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7011个
11月16日,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外贸优结构稳增长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到,发挥大连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作用,推动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等平台载体建设。积极争取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资质和允许量,鼓励省内重点冶金企业积极参与境外矿产开发,通过长期商业合同保障铁矿石、煤炭等资源性产品进口。 原文如下: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外贸优结构稳增长的实施意见 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意见》(国办发〔2023〕10号)精神,进一步促进我省外贸优结构稳增长,助力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经省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强化贸易促进,开拓多元化市场 (一)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围绕深耕东北亚、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巩固欧美传统市场开展“百团千企拓市场”行动,优化完善支持政策,鼓励企业参加重点境内外国际性展会,加强组织协调和服务保障。依托《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境外展会培育自办展会,持续办好辽宁出口商品(日本大阪)展览会和辽宁跨国采购洽谈会,扩大办展规模。强化省级统筹,加强与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经贸促进机构、商(协)会合作,完善对接交流机制,挖掘进出口潜力。支持企业开展国际产品认证、境外商标注册、企业管理体系认证、境外专利申请。(省商务厅、省贸促会,各市政府、省沈抚示范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便利跨境商务人员往来。加强人员交流,支持更多企业申办APEC商务旅行卡,优化办理手续,提高办理效率。为外籍人才申请工作类居留证件提供便利。支持沈阳和大连机场尽快恢复国际航线航班,积极开拓新航线,更好为商务人员往来提供航空运输保障。(省政府外办、省公安厅、省商务厅、民航东北地区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深挖进出口潜力,稳定和扩大重点产品进出口规模 (三)培育外贸新增长点。鼓励银行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为汽车企业创新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汽车企业建立和完善国际营销服务体系。支持新能源汽车通过中欧班列运输,推进口岸提升锂电池等危险品运输储存条件。推进二手车出口全域试点工作,扩容二手车出口主体。推动装备制造、石化、冶金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低碳发展,优化进出口产品结构。挖掘“零外贸”企业进出口潜力,引导通过省外代理出口的企业开展自营进出口业务,支持各市引进央企和域外大型企业在辽宁设立外贸公司。(省商务厅、省公安厅、省交通运输厅、省金融监管局、大连海关、沈阳海关、人民银行辽宁省分行、人民银行大连市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辽宁监管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大连监管局、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公司、中国进出口银行辽宁省分行,各市政府、省沈抚示范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提升大型成套设备企业的国际合作水平。加大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力度,运用出口信用保险“项目险”相关支持政策及绿色双碳、新基建等政策资源,推动我省企业承揽海外重大项目。鼓励金融机构统筹考虑项目具体情况,保障大型成套设备项目合理资金需求。通过校园招聘、校企对接、信息发布和技能培训等方式,保障企业用工需求。(省商务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金融监管局、人民银行辽宁省分行、人民银行大连市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辽宁监管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大连监管局、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辽宁分公司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加大进口促进力度。发挥国家进口贴息政策引导作用,支持企业扩大先进技术、重要设备和关键零部件进口。发挥大连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作用,推动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等平台载体建设。积极争取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资质和允许量,鼓励省内重点冶金企业积极参与境外矿产开发,通过长期商业合同保障铁矿石、煤炭等资源性产品进口。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申报进境肉类、粮食、原木等指定监管场地。扩大优质消费品进口,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省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大连海关、沈阳海关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优化财政政策,加大金融支持 (六)发挥财政政策引导作用。统筹利用现有资金渠道,聚焦外经贸领域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用好用足财政资金支持政策,推动外贸提质增量。支持企业以多种方式与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做好项目对接。(省商务厅、省财政厅,各市政府、省沈抚示范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加大进出口信贷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加大资源倾斜,针对外贸企业特点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外贸企业融资需求。鼓励银行和保险机构扩大保单融资增信合作,持续优化完善“辽贸贷”信贷产品服务,拓宽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鼓励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提供融资增信支持。用好各种政策性贷款,依法依规给予外贸企业优惠利率,支持外贸产业发展。开展多层次融资促进活动,发挥省融资信用服务平台作用,实现企业和金融机构精准对接。(省商务厅、省金融监管局、人民银行辽宁省分行、人民银行大连市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辽宁监管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大连监管局、中国进出口银行辽宁省分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辽宁分公司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更好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作用。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大对企业在手订单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大海外买方限额授信力度。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等,积极适用“绿色理赔通道”服务机制,提高中小微企业理赔服务质效。鼓励保险公司将小微企业普惠保单单一买方赔付金额提升至10万美元,推动小微企业应保尽保。(省商务厅、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辽宁分公司按职责分工负责) (九)优化跨境结算服务。推动更高水平贸易投资人民币结算便利化,鼓励银行机构优先支持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直接投资项下长期、稳定、合规使用人民币结算的企业纳入高水平便利化政策范畴。加大对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宣传培训力度,主动对接企业贸易投融资结算需求,积极拓展跨境人民币业务“首办户”。支持银行机构为跨境电商、外贸综合服务等贸易新业态主体提供人民币结算服务。支持大宗商品人民币计价结算,便利对外承包工程企业确需支付款项汇出。(省商务厅、人民银行辽宁省分行、人民银行大连市分行、国家外汇管理局辽宁省分局、国家外汇管理局大连市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创新发展外贸新业态,培育外贸新动能 (十)发挥各类开放平台牵引作用。鼓励自贸试验区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规则,实施更高水平贸易便利化措施,积极释放新型贸易方式潜力。支持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做强主导产业,加快培育外贸企业主体,增强内在发展动力。支持在综合保税区内设立检测机构,及时为企业提供采样检测服务。推动沈阳综合保税区开展机床、医疗器械、航空零部件保税维修,支持营口综合保税区开展钢琴保税维修。加快建设大连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申请认定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支持沈阳、锦州积极承接东部沿海地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省商务厅、省生态环境厅、大连海关、沈阳海关,各市政府、省沈抚示范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一)推动边境贸易创新发展。有序推进丹东边民互市贸易进口商品落地加工试点工作,支持从周边国家进口互市贸易商品,运输至边民互市贸易区。建设边民互市贸易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对边民互市贸易开展全链条、数字化、可视化监管。打造互市贸易商品落地加工示范区,培育边境贸易商品市场。(省商务厅、大连海关,丹东市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二)推进贸易数字化和绿色贸易发展。鼓励大型外贸企业运用新技术自建数字平台,鼓励外贸企业应用数字技术和互联网开展境外精准营销,支持数字化解决方案供应商为中小微外贸企业提供服务。组织开展重点行业企业培训,建立专家答疑和帮扶机制,提升企业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能力。发挥省级绿色制造名单示范作用,增强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意识和能力。(省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三)推动跨境电商加快发展。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各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重点培育跨境电商产业园区,鼓励建设跨境电商通关、物流、金融、人才和溯源等各类服务平台,提升服务功能。积极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努力打造跨境电商产业链和生态圈,带动跨境电商企业对企业出口。支持跨境电商企业“走出去”,鼓励开展跨境电商进口商品仓播和出口商品境外直播等创新模式,培育跨境电商国际化品牌,提升跨境电商企业国际市场综合竞争力。对符合条件的跨境电商退运商品依法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引导跨境电商企业防范知识产权风险。(省商务厅、省知识产权局、省税务局、大连海关、沈阳海关,各市政府、省沈抚示范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优化外贸发展环境,营造良好氛围 (十四)妥善应对国外不合理贸易限制措施。加强对各市和外贸企业培训,帮助列入出口管制清单的企业妥善应对风险,指导企业依法合规经营。推动建立省级应对贸易摩擦工作站,加大重点产业贸易摩擦预警和法律服务工作力度。推进贸易调整援助工作,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更好发挥贸促机构作用,做好风险评估和排查,协助开展商事仲裁及贸易摩擦应对。(省商务厅、省贸促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五)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持续推进全省海运、陆运、空运口岸通关及作业时限标准化工作。实施以企业为单元的税款担保改革,实现一份担保可以同时在全国海关用于多项税款担保业务。支持更多符合认证标准的外贸企业成为海关“经认证的经营者”(AEO)。优化出口退税申报服务,实行发票、出口退税申报报关单“免填报”办税。争创中欧班列(沈阳)国家集结中心,争取运力支持,优化作业流程,保障开行频次。强化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建立健全应急运力储备,提升应急保障能力。(省商务厅、省交通运输厅、省税务局、大连海关、沈阳海关、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公司、辽宁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六)用好用足自由贸易协定优惠政策。深入开展RCEP等专题培训,指导企业围绕重点行业,深耕重点国家。推进辽宁RCEP综合服务平台升级特色应用,发挥RCEP(大连)国际商务区示范作用。实施原产地证书及自主声明微小瑕疵容缺机制,允许企业在规定时间内予以补正,货物可先行担保放行。鼓励和指导各市有针对性地开展贸易促进活动,进一步拓展与RCEP等自由贸易伙伴的贸易空间。(省商务厅、省贸促会,各市政府、省沈抚示范区管委会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加强组织实施 各市人民政府、省沈抚示范区管委会、省(中)直各有关单位要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决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安排,加快推进各项工作组织实施。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出台有针对性的支持措施,确保政策落到实处、发挥实效。省商务厅要充分发挥省“两稳”协调机制办公室作用,加强协作配合和政策指导,实施好稳外贸政策“组合拳”,全力实现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外贸目标。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3年11月12日 点击查看链接详情: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外贸优结构稳增长的实施意见
2023年10月,澳洲黑德兰港共出口锂精矿约13.62万吨,环比增加60%。使用该港口进行出口的矿业公司为Pilbara以及MinRes。 据上市公司3季度财报以及SMM调研了解,pilbara在3季度的产销相对持平,分别为144200吨以及146400吨锂辉石精矿,使得库存量以及10月的可发货量未有大额上涨。而MinRes的wodgina矿山在3季度的产销存在部分的累库情况。且该矿山包销客户为雅保。因此10月份黑德兰港口的精矿出口增加大概率为wodgina矿山发运至中国江西雅保工厂或上海洛克伍德,发货量预计为8-9万吨。 目前看来,中国买方的提货节奏并不一直按规律进行。如今年9月份的中国海关锂辉石精矿到港量达到了惊人的50万吨,环比增加119%。其中澳洲发往国内的锂矿量为40万吨,环比增加131%。然而其中出口到四川某锂盐厂的精矿量就有接近18万吨,大幅超过预期。而该锂盐厂在当前4季度的买矿意愿较低,使得后续澳洲发往国内的整体锂矿量未必能超越9月。因此,即使市场对4季度巴西以及非洲地区的出口量有大幅增加的预期,但整体国内海关进口量是否能达到9月的高峰,还需后续追踪。
盘面: 隔夜伦铜开于8257美元/吨,盘初窄幅震荡,盘中走低摸底于8233.5美元/吨,盘尾回升摸高于8291美元/吨,最终收于8276.5美元/吨,成交量至2.1万手,持仓量至26.2万手,涨幅达0.78%。隔夜沪铜主力2312合约开于67940元/吨,盘初走低摸底于67700元/吨,而后一路走高,盘尾摸高于67990元/吨,最终收于67910元/吨,成交量至2.3万手,持仓量至14万手,涨幅达0.28%。 【SMM 铜晨会纪要】宏观:(1)美国10月零售销售月率-0.1%,前值0.9%,预测-0.3%(2)美国10月PPI月率-0.5%,前值0.4%,预测0.1% 现货:(1)上海:11月15日电解铜现货对当月2311合约报贴水10-升水50元/吨,均价报于升水20元/吨,环比下降70元/吨。昨日为沪期铜2311合约最后交易日,持货商基本对次月合约报价,主流平水铜难觅升水400元/吨以下价格,亦表明现货商对换月后态度,但随着月差拉涨,持货商并未再频繁上调价格,买盘对超过500元/吨以上升水接受度较低,目前沪期铜2312与2401合约BACK月差从盘初150元/吨拉涨至190元/吨,今日正式进入沪期铜2312合约交易后,预计下游及贸易商恐难接受盘面与升水其涨态势。 (2)华南:11月15日电解铜现货对当月合约报升水250元/吨-升水260元/吨,均价升水255元/吨,环比跌185元/吨.。总体来看,换月日月差大幅扩大,现货交投十分冷清,持货商只能降价出货,但交投不活跃。 (3)进口铜:11月15日仓单价格93-108美元/吨,QP12月,均价环比上涨3美元/吨;提单价格90-105美元/吨,QP12月,均价环比上涨2.5美元/吨;EQ铜(CIF提单)38-42美元/吨,均价环比持平,报价参考11月下旬及12月初到港货源。交割换月日沪铜月差波动剧烈,昨日上午盘一度扩大BACK600元/吨上方,对沪铜现货进口盈利冲至700元/吨上方。由于正逢CESCO会议期间,多数市场交易者忙于会议,市场交投清淡,仅有少数报盘及少量成交。 (4)再生铜:11月15日广东光亮铜价格62800-63000元/吨,环比上升200元/吨,精废价差录得1607元/吨,环比上升318元/吨,精废杆价差1380元/吨。受美国通胀数据放缓,中国宏观情绪仍保持偏乐观,恰逢电解铜期货最后一个交易日,铜价走高并持于五周高点附近。据SMM了解,由于再生铜杆厂对目前废铜价格表示畏高,现阶段采购仅满足刚需,再生铜原料只有少量库存,而再生铜杆成品没有库存。 (5)库存:11月15日LME铜库存增加4925吨至184250吨;11月15日上期所仓单库存增加1277吨至2333吨。 价格: 宏观方面,美国10月零售销售月率强于预期,录得-0.1%,为7个月来首次下降,预期为-0.3%。此外,美国10月PPI指数月率弱于预期,录得-0.5%,为2020年4月以来最大跌幅。基本面方面,华东地区昨日因大多数持货商开始对次月合约报价,升贴水走高,但伴随月差拉大,下游接受度逐步下降,持货商未再持续上调升水,预计换月后下游采购意愿表现不佳;华南地区亦表现不佳,临近交割且月差再次拉大,下游采购积极性下降明显,持货商也主动降价出货,但整体成交仍一般。消费方面,换月后,预计需求将出现一定回暖。价格方面,预计铜价上涨空间有限。 【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本文并不构成投资研究决策的直接建议,客户应当谨慎决策,勿以此代替自主独立判断,客户所作出的任何决策与上海有色网无关】 》点击查看SMM金属数据库 【以上信息基于市场采集及上海有色网研究小组综合评估后得出,文中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本文并不构成投资研究决策的直接建议,客户应当谨慎决策,勿以此代替自主独立判断,客户所作出的任何决策与上海有色网无关。】
盘面: 隔夜伦铜开于8182.5美元/吨,盘初摸底于8167美元/吨,而后一路走高盘中摸高于8275美元/吨,盘尾回落最终收于8212.5美元/吨,成交量至2.5万手,持仓量至26.5万手,涨幅达0.31%。隔夜沪铜主力2312合约开于67550元/吨,盘初摸底于67550元/吨,而后一路走高,盘中摸高于67910元/吨,盘尾回落最终收于67660元/吨,成交量至3.1万手,持仓量至14.5万手,涨幅达0.33%。 【SMM 铜晨会纪要】宏观:(1)美国10月末季调CPI年率3.2%,前值3.7%,预测3.3%。(2)美国10月NFIB小型企业信心指数90.7,前值90.8,预测90.5。 现货:(1)上海:11月14日电解铜现货对当月2311合约报升水20-升水160元/吨,均价报于升水90元/吨,环比下降65元/吨。昨日沪期铜2311合约空头平仓情绪增加,今日对沪期铜2312合约月差仍有继续上扩可能。广东因货紧升水已经高至400元/吨以上,上海地区昨日价低,对广东地区存在套利机会,沪粤价差套利者存在操作空间。今日现货商将多对沪期铜2312合约报价,现货对沪期铜2312合约升水将持坚。 (2)华南:11月14日电解铜现货对当月合约报升水430元/吨-升水450元/吨,均价升水440元/吨,环比涨15元/吨。总体来看,库存创年内新低现货升水维持在高位,但实际交投一般;在供应紧张的背景下,料该情况仍会持续较长时间。 (3)进口铜:11月14日仓单价格90-105美元/吨,QP11月,均价环比下跌1美元/吨;提单价格90-100美元/吨,QP12月,均价环比下跌3美元/吨;EQ铜(CIF提单)38-42美元/吨,均价环比持平,报价参考11月下旬及12月初到港货源。昨日对沪铜12合约比价亏损扩大至300元/吨附近,临近内贸换月交割,内贸升水大幅滑落另沪铜现货进口比价也明显走弱,市场静待换月交割后比价是否能有所修复,昨日交投活跃度下降,观望为主基调。 (4)再生铜:11月14日广东光亮铜价格62600-62800元/吨,环比上升300元/吨,精废价差1289元/吨,环比上升126元/吨,精废杆价差955元/吨。据SMM调研,江西地区再生铜杆主流报价67350-67500元/吨,环比上升325元/吨。宁波地区铜米今日扣减在1.5%左右,扣减收窄,抑制部分再生铜贸易商采购意愿,下游再生铜杆厂不愿接受高价再生铜原料,再生铜原料总体交易情况一般。 (5)库存:11月14日LME铜库存减少600吨至179325吨;11月14日上期所仓单库存保持不变至1056吨。 价格: 宏观方面,美国整体CPI与核心CPI均低于预期,10月未季调CPI年率录得3.2%,核心CPI月率录得0.2%。利率期货定价美联储本轮加息周期已彻底终结,同时预期到明年底将累计降息100个基点,最早于5月进行首轮降息。基本面方面,华东地区昨日整体成交一般,临近交割,高月差下下游采购意愿不高,预计交割前升贴水将维持在低位;华南地区由于到货不多且出货量大,库存再次下降并创年内新低,因而昨日虽铜价走高,持货商挺价情绪仍较强,但下游主要维持刚需采购,无法接受当下的高升水。消费方面,交割前月差仍维持back高位,预计需求持续偏弱。价格方面,受美国通胀降温影响,铜价将出现小幅回暖。 【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本文并不构成投资研究决策的直接建议,客户应当谨慎决策,勿以此代替自主独立判断,客户所作出的任何决策与上海有色网无关】 》点击查看SMM金属数据库 【以上信息基于市场采集及上海有色网研究小组综合评估后得出,文中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本文并不构成投资研究决策的直接建议,客户应当谨慎决策,勿以此代替自主独立判断,客户所作出的任何决策与上海有色网无关。】
据海关统计,今年10月份,我国进出口3.54万亿元,增长0.9%。其中,出口1.97万亿元,下降3.1%;进口1.57万亿元,增长6.4%;贸易顺差4054.7亿元,收窄27.9%。按美元计价,今年10月份,我国进出口4931.3亿美元,下降2.5%。其中,出口2748.3亿美元,下降6.4%;进口2183亿美元,增长3%;贸易顺差565.3亿美元,收窄30.8%。 今年前10个月我国进出口主要特点: 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比重提升。前10个月,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22.26万亿元,增长1.8%,占我外贸总值的64.9%,比去年同期提升1.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2.63万亿元,增长2.1%;进口9.63万亿元,增长1.3%。同期,加工贸易进出口6.29万亿元,下降10.3%,占18.3%。其中,出口4.07万亿元,下降8.9%;进口2.22万亿元,下降12.8%。此外,我国以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4.5万亿元,增长6.7%。其中,出口1.78万亿元,增长10.3%;进口2.72万亿元,增长4.4%。 对东盟进出口增长,自欧盟、美国进口增长。前10个月,东盟为我第一大贸易伙伴,我与东盟贸易总值为5.23万亿元,增长0.9%,占我外贸总值的15.2%。其中,对东盟出口3万亿元,增长0.6%;自东盟进口2.23万亿元,增长1.3%;对东盟贸易顺差7696.4亿元,收窄1.6%。欧盟为我第二大贸易伙伴,我与欧盟贸易总值为4.59万亿元,下降1.6%,占13.4%。其中,对欧盟出口2.94万亿元,下降5%;自欧盟进口1.65万亿元,增长5.1%;对欧盟贸易顺差1.29万亿元,收窄15.3%。美国为我第三大贸易伙伴,我与美国贸易总值为3.86万亿元,下降7.6%,占11.2%。其中,对美国出口2.91万亿元,下降9.9%;自美国进口9488.7亿元,增长0.2%;对美贸易顺差1.96万亿元,收窄14.1%。日本为我第四大贸易伙伴,我与日本贸易总值为1.84万亿元,下降6.5%,占5.4%。其中,对日本出口9193.6亿元,下降2.9%;自日本进口9240.1亿元,下降9.8%;对日贸易逆差46.5亿元,收窄94.1%。同期,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计进出口15.96万亿元,增长3.2%。其中,出口8.78万亿元,增长7.7%;进口7.18万亿元,下降1.8%。 民营企业进出口保持增长。前10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18.24万亿元,增长6.2%,占我外贸总值的53.1%,比去年同期提升3.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2.3万亿元,增长5.6%,占出口总值的62.9%;进口5.94万亿元,增长7.4%,占进口总值的40.2%。国有企业进出口5.51万亿元,下降0.2%,占我外贸总值的16.1%。其中,出口1.56万亿元,增长0.5%;进口3.95万亿元,下降0.6%。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0.48万亿元,下降9.2%,占我外贸总值的30.5%。其中,出口5.67万亿元,下降9.4%;进口4.81万亿元,下降9%。 机电产品出口比重近6成,农产品出口增长。前10个月,我国出口机电产品11.43万亿元,增长2.8%,占出口总值的58.5%。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1.09万亿元,下降17.5%;手机7629亿元,下降2%;汽车5824.3亿元,增长88.5%。同期,出口劳密产品3.4万亿元,下降2.4%,占17.4%。其中,服装及衣着附件9341.8亿元,下降3.1%;纺织品7879.3亿元,下降3.9%;塑料制品5783亿元,增长1.1%。此外,出口农产品5630.9亿元,增长6.7%。 铁矿砂、原油、煤、天然气和大豆等主要大宗商品进口量增加。前10个月,我国进口铁矿砂9.76亿吨,增加6.5%,进口均价(下同)每吨782.6元,上涨0.1%;原油4.73亿吨,增加14.4%,每吨4144.2元,下跌14.1%;煤3.84亿吨,增加66.8%,每吨788.8元,下跌19.4%;天然气9650.8万吨,增加8.8%,每吨3702.2元,下跌9.6%;大豆8241.5万吨,增加14.6%,每吨4252.7元,下跌4.1%;成品油3884.8万吨,增加93.6%,每吨4094.3元,下跌20.5%。同期,进口机电产品5.31万亿元,下降7.6%。 SMM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整理了金属行业部分产品进出口情况,具体如下: 出口: 2023年10月未锻轧铝及铝材出口 440257.7吨 , 同比去年10减少8.1% 。1-10月累计出口 4696551.1 吨, 同比去年1-10月份减少 17.1% 。 SMM分析: 据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0月国内未锻轧铝及铝材出口44.03万吨,同比下降8.1%,环比减少6.59%;2023年1-10月份国内未锻轧铝及铝材出口总量达...... 》点击查看详情 2023年10月钢材出口 793.9 万吨, 同比去年10月增加53.1% 。1-10月累计出口 7473.2 万吨, 同比去年1-10月增34.8%。 【SMM钢材进出口报告】 11月7日,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3年10月中国出口钢材793.9万吨,较上月减少12.4万吨,环比下降1.5%;1-10月累计出口钢材7473.2万吨,同比增长34.8% 10月中国进口钢材66.8万吨,较上月增加2.8万吨;1-10月累计进口钢材636.6万吨,同比下降30.1%…… 》点击查看详情 2023年10月稀土出口 4290.6 吨, 同比去年10月增加19.1% 。1-10月累计出口 44661.9 吨, 同比去年1-10月增加7.7% 。 SMM分析: 10月中国出口稀土商品4290.6吨,环比增长9.0%,同比增长19.1%。当月出口额达2.7亿元人民币,环比减少28.9%。2023年1-10月累计出口稀土商品44661.9吨,同比增长7.7%…… 》点击查看详情 进口: 2023年10月铜矿砂及其精矿进口 231 万吨, 相比去年同期增加23.6% 。1-10月累计进口 2263.8 万吨, 同比去年1-10月份增加9.2% 。 2023年10月未锻轧铜及铜材进口 500,168.0 吨, 相比去年同期增加23.7% 。1-10月累计进口 4,492,487.7 吨, 同比去年1-10月减少6.7%。 【SMM分析:未锻造铜及铜材进口量同环比双双增长 预计11月难延涨势】 根据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0月份国内未锻造铜及铜材进口量为500168吨,环比增加3.95%,同比增加23.7%;1-9月份国内未锻造铜及铜材进口总量为4492488吨…… 》点击查看详情 2023年10月铁矿砂及其精矿进口 9,938.5 万吨, 相比去年同期增加4.6% 。 1-10月累计进口 97,584.2 万吨, 同比去年1-10月增加6.5%。 SMM分析: 1-10月累计铁矿砂及其精矿进口97,584.2万吨,同比增6.5% ,中国10月铁矿砂及其精矿进口9,938.5万吨;1-10月累计铁矿砂及其精矿进口97,584.2万吨,同比增6.5%。 》点击查看详情 2023年10月煤及褐煤进口 3,599.2 万吨, 相比去年同期上涨23.3% 。1-10月累计进口 38,364.0 万吨, 同比去年1-10月增加66.8%。 2023年10月钢材进口量达到 66.8 万吨, 相比去年同期减少13.5%。 1-10月份累计进口 636.6 万吨, 同比去年1-10月份减少30.1%。 2023年10月稀土进口量达到 10,818.7 吨, 相比去年同期减少21.5% 。1-10月份累计进口 145,155.1 吨, 同比去年1-10月份增加39.8%。 》点击查看SMM金属产业链数据库 推荐阅读: 》海关总署:今年前10个月我国进出口实现正增长 月度进出口向好态势更加巩固 》未锻造铜及铜材进口量同环比双双增长 预计11月难延涨势【SMM分析】 》商务部印发通知:涉及稀土、铁矿石、铜精矿、原油等进出口 》刚需走弱拖累10月铁矿石进口量 淡季或致下月数据再下降【SMM进口量分析】 》10月未锻轧铝及铝材出口量同比降8.1% 1-10月同比降17.2%【SMM分析】 》钢材出口环比小幅回落 后续同比高位能否继续维持?【SMM钢材进出口报告】 》国内铝价高位运行 铝线缆出口总量或将下滑【SMM分析】
盘面: 隔夜伦铜开于8119美元/吨,盘初摸底于8090.6美元/吨,而后一路走高盘尾摸高于8196美元/吨,最终收于8187美元/吨,成交量至2万手,持仓量至26.6万手,涨幅达1.9%。隔夜沪铜主力2312合约开于67390元/吨,盘初摸底于67270元/吨,而后一路走高,临近盘尾摸高于67500元/吨,最终收于67490元/吨,成交量至2.1万手,持仓量至14.4万手,涨幅达0.76%。 【SMM 铜晨会纪要】宏观:(1)英国第三季度GDP年率修正值0.6%,前值0.6%,预测0.5%。(2)美国10月政府预算-670亿美元。前值-1710亿美元,预测-300亿美元。 现货:(1)上海:11月13日电解铜现货对当月2311合约报升水130-升水180元/吨,均价报于升水155元/吨,环比下降100元/吨。据SMM数据显示,上周末上海地区主流仓库铜库存减少0.35万吨至4.10万吨,库存继续保持历史低位状态。截至昨日上午收盘,沪期铜2311合约持仓16970手,截至上周五上期所铜交割仓单仅1132吨,对比悬殊,后续在减仓过程中月差仍有上扩趋势,现货升水亦将被迫下压,其向下程度取决于月差上扩区间。 (2)华南:11月13日广东电解铜现货对当月合约报升水400元/吨-升水450元/吨,均价升水425元/吨,环比下跌35元/吨。总体来看,库存结束连跌小幅上升,持货商降价出货,但实际交投并不佳。 (3)进口铜:11月13日仓单价格92-105美元/吨,QP11月,均价环比涨3.5美元/吨;提单价格93-103美元/吨,QP12月,均价环比涨3美元/吨;EQ铜(CIF提单)38-42美元/吨,均价环比涨0.5美元/吨,报价参考11月下旬及12月初到港货源。随着比价长时间打开,月内到港提单基本消耗完毕。12月上旬到港部分货源被贸易商转为自有业务进口,部分贸易商则表示长单排货还未出,捂货稀售,另市场货源紧张程度加剧,洋山铜溢价持续上扬。昨日即将到港湿法以及下周可交货的仓单,已报盘至120美元/吨,市场面对如此水涨船高的价格望而却步,交投活跃度下降。 (4)再生铜:11月13日广东光亮铜价格62300-62700元/吨,环比下降200元/吨,精废价差录得1163元/吨,环比下降88元/吨。据SMM了解,再生铜贸易商表示目前再生铜原料采购困难,国外报价态度强硬,针对国内未来冶炼端新产能逐步上线,再生铜需求只增不减。面对高再生铜价格,部分再生铜杆厂反映今日再生铜杆没有成交,个别再生铜杆厂甚至停做再生铜杆,改做阳极板。 (5)库存:11月13日LME铜库存减少75吨至179925吨;11月13日上期所仓单库存减少76吨至1056吨。 价格: 宏观方面,纽约联储的调查显示,一年后的通胀预期从9月份的3.7%降至3.6%,三年后的通胀预期为3%,与9月份持平,五年后的通胀预期将从9月份的2.8%降至2.7%。此外,国际油价上涨至11月7日以来新高,因欧佩克月报缓解了市场对需求的担忧,而美国对涉嫌违反俄油制裁的船舶公司进行调查引发了对潜在供应中断的担忧。基本面方面,截至11月13日本周一,SMM全国主流地区铜库存环比上周五下降0.18万吨至5.45万吨,再度刷新年内新低。具体来看,华东地区库存出现下降,因华东地区升贴水较高,炼厂与进口商发货至仓库意愿不高,使其库存下降;华南地区库存微幅增加,华南下游消费需求积极性较好,在沪粤价差较大的情况下,部分货源被发往至华南地区。消费方面,高升水叠加高月差,预计在换月交割前,需求表现不佳。价格方面,受低库存影响,铜价底部具有较强支撑。 【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本文并不构成投资研究决策的直接建议,客户应当谨慎决策,勿以此代替自主独立判断,客户所作出的任何决策与上海有色网无关】 》点击查看SMM金属数据库 【以上信息基于市场采集及上海有色网研究小组综合评估后得出,文中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本文并不构成投资研究决策的直接建议,客户应当谨慎决策,勿以此代替自主独立判断,客户所作出的任何决策与上海有色网无关。】
01 到港数据 上周概况( 2023.11.4-2023.11.10 ) SMM 中国煤炭到港总量914.1 万吨,环比增加20.6% 。其中11 个主要港口到港总量为450.7 万吨,环比增加26.8% ,广州港到港总量为95.6 万吨,环比增加70.9% ,占到港总量10% 。 SMM 我国煤炭到港总量变化(万吨) 到港分品种 中国动力煤到港671.5万吨,环比增加36.0%。中国焦煤到港202.8万吨,环比减少2.7%。 02 出港数据 上周概况( 2023.11.4-2023.11.10 ) 出港分港口 SMM 全球煤炭出港总量2808.8 万吨,环比减少4.7% 。其中7 个主要港口出港总量为1276.6 万吨,环比减少3.8% ,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出港总量为378.6 万吨,环比减少7.7% ,占出港总量13% 。 SMM 全球煤炭出港总量变化(万吨) 出港分品种 全球动力煤出港1560.9 万吨,环比减少7.3% 。全球焦煤出港1141.6 万吨,环比减少3.7% 。 1 、报告涉及数据欢迎登录SMM数据库 ( https://data-pro.smm.cn/) 查看 2 、SMM钢材航运数据详情、钢铁产业资讯、分析报告、数据库等更多内容欢迎咨询SMM钢铁事业部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