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4139

  • 亿纬锂能2022年净利同比预增10%~25% 主业电池业务发展良好

    亿纬锂能(300014.SZ)披露2022年年度业绩预告,该公司预计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96亿至36.32亿元,同比增长10.00%至25.0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25.47亿至28.02亿元,同比增长0.00%至10.00%。 据悉,在公司投资收益同比下降幅度较大且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的前提下,公司2022年度业绩与上年同期相比仍实现正向增长,主要原因是: 在上游主要材料价格急剧上涨的背景下,公司适时调整产品定价机制,各产品线的盈利能力得到较好修复。公司主业电池业务发展良好,随着新工厂、新产线进入量产阶段,公司的出货规模增长迅速,带来了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约110%。 此外,公司按照会计准则要求计提了第三期股权激励方案费用。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后,基于2022年超额完成预算目标和公司规模扩大带来人员增长,年终奖金计提额增加的情况下,主业利润仍实现同比增长130%-150%。

  • 亿纬锂能2022年净利同比预增10%~25% 主业电池业务发展良好

    亿纬锂能(300014.SZ)披露2022年年度业绩预告,该公司预计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96亿至36.32亿元,同比增长10.00%至25.0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25.47亿至28.02亿元,同比增长0.00%至10.00%。 据悉,在公司投资收益同比下降幅度较大且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的前提下,公司2022年度业绩与上年同期相比仍实现正向增长,主要原因是: 在上游主要材料价格急剧上涨的背景下,公司适时调整产品定价机制,各产品线的盈利能力得到较好修复。公司主业电池业务发展良好,随着新工厂、新产线进入量产阶段,公司的出货规模增长迅速,带来了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约110%。 此外,公司按照会计准则要求计提了第三期股权激励方案费用。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后,基于2022年超额完成预算目标和公司规模扩大带来人员增长,年终奖金计提额增加的情况下,主业利润仍实现同比增长130%-150%。

  • 【1.12锂电快讯】工信部再提稳住汽车等大宗消费 | 四川称今年要加快锂等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

    【天奇股份:近期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跌 采购成本随之下降】 天奇股份在互动平台表示,近期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跌,带动销售价格下跌,同时也促使贸易商加速出货,拉动采购系数下行,采购成本随之下降。 》点击查看详情 【四川:今年将启动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加快锂、磷、钒钛、稀土等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 四川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省长黄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到,四川今年将启动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提升生物医药、轨道交通装备、节能环保等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水平,加快建设首批23个省级集群。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加快锂、磷、钒钛、稀土等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优化升级产业园区,支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发展。实施“贡嘎培优”和“珠峰攀登”计划,培育国家级“领航”企业,力争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0家以上。 【工信部:稳住汽车等大宗消费 促进优势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做强做大】 1月11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2023年要抓好十三个方面重点任务。一是全力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稳住汽车等大宗消费,实施消费品“三品”行动,深化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建设,扩大适老化家居产品和生活用品供给;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用市场化办法促进优势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做强做大和配套产业发展。 【盐湖股份:2022年净利同比预增235%–248%】 盐湖股份公告,预计2022年净利润150亿元-156亿元,同比增长234.94%–248.33%。报告期,公司主营业务氯化钾产销稳定,氯化钾产量约580万吨,销量约493万吨;碳酸锂产量约3.10万吨,销量约3.03万吨。小财注:Q3净利29.25亿元,据此计算,预计Q4净利29.18亿元-35.18亿元,环比变动0%至20%。 【亿纬锂能:预计2022年净利同比增10%-25%】 亿纬锂能公告,预计2022年净利润31.96亿元–36.32亿元,同比增长10%-25%。公司主业电池业务发展良好,随着新工厂、新产线进入量产阶段,公司的出货规模增长迅速,带来了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约110%。公司按照会计准则要求计提了第三期股权激励方案费用。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后,基于2022年超额完成预算目标和公司规模扩大带来人员增长,年终奖金计提额增加的情况下,主业利润仍实现同比增长130%-150%。 【需求拉动、订单饱满 三元正极材料公司2022年业绩预增】 受新能源电动车需求拉动,下游动力电池企业需求大幅增长等影响,包括容百科技、长远锂科、振华新材在内的数家三元正极材料企业的2022年业绩被普遍看好。“正极材料企业2022年业绩表现应该都不错。”有熟悉锂电产业人士表示,虽然还有多家三元正极材料公司尚未披露业绩预告,但得益于下游动力电池需求旺盛,相关公司大概率会有不错的业绩表现。 相关阅读:  需求持续疲软 碳酸锂跌破50万元 多家企业回应相关影响【SMM快讯】 2022年12月国内废旧锂电回收2.41万吨 锂电回收进入短暂停滞期【SMM分析】 国家大力推内需车市优先发力 2023年新能源车市保持热度?【SMM专题】 比亚迪投资浙江碳一 | 天然石墨负极价格小幅下调【SMM负极材料周报】 30万吨电解液项目开工 | 天赐材料成立新公司 | 12月六氟均价环比下滑15%【SMM电解液周报】 本周多家锂电产业链业绩预喜 锂价高位下海外锂矿企业定价话语权增强?【SMM热点】  本周钴锂产品价格持续走弱 | 商务部再提扩大汽车消费【新能源产业一周要闻】 需求延续弱势 天然石墨负极价格小幅下调【SMM分析】 12月六氟均价环比下滑15% 后续仍有下调预期【SMM分析】

  • 动力电池需求超预期增长 多家三元正极材料企业业绩大幅预增(附概念股)

    受新能源电动车需求拉动,下游动力电池企业需求大幅增长等影响,包括容百科技(688005.SH)、长远锂科(688779.SH)、振华新材(688707.SH)在内的数家三元正极材料企业的2022年业绩被普遍看好。“正极材料企业2022年业绩表现应该都不错。”有熟悉锂电产业人士表示,虽然还有多家三元正极材料公司尚未披露业绩预告,但得益于下游动力电池需求旺盛,相关公司大概率会有不错的业绩表现。 从已发布2022年度业绩预测的三元正极企业上看,容百科技在近期投资者交流会上表示,公司预计2022年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3.2亿元到14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40,895.87万元到48,895.87万元,同比增长44.89%到53.67%。其业绩变动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方面,公司全年出货量同比增长70%,四季度高镍正极销量环比增速约30%;另一方面,公司全年平均单吨净利较为稳定,且未来可持续。今年原材料锂、镍高位波动,但从全年来看,去除原材料影响公司单吨净利润保持平稳水平,盈利能力可持续。 同时,容百科技近期与力勤资源签订《长单采购协议》,自2022年11月起至2026年12月止,力勤资源每年稳定向容百科技供应电池镍钴产品(MHP或硫酸镍、硫酸钴)年度总出货量的20%,20%的电池镍钴产品长单范围之外有余量情况下优先供应给容百。与上游资源的合作,有助于公司打造稳定的供应链及更具成本竞争力的高镍三元材料产业链,有利于高镍电池继续保持其在国外市场的主流地位的同时,扩充公司在国内的市场份额。 1月3日,长远锂科发布2022年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2年归母净利润14亿到16亿元,同比增长99.82%到128.36%。报告期内,下游客户对公司新型号、新技术产品需求量快速增长,且公司4万吨/年车用锂电池正极材料扩产项目全面实现满负荷运营,二期项目部分产线完成建设并试运行,公司产品产销两旺,产销量同比实现大幅增长。 长远锂科表示,随着部分新产线的投产,新技术、新设备投入使用,极大提高了产线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产能规模扩张带来的规模效应下,公司成本控制能力进一步提升,净利润实现增长。另外,公司目前已完成及在建项目一共包括12万吨三元正极材料及6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能。 1月5日,振华新材公告,预计2022年年度归母净利润12.2亿元到13亿元,同比增加195.70%到215.09%。对于业绩大幅预增的原因,公告解释称,报告期内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市场快速增长,下游客户对公司三元正极材料产品需求旺盛,且公司义龙二期2万吨/年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运行投产,产能规模得以有效提升,产销量同比实现大幅增长;在报告期内,由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市场快速增长,下游客户对公司三元正极材料产品需求旺盛,产销量同比实现大幅增长,高镍、中高镍低钴产品开始大批量出货,超高镍9系三元材料、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已实现十吨级销售。 从成本变动上看,东吴证券发布电动车2023年年度策略报告称,电池壁垒最高,格局稳定,中游材料2023年降价推动成本下行,2023年盈利有望小幅上升。中游材料新增供给释放,部分材料环节价格承压,盈利分化。其中,三元正极2023年加工费预计正常年降,铁锂正极新增产能释放加工费下行,预计盈利逐步回归至正常水平。这也从侧面反映,相关三元正极材料企业有望在材料成本端获取一定的市场竞争优势。 浙商证券发布研报表示,受益于新能源车需求高增,近年来锂电池产业链快速发展。三元电池高镍技术迭代下能量密度优势增强,叠加原材料价格趋稳,三元电池性价比回升,市场渗透率有望走出下降颓势,无惧磷酸铁锂替代。在三元电池需求拉动下,作为三元电池重要原材料的三元前驱体出货量有望稳步增长,预计2022年市场规模超1000亿元,2025年有望超2000亿元。重点关注前驱体产能及上游镍资源布局较多的华友钴业、中伟股份。 此外,浙商证券还认为,三元前驱体是电池产业链关键中间产品,决定三元正极性能三元前驱体上游为镍、钴、锰、铝等金属盐,下游为锂电正极材料,是电池产业链中衔接上游镍钴锰资源与下游正极材料的关键中间产品。三元前驱体在电池产业链中价值量较大,按2021年平均原材料价格估算,三元前驱体占三元正极成本约六成。三元正极材料对前驱体的理化性能具有良好继承性,决定三元电池性能。 相关概念股: 容百科技(688005.SH):公司在发布2022年业绩预测时表示,公司基于新一体化战略转型升级为全市场覆盖的综合正极材料供应商。基于高镍先发优势,公司高镍低钴、超高镍9系等前沿材料已实现千吨级出货;公司加快布局发展磷酸锰铁锂(LMFP)和钠电正极材料业务,目前LMFP累计出货近千吨级,钠电正极累计出货几十吨级,商业化进度行业领先。 长远锂科(688779.SH):公司自成立之初便从事高效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与生产,也是国内最早具备三元正极材料量产能力的企业之一,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与产业化经验,公司在三元正极材料领域形成了显著的技术先发优势,是正极材料领域龙头企业之一。此外,公司作为中国五矿成员企业,将借助集团公司镍、钴、锰、锂等资源长远保障优势和全产业链优势,有效提升公司经营质量和效益。 振华新材(688707.SH):专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要提供新能源汽车、3C消费电子所用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值得关注的是,公司还与孚能科技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内容涉及三元正极材料的采购与合作、钠电池正极材料合作、废料及废旧电池回收、锂资源的共同开发等多个领域。其中在三元正极材料领域斩获长单。 孚能科技(688567.SH):公司近期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钠离子电池产品已处于集中送样阶段,产品已满足A0级车需求。并且,公司计划2023年全面进入产业化阶段,目前已与江铃集团等多家知名两轮车企和乘用车企开展深入合作。

  • 动力电池需求超预期增长 多家三元正极材料企业业绩大幅预增(附概念股)

    受新能源电动车需求拉动,下游动力电池企业需求大幅增长等影响,包括容百科技(688005.SH)、长远锂科(688779.SH)、振华新材(688707.SH)在内的数家三元正极材料企业的2022年业绩被普遍看好。“正极材料企业2022年业绩表现应该都不错。”有熟悉锂电产业人士表示,虽然还有多家三元正极材料公司尚未披露业绩预告,但得益于下游动力电池需求旺盛,相关公司大概率会有不错的业绩表现。 从已发布2022年度业绩预测的三元正极企业上看,容百科技在近期投资者交流会上表示,公司预计2022年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3.2亿元到14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40,895.87万元到48,895.87万元,同比增长44.89%到53.67%。其业绩变动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方面,公司全年出货量同比增长70%,四季度高镍正极销量环比增速约30%;另一方面,公司全年平均单吨净利较为稳定,且未来可持续。今年原材料锂、镍高位波动,但从全年来看,去除原材料影响公司单吨净利润保持平稳水平,盈利能力可持续。 同时,容百科技近期与力勤资源签订《长单采购协议》,自2022年11月起至2026年12月止,力勤资源每年稳定向容百科技供应电池镍钴产品(MHP或硫酸镍、硫酸钴)年度总出货量的20%,20%的电池镍钴产品长单范围之外有余量情况下优先供应给容百。与上游资源的合作,有助于公司打造稳定的供应链及更具成本竞争力的高镍三元材料产业链,有利于高镍电池继续保持其在国外市场的主流地位的同时,扩充公司在国内的市场份额。 1月3日,长远锂科发布2022年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2年归母净利润14亿到16亿元,同比增长99.82%到128.36%。报告期内,下游客户对公司新型号、新技术产品需求量快速增长,且公司4万吨/年车用锂电池正极材料扩产项目全面实现满负荷运营,二期项目部分产线完成建设并试运行,公司产品产销两旺,产销量同比实现大幅增长。 长远锂科表示,随着部分新产线的投产,新技术、新设备投入使用,极大提高了产线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产能规模扩张带来的规模效应下,公司成本控制能力进一步提升,净利润实现增长。另外,公司目前已完成及在建项目一共包括12万吨三元正极材料及6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能。 1月5日,振华新材公告,预计2022年年度归母净利润12.2亿元到13亿元,同比增加195.70%到215.09%。对于业绩大幅预增的原因,公告解释称,报告期内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市场快速增长,下游客户对公司三元正极材料产品需求旺盛,且公司义龙二期2万吨/年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运行投产,产能规模得以有效提升,产销量同比实现大幅增长;在报告期内,由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市场快速增长,下游客户对公司三元正极材料产品需求旺盛,产销量同比实现大幅增长,高镍、中高镍低钴产品开始大批量出货,超高镍9系三元材料、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已实现十吨级销售。 从成本变动上看,东吴证券发布电动车2023年年度策略报告称,电池壁垒最高,格局稳定,中游材料2023年降价推动成本下行,2023年盈利有望小幅上升。中游材料新增供给释放,部分材料环节价格承压,盈利分化。其中,三元正极2023年加工费预计正常年降,铁锂正极新增产能释放加工费下行,预计盈利逐步回归至正常水平。这也从侧面反映,相关三元正极材料企业有望在材料成本端获取一定的市场竞争优势。 浙商证券发布研报表示,受益于新能源车需求高增,近年来锂电池产业链快速发展。三元电池高镍技术迭代下能量密度优势增强,叠加原材料价格趋稳,三元电池性价比回升,市场渗透率有望走出下降颓势,无惧磷酸铁锂替代。在三元电池需求拉动下,作为三元电池重要原材料的三元前驱体出货量有望稳步增长,预计2022年市场规模超1000亿元,2025年有望超2000亿元。重点关注前驱体产能及上游镍资源布局较多的华友钴业、中伟股份。 此外,浙商证券还认为,三元前驱体是电池产业链关键中间产品,决定三元正极性能三元前驱体上游为镍、钴、锰、铝等金属盐,下游为锂电正极材料,是电池产业链中衔接上游镍钴锰资源与下游正极材料的关键中间产品。三元前驱体在电池产业链中价值量较大,按2021年平均原材料价格估算,三元前驱体占三元正极成本约六成。三元正极材料对前驱体的理化性能具有良好继承性,决定三元电池性能。 相关概念股: 容百科技(688005.SH):公司在发布2022年业绩预测时表示,公司基于新一体化战略转型升级为全市场覆盖的综合正极材料供应商。基于高镍先发优势,公司高镍低钴、超高镍9系等前沿材料已实现千吨级出货;公司加快布局发展磷酸锰铁锂(LMFP)和钠电正极材料业务,目前LMFP累计出货近千吨级,钠电正极累计出货几十吨级,商业化进度行业领先。 长远锂科(688779.SH):公司自成立之初便从事高效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与生产,也是国内最早具备三元正极材料量产能力的企业之一,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与产业化经验,公司在三元正极材料领域形成了显著的技术先发优势,是正极材料领域龙头企业之一。此外,公司作为中国五矿成员企业,将借助集团公司镍、钴、锰、锂等资源长远保障优势和全产业链优势,有效提升公司经营质量和效益。 振华新材(688707.SH):专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要提供新能源汽车、3C消费电子所用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值得关注的是,公司还与孚能科技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内容涉及三元正极材料的采购与合作、钠电池正极材料合作、废料及废旧电池回收、锂资源的共同开发等多个领域。其中在三元正极材料领域斩获长单。 孚能科技(688567.SH):公司近期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钠离子电池产品已处于集中送样阶段,产品已满足A0级车需求。并且,公司计划2023年全面进入产业化阶段,目前已与江铃集团等多家知名两轮车企和乘用车企开展深入合作。

  • 四季度净利或超前三季度总和 户储龙头年报预增约三倍 产品实现量利齐升

    1月11日盘后,派能科技发布2022年度业绩预增公告,预计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1.8亿元-13.1亿元,同比增加273.21%到314.32%。 派能科技归母净利润变动 派能科技第三季度实现净利润3.81亿元,据此计算, 该公司第四季度实现净利润约5.35亿元-6.65亿元,环比增长40%-75%。 此外,派能科技前三季度共实现净利润6.44亿元,若取预增公告最高值(Q4净利润6.65亿元),则该公司第四季度净利超越前三季度总和。 对于业绩高增的原因,派能科技表示,其一是由于全球储能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储能行业规模持续扩大。同时,随着募投项目的建成投产,新增产能的释放促使公司产销量进一步上升;其二是公司采取提高产品销售价格、提升生产效率等多项措施,有效控制原材料成本、海运成本,使公司毛利率较上年同期有所提高。综合来看, 公司产品实现了量利齐升。 随着全球储能产业政策、电价、能源结构等多元驱动,近年来户用储能需求高增。派能科技副总裁叶文举曾在2022年三季度业绩会上指出,公司部分募投项目已建成投产,产能逐步释放,产量大幅提升。 终端需求旺盛,叠加产能进一步释放,派能科技产销量进一步得到提升。 盈利能力方面,派能科技毛利率呈现逐季上升趋势,2022年第一季度毛利率为27.50%,第二季度为30.19%,第三季度攀升至35.60%。 此外,东方证券在12月19日的报告中表示,派能科技完成储能电池系统全产业链布局,电芯自产带来了高利润。规模效应也是机构看好该公司的原因之一,民生证券曾在10月底中的研报中指出, 受益下游需求高景气叠加产能释放带来规模效应,派能科技产品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从行业来看,展望2023年,东吴证券认为,欧洲户储仍具备超强经济性,且欧洲2023年居民端电价预计将比2022年有显著提升,欧洲户储订单普遍已排至明年4月。而国内大型储能今年招标已超40Gwh, 预计户储未来三年有望连续翻倍以上增长,储能总体有望持续80%以上增长。

  • 四季度净利或超前三季度总和 户储龙头年报预增约三倍 产品实现量利齐升

    1月11日盘后,派能科技发布2022年度业绩预增公告,预计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1.8亿元-13.1亿元,同比增加273.21%到314.32%。 派能科技归母净利润变动 派能科技第三季度实现净利润3.81亿元,据此计算, 该公司第四季度实现净利润约5.35亿元-6.65亿元,环比增长40%-75%。 此外,派能科技前三季度共实现净利润6.44亿元,若取预增公告最高值(Q4净利润6.65亿元),则该公司第四季度净利超越前三季度总和。 对于业绩高增的原因,派能科技表示,其一是由于全球储能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储能行业规模持续扩大。同时,随着募投项目的建成投产,新增产能的释放促使公司产销量进一步上升;其二是公司采取提高产品销售价格、提升生产效率等多项措施,有效控制原材料成本、海运成本,使公司毛利率较上年同期有所提高。综合来看, 公司产品实现了量利齐升。 随着全球储能产业政策、电价、能源结构等多元驱动,近年来户用储能需求高增。派能科技副总裁叶文举曾在2022年三季度业绩会上指出,公司部分募投项目已建成投产,产能逐步释放,产量大幅提升。 终端需求旺盛,叠加产能进一步释放,派能科技产销量进一步得到提升。 盈利能力方面,派能科技毛利率呈现逐季上升趋势,2022年第一季度毛利率为27.50%,第二季度为30.19%,第三季度攀升至35.60%。 此外,东方证券在12月19日的报告中表示,派能科技完成储能电池系统全产业链布局,电芯自产带来了高利润。规模效应也是机构看好该公司的原因之一,民生证券曾在10月底中的研报中指出, 受益下游需求高景气叠加产能释放带来规模效应,派能科技产品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从行业来看,展望2023年,东吴证券认为,欧洲户储仍具备超强经济性,且欧洲2023年居民端电价预计将比2022年有显著提升,欧洲户储订单普遍已排至明年4月。而国内大型储能今年招标已超40Gwh, 预计户储未来三年有望连续翻倍以上增长,储能总体有望持续80%以上增长。

  • 2022年扣非净利润增长近2倍 金钼股份:自有矿山保障下原料整体够用

    得益于上游矿料供应偏紧,下游需求旺盛的高行业景气度,金钼股份2022年业绩大增。 “我们有自有矿山,目前原料有少量外采整体够用,订单情况根据钢厂招标来看一切正常。”记者以投资者身份从公司获悉。 1月10日晚间,金钼股份发布2022年度业绩快报公告称,全年实现营业收入95.7亿元,同比上升20.02%;实现归母净利润13.9亿元,同比上升180.89%;实现扣非净利润13.68亿元,同比上升194.71%。 结合三季报计算,公司四季度营收为25.0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7.62%;扣非净利润为4.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90%。 金钼股份称,业绩增长主要是因为国内外钼市场价格持续向好,主要钼产品价格同比上涨,公司加强市场研判,抢抓价格高点,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合理组织生产,严控成本费用,实现了经营业绩的大幅增长。 此前,记者曾以投资者身份问及金钼股份如何看待未来一年钼价走势,公司表示:“2022年以来钼行业持续向好,受原料短缺因素影响,钼产品价格有望维持强势运行。” 据SMM的报价显示,1月10日,45%钼精矿主流价格为4380-4400元/吨度,与前一交易日持平。 据悉,钼的下游应用中,钢材端需求合计占比约80%。业内分析人士表示,在国家提倡产业升级和粗钢减产的背景下,普通钢材产量减少,钼系的高性能钢材产量增多,叠加整个行业上游矿料端供应逐渐偏紧的现实情况助推钼价一路高歌猛进,去年钢厂整体钼铁钢招量水平月均保持在10000吨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据近期公开资料显示,金钼股份钼产品占比约95%,运营两座大型露天钼矿山、具有较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条,目前年产各类钼产品折合钼金属量约2.2万吨,其中金堆城钼矿是世界六大原生钼矿之一,保有矿石储量4.78亿吨,平均品位0.083%,汝阳东沟钼矿总矿石量4.80亿吨,平均品位0.120%。1月4日,公司称2022年金钼汝阳东沟钼矿全年采剥总量2245.94万吨,创建矿以来历史最高。

  • 金属多飘红 沪锡拉涨逾3% 黑色系多上扬 螺纹、铁矿涨超1%【SMM午评】

    SMM 1月11日讯: 美元方面,临近午间震荡微涨,内盘金属多飘红,仅沪锌、沪铅一同录跌,其中沪锌跌幅在0.34%左右。而沪铅在开盘后便一路震荡走低,最终以1.25%的跌幅首当其冲。其余金属均飘红,沪锡临近午间收盘快速上扬,最终以高达3.57%的涨幅领涨。沪铜涨1.7%,沪铝涨0.55%,沪镍涨0.41%。 黑色系方面仅不锈钢唯一下跌,以1.8%的跌幅领跌,其余品种均飘红,螺纹、铁矿一同涨逾1%,铁矿拉涨至1.68%,螺纹涨1.17%,热卷涨0.87%。双焦方面均上涨,焦煤涨1.96%,焦炭涨3%。 外盘金属方面与内盘表现相近,除了未开盘的伦镍外,伦铝、伦铅一同下跌,伦铅以1.2%的跌幅领跌外盘基本金属,伦铝跌0.08%。伦锡以高达2.2%的涨幅领涨,伦铜、伦锌均涨0.57%。 原油方面,油价周三下跌,此前行业数据显示,全球最大石油消费国美国的原油和燃料库存意外增加,再次引发市场对燃料需求的担忧。 贵金属方面,COMEX黄金期货在周三小幅下跌后震荡回调,交易员们正在等待本周将公布的美国关键通胀数据,以借此研判美联储的加息立场。 截至午间收盘11点30分,金属及原油市场合约情况: 》点击查看更多SMM金属价格 现货市场一览: 铜 : 铜价再度大幅走高  持货商只能继续降价出货【SMM华北铜现货】 今日华北电解铜现货对当月合约报贴450~贴90元/吨,均价贴水27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跌40元/吨,成交价格66930-67510元/吨,均价67220元/吨较前一交易日涨1010元/吨。今日铜价高开高走,整体交投重心较前...... 》点击查看详情 》点击查看SMM铜产品价格 铝 : 沪铝维持contango结构 华南现货市场贴水收窄【SMM华南铝现货】 受宏观氛围较好及节后下游消费预期提振,沪铝本周反弹上涨,今日沪铝主力02合约在18200以上震荡,华南现货市场大户收货及下游备货积极,现货成交活跃,今日SMM佛山铝价对2301合约贴水25元/吨,较上一交易日涨25元/吨,现货均价录得18150元/吨,较昨日涨130元/吨。第二交易时段,沪铝重心上移,且沪铝结构维持正向结构,持货商出货意愿不足...... 》点击查看详情 》点击查看SMM铝产品价格 铅 : SMM 上海及其他1#铅市场:物流将停及交割临近 铅现货市场交投两淡【SMM午评】 上海市场驰宏铅15385元/吨,对沪期铅2302合约平水报价;江浙市场江铜、铜冠铅15375-15385元/吨,对沪期铅2302合约贴水10-0元/吨报价。沪铅弱势延续,而持货商出货情绪不高,报价相对坚挺,又因临近下一轮交割...... 》点击查看详情 》点击查看SMM铅产品价格 锌 : 天津锌:贸易商积极出货 升水下调明显【午评】 天津市场0#锌锭主流成交于23610~23690元/吨,紫金成交于23650-23740元/吨,葫芦岛报在28940元/吨,0#锌普通对2302合约报贴水50-60元/吨附近,紫金对2302合约报贴水20-升水0元/吨附近,津市较沪市贴水80元/吨...... 》点击查看详情 》点击查看SMM锌产品价格 锡 : 沪锡走强触及前高 现货市场成交萎靡【SMM锡午评】 今日早盘期间冶炼厂报价较为谨慎,盘中价格上浮带动个别炼厂上调报价。根据贸易商反馈早盘 报价 升贴水价差收窄,现货市场因锡价走高出货表现疲软,个别商家在此价位开始收货。下游企业刚需采购,个别厂家低位挂单并未成交,价格上涨抑制了采购意愿...... 》点击查看详情 》点击查看SMM锡产品价格 镍 : 节前纯镍供需疲弱 现货市场成交清淡【SMM镍现货午评】 现货市场报价换月至沪镍2302合约,1月11日,金川升水报12000-14500元/吨,均价13250元/吨,价格较前一交易日下调500元/吨。俄镍升水报价6600-7300元/吨,均价6950元/吨,较前一交易日下调150元/吨。沪镍延续偏弱运行,临近出街纯镍供需呈现疲弱状态...... 》点击查看详情 》点击查看SMM镍产品价格

  • 【1.11锂电快讯】比亚迪称长期看碳酸锂价格下跌是趋势 | 商务部在武汉打造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发展示范区

    【比亚迪:长期看碳酸锂价格下跌是趋势 碳酸锂依然占电池成本一半以上】 碳酸锂跌破50万对中游电池厂商有何影响?今天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比亚迪,公司表示目前还不好判断碳酸锂还会否继续下跌,但从长期看价格下跌是趋势,但是最终电池产能还是要看供需关系,目前碳酸锂价格依然占到电池成本一半以上。 【江特电机:与富临精工共同投建年产5万吨磷酸二氢锂一体化项目】 江特电机公告,公司与富临精工签署了《项目投资合作协议》,双方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并以合资公司为主体新建年产5万吨磷酸二氢锂一体化项目。另外,公司全资子公司江特矿业拟与富临精工以现金方式向宜丰银锂锂电新能源有限公司增资4000万元,其中江特矿业增资3000万元,富临精工增资1000万元。 【旺能环境:目前碳酸锂价格下跌对公司影响不大】 旺能环境在互动平台表示, 目前公司的产品都是按照订单生产,碳酸锂价格下跌对公司影响不大。 【商务部:以武汉“车谷”为承载 打造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发展示范区】 商务部印发《武汉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总体方案》提出,以“车谷”为承载,打造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发展示范区。建设新能源公共技术研发平台,加快纯电动汽车底盘一体化设计、多能源动力系统集成,以及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整车、动力电池、换电装备等关键技术攻关。打造全国新能源和智能网联创新中心。着力推进对新能源汽车生产的智能化管理和服务,拓展人工智能服务应用场景。推动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武汉园区发展,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检验检测服务能力。探索建立新能源汽车、二手车、动力电池等交易、回收制度。 》点击查看详情 【传闻降价后特斯拉中国三天内获3万辆汽车订单 公司:不予置评】 有消息称,在宣布降价后,特斯拉中国三天内获3万辆汽车订单。对此记者向特斯拉方面求证,公司表示不予置评。此前1月6日,特斯拉中国官网宣布,特斯拉国产车型大幅降价,Model 3起售价22.99万元,Model Y起售价25.99万元。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北京短期之内很难开放汽车限购政策】 乘联会秘书处崔东树表示,全国的限购政策趋于宽松,但北京短期之内很难开放汽车限购政策,目前还没有做好从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移的措施,且特大城市目前拥堵情况仍然比较严重,道路管理仍有待提高。今日有消息称,北京之后燃油车和新能源车的牌照购买会完全放开,燃油车限号会变严格。崔东树判断此传言或为假消息。 相关阅读: 国家大力推内需车市优先发力 2023年新能源车市保持热度?【SMM专题】 比亚迪投资浙江碳一 | 天然石墨负极价格小幅下调【SMM负极材料周报】 30万吨电解液项目开工 | 天赐材料成立新公司 | 12月六氟均价环比下滑15%【SMM电解液周报】 本周多家锂电产业链业绩预喜 锂价高位下海外锂矿企业定价话语权增强?【SMM热点】  本周钴锂产品价格持续走弱 | 商务部再提扩大汽车消费【新能源产业一周要闻】 需求延续弱势 天然石墨负极价格小幅下调【SMM分析】 12月六氟均价环比下滑15% 后续仍有下调预期【SMM分析】 中国移动集采磷酸铁锂电池招标限价与SMM电解液(磷酸铁锂用)均价联动!【SMM分析】 锂盐价格弱势 原料端如何?【SMM分析】 再斩获氢氧化锂大单!SK on牵手中矿资源 锂源锁定再下一城【SMM分析】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