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603个
总市值近300亿元的电力公司粤电力A盘后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粤电莎车综合能源有限公司 拟投资建设广东能源莎车县200万千瓦光储一体化项目 (光伏建设规模2000MW;储能建设规模500MW/2000MWh), 项目总投资129.17亿元 。 粤电力A在公告中进一步表示,根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场区太阳能资源丰富, 预计年平均利用小时数为1479.71小时,总体投资经济可行 。 关于新能源的规划,粤电力A在日前披露的调研活动信息公告中表示, 公司初步计划“十四五”期间新增新能源装机约1400万千瓦 ,其中陆上风电约160万千瓦、海上风电约280万千瓦、光伏约960万千瓦。 2022年公司争取投产新能源项目规模约为100至200万千瓦 。 截止目前, 公司已投产的新能源项目以风电为主,风电装机总容量约为197万千瓦 ;已投产光伏规模较小仅为0.12万千瓦。在建的阳江青洲一、青洲二海上风电项目合计100万千瓦,分别计划于2023年、2024年建成并网。 粤电力A表示, 公司目前已核准或备案新能源项目规模约1066.6万千瓦 ,呈现出广东、新疆、青海、贵州四省区重点开发和国内其他区域积极拓展的“4+N”区域布局态势。后续将积极通过预收购和收购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拓展海上风电、陆上风电、光伏等资源。 储能方面,粤电力A在互动平台表示, 目前公司已有10家电厂投运了电源侧储能项目 ,电厂通过“机组+储能”联合调频模式优化AGC调频质量,为电力系统提供优质、高效的辅助服务;部分新能源项目按照各省市地方政策要求,配套建设一定比例的储能装置;后续公司将在用户侧及独立储能方面开展相关研究。 东方财富证券研报指出, 储能将是推动分布式光伏后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由于户用储能的盈利模式主要来自于峰谷价差套利,户储光储一体化能显著提升户用光伏与储能的经济性,或将催生大量经济性装机需求。 公开资料显示,粤电力A主要从事电力项目、新能源项目的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电力的生产和销售业务。公司主要发电资产位于广东省内,是 广东省属国资控股唯一资产过千亿的上市公司 。半年报显示,电力销售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比例达98.46%。 消息面上,广东省能源局、南方能监局近日联合发布《关于2023年电力市场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首提“一次能源价格传导机制”和“售电公司收取浮动费用”。电力行业多位权威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这体现了进一步疏导煤电成本的行业意愿,而 火电盈利修复也将继续获得政策支撑 。 国信证券分析师黄秀杰等11月21日研报认为,粤电力A当前以火电装机为主, 公司火电业务有望迎来盈利修复 。国家政策推动煤炭保供调价,煤炭长协覆盖率、执行率和履约率提升,公司火电燃料成本有望下行。截至2021年,粤电力A风光新能源累计装机容量占比7.02%, 公司风光新能源装机占比及盈利能力均有待进一步提升 。 兴业证券分析师蔡屹11月5日研报认为, 粤电力A加快绿电转型,第二增长曲线显现 。得益于公司新能源项目有序推进投产, 前三季度风电完成发电量29.67亿度,同比增长191.17% 。公司火电基本面呈现底部向上态势,且加速转型成为“火电+绿电”并行的综合性电力运营商。兴业证券 预计公司2022年归母净利润-5.16亿元,而2023年净利润有望转正,预计盈利18.38亿元。 虽然粤电力A 新能源发电业务利润贡献及其他投资收益同比增长显著,但难以弥补火电业务亏损 。受多种因素影响, 煤炭、天然气价格仍旧高居不下,公司火电业务持续亏损 。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4.86亿元,同比增长20.42%;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7.20亿元。
近两年,储能受到各方资本热捧,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有上百家储能相关新公司成立,注册金额高达423亿元,其中有43家储能技术服务新公司、54电池新公司和7家抽水蓄能新公司注册成立,具体情况如下: 需求旺盛,各路资本纷纷加码 为实现“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我国开始逐步建立以新能源为基础的新型电力系统。作为新能源产业的核心,储能技术和产业的发展也备受关注。随着市场需求的逐渐扩张,以及利好政策的不断加持,不仅初创企业和上市公司投资布局,各大私企、央企也纷纷步入储能这一价值蓝海。在2022年至今新成立的企业中,国家能源集团、国家电投、大唐集团、华电集团、中国能建、三峡集团、国家电网、等多家央企参与投资。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43家储能技术服务新公司注册成立,注册金额高达84亿元。 电池供不应求, 龙头企业加速扩产 随着新能源汽车、电力储能的大力推广,动力及储能电池需求迅速攀升,导致电池市场长时间处于供需不平衡的状态,部分企业苦不堪言。为应对动力电池供不应求的情况,电池企业开始加速提升产能。宁德时代相继成立厦门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能建时代(上海)新型储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时代三江新能源资源有限公司。三一集团在长沙成立三一锂能有限公司,正式宣布进入锂电与储能赛道。协鑫在四川成立协鑫能科锂电新能源有限公司,加入激烈的锂资源争夺战。 央国主导 抽水蓄能 为提升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能力,抽水蓄能的建设随之进入快车道。根据抽水蓄能行业分会数据,2022年,仅用10个月,我国抽水蓄能装机规模已达31.3吉瓦,接近目前抽水蓄能电站装机总规模。从2022年至今新成立的抽水蓄能企业中可以看出,央国企在抽水蓄能建设中占据主导地位。6月22日,国家电网、皖能集团、申能集团、宁国市国资委共同投资成立安徽宁国抽水蓄能有限公司。6月21日,浙江松阳抽水蓄能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6亿元,该公司由中国三峡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浙能绿能电力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持股。
据中国能建投资公司11月23日发布的消息,近日,中国能建举行2022年第二批工程建设项目集中开工(奠基)仪式,此次集中开工(奠基)共6个项目,总投资近117亿元,总装机容量2055兆瓦,项目类型涵盖光伏、风电、“光(热)储”多能互补一体化和共享储能电站等。 具体来看,新疆哈密1500兆瓦多能互补一体化项目位于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属于招商引资“中国-亚欧博览会合作向未来”重点项目。项目规划装机容量1500兆瓦,其中光伏1350兆瓦、储热型光热150兆瓦,按照“光热+光伏”一体化模式开发建设,计划总投资约80.8亿元。 新疆石河子300兆瓦光伏项目位于新疆石河子第八师134团及142团辖区,属于国家首批大基地光伏项目,也是投资公司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投资建设的首个新能源项目。项目规划装机容量300兆瓦,配套建设45兆瓦/90兆瓦时储能系统,计划总投资约16.3亿元。 辽宁朝阳白山150兆瓦风电项目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属于朝阳市新能源大基地项目,也是中国能建内部协同投资开发、建设的典型项目。项目规划装机容量150兆瓦,新建一座220千伏升压站,计划总投资约10.2亿元。 宁夏固原100兆瓦/200兆瓦时储能项目位于宁夏固原市泾源县,属于宁夏回族自治区2022年储能电站示范项目。项目规划装机容量为100兆瓦/200兆瓦时储能系统,新建110千伏升压站一座,计划总投资约4.3亿元。 新疆哈密十三间房50兆瓦风电项目位于新疆九大风区之一的哈密十三间房风区,也是投资公司在新疆投资建设的首个风电场项目。项目规划装机容量为50兆瓦,新建110千伏升压站一座,配套建设5兆瓦/10兆瓦时储能系统,计划总投资约3.3亿元。 山东广饶55兆瓦光伏项目项目位于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是中国能建投资公司在鲁投资建设的首个项目。项目规划装机容量55兆瓦,计划总投资约2.5亿元。 此外,在3月22日,中国能建举行了2022年首批工程建设项目集中开工(奠基)仪式,此次涉及集中开工项目15个,其中新能源项目13个、总装机容量达1600兆瓦,总投资近100亿元。项目全部建成后,每年可提供约23亿度清洁能源电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25万吨。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