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早盘芯片股冲高,截至10:28分,金卡智能、国民技术涨停,飞利信涨近17%,金志科技、恒润股份、芯朋微等跟涨,涨幅不断扩大中。
当前全球都面临着缺芯困扰,许多企业都因芯片短缺以及芯片涨价问题而受到影响,在‘买不起’和‘买不到’双重因素的加持下,国产芯片迎来了发展机遇。
高盛最新研究报告指出,全球多达169个行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芯片短缺的打击,包括钢铁产品、混凝土生产、空调制造、啤酒酿造、肥皂生产等众多行业。
六月初,马来西亚的商场和大多数企业关闭,该国开始第二次几乎全面封锁,以应对不断恶化的新冠疫情。有分析人士认为,这有可能加剧全球范围内已经非常严重的芯片短缺问题。马来西亚是全球第七大半导体出口中心,全球范围内有超过50家半导体公司在马来西亚有投资,几乎涵盖所有半导体巨头。台湾方面,疫情也对台积电、日月光等造成了影响。
另一方面,疫情造成全世界许多加工厂都没法如期正常开工,不少地区居家办公、在线培训成常态,消费类电子产品需求猛增。根据惠普2021财年第二季度的数据显示,惠普消费类个人电脑和商用及消费类打印机领域的销售额均同比增长70%以上。此外,全球智能设备快速升级也大大增加了对芯片的需求量。而新能源汽车需求的持续增加也进一步扩大了对芯片的需求。
此外,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及需求端扩大的影响,近日相关企业纷纷上调产品价格,自芯片短缺以来,芯片价格大涨5倍之多。据报道,晶圆代工厂第3季报价最高将上调三成,远高于市场此前预期的15%。其中,联电、力积电最受客户追捧,价格涨势最大,台积电、世界先进等也将根据市场情况作出具体调整。
据SMM数据库显示,6月15日,多晶硅复投料现货均价217元/千克,近半年来涨幅超150%。
中信证券电子组首席分析师徐涛认为,目前半导体缺货覆盖各类产品,既包括成熟制程的MCU、电源管理芯片、功率分立器件等,也包括先进制程的手机主芯片、显卡GPU等。从历史来看,半导体缺货是长期存在的现象,但本轮缺货引发的涨价较此前更为严重。
徐涛表示,目前主流晶圆厂和封测厂均已上调报价,并处于满产状态。下游设计厂商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交货期延长和价格调涨。当前半导体设备从受订到出货,间隔时间在6个月至9个月,部分达1年以上。考虑到设备安装调试还有3个月左右,一季度下单的设备预计要到2021年底至2022年才能形成产能。在目前下游需求回暖的背景下,行业产能紧张可能持续至2022年。
在当下芯片短缺持续的困扰下,国产芯片迎来了发展的快车道。
赛迪顾问副总裁李珂表示,当前,中国芯片产业大而不强,芯片的产能和市场比较大,但芯片产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高速高精度产品仍然做不了。
李珂建议,发展芯片产业要有长期战略规划,产业发展节奏要“以我为主”,不要受外部环境的干扰。对芯片产业的投入仍要继续加大,国家也应加大支持力度,同时保障资本渠道的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