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03

  • 央行连续第三个月增持黄金 1月黄金储备环比升0.22%

    2025年1月,中国央行延续了去年12月的增持势头,连续第三个月增加黄金储备。 2月7日周五,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中国1月末黄金储备为7345万盎司,较去年12月末的7329万盎司增持了16万盎司,环比增长了0.22%。 截至2025年1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090亿美元,较2024年12月末上升67亿美元,升幅为0.21%。 外汇管理局表示,2025年1月,受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数据、主要央行货币政策及预期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下跌,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将为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提供支撑。 截止发稿,现货黄金日内涨0.35%,价格为2866.06美元/盎司。 日前,世界黄金协会发布年度黄金需求趋势报告,报告表示,2024年全球黄金需求再创新高, 达到4974吨,较2023年的4899吨增长1.5%,主要由各国央行的强劲购买和投资需求的增加所推动。 各国央行对黄金的需求仍然“永无止境”,并达到了一个“重要里程碑”—— 连续第三年保持强劲的购买步伐,购买量超过1000吨,达到1045吨。 世界黄金协会还预计,2025年央行仍将是黄金需求的主要驱动力,投资需求有望保持健康,央行降息可以降低持有黄金的机会成本。

  • 蛇年首个交易日央行净回笼资金7165亿 市场预计2月重启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概率不大

    蛇年首个交易日,为对冲公开市场逆回购集中到期等因素影响,央行开展6970亿元逆回购操作,实现资金净回笼7165亿元。 受访业内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节后现金回流,为中长期资金补充超储,替代资金成本更高的短期逆回购,资金预期也将更加稳定。从资金缺口来看,2月资金缺口较1月大幅下降,这将带来资金面的边际改善,但同时央行的投放态度具有不确定性。 “我们判断,继1月DR007中枢出现较大幅度上行之后,2月资金面还会相对偏紧一些。同时鉴于当前中长期国债收益率依然处于偏低水平,我们判断2月重启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的可能性不大。”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 节后现金回流、缴税压力减小 本周资金面有望转松 本周逆回购到期量仍然较大,今日作为春节后首个交易日,公开市场有14135亿元逆回购到期。整体来看,本周共有2.3万亿元逆回购到期,相比2021年、2022年和2024年春节后逆回购到期量均要高,和2023年基本持平。 为了对冲公开市场逆回购集中到期等因素影响,今日央行开展了6970亿元逆回购操作,实现净回笼7165亿元。 “由于节前投放的14天期逆回购大规模到期,为避免资金面由此骤然收紧,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央行实施6970亿元逆回购。”王青对财联社记者表示。 考虑到节后现金回流等因素,市场普遍认为春节后资金面有望转松。“春节假期后,居民取现需求会季节性回落,加之2月份缴税压力减轻,资金面有望边际转松。” 中国银河证券固收分析师刘雅坤表示。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分析师翟瑞对财联社记者表示,春节后资金面有望转松,并带动债市震荡回暖。“这主要源于节后现金回流、财政资金流出等因素;同时,1月制造业PMI重回收缩区间,基本面偏弱局面下,央行继续收紧资金面的可能性不大。”他指出,但需注意春节假期期间的出行消费数据表现也会对市场情绪造成一定扰动。 华西证券宏观固收团队则指出,节后将有1万亿-2万亿现金回流,作为中长期资金补充超储,替代资金成本更高的短期逆回购,资金预期也将更加稳定。二是这一轮资金收敛之后,非银杠杆率已经降到2024年以来最低,继续被动去杠杆加剧资金面波动的概率下降。三是节后政府债还未立即上量,1月26日-2月8日政府债净缴款仅-297.1亿元,对资金面的扰动较小。 2月重启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的可能性不大 对于2月资金面的走势,市场预估资金缺口较1月大幅下降,这将带来资金面的边际改善,然而2月资金面的宽松幅度取决于央行投放。业内预计,本月资金面仍会相对偏紧。 截止发稿,目前DR001报1.8020%,DR007报1.8711%。隔夜SHIBOR报1.7930%,上涨8.50个基点。7天SHIBOR报1.8440%,上涨12.90个基点。3个月SHIBOR报1.7070%,上涨0.50个基点。 王青认为,近期DR007中枢高于主要政策利率水平的状况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可以看到,1月3日发布的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第四季度例会公报提出,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防范资金空转”。“再加上近期监管层正在采取多重措施,遏制长债收益率过快下行势头,我们判断,继1月DR007中枢出现较大幅度上行之后,2月资金面还会相对偏紧一些。” 招商证券也指出,春节之后,资金面备受关注。1月,央行在利率较快下行的背景下,公告暂停公开市场国债买入,但央行仍进行买断式逆回购操作1.7万亿元。DR007中枢将会落至OMO上下10bp波动。 “鉴于当前中长期国债收益率依然处于偏低水平,2月重启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的可能性不大。另外,央行1月买断式逆回购操作规模高达1.7万亿,延续了去年10月以来的大规模投放势头,也意味着暂停国债买入不会影响银行体系中长期流动性充裕。” 王青表示。

  • 大额逆回购到期 央行今日回笼7165亿 资金面维持紧平衡

    春节假期归来,债市紧张的资金面并未显著好转。上午,短端国债利率普遍调整,1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上行了2.5BP。考虑到节后逆回购到期量偏高,央行对资金面态度偏向于呵护而非过度宽松,机构预计资金面仍是“量稳价高”格局,体感松松紧紧。 春节假期前,偏紧的资金面成为债市持续关注的焦点。受央行调控以及春节前资金需求激增等因素的影响,大型银行融出规模下降,资金面持续偏紧。1月中下旬起,民生资金情绪指数连续多日位于紧张区间。隔夜利率曾出现接近4%的飙升行情,短端利率债较长端出现明显调整。 图:民生资金情绪指数 (资料来源:Choice数据,财联社整理) 光大证券固收首席张旭认为,收益率曲线长端过低是1月资金利率上行的重要触发因素,而资金利率的上行也有效地引导了收益率曲线长端的抬升。从经济运行角度看,去年 9 月下旬以来经济在波动中回升,基本面是影响资金利率的根本因素。 1月,央行暂停了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并通过MLF缩量操作净回笼7950亿元,但还是通过17000亿元的买断式逆回购操作释放了中长期流动性。央行还于春节前一周开启了14天期逆回购操作,节前净投放规模放量,1月20日至26日当周逆回购净投放10157亿元,对跨春节资金面整体处于呵护状态。 华西证券宏观固收团队指出,同业存款自律新规使得非银存款流失约3万亿,银行负债端不稳。而在银行资金并不充裕的情况下,央行对冲方式偏谨慎,市场预期的降准、MLF降息均落空。 尽管随着取现、缴税等影响因素的褪去,市场普遍预期春节假期归来后资金面将边际宽松,但宽松程度有限。 今天上午,CNEX资金情绪指数开盘位于56,后小幅回落至54,反而高于节前最后两日。节前的1月26、27日,由于交易清淡、资金面紧张度缓解,CNEX资金情绪指数大部分时间位于50以下。 上午,DR001均价反而上升了约8个BP至1.79%,DR007均价在1.86%左右震荡。 浙商证券固收分析师汪梦涵分析,春节后取现资金回流对资金面有一定利好,央行也可能重启买卖国债操作;但逆回购到期量偏高,央行对资金面态度偏向于呵护而非过度宽松,大行融出能力偏低带动资金面主导权仍属于央行,预计仍是“量稳价高”格局,资金体感松松紧紧。 央行今日开展了697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由于今日有14135亿元14天期逆回购到期,单日实现净回笼7165亿元。 华西宏观固收团队预计2月资金缺口较1月大幅下降,不过非银存款流失可能持续,央行态度仍具一定不确定性。因而相对确定的是,由于资金缺口下降,2月资金面将边际改善,但改善的幅度可能取决于央行投放。 张旭认为,春节后货币当局引导收益率曲线长端进一步上行的概率较大,而保持资金面紧平衡恰是引导曲线长端上行的有效工具。 西部证券固收首席姜珮珊预计资金压力持续下债市偏弱震荡调整。春节期间美元指数上涨,人民币或仍面临被动贬值压力,央行在两会前或仍以稳汇率和防风险为工作重点。因此2月相较1月资金面大概率边际好转,但仍将维持紧平衡。

  • 安稳过春节!“央妈”10个交易日在公开市场净投放25370亿元【SMM专题】

    编者按:随着春节的临近,为维护春节前流动性充裕,央行加大了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投放力度,并于1月21日,重启了14天期逆回购操作。而央行上次开展14天期逆回购操作还是在2024年的9月27日,由此可见央行呵护春节前流动性的坚决!而从1月21日以来的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交易公告中,央行均提及了“为维护春节前流动性充裕”这一表述,这与以往的“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有所区分。值得一提的是,央行在1月15日为了对冲中期借贷便利(MLF)到期、税期高峰、春节前现金投放等因素的影响,便进行了9595亿元7天期逆回购的操作。央行提前下手的举措不仅体现在1月15日9500多亿的逆回购投放,早在2024年12月,央行便开展了14000亿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来对冲2025年1月到期量为9950亿的MLF中长期流动性缺口。所以,央行在1月24日仅开展了2000亿MLF操作! 从SMM对央行自1月15日以来的公开市场业务交易情况进行汇总来看,10个交易日的时间里,央行累计向市场净投放了25370亿元,以便于资金面能安稳过春节! 10个交易日 央行公开市场累计净投放25370亿元 央行1月27日公告,为维护春节前流动性充裕,央行今日进行298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1.65%,与此前持平。因今日有1230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实现净投放1750亿元。 央行1月26日公告,为维护春节前流动性充裕,26日进行151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1.65%,与此前持平。今日无逆回购到期,有47.2亿元央票互换到期。 央行1月24日公告,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2025年1月24日,人民银行开展2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期限1年,最高投标利率2.20%,最低投标利率1.80%,中标利率2.00%。操作后,中期借贷便利余额为42940亿元。2025年1月MLF到期量为9950亿,为年内最高水平,相当于1月MLF缩量7950亿。 1月24日,为维护春节前流动性充裕,央行今日进行284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1.65%,与此前持平。因今日有1050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实现净投放1790亿元。 1月23日,为维护春节前流动性充裕,中国央行今日开展48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因今日有3405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当日实现净投放1395亿元。 1月22日,为对冲公开市场逆回购到期、现金投放等因素的影响,维护春节前流动性充裕, 央行今日进行11575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1.65%,与此前持平。因今日有9595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实现净投放1980亿元。 1月21日,为维护春节前流动性充裕,央行今日进行256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1.65%,与此前持平。因今日有550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实现净投放2010亿元。 1月20日,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央行今日进行123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1.50%,与此前持平。因今日有248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实现净投放982亿元。 1月17日,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央行今日进行1050亿元7天期 逆 回 购 操 作 ,中标利率为1.50%,与此前持平。因今日有45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实现净投放1005亿元。 1月16日,为对冲税期高峰等因素的影响,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央行今日进行3405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1.50%,与此前持平。因今日有41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实现净投放3364亿元。 1月15日,为对冲中期借贷便利(MLF)到期、税期高峰、春节前现金投放等因素的影响,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 央行今日进行9595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1.50%,与此前持平。因今日有11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实现净投放9584亿元。 1月14日,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央行今日进行55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1.50%,与此前持平。因今日有71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实现净投放479亿元。 各方声音:央行近来加大投放力度 有利于资金安稳“过节” 央行于1月21日时隔近4个月重启14天期逆回购操作,助力春节前后市场资金面企稳。考虑到1月23日至25日的逆回购到期规模分别为9595亿元、3405亿元、1050亿元。央行如多数市场专家预计的那样继续通过开展较大规模的逆回购操作,缓解市场短期流动性紧张局面,呵护春节前资金面。 国务院总理李强1月20日下午主持召开专家、企业家和教科文卫体等领域代表座谈会。李强强调,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应对挑战、推动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要以科技创新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培育更多经济新增长点。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在国新办1月14日举行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说,按照中央“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要求,人民银行今年将落实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阶段,宏观经济政策还将进一步强化逆周期调节,我们将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调整优化政策力度和节奏,支持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综合运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保证宽松的社会融资环境。强化利率政策执行,在保持金融业健康经营基础上,进一步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科学运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继续综合采取措施,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当前环境下,银行对于MLF操作的需求降低,也是MLF缩量的原因之一。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表示,MLF中标利率为2.00%,在目前环境下属于偏高水平,金融机构对MLF需求逐渐减少。 中信证券宏观分析师赵诣认为,2025年1月或因税期和春节假期临近,缴税与取现压力重叠,而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力度相对稳健,且暂停国债买入,资金面持续偏紧。MLF延续缩量的环境下预计1月买断式逆回购将会更多加力,以对冲中长期流动性缺口。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央行1月22日开展历史最大规模14天期逆回购操作,主要是为了对冲大额7天期逆回购到期,同时在春节前适度向市场投放流动性,避免资金面大幅波动。王青预计,接下来,央行会通过适度开展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继续实施较大规模的买断式逆回购操作、适量续作MLF(中期借贷便利)等其他政策工具,保持市场流动性充裕。 华西证券宏观固收团队认为,近期波动主要集中在隔夜端,支持跨春节的7天资金利率整体保持稳定。临近春节假期,银行间流动性始终在“均衡”与“紧张”状态间反复,反映当前资金面处于紧平衡状态,适时降准有利于防范节前资金利率的异常上涨。另一方面,近期特朗普再提关税加征问题,及时的“宽货币”支持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 华西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肖金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从往年经验来看,央行在春节前夕一般会开启资金投放模式,2019年至2024年春节前流动性安排多在2万亿以上,资金面或逐步缓和 国信证券研报指出:信贷投放、税期高峰、MLF到期以及春节前取现需求使得近期资金面偏紧,央行稳汇率和防资金空转的诉求也增大降准降息时机的不确定性,节前资金面成为影响债市的主要因素,部分机构以卖出短债换取流动性,但市场整体杠杆比例不高,“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下后续央行或加大流动性投放,利率债发行量加大央行也可能重启国债购买,因此目前配置盘更多是持债观望。目前利率债赔率不高,债市阶段性调整,市场以波动为主的行情,投资将更多向交易要收益,可关注调整后带来的入场机会。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在国新办1月14日举行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说,按照中央“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要求,人民银行今年将落实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阶段,宏观经济政策还将进一步强化逆周期调节,我们将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调整优化政策力度和节奏,支持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综合运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保证宽松的社会融资环境。强化利率政策执行,在保持金融业健康经营基础上,进一步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科学运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继续综合采取措施,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央行主管金融时报2024年12月13日头版评论指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就是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变化,始终与一国宏观经济形势紧密相连。自2011年货币政策定调为“稳健”以来,货币政策立场时隔多年再度转变为“适度宽松”。这一决策不仅标志着我国经济政策在面对当前国内外复杂经济形势时的灵活应对与主动调整,更体现了管理层对市场需求、经济下行压力及通缩风险的深刻洞察与精准施策。回顾今年以来的货币政策,可以看到,货币政策一直走在市场前面,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宜松则松,宜紧则紧”,适时调整,为支持经济回升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持。随着本次会议进一步明确定调为“适度宽松”,货币政策能更好体现“支持性”立场,进一步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降低企业和居民综合融资成本,为明年经济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推荐阅读: 》央行开展2000亿MLF操作 分析:大幅缩量后买断式逆回购即将发力 》央行今日公开市场净投放1395亿元 连续5个工作日“补水”呵护资金面 》资金面偏紧“小钱荒”再现?央行今日再向市场净投放982亿元

  • 央行开展2000亿MLF操作 分析:大幅缩量后买断式逆回购即将发力

    今日,央行开展2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中标利率2.00%,较上月持平。考虑到1月MLF到期量为9950亿,央行此次大幅缩量续作。 业内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目前金融机构对MLF操作的需求降低,尽管近期MLF大幅缩量,但央行并未缩减中期流动性投放。为了对冲中长期流动性缺口,市场普遍认为央行1月还将开展较大规模的买断式逆回购。 央行大幅缩量续作 未来MLF利率是否会下调? 今日央行开展2000亿MLF操作,中标利率2.00%,较上月持平。2025年1月MLF到期量为9950亿,为年内最高水平,相当于1月MLF缩量7950亿。 同时,今日央行还开展了284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持平在1.65%,因今日有1050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央行通过逆回购实现净投放1790亿元。 “考虑到央行已在2024年12月开展14000亿买断式逆回购操作,相当于为应对2025年1月MLF大额到期,已提前释放了较大规模的中期流动性。”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财联社记者表示。 当前环境下,银行对于MLF操作的需求降低,也是MLF缩量的原因之一。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表示,MLF中标利率为2.00%,在目前环境下属于偏高水平,金融机构对MLF需求逐渐减少。 另一方面,1月以来央行7天期逆回购利率保持不变,央行还在近期通过暂停国债买入等方式,加大债市调控力度,债市收益率普遍有所上行。 王青表示,2025年1月MLF操作利率保持不变符合市场普遍预期,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央行控制主要市场利率大幅波动的政策意图。综合当前经济金融运行态势,短期内政策利率下调的概率不大,MLF操作利率也将保持稳定。 而中信证券宏观分析师赵诣则认为,价格层面中标利率不变,而投标区间下调,或为后续降息做准备。 “当前MLF余额仍超4万亿元,而同期限的NCD利率中枢在1.7%附近,两者仍有30个Bp的利差,压降商业银行负债端成本仍需要MLF利率的进一步下行。在稳汇率、稳利率等目标的权衡下,1月MLF与逆回购利率均未降息,但本次央行MLF操作投标利率区间下调,或是为后续MLF降息做准备。” 赵诣表示。 1月买断式逆回购将发力 考虑到2025年“适度宽松”的政策基调,以及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公告中“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的要求,为了对冲中长期流动性缺口,市场认为,在MLF缩量续作的背景下,未来1月买断式逆回购将会更多加力。 “年初宏观政策在稳增长方向持续发力,再加上货币政策基调已由“稳健”转向“适度宽松”,强调“保持流动性充裕”,都意味着尽管近期央行暂停二级市场国债买入,但会通过较大规模开展买断式逆回购、适量续作MLF等政策工具投放流动性,保持中期市场流动性处于充裕状态,并以此支持年初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继续支持政府债券发行,稳定市场预期。“王青指出,1月央行还将开展较大规模的买断式逆回购,春节前降准可能已不高。 赵诣也表示,2025年1月或因税期和春节假期临近,缴税与取现压力重叠,而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力度相对稳健,且暂停国债买入,资金面持续偏紧。MLF延续缩量的环境下预计1月买断式逆回购将会更多加力,以对冲中长期流动性缺口。

  • 央行开展2000亿元1年期MLF操作

    据央行网站消息,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2025年1月24日,人民银行开展2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期限1年,最高投标利率2.20%,最低投标利率1.80%,中标利率2.00%。 操作后,中期借贷便利余额为42940亿元。

  • 央行今日公开市场净投放1395亿元 连续5个工作日“补水”呵护资金面

    今日,央行开展4800亿元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1.65%,与此前持平。今日有3405亿元逆回购到期,当日实现净投放1395亿元。 继上周五以来,央行已连续“放水”呵护市场流动性,业内认为,虽然资金面难以显著转松,但进一步收紧的可能性也不大,资金面最紧张的时节或以过去。 另一方面,鉴于央行时隔近四个月重启14天期逆回购操作,春节前降准能否落地需打个问号。 央行持续“补水”呵护 资金面难再收紧 继昨日大规模单日14天逆回购操作后,央行今日继续放水呵护市场流动性。今日,央行公告,为维护春节前流动性充裕,开展了4800亿元逆回购,中标利率为1.65%,与此前持平。因今日有3405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当日实现净投放1395亿元。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财联社记者表示,节前央行公开市场净投放力度整体上会较为温和。“当前央行已暂停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接下来会通过适度开展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继续实施较大规模的买断式逆回购操作、适量续作MLF等其他政策工具,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资金面持续大幅收紧的可能性也不大。” 央行持续“补水”呵护,已经连续5个交易日开展净投放,资金面趋紧的情况是否有所缓和?业内表示,资金面最紧张的时刻或已过去,但目前仍有波动。 昨日,资金利率涨跌互现。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隔夜上行0.1个基点报1.78%,7天Shibor下行9.3个基点报1.813%。从回购利率表现看,DR007加权平均利率下降至1.8721%,高于政策利率水平。上交所1天国债逆回购利率(GC001)下降至2%。截至今日发稿,DR001报1.7664%,DR007报2.0479%。Shibor隔夜继续下行报1.7640%,7天Shibor上行报1.9950%。 华西证券宏观固收团队认为,近期波动主要集中在隔夜端,支持跨春节的7天资金利率整体保持稳定。临近春节假期,银行间流动性始终在“均衡”与“紧张”状态间反复,反映当前资金面处于紧平衡状态,适时降准有利于防范节前资金利率的异常上涨。另一方面,近期特朗普再提关税加征问题,及时的“宽货币”支持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 “资金面虽难以显著转松,但央行呵护之下进一步收紧的概率仍不大。”民生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谭逸鸣认为,春节前资金面延续均衡偏紧状态,尽管央行呵护跨年操作下或边际转松,但分层现象仍存,价格仍偏贵。 节前降准或落空 本月MLF操作将继续缩量 此前,鉴于春节前流动性紧张,市场对于春节前降准的预期渐浓,但随着昨日央行时隔近四个月重启14天期逆回购操作,降准能否落地需打个问号。 “综合当前市场流动性安排、债市调控及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判断,春节前降准的可能性已经不大。”王青指出,就节前来看,考虑到央行已于上月开展高达1.4万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相当于提前向市场释放了较大规模中期流劝性,本月26日MLF操作将继续较大规模缩量,持续淡化MLF操作利率的政策利率色彩;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央行通过连续加大逆回购投放数量有助于缓解短期资金面的紧张,叠加税期对流动性的扰动已过,预计后续银行间市场资金面紧张程度将边际缓解。但银行体系整体流动性水位的回升还需等待央行进一步投放中长期流动性,春节前降准预期仍存,关注降准落地时点及幅度。

  • 资金面偏紧“小钱荒”再现?央行今日再向市场净投放982亿元

    继上周央行超万亿元净投放后,今日央行再向市场投放流动性。今日,央行进行123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当日实现净投放982亿元。 本周资金面的核心变量,是央行的对冲方式,市场静待央行加大投放。业内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伴随春节临近,接下来央行还会开展较大规模14天期逆回购,但资金面偏紧的状况可能还会延续一段时间。 “1月DR007等资金利率中枢出现一定幅度上行的可能性比较大,与之前两个月相比,流动性会相对偏紧一些。这也有利于稳定外汇市场,避免人民币贬值预期过度聚集。”业内人士表示。 节前流动性偏紧 “小钱荒”阶段再现? 今日,央行进行123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由于今日有248亿元逆回购到期,当日实现净投放982亿元。上周央行开展9584亿元的超大规模逆回购,随后两日向市场释放了12989亿元的流动性,不过市场认为,央行虽有加大流动性投放,但整体仍偏审慎,并未降准,资金面整体趋紧,“小钱荒”阶段性再现。 从资金利率来看,随着央行加大投放力度小幅回落。上周五,资金利率涨跌互现。Shibor隔夜上行1.5个基点报1.848%,7天Shibor下行15.3个基点报2.039%。从回购利率表现看,DR007加权平均利率下降至2.1244%,高于政策利率水平。上交所1天国债逆回购利率(GC001)上升至3.495%。截至发稿,资金利率继续下降,隔夜Shibor报1.8350%,7天Shibor报2.013%。 观望节前流动性,市场认为仍将维持紧平衡。首先,本周逆回购规模仍然较大。1月20日,央行本周逆回购到期规模总计达到14,848亿元。具体来看,周一到期规模为248亿元,周二550亿元,周三显著增加至9595亿元,周四为3405亿元,周五1050亿元,均为7天期。 东方金城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尽管近日央行逆回购净投放规模超万亿,而且伴随春节临近,接下来央行还会开展较大规模14天期逆回购,但资金面偏紧的状况可能还会延续一段时间。 “我们判断1月DR007等资金利率中枢出现一定幅度上行的可能性比较大,与之前两个月相比,流动性会相对偏紧一些。这也有利于稳定外汇市场,避免人民币贬值预期过度聚集。”王青表示。 民生证券固收分析师谭逸鸣认为,春节前资金面或延续紧平衡状态,银行间流动性缺口仍需填补,一是地方债的发行逐步增多,二是社融信贷投放多增下对流动性的挤占,三是税期与跨春节对资金的扰动,故而资金价格偏贵、波动偏大的情形或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 节前央行料加大投放力度 降准预期渐浓 面临1月税期,历年往往通过多投逆回购、降准和MLF等形式对冲,据统计2019-2024年央行在1月税期投放资金规模多在1.5万亿以上,而今年仅净投放不到5000亿元。税期过后,央行会加大投放量吗? 对于本周央行的操作,市场预期将会加大货币投放力度平抑资金波动,引导资金面趋于平衡。而从方式上而言,降准仍可期。 谭逸鸣表示,具体从方式上来说,降准仍然可以期待。“一方面,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下,流动性的平稳均衡仍是大前提, 另一方面,随着政府债发行逐渐放量、大行负债端资金压力较大,或需要央行加码投放进行呵护,叠加历史上临近跨春节,资金面通常有收敛压力,央行往往通过加大投放、适时降准以对冲。” 王青认为,当前央行已暂停二级市场国债买入操作,接下来会通过加大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力度,继续实施较大规模的买断式逆回购,适量续作MLF等其他政策工具,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资金面持续大幅收紧的可能性也不大。背后的主要原因在于,年初宏观政策在稳增长方向持续发力,货币政策基调已由“稳健”转向“适度宽松”,强调“保持流动性充裕”。 “接下来面临跨春节,央行的对冲方式是资金面的核心变量,最优的情景是降准,窗口期可能在1月20日特朗普就任之后,如果加征关税10%落地,可能会有较大力度的降准。”华西宏观固收分析师肖金川表示。 “着眼于支持一季度银行“信贷开门红”,缓解近期存款增速放缓对银行信贷投放能力的影响,同时支持年初较大规模的政府债券发行,不排除春节前降准的可能。这也能兼顾春节前流动性安排。”王青指出。

  • 1月LPR按兵不动 2025年房贷利率还会降吗?

    今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5年1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1%,5年期以上LPR为3.6%,两个期限品种LPR报价较上月均维持不变。 多位业内人士对财联社记者分析称,1月LPR不变符合市场预期。主要是7天期逆回购利率锚保持稳定,银行继续面临一定净息差压力,报价行缺乏下调LPR报价加点的动力。此外,前期一揽子增量政策出台后,经济景气度上升,短期内降息的必要性下降。展望后期,业内认为,不排除2025年通过较大幅度引导5年期以上LPR报价下行等方式,继续对居民房贷实施较大力度定向降息的可能。 短期内降息必要性下降 1月LPR报价保持不变符合市场预期 多位业内人士分析认为,1月LPR报价保持不变,符合市场预期。对此,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分析称,一方面,作为LPR报价的定价基础,1月以来政策利率,也就是央行7天期逆回购利率保持稳定,已在很大程度上预示1月LPR报价会保持不变。 “LPR报价由政策利率和报价加点共同决定,其中LPR报价加点主要考虑银行资金成本、信贷市场供求、信用风险溢价等因素。”另一方面,王青进而称,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三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降至1.53%,为历史最低位,持续低于1.8%的警戒水平,加之近期银行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上行,报价行缺乏下调LPR报价加点的动力。 王青认为,开年政策利率及LPR报价保持不动,根本原因在于前期一揽子增量政策出台后,经济景气度上升,楼市也在显著回暖,带动2024年四季度GDP同比大幅升至5.4%,较上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短期内降息的必要性下降。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亦称,从价上看,1月逆回购利率维持1.5%不变,LPR报价进一步下调缺乏政策利率引导;从量上看,1月税期和春节取现压力重合,而央行OMO对冲力度整体有限,银行间流动性市场大幅收紧,负债成本抬升的环境下,商业银行主动进一步压缩LPR和逆回购利率加点的动力不足。另一方面,近期人民币汇率承压,LPR报价按兵不动也可能是综合内外政策环境,平衡稳汇率和宽货币目标下的选择。 2025年上半年降息或可落地 届时引导LPR报价下行 展望未来,王青表示,在物价水平偏低,外部经贸环境变数加大,以及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势头还需进一步巩固的背景下,2025年央行会继续实施有力度的降息,届时会引导LPR报价跟进下调。 王青称,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2025年“适时降准降息”;2025年1月3日发布的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4年第四季度例会公报提出,要“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降准降息”。“适时”、“择机”意味着央行会选择在实施逆周期调节、引导社会预期、调控市场流动性的关键时点发力,实施降准降息。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发挥政策工具效果,同时也有助于保留政策空间。 王青判断,2025年上半年降息有可能落地,全年降息幅度有望达到50个基点,高于上年30个基点的降幅,届时会引导LPR报价较大幅度下行。另外,2025年支农支小再贷款、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及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等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也会下调,切实加大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推动企业和居民融资成本全面下行。 往后看,明明亦指出,2025年央行工作会议提及“择机降息降准”,预计在“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基调下,年度视角下LPR伴随逆回购利率调降或仍有空间。考虑到1月票据利率较多回升或指向信贷需求有所修复,预计后续LPR降息的落地时点仍会综合考虑金融数据成色、债市收益率曲线形态以及汇率压力。 “我们认为,不排除2025年通过较大幅度引导5年期以上LPR报价下行等方式,继续对居民房贷实施较大力度定向降息的可能。这是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关键一招。”王青补充道。 对于银行净息差收窄压力,王青预计,将通过引导存款利率适度下行,加快补充银行资本金等方式缓解。在“以我为主”的原则下,2025年美联储降息步伐调整或人民币汇率波动等因素,都不会实质性影响央行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 1月LPR报价出炉:5年期和1年期利率均维持不变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1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报价出炉:5年期以上LPR为3.6%,上月为3.6%。1年期LPR为3.1%,上月为3.1%。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虽然内需和融资的向好力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但考虑到政策效果还在释放、市场信心有所提振,且去年以来政策利率下调幅度已达到近四年最大,预计今年货币政策调控强度仍将继续加大,降准降息仍有空间,也会带动LPR报价进一步下行。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