限,因此减量程度优于中低镍产品。综合来看,12月前驱体厂对硫酸锰的采买情绪不佳。供给方面,面对需求走弱,多数硫酸锰企业选择减产维持价格,行业产能利用率处于较低水平。预计明年1月硫酸锰开工率会再次下滑,市场成交降至“冰点”,高纯硫酸锰价格多为僵持。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