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S/T 1690-2024《镁及镁合金板、带材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标准解读

YS/T 1690-2024《镁及镁合金板、带材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标准解读

中铝洛阳铜加工有限公司 马宝平 张华乐

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周阿蒙

项目背景和编制过程

2018年5月,我国绿色工厂领域首项国家标准GB/T 36132-2018《绿色工厂评价通则》正式发布,为我国绿色工厂的创建和评价提供了可参照的技术标准,也为制定各行业绿色工厂评价标准或具体要求提供了总体技术框架。本标准是在评价通则的指导下,针对镁及镁合金板带材行业绿色工厂评价实施层面的标准,标准研制中考虑到产业的特点和差异,明确了具体的量化评价指标要求,是指导企业以及第三方机构开展绿色工厂评价、出具评价报告的依据。

2021年12月2日,工信部下发了《2021年碳达峰碳中和专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工信厅科函〔2021〕291号),下达《镁及镁合金板、带材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行业标准制定计划,项目计划编号为2021-1767T-YS,项目完成年限为2023年。为保证标准的全面性及准确性,标准编制组详细调研了国内外的标准情况,并进入多个生产企业进行实地调研,收集现场实测生产数据,并且在2022年8月至2023年3月间,召开多次标准工作会议对调研数据和指标的确定进行讨论并修改草案稿。标准在2023年3月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并通过挂网和发函等形式向全行业广泛征求意见,于2023年4月底完成了标准技术审查,2023年9月完成报批,2024年4月10日第4号公告发布,将于2024年10月1日实施。

标准主要技术指标

1.标准框架及评价

本标准评价原则符合一致性原则、行业性原则、系统性原则。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过程和绩效相结合,并与GB/T 36132-2018提出的相关评价指标体系和要求保持一致,分为“基本要求”等7个方面的一级指标,“合规性与相关方要求”等25个二级指标,突出镁及镁合金板、带材行业特点,在管理体系方面增加社会责任要求;产品方面,因镁及镁合金板带材生产过程不存在有害物质使用,二级指标不包含“有害物质使用”。权重系数方面,考虑到镁及镁合金板、带材行业的特点,因该行业具有设备投入大、生产工艺复杂、生产工序多等特点,因此将基础设施和绩效指标所占权重适当加强,分别设定为20%和30%;由于镁及镁合金板带材行业不属于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将能源与资源投入和环境排放权重系数均设定为15%,同时将管理体系和产品所占权重均设定为10%。评价方法方面,评价可进行自评、也可以由第二方进行相关方评价或由第三方组织实施资质评定。

2.主要评价要求

2.1基础设施

一级指标基础设施下设的主要二级指标有:建筑设施、照明设施、设备设施等。

建筑设施:分为厂区建筑的管理,建筑设计的建筑材料、采光、给排水,建筑结构、厂区标识和绿化等方面。根据5家镁板带材生产企业绿化及场地现状的调研数据,其绿化率的平均值为30.4,综合考虑了绿色工厂的通用要求,确定了绿化率指标宜不低于30%,所调研企业中有3家满足,2家接近,所制定指标具有行业先进性。

照明设施:照明系统宜设计合理,减少照明的能耗,节约资源。

设备设施:专用设备不得在《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2年本)之列,应采用国内外技术先进、节能环保、清洁安全的生产设备,降低能源与资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此外还对加热、轧制、锯切、热处理和砂光等主要生产工序设备进行具体要求,如锯切设备的烟气净化系统、砂光设备的过滤装置等等。在镁及镁合金板带材生产企业中,还应投入适宜的污染物处理设备,如布袋除尘、废水收集池(若有废水)等,以确保其污染物排放达到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目前多数地区已经要求超低排放,因此环保处理设备必不可少,未要求超低排放的地区,也应提前顺应绿色发展趋势,提前配备环保处理设备。

2.2能源与资源投入

一级指标能源与资源投入下设的主要二级指标有:能源投入、资源投入等。

能源投入:根据产品特点及工艺流程的不同,在此将镁及镁合金板带材产品分为三类,其中Ⅰ类产品为纯镁系、Mg-Al-Zn系(Al含量5%以下)、Mg-Mn系等镁及镁合金板带材产品;Ⅱ类产品为Mg-Zn-Zr系、Mg-Al-Zn系(Al含量5%及以上)、Mg-Re系等高强镁合金板材产品;Ⅲ类产品为Mg-Li系镁合金板带材产品。单位产品能耗值是绿色工厂的关键指标,此项指标通过5家镁及镁合金板带材行业生产企业的调研数据而确定,将调研统计结果下浮取整,保证所定指标优于行业平均水平,并将各能耗限额分为宜满足的1级指标和应满足的2级指标,最终确定了镁及镁合金板带材行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表。

资源投入:对原辅材料质量、砂光系统、有害物质使用等方面提出了要求,并要求按照GB/T 7119的要求开展节水评价工作。确定具体指标时,编制组对5家镁及镁合金板带材行业生产企业进行了单位产品取水定额情况调研,调研结果显示单位产品取水定额数值在 0.69 m3/t~0.92m3/t,平均值为 0.81m3/t,综合考虑行业专家以及相关生产企业意见后,确定单位产品取水定额宜不高于 0.8m3/t。在调研数据中有2家数据符合、1家数据接近,满足绿色工厂评价要求先进性指标要求。

2.3产品

GB/T 36132-2018《绿色工厂评价通则》中的产品指标包括生态设计、有害物质使用、节能、减碳、可回收利用率等二级指标。考虑到镁及镁合金板带材行业的特性,本标准对指标进行了调整,仅保留了生态设计和减碳这两个二级指标。

2.4环境排放

本标准中环境排放一级指标包括大气污染物、水体污染物、固体废物、噪声、温室气体五项二级指标,与GB/T 36132-2018《绿色工厂评价通则》保持一致。环境排放指标的设置以满足降低排放、符合排污许可制度、规范排污管理为原则。环境排放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标准要求,宜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水体污染物排放、固体污染物排放、减少噪声污染,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本标准根据镁及镁合金板带材生产行业的要求,明确规定了相关环境排放标准。

2.5绩效

绩效指标应至少满足行业准入要求,综合绩效指标应达到行业先进水平。绩效统计和计算应选取和覆盖能够反映工厂绩效水平的完整周期,至少包括不超过评价前一自然年度连续的12个月。

工厂容积率、单位用地面积产能由《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和《镁及镁合金加工行业绿色工厂评价导则》指导确定,规定工厂容积率应不低于0.6,宜不低于0.72,工厂建筑密度应不低于30%,宜不低于40%。绿色物料使用率、单位产品废水产生量、生产现场颗粒物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废水回用率等绩效指标,综合了5家企业的调研情况和行业专家以及相关生产企业意见,将镁及镁合金板带材行业绿色物料使用率规定为应不低于85%,宜不低于90%;生产企业单位产品废水产生量应不高于0.7m3/t,宜不高于0.6m3/t;生产现场颗粒物排放量应不高于9mg/m3,宜不高于7mg/m3;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应不低于90%,宜不低于95%;废水回用率应不低于85%,宜不低于90%。

标准分析及实施意义

本标准为首次制定,在标准研制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国内镁及镁合金板带材行业生产企业设计水平、技术装备水平、生产管理水平、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水平及操作水平,又吸纳了国内外先进的绿色工厂管理技术,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创新性。通过文献搜索,国内与镁合金加工行业绿色工厂评价相关的标准有GB/T 36132-2018《绿色工厂评价通则》和YS/T 1690-2024《镁及镁合金加工行业绿色工厂评价导则》。与该两项标准相比,本标准对镁及镁合金板带材行业生产企业的厂区绿化率、单位产品取水定额、绿色物料使用率、单位产品废水产生量、生产现场颗粒物排放量、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废水回用率及单位产品综合能耗等具体指标进行明确规定,标准水平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本标准基于对镁及镁合金板带材生产企业的实际验证和调研,确定可用于镁及镁合金板带材行业绿色工厂的评价工作,可以系统的评价企业生产过程的能源、资源使用情况,进而有针对性的进行节能、节水、节约原材料、减少污染物排放等工作,为评估企业绿色工厂创建水平提供了规范的途径。标准的实施方便了镁及镁合金板带材行业绿色工厂评估工作的快速推广,引导和规范镁及镁合金板带材行业实施绿色制造和绿色工厂创建,有利于推动我国镁及镁合金板带材行业绿色发展,对全面推动我国绿色制造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 源自有色标准计量质量)

暂无简介

李丹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