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4222个
SMM 7月16讯: 今日SMM1#铅均价较昨日跌100元/吨为16750元/吨,精铅持货商报价坚挺,不出货者居多。市场主流含税货源对SMM1#铅均价升水50-100元/吨出厂,不含税价格15850元/吨附近出厂。由于再生铅企业出货意愿不高,同时下游企业观望慎采,因此今日成交不佳。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美国废铜市场参与者表示,正寻求将伦敦金属交易所(LME)而非COMEX铜合约作为计算折扣率的基准价格——这一举措在7月11日当周COMEX价格剧烈波动后获得支持。 “消费端正在转型或开始探讨如何切换,”一位废铜行业人士表示。“LME将被视为美国及全球范围内的国际基准价格。” 围绕此类转换的讨论已持续数月,背景是COMEX价格波动及COMEX与LME价格间处于历史高位的套利水平。随着美国于7月8日(周二)宣布对铜进口征收50%关税,相关讨论显著升温。 行业人士表示,多家冶炼厂已开始从使用COMEX价格计算转为使用LME价格,甚至直接拒绝使用COMEX定价,称“所有人都将转向基于LME的定价公式,这已成定局。” Marex分析师Ed Meir在7月9日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铜市场对美国宣布关税政策反应迅速而激烈。”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当地时间7月1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平台“真实社交”上发布致墨西哥和欧盟的信件,宣布自2025年8月1日起,美国将对来自墨西哥和欧盟的输美产品征收30%的关税。 据回收材料协会(ReMA)国际贸易与全球事务副总裁Adam Schaffer称,符合《美墨加协定》(USMCA)标准的商品仍被认为可豁免。根据第232条款宣布的50%铜关税可能包括废铜。 尽管美国废铜供应的大部分用于出口,但铜价上涨的影响已对废铜折扣产生影响,尤其考虑到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与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之间的套利水平处于历史高位。 (文华综合)
在全球资源争夺日益激烈的今天,原材料的获取已不再是单纯的经济行为,而成为国家安全与地缘政治竞争的关键。随着绿色转型、数字革命、国防和高端制造对稀有资源需求的爆发式增长,关键原材料的重要性迅速上升。资源供应的脆弱性,在新冠疫情、俄乌冲突等一系列地缘冲突中被放大,使得自主、可控、可持续的资源供应体系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的战略必选项。 在这场资源再平衡的浪潮中,再生材料迅速跃升为重要力量。再生材料不仅能缓解初级资源开采的环境压力,还能通过循环利用,开辟出一条环境友好、经济高效且政治风险更低的供应路径。再生材料,正成为国家自主资源体系的核心支柱。 2024年4月,欧盟正式发布《关键原材料法案》(Regulation (EU) 2024/1252),建立起确保战略关键原材料安全与可持续供应的框架。这部法规第一次以系统和高位的方式,将循环利用与再生材料纳入产战略的中央位置,提出到2030年要实现“至少25%的战略原材料消费量通过回收获得”的目标。再生材料的地位,不再是对初级开采的简单补充,而是未来国家供应安全与绿色转型不可替代的基石。 本文将立足欧盟《关键原材料法案》全文,深入分析再生材料在欧盟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厘清关键原材料、战略原材料如何被定义以及《关键原材料法案》如何建立系统的再生材料利用路径,探讨再生材料应用在多重维度中的重要影响。 一、 《关键原材料法案》出台背景 关键原材料(Critical Raw Materials, CRM)泛指那些对经济安全、战略产业极为重要,但供应风险极高的资源。关键原材料的现有供应模式使得供应高度集中,在新冠疫情以及地缘政治风险叠加之下,全球主要经济体对原材料安全高度警觉。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其2022年国情咨文演讲中宣布了《关键原材料法案》,呼吁通过实现关键原材料的多元化并确保其国内可持续供应,解决欧盟对进口关键原材料的依赖。欧盟在其《关键原材料法案》序言中坦言:“获取原材料对于欧盟经济和内部市场的运作至关重要¹”,而由于高度依赖外部供应,“供应中断的风险正在增加”。例如世界上用于电池的钴63%于刚果民主共和国开采;欧盟所需的镁97%来源于中国;100%用于永磁体的稀土元素在中国提炼;欧盟所需的硼酸盐98%来源于土耳其。 (1 见前言部分(1):Access to raw materials is essential for the Union economy and the functioning of the internal market. There is a set of non-energy, non-agricultural raw materials that are considered to be critical due to their high economic importance and their exposure to high supply risk, often caused by a high concentration of supply from a few third countries. ) 图1 部分高依存度的关键原材料(来源:欧盟委员会) 欧盟委员会自2011年以来一直在评估原材料的关键性。此后,委员会每三年发布一次欧盟关键原材料清单的更新。2023年,委员会对87种材料的供应风险及其对欧盟经济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现有《关键原材料法案》共包括9章49条和5个附件,9章分别为:总则、欧盟战略和关键原材料、强化欧盟原材料价值链、风险监控与减轻、可持续性、治理、授权与委员会程序、修正案、最终条款。5个附件分别为:战略性原材料、关键原材料、战略项目认定标准的评估、认证体系的标准、环境足迹。 《关键原材料法案》明确了以下三大支柱目标:1.增强自身供应能力:在开采、加工和回收各个环节设定具体产能基准(如2030年前,至少10%的战略材料在欧盟本土开采,40%在本地加工);2.提高循环性与再生利用:到2030年,战略原材料至少25%的消费量来自回收;3.实现供应多元化:避免对单一国家的依赖,任何单一第三国供应比例不得超过65%。 《欧盟关键原材料法案》把“再生材料的开发与利用”提升到了重要位置,将循环利用视为供应链韧性的重要支柱。欧盟认识到:“预计未来几十年内,欧盟战略原材料消费中越来越多的部分可以通过二次原材料来满足”。 二、关键原材料如何被定义? 《关键原材料法案》确定了两份原材料清单(34种关键原材料和17种战略原材料),其中关键原材料清单包括所有战略原材料以及对整个欧盟经济具有高度重要性的其他原材料,即战略原材料是关键原材料的子集。 1.关键原材料定义与清单 法案基于原材料经济重要性和供应风险度确定其是否为关键原材料,经济重要性和供应风险的计算由六项指标测量得出,分别是原材料的经济重要性(EI)、原材料经济重要性替代指数(SIEI)、原材料供应风险(SR)、原材料进口依赖度(IR)、原材料的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WGI)²与原材料供应风险替代指数(SISR)。经确定后的34种关键原材料清单如表1所示。 (2 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erfindahl-Hirschman Index,简称HHI)是一种用来衡量市场集中度的指标,通常用于经济学、竞争政策以及反垄断法中。它反映了一个市场上各个公司相对于市场总规模的份额分布情况,用于评估市场的竞争或垄断程度。) 2.战略原材料定义与清单 法案基于原材料对绿色和数字化转型以及国防和航空航天应用的相关性来确定其战略重要性:(a)以原材料作为投入的战略技术的数量;(b)制造相关战略技术所需的原材料数量;(c)相关战略技术的全球预期需求。经确定后的17种战略原材料清单如表2所示。 三、关键原材料法案如何落地? 1.首次界定含高价值关键原材料品类与分布 法案指出,应优先针对那些含有高比例关键原材料的废物流进行回收,例如:废旧电池(锂、钴、镍)、电子废弃物(稀土、钽、金、银)、报废车辆和风力发电设备(永磁体中的钕、镨、镝等)。特别是对于永磁体(Permanent Magnets),由于大多数永磁体含有关键原材料,如钕、镨、镝和铽、硼、钐、镍或钴,法规要求:生产商必须标明其产品中永磁体的存在、化学成分和位置;推动建立永磁体回收标准,并逐步设定最低再生材料含量要求。这一点极具战略意义,因为永磁体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产品中,其中风力涡轮机和电动汽车是最重要且增长最快的领域,但其他产品如磁共振成像设备、工业机器人、轻型交通工具、冷却发电机、热泵、电动机、工业电动泵、自动洗衣机、滚筒烘干机、微波炉、吸尘器和洗碗机等也含有大量可回收的永磁体。当永磁体包含在其他产品中时,也应包括在内。 2.设定最低再生材料含量为法案落实的重要抓手 法案设定了到2030年针对整体战略原材料(Strategic Raw Materials, SRMs)设定最低回收目标(至少25%的战略原材料消费量通过回收获得)的,而非对每种材料单独规定最低再生材料使用比例。但对于某些关键材料,如锂、镍和钴,欧盟在电池法案中设定了具体的回收利用要求:自2031年起,所有入盟电池必须含有特定再生材料(RMs)的最低比例要求(即再生材料占比目标,RC),其来源可包括电池制造废料或消费后废弃物(不限于电池)。具体而言,锂(Li)、镍(Ni)的RC目标在2031年分别为6%和16%,至2036年分别提升至12%和26%;钴(Co)的RC目标在2031年为16%,2036年升至26%。铅金属的RC目标则维持在2031年和2036年均为85%。这些比例将作为产品设计、制造、投放市场的合规门槛,并有望纳入绿色公共采购标准及战略项目支持条件之中。企业若无法满足最低回收含量要求,未来可能面临市场准入限制或失去政策激励。此外,最低再生含量指标还将与欧盟层面建设的原材料信息平台相结合,企业需定期上传回收利用数据,以接受评估和核查。这一做法不仅强化了监管可执行性,也将促进成员国在回收体系建设、技术投资和数据追溯方面的投入。为了确保回收材料的质量和可持续性,法案要求建立可信赖的认证体系,对回收材料进行独立第三方认证。开发环境足迹测算体系,要求关键原材料(包括再生材料)标明环境影响等级,为欧盟实现2030年“25%回收目标”提供了制度保障。 3.建立多层级治理与监测机制保障法案执行 关键原材料法案下一步的实施,主要是由欧盟层面统筹协调,各成员国具体执行与配合。 欧盟层面设立或指定“关键原材料委员会”,由欧盟委员会主导,各成员国派代表参与。委员会负责协调政策执行、监督战略目标落实、指导成员国行动、评估战略项目。每个国家需设立一个“国家主管机构”作为法案在该国的实施主责部门。法案要求2025年内各成员国需设立主管机构并提交国家战略草案。 欧盟委员会将推动数据平台和信息共享机制建设,建设原材料供应链透明化平台,包括地质信息与资源潜力图、企业供应链风险上报系统、国家资源政策数据库。成员国和企业需定期上传数据(尤其涉及战略原材料的进口来源、回收量、供应风险等),以供欧盟进行统一监测与预警,根据法案要求,2026年欧盟层面数据平台上线,将首次评估供应链韧性。 欧盟将通过每两年一次的周期评估落实强制性目标与监管,检查各国是否实现了2030年目标³;若未达标,欧盟将整改通知,甚至建议成员国采取“纠正措施”;未来有可能进一步设置配额、激励或惩罚措施(例如环保或采购标准调整)来督促执行。2028年前,欧盟将初步验收关键项目进展,评估成员国目标推进情况。 (3 目标为:(i)联盟的开采能力能够开采出生产至少占联盟战略原材料年消费量10%所需的矿石、矿物或精矿,但须在联盟储量允许的范围内;(ii) 包括所有中间加工步骤在内的联盟加工能力,能够生产联盟战略原材料年消耗量的至少40%;(iii) 欧盟的回收能力,包括所有中间回收步骤,能够生产出欧盟每年战略原材料消费量的至少25%,并且能够从废物中回收大量每种战略原材料;) 四、再生材料应用是战略必需,具有多重意义与影响 再生材料之所以在欧盟《关键原材料法案》中得到如此高位安排,具有多重原因。首先,再生材料应用可以保障国家供应安全性。回收体系属于内部可控系统,不受海外矿业地缘冲突、出口禁令等影响,可以显著降低供应中断风险。其次,再生材料应用满足环境可持续性。与新开采相比,再生材料大幅减少能耗和碳排放,符合《欧洲绿色协议》的碳中和目标。第三,再生材料应用可以建立经济韧性。建立本地化再生材料产业链,可创造新就业、促进技术创新,减少对全球价格波动的敏感性。最后,再生材料应用规则制定权的归属影响资源争夺中的国际话语权。通过建立高标准的再生材料认证体系与环境足迹规则,欧盟可以在全球资源治理中确立规则制定者地位。法案指出“通过增强回收能力并提高资源效率,联盟可在国际竞争中确立有利地位。”因此,推动再生材料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选择、环境选择,更是欧盟在新一轮全球竞争中的必然行动。下一步我方应: 1.密切关注法规落地路径,强化对欧出口合规准备 欧盟关键原材料法案虽由欧盟委员会统一制定,但其真正影响力将随着成员国层面政策和监管工具的逐步明确而显现。这意味着,从原材料的采掘、加工、回收,到成品出口的整个链条,都将被置于更加严格的监管之下。特别是对于依赖出口欧盟市场的中国企业而言,该法案可能形成实质性的“绿色非关税壁垒”。未来,涉及战略原材料的产品在出口欧盟时,需满足再生含量最低比例、追溯信息完整性、供应链环境影响等方面的新要求。因此,中国企业和相关政府部门应尽快建立应对机制,重点包括:建立覆盖回收、加工、供应等环节的可追溯系统;推动与欧盟审查机制互认的认证程序;系统评估哪些出口产品将面临高风险,并开展前置合规准备。只有前瞻性跟踪与响应,才能有效降低由政策变化引发的出口中断或成本上升风险。 2.理解法规协同趋势,推动与欧盟标准的机制对接 欧盟关键原材料法案并非孤立出台,它与《电池法案》、《报废车辆指令》、《生态设计指令》、产品数字护照(DPP)等构成了一个相互衔接的制度网络。以《电池法案》为例,已明确自2026年起,电池需标注碳足迹、原材料来源及回收比例,到2027年起实施再生材料最低含量要求。这些法规共同推动企业实现从“材料选择—产品制造—回收再生”的闭环管理。中国相关企业和政策制定机构应尽快开展法规协同趋势研究,识别关键法规之间的指标交叉、信息要求共性与评估方法重合点,推动与欧盟在定义术语、技术标准、数据平台等方面开展机制性对接,逐步建立双边互认框架。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对欧贸易的便利性,也有助于中国成为全球绿色产业规则的重要参与者。 3.明确参与重点领域,提升技术与制度话语权 在再生材料利用、数字追溯体系建设、供应链环境绩效管理等方面,中国具备一定的产业实践基础。但在欧盟主导的绿色制度重构中,如果不能有针对性地介入关键领域,中国的产业话语权将受到限制。当前,欧盟法案在“如何界定高价值再生材料”“数据上传标准与频次”“回收目标评估方法”“碳足迹计算方式”等方面仍存在技术细节空白,为中国提供了积极参与的窗口期。建议中国政府和行业协会鼓励科研机构、平台型企业、有出口能力的龙头企业,围绕再生材料追溯、生命周期评价、数字标签架构、数据互通机制等重点方向,参与欧盟公开征求意见、标准共建、平台试点等合作项目,逐步在具体规则制定中占据“制度技术贡献者”角色,从而提升我国在全球关键原材料可持续治理体系中的制度影响力和产业主动性。 五、结语 再生材料不仅是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支撑,更正在成为各国确保战略自主、重塑供应链韧性的重要抓手。这一趋势将深刻重构国际贸易技术门槛与企业合规路径。对于中国而言,应立足当前,系统回应欧盟新规带来的出口合规挑战,同时依托数据基础和产业集聚优势,在再生材料追溯、标准共建和平台对接等关键领域确立比较优势,真正把握全球资源治理体系重塑的主动权,推动我国再生材料产业在国际绿色供应链中实现从量的参与到质的跃升,为“双循环”战略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作者:杨中雅 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研究专员 陈倬 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研究专员,绿色发展研究中心助理主任 区霖韵澜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在读博士后,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博士
》查看SMM铜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SMM 7月15日 今日11:30期货收盘价7775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下降780元/吨,现货升贴水均价135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上升155元/吨,今日再生铜原料价格环比下降300元/吨,广东光亮铜价格72600-7280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下降300元/吨,精废价差545元/吨,环比下降305元/吨。精废杆价差370元/吨。据SMM调研了解,铜价低位震荡叠加期货交割日,再生铜原料市场交易平淡,持货商挺价出货行为,令精废价差进一步收窄。
》点击查看SMM铝现货报价 SMM 7月15日讯: 盘面上,今日铸造铝合金期货主力合约2511开于19790元/吨,最高点至19830元/吨,最低位至19720元/吨,终收于19790元/吨,较昨收跌15元/吨,跌幅0.08%,成交量2193,持仓量8308,日内空头减仓为主。 现货市场方面,今日SMM A00铝价报20510元/吨,较周一上涨40元/吨;SMM ADC12价格持稳于20000元/吨。继昨日铝价大跌后,今日价格小幅回升,再生铝市场报价普遍持稳,A00与ADC12价差小幅扩大。当前需求端持续低迷,再生铝企业订单量较6月明显下滑,成交表现乏力。整体来看,原料供应不足为再生铝合金价格提供较强支撑,但需求端的疲弱又对价格上行形成制约,预计短期ADC12价格整体将维持窄幅震荡格局。 注:进口利润为即时利润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SMM 7月15日讯: 今日原铝现货较前一交易日价格小幅回升40元/吨,SMM A00现货收报20510元/吨,废铝市场整体很涨。传统淡季当下,下游利废企业订单释放乏力,采购以刚需为主。 今日打包易拉罐废铝集中报价在15200-15700元/吨(不含税),破碎生铝集中报价在15900-17400元/吨(不含税价格)。 分产品来看,打包易拉罐环比昨日回升50元/吨,基本跟随铝价涨幅;分地区看,上海、江苏、山东等地紧密联动铝价,调价幅度在50-100元/吨,湖南、广东、安徽等地调价幅度滞后于铝价,报价与昨日持平。距再生铝企业反馈,目前再生铝合金价格低迷,废料回收虽然是个困难点,但受制于开工不善,价格上行空间亦较为有限。 上海机件生铝精废价差环比昨日下调14元/吨收窄至1848元/吨,佛山型材铝精废价差环比昨日上调40元/吨扩大至1675元/吨。 预计本周废铝市场将继续维持高位震荡格局,品种分化与区域差异仍将延续。破碎生铝受供应紧缺有力支撑,价格韧性预计维持,运行区间料在15500-17000元/吨窄幅波动。打包易拉罐受制于淡季需求疲软,下行压力较大,价格或下探至15000-15500元/吨。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SMM 7月15讯: 今日SMM1#铅均价较昨日跌25元/吨为16850元/吨,精铅持货商报价小幅跟跌,不含税价格15900元/吨附近出厂,部分货源15920元/吨可以送到。市场主流含税货源对SMM1#铅均价贴水50-0元/吨出厂;江苏、河南地区货源升水30元/吨出厂。下游企业观望慎采,刚需偏向原生铅。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据沙特国际电力和水务公司(ACWA Power)消息,该公司牵头的沙特财团,就七个可再生能源项目与沙特电力采购公司 (SPPC) 签署了购电协议,SPPC全额采购这些项目的产出电力。 这些项目总装机容量15吉瓦(GW),包括太阳能12吉瓦和风能3吉瓦,投资额预计达83亿美元。据沙通社报道,这是全球单期批准的最大装机纪录。 该财团除ACWA外,还包括沙特主权基金(PIF)全资子公司——水电控股公司(Badeel)和沙特阿美旗下的沙特阿美电力公司(SAPCO)。 具体项目包括:Bisha(3吉瓦太阳能,位于阿西尔省)、Humaij(3吉瓦太阳能,位于麦地那省)、Khulis(2吉瓦太阳能,位于麦加省)、Afif 1(2吉瓦太阳能,位于利雅得省)、Afif 2(2吉瓦太阳能,位于利雅得省)、Starah(2吉瓦风能、位于利雅得省)和Shaqra(1吉瓦风能,位于利雅得省)。 这些项目预计在2027年下半年和2028年上半年投入运营。 ACWA Power首席执行官Marco Arcelli表示,该协议是沙特构建弹性、可持续能源体系的重要里程碑,体现了沙特对实现其可再生能源目标的坚定承诺。 该协议是沙特国家可再生能源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沙特能源部统筹监管。 目前,SPPC已启动总容量43吉瓦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目前共计10.2吉瓦已并入电网。按计划,2025年底并网容量将达到12.7吉瓦,2026年底将突破20吉瓦。 ACWA Power加码中国可再生能源 在中东地区之外,ACWA Power正在关注包括中国在内的海外市场,以进一步加强其全球足迹。 Marco Arcelli在今年3月份表示,尽管存在对美贸易摩擦担忧,公司仍计划继续拓展在中国的业务。 今年6月,该公司的创始人兼董事长Mohammed Abunayyan在中国天津举行的夏季达沃斯会议上发表讲话,并对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市场和长期增长前景持乐观态度。他同时表示,中国是ACWA Power全球第二重要的市场,仅次于沙特。 到2030年,ACWA Power计划将其全球资产规模扩展到约2500亿美元。其中,中国组合的规模预计将达300亿至750亿美元。
》点击查看SMM铝现货报价 SMM 7月11日讯: 盘面上,今日铸造铝合金期货主力合约2511开于19880元/吨,最高点至19950元/吨,最低位至19700元/吨,终收于19805元/吨,较上周五收跌125元/吨,跌幅0.63%,成交量4628,持仓量8293,日内多头减仓为主。 现货市场方面,今日SMM A00铝价较上周五大跌320元/吨至20470元/吨,SMM ADC12价格下调100元/吨至20000元/吨。今日铝价大幅下探,但受供应紧张影响,原料端跌幅相对有限,对ADC12价格产生一定支撑,多数报价随势下调100元/吨,少数厂家因成本压力选择坚挺报价。但需求端低迷态势仍在持续,再生铝企业订单较6月显著下滑。受原料短缺与需求走弱的双重制约,已有多家再生铝厂家被动减产,部分甚至进入停产状态。综合来看,强成本支撑与弱需求抑制持续博弈,预计7月ADC12价格整体将维持窄幅震荡格局。 注:进口利润为即时利润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在 “双碳” 目标的引领下,中国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据中能智库最新发布的《中国能源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 (总第101期)》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能源发展总体延续稳中向好的趋势,新能源领域表现亮眼。风电、光伏新增装机迅猛增长,1-5月份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达2.65亿千瓦,其中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高达1.98亿千瓦,同比大幅增长151%,占新增装机总量的近四分之三,为推动我国非化石能源装机突破60%提供了决定性助力。 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是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 出台后,明确提出将逐步取消集中式风电、光伏发电项目的固定电价支持,全面推进新能源参与市场交易,由 “国家定价” 向 “市场定价” 平稳过渡。这一改革重塑了新能源项目的收益模型,刺激企业加速推进在建与拟建项目,引发行业抢装热潮。同时,各地 “新能源 + 储能” 示范工程加速落地,分布式光伏、整县推进项目、源网荷储一体化等新模式不断涌现,进一步拓展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空间。 在这样蓬勃发展的行业态势下,新能源领域的行业盛会也即将拉开帷幕。在全球能源格局加速变革、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CLNB新能源产业博览会作为行业风向标的影响力与日俱增。继CLNB 2025成功举办,收获业界广泛赞誉后,我们满怀期待地向您正式官宣: CLNB 2026(第十一届)新能源产业博览会即将重磅来袭! < 展会介绍 > CLNB 2026(第十一届)新能源产业博览会将于2026年4月8日-10日,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召开。展会 将聚合全球1,500余家展商及参会企业,同时有超30,000人次专业观众,覆盖储能、电力、锂电回收、正极材料、矿业原料及固态电池低空经济等各大新兴领域。 在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向清洁化转型的背景下,中国“3060”双碳目标稳步推进,欧洲2030年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目标明确,全球各国家和地区的政策共同驱动下,预计到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供给比重或突破30%。 行业现状呈现挑战与突破并存, 全球储能市场2024-2030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 锂电产业链中,正极材料向高镍、富锂锰基升级,锂电回收龙头赣锋锂业实现95%以上镍钴金属回收率,推动循环经济闭环,中国回收产能过剩问题正逐步出清;矿业原料领域则面临锂、钴等关键矿产的ESG挑战,供应链溯源与低碳化成为国际竞争核心。未来趋势聚焦技术革新与市场融合, 固态电池领域,新技术不断突破,新产品不断涌现,共同支撑未来低空经济等新兴赛道的蓬勃发展。 国际化融合贯穿全链条:设立 “矿业 + 新能源国际” 专区,涵盖了国际电池原材料论坛、国际市场论坛等活动,吸引200+海外采购团来到现场,进而推动技术标准与市场资源的跨国协同。本届博览会将串联“矿产溯源-终端应用”全链条,驱动产业从“内卷”走向“共赢”,成为加速全球绿色能源革新的核心枢纽。 预计规模 1500+ 参展参会企业 30000+ 专业观众人次 1200+ 采购需求 200+ 国际采购团 展馆分布图 一站式看趋势、找资源 选产品、谈合作 共享资源 五大展区:联合新能源产业生态圈 往届部分展商 CLNB 2025(第十届)新能源产业博览会已于苏州国际博览中心完美收官。 本届盛会汇聚了 紫金矿业、宁德时代、赣锋锂业、中矿资源、贵州磷化、川发龙蟒、鹏辉能源、瑞浦兰钧、林洋储能、为恒智能、天合光能、莱特莱德等国内新能源产业链的领军企业。 群贤毕至,共襄盛举,充分展现了产业生态的蓬勃活力与发展共识。让我们共同期待CLNB 2026,见证更多行业翘楚携手同行,共绘绿色能源新图景! 精准邀约:锁定高价值买家 展位人流混杂,真正的高潜买家淹没其中? 精心准备的技术方案与商业洽谈,错失关键决策人? 展会结束,手握一堆名片,有效商机却屈指可数? CLNB精准买家邀约 直击核心痛点,让展会价值倍增! 电池买家团:新能源汽车采购、二轮车低速车采购、储能集成企业 专业观众群体 科研院所及高校 高能耗用户:铝、钢铁、铜、高能耗领域群体 储能系统供应商 行业商协会 政府 国际机构 海外投促局 电池企业 新能源汽车厂商 海外买家:海外车、EPC、集成、电池供应链企业 材料 1V1配对会 CLNB将为您甄选专业买家,提供精准的商务配对服务。组委会将于展前征集采购需求,现场对接你与采购商的深入沟通。通过采购对接会,您将有机会与国内外的知名企业搭建合作桥梁! 精准建联,促进供需高度匹配! ☆不是所有见面都叫商机 我们只制造必然成交的碰撞 展商发布需求, 甄选品质用户 定向推广,用户群体精准曝光 了解买家需求, 量身匹配供需 引荐采购决策人, 一对一深入交流 邀请潜在客户, 助力企业成交 展后采购线索追踪 同期论坛提前揭晓 大会开幕仪式 & 院士及头部企业家论坛 新能源产业论坛 电池原料论坛 电池材料论坛 低空经济及电池新应用论坛 锂电回收论坛 氢能产业发展论坛 全固态电池前瞻技术论坛 光储论坛 国际矿业投资与发展高峰论坛 海外市场论坛 往届部分嘉宾 参会通行证 超级早鸟价:¥2500/人 普通票價:¥3800/人 展台赞助方案 光地展位 超级早鸟价:1050元/㎡ 普通价位: 1500元/㎡ 标准展位 超级早鸟价:单开口12800元/9㎡ 普通价位:单开口15800元/9㎡ 注:光地展位仅指展览场地不包含任何电力设施,服务、管理, 展位外墙和家具等。展商自行将展位搭建完毕。 增值服务(可选) 免费参加同期展会活动 行业微信群、公众号、官网推广 展会现场对接专业买家 展会现场背景板logo展示 展会现场媒体专访参会名额 现场赞助方案 如有更多赞助需求,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诚挚地欢迎各界合作伙伴的加入,您可以通过以下联系方式与我们进行沟通。我们期待着与您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参展/参会/赞助咨询 余磊 先生 电话:185 1623 8893 邮箱:yulei@smm.cn 市场/观众/媒体合作 储丹 女士 电话: 177 2134 3809 邮箱:chudan@smm.cn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