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830个
因为冶炼厂采购煤炭受限以及债务问题,全球第八大锡生产商EM Vinto宣布已经进入不可抗力状态。 贸易受限是Vinto公司面临的问题之一,他们在采购精矿方面也面临融资问题。据报道,因为Vinto正在努力支付过去几年中购买精矿所积累的大约9000万美元的债务,玻利维亚的Huanuni和Calquiri矿已经两个多月没有向冶炼厂供应精矿了。另有报道称,Huanani矿工在La Paz举行抗议活动,要求取消这些债务。 因为秘鲁Puno地区的持续抗议活动通过各种方式封锁了道路,玻利维亚和秘鲁相邻的陆地边界的贸易受到了严重限制。边境城镇Desaguadero已经陷入停顿。秘鲁外贸协会的数据显示,1月份与玻利维亚的贸易与去年同月相比下降了三分之二。2月份的数据预计会更糟糕。 虽然冶炼厂正努力从秘鲁采购足够的煤炭为其冶炼厂供电,但由于贸易受到限制,煤炭供应受限仍然触发了不可抗力。其每周的锡产量损失可能达到200吨。事实上,抗议活动已经对锡的供应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Minsur公司位于Puno地区的San Rafael矿自1月中旬起已经暂停运营。 我们的观点:对Vinto来说,今年的开局并不理想,他们本来希望一改去年的糟糕表现,并缓解一些融资问题。但只要秘鲁的道路封锁持续,采购煤炭的问题就会一直存在。ITA将继续密切关注南美的动荡局势。
国内双碳政策预期再升温,将制约远期钢、铝等高碳行业的供应。近半年来,各地密集出台双碳相关政策,高碳行业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的预期再度升温,相关商品远期的供给可能因此受到抑制。2月份欧洲正式通过碳边界调整机制(CBAM)协议,将于2026年正式开始逐步削减免费配额直至2034年全部取消免费配额,截至2月28日,欧洲碳价为96.33欧元/吨,而中国仅为55元/吨,这意味着未来中国高碳行业的出口也会受到抑制,且中长期角度来看我国碳价中枢将逐步向发达国家靠拢,也会推动国内高碳行业的供给减少。 房屋新开工的中长期底部已经探明,这意味着钢煤铝需求将底部回升。若全国房地产新开工今年下滑21.28%至9.49亿平米,这意味着:(1)今年新开工面积的月均值和去年单月最低值(11月的0.79亿平方米)相当;(2)全国新开工面积较2019年的峰值已下降58.21%,而美国、日本在新开工面积达峰后的十年内最大降幅分别为54.93%、37.62%。因此我们认为新开工的中长期底部已经探明,而地产链条分别至少贡献钢铁、煤炭、电解铝需求的38%、21%、32%,系钢煤铝这些高碳商品的最大下游领域,我们有理由判断,钢煤铝需求将底部回升。 多重安全问题持续干扰钢煤铝短期供给:(1)全国铁矿石2022年进口额达到1280.97亿美元、进口依赖度高达80%,进口铁矿中65.87%来自澳大利亚、20.51%来自巴西。近期铁矿价格再次大幅回升,截至2月28日,普氏价格指数再次回升至124美元/吨,通过近几年的经验来看,当铁矿价格超过150美元/吨后,可能会引发钢铁行业减产的政策安排,对行业供给形成短期扰动;(2)2月22日,内蒙煤炭安全事故引发了主要产煤省份山西、内蒙等多地安全大检查,预计将对短期煤炭供给产生影响;(3)云南省历年水电发电量占比均在80%以上,截至2021年电解铝产能指标合计达到840万吨/年,2月云南再次进行限电减产,预计本轮减产约70-80万吨/年,叠加2022年9月减产合计约160万吨/年(占2022年中国电解铝产量4%)。 投资建议:截至2月28日,普钢、煤炭、铝等板块PB估值分别处于2013年以来的9.24%、36.90%、30.34%分位值;板块PB估值相对于沪深两市的估值分别处于2013年以来的25.80%、59.55%、57.53%分位值,综合考虑供需趋势、估值位置,我们从中期的角度看好钢、铝、煤的投资机会,重点推荐竞争力强的华菱钢铁、行业龙头宝钢股份,以及吨钢市值较低的柳钢股份、绿色电解铝企业云铝股份和神火股份以及山西地区焦煤龙头的山西焦煤,建议关注潞安环能。 风险提示:(1)地产新开工大幅超预期回落,竣工表现不及预期;(2)粗钢供应超预期增长;(3)焦煤进口量大幅增长。
3月6日,中国大型能源企业兖矿能源(01171.HK)发布2022年度业绩快报。该公司2022年营收2031.83亿元,同比增33.6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7.61亿元,同比增89.2%。 该数据低于大多数分析师的预期,此前分析师普遍预期2022年净利润为盈利339.69亿元左右。 公告解释,营业收入同比增加主要是由于:煤炭业务销售价格同比上涨。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归属于上市净利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同比增加,主要变动项包括: 2022年以来,受境内外能源价格上涨影响,集团煤炭价格维持高位。 2022年度集团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约24亿元,影响2022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减少约12亿元。 集团一次性计入未确认融资费用约11亿元,影响2022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减少约5亿元, 化工板块受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下游需求走弱等影响,盈利能力同比下降。 业绩快报称,集团持续推进精益管理与成本预算,有效控制成本费用上涨等不利因素影响,实现经营业绩大幅提升。 煤炭市场价格依然处于高位 2022年以来煤炭市场延续强势,各煤种价格处于高位。从供给端来看,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和2022年国内规模以上企业原煤产量分别为40.7和45.0亿吨, 同比增长4.7%和9.0%。其中2022年日均产量达到1232万吨(2022年3月提出的增产目标为日均产量维持在1260万吨),11和12月日均产量分别为1304和1299万吨,同比增速已降至3.1%和2.4%。 从需求端来看,近年来火电发电量占比虽有下滑,但仍维持在70%左右的水平,10-12 月火电发电量同比增速分别为3.2%、1.4%和1.3%,延续正增长,显示需求韧性。 对于煤炭行业,机构表示乐观,广发证券认为,去年煤价屡超预期,均价再创新高,认为2023年煤价或仍维持高位,阶段性具备弹性。 信达证券则认为,在能源大通涨背景下,叠加下游需求的复苏回暖,优质煤炭企业依然具有高壁垒,高现金、高分红的属性,煤炭板块有望迎来一轮业绩与估值双升的历史性行情。
3月6日,兖矿能源(01171)发布2022年度业绩快报。数据显示,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2031.83亿元,同比增长33.6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7.61亿元,同比增长89.2%。兖矿能源称,2022年度受境内外能源价格上涨影响,煤炭价格高位运行,煤炭售价同比大涨,为公司业绩大增的主要原因。 据了解, 22年以来煤炭市场延续强势,各煤种价格处于高位,动力煤尤其强势。 具体来看: ①市场煤价: 秦皇岛港5500大卡煤价、京唐港主焦煤22年均价同比上涨23%和13%,动力煤港口均价达到1200元/吨以上。23年来在1100-1250元/吨的区间运行。 ②长协煤价: 各煤种22年长协价同比上涨10-40%,23年以来保持平稳。 ③海外煤价: 涨幅较国内更高,23年以来高位波动。 从供给端来看,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和2022年国内规模以上企业原煤产量分别为40.7和45.0亿吨, 同比增长4.7%和9.0%。其中2022年日均产量达到1232万吨(2022年3月提出的增产目标为日均产量维持在1260万吨),11和12月日均产量分别为1304和1299万吨,同比增速已降至3.1%和2.4%。 从需求端来看, 近年来火电发电量占比虽有下滑,但仍维持在70%左右的水平,10-12 月火电发电量同比增速分别为3.2%、1.4%和1.3%,延续正增长,显示需求韧性。 广发证券分析指出,20-22年火电发电量增速分别为1.2%、8.4%和0.9%,而电力行业耗煤增速分别为2.3%、8.8%和3.2%。 从度电煤耗来看,无论是供电煤耗还是发电煤耗,近两年并没有快速下降(20-22年 供电煤耗分别305.5、302.5和301.5克/千瓦时,发电煤耗分别为286.8、286.7和286.2 克/千瓦时),显示电力耗煤需求稳健性。 根据目前已披露业绩预告或业绩快报的情况,煤炭行业上市公司业绩大面积预喜, 其中,山西焦煤、华阳股份、山西焦化、潞安环能、盘江股份等公司2022年净利润或实现翻倍。 广发证券称,22年煤价屡超预期,均价再创新高,该行认为2023煤价或仍维持高位,阶段性具备弹性。2022年行业盈利创新高,2023年煤企业绩确定性强。 信达证券表示,能源大通胀背景下,叠加下游需求的复苏回暖,优质煤炭企业依然具有高壁垒、高现金、高分红的属性,煤炭板块有望迎来一轮业绩与估值双升的历史性行情。
兖煤澳大利亚(03668)公布,自2023年3月13日起,兖煤澳洲的股票将被纳入港股通具有交易资格的股票名单。 港股通利用相互市场准入模式,让中国内地和香港市场的投资者可以直接进入对方市场。 港股通分为南向和北向两个部分。兖煤澳洲将参与的南向部分,允许符合条件的中国内地投资者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SSE)和深圳证券交易所(SZSE)直接投资于在香港联合交易所(SEHK)上市的股票。 于2023年3月13日扩大港股通合格股票名单后,兖煤澳洲将加入合格中国大陆投资者可以交易的独特国际公司行列。 公告称,兖煤澳洲被纳入港股通是继其最近确认被纳入恒生综合指数之后。
印度最大电力生产商印度国家火电公司(NTPC)将罕见地在现货市场购买国内煤炭,突显出对夏季能源供应可能吃紧的担忧日益加剧。据知情人士透露,这家印度国有发电公司计划在下周左右发布300万吨的招标。 印度将迎来又一个酷暑,这可能会将电力需求推高至创纪录水平,并给该国电网带来压力。印度约70%的发电依赖煤炭。印度气象官员已经警告称,未来几个月出现极端气温的可能性更高,引发了人们对去年致命热浪重演的担忧。 知情人士称,NTPC主要依赖印度煤炭公司(Coal India Ltd.)的合同产量,NTPC还希望促进竞争,并鼓励其主要供应商通过在正在投产的私营煤矿中增加替代来源来提高质量。 印度政府预计,4月份电力需求峰值将攀升至229千兆瓦,总量可能超过当地煤炭供能的增长速度。这将迫使企业依赖更昂贵的进口产品,并在国内拍卖中购买。
2023全国两会即将开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透露,今年会上将提交一份关于加快推进绿色新型煤电建设,支撑“双碳”战略落地的提案。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煤电装机规模约11亿千瓦,占比46%左右,年发电量占全社会发电量约60%。 宋海良表示,从目前来看,煤电仍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作为我国电力供应的基础保障性电源。但随着“双碳”战略深入实施和新能源发电占比的快速提升,煤电的功能定位将逐步从基础保障性电源向系统调节性电源、应急备用电源转变。煤电利用小时数下降将成为必然,电力系统对煤电深度调峰、快速变负荷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煤电相关技术体系、设计标准、价格机制亟待进行相应的革新,以高水平利用小时数作为煤电经济性评价基准也难以继续适用。煤电亟待科学规划规模布局,集中攻关关键技术,探索创新绿色“新型煤电”,加快煤电转型。 对此,宋海良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统筹做好煤电规划布局。建议合理规划未来煤电装机,特别在中东部和南方等受电地区,选择煤炭消费集中区、靠近煤炭运输铁路和港口等地区,适当布局一批煤炭储配保障基地,针对不同地区资源禀赋和煤电功能定位,对新建煤电在装备设备、工艺系统层面进行定制化设计和建设。 二是完善煤电健康发展长效市场机制。结合煤电定位转变,适应性改革煤电行业体制机制,构建煤电企业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体系。强化中长期市场和现货市场的衔接,加快建立适应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电源侧容量市场或容量补偿机制,完善辅助服务市场。深化燃煤机组上网电价形成机制改革。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升煤电企业融资能力。推进煤电联营兼并重组,积极推进“煤电+新能源”融合发展。 三是大力推动煤电设计革命。建议结合煤电定位转变,推动煤电相关技术体系、设计标准、价格机制等革新。加快革新设计规范、经济性评价准则以适应更低利用小时数、更低最小技术出力需要;加快革新系统设计、设备配置、主辅机本体设计以适应快速变负荷、快速启停需要;加快革新工艺布置以适应煤电与生物质燃料结合需要。定制化推动“新型煤电”设计,针对不同地区资源禀赋和煤电功能定位,在装备设备、工艺系统层面进行定制化设计和建设。
周四(3月2日),国际能源署(IEA)的一份报告显示,去年全球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创下历史新高。 IEA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能源排放量增长0.9%,达到创纪录的368亿吨。 (注:1900年迄今能源燃烧和工业过程的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 IEA执行干事法提赫·比罗尔周四在一份新闻稿中指出,“我们仍然看到化石燃料的排放量在增加,阻碍了实现全球气候目标的努力。” “化石燃料公司正在创造创纪录的收入,它们需要承担应有的责任。” 就在前几周,全球主要化石燃料生产商雪佛龙、埃克森美孚、壳牌、英国石油等公司均公布了创纪录的利润。英国石油甚至还削减了此前设定的化石燃料减产目标。 科学家们表示,若要限制全球气温上升、防止气候变化失控,未来几年就需要大幅削减碳排放(这些排放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 重回污染 自俄乌冲突以来,由于俄罗斯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减少引发了创纪录的天然气价格,更多国家,特别是欧盟国家,转向了更具污染性的燃料,例如石油、煤炭。 报告称,去年燃烧煤炭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增长了1.6%;燃烧石油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加了2.5%。 与石油相关的碳排放增量中,约有一半是来自航空旅行的增加。因为航空旅行业正从新冠疫情后慢慢恢复。 (注:2000-2022年全球能源相关温室气体排放量) 国际能源署表示,核电产量的下降、以及极端热浪等天气问题也导致了能源相关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 不过好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以及各种能效措施的推动,抵消了部分碳排放。报告显示,这些措施去年减少了5.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
据报道,自阿拉善盟煤矿坍塌事故发生后,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立即开展露天煤矿安全生产大检查,文件要求自2月23日起至3月底,煤矿自检自查,政府部门综合督导检查,全面提升露天煤矿安全水平。文件中虽未明确要求露天矿停产,但目前乌海地区停产范围确有扩大趋势,当地露天煤矿产能合计约2440万吨, 现除国有煤矿产量基本不受影响外,民营露天煤矿几乎全部关停,涉及产能约1830万吨,占露天矿比例75%,井工矿以自查为主,产量亦受影响。 此外,当前相关部门正在阿拉善盟区检查所有煤焦生产企业,其中涉及露天煤矿产能390万吨(含停产产能300万吨)均已停产。 据悉,鄂尔多斯市要求露天煤矿立即开展边坡角度自查及安全检查,有安全风险的煤矿立即停止生产,在隐患排除前严禁生产作业。据不完全统计,当前棋盘井地区涉及不合格煤矿有8座左右,目前已全部停产,合计产能约1000万吨;乌海市乌达区也已接到通知,部分露天煤矿已经停产待查,不排除后期停产范围进一步扩大可能。 根据能源局统计数据显示,阿拉善盟生产煤矿260万吨,建设煤矿390万吨。其中新井煤矿属于建设煤矿,产能90万吨,产品主要为配焦煤。本次煤矿事故级别重大,据消息称当地煤矿均已停产。事故发生时间比较接近重大会议,因此预计会导致其他地区煤矿的安全生产督查收紧,尤其是会对露天煤矿的生产造成较明显的影响。 这可能会对当前正在释放增量的国内煤供应产生影响,对煤价形成阶段性利多扰动。 东吴期货相关黑色系分析师表示,整体来看,焦煤供应有紧缩的预期,但需求又正值好转之际,焦煤基本面短期偏紧,价格仍有上行驱动。 总的来看,受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新井煤业矿难事件的影响,2月23日,内蒙古能源局发布开展露天煤矿安全大检查的紧急通知,检查时间截至3月底,期间将会召开两会,安全检查的严格程度将会较高,短期内,主产地的煤炭产量或有一定减量。此外,近期北港锚地船增加明显,前期观望的终端出来接货,部分终端的依旧观望,贸易商整体涨价情绪高昂,短期之内,受主产地生产减量的预期,煤炭的价格或将继续上涨。 中泰证券研报指出,在增产保供大背景下,中长期合同制度日益强化,供需结构性错配更加凸显, 煤价波动加大成为新常态,但行业供给乏力问题并未缓解,紧平衡格局延续,煤炭价格后市依然看涨。 信达证券预计, 2022-2025煤炭消费量有望保持年均2.07%的增长。当前正处在煤炭经济新一轮周期上行的初期,基本面、政策面共振,现阶段配置煤炭板块正当时。 当前,煤炭下游需求加速复苏,电厂日耗不断攀升,沿海八省动力煤日耗已经高于往年同期水平,非电煤下游开工率亦稳步提高,煤炭价格有望迎来企稳回升。煤炭板块有望迎来一轮业绩与估值双升的历史性行情。 国盛证券研报指出,煤炭板块自2022年9月以来,已调整5个月之久,且遭机构系统性减配(22Q4主动型基金对煤炭板块持仓占比仅0.99%,环比22Q3下滑0.52pct)。 但当前煤炭企业PE水平普遍回落至4~6倍,部分公司股息率已高达10%+,在煤炭市场双轨运行的背景下,煤企高盈利的稳定和持续性远超预期,板块性价比凸显,坚定看好。 相关概念股: 中国神华(01088):公司是全球领先的以煤炭为基础的综合能源上市公司,主要经营煤炭、电力、新能源、煤化工、铁路、港口、航运七大板块业务。近期公司公告,预计2022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87亿元至707亿元,同比增长36.6%至40.6%,创近16年最好业绩。 兖矿能源(01171):近日公司旗下营盘壕矿井及选煤厂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标志着兖矿营盘壕煤矿全面从建设型矿井向生产型矿井转变。预计2022年实现净利润约为308亿元,同比增长约89%。 兖煤澳大利亚(03668):公司从事生产供亚洲市场发电和钢铁行业用的动力煤及冶金煤。其拥有分布在新南威尔士州及昆士兰州的五个煤矿综合体的所有权及经营权,并管理分布在新南威尔士州、昆士兰州及西澳大利亚州的其他五个煤矿综合体。近期,公司发布2022财年年报,2022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05.48亿澳大利亚元,同比增长95.19%,归属母公司净利润35.86亿澳大利亚元,同比增长353.35%。 中煤能源(01898):公司是集煤炭生产和贸易、煤化工、发电、煤矿装备制造四大主业于一体的大型能源企业, 主要产品包括动力煤、炼焦煤、聚烯烃、尿素、甲醇等,业务产地覆盖山西、内蒙、陕西、 江苏、新疆等区域。其中,公司煤炭资源主要分布于晋陕蒙疆且储量可观,以动力煤为主。公司煤炭主业资源规模居于全国前列。 蒙古焦煤(00975):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已开采约570万吨原矿煤;加工约660万吨焦煤原煤以生产出约300万吨洗选焦煤产品;及售出约370万吨洗选焦煤产品;值得关注的是,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季度,集团的原煤开采量为2,868.7千吨,同比增长171%。
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指出,据初步核算,2022年能源消费总量54.1亿吨标准煤,同比增2.9%;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6.2%,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这是自2012年以来,国内煤炭消费比重首次出现回升。此外,原油消费量下降3.1%,天然气消费量下降1.2%,电力消费量增长3.6%。 受国内能源转型结构影响,近十年来煤炭消费比重大幅下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煤炭消费比重为70.2%,2012-2021年期间,该占比持续下降,2021年达到56%。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中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3663亿立方米,同比下降1.7%。这是中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历史首次下降。欧洲能源冲突背景下,高价下天然气替代煤炭受阻,是导致煤炭消费占比逆势回升的原因之一。 中金公司研报表示, 能耗双控政策自2021年底适度放松,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这一调整或导致煤、油原料消费增长,至2030年多增煤炭消费6000万吨。 消息面上,2月22日,内蒙古发生重大煤矿事故,主产区部分煤矿进行安全检查,部分露天矿停产,整体供应收紧。同时伴随近期下游工厂备货需求释放,产地价格出现明显上涨。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内蒙古是世界最大的露天煤矿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保障基地,按内蒙古能源局数据预测,2022年预计当地全年煤炭产量约12.2亿吨,完成煤炭保供任务9.5亿吨。 需求方面,下游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加快,非电行业开工率提升,沿海八省动力煤日消耗量提升明显,刚需采购增多,市场询货增加。 煤炭价格方面,据SMM报道,上周焦炭价格暂稳运行,一级冶金焦-干熄3120元/吨;准一级冶金焦-干熄2920元/吨;一级冶金焦2600元/吨;准一级冶金焦2480元/吨。上周港口焦炭出库价格偏强运行,一级水熄焦2860元/吨,周环比上涨90元/吨,准一级水熄焦2760元/吨,周环比上涨90元/吨。 近期港口动力煤价企稳回升,双焦价格总体保持平稳,澳洲焦煤价格延续强势。秦港5500大卡煤价2月17日最新报价1009元/吨(本周累计回升19元/吨)。年度长协2月港口5500大卡煤价为727元/吨,同比+2元/吨或0.3%。有机构预计在2月下旬至3月动力煤价有望处于上涨通道。 海通证券研究指出 ,下游需求改善拉动持续显现,叠加事故及两会影响,煤炭供需或阶段性偏紧。同时煤炭板块已调整逾5个月,目前板块整体估值较低,悲观情绪释放较为充分,具备较强反弹动能。 天风证券认为,煤炭供给增量或较有限。进口方面,海外能源危机尚未解决,能源市场预计仍维持紧平衡,海外煤价或仍维持高位,预计2023年进口煤数量同比2022年或有所减少。需求方面,在经济复苏和稳增长的背景下,基建、制造业和房建景气度或均有所回升,从而带动工业用电以及动力煤需求稳步扩张。综上所述, 在传统化石能源供给增量受限,需求稳增长的背景下,煤价具备较大上涨空间,煤炭行业供需格局或逐渐从2022年的供给总量宽松,向紧平衡演化。 相关概念股: 中国神华(01088):公司公告,1月煤炭销售量3010万吨,同比增长3.8%。商品煤产量2690万吨。预计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687亿元至707亿元。 兖矿能源(01171):近日公司旗下营盘壕矿井及选煤厂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标志着兖矿营盘壕煤矿全面从建设型矿井向生产型矿井转变。预计2022年实现净利润约为308亿元,同比增长约89%。 兖煤澳大利亚(03668):2022年三季度,公司销售煤炭平均实现价格为481澳元/吨,其中动力煤489澳元/吨,冶金煤434澳元/吨,环比增加31%,同比增加210%。 中煤能源(01898):公司1月商品煤产量1099万吨,同比增长4.2%;商品煤销量2413万吨,同比下跌3.0%,其中自产商品煤销量1073万吨,同比下跌9.0%。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