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5个
经历上半年的供需失衡和产品价格下滑,市场对负极材料下半年量价走向尤为关注。璞泰来董事长梁丰9月15日在公司半年度业绩会上表示,下半年整体情况有所好转,预期的产销量正逐步提升。 今年上半年,负极材料全行业承压。璞泰来高管在业绩会上解释,上半年整体上无论是在终端产品、电芯厂商,还是上游材料厂商,都在处在一个阶段性去库存的过程中,但在去库的过程中材料厂商时间相对要滞后一些。 而对于今年下半年,公司表示,市场供需情况和生产企业的盈利情况正逐渐回归正常。 财联社记者近日采访获悉,负极材料Q3行业整体排产回暖,但目前中低端负极材料几乎要到成本底线,利润率在10%左右,或因行业仍面临剧烈竞争与格局调整,有企业新增产能预计推迟。 璞泰来总经理陈卫在业绩会上表示,公司项目均按照规划进度分期稳步建设,四川紫宸一期10万吨负极项目预计于今年年底投产,二期10万吨负极项目预计于2024年一季度投产,8万吨负极项目预计于2024年下半年建成投产。 陈卫透露,公司四川紫宸根据内部验证验收情况逐步达产,已有客户订单。随着后续四川紫宸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产能逐步建成投产,2024年公司预计将形成40万吨以上的负极材料有效产能。 虽整体排产回暖,行业仍然面临剧烈竞争。供应端来看,行业开工率环比有所修复但仍供大于求。 在此行业竞争背景下,投资者亦关注公司产品价格与成本变化。璞泰来回应,公司石墨产品中高端价格稳定,石墨化自供率在70%左右,随着公司四川基地投入使用,公司将在低成本产品上实现较大的成本改善。 在其他产品上,较多投资人提到公司复合集流体产品。璞泰来表示,公司的复合集流体生产基地已经开工建设,按计划2024年投入使用。 璞泰来补充称,公司的复合铝箔集流体已经获得一些客户认证,实现了小批量的出货,目前订单规模属于推广前期。随着市场推广,公司将加大量产的产能。此外,公司正在研发的Gen2产品会进一步提高产品的一致性,降低成本,预计会加速在动力等大型电池方面的应用。
据四川内江多家媒体报道,6月27日,内江市年产30万吨硅碳负极、3万吨高纯微米硅新材料项目签约暨开工仪式在内江经开区举行。仪式上,内江经开区和威远县分别与埃普诺(深圳)新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年产30万吨硅碳负极新材料项目投资合作协议》和《年产3万吨高纯微米硅材料项目投资协议书》,两个项目分别落户内江经开区和内江威远县。 其中,年产30万吨硅碳负极新材料项目总投入约105亿元,占地面积300亩,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项目投资约40亿元,用地150亩,年产12万吨硅碳负极新材料,计划2024年8月前竣工投产。两期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将实现年产值约450亿元,年纳税约15亿元,这是埃普诺布局西南、进军成渝市场的重大举措,填补了内江电池负极材料产业领域的空白,也是内江近年来第一个单个投资超100亿元的制造业项目;年产3万吨高纯微米硅新材料项目可以为硅碳负极新材料项目配套。 资料显示,埃普诺成立于2021年,法定代表人为秦敬轩,经营范围包含:新兴能源技术研发;新材料技术研发;电子专用材料研发;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研发;充电桩销售;集中式快速充电站;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运营;新能源原动设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电附件销售;电池制造;电池销售等。
璞泰来公告,公司计划在安徽芜湖设立全资子公司芜湖紫宸(注册资本2亿元),负责公司硅基负极材料的研发、量产及相关的产业化,并投资建设硅基负极研发生产基地,项目投资金额22亿元,项目用地面积约135亩。 公告显示,硅基负极合金化储锂机制相较于石墨负极插层式储锂而言可以储存更多的锂离子,故与传统的石墨负极372mAh/g的理论比容量相比,硅拥有更高的理论比容量,其作为负极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相比石墨负极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鉴于新一代硅基负极在能量密度方面的提升能够有效满足下游客户对锂离子电池的高能量密度、长续航和快充等性能需求,硅基负极在高端动力电池、高端消费电子和电动工具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需要注意的是,芜湖紫宸尚需进行工商注册登记,目前处于前期筹备阶段,后续其项目立项、环评及产能的建设和释放等需要一定的时间,其未来产品开发与推广认证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SMM新能源新专区即“新能源频道”(网址 https://new-energy.smm.cn/ )已正式上线,为更好地呈现产品价格点,将新能源产业链(包括锂电、钠电、储能、光伏等)中的部分价格点的名称进行优化更改,现统一发布公告,以便客户了解。以示例方式说明具体的更名规则。 更名规则: 原名用 “ 名称+规格 ”方式,新名为“ 名称 ”, 规格单独说明 。 示例: 例1, 新能源-锂电-锂-锂矿 中价格点: 原名“ 锂云母(Li2O:1.5%-2.0%) ”,新名为“ 锂云母 ”,规格: Li2O:1.5%-2.0% ,数据库显示价格名称“锂云母(Li2O:1.5%-2.0%)”; 原名“ 锂云母(Li2O:2.0%-2.5%) ”,新名为“ 锂云母 ”,规格: Li2O:2.0%-2.5% ,数据库显示价格名称“锂云母(Li2O:1.5%-2.0%)”。 例2, 新能源-锂电-碳素负极-人造石墨 中价格点: 原名“ 人造石墨高端(≥355mah/g) ”,新名为“ 人造石墨高端 ”,规格: 比容量≥355mAh/g ,数据库显示价格名称“人造石墨高端(≥355mah/g)”。 例3,原名“ 锂电池铝箔加工费12μ(周) ”,新名“ 锂电池铝箔加工费(周) ”,规格: 12μm 目前价格呈现形式如下: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负极材料的选用对电池性能的影响巨大,现阶段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基本能够确定为无定形碳,其中又以硬碳为主,软碳为辅。硬碳大体可以分为生物质基、树脂基、沥青基三种技术路线,区别主要在于前驱体的选取,三种技术路线各有优劣,本文将从几个角度对钠电负极材料进行分析: 生物质基路线:主要以含碳动植物组织为原料,如椰子壳、果壳等,以椰子壳为前驱体制备的硬碳负极材料性能最为优秀,在首效性能和比容量上表现更好,但由于生物质材料个体差异较大,生物质基硬碳在一致性方面稍差,对原材料的筛选比较考究,且供应端有一定的波动性,未来钠电装机快速起量,供给或有缺口。 树脂基路线:其制备出的硬碳负极性能主要以环氧树脂、酚醛树脂等为原料,树脂基硬碳负极性能与生物质基相差不大,且一致性更有保障,但成本也相对更高。 沥青基路线:主要原材料为煤沥青,原材料成本低廉、易得性高,但缺点是克容量和一致性较低,适合能量密度较低的低端钠电产品。 综合来看:上述前两种技术路线制备得到的硬碳负极性能均可满足钠离子电池的商业应用需求,目前主流企业多有所布局。 成本分析: 树脂路线:要求较高,需采用酚醛树脂,现阶段一吨2万元成本,烧完后含碳量只有20%,综合成本8万每吨,经济性较弱。目前由日本的住友化学在做。 生物质路线:未来可以用淀粉,椰子壳,杏仁壳,酒糟做原材料,成本上可行可商业化,贝特瑞的制作成本约是6万元每吨。 沥青路线:成本优势相对较大,前驱体单吨价格在2000元左右,且转化率高达50%以上,但加工成本较前两者更高,远期工艺改进叠加规模化优势,成本有望压到万元左右。 》查看SMM新能源产业链数据库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