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券商最新策略观点新鲜出炉,具体如下:
中信证券:增配超跌成长
国内经济逐季修复趋势明确,增量政策的效果预计将逐步显现,降息概率提升;外部流动性等环境因素持续改善,美债收益率中枢料将持续下行,中美元首会晤提振市场风险偏好;市场流动性预期稳定,投资者情绪整体回暖,建议坚定增配超跌成长,重点关注科技与医药板块。
华安证券:继续成长反弹主线 关注复苏链配置机会
11月第3周上证指数继续小幅上涨,已经连续4周取得正涨幅。展望后市,A股向上仍有空间,可继续为之。①海外风险偏好压力缓释。10月美国通胀数据低于预期,美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压力减少,美债回落,有利于全球资本市场风险偏好回升;②基本面仍在修复中。虽然复苏斜率仍缓,但10月宏观经济数据延续向好,此外复苏节奏较缓也更利于政策相机发力;③尽管11月央行以大规模增发MLF维持流动性宽松,但往后看如果新增的5000亿国债启动发行以及10月房地产数据大幅承压下,后续仍有降准甚至降息的可能和预期。
建议关注三条主线。(1)具备潜力的成长类行业反弹,包括:①受益于流动性宽裕及年内算力供给短缺且缓解节奏较慢而反复催化的通信、电子。②超跌后配置价值增加、近期反弹较弱的电力设备。电力设备无论是超跌时间还是幅度都首当其冲,然而近期反弹力度最弱。③估值底部及集采压价幅度减小、政策预期逐渐明朗转圜的医药生物。
(2)经济边际改善叠加市场增持认可的金融风格。包括银行、非银金融板块均可增加配置。
(3)价格催化、业绩向好及估值适宜的食品饮料。消费白马容易受到北上资金进出的影响,但是从估值-业绩配置性价比看已经处于良好区间。
中信建投:整固之后将继续前行
APEC会晤之后,市场在等待新的利好。我们认为外部流动性环境将继续改善,且近期国内政策信号积极,后续有望进一步加码。市场在短期整固之后,震荡向上趋势有望持续,如逢调整可考虑积极布局,结构中产业周期催化的成长板块具备弹性。
行业配置层面,生产淡季、需求偏弱环境下指数向上空间仍需进一步催化,但稳增长政策继续发力、中美关系边际缓和支撑下预计β无忧,叠加全球流动性环境边际向好不变,具备产业周期催化的半导体、医药及汽车更具弹性,主线行情未完。从支线角度看,近期受益中美关系边际缓和、有望迎来边际变化的出口链仍值得关注,受益方向或主要集中在创新药、电子、机械设备、家电、纺服、新能源等。
海通证券:目前行情上行的核心驱动力仍在
历史上年底结构再平衡概率较大,发生背景多是年底博弈+弱市环境,催化剂是政策或事件。这次需多维度思考,既要重视可能再平衡的大金融及医药,又要重视政策和技术双轮驱动的科技。本轮行情的背景是A股估值处底部+海内外积极因素显现,目前行情上行的核心驱动力仍在。
国金证券:紧握成长+券商“抢反弹”
站在当下,国内基本面及流动性均非“核心因子”,美债利率仍是A股的核心变量,其反复下行,将驱动A股维持反弹行情。同时,考虑到中美关系升温,虽不会像2018年底那般对情绪面有很强的提振效果,但情绪面回暖大概率会透过此前受到美国制裁压制的板块缓解而逐步扩散,形成整体修复,有利于配合美债利率下行,增强A股反弹的力度。倘若2024年初“M2%-社融%”如期转向,“宽货币”预期下,A股“春季躁动”将有望迎来一波主升浪行情。
静待海外流动性回升及情绪面修复,维持紧握成长+券商“抢反弹”。成长大概率轮动,建议均衡配置,包括:(1)汽车,尤其是“智能汽车/无人驾驶”;(2)AI尤其看好电子、传媒及计算机;(3)医药生物,尤其CXO及创新药;(4)机械自动化(包括机器人、工业母机等);(5)电力设备。券商,受益于印花税调降政策落地、杠杆资金回升及重组预期。港股,恒生科技,中美关系缓和;黄金受益于美债利率下行及地缘政治风险上升。
中银证券:海外风险缓释 A股迎来布局时点
中美关系改善有望利好对美出口产业,特别是此前对美出口受到冲击、我国具备全球竞争力、高价值量的高端制造。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中,美国四次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尽管后期对部分商品执行关税豁免,但仍有多类产品受到较大冲击,特别是机电设备、机械设备、车辆及运输设备、纺织原料及制品等,在我国对美出口金额占比中均较贸易摩擦前有所回落。这部分受到冲击的出口商品中,我国具备全球竞争力、高价值量的高端制造行业尤其有望受益于本次中美关系改善,值得重点关注,特别是光模块、新能源(太阳能、风电零部件,新能源整车及零部件等)、高端机械设备等。
广发证券:继续把握中美政策底共振下中资股的反转机遇
中美利差收敛与外资回补契机已经到来,A股估值沟壑收敛基本已完成,同时我们今年提出的反脆弱的应对——新投资范式“杠铃策略”组合的超额收益可能面临阶段性下降。行业配置:A股:1. 中美政策底共振,受益估值修复:非银金融/创新药;2. 三季报线索:(1)自由现金流充裕+出清期需求改善:消费电子及上游(被动元件/面板)、装修建材、半导体(射频/存储),(2)率先开启主动补库+毛利改善:化纤/白电/纺服。港股:(1)中美利差收缩敏感:医药/汽车/港股互联网;(2)资本开支和库存低位,收入改善的出清后期品种:消费电子/半导体/地产销售链。
华西证券:人民币汇率企稳 助力A股岁末行情
随着美国通胀下行和美元指数走弱,市场继续交易“美联储加息结束”,全球风险资产迎来喘息。10月各项经济数据显示国内需求端仍显不足,在“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的政策基调下,财政政策靠前发力,货币政策也将配合宽松。当前人民币汇率已回到8月份水平,汇率贬值对货币政策的制约已明显缓解,叠加外交方面大国关系的转暖,后续外资重回净流入的可能性在增加,助力本轮A股岁末行情的延续。
行业配置上:低估值红利作为压舱石,同时关注受益于本土替代和需求端回暖催化的华为产业链、估值调整至历史低位且政策预期改善的医药等。
民生证券:准备好拥抱长期主线
本周公布的美国10月份CPI同比及核心CPI同比均继续下行,从分项来看,能源价格拖累较大,总库存水平的低位仍然对能源价格存在支撑,能源价格进一步回落需要更大程度的需求破坏。然而从需求端来看,结构分化明显,往前一步是“衰退”还是“滞胀”仍然是横亘在市场面前的问题,消费端的零售数据继续走弱,但投资端的新屋开工却在高利率环境下继续上行,经济数据的强弱互现本身使得判断未来美国的经济状态成为了绕不开又解决不了的问题,那么市场索性选择“期盼”的方向——于是我们看到本周美债收益率继续下行,主要股指均录得涨幅,贵金属和铜因金融条件的放松有所修复,而代表“衰退”故事的原油进一步回落。
在过去GDP增长所需要的底层资源越来越少,来源是经济结构的两重切换:第一,第三产业中的“其他行业”对GDP的拉动越来越强;第二,房地产一方面促进了上述的第三产业发展,也带来了制造业结构的转变,制造业越来越偏向于对资源(尤其是金属)消耗更少的非金属制品业(建材)、化学工业,而对资源消耗更多的设备制造业(专用、通用、能源、交运设备)却占比下降。但过去经济路径的逆转自2021年以来发生——工业相较服务业更多地拉动了GDP增长,而制造业中设备制造的比例明显上升,未来的每单位增加值所消耗的资源趋于上升。房地产的缺位,反而让经济中的企业利润空间下降,造成了实物消耗强于GDP,强于上市公司利润的整体格局。
时值年末,面临激烈的排名竞争,市场对长期视角下的未来真相或许漠不关心,在全市场基于短期经验对于成长的期待行情中,我们无意于通过一个短期策略去制造或者判断此轮波动。我们对于资源、实物资产、红利资产的战略看好不曾改变,在躁动不安的市场下,投资者至少不应该与长期趋势为敌,不做抽刀断水之事,并最终准备好拥抱长期主线。
浙商证券:寻找处于被动去库或已迈入主动补库阶段的行业
结合库存周期位置和股价表现的相关度,展望2024年我们重点寻找处于被动去库(即有望迈入主动补库)或已迈入主动补库阶段的行业。
结合2023三季报,大部分上游行业(有色、钢铁、石化、化工)、部分中游制造(汽车、轻工、家电、国防)、TMT(电子、计算机、传媒)需求出现改善迹象,逐步迈入被动去库或主动补库。与此同时,地产链需求仍待改善,库存继续去化。可以发现,基于库存周期行业比较框架,当前迈入被动去库及主动补库阶段的行业关键特征在于具备全球竞争力,如电子、汽车、家电、有色、化工等。展望2024年,相较于总量波动,以AI崛起为代表的结构亮点更为突出,这是市场延续主题投资大年特征的核心驱动。展望2024年,产业类主题,关注人形机器人、自动驾驶、卫星互联、苹果MR、AI硬件终端、AI+办公、AI+教育等值得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