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010

  • 华为“纯血”鸿蒙将公测 智界R7对标Model Y 最大智慧屏也来了

    三折叠后,华为又推出多款新品。 在9月24日举办的华为秋季新品发布会上,亮相了包括新一代旗舰智能手表华为WATCH GT 5系列、华为Sound Joy 2、华为路由器BE7系列、华为智慧屏产品V5 Max 110和智界R7在内的多款新品。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外界一直关注的华为原生鸿蒙系统HarmonyOS NEXT也将于10月8日开启公测。 “我们用一年多时间走过了国外操作系统十多年走过的路,感谢背后默默付出的合作伙伴、华为员工等。”华为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在现场呼吁产业界共建共享鸿蒙生态。 此外,鸿蒙智行也有新进展。据余承东透露,截至9月9日,问界M9大定突破14万台;智界R7不到2周时间预订超过3万台。据了解,智界R7的Max版和Ultra版10月15日开启批量交付,Pro版会在11月15日开启批量交付。 “纯血版”鸿蒙系统将公测,华为尺寸最大智慧屏来了 自2019年首次亮相以来,鸿蒙系统经历了四次重大迭代,全球设备安装量已经超过9亿。 2024年1月18日,华为宣布HarmonyOS NEXT(原生鸿蒙)鸿蒙星河版面向开发者全面开放申请。今年年初,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就曾表示,今年是打造鸿蒙系统的关键年。 据悉,HarmonyOS NEXT实现了从操作系统内核、文件系统到编程语言、AI框架和大模型等的完全自主研发,亦不兼容安卓。而包括安卓、iOS等均基于Linux或Unix内核。 因此,原生鸿蒙的发展备受关注。 相关数据显示,华为鸿蒙Harmony0S在中国市场的份额由2023年一季度的8%增长至2024年一季度的17%,iOS份额则从20%下滑至16%。这是华为Harmony0S在中国市场首次超越苹果iOS,成为中国第二大操作系统。 据了解,“纯血版”鸿蒙操作系统HarmonyOS NEXT首批公测机型包括华为Mate 60系列、华为Mate X5系列和华为MatePad Pro 13.2系列。余承东透露,用户可以通过“我的华为”APP-“升级尝鲜”申请升级。 除鸿蒙系统的最新进展,本次华为秋季全场景发布会推出了多款新品,主要以可穿戴设备和智能家居产品为主,包括华为尺寸最大、画质最强的华为智慧屏V5 Max 110,以及华为WATCH GT 5系列手表。 据介绍,华为WATCH GT 5系列首发搭载玄玑感知系统,支持超60项运动健康指标监测,包括负面情绪监测、压力监测、女性卵巢健康研究等全新功能,并支持超100种运动模式。 WATCH GT 5系列还首发搭载华为向日葵定位系统,轨迹精度、里程准确度、配速准确度大幅提升,并带来了多项全新运动模式,支持腕上全彩运动地图 。其中,WATCH GT 5 Pro支持更专业的越野跑模式,40米自由潜以及高尔夫球场模式。 IDC数据显示,2024年第二季度全球腕戴设备市场下滑0.7%,但中国市场却持续保持高增长态势,其中第一季度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达到3367万台,同比增长36.2%,智能手表市场出货量尤为亮眼,达到910万台,同比增长54.1%。 华为终端BG CEO何刚在发布会上表示,华为2024上半年全球腕上可穿戴出货量第一,2019-2023连续五年中国腕上可穿戴出货量第一,全球累计腕上可穿戴出货量超1.5亿。 智界R7开启大定,想对标Model Y 华为鸿蒙智行预热许久的首款轿跑SUV智界R7在本次发布会后,开启大订。 日前,《科创板日报》记者在走访鸿蒙智行直营门店时从销售处获悉,展车在发布会当日上午才刚刚到店,目前有部分型号的车型可以优先提车,其他型号需要等待收集订单信息之后再排产。 据介绍,智界R7搭载了途灵平台底盘,800V高压电池平台,最大续航为802km,支持HUAWEI ADS 3.0高阶智能驾驶系统和HarmonyOS 4智能座舱。 余承东曾表示,特斯拉Model Y是纯电SUV市场销量非常优秀的产品,智界R7的目标就是要比它还优秀,并以超越特斯拉Model X的规格跨级竞争特斯拉Model Y。 据了解,智界R7是奇瑞与华为鸿蒙智行合作的第二款车型,此前智界S7曾因为产能不足,经历了两次发布上市。外界对于华为与奇瑞合作车型的产能表现尤为关心。 余承东在发布会上则回应称,智界R7销售一辆亏三万元,希望能够通过与奇瑞联手提高交付量,降低成本。 据余承东透露,智界R7展车已经进入全国200多家门店,后续还将解锁更多门店。 《科创板日报》记者了解到,并不是所有的门店都能展示华为的智界车型,部分门店仅有问界M5和M7系列的展车。 有华为鸿蒙智行直营店销售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直营店内的展车品类肯定是最为齐全的,经销商门店需要申请并获得资格,才能展出相应型号的车型。” 该名店员还补充道,智界R7现在首销开始收集配置信息批量生产,10月中旬前后有一批特定配置的Max版和Ultra版能够直接交付。“主要是杏色内饰的灰色车漆和银色车漆的版本。其他配色的车型要到10月15日之后,才能出具体的排产周期。” 尽管奇瑞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因为在海外出差未能出现在发布会现场,但他提前录制了一条视频提及了交付问题。 尹同跃表示:“智界是奇瑞的第一优先项目,投入了100多亿元,成立了专门的智界独立事业部,将最好的生产线和优秀的人才聚集到智界项目中来。”

  • 多重利好推动汽车股走强 小鹏汽车飙涨超9%

    受益于市场多重利好,今日汽车股多数走强,其中小鹏汽车-W(09868.HK)、吉利汽车(00175.HK)、理想汽车-W(02015.HK)、零跑汽车(09863.HK)、蔚来-SW(09866.HK)分别上涨9.55%、5.58%、4.45%、4.42%、2.92%。 注:汽车股的表现 消息方面,在中国商务部长访欧之际,欧盟据报将推迟对中国进口电动车加征关税的投票。据相关报道,3名欧盟外交官表示,欧盟原定于9月25日举行的会议上进行投票,而这项议程目前已经取消。报道称,外交官们表示,这场会议的组织者没有说明取消投票的原因,目前也没有确定新的投票日期。 他们猜测,最有可能的日期是9月30日。“政治新闻网”欧洲版称,为了进行投票,欧盟委员会首先需要正式与各国政府分享其反补贴调查的最终结果,但目前欧盟委员会还没有动静。 除了欧盟推迟对中国进口电动车之外,乘联会在昨日盘后公布,9月前两周的乘用车市场零售。具体来看,9月1-15日,乘用车市场零售82.8万辆,同比去年9月同期增长18%,较上月同期增长12%,今年以来累计零售1,429.3万辆,同比增长3%。 9月1-15日,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86.8万辆,同比去年9月同期增长9%,较上月同期增长45%,今年以来累计批发1,680.8万辆,同比增长4%。 以旧换新政策初见成效 根据商务部9月18日数据表明,2024年中秋节假期,全国消费市场亮点纷呈,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量足价稳。以旧换新政策成效显现,商务部汽车以旧换新信息服务平台累计收到补贴申请超104万份,带动新车销售额约1300亿元。 对此机构指出,在国家促消费政策及车企优惠促销等因素驱动下,购车需求持续释放,新车型持续发布,汽车市场热度延续,市场表现持续向好。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依然保持较高水平。伴随各项刺激政策效果不断显现,汽车销量有望继续攀升,全年销量有望创历史新高。

  • 贾跃亭再“自救”:发布第二品牌、采用增程式技术 新车计划2025年底量产

    尽管于北京时间9月20日完成了又一辆FF 91的交付,但对贾跃亭和他的法拉第未来(FF)来说,总计14辆的交付量尚远远无法保证公司的正常运营。为了继续完成“自我救赎”,这一次,偏居美国的贾跃亭把目光投向了在中国市场风生水起的增程技术。 在完成第14辆FF 91交付的同日,FF创始人贾跃亭宣布,公司第二品牌定名为“Faraday X”(FX),将“两倍性能、一半价格”的理念应用于大众汽车市场,旨在成为AI EV市场的丰田。贾跃亭同时透露,FF已与国内四家一线主机厂签署合作协议或MOU,以成为全美首家全力推动增程式AIEV的主机厂。 近几年,增程式电动汽车销量在中国市场持续上升,相关上市车型不断增加。增程式产品不必担心续航问题,同时其购车成本和维护成本也相对较低,具有较高的市场吸引力。FF方面称,经过市场调研后发现,在中国市场销售火爆的增程式产品在美国市场几乎是空白,美国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并不完善,同时在2万-5万美元之间的电动车型竞争力不足。 在此背景下,FF决定第二品牌FX将首先推出两款车型,分别为售价区间2万-3万美元的FX5及3万-5万美元的FX6,均将采用纯电和增程技术,首款车型预计2025年底下线。 在生产方面,FX品牌将采取轻资产运作模式,两款产品将在FF加州汉福德制造工厂产线改造之后生产,并且通过与OEM主机厂合作,实现降本。对于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支撑接下来两款车的生产和交付,FF管理层表示将持续公布FF的里程碑节点,兑现承诺。 资金问题一直是FF发展中的掣肘,而FF方面也不断向市场释放消息,以提振信心。9月6日,FF宣布,公司已从中东、美国和亚洲投资者处获得了3000万美元的融资承诺,其中阿联酋拉斯海马投资公司 Master投资集团参与了此次融资。此外,FF也已收到纳斯达克通知,确认公司重新满足了纳斯达克继续上市的所有标准。 8月15日,FF发布的2024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2024年上半年,FF累计实现营收仅为29.5万美元,净亏损为1.57亿美元。同时,FF的运营活动所用现金仅2910万美元。 除了继续融资,FF对于销量的增长也格外期盼。相比仅交付14辆新车的FF 91,FF方面对第二品牌FX的市场表现寄予厚望,管理层预计新车销量前期可以达到数万台,后期则期望达到数十万台。同时,FX也在考虑更为丰富的产品组合及更低价格的产品。管理层透露,目前FX已开始进行产品定义,并已经有一些实质的推进。

  • 博世CEO:全球汽车市场增长将非常缓慢

    据路透社报道,德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博世集团的首席执行官Stefan Hartung表示,预计今年和明年全球汽车和商用车市场的增长将非常缓慢。 Stefan Hartung在德国汉诺威举行的IAA 交通运输贸易展览会的场外区域表示,目前,全球汽车市场的需求量低于五年前汽车行业的预期,其中欧洲生产的汽车数量预计将比五年前的预期数量少几百万辆。同时,他补充说,市场将需要几年时间才能恢复到原来的汽车需求水平。 Stefan Hartung还表示,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增速也将放缓,不过随着消费者转向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全球(包括中国)纯电动汽车的销量相较去年仍在增长。 Stefan Hartung表示,博世将继续推行其电气化战略,因为市场有所调整是正常的。不过,他重申,如果客户推迟了电动汽车零部件的订单,博世工厂(包括大型工厂)有可能进一步裁员。 今年2月份,博世表示,到2027年,将在家电部门裁员约3,500人。随后在今年4月份,博世又警告称将进一步削减成本和裁员。 由于缺乏平价车型、充电站推出缓慢、贸易紧张局势加剧以及与来自中国竞争对手的竞争加剧,全球汽车制造商正在缩减其电气化目标,因为纯电动汽车的需求正在放缓。 欧洲汽车制造商正面临着高昂的劳动力和能源成本,以及与来自亚洲竞争对手低成本车型的竞争日益激烈,而这些竞争对手正将更多汽车运往欧洲。 本月早些时候,欧洲销量最高的汽车制造商大众汽车表示,正在考虑关闭其在德国的一些工厂,以削减成本以与亚洲竞争对手竞争。

  • 汽车的钱 都被谁赚走了?

    今年汽车圈过得不容易,人人都觉得“苦”字当头:广汽本田、东风本田、日产、大众、理想、特斯拉、上汽大通、美国通用等车企纷纷宣布裁员瘦身,或求生存或求减少亏损;就连刚一只脚踏入汽车领域的雷军都喊着造车亏麻了,“平均一辆车亏6万多”…… 然而汽车消费仍在增速,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汽车销量同比增长6.1%,卖了1404.7万辆。 那么问题来了: 千万车主的钱,到底都被谁赚走了? 今天我们就通过中国赚钱的五大车企及他们的2024半年财报,来一窥究竟。 赚钱车企1:比亚迪,半年净赚136亿 在此前的叙事体系里,民营企业的盈利能力往往相对较弱,但比亚迪改变了这一刻板印象。在2023年,比亚迪狂揽净利润300.41亿元,是中国土地上赚钱的车企。 这一形势延续到了今年上半年。 比亚迪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11.27亿元,同比增长15.76%;实现 净利润136.31亿元,同比增长24.44% 。 比亚迪是今年上半年赚钱最多的中国车企 图源:比亚迪 如果问比亚迪为啥赚钱?一是因为旗下车型在中国卖爆了。二是在海外市场也卖爆了。 今年1-6月,比亚迪累计销量161.3万辆,同比增长28.5%,新能源汽车市占率提升至31.9%。也就是说,在中国每卖出三辆新能源汽车,就有一辆是比亚迪出品。 在海外市场,比亚迪表现同样出色。2024年上半年,国内车企总出口量为279.3万辆,同比增长30.5%;新能源汽车出口60.5万辆,同比增长13.2%,其中比亚迪出口20.34万辆,同比增长30.5%,占新能源车总出口量的33.62%。 比亚迪在财报中透露,品牌旗下车辆已驶入欧美、亚洲、南美洲等77个国家和地区。 从上表可以看出,比亚迪不仅赚钱,还一年比一年赚更多,为什么? 比亚迪的答案是大力投入研发。 从2011年至今,比亚迪已累计投入近1500亿元的研发费用,超过同期的净利润总和。这意味着,比亚迪把赚到的钱全都进行了再投入,将自身不断做大做强。 高额研发费用和人才培养等长期主义策略,让比亚迪如今拥有了第五代DM混动、e平台3.0 EVO、易四方、易三方、天神之眼、云辇车身控制、IGBT 6.0芯片及SIC碳化硅等领先技术,这些技术及平台架构投放到比亚迪旗下各品牌量产车型上,又进一步反哺其销量和利润,形成良性正循环。 今年上半年,比亚迪继续保持一贯的高额研发投入,共计投入研发费用201.77亿元,同比增长41.64%,比上半年的净盈利多出了65亿元。这或许正是比亚迪能够持续赚钱的强大内核。 赚钱车企2:吉利,会投资也是赚钱的本事 今年上半年,最会投资赚钱的车企莫过于吉利。 财报数据显示,吉利汽车上半年实现营收1073亿元,同比增长46.6%,营收相比上年同期增加341亿元;实现 净利润106亿元,同比增长575%,净利润相比上年同期增加了90.3亿元 。 吉利缘何净利润大增五倍多? 一是通过投资赚钱。今年上半年,吉利汽车有两笔股权交易,一笔是出售极光湾67%的股权,收益76.6亿元;另一笔是出售重庆睿蓝45%股权,收益1.66亿元。这两笔股权收益均计入吉利汽车利润表。 二是通过主业务卖车赚钱。 今年上半年,吉利汽车累计销售新车95.6万辆,同比增长约41%,创下历史新高;其中新能源累计销量超32万辆,同比增长约117%。 在海外市场,吉利的表现与比亚迪不相上下,上半年共计出口19.7万辆,同比增长超67%。 吉利在财报中透露,其上半年在海外30个国家完成了12款产品的上市。截至目前,吉利已在中东、亚太、非洲、拉美、欧洲等地区的76个国家布局了超650个销售及服务网点。 相较其他车企来说,吉利更像是综合性选手,它不仅会靠自身实力赚钱,更会通过资源整合和资本运作投资赚钱。吉利在上半年的逆势表现,也使其净现金水平达到了357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赚钱车企3:长城,坦克和皮卡是盈利护城河? 长城汽车于8月底公布了半年财报,这家市场销量表现一般的车企盈利能力却“不一般”。 2024年1-6月,长城汽车营收914.29亿元,同比增长30.67%; 实现净利润70.79亿元,相比上年同期涨了四倍多至419.99% 。 今年上半年车企同行大多叫苦不迭,长城是如何实现净盈利大涨的?长城的答案是,在越野和皮卡细分赛道,我们无人能敌。 据长城透露,坦克和皮卡在各自的细分市场均达到占有率近50%,这两个品牌是长城利润的主要护城河。 销量方面,长城汽车上半年累计销售55.49万辆,同比增长6.95%;其中新能源车型贡献12.98万辆,同比增长44.89%;海外市场贡献19.98万辆,同比增长62.09%。 长城汽车上半年不同类型产品 产销量 来源:长城汽车公告 虽然主业务都是卖车,但长城将利润点放在了越野车、皮卡和海外市场这三个利润比较高的重点区域,上半年共实现毛利润为189.62亿元,同比增长61%;毛利率20.7%,同比增长3.9%。 此外,长城上半年实现单车净盈利1.28万元,同比提升1.01万元;单车均价16.48万元,同比提升近3万元。 由此看来,在电动化领域表现并不出色、整体销量规模也一般的长城汽车,凭借在细分市场的差异化竞争同样赚得盆满钵满。 赚钱车企4:上汽,利润奶牛不给力但自主顶上了 上汽是我国第一大汽车集团,也是曾经赚钱的车企,然而在自主品牌强势崛起、电动化转型变革的当下,依靠合资躺赢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如今合资品牌一不小心就会成为拖后腿的存在。 今年上半年,上汽集团总营收2846.9亿元,同比下降12.8%;净利润66.28亿元,同比下降6.45%。 值得一提的是,上汽集团的扣非净利润仅10.2亿元,同比下降82%;上汽在财报中解释称,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减少,主要因燃油车市场下滑、价格战空前激烈,公司销售收入减少,毛利下降。 这里也向读者解释下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有什么区别。扣非净利润往往是主业务的净盈利,而净利润是涵盖主业务收益、投资收益、变卖资产等收益。比如吉利上半年净利润106亿元,但其扣非净利润是33.7亿元,这意味着它的卖车净盈利主要涵盖在33.7亿元里面,剩下的72.3亿元属于非经常性收益,是不常有的事。 上汽集团上半年两笔较大的非经常性收益项目 图源:上汽集团公告 上汽集团发布的2024年半年度财报显示,公司实现合并营业总收入2846.9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6.3亿元。 财报显示,上汽集团上半年有两笔较大的非经常性收益,一笔是处置非流动性资产收益51.5亿元,另一笔是政府补贴8.5亿元,收益合计60亿元。 这意味着,如果没有这两笔非经常性收益项目被计入净利润,上汽集团的盈利水平显然是不够看的。 虽然上汽集团的扣非净盈利水平一般,但不能就此认为上汽集团不努力。财报数据显示,上汽集团上半年实现整车批售182.7万辆,终端交付量达到211.5万辆。其中,上汽新能源汽车终端交付量达52.4万辆,同比增长29.9%;海外市场终端交付量达54.8万辆,同比增长12.7%。 那么如此努力的上汽集团为何净盈利水平大不如前?答案是合资拖了后腿。财报数据显示,上汽集团旗下的零部件公司是最大的利润来源,贡献利润28.6亿元;其次是上汽财务公司,贡献25.9亿元。合资版块,上汽大众依旧给力,贡献利润8.6亿元;但上汽通用净亏损22.75亿元,抵消了自主版块盈利的大半。 对于上汽集团来说,此前的利润奶牛如今已经开始拖后腿,好在自主版块足够给力,仍可以抵消合资版块的亏损影响。但摆在上汽集团面前的未来挑战在于,面对合资的颓势和燃油市场的萎缩,如何加速转型和创新,保住中国第一车企的地位。 赚钱车企5:长安,长安福特仍是最大的利润奶牛 和上汽集团一样,长安汽车的盈利水平也有所下降;但其依旧是净盈利排第五的上市车企。 今年上半年,长安汽车营收767.23 亿元,同比增长17.15% ; 净利润28.32亿元,同比下降63.00%;扣非净利润11.69亿元,同比下降5.89% 。 针对净利大降的原因,长安汽车的解释是2023年第一季度并购深蓝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原持有其股权按公允价值重新计量确认非经常性损益50.2亿元。 除此以外,深蓝和阿维塔当前仍未走向正盈利,上半年分别净亏损7.4亿元、13.95元,这进一步拉低了长安汽车的盈利水平,不过相比上年同期,二者亏损均有所收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合资版块的长安福特在上半年贡献了18.2亿元利润,仍有不错的盈利表现。 销量方面,长安在合资版块同样表现不错。长安汽车上半年实现销量133.4万辆,同比增长9.7%。其中合资版块的长安福特贡献11.2万辆,同比增长13.4%;长安马自达贡献3.7万辆,同比增长14.4%。自主版块,自主品牌新能源销量29.9万辆,同比增长 69.9%;自主品牌海外销量20.3万辆,同比增长 74.9%。 和其他赚钱车企一样,长安汽车的海外业务也是其盈利的重要板块。财报数据显示,长安汽车海外业务实现收入169亿元,同比增长114.2%,毛利率为26.91%,高于国内市场的毛利率13.8%。 小结: 从今年盈利能力最强的五大车企来看,他们在卖车主业务上都很努力,但相较来说,民营车企的盈利表现更为出色。 其中比亚迪靠不断的技术反哺市场,赚钱能力大提升;吉利靠卖车兼顾投资,赚钱游刃有余;长城则依靠在细分市场深耕及差异化竞争,不断提升赚钱能力。 在车市寒冬蔓延的当下,每个还能赚钱的车企都值得点赞。与此同时,仍旧希望上汽和长安等汽车集团在创新和转型上加快速度,重回其原有的盈利水平。

  • “金九”车市再升温:第二周日均零售同环比双增两位数 乘联会给出最高“乐观度”

    随着中央报废更新政策加力效果逐渐显现,叠加地方和企业置换更新补贴政策陆续生效,今年汽车市场的“金九银十”传统销售旺季更显红火。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9月1-15日,乘用车市场零售82.8万辆,同比增长18%,较上月同期增长12%;乘用车新能源市场零售44.5万辆,同比增长63%,较上月同期增长12%。其中,9月第二周乘用车市场日均零售6.3万辆,同比去年9月同期增长26%,较上月同期增长18%,双双取得两位数增长。 “我们内部市场预测团队对8月乘用车市场月前预测是乐观度63%,9月初的月后满意度评估为67%。目前对9月市场的乐观度达到93%,这是近期的最高市场乐观点。“乘联会9月19日发文称,国家推出报废更新政策,并进一步承担九成左右的报废更新补贴资金,这是很好的促消费示范效应,引导各地推进相应的以旧换新鼓励政策并及时出台实施细则。 中秋假期期间,财联社记者走访了多家位于北京大型商场内的汽车体验门店了解到,不少消费者被当前的置换补贴政策所吸引,专程利用假期时间来试驾和选购新车。 “我们会尽量安排用户的需求,但是因为这几天太火爆了,所以希望用户能够选择错峰试驾。”一位特斯拉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最近到店看车的用户猛涨,并且由于特斯拉Model 3的需求强劲,交付时间已从3-5周延长至4-6周。 根据国家汽车报废补贴政策,报废符合标准的旧车并购买新能源乘用车的,由原来补贴1万元提高到2万元,报废符合标准的旧车并购买2.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的,由原来补贴7000元提高到1.5万元。商务部9月18日数据表明,2024年中秋节假期,全国消费市场亮点纷呈,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量足价稳。以旧换新政策成效显现,商务部汽车以旧换新信息服务平台累计收到补贴申请超104万份,带动新车销售额约1300亿元。 在政策端持续发力的同时,部分品牌和经销商也推出了限时优惠活动,进一步向汽车市场加温。9月13日,上汽大众开启金秋优惠活动,多款汽车推出限时一口价优惠,并提供至高3.5万元以旧换新补贴。“部分车型的综合优惠可达6折起。”另有有广汽本田4S店销售人员表示,综合优惠包括置换加分期,以极湃2为例,除享受北京置换补贴2万元外,还可享受广汽本田的1万元置换补贴,综合优惠达3万元。 除大众市场的合资品牌,BBA中的奥迪在9月推出的优惠活动包括,购买进口燃油车可享4.2万元的置换补贴,购买国产燃油车和Q4 e-tron纯电SUV则均可享7000元的置换补贴。自主品牌方面,吉利推出9月限时优惠活动包括,购买2025款帝豪、星越L、星瑞、博越L等车型可享吉利最新优惠政策,最高置换补贴达到4.7万元;比亚迪海洋网置换补贴也达到1万元,叠加国家汽车报废政策,最高可达到3万元补贴。 “9月共有21个工作日,相对去年多一天。由于今年中秋节在9月17日,9月月末没有提早休假,因此9月的有效销售时间较长。”乘联会最新分析表明,今年的“金九”效果将更加突出,有利于销量提升。

  • 巨额罚款如悬顶之剑 欧洲车企呼吁欧盟紧急调整排放新规

    当地时间周四(9月19日),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在官网表示,随着明年欧盟较严格的碳排放标准生效,制造商们将面临数十亿欧元的罚款以及大规模减产的前景。 来源:ACEA官网 ACEA同一天公布的数据显示,欧盟8月份新车销量下滑18.3%,跌至三年来最低水平。其中,主要市场德国(-27.8%)、法国(-24.3%)和意大利(-13.4%)的销量均出现两位数的跌幅。 数据还表示,8月欧洲纯电动汽车销量同比下跌43.9%,已经是连续第四个月下滑,插电式电动汽车注册量也下降22.3%。占比方面,电动汽车最新占汽车市场的14.4%,低于去年同期的21%。 ACEA在声明中写道,登记数据再次证实,电动汽车市场正处于持续下行的轨迹。该机构呼吁欧盟对定于2025年实施的排放规则和2035年禁止销售新内燃机汽车的规定进行“紧急审查”。 ACEA董事会称,汽车制造商要么面临数十亿欧元的罚款,要么在面临激烈竞争时出现不必要的减产、裁员以及欧洲供应链和价值链的削弱。该机构解释道: 我们缺少实现零排放汽车生产和普及所必需的关键条件:充电和加氢基础设施、有竞争力的制造环境、负担得起的绿色能源、购买和税收优惠,以及原材料、氢气和电池的安全供应。经济增长、消费者接受度和对基础设施的信任也尚未得到充分发展。 前一天,意大利总理梅洛尼称,欧盟自2035年起禁止销售新的内燃机汽车是“自我毁灭”的政策。她警告说,这可能导致“成千上万个工作岗位被摧毁,或者整个创造财富和就业的工业部门被瓦解”。 她的评论得到了欧盟各地政界人士的响应。汽车制造商也表示,他们并不想阻碍向清洁车辆的转型,但电动汽车销量的显著下滑对他们的产量产生了重大影响。 据媒体透露,雷诺在起草的一份文件中写道,如果电动汽车的市场份额在2025年保持不变,所有的汽车制造商将因新规则面临总额高达130亿欧元的罚款。 这份文件指出,欧盟汽车制造商的市场份额需要达到20%至22%才能符合规定,但目前这一数字停滞在不到15%,意味着他们需要大幅削减汽油车的生产和销售,否则将面临巨额罚款。 来源:ACEA官网 ACEA总干事西格丽德·德弗里斯告诉媒体,“你可以看到共识正在形成,大家都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需要尽早解决。我们现在看到现实的冲击非常大,在2025年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影响。” 德弗里斯也提到,欧盟规则的一个主要问题是设定了车辆排放的阈值,但没有为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提供足够的激励措施,“欧盟的做法在结构上存在缺陷,强制性规定并不能创造市场。” 德弗里斯补充道,“激励措施非常重要,可以是经济上的,也可以是非经济上的。”她提到挪威的一个例子,该国降低了电动汽车停车费并允许电动汽车使用公交车道。 欧盟委员会回应称已收到ACEA的信函,并将在适当的时候作出回应。

  • 欧盟车市阴云密布:8月新车销量创三年新低 EV销量同比锐减43%

    本周四,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公布的数据显示,受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等主要市场汽车销量两位数降幅的拖累,欧盟8月份新车销量同比降幅达到惊人的18.3%,跌至三年来最低水平。 欧盟8月新车销量同比下降18.3%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表示,欧盟8月份全电动汽车销量同比下降43.9%,连续第四个月下降,而欧盟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德国和法国的电动汽车销量分别同比下降了68.8%和33.1%。 欧洲8月汽车销量大降 如今,欧洲的汽车销量已远低于新冠疫情前的水平。大众等汽车制造商警告称,在可预见的未来,这一趋势可能不会改变。 欧盟的电动汽车销售增长明显放缓,部分原因是欧盟的环保激励政策存在分歧。而更加雪上加霜的是,欧盟监管机构还在征收高额关税,试图将廉价的中国电动汽车拒之门外。 今年8月份,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汽车的销量分别下降了43.9%和22.3%,而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同比增长了6.6%,市场份额达到31.3%。 欧盟不同种类汽车的市场占比 欧洲三大汽车制造商——大众、Stellantis和雷诺的汽车注册量都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了14.8%、29.5%和13.9%。 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的销量下降了43.2%,中国上汽集团的销量下降了27.5%。 混动车成为唯一增长动力 近几个月来,混合动力汽车在欧盟的市场份额有所增加,因为买家将其视为燃油车和全电动之间的一种更便宜的折衷方案。 为了给电动汽车市场注入新的刺激,德国在去年结束了旨在加速绿色转型的补贴计划后,于今年9月同意对销售电动汽车的公司减免高达40%的税收。 然而,欧盟活动组织“运输与环境”本周早些时候表示,到2025年,在欧盟销售的电动汽车的总市场份额将仅达到20%至24%,这主要是因为销售价格降低。

  • 多车“围攻”特斯拉semi 谁在“瓜分”电动重卡千亿美元新赛道?

    在作为商用车发展风向标的2024年汉诺威国际商用车展(IAA)上,此前一度独领纯电重卡风骚的特斯拉semi,正遭遇来自中国和欧洲本土品牌的“围攻”;而这也意味着在全球范围内,重卡电动化时代的来临。 9月17日IAA拉开大幕,众多展车中不仅包括特斯拉semi,还有包括来自中国本土初创企业速豹的三款车型,以及三一电动卡车等;欧洲本土品牌中,戴姆勒卡车车重点展示的纯电动长途卡车梅赛德斯-奔驰eActros 600,成为其中的代表。按照计划,戴姆勒卡车将于今年11月底在梅赛德斯-奔驰沃尔特工厂启动eActros 600量产工作,并计划在2024年底前完成首批eActros 600客户车辆的生产和登记。 数据显示,自eActros 600去年底发售以来,戴姆勒卡车已收到2000多份正式订单,意向订单数量也达到了四位数。 “单次充电续航里程可达500公里的eActros 600,有望成为柴油卡车的有力替代选项。”戴姆勒卡车董事会成员、负责梅赛德斯-奔驰卡车业务的Karin Rådström表示,戴姆勒卡车通过eActros 600可以帮助客户提高盈利能力,并将与政府、能源行业和产业界共同继续推动公共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 在此之前进行的欧洲长途测试中,eActros 600原型车实现了平均百公里103kwh的行驶能耗,相当于柴油车每百公里仅消耗约10升柴油燃料,这对传统柴油动力卡车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与戴姆勒卡车对重卡技术趋势判断相仿,来自中国本土的电动重卡初创企业速豹科技,也将其与欧洲本土车企斯太尔汽车合作的首款产品——电动牵引车eTopas 600的量产时间表定在了2025年底。在本届IAA上,速豹正式发布“赋能者”战略,并与斯太尔汽车达成战略合作。按照速豹方面的介绍,“赋能者”是对速豹面向全球市场的开放式商业模式的高度概括,通过与全球整车厂商及电动卡车生态企业的多样性合作,提供领先的电动重卡解决方案,以完善的生态系统推动真正的电动化行业变革。 “2023年全球中重型卡车市场创造了约3000亿美元的销售额,但这一市场呈现了高度集中的特点,前四位占据了46%的市场份额,且均为欧美主机厂。”在速豹科技品牌与市场副总裁于洋看来,全球范围内重卡电动化的趋势有望打破这一传统格局。有预测表明,在未来十年中全球中重卡电动化份额将达到30%,可创造出超1000亿美元的年销售额。“基于全球技术和成本领先的中国电动化供应链,预计源于中国的头部电动中重卡公司,通过全球市场的年销售额将超过100亿美元。” 在国内市场,这一趋势同样明显。据中汽协数据,8月,新能源商用车国内销量4.1万辆,同比增长11.2%,占商用车国内销量比例为20.8%;1-8月,新能源商用车国内销量30.3万辆,同比增长38.4%,占商用车国内销量比例为15.1%。 业内人士认为,受路权政策、充换电设施不断完善及动力电池性能提升等多重因素驱动下,新能源中重卡将迎来爆发式增长。根据预测,至2030年,国内新能源商用车销量将达到150万辆,渗透率超过30%。

  • 智行R7将开启大定 余承东“幸福的烦恼”:车太多  展厅没地方放

    目前已扩充至6款车型的鸿蒙智行,在渠道方面也在同步升级——更大体量的旗舰店即将开业。 “我们这个店铺位置是临时的,原来的位置正在升级改造。”一位鸿蒙智行北京国瑞城店销售人员告诉财联社记者,目前在商场北门的店铺主要是用来过渡,原有门店将于三个月后完成扩建。“新门店的规模将超过王府井旗舰店,占地面积会扩大到2300平米左右,届时可以放置至少10台展车。” 今年1月,位于王府井大街北延段银泰in88大厦1-2层、占地面积超过1200平方米的华为旗舰店开业,其是北京首家华为旗舰店。 记者在“临时门店”驻足的40分钟内,前来预约体验华为三折叠手机HUAWEI Mate XT 非凡大师的消费者络绎不绝,询问、体验鸿蒙智行“三界”车型的顾客亦不曾间断。相比之下,稍显简单的店面陈设、座位已无法满足更多消费者的看车热情。“看问界新M7、问界M9的人最多,智界R7的展车暂时还放不下。”前述销售人员表示。 9月10日,被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称为“跨级竞争Model Y”的智界R7开启小订,预售价26.8万元起,其在24小时内收获订单突破10000台。彼时余承东表示,“特斯拉Model Y是纯电SUV市场销量非常好的产品,也非常优秀,智界R7的目标就是要比它还优秀,并以超越特斯拉Model X的规格跨级竞争特斯拉Model Y。” 记者从多位知情人士处获悉,华为秋季全场景新品发布会将于9月24日在上海举办,届时智界R7或将开启大定。“除‘2000元抵5000元’外,最近的中秋节还推出了额外1万积分的赠送,智界R7的小订通道将于9月24日关闭。”另有华为门店销售人员表示。 除产品外,由华为完全自主开发、原生安全、原生智能的华为“纯血”鸿蒙系统HarmonyOS NEXT也有了最新消息,该版本系统将于9月底推出正式版本。受此影响,常山北明、国华网安涨停,飞利信涨超15%,法本信息、鼎信通讯、拓维信息等跟涨。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