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由SMM和日本高兴实业株式会社联合主办的2024全球再生金属产业链高峰论坛-电池回收论坛上,广东省环境监测协会-电池回收利用管理与监测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郑秋华介绍了“中国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的相关话题。他表示,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发展趋势主要有四个方面,趋势一——国内企业依托技术优势积极拓展国际市场;趋势二——电池回收政策管理体系区域完善;趋势三——回收模式及产业布局持续优化;趋势四——关键回收技术持续创新。
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产业相应背景及政策
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再生行业得到长足发展。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2020 年我国进口石油 5.42 亿吨,同比增长 7.3% ,创造历史新高。
我国是第一大能源消费国,对外依存度高,调整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刻不容缓!
新能源汽车不仅减小对石油的依赖,而且极大减少二氧化碳和大气污染物排放
世界各国均将能源列为优先发展战略 ,抢占新能源革命先机;
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持续增长
据公安部数据显示,截止2023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2041万辆,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为743万辆;
新能源电池退役量将迎来高峰
预计未来5-10年,动力电池退役量将迎来爆发增长,退役电池如何处理以及完善的管理体系迫在眉睫。
截至2026年,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累计退役量将达93万吨,当前退役电池仍以磷酸铁锂为主,
到2025年,三元电池退役量将与磷酸铁锂基本持平。(据相关行业统计)
近年中国锂电池行业的相关政策
一、动力电池回收政策推动:
以旧换新政策以及将废旧锂电池纳入固废管理。
二、根据我国不同阶段动力锂电池政策发展规划总结:
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有利于绿色环境保护
发展废旧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和技术有利于降低废旧金属、废电解液等对环境的污染,有助于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一块废旧手机电池的污染强度是普通干电池的100倍,可严重污染6万升水。
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市场现状
电池回收行业三大发展
回收体系建设政策
国家密集出台电池回收利用政策,初步建立电池回收利用政策体系
回收网点建设
全国31省市区设立回收网点超过1万个,广东省网点个数超1000个.
【回收网点】
设立1万余家回收服务网点;覆盖31个省市区;省会、直辖市网点密度高。
规范企业布局
为引导行业规范发展,工信部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评审工作,截至今年,已完成五批企业评审认定,共156家企业进入公告《白名单》。
具体到各地区来看,广东:20家;湖南、江西、安徽分别为18家、16家、11家;浙江、河南:各8家;江苏、湖北:各7家;天津、上海、福建:各6家;河北、广西、贵州、山东各:5家;重庆3家;吉林、甘肃、云南、四川:各2家;北京、海南、宁夏、陕西:各1家。
规范企业产能布局
规范条件企业累计再生利用产能超120万吨,梯次利用产能超50万吨。
从区域来看,江西、湖南、浙江再生利用产能较高,广东、江苏梯次利用产能较高。
商业模式-第三方回收模式
第三方回收企业作为电池回收主体,自主建立回收网络完成从电池回收到资源化利用全过程的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电池厂商回收模式
电池生产企业作为电池回收主体,利用渠道优势打造对电池材料的闭环回收与废旧电池梯次利用的商业模式。
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发展趋势
趋势一:国内企业依托技术优势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国内头部回收企业(华友/格林美/邦普/中伟)等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海关总署牵头开展退役电池进口标准制定,引导国外电池材料回流。
趋势二:电池回收政策管理体系区域完善
合理借鉴海外法规,与欧盟电池法规等形成衔接,有效破解贸易壁垒;
政策约束性增强,《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年中完成。
趋势三:回收模式及产业布局持续优化
锂电回收头部企业逐渐开展全业务、全国性、上下游延伸布局;全国将逐渐形成完善的区域化回收生态布局。
特点1:锂电回收头部企业与地方资源优势结合进行全国性布局;
特点2:锂电回收企业积极向汽车拆解、原材料制造上下游延伸布局;
特点3:电池、整车企业依托资源优势强势进入回收领域,构建资源循环体系;
特点4:省市地区逐渐形成回收→梯次→再生区域化全生态。
趋势四:关键回收技术持续创新
企业加速整包利用、快速分选、主动均衡等关键梯次技术突破;短程再生、清洁高值利用成为退役电池再生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一、梯次利用关键技术
1、整包梯次利用:直接整包利用,避免拆解后的高难 度重组利用
2、快速分选技术:全面评估退役电池性能,对电池电芯进行快速分选
3、主动均衡技术:采用能量转移的方式,解决一致性 差的问题
二、再生利用关键技术
1、带电破碎技术:直接破碎分选,安全性提高,物料 分散效果好
2、精细拆解技术:兼容性高,低功耗拆解,精细化归集,含杂率低
3、短程再生技术:实现锂与多种杂质的分离,简化锂的回收利用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