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专题

CLNB 2025(第十届)新能源产业博览会

2025年4月16日-18日,由上海有色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SMM)承办的“CLNB 2025(第十届)新能源产业博览会将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办。

 | 进入专题>

CLNB 2025(第十届)新能源产业博览会

制氢电解槽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新能源峰会】

来源:SMM

上海有色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MM)主办的2025 (第十届)新能源产业博览会-氢能产业发展论坛上,江苏天合元氢科技有限公司 总工程师 石勇针对“制氢电解槽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的话题展开分析。

发展现状

氢能的战略地位

战略定位:

1. 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氢能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

3. 氢能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

电解水制氢

市场分析

根据Nexbind Insight Market Research的分析报告:预计到2030年制氢电解槽的市场容量将超过100亿美元,2024年至2030年的增长率将超过25.8%。

固体氧化物电解水制氢

高温固体氧化物电解水制氢(SOEC)

原理:

SOEC理论上可看作是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lid Oxide Fuel Cell, SOFC)的逆运行,其工作原理是在高温下(600~1000℃)利用固体氧化物电解质的离子导电性,将水分子电解成氢气和氧气。

应用场景:核电,氢冶金等产生大量工业余热的场景,减少碳排放;

发展现状:处于少量商业化试运行阶段。

SOEC发展现状——优势

01. 高效率、低能耗

高温电解效率提高20~50%,节电20~30%;

2. 低成本

原材料多属于陶瓷粉末,无贵金属。与外部余热结合进一步节电,最高可达~50%;

3. 可逆性

SOEC可以在电解池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两种模式之间灵活切换,形成“电-氢-电”。

4. 绿色低碳

可再生能源驱动,与化学合成热集成,使捕获的二氧化碳和水回收到合成天然气或汽油、甲醇或氨中。

SOEC发展现状

产品劣势:

1、材料要求高,单片大尺寸电极较难制作;

2、启动与运行复杂;

3、密封技术难;

4、应用场景、规模化效应受限;

5、技术成熟度偏低,处于实验室和商业化转化阶段。

发展方向:

1. 高温环境下的材料耐久性和系统稳定性问题。

2. 单电池与电堆规模化生产与质量控制。

3. 电堆稳定性与寿命提升;

4. 加强与可再生能源耦合控制。

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

原理:

PEM电解槽使用无孔固体聚合物作为电解质和阴阳极之间的隔膜。在阳极,水分子经历氧化反应生成氧气;而在阴极,氢离子在电场作用下穿过质子交换膜并与电子结合,产生氢气。

质子交换膜电解槽(PEM)

优势:

1. 快速响应,宽负荷运行

可适应快速变化的能源输入、尤其波动性的风光绿电;

2. 快速启停

系统可快速启停,适用于加氢站等应用场景;

3. 结构紧凑

单侧受压,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

4. 绿色清洁

可再生能源驱动,电解纯水,无污染,氢气纯度高。

质子交换膜电解槽(PEM)发展现状

产品劣势

1、单槽产氢量偏小;

2、性能不足(同类国内外对比):关键组件、电密和单位直流能耗、贵金属负载量等

3、成本高:质子交换膜、贵金属催化剂、膜电极制备工艺复杂

4、耐久性需提高:质子交换膜易受机械应力、化学腐蚀等影响而破损老化,贵金属催化剂易团聚、中毒失活。

发展方向:

1、提升性能和稳定性:优化质子交换膜(质子传输能力、稳定性),电解槽结构

2、降低成本:质子膜国产化替代、减少贵金属催化剂用量;提升膜电极的制备工艺

3、工作压力高:进一步提高单侧受压能力,提高材料均一性,降低后续设备成本

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

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AEM)

原理:

AEM制氢使用纯水或低浓度碱液作为电解质,水由阳极穿过AEM膜渗透到阴极,在阴极发生析氢反应产生OH-和氢气,OH-穿过AEM膜传导到阳极,并在阳极发生析氧反应。

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槽(AEM)发展现状

产品优势:

快速启停:AEM膜具有良好的离子传导性能,电解槽可快速启停

析氢单侧施加~3MPa的压力,不需考虑氢中氧的除氧问题

快速动态响应,可灵活适配可再生能源

成本低:可以使用非贵金属催化剂材料

产品劣势

1、AEM膜:材料合成复杂,规模效应受限,成本高、寿命短

2、AEM膜溶胀较大,单槽大尺寸制备困难

3、阴极催化剂仍以Pt/C为主,相比PEM电流密度较低

4、技术欠成熟,处于商业化初期

发展方向

1、膜材料改进:发展具有高导电率、离子选择性、长期碱性稳定性的AEM

2、电极优化:开发高性能非贵金属催化剂

3、进一步提高电流密度

碱性电解水制氢

碱性电解水制氢(ALK)

原理:

碱性电解水制氢以碱性溶液为电解质。在直流电的作用下,阴极发生还原反应,得到电子生成氢气和氢氧根离子;阳极发生氧化反应,氢氧根离子失去电子生成氧气和水。

碱性电解槽(ALK)发展现状

目前碱性电解水制氢系统中主要包括电解槽、气液分离装置、纯化装置。

产品优势

成本低:电极材料成本相对较低,使用非贵金属催化剂。

电解效率:满工况条件下,天合元氢二代槽电解效率能达 85 % 左右。

宽负荷运行:能在较宽电流密度范围(25%~130%)稳定运行,对输入电力品质要求不高,可兼容多种能源供电。

规模化:适应大规模绿氢制备项目。

碱性电解槽(ALK)发展现状

待解决的问题

电解效率;低功率范围窄;响应速度慢;流场设计精细化程度低;启停频繁导致材料稳定性差。

发展方向:

1、技术研发与创新:电极、隔膜、电解槽结构设计,材料耐腐蚀性研究、系统研究与仿真;

2、规范化生产: 建立标准化生产体系、优质零部件选择;

3、能源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构建“风光氢储” 一体化的能源系统;

4、设备维护与管理:建立全生命周期理念、智能化运行

电解槽对比分析

单槽大型化

“方”“圆”之争

四种电解水技术总结对比


》点击查看2025 (第十届)新能源产业博览会专题报道

暂无简介

陈雪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