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6

  • 47吨锂电池用再生黑粉原料完成进口通关

    近日,中国资源循环集团电池有限公司从海外进口的47吨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原料,在天津新港海关通关。 资料显示,作为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中国资源循环集团电池有限公司成立于2025年4月,其业务涵盖新能源汽车废旧蓄电池回收、梯次利用、电池租赁及零配件生产。 再生黑粉原料,是由锂离子电池废料经多道工序处理而成,富含锂、镍、钴等有价金属,且含量远高于原矿。 中国资源循环集团电池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他们已经与众多海外货源企业、国内需求企业达成再生黑粉原料进口和供给意向,再生黑粉原料经由中国资源循环集团电池有限公司及其合作伙伴加工生产,成为再生锂电材料后,重新进入电池生产环节,形成产业闭环,使电池资源循环利用链条更加畅通。 市场方面,为推动再生资源循环利用,规范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原料等原料的进口管理,国家生态环境部、国家海关总署、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多部门,于2025年6月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原料、再生钢铁原料进口管理有关事项的公告》(简称“公告”),该公告自2025年8月1日起实施。 该公告明确提出,“符合相关要求的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原料不属于固体废物,可自由进口。”这也标志着我国对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进口解封。 在此背景下,进口再生黑粉原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我国对原矿的依赖程度和开采体量,有利于促进减排降碳和生态保护。 据业内测算,每进口1万吨再生黑粉原料,能够减少约3万吨原生矿的开采,降低2.5万吨的碳排放。 从锂电供应链角度来看,再生黑粉进口业务具有较高战略价值,并将带来一定行业影响。 首先,由于原矿开采,受资源分布不均、地缘风险、环保要求等限制,而再生黑粉原料的规模化进口,将有效对冲原矿供应风险。通过“电池回收-再生”的供应链,将降低我国对矿源的依赖,从而提升产业链抗风险能力。 第二,再生黑粉中锂、镍、钴等金属含量高,再生料相较原生料,可降低冶炼、提纯等环节的能耗,有利于节能减排。 第三,此次再生黑粉进口,该供应链通道得以打通和验证。此单业务量虽规模有限,但为锂电供应链开辟了新路径,其示范效应或将加速行业向多元化供应体系跃迁。

  • 进口再生金属原料检验规程分享【再生金属产业论坛】

    10月14日,在由上海有色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MM)、山东爱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主办的 2025 SMM全球再生金属产业高峰论坛(中国篇)主会议 上,广州海关技术中心工业原材料检测研究所研究员萧达辉对“进口再生金属原料检验规程”进行了分享。 一、再生铜铝原料标准概况 •《关于规范再生铜及铜合金原料、再生铝及铝合金原料进口管理有关事项的公告》 •(生态环境部、海关总署、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告 2024年 第23号) ➢符合附表要求的再生铜铝原料不属于固体废物,可自由进口。 ➢给出了再生铜原料、再生铜合金原料、再生纯铝原料、再生变形铝合金原料、再生铸造铝合金原料对应的海关商品编号。 ➢除放射性污染检验应符合海关专门检验要求外,再生铜铝原料的检验首先采用感官检验,当不能确定是否符合附表指标要求时按照海关行业技术规范或国家标准的相应检验方法进行检验。 ➢发现疑似固体废物的,可以委托专业机构开展属性鉴别。 •《关于发布<进口再生铜原料检验规程>等5项行业标准的公告》(海关总署公告2024年第157号) •5项海关技术规范 2024年11月15日起正式实施 其列举了《进口再生铜原料检验规程》(SN/T 5416-2024)、《进口再生铜合金原料检验规程》(SN/T 5417-2024)、《进口再生铸造铝合金原料检验规程》(SN/T 5418-2024)、《进口再生变形铝合金原料检验规程》(SN/T 5761-2024)、《进口再生纯铝原料检验规程》(SN/T 5762-2024)等。 二、再生铜铝原料技术要求及检验 海关检验规程与旧版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其提及改动2:范围:删除实验室检验。 海关技术规范总体要求 检验地点:原则上,海关应在第一入境口岸对进口再生铜原料(以下简称“原料”)实施检验。海关总署可以根据便利对外贸易和进出口商品检验工作的需要,指定在其他地点检验。 装运要求:进口再生铜/铝原料不得和其他种类的进口再生金属原料混装,不同类别的散装原料不得混装。当不同类别的原料有独立包装时可以混装,但应分类放置。 单证要求:按申报要素应符合规范申报要求,应注明具体的原料类别。集装箱箱号(或其他车载工具识别号)、封识号应与相关单证列明的信息一致。 技术要求:再生原料的种类、类别,表观特征,技术指标要求。 其对放射性污染检验、爆炸性物品,密闭容器和压力容器检验(实施目视等感官检验),危险废物检验(实施感官检验)、危险废物检验(实施分拣)等进行了介绍。 ♦疑似固体废物排除 ➢疑似固体废物现场排查采用感官检验。 ➢现场排查发现有疑似固体废物的,应按照《进口货物的固体废物属性鉴别程序》的要求,委托专业机构开展固体废物属性鉴别。 7.1按照布控指令实施的检验项目均合格的,判定该批原料合格,予以放行。 7.2放射性污染、表观特征、爆炸性物品、密闭容器、压力容器、危险废物、夹杂物含量、含有涂层的原料含量、铜合金实物量任一项检验结果不合格的,则判定该批货物不合格,并按以下方式处置:装运要求——进口再生铜原料不得和其他种类的进口再生金属原料混装,不同类别的散装原料不得混装。当不同类别的原料有独立包装时可以混装,但应分类放置。 三、再生钢铁原料技术要求及检验 •《关于规范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原料、再生钢铁原料进口管理有关事项的公告》 •(生态环境部、海关总署、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告 2025年 第14号) ➢符合附表要求的不属于固体废物,可自由进口。 ➢给出了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原料、再生钢铁原料对应的海关商品编号。 ➢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原料的检验按照海关行业技术规范进行检验 ➢除放射性污染检验应符合海关专门检验要求外,再生钢铁原料的检验首先采用感官检验,当不能确定是否符合附表指标要求时按照海关行业技术规范或国家标准的相应检验方法进行检验。 ➢发现疑似固体废物的,可以委托专业机构开展属性鉴别。 其从类别、表观特征等角度对再生钢铁原料的性能指标要求进行了阐述。 •进口再生钢铁原料的检验按照海关行业技术规范进行检验 ►再生钢铁原料海关检验规程的改动 改动1:核心标准更新为GB/T 39733-2024 改动2:依托国标的技术要素,强调海关技术规范 改动3:增加了钢铁实物量 其对海关检验规程与旧版相比的主要技术变化、现场检验、现场检验——感官检验等进行了介绍。 四、再生黑粉原料技术要求及检验 背景 •《关于规范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原料、再生钢铁原料进口管理有关事项的公告》 •(生态环境部、海关总署、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告 2025年 第14号) ➢符合附表要求的不属于固体废物,可自由进口。 ➢给出了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原料、再生钢铁原料对应的海关商品编号。 ➢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原料的检验按照海关行业技术规范进行检验 ➢除放射性污染检验应符合海关专门检验要求外,再生钢铁原料的检验首先采用感官检验,当不能确定是否符合附表指标要求时按照海关行业技术规范或国家标准的相应检验方法进行检验。 ➢发现疑似固体废物的,可以委托专业机构开展属性鉴别 ►黑粉技术要求 其还从类别、镍钴总量、铁含量、磷含量、锂含量、水溶性氟含量以及其他指标等对黑粉技术要求进行了阐述。 其还介绍了进口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原料的检验按照海关行业技术规范进行检验、进口黑粉海关检验规程等内容。 五、建议 表观特征不符的高风险的疑似固体废物: 未经拆解的废五金、未经拆解的铜铝线,卫生状态较差的再生铜/铜合金原料,卫生状态较差的再生铝合金原料,明显混有废塑料、废木材、粒径不大于2mm的粉状物等夹杂物的再生钢铁原料原料。 高风险危险废物——铜/铜合金 切削油:经检测,样品其他挥发物为0.06%(疑似废切削液)。 其还列举了疑似切削液、PCB板、疑似PCB板等。 高风险危险废物——铝/铝合金 废线路板:感官检验怀疑不符合规定,取样检验,50kg样品,要求线路板等危险废物不超过5g(0.01%)。 夹杂物检验 明确了无法分离夹杂物的处理方式。 必要时,将样品破碎,将嵌入在样品中的夹杂物机械分离。若无法分离的,整块料按夹杂物处理。称量。 取样——取样检验 其结合再生铸造铝合金的案例对夹杂物含量进行了介绍。 取样——感官检验 货物的均匀性: 无法看清包装件内部,随机抽取不少于10%的独立包装件倒出、切割、扦取和拆包等方式查看包件内货物的整体状况。 压包/块,从查看的每个包装内应随机抽取不少于2个,采取锯开、断开或碎解等方式观察其内部。 》点击查看2025 SMM全球再生金属产业高峰论坛(中国篇)报道专题

  • SK On与EcoPro签署黑粉合同 强化电池核心原材料供应链

    来自SK On的消息显示,近日,公司与EcoPro签署了“电池循环生态系统业务协议”及基于此协议的“黑粉供应合同”等一系列文件。 根据协议,SK On将向其美国生产基地SK Battery America(SKBA)采购基于生产废料制成的高纯度黑粉,并供应给Ecopro,月供应量约200吨,合约期自今年起至2029年,最长可达5年。 EcoPro计划利用该黑粉制作成正极材料后,再供应给SKBA。 双方计划以此业务合作为基础,未来扩大相关材料业务和客户地区,巩固全球废旧电池回收利用的价值链。 据韩国研究机构SNE Research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达504.4GWh,同比增长37.3%。 其中,SK On装车量19.6GWh,同比增长10.7%,市场份额微降至3.9%,排名第五位。

  • 央企引进!我国首批进口锂电池用再生黑粉原料通关

    来自中国资源循环集团(下文简称:中国资环)的消息显示,8月15日,由中国资环旗下资环绿投国际公司从海外引进的20吨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原料运抵宁波并顺利通过海关验收,这是《关于规范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原料、再生钢铁原料进口管理有关事项的公告》正式实施后我国首批进口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原料,为推动再生资源循环利用迈出重要一步。 资料显示,黑粉是以锂离子电池废料为原料,经放电、拆解、热解、破碎和分选等工序处理后,得到的以锂、镍、钴等有价成分构成的黑色或灰黑色粉料。黑粉中的锂、镍、钴等有价金属资源丰富度远高于原矿,再生黑粉原料进口有利于拓展供应渠道,降低对原矿的过度依赖和开采,促进减排降碳和生态保护。 今年6月9日,生态环境部联合海关总署、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及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原料、再生钢铁原料进口管理有关事项的公告》,自8月1日起实施。《公告》明确,符合要求的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原料不属于固体废物,可自由进口。 据悉,中国资环于2024年10月18日在天津挂牌成立,注册资本100亿元,是中国第98家央企,也是国内首家从事资源循环利用的央企。 中国资环股东信息显示,国务院国资委、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各持股20%,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各持股10%。 作为循环经济领域的“国家队”,中国资环正加速布局动力电池、有色金属、新能源器件、电子电器等循环利用业务板块,着力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合作,贯通资源回收、梯次使用、拆解、加工、再利用全链条,加快打造全国性、功能性的资源回收再利用平台,减少对原生资源的依赖,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 标准解读 | SN/T 5937-2025《进口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原料检验规程

    进口锂离子电池用 再生黑粉原料检验规程》 SN/T 5937-2025 解 读 0 1 制定背景 随着全球新能源产业的迅猛发展,锂离子电池的应用日益广泛,其报废量也逐渐增多。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作为回收处理的重要产物,富含镍、钴、锂等有价金属,具有极高的回收利用价值。2025年6月9日,生态环境部联合海关总署等六部门发布了《关于规范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原料、再生钢铁原料进口管理有关事项的公告》。公告规定符合要求的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原料不属于固体废物,可自由进口;对进口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原料(以下简称“再生黑粉”)的检验按照海关行业技术规范进行,公告自 2025 年8月1日起实施。为满足公告要求,海关总署于2025年7月25日发布了《进口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原料检验规程》(SN/T 5937-2025),明确再生黑粉进口检验要求。 0 2 主要内容 再生黑粉是锂离子电池废料经放电、拆解、热解、破碎和分选等工序处理后,得到的以锂、镍、钴等一种或多种有价成分构成的黑色或黑灰色粉末 。再生黑粉的回收利用可降低成本、减少资源浪费,但是不同来源的再生黑粉质量参差不齐,如果进口的再生黑粉质量较差,会影响后续加工安全和环境安全。规程在充分吸收《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GB/T 45203-2024)标准实施经验的基础上,以生态环境部发布的相关公告为基准,根据我国进口实际、产业需求、检测能力等因素进行自主创新与优化,围绕监管有效、风险可控、保障有力、操作明确要求,规定了进口再生黑粉检验的术语和定义、总体要求、现场表观特征检验、取样、疑似固体废物排查、制样、实验室检验检测和结果处置等内容,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符合国情的进口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原料检验规程。 总体要求 规程紧密结合海关检验监管流程特点及口岸执法人员在进口再生黑粉检验过程中的实际需求,对进口再生黑粉的检验地点、安全防护、设施设备、装运要求、指令要求、单证要求、记录要求和技术要求等作出了明确规定。 第一入境口岸是再生黑粉的检验地点,同时也可以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指定在其他地点检验。一线检验人员和实验室人员应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装备,现场还应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如样钎、样品袋等,确保顺利、合规地完成相关工作。在规程公布的各项要求中,重点要关注的是技术要求,见表1。 表1 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原料性能指标要求 现场检验和取制样 规程规定了现场表观特征检验的单元、每单元随机抽包数量、实施现场感官检验的结果处理。 为确保现场取样程序科学、规范且操作便利,取得代表性样品,规程详细阐述了取样规则,重点包括三方面内容: 一是 当进行表1中的性能指标项目检验检测时,取样随机抽包与表观特征检验抽包一致; 二是 每批货物取样量不少于5 kg; 三是 固体废物属性鉴别取样应根据《进口货物的固体废物属性鉴别程序》规定进行。 制样方面,样品首先应充分混匀,然后进行缩分,每份缩分为不少于2 kg。保留两份样品,一份检测,一份留样。 疑似固体废物排查 规程明确疑似固体废物排查采用现场检验排查和实验室检测排查相结合的方法,当现场检验发现存在以下(不限于)情形的,委托专业鉴别机构实施固体废物属性鉴别:发现原料具有很大刺激性气味;掺杂有大量目视可见夹杂物;外观明显不符合表1规定的表观特征要求。 经实验室检验检测中发现存在以下(不限于)情形之一的,委托专业鉴别机构实施固体废物属性鉴别: 一是 发现再生黑粉中锌、铅、铬、镉、砷杂质元素含量超过表1规定的最高限量要求的2倍及以上; 二是 发现再生黑粉中水溶性氟含量超过表1规定的最高限量要求的2倍及以上; 三是 发现含有镍或(和)钴元素的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原料中镍钴总量、锂含量均低于表1规定限量要求的50%;含有磷酸铁锂的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原料中铁、磷、锂含量均低于表1规定限量要求的50%。 实验室检验检测 实验室检验检测项目主要包含粒度、主元素含量检测、杂质元素含量检测、水溶性氟含量检测和主元素摩尔比计算,其中: 粒度(60目筛上物质量分数)按照GB/T 45203-2024附录I的规定进行。 主元素含量检测首先按照GB/T 45203-2024附录A规定进行,若检测后发现含有镍或(和)钴元素的再生黑粉中镍、钴、锰、锂含量不符合表1中要求的,再分别按照YS/T 1342(相应部分)的规定作进一步检测。检测发现含有磷酸铁锂的再生黑粉中锂含量不符合表1中要求的,按照YS/T 1342.4的规定方法作进一步检测;磷、铁含量检测结果不符合表1中要求的,再分别按照GB/T 45203-2024附录B和附录C的规定的方法作进一步检测。 杂质元素含量检测按照GB/T 45203-2024附录A的规定进行。 水溶性氟含量检测按照GB/T 45203-2024附录D的规定进行。 主元素摩尔比计算按照GB/T 45203-2024附录H的规定进行。 上述项目的检验检测结果应按GB/T 8170的规定进行修约,修约后结果与表1规定的数值进行比较,符合要求的判定结果合格,否则判结果不合格。 结果处置 检验检测项目对照表1要求均合格的,判定该检验批原料合格,予以放行。现场检验或实验室检验检测中发现任一项结果不合格的,则判定该批货物不合格,并按相关规定实施退运处置。如果经专业鉴别机构鉴别为固体废物,依法按固体废物有关规定处置。 03 作用与意义 《进口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原料检验规程》是海关落实国家战略,细化海关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原料国家准入管理配套措施的重要举措,在确保守牢国门安全、促进供应链安全及行业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协调统一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规程明确了对进口再生黑粉的性能指标要求、检验模式、申报和装运要求等,可有效支撑和规范海关对再生黑粉的检验监管工作,指导一线查验关员规范开展现场检验、取样、实验室检测和结果处置等工作,避免不同口岸、不同人员由于做法不一产生的执法尺度不统一的风险。 本规程发布可增加国内镍、钴、锂等关键金属的供应,缓解国内资源短缺压力,降低对原生矿资源的依赖,为国内锂电池回收产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原料来源渠道,有利于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促进产业上下游协同发展,创造更多经济价值。同时,有效遏制不符合再生黑粉标准的“洋垃圾”入境,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推动我国向绿色循环经济转型,社会和经济效益巨大。同时统一的检验规程有助于净化市场,避免劣质产品冲击,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为国民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供稿:宁波海关吴宗涛、俞雄飞 、李星儒

  • 睿勤新能源三元黑粉投料试生产正式启动!

    2024年4月8日9点58分 ,随着热闹的鞭炮声响起,睿勤新能源公司迎来了重要的历史性时刻—— 三元黑粉投料试生产正式启动 。 仪式开始 在生产启动仪式上,公司领导发表了重要讲话,首先肯定了睿勤团队在项目建设中的辛勤付出,同时强调了锂离子电池原材料项目在环保领域的重要性,并殷切期望全体员工再接再厉,早日打通整条产线。 生产启动 随着投料设备开始运行,原料缓缓进入储罐,其他设备同时启动,现场的全体同事情绪高涨,这一刻,我们共同见证了睿勤公司 从建设期正式转为生产经营期 。 展望未来 此次生产启动仪式象征着公司的进步和发展,它展示了我们的团队精神和执行力,体现了我们对未来的信心和决心。我们相信,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公司一定能够实现更高的目标,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在此,我们再次感谢所有员工的辛勤付出和对公司的忠诚。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书写公司的新篇章!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