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82个
》查看SMM钴锂产品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钴锂产品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碳基材料中首选无定形碳材料。 目前可以作电池负极材料的碳基类材料主要包括石墨类碳材料和无定形碳(硬碳和软碳)材料。在锂离子电池负极中常用的石墨材料,由于热力学原因,无法与钠离子形成稳定的化合物,因此钠离子电池难以使用石墨作为负极材料。碳纳米材料主要包括石墨烯、碳纳米管等,依靠表面吸附实现钠的存储,可实现快速充放电,但存在库仑效率低、循环性差等问题使其难以获得实际应用。层间距较大的无定形碳材料因具有较高的储钠容量、较低的储钠电位和优异的循环稳定性,成为最具应用前景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无定形碳材料中首选硬碳材料。 在碳基材料中,相比于石墨等软碳材料而言,硬碳材料无法石墨化。硬碳材料的碳层排列规整度低于软碳材料,其层间可以形成较多的微孔以方便钠离子的脱嵌。硬碳材料具备储钠比容量较高、储钠电压较低、循环性能较好等诸多性能优势,同时具备碳源丰富、低成本、无毒环保等优势与石墨电极相比,在冷启动和快速充电模式方面也更具优势,是当前首选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当然硬碳也存在 部分缺点 ,如电极电位低、首圈库伦效率低和循环稳定性差等。这对硬碳基负极材料的产业化应用造成了障碍。虽然对硬碳材料的储能机理有待进一步确认,但是关于硬碳储钠性能的提升策略已经呈现了共通之处。硬碳材料储钠性能(倍率、比容量、首圈库伦效率)提升的策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通过调控前驱体的合成及热解过程调控硬碳的孔隙结构和层间距;与其他材料的包覆和复合、杂原子掺杂等来调控材料的缺陷程度和层间距;电解液的调控和预钠化的处理。 钠电负极材料的优劣势比较 钠电负极企业布局情况汇总 》查看SMM新能源产业链数据库
锂电池材料巨头杉杉股份(600884.SH)继续业务“瘦身”。针对杉杉股份转让衢州杉杉51%股权事件,业内人士表示,今年以来电解液价格持续下跌,目前电解液价格较去年同期接近“腰斩”,加上市场需求不佳,产能过剩趋势明显。 12月8日晚间,杉杉股份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宁波甬湶投资有限公司(甬湶投资)将其所持衢州杉杉51%的股权,作价7.04亿元转让给新亚制程(002388.SZ)。交易完成后,杉杉股份对衢州杉杉的持股比例将由原来的82.25%降至31.25%,杉杉股份不再对衢州杉杉实施控制,衢州杉杉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公司电解液业务主要是衢州杉杉在做。电解液业务在我们整个业务占比中不是很大,如果要继续把它做大做强,后续投入会比较大。今年之前我们电解液业务都是亏损的,公司打算以后把钱都投在负极业务上,所以趁着这一波行情赶紧把它卖掉。”杉杉股份相关人士表示。 衢州杉杉主营业务为电解液、六氟磷酸锂的研发、生产、销售。除了甬湶投资,巨化股份(600160.SH)和洛阳森蓝化工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分别持有其15.91%和1.84%股权。 数据显示,2021年,衢州杉杉营收约11.11亿元,净利为3.76亿元;2022年1-8月份,衢州杉杉营收为6.29亿元,净利为1.1亿元。截至今年8月,衢州杉杉净资产为6.41亿元。在此次股权转让中,衢州杉杉股东全部权益的评估价值为13.71亿元,增值率为113.85%。 杉杉股份2022年中报显示,六氟磷酸锂价格在2021年持续上涨,今年价格虽有所下滑,但同比去年同期仍处于较高位置,公司自产六氟磷酸锂仍具备成本优势,电解液单吨毛利同比提升。另据中报,杉杉股份2022年上半年新建的2000吨六氟磷酸锂产能项目进展顺利,预计第三季度可以实现试产,届时将有效提升公司电解液的原料供应水平。 杉杉股份从西服等服装产业起家,逐步过渡到锂电材料,一度发展为锂电材料+偏光片+充电桩、储能、光伏组件等其他业务。目前,公司锂电池材料业务主要包括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和电解液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中电解液业务的主要产品有电解液和六氟磷酸锂。 近两年,杉杉股份持续开展一系列“瘦身”动作,先后出售了湖南杉杉正极材料和充电桩、储能、光伏组件等其他业务。据悉,“瘦身”后的杉杉股份将聚焦锂电池负极材料和偏光片业务的发展。 杉杉股份出售电解液业务不是没有先兆。财报显示,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58.4亿元,同比增长0.82%;实现归母净利润22.1亿元,同比减少20.36%。杉杉股份曾表示,业绩下滑原因主要是正极和电解液两块业务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明显,导致利润出现下滑。 此次交易的接盘方新亚制程,主要从事电子制程方案研发推广和电子制程产品系统供应服务。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3.09亿元,同比下降27%;对应净利为2843万元,同比下降29%。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