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5个
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推动和电池技术的迅速进步,锂电池的装机量逐年增长,钠电池也正在蓬勃发展,这一趋势显著地推动了国内对于电池负极材料的需求。回顾 23 年至今,负极材料的产能快速扩张,但因为前期规划过度且发展迅速,目前市场正面临产能过剩和需求不足的矛盾,加剧了负极相关企业亏损、竞争等现象。 近年来负极材料市场发 生着巨大的变化,传统负极材料稳步发展、新型负极材料技术不断涌现、 新型生产工艺也 在 不断创新,如传统石墨负极的不断升级优化、 硅基负极 和硬碳负极 的研发、连续石墨化工艺的创新等,整条产业链均在不断进步,推动行业发展。 为便于行业同仁更清晰、直观的了解全球负极产业市场分布,上海有色网(SMM)携手 胜华新材料科技(眉山)有限公司 隆重推出 《 2025 年中国硅基负极材料产业分布图》 ,经标注排版后,印刷发送行业上下游客户。这份地图旨在为全产业链客户提供权威、全面、专业的企业分布信息,帮助客户了解全国负极材料产业链布局,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快速升级 。 石大胜华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石大胜华,股票代码:603026)原名山东石大胜华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校属企业,是能够同时提供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溶剂、溶质、添加剂产品的全产业链公司。公司是碳酸酯行业的国家及行业标准制定者,拥有先进技术和授权专利超400项,制定1项国家标准、6项行业标准。公司下属5家子公司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拥有“高纯电解液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市级重点实验室”等技术研发服务平台。形成了以碳酸酯类溶剂、锂盐、添加剂及硅基负极等锂电材料产品为核心,以锂电池电解液、高端新材料等新业务为增长点的一体化、立体化的完整网状产业链格局。 胜华新材料科技(眉山)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胜华新材(眉山)”)是一家致力于锂离子电池核心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是石大胜华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孙公司,依托石大胜华集团的研发资源,拥有小试、中试、量产平台,配备专职研发和实验团队,具备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应用的全流程研发能力,设有连江、东营、眉山基地三大基地,产品覆盖硅基负极、补锂剂等材料领域,公司凭借创新技术领跑行业,与国内外主流电池客户深度合作,以硅基负极、补锂剂为核心产品,推动新型锂电产业链发展。 项目建设: 公司投资建设的年产3万吨硅基负极材料项目进展顺利,从2022年下半年开工以来,已完成项目建设,并顺利实现开工生产,目前已具备硅氧负极产能500吨/年、硅碳负极产能500吨/年、补锂剂产能1000吨/年。 专利情况: 胜华(眉山)聚焦科研领域的研发创新,现已累计布局硅基负极、补锂剂及相关材料专利67篇,其中发明申请43篇,实用新型15篇,授权发明9篇,国际PCT 5篇,避免专利封锁所带来的销售限制。 体系认证: 公司已通过IATF 16949、ISO 9001体系认证。 产品介绍 硅氧负极: 采用无机快离子导体二次包覆低温预锂氧化亚硅技术路线; A.性能高(1000次循环容量保持>85%、5C高倍率放电容量保持>85%、析锂&膨胀小 ) B.批稳好(量产材料不同客户评测批次稳定性高,性能差异~1%) C.成本优(较同等性能的高品质材料,成本降低 10-20%) 硅碳负极: 采用气相沉积路线 A.性能(定制化:高容量型、低膨胀型、高倍率型) B.批稳(材料理化与性能指标批次稳定性高) 补锂剂: 开发并量产铁系、钴系补锂剂 A.铁系补锂剂 a.高补锂容量及元素掺杂工艺:采用新型合成方法,研发出钴基补锂材料,在4.3v-2.7v补锂容量≥800mAh/g,通过前驱体级的微量元素掺杂使材料结构更稳定,减少了补锂后残留物对电池的影响。 b.稳定性高、加工性能优:本身优异的导电性能在较低的化成电压下就有相对较高的补锂容量,在实际应用时电芯化成工艺无需做出较大调整。材料为单晶结构比表面积更小材料在空气中更加稳定,更有利于材料的加工。 B.钴系补锂剂 a.高补锂容量: 采用新型合成方法,研发出铁基补锂材料,在4.3v-2.7v补锂容量≥750mAh/g。 b.特殊导电网络、高稳定性、高导电性及恒流比:材料为纳米级一次颗粒组成的二次球,在材料表面及内部都有特殊导电网络,提高材料的稳定性及导电性,材料在充电发挥容量的恒流比>95%(市面上厂家结构为单晶型,恒流比约50%)。 SMM地图领取请扫二维码 SMM地图联合制作联系人 陈琦 17265280978 chenqi@smm.cn
2025年2月28日,日本财政部发布公告,对中国产石墨电极(日文:黒鉛電極)作出反倾销肯定性初裁,裁定中国涉案产品存在倾销且该倾销对日本国内产业造成了实质性损害,涉案产品的倾销幅度为104.61%。本案涉及日本海关税号854511项下产品。本案倾销调查期为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9月30日,产业损害调查期为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9月30日。 初裁公告涉及中国企业包括:方大炭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吉林炭素有限公司、辽宁丹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介休市志尧碳素有限公司、大同宇林德石墨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红旗渠新材料有限公司、焦作市中州炭素有限公司、开封平煤新型炭材科技有限公司、辽宁鑫瑞石墨新材料有限公司、灵石县杨帆炭素科技有限公司、南通扬子炭素股份有限公司、山西鑫贤炭素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升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士达炭素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昭钢炭素有限公司、乌兰察布市福兴炭素有限公司、乌兰察布市旭峰炭素科技有限公司和辽宁鸿达电碳有限公司等52家企业。 2024年4月24日,日本财政部发布公告,决定对中国产石墨电极发起反倾销调查。 (编译自:日本经济产业省官网) (许 立编译) (赵广霞校对) 原文: https://www.meti.go.jp/policy/external_economy/trade_control/boekikanri/trade-remedy/investigation/kokuendenkyoku/data/20250228_kokuji.pdf
据路透社报道,日前,美国汽车制造商通用汽车表示,已与挪威Vianode公司签署了一项为期数年、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协议,为通用汽车的电动汽车电池供应合成石墨阳极材料。 合成石墨将用于通用汽车和LG新能源的合资企业Ultium Cells所生产的电动汽车电池。该协议将从2027年Vianode在北美的一家工厂开始投产时生效,并一直持续到2033年。 通用汽车全球采购和供应链的高级副总裁Jeff Morrison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该项目将有助于推进我们电池技术的发展,并为我们的客户提供更大的价值。” 中国控制着全球95%的石墨供应,而石墨对电动汽车电池的生产至关重要。这促使西方汽车制造商和西方政府正努力寻找替代方案。 Vianode首席执行官Burkhard Straube表示:“整个电动汽车生态系统都依赖于石墨这种关键矿物的进口。因此,通用汽车和Vianode所需的是北美地区的弹性供应链。” Burkhard Straube表示,Vianode将在美国或加拿大建设一家工厂,以靠近通用汽车和LG新能源的电池生产基地。但他补充称,由于Vianode仍在与合作伙伴和政府进行谈判,他无法透露具体厂址。 在第一个计划阶段,Vianode的在建工厂将在2030年之前每年生产约8万吨合成石墨,这足以为大约150万辆电动汽车提供动力。目前,Vianode已在挪威Herøya运营一家制造工厂。Burkhard Straube表示,Vianode也正在与其他汽车制造商进行供应谈判。 相较于传统生产方法,Vianode生产合成石墨阳极材料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要低90%。Burkhard Straube表示,Vianode可以比采矿作业更快地扩大规模。 Burkhard Straube说道:“电动汽车行业仍在增长,而勘探新矿需要10年,甚至更长时间,但有了合成石墨,你可以在两三年内再建一家工厂。”
据三峡日报报道,1月16日,宜昌高新区与洛阳联创锂能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简称:联创锂能)签订合作协议,总投资10亿元、年产1万吨新能源电池硅碳负极新材料项目落户湖北宜昌。 据悉,该项目一期占地约50亩,建设2000吨硅碳负极材料及相关配套设施,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30亿元,年上缴税收约1亿元。 联创锂能官网资料显示,公司成立于2016年,由前军工科研院所材料专家创建的高比能锂电负极材料生产制造和服务商。公司先后研究开发过高性能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纳米多孔硅碳负极材料,纳米硅碳负极材料,硅氧基负极材料和沉积法硅碳负极材料,是国内外少数能够为客户批量生产供应沉积法硅碳负极和预锂硅氧负极材料的企业。
在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等产业对电池能量密度需求不断攀升的背景下,硅基负极材料作为新一代高性能负极材料的代表,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市场需求。贝特瑞作为行业率先实现硅基负极批量出货的企业,凭借其在硅碳、硅氧和新型气相硅三条路线的技术积累,正引领着市场的新一轮变革。据相关数据显示,贝特瑞硅基负极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70%。 贝特瑞在新型硅碳产品领域已获得全球多家主流动力客户的认可,并视市场情况计划于2025年实现批量供应。通过技术创新,贝特瑞成功开发出兼具高压实、低膨胀特性的快充型新硅碳负极,已顺利通过头部3C电池厂商测试。此外,贝特瑞针对不同市场和客户的差异化需求,进行了产品的定制化开发,并在电动工具、家用消费、eVOLT、固态电池等多个领域实现了硅碳负极的小批量应用。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贝特瑞的硅基负极产品已于2024年成功导入国际头部客户供应链,实现了在国内外“46”系列大圆柱项目中的全面突破。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贝特瑞正在积极扩大硅基负极材料的产能。目前,其硅基负极材料的有效产能已达5000吨/年,产能与出货量均位居行业之首。在新型硅碳负极的量产能力上,贝特瑞更是拥有行业领先的优势,其最新量产设备不仅产能大,而且批次稳定性优异。 贝特瑞与宁德时代、比亚迪、松下、LGES、SK on、三星SDI等全球主流电池企业保持着深度合作关系。截至目前,其硅基负极材料已经研发至第六代产品,自2006年起,贝特瑞便开始致力于硅基负极材料的研发,通过持续的创新和技术突破,成功解决了硅基负极材料界面不稳定、首次效率低、循环寿命短等关键技术难题。2013年,贝特瑞率先实现了硅基负极材料的大规模应用,显著提升了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性能。2024年底,贝特瑞联合攻关的“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用硅基负极材料的开发与产业化”项目更是荣获北京市科学进步一等奖,进一步彰显了其在硅基负极材料领域的领先地位。
2024年负极材料价格低位徘徊,企业盈利承压,但整体需求上升,多家头部企业产能利用率同比有所提升。财联社记者多方采访获悉,目前负极材料行业涨价预期渐起。有分析人士预计,部分负极材料型号明年Q1缓涨,头部企业加工费有望在1月调涨500元/吨至1000元/吨。 花旗分析师发布研究报告称,锂电池价格可能已经触底,并可能在2025年小幅上涨。分析师们在参加了一个行业活动后表示,越来越多的行业参与者“与三个月前相比,悲观情绪有所缓解”。分析师指出,预计2025年宁德时代的电池产量将增长30%-50%,而比亚迪和其他二线厂商的电池产量增幅可能达到50%-100%。他们补充称,如果电池制造商实现了2025年的强劲预期,那么“电池供应链上的利用率可能会大幅提升,可能导致整个价值链上更可持续的价格上涨”。 据财联社主题库显示,相关上市公司中: 尚太科技 主要从事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的自主研发生产,锂电负极材料国内市占率前五。 璞泰来 主营业务为新能源电池的负极材料及石墨化加工、隔膜及涂覆加工、自动化装备、PVDF及粘结剂、铝塑包装膜及光学膜、纳米氧化铝及勃姆石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2月19日晚间,璞泰来(603659)公告,12月18日,公司收到瑞典战略产品监察局通知,因公司不能完全同意其根据瑞典《外国直接投资法》对公司计划开展的瑞典10万吨锂离子负极材料一体化生产基地投资项目提出的条件,故对该投资未予以批准。鉴于瑞典战略产品监察局的前述决定,公司拟终止瑞典10万吨锂离子负极材料一体化生产基地项目的实施。 据璞泰来2023年5月发布的公告,通过全资子公司璞泰来(新加坡)有限责任公司在瑞典投资设立紫宸科技(瑞典)有限责任公司,并开展瑞典10万吨锂离子负极材料一体化生产研发基地的建设工作。预计2025年具备5万吨负极材料产能,预计2026年底或2027年初具备10万吨负极材料产能。 据悉,该项目原计划投资金额不超过157亿瑞典克朗(约105亿元人民币),其中计划以自有资金出资约30%,计划项目贷款融资规模约70%,前期与境内外银行等金融机构已做了初步融资安排。 根据瑞典2024年生效的《外国直接投资审查法》,璞泰来2024年2月向瑞典战略产品监察局提交了外国直接投资申报;2024年6月瑞典战略产品监察局决定启动对该投资的审查。 2024年12月3日,瑞典战略产品监察局对璞泰来投资项目提出了多项要求,涉及瑞典紫宸股权控制权、管理层组成、研发成果归属及监管安排等方面。 璞泰来经过审慎评估和深入讨论认为,这些要求在商业逻辑和实际操作层面均存在较大挑战,并提出了更具操作性的解决方案。然而,在与瑞典战略产品监察局的进一步沟通中,其未能同意璞泰来提出的反馈意见。 2024年12月18日,璞泰来收到瑞典战略产品监察局通知该项投资未获批准,公司亦可在规定时间内向瑞典政府提起上诉。 璞泰来表示,前述项目尚未具体实施,除项目前期费用外,未发生实际资本性支出,前期各项可行性研究支付金额约1400万元,整体金额可控,对财务状况影响较小。公司仍将关注全球主要国家的产业政策及贸易政策,若有合适机会也将继续开展海外产能布局,后续将与相关有海外需求的客户进行积极沟通,寻求其他替代的中长期供应解决方案。 资料显示,璞泰来主营业务涵盖负极材料、涂覆隔膜、PVDF及粘结剂、复合集流体、铝塑包装膜、纳米氧化铝及勃姆石等材料,同时为新能源电池及电池材料产业提供自动化工艺装备及智能制造体系的装备服务。其中,在负极材料领域,目前,璞泰来在江西、溧阳、内蒙古生产基地已形成15万吨/年的负极材料产能,四川生产基地公司在建产能为28万吨/年,能够满足当前国内外客户的产能需求。
璞泰来(603659.SH)出海投资遇阻,因公司不能完全同意瑞典战略产品监察局提出的条件,公司计划在瑞典建设的10万吨负极材料项目未获得瑞典方面的批准。对此,公司表示将进一步向瑞典政府提出上诉。 璞泰来公司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公司始终秉承着“公平、互利”的原则展开海外投资活动,合理争取自身权益。 作为市场主体,公司始终抱着良好的合作诚意、踏实的投资计划,推进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产能布局。 璞泰来今日晚间发布公告,因未获得瑞典战略产品监察局的批准,公司拟终止瑞典10万吨锂离子负极材料一体化生产基地项目的实施。对于截至目前项目终止对公司的影响,璞泰来表示,因上述项目 尚未开工建设,故对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无重大影响。 该项目首次公告于去年5月份,璞泰来原拟通过子公司紫宸科技(瑞典)有限责任公司(下称“瑞典紫宸”)投资不超过157亿瑞典克朗(按12月19日汇率,折合人民币约103.98亿元)建设10万吨锂离子负极材料一体化生产基地,以满足下游客户对负极材料的就近配套要求。 璞泰来表示,该项目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公司启动并完成了在国内相关部门的对外直接投资备案流程。根据瑞典2024年生效的《外国直接投资审查法》,公司于今年2月向瑞典战略产品监察局提交了外国直接投资申报,瑞典战略产品监察局为《外国直接投资法》指定审查机构。 有多年海外商事与知识产权仲裁经验的盈科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苗琦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外国直接投资审查法》是瑞典时隔多年后又推出的一部关于外国投资管控的法律,根据该法案的要求,有关基础服务、安全敏感服务、军事装备、双重用途物品、关键原材料、金属和矿产、位置数据或敏感个人数据、新兴技术和其他战略受保护技术等内容将受到该法管辖。同时,如果瑞典战略产品监察局有理由认为相关投资可能会危害瑞典的国家安全、公共秩序或公共安全,也可以主动对投资启动审查。 而在今年12月3日,瑞典战略产品监察局对璞泰来的投资项目提出了 多项要求,涉及瑞典紫宸股权控制权、管理层组成、研发成果归属及监管安排等方面。 对此,璞泰来在公告中表示,公司经过审慎评估和深入讨论认为, 这些要求在商业逻辑和实际操作层面均存在较大挑战 ,并提出了更具操作性的解决方案。然而,与瑞典战略产品监察局进一步沟通之后,该项目仍未获得批准。 12月18日,璞泰来收到瑞典战略产品监察局通知,该项投资未获批准。鉴于此决定, 璞泰来决定终止上述项目投资,同时公司拟进一步向瑞典政府提出上诉。 公司将和瑞典政府有关部门保持沟通,探讨项目继续推进的其他可能性。 对于海外订单是否受到影响,璞泰来在公告中表示,公司将跟相关有海外需求的客户进行沟通,寻求其他替代的中长期供应解决方案。目前公司在江西、溧阳、内蒙古的生产基地已形成15万吨/年的负极材料产能,四川生产基地在建产能为28万吨/年,能够满足当前国内外客户的产能需求。 同时,璞泰来仍将对全球各主要国家的产业政策、贸易政策保持关注和了解,若有合适的机会也将继续开展海外产能布局,配合客户进行产业链布局。
周一(12月16日)美股收盘后,澳大利亚电池材料生产商NOVONIX Limited在官网宣布,公司获得了美国能源部7.54亿美元的有条件贷款,用于在美国田纳西州新建合成石墨制造厂。 Novonix总部位于澳大利亚布里斯班,股票分别在美国纳斯达克和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上市。受这一消息的影响,Novonix美股在周一盘后一度涨超10%;在澳大利亚上市的股票周二收涨3.42%。 根据新闻稿的说法,美国能源部贷款项目办公室将根据“先进技术汽车制造”(ATVM)贷款计划,向Novonix提供7.548亿美元的直接贷款(6.92亿美元的本金+6280万美元资本化利息)。 来源:Novonix官网 这笔贷款将用于资助Novonix在田纳西州查塔努加新工厂的建设,工厂主要生产用于电动汽车电池的合成石墨。媒体分析称, 建成后将成为北美首个大型合成石墨工厂。 新工厂预计将在2028年底达到满负荷生产,预计将创造450个全职运营工作岗位和500个建筑岗位。在满负荷的情况下,预计每年可生产约3.15万吨合成石墨,支持约32.5万辆电动汽车电池的生产。 Novonix首席执行官、前特斯拉高级研究工程师克里斯·伯恩斯(Chris Burns)在声明中写道,“这是多年努力的成果,也是我们阳极材料业务实现北美15万吨/年产量目标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伯恩斯师从世界级锂电技术专家杰夫·达恩(Jeff Dahn),达恩自2015年开始就与特斯拉有着深度合作。目前,达恩还担任Novonix的首席科学顾问。 “政府承诺投资我们的新工厂,继续强调对电池供应链关键材料本地化的关注。与强大合作伙伴达成的承购协议加强了我们在北美合成石墨供应链本土化和支持美国能源独立道路上的领导地位。” 新闻稿提到,Novonix年内签署了多份具有约束力的承购协议,为松下能源、Stellantis和PowerCo供应合成石墨。 石墨是电动汽车电池的关键材料,可以从矿床中自然开采,这种称为“天然石墨”,也可以由石油产品“针状焦”处理得到。对于美国的电动汽车行业来说,无论哪种石墨,很大比例都是从海外进口获得。 Novonix的合成石墨,虽然价格较高,但可以帮助电池更快充电、使用寿命更长,越来越受到车企的青睐。伯恩斯告诉媒体,“如果你排除噪音,我们将继续看到电池和关键矿物行业将得到支持。” 周一(12月16日)有消息称,特朗普的过渡团队建议进行全面改革,取消对电动汽车和充电站的支持。不过,过渡团队建议对全球 “所有电池材料” 征收关税,以提高美国自身产量。 媒体看到的文件还显示,过渡团队呼吁收回拜登政府75亿美元充电站建设计划中剩余的所有资金,转而用于 “电池矿物加工” 和“国防供应链及关键基础设施”。
“最内江”消息显示,12月9日上午,在四川内江经开区埃普诺年产30万吨硅碳负极新材料项目建设现场,工作人员正在对二号厂房首条生产线的窑炉进行通电调试,标志着这一百亿级项目已进入生产设备调试阶段,离正式投产又迈进一大步。 作为内江单个投资超百亿元的重点高科技项目,埃普诺年产30万吨硅碳负极新材料项目占地约300亩,分两期实施。一期建设12万吨硅碳负极材料生产线,使用生产厂房6.6万平方米,并配套办公楼、倒班房等;二期建设18万吨硅碳负极材料生产线。两期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约360亿元,年纳税约15亿元。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