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价格会员

瑞林工程副总工程师:中国铜加工生产工艺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SMM年会】

来源:SMM

【SMM年会 | 中国铜加工生产工艺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国瑞林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余学德表示,整个铜产业链包括采矿、选矿、粗铜冶炼、精铜冶炼、铜加工等环节。中国铜产业链呈现如下特点:铜产品消费持续增长,目前是世界第一的铜产品消费国;铜加工能力大于铜冶炼能力,而冶炼能力又超过铜精矿保障能力,中国铜工业最突出的问题是资源不足。


SMM 11月12日讯:在由上海期货交易所和SMM共同举办的2021SMM有色金属行业年会上,中国瑞林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余学德介绍了中国铜加工生产工艺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余学德表示,整个铜产业链包括采矿、选矿、粗铜冶炼、精铜冶炼、铜加工等环节。中国铜产业链呈现如下特点:铜产品消费持续增长,目前是世界第一的铜产品消费国;铜加工能力大于铜冶炼能力,而冶炼能力又超过铜精矿保障能力,中国铜工业最突出的问题是资源不足。近十年,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全球最大的铜加工材(铜及铜合金材)生产国与消费国,但企业整体研发实力不够;企业数量多而规模小,中低端产品产能过剩。

国内铜加工产业现状

铜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机械制造、建筑工业等领域,在中国有色金属材料的消费中仅次于铝。

1)应用范围:中国现有 124 个产业中,有 113 个部分使用铜产品,占 91%。

2)产品类型:板材、带材、排材、管材、棒材、箔材、线材、杆材、锻件、铸件等。

3)生产能力:2020年铜加工材产能为1900万吨,比2019年提高4.5 %。

4)生产厂家:中国铜加工企业约1000家,产业整体生产集中度较低。以2020年为例,前30家企业的集中度47.52%,前20家企业的集中度为42.85%,前10家企业的集中度为31.9%,前5 家企业的集中度为17.1%。

整个铜产业链包括采矿、选矿、粗铜冶炼、精铜冶炼、铜加工等环节。中国铜产业链呈现如下特点:铜产品消费持续增长,目前是世界第一的铜产品消费国;铜加工能力大于铜冶炼能力,而冶炼能力又超过铜精矿保障能力,中国铜工业最突出的问题是资源不足。

近十年,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全球最大的铜加工材(铜及铜合金材)生产国与消费国,但企业整体研发实力不够;企业数量多而规模小,中低端产品产能过剩。

近年来中国铜材的表观消费量一直维持增长态势,尤其在2009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中国铜材需求的高速增长是支撑全球铜消费的最终主要动力。    

生产工艺技术现状

中国铜加工工艺主要特征

(1)新产品、新材料开发成果显著,传统铜加工材已经逐步完成了向现代铜加工材的转变。

(2)加工技术正向高精度、高性能、节能、环保方向发展。

(3)产品质量稳步提高,产品标准水平已处国际先进行列。约270种合金、近千品种,是世界产品品种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在众多铜加工品种中,涌现出一大批按国际先进标准生产的产品。

(4)新技术、新产品和现代加工技术成为行业追求的方向。

铜板带材生产技术 

高精板带带式法迅速取代了块式法,典型的工艺流程是:大铸锭热轧获得卷坯(或卧式连铸卷坯 )—— 双面高精铣屑 ——高精冷中轧——保护性钟罩炉退火——高精度成品轧制——展开式保护气体退火——板材横剪、带材纵剪。

带式法取代块式法,对高精板带生产是一种革命,实现了生产的自动化、现代化,达到了高效、优质、节能、节材等目的。特别是卷坯的表面铣屑和气体保护退火淘汰了酸洗工序,从而大大地改善了生产环境。

铜管材生产技术 

卷式生产法成为我国管材生产的代表性先进技术,其中空调器用高效散热内螺纹铜管生产技术已走在世界前列。我国铜盘管生产技术的特点是管坯生产方式的多样化,主要方式有三种:

大锭热挤压——高速轧制

水平连铸——行星轧制

上铸法  (也称上引法)

这三种方法已完全产业化,适应不同的投资和生产规模,推动了铜管生产的技术进步。

短流程(新)工艺

“节能、降耗、优质、高效”是工艺追求的目标 ,离开优质的任何工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

传统的三段式铜及合金加工材生产方式正在被打破,工艺流程进一步缩短。

在原铜加工“合金熔铸、热加工、冷加工”工艺中的热加工工序正不断地被两步法取代。卧式水平连铸坯——高精拉伸上引连铸坯——高精拉伸等方法已被普通采用,并已成为空调管,内螺纹管、合金线材、锡青铜带材等热点产品主要生产式,对我国铜加工节能、节材、降低产品成本、减少项目投资等起到了重要作用。

产业发展对策及展望

3.1 产业发展对策

1)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2)重视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

3)加快铜加工业的资产重组和产品结构调整。

3.2 新产品、新工艺

1)高纯化:尽可能地提高材料的导电及导热性,满足电工级和电子级无氧铜要求(真空熔炼和连续铸造)。

2)微合金化:目的是牺牲最少的导电导热性换取其他性能,其中有氧韧铜和高强高导铜合金是最主要的微合金化铜。

3)复杂多元铜合金,用于电气电子、汽车连接器等(新合金和成型工艺的开发)。

4)复合材料化,包括层状复合和原位复合,提高铜合金制品性能以满足特殊需要。

3.3 铜加工技术装备

1)高效、节能、短流程、环保型的加工技术;   

2)高性能铜材的制备及加工技术;   

3)在线质量控制技术;

4)加工过程的生产和物流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工艺技术;   

5)研制、开发、生产高效、节能环保、自动化、连续化、专业化、低成本的铜加工技术装备和生产线;

6)加强铜加工分析测试和在线检查等技术创新;研制、开发、生产先进的、实用的、低成本的分析检测装备和仪器。

►直播中 | 2022年铅锌市场展望 再生铅行业发展前景 锌消费何去何从? 【SMM年会铅锌专场】

SMM年会主论坛

》点击查看在线视频直播报道


SMM在线问答访问TA的主页

上海有色网资讯中心,在线回答您的提问!

SMM在线问答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