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3386个
近日,宝武特种冶金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复合沉淀强化的超高强度不锈钢棒材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公布号CN117821843A,申请日期为2022年9月29日。 该发明阐述了一种复合沉淀强化的超高强度不锈钢棒材及其制备方法,该不锈钢棒材的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01%、S≤0.004%、P≤0.008%、Si≤0.10%、Mn≤0.10%、Cr 10.50~11.50%、Ni 10.50~11.50%、Mo 1.50~2.50%、Cu0.10~0.50%、Ti=Cu*1.5、1.3≤Al≤2.05‑Ti、N≤0.002%,余量包含Fe及其它不可避免的杂质。不锈钢棒材的抗拉强度不低于1710MPa,断裂韧性KIC≥80MPa√m,硬度HRC≥47,耐腐蚀性良好,易于加工,可以用于对强度,韧性和耐腐蚀性能都有较高要求的航空航天领域,也可应用于石油、化工、能源和动力领域。
截至4月3日,不锈钢总社会库存约为93.64万吨,周度环比去库0.77%。其中200系不锈钢社会库存约25.92万吨,较上周库存增加0.7%;300系不锈钢社会库存约54.39万吨,周度环比减少约1.22%;400系不锈钢社会库存约13.41万吨,周度环比减少约1.02%,月度环比增加约2.94%,较上月月初库存增幅放缓明显。 200系:本周200系社会库存整体累库,其中无锡地区200系库存为9.44万吨,无锡地区库存主要以山东宏旺为主,诚德等产地库存量大致维持,佛山地区库存为16.48万吨,其中冷轧库存12.82万吨,周度环比累库1.01%,压力大于热轧。 300系:本周300系不锈钢到港量及入库量正常,无锡地区库存30.87万吨,周度环比下降约2%,佛山地区300系热轧库存压力较大,冷轧去库热轧累库,总计去库约1%。无锡地区主要前置库库存与23年10约规模相当,其中老旧库存较少,新库存为主,福建宏旺等冷轧较多,印尼等货源较少,生产时间多以3月为主,300系不锈钢库存虽处于历史高位,但近期仍有较为明显去库,周转速度较快,下游消化能力实则维持稳定水平。而佛山去库速度放缓,现货价格阴跌不止,预计后续消化仍有一定压力。 400系:本周不锈钢现货成交较好,多以薄料冷轧为主,锡佛两地成交均较为稳定,伴随下游开工率增加,400系订单环比增加较好,但4月400系不锈钢将出现大幅增产,预计后续供应放宽需求维持累库风险增大。 综上,不锈钢社会库存高位消化,证明下游存在一定需求及消化能力,但也印证钢厂产能满足较快补充能力,库存周转速度快,去库仍依赖下游提货,此前消化取决于钢厂供给缩紧以及下游提货共同作用,4月300系不锈钢整体排产下降,预计社会库存将维持缓慢消化,库存结构将发生变化。 》点击查看SMM不锈钢现货历史价格 》点击查看SMM不锈钢产业链数据库
本周不锈钢现货价格小幅下调,存货原料利润小幅修复,当期原料利润倒挂继续加深。随菲律宾雨季结束,菲律宾矿开始发运出货,周内少量成交,价格暂稳。受短期贸易商回笼资金的压力下,本周高镍生铁指数下调0.9元/镍点。成品价格本周小幅下行,存货原料利润小幅修复,镍系原料本周持稳为主,但受成品价格走跌,当期原料利润倒挂加深。本周RKEF工艺成本在14098.57 /吨左右,非RKEF工艺成本在14268.44元/吨左右。高碳铬铁方面,月初成交清淡,短期内高碳铬铁价格持稳运行。综上,本周成材价格小幅下跌,镍系原料持稳成本支撑较强。预计下周不锈钢存货原料继续修复,当期原料利润倒挂继续加深。 》点击查看SMM不锈钢现货历史价格 》点击查看SMM不锈钢产业链数据库
3月30日,抚顺特钢表示,2023年营业收入为85.75亿元,同比增9.7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62亿元,同比增84.43%。 (一)总体经营情况 2023年是公司实施“十四五”战略规划的第三年,围绕中长期战略发展规划及年度经营目标,公司持续深化改革释放创新活力,结构调整优化战略布局。报告期,特钢产品民用市场需求恢复不及预期,主要原材料虽然震荡下行但总体仍处高位,公司盈利空间收窄。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公司重点布局航空航天、国防军工、核电、风电、油服等领域,对外聚焦优质客户,抢抓市场机遇,树立品牌形象;对内从产品结构调整、核心产线效率和关键品种产量提升,工艺优化降本、产品质量提升等方面开展工作。公司核心产线和关键品种产量报告期内持续提升,主要设备稳定运行,核心产品质量稳步提升,各项技改项目稳步推进,特冶产能大幅提升。 2023年,公司全年实现钢产量67.79万吨,同比提高10.42%;钢材产量50.66万吨,同比提高11.10%;实现现价工业总产值88.33亿元,同比提高10.72%。 (二)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1、产品结构调整工作 2023年,公司持续深入推进品种结构调整。一是积极走市场,深入品种开发,全年高温合金、超高强度钢、特冶不锈钢等核心产品订单稳步增长,核心产品全年接单量同比提高17.4%;二是快速推进产品认证、国产替代等项目,开发油服、新能源汽车、核电、铁路轴承等领域,全年通过各类产品认证56项,开发新用户216户、新产品181个,其中核电产品合同量同比提升32%,轴承钢同比增长50%;三是强化终端客户战略协同,实现供需联动,提高品牌影响力。积极与用户推进战略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战略协同、双方共赢,联合成立开发实验室和研发中心,分别与法士特、上海汽车变速器、中达新材、常宝股份、航天精工集团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四是针对新增技改项目投产所带来的产能增加提前布局,开展调研,推进部分不锈钢品种的连铸试验,为后续接单做好铺垫;对电炉钢进行成本优化的管控,为多接单探寻新途径。 2、核心产线、关键品种提产和交付率提升工作 2023年,公司大力开展核心产线、关键品种提产和交付率提升工作,一是建立产销联动机制,以客户为中心,保证市场急需合同交付。为此,公司由生产、销售及技术条线共同组成生产策划小组,紧贴市场和用户需求,依托各产线实际运行情况开展生产排产和瓶颈工序疏通工作,持续完善生产过程管控,全力以赴保证合同交付,综合合同兑现率、急需合同交付率均有明显提升;二是强化生产组织策划,加快流动,核心产线以及高档品种入库量屡创新高。特别是特冶、锻造、轧钢以及板材等高档品种产线,实现全工序、全流程的细化管控,产量稳步提高。全年电渣钢产量同比提高19.21%,感应钢产量同比提高18.91%,自耗钢产量同比提高20.09%,锻造产量同比提高6.45%。 3、降本增效工作 2023年,公司持续推进“三优化”及“三率”提升工作。一是通过积极锁定市场资源、使用2#和3#镍代替1#镍、开发推广使用水淬镍等措施,通过创新思路推动实施了非真空感应炉包钢水模式。在自用料成本降低方面,持续推进降低铁洗/镍洗生产炉数、推进精钢材外购以及提高精钢材成坯率等措施,使原材料成本得到了有效控制;二是通过对锭型优化设计、削皮余量控制、精整方式优化以及影响成材率关键品种合格率提升等措施,使得成材率指标持续提高;三是持续推进低成本工艺路线转移,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成本大幅度降低。 4、产品质量提升工作 2023年,公司持续严抓产品质量提升工作。一是建立了“质量问题数据库”,规范产品质量问题的分析和控制点,每月排产后,将各排产品种与数据库及时匹配,在生产策划前做出质量警示预防,全年未发生因策划不到位导致的批量性质量问题。二是重点推进工艺细化及操作标准化工作,形成《生产厂工艺细化及操作标准化推进方案》,逐个品种梳理,细化控制参数范围,将操作细节落实到最小控制单元;三是围绕品质提升工作,全年推进重点品种质量提升项目47项,已全部完成攻关任务。 5、设备运行质量提高工作 2023年,公司围绕主辅机设备运行质量提升工作,不断夯实基础,设备运行质量得到改善。一是对关键主机设备运行质量进行优化,针对锻造设备运行不稳定的问题,组建联合攻关团队,每月在锻造召开现场办公会,集中梳理和解决各类设备问题,有效遏制了锻造主机运行不稳定的局面;二是全面提高设备检维修质量,主机设备故障停机率同比降低0.01%,其中炼钢设备故障停机率下半年连续4个月为“零”。 6、技改推进工作 报告期,公司为打破高端产品产能瓶颈,进一步推动公司快速发展,按策划继续积极推进各技改项目,持续加强项目施工过程进度管控及施工质量管控,严格按项目建设时间节点稳步推进,确保各项目按期并高效实施。报告期,新建3台真空感应炉、18台电渣炉、9台真空自耗炉等设备已按计划时间正式投入生产使用,高合金小棒材、2200吨精锻机、高合金板材等项目全部按计划节点推进中。 7、党建工作持续推进 2023年,公司继续强化党建工作,加强组织与文化建设,大力开展党员活动参与公司降本增效工作,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报告期内,明确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总思路,编制了2023-2025年党建工作规划,制定党支部“六个一”和党员“六带头”活动方案,开展各类党建活动,策划开展“再创业、再出发”主题系列活动,及员工徒步健康行、乒乓球赛、新老员工篮球赛、摄影作品征集活动、环厂区接力赛等活动。 (三)主要产品介绍 1.高温合金 高温合金是能够在高温下抗氧化、抗腐蚀、抗蠕变,并能在较高的机械应力作用下长期工作的合金材料,是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重要材料,更是建设战略、能源战略及国家战略的核心基础材料。1956年,公司成功冶炼出我国第一炉高温合金GH3030,由此拉开了我国高温合金产业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从仿制到独立创新的序幕。目前,公司已经掌握高温合金和耐蚀合金核心生产技术,并在产品的研制生产中不断总结经验,对合金成分及热处理制度等进行持续改进和优化,目前已掌握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生产技术,能够按照通用标准和用户特殊要求生产高温合金和耐蚀合金系列产品,涵盖锻材、锻件、轧材、冷热轧板材、冷拔材等800多种规格,并按照用户要求提供特定交付状态的产品,产品具有稳定的实物质量和良好的市场信誉度,产品主要应用于航空发动机、舰船、燃气轮机、能源电力及石油化工等领域。 2.超高强度钢 超高强度钢是在合金结构钢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高强度、高韧性合金钢,根据钢的物理冶金特点,主要分为低合金超高强度钢、二次硬化超高强度钢以及马氏体时效钢,主要用于制造承受高应力的重要构件,是国防军工领域的重要材料,大量应用于火箭发动机外壳、飞机起落架、防弹钢板等性能有特殊要求的领域,而且其使用范围正在不断地扩大到建筑、机械制造、车辆和其它军事装备上。从1956年生产出我国第一炉超高强度钢至今,公司通过生产工艺及技术的不断提升,持续提升超高强度钢纯净度、均匀性等综合性能,产品质量性能水平国内领先。 3.工模具钢 公司拥有国际先进的工模具钢生产设备,包括超高功率电炉,LF、VD精炼炉,各种吨位的电渣炉、真空感应炉、真空自耗炉、大型初轧机、连轧机,国外引进的快锻机、精锻机、扁钢精轧机以及自主开发的扁钢、模块预硬化调质设备等。公司能够按照通用标准和用户特殊要求生产冷作模具钢、热作模具钢、塑料模具钢、玻璃模具钢、热流道模具钢、无磁模具钢、芯棒、轧辊、高速工具钢、合金工具钢、碳素工具钢等系列产品,涵盖锻材、锻件、轧材、冷热轧板材、冷拔材等品种2100多个规格,并可按照用户要求提供调质态产品。 公司自主研发的FS、FT系列高品质工模具钢,具有较高的市场认可度,旗下的160多个牌号产品实现了工模具系列用钢的全面覆盖。 4.不锈钢 1952年,公司生产出我国第一炉奥氏体不锈钢,历经了七十余年的发展,公司已经形成了EAF+LF+VOD/VHD、VIM+VAR、VIM+ESR、UHP+AOD+LF+VD+ESR、UHP+AOD+LF+VD、EAF+LF+VOD/VHD+ESR等多条不锈钢冶炼生产线,能够生产超低碳、低碳、中高碳各种马氏体、奥氏体、铁素体、双相和沉淀硬化等不锈钢产品,涵盖锻轧棒材、方扁材、管坯、薄板材等,且产品具有质量稳定,超低杂质和有害气体含量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核能、汽轮机、石油石化、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医疗、锅炉等行业和领域。 除上述重点产品外,公司高档汽车用钢、高速工具钢、钛合金、高档机械用钢以及轴承钢等产品均在各细分领域深耕多年,公司依托专业的研发团队、一流的制造设备、先进的生产技术,精准把握各个领域的发展方向,在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保持并扩大市场占有率。 报告期,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 (四)股市方面 3月下旬至今,抚顺特钢弱势震荡,截至4月3日日间收盘跌0.81%,连续两日飘绿。 截至4月3日日间收盘行情:
3月30日,抚顺特钢表示,2023年营业收入为85.75亿元,同比增9.7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62亿元,同比增84.43%。 (一)总体经营情况 2023年是公司实施“十四五”战略规划的第三年,围绕中长期战略发展规划及年度经营目标,公司持续深化改革释放创新活力,结构调整优化战略布局。报告期,特钢产品民用市场需求恢复不及预期,主要原材料虽然震荡下行但总体仍处高位,公司盈利空间收窄。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公司重点布局航空航天、国防军工、核电、风电、油服等领域,对外聚焦优质客户,抢抓市场机遇,树立品牌形象;对内从产品结构调整、核心产线效率和关键品种产量提升,工艺优化降本、产品质量提升等方面开展工作。公司核心产线和关键品种产量报告期内持续提升,主要设备稳定运行,核心产品质量稳步提升,各项技改项目稳步推进,特冶产能大幅提升。 2023年,公司全年实现钢产量67.79万吨,同比提高10.42%;钢材产量50.66万吨,同比提高11.10%;实现现价工业总产值88.33亿元,同比提高10.72%。 (二)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1、产品结构调整工作 2023年,公司持续深入推进品种结构调整。一是积极走市场,深入品种开发,全年高温合金、超高强度钢、特冶不锈钢等核心产品订单稳步增长,核心产品全年接单量同比提高17.4%;二是快速推进产品认证、国产替代等项目,开发油服、新能源汽车、核电、铁路轴承等领域,全年通过各类产品认证56项,开发新用户216户、新产品181个,其中核电产品合同量同比提升32%,轴承钢同比增长50%;三是强化终端客户战略协同,实现供需联动,提高品牌影响力。积极与用户推进战略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战略协同、双方共赢,联合成立开发实验室和研发中心,分别与法士特、上海汽车变速器、中达新材、常宝股份、航天精工集团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四是针对新增技改项目投产所带来的产能增加提前布局,开展调研,推进部分不锈钢品种的连铸试验,为后续接单做好铺垫;对电炉钢进行成本优化的管控,为多接单探寻新途径。 2、核心产线、关键品种提产和交付率提升工作 2023年,公司大力开展核心产线、关键品种提产和交付率提升工作,一是建立产销联动机制,以客户为中心,保证市场急需合同交付。为此,公司由生产、销售及技术条线共同组成生产策划小组,紧贴市场和用户需求,依托各产线实际运行情况开展生产排产和瓶颈工序疏通工作,持续完善生产过程管控,全力以赴保证合同交付,综合合同兑现率、急需合同交付率均有明显提升;二是强化生产组织策划,加快流动,核心产线以及高档品种入库量屡创新高。特别是特冶、锻造、轧钢以及板材等高档品种产线,实现全工序、全流程的细化管控,产量稳步提高。全年电渣钢产量同比提高19.21%,感应钢产量同比提高18.91%,自耗钢产量同比提高20.09%,锻造产量同比提高6.45%。 3、降本增效工作 2023年,公司持续推进“三优化”及“三率”提升工作。一是通过积极锁定市场资源、使用2#和3#镍代替1#镍、开发推广使用水淬镍等措施,通过创新思路推动实施了非真空感应炉包钢水模式。在自用料成本降低方面,持续推进降低铁洗/镍洗生产炉数、推进精钢材外购以及提高精钢材成坯率等措施,使原材料成本得到了有效控制;二是通过对锭型优化设计、削皮余量控制、精整方式优化以及影响成材率关键品种合格率提升等措施,使得成材率指标持续提高;三是持续推进低成本工艺路线转移,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成本大幅度降低。 4、产品质量提升工作 2023年,公司持续严抓产品质量提升工作。一是建立了“质量问题数据库”,规范产品质量问题的分析和控制点,每月排产后,将各排产品种与数据库及时匹配,在生产策划前做出质量警示预防,全年未发生因策划不到位导致的批量性质量问题。二是重点推进工艺细化及操作标准化工作,形成《生产厂工艺细化及操作标准化推进方案》,逐个品种梳理,细化控制参数范围,将操作细节落实到最小控制单元;三是围绕品质提升工作,全年推进重点品种质量提升项目47项,已全部完成攻关任务。 5、设备运行质量提高工作 2023年,公司围绕主辅机设备运行质量提升工作,不断夯实基础,设备运行质量得到改善。一是对关键主机设备运行质量进行优化,针对锻造设备运行不稳定的问题,组建联合攻关团队,每月在锻造召开现场办公会,集中梳理和解决各类设备问题,有效遏制了锻造主机运行不稳定的局面;二是全面提高设备检维修质量,主机设备故障停机率同比降低0.01%,其中炼钢设备故障停机率下半年连续4个月为“零”。 6、技改推进工作 报告期,公司为打破高端产品产能瓶颈,进一步推动公司快速发展,按策划继续积极推进各技改项目,持续加强项目施工过程进度管控及施工质量管控,严格按项目建设时间节点稳步推进,确保各项目按期并高效实施。报告期,新建3台真空感应炉、18台电渣炉、9台真空自耗炉等设备已按计划时间正式投入生产使用,高合金小棒材、2200吨精锻机、高合金板材等项目全部按计划节点推进中。 7、党建工作持续推进 2023年,公司继续强化党建工作,加强组织与文化建设,大力开展党员活动参与公司降本增效工作,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报告期内,明确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总思路,编制了2023-2025年党建工作规划,制定党支部“六个一”和党员“六带头”活动方案,开展各类党建活动,策划开展“再创业、再出发”主题系列活动,及员工徒步健康行、乒乓球赛、新老员工篮球赛、摄影作品征集活动、环厂区接力赛等活动。 (三)主要产品介绍 1.高温合金 高温合金是能够在高温下抗氧化、抗腐蚀、抗蠕变,并能在较高的机械应力作用下长期工作的合金材料,是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重要材料,更是建设战略、能源战略及国家战略的核心基础材料。1956年,公司成功冶炼出我国第一炉高温合金GH3030,由此拉开了我国高温合金产业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从仿制到独立创新的序幕。目前,公司已经掌握高温合金和耐蚀合金核心生产技术,并在产品的研制生产中不断总结经验,对合金成分及热处理制度等进行持续改进和优化,目前已掌握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生产技术,能够按照通用标准和用户特殊要求生产高温合金和耐蚀合金系列产品,涵盖锻材、锻件、轧材、冷热轧板材、冷拔材等800多种规格,并按照用户要求提供特定交付状态的产品,产品具有稳定的实物质量和良好的市场信誉度,产品主要应用于航空发动机、舰船、燃气轮机、能源电力及石油化工等领域。 2.超高强度钢 超高强度钢是在合金结构钢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高强度、高韧性合金钢,根据钢的物理冶金特点,主要分为低合金超高强度钢、二次硬化超高强度钢以及马氏体时效钢,主要用于制造承受高应力的重要构件,是国防军工领域的重要材料,大量应用于火箭发动机外壳、飞机起落架、防弹钢板等性能有特殊要求的领域,而且其使用范围正在不断地扩大到建筑、机械制造、车辆和其它军事装备上。从1956年生产出我国第一炉超高强度钢至今,公司通过生产工艺及技术的不断提升,持续提升超高强度钢纯净度、均匀性等综合性能,产品质量性能水平国内领先。 3.工模具钢 公司拥有国际先进的工模具钢生产设备,包括超高功率电炉,LF、VD精炼炉,各种吨位的电渣炉、真空感应炉、真空自耗炉、大型初轧机、连轧机,国外引进的快锻机、精锻机、扁钢精轧机以及自主开发的扁钢、模块预硬化调质设备等。公司能够按照通用标准和用户特殊要求生产冷作模具钢、热作模具钢、塑料模具钢、玻璃模具钢、热流道模具钢、无磁模具钢、芯棒、轧辊、高速工具钢、合金工具钢、碳素工具钢等系列产品,涵盖锻材、锻件、轧材、冷热轧板材、冷拔材等品种2100多个规格,并可按照用户要求提供调质态产品。 公司自主研发的FS、FT系列高品质工模具钢,具有较高的市场认可度,旗下的160多个牌号产品实现了工模具系列用钢的全面覆盖。 4.不锈钢 1952年,公司生产出我国第一炉奥氏体不锈钢,历经了七十余年的发展,公司已经形成了EAF+LF+VOD/VHD、VIM+VAR、VIM+ESR、UHP+AOD+LF+VD+ESR、UHP+AOD+LF+VD、EAF+LF+VOD/VHD+ESR等多条不锈钢冶炼生产线,能够生产超低碳、低碳、中高碳各种马氏体、奥氏体、铁素体、双相和沉淀硬化等不锈钢产品,涵盖锻轧棒材、方扁材、管坯、薄板材等,且产品具有质量稳定,超低杂质和有害气体含量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核能、汽轮机、石油石化、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医疗、锅炉等行业和领域。 除上述重点产品外,公司高档汽车用钢、高速工具钢、钛合金、高档机械用钢以及轴承钢等产品均在各细分领域深耕多年,公司依托专业的研发团队、一流的制造设备、先进的生产技术,精准把握各个领域的发展方向,在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保持并扩大市场占有率。 报告期,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 (四)股市方面 3月下旬至今,抚顺特钢弱势震荡,截至4月3日日间收盘跌0.81%,连续两日飘绿。 截至4月3日日间收盘行情:
镍矿商PT Vale Indonesia的目标是今年生产约70800 吨,与2023年的70728吨产量相似。 与此同时,该公司发言人巴渝·阿吉 (Bayu Aji) 表示,该公司仍在等待2025年以后运营的新特别采矿许可证。Bayu表示:“我们希望能够尽快获得许可。”他补充说,新的许可证对于公司推进其投资计划至关重要。 淡水河谷加拿大公司和日本住友金属矿业公司2月份同意将淡水河谷印度尼西亚公司14%的股份剥离给印度尼西亚矿业控股公司MIND ID,作为获得新采矿许可证的要求。印度尼西亚政府表示将为淡水河谷颁发新的采矿许可证。印尼矿业公司的外国投资者在经营一定期限后,须将其所持股份的51%转让给当地公司。 淡水河谷交易完成后,MIND ID将成为淡水河谷印尼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由20%增至34%。
4月3日,据SMM调研,今日不锈钢现货价格持稳运行,日内盘面交易有所走弱,节前多空双方处于避险情绪均保持观望,现货市场成交也较为清淡,本周社会库存缓慢消化,冷热轧均有明显去库,当前304不锈钢深跌后,贸易商挺价心态增强,虽存在小部分低价货源流出,但短期内现货主流价格仍以持稳为主。当日早间304冷轧无锡地区报13300-13700元/吨,304热轧无锡地区报12800-12900元/吨。316L冷轧无锡地区报24000-24300元/吨。201J1冷轧无锡地区报8700-8800元/吨。430冷轧无锡地区报8100-8200元/吨。SHFE10:30分SS2405合约价格13430元/吨,无锡不锈钢现货升水40-440元/吨。(现货切边=毛边+170元/吨)。 》点击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点击查看SMM金属产业数据库
SMM4月03日讯: 4月03日盘,SS合约2405合约收盘价为13465元/吨,较上一交易日收盘价上涨10元/吨。今日成交量为204151手,较上一交易日减少18438手,持仓量为109427手,较上一交易日减少11626手。今日成交前五机构总成交量250943手,增加19749手,多头持仓前五机构总多单量为28541手,减少3178手;空头持仓前五机构总空单量为39125手,减少4229手。表明多空双方均减少了交易而倾向观望。从走势来看,当日ss主力合约开盘后先是震荡下行,后盘中低位反弹,最终涨幅为+0.19%。
近日,中冶天工集团工业工程公司在福建青拓特钢不锈钢中厚板项目二标段中一举中标,是公司的第二个由福建青拓特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工程,也是近年来承建的首个不锈钢炉卷轧机项目。 项目位于福建省福安市湾坞镇青拓特钢有限公司厂区内,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一条3500mm不锈钢中厚板炉卷生产线,本次中标标段为加热、轧制、热矫区设备安装标段。项目建成后,对青拓集团不锈钢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具有重要意义,填补了常规中厚板轧机产品在薄而宽领域的空白,并将为我国高端不锈钢中厚板产品研发和生产提供支持。 该项目于今年2月打下第一根立柱,该项目正式进入到加速建设环节。该项目以不锈钢坯为原料,采用世界首创的“热轧—热装—热退—在线精整—在线表面处理”的一体化生产工艺,配备高效节能设备,以及先进的炉卷轧机生产技术,打造国内第一条实现高成材率、高效率、高循环利用率的3500mm不锈钢宽厚板炉卷轧制生产线。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50亿元以上,预计2025年2月投产。
2024年4月2日,鞍钢联众(广州)不锈钢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核电用高纯净奥氏体不锈钢钢坯的生产方法”专利,申请公布号是CN117802404A,申请日期为2023年12月8日。 该发明涉及核电用不锈钢钢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核电用高纯净奥氏体不锈钢钢坯的生产方法。通过原物料的严格挑选,生产环节的加入控制,有效避免了杂质元素的渗入,将各类杂质元素控制在极低的水平。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流程,在原有硅铝复合脱氧还原基础上,通过精炼预投铝锭、增加铝粉、钙硅粉,增加真空脱气流程,控制[O]≤30ppm同时[H]≤5ppm。以上深脱氧的基础上,通过喂高钙线、弱吹氩气、微搅、静置、中包充氩、长流口氩气密封避免二次氧化等措施,保证了夹杂物等级,满足核电用钢需求。本发明能够生产出厚度150~300mm、杂质元素含量极低,气体元素[O]≤30ppm、[H]≤5ppm,夹杂物等级控制严格的核电用高纯净奥氏体不锈钢钢坯。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