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价格会员

涉及货币信贷、房地产、利率政策!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释放这些信号

11月27日晚间,央行发布了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认为,全球经济持续复苏,但也面临增长前景分化、发达经济体高利率溢出影响、金融体系风险暴露、债务违约风险上升等诸多挑战。下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加强优质金融服务,更好支持扩大内需,促进稳外资稳外贸,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

专家认为,未来央行将把握货币信贷供需规律和新特点,总量上加强贷款均衡投放,更多关注存量效用。盘活存量贷款、提升存量贷款使用效率、优化新增贷款投向,这三个方面通过有效地将增量和存量信贷分配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用途上,对支撑经济增长同等重要。

房地产风险方面,国内优化调整房地产金融政策效果初显,房地产金融风险外溢性有限,“切实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积极稳妥支持地方债务风险化解”也呼应了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对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有关要求。

加强贷款均衡投放,更多关注存量效用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三季度货政报告体现了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基调,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强调“更加注重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将继续为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未来央行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持续较强。

接近央行人士表示,未来央行将把握货币信贷供需规律和新特点,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总体取向不变,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总量上加强贷款均衡投放,更多关注存量效用;结构上优化资金供给结构,做好五篇大文章;价格上保持融资成本持续下降,保持汇率基本稳定。

“未来货币信贷增长既会对实体经济保持稳固支持力度,又会强调可持续的平稳投放,更好地匹配宏观经济发展和经营主体需求。”他认为,未来央行将继续着力优化增量贷款投向,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同时考虑到增量贷款每年仅约为存量的十分之一,存量和增量贷款在支持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本质上相同,将更多推动盘活存量贷款,减少对新增债务的依赖。

据市场人士分析,报告提出“增强市场基准利率的公信力”“增强LPR对实际贷款利率的指导性”,强调了观察市场资金的实际供求状况,主要是看市场基准利率的走势,个别时点少数交易的利率波动不代表市场整体情况;同时,未来将继续释放改革潜力,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银行负债端成本控制也更受重视,通过“稳定银行负债成本”,银行可以兼顾实现保持合理利润和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的两个目标,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实现经济金融的良性循环。此外汇率部分,引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加强外汇市场管理”的表述,并纳入了“三个坚决”的表态,体现央行防范汇率超调风险的决心和能力。

科学看待信贷增长,不一味强求“同比多增”

“在盘活存量背景下,不要简单看信贷总量增长甚至‘同比多增’,而要评估增量和存量贷款支持经济增长的整体效能。”

在上述市场分析人士看来,我国货币信贷存量已经很大,存量资金循环对经济增长也有作用,如果把闲置、低效运用的存量资金充分发挥作用,即使新增贷款、货币增速慢一些,也能够有力支持实体经济。盘活存量贷款、提升存量贷款使用效率、优化新增贷款投向,这三个方面通过有效地将增量和存量信贷分配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用途上,对支撑经济增长同等重要。

而信贷结构有增有减,反映了后续信贷增长的规律和新特点。“近年来,科技创新、制造业、绿色发展、普惠小微等重点领域贷款增量和占比都在明显上升,而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等领域贷款有所放缓。这两块合在一起后,信贷增长虽然慢了,但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能是明显改善的。”

他认为,在新发展阶段分析金融总量指标要有更多元视角。短期一味强求“同比多增”,并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反而可能造成“虚增”、“空转”甚至透支中长期可持续增长的潜能。既要更多看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中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的合理融资需求是否得到充分满足,也可以更多关注涵盖更全面的社会融资规模,或者拉长时间观察累计增量、余额增速等。

此外,信贷稳定增长和均衡投放更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过去几年,虽然每年贷款都同比多增,但“大月过大、小月过小”波动更为突出,这很大程度上是信贷本身在提质降速过程中,信贷结构中“增”的一面和“减”的一面在时间上可能不同步。前不久三部门联合召开的金融机构座谈会提出要“着力加强信贷均衡投放,统筹考虑今年后两个月和明年开年的信贷投放”,就是希望1月“开门红”时点或3月、6月等贷款大月不要冲太猛,适度向前后贷款“小月”进行平滑,通过增强信贷增长的稳定性,提升经济恢复发展的稳定性。

统筹兼顾银行资产负债两端,利率政策协同性进一步增强

据市场人士分析,三季度货政报告强调了利率政策的协同性,既展现在增量和存量贷款利率的协同下降,也反映为银行资产负债两端利率的稳步下行,还体现为利率汇率政策的均衡把握。

一方面,在新增贷款利率下行的同时积极推进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报告开设专栏介绍了利率政策的协同性增强。9月以来商业银行积极开展存量房贷利率调降工作,超过22万亿元房贷平均下降0.73个百分点,银行向居民每年让利1600-1700亿元,事实上银行也实现了降低中长期贷款利率的目的。

同时,统筹兼顾银行资产负债两端。专栏还介绍了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和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建设的最新成果,2019年LPR改革以来,企业贷款利率降幅是LPR的2倍。2022年以来,主要银行先后三次主动下调存款利率,今年9月下调1年期及以上存款利率10~25个基点,为银行持续让利实体经济创造有利条件。

据了解,9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3.82%和4.02%,较6月继续下行13个和9个基点,有效发挥了利率政策促消费、稳投资、扩内需作用,实体融资成本再创有统计以来新低。

该市场人士指出,在坚持立足国内、降低利率的同时,央行也综合施策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既坚持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也灵活运用工具箱抑制单边预期。报告在下阶段汇率政策中新增的“三个坚决”表述,也展示了央行维护外汇市场平稳运行的决心。

与此同时,随着外部压力缓解,近期人民币汇率显示走强势头。“市场预计美联储本轮加息已见顶,10年期美债利率也由此前一度升破5%回落至4.5%下方。外部压力缓解和国内经济回升向好推动人民币汇率明显回弹,11月以来对美元汇率升值超2%。未来,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仍有坚实基础。”他分析称。

“三箭齐发”保持贷、债、股等重点融资渠道稳定

房地产风险方面,《报告》强调,要落实好房地产“金融16条”,加大对城中村改造、“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性住房建设等金融支持力度。

上述接近央行人士表示,三季度报告指出“切实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积极稳妥支持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呼应了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对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有关要求。

“国内优化调整房地产金融政策效果初显,房地产金融风险外溢性有限。”他指出,今年以来,金融部门从供需两端综合施策,“三箭齐发”保持贷、债、股等重点融资渠道稳定,支持改善行业经营,优化调整个人住房贷款政策,着力稳定房地产市场。房地产市场成交总体改善,10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商品房销售等指标边际好转。

据了解,目前50万多亿元房地产贷款中超7成是个人住房贷款,而国有四大行2023年中报显示个贷不良率仅为0.5%左右,房地产市场调整对金融体系的外溢影响可控。报告还提到要用好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房企纾困专项再贷款等工具,将进一步支持房企化险。

在他看来,房地产市场长期稳定发展具有坚实基础。一方面,监管部门近期多次发声,提振市场信心,同时支持化债金融部门也在持续行动。

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2023金融街论坛上表示,我国城镇化仍处于发展阶段,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有很大潜力。此次报告和11月17日金融机构座谈会的新闻稿,也都提出积极服务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同样是在上周召开的金融机构座谈会上,一行一局一会表示积极支持地方政府稳妥化解债务风险,引导金融机构与融资平台开展平等协商,通过展期、借新还旧、置换等方式降低债务成本,为下阶段平稳有序化债提出了清晰路径,也让市场吃下了定心丸。

“地方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他表示,我国政府的整体债务水平在国际上处于中游偏下水平,特别是中央政府债务负担较轻。地方政府债务一般有实物资产支持,且主要集中于经济规模较大、经济增长较快的省份,风险总体可控。

SMM在线问答访问TA的主页

上海有色网资讯中心,在线回答您的提问!

SMM在线问答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