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27

  • 难敌下游风电“价格战” 广大特材2022年净利下滑超四成 今年一季度上升

     受下游风电行业价格战拖累以及生铁、合金等原材料价格高企等因素影响,特钢材料厂商广大特材2022年净利下滑四成。 4月22日,广大特材发布2022年业绩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收33.67亿元,同比增长23.02%; 归母净利润1.13亿元,同比下滑41.5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95亿元,同比下滑35.86%。 广大特材证券部人士回应《科创板日报》记者称, 全年业绩下滑主要源于公司所属风电行业需求较上年减弱,主机单兆瓦竞标价格持续下降,公司风电产品价格下滑明显,带来毛利率及收入下滑。 有业内人士表示,2022年,海上风电“抢装潮”装机由高峰迅速回落至低谷,同时受到风电补贴政策退坡,海上、陆上风机价格持续走低,再加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等影响,多重因素导致风电行业同比波动明显。 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数据统计,自2021年以来,国内风电机组单瓦价格经历了连续两年的大幅下滑,2021 、2022年风电机组均价同比下降50%、25%。 下游厂商电气风电董秘办人士对《科创板日报》记者称,2021年,海上风机的价格在6000元/kW左右,到了2022年,则降至3000元/kW左右;陆上风机的价格则由3000元/kW左右降到了2022年的1500元/kW左右。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截至今年4月,陆上风机的价格已经下探至1300元/kW左右,再创新低。 据4月7日,中核集团发布的《新华水力发电有限公司2023年度风力发电机组(含塔筒)集中采购中标候选人公示》公告显示,其招投标入围的明阳智能、三一重能、金风科技、电气风电等8家整机厂商风机投标综合报价,已经低至1330.25元/kW左右。 广大特材主要从事高端装备特钢材料和高端装备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公司主营业务分为新能源风电、能源装备、机械装备、模具制造和海洋石化装备等业务板块。其中,新能源风电零部件业务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占比46.28%,2022年新能源风电实现营收15.58亿元,营业收入比上年增加8.33%,毛利率比上年减少4个百分点。 对于新能源风电板块毛利率的下降,广大特材证券部人士将原因归结于市场“原材料”价格波动所致,“受市场环境及全球通胀加剧等影响,公司生产所需废钢、生铁、合金等原辅材料价格居于高位,导致公司毛利率下滑。” “不过,目前来看,生铁等原材料价格目前已慢慢回落,带来的一个直观表现就是,从去年四季度至今年一季度,公司业绩已经止跌企稳。” 上述证券部人士表示。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第一季度,广大特材营业收入为8.6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24%;实现净利润0.7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7.50%。

  • 可再生能源发展迅猛!英国智库:2022年“风光”发电占比创历史新高

    根据英国能源智库Ember周三发布的一份报告,去年风能和太阳能对全球电力的贡献达到有史以来最高的水平,这反映出可再生能源的繁荣发展,也预示着“化石燃料时代结束的开始”。 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12%的电力来自太阳能和风能,创下历史新高,2021年的占比为10%。 报告还称,太阳能连续第18年成为增长最快的电力来源,同比增长24%,增加的电力足以满足南非全年的电力需求。而风力发电量的增长(2022年增长17%),则几乎可以为整个英国提供电力。 “这将成为化石能源时代结束的开端,”报告首席作者、Ember高级电力分析师马乌戈扎塔·维阿特罗斯·莫蒂卡(Małgorzata Wiatros-Motyka)指出,“我们正在进入清洁能源时代。” 他表示,清洁电力将重塑全球经济,从交通运输到工业等各个领域。 目前仍不足以满足需求 该报告分析了来自78个国家/地区(占全球电力需求的93%)的电力数据。 报告显示,目前有60多个国家10%以上的电力来自风能和太阳能。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合计占2022年全球发电量的39%,创历史新高。 然而,尽管取得了这些进展,研究人员表示,风能和太阳能的迅猛发展仍不足以满足全球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因此,该报告指出,煤炭和其他化石燃料填补了剩余的缺口,将碳排放量推高至历史新高。 作为世界上最肮脏的化石燃料,煤炭去年仍是全球最大的单一电力来源,占全球电力的36%。 负责可持续能源倡议的联合国秘书长特别代表达米洛拉·奥贡比伊之前表示,要确保发展中国家不落后,不陷入高碳的未来,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去年煤电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单一电力来源,这一事实再次证实了电力行业偏离实现净零排放目标的轨道。风能和太阳能的部署需要大规模以及紧急加速。 未来将加速部署 Embe报告称,2022年可能标志着电力排放峰值和化石能源增长的最后一年,清洁能源将在2023年满足所有电力需求增长。 分析师预计,今年化石燃料发电量将下降0.3%,随着风能和太阳能的加速部署,未来几年化石燃料发电量的降幅预计会更大。 国际能源署(IEA)去年表示,如果全球经济要在本世纪中叶实现脱碳,电力行业需要从排放最高的行业转变为到2040年第一个实现净零排放的行业。 Ember的分析师表示,要实现这一目标,到2030年,风能和太阳能必须占全球电力结构的41%,较2022年的12%大幅上升。

  • 国家能源局: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 2023年风电、光伏装机增加1.6亿千瓦左右

    4月12日国家能源局印发《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其中提出,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 推动第一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并网投产,建设第二批、第三批项目,积极推进光热发电规模化发展。稳妥建设海上风电基地,谋划启动建设海上光伏。大力推进分散式陆上风电和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推动绿证核发全覆盖,做好与碳交易的衔接,完善基于绿证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科学设置各省(区、市)的消纳责任权重,全年风电、光伏装机增加1.6亿千瓦左右 。 此外,要深入推进结构转型。煤炭消费比重稳步下降,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18.3%左右。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提高到51.9%左右,风电、光伏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到15.3%。稳步推进重点领域电能替代。 具体原文如下: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能源局,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各派出机构,中核集团、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国家管网集团、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国华能、中国大唐、中国华电、国家电投、中国三峡集团、国家能源集团、国投、华润集团、中煤集团、中广核: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扎实做好2023年能源工作,持续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国家能源局研究制定了《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现予发布,请各地、各单位结合实际情况抓好落实,并将执行情况于2023年12月底前函告我局。   国家能源局   2023年4月6日 附件: 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 点击跳转原文链接: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

  • 3月风电招标环比倍增 风机价格继续下探

    3月风电招标开始提速。据统计,2023Q1,风电招标量达19.86GW(另有框架招标5.5GW),同比增加2.80%;3月风电招标量约为6GW,环比大幅增加。国内一头部整机厂商高管李彩球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一季度风电招标符合预期,预计2023年风电招标数据比较乐观。 中标价格方面,据统计,3月陆风加权平均中标价(不含塔筒)为1253元/kW,海风(含塔筒)中标价格3722.47元/kW。金风科技(002202.SZ)证券部工作人员对以投资者身份致电的财联社记者表示,风机价格目前仍处于下探趋势,不过行业的集中度有提升的迹象。 出货方面,双一科技(300690.SZ)相关负责人对财联社记者表示,进入4月,机舱罩生产节奏比之前快了,发货还没明显增长,二季度北方许多地方刚解冻,下半年会进入行业旺季。 风电招标节奏提升 公开数据显示,3月风电招标量为6GW。其中,海风、陆风分别为0.9GW和5.1GW,与2月风电招标规模2.35GW相比,增幅超过一倍。 整个一季度,据财联社记者粗略统计,国内风电总招标量19.86GW,同比增加2.80%。其中,陆风招标17.11GW,同比增加14.69%;海风招标2.75GW,同比下降37.50%。 国金证券认为,考虑海风目前仍未实现全国范围内平价,建设成本仍在持续降低,2023年海风招标规模大概率同比增长,预计可达20GW;在陆风机组价格仍保持现有水平下,预计2023年陆风招标规模大概率同比持平。 李彩球对2023年风电招标数据同样比较乐观。“市场需求持续保持高涨,风机价格稳中下降,政策支持力度仍在加大,行业高景气度会持续。” 装机方面,1-2月份,由于天气寒冷无法施工,以及为全年项目做准备等原因,通常为风电传统的装机淡季。根据国家能源局的数据,2023年1-2月份风电新增装机5.84GW,同比增长1.74%。 风机价格继续下探 风机中标价呈双降趋势。据统计,继2023年2月海风加权平均价格回暖后,3月仅2个海风项目确定(预)中标商,加权平均价格(不含塔筒)为3442元/kW,环比下降13.8%;3月陆上风机加权平均中标均价(不含塔筒)为1253元/kW,环比下降18.3%。 “风机大型化以及成本控制等可以继续降低风机的生产成本,不过,行业面临较为激烈的竞争也是驱动风机价格走低的重要因素。”国内一家头部整机厂商的证券部工作人员表示。 虽然在整机环节,行业竞争仍然激烈,但行业集中度与过往相比,有所提升。金风科技、运达股份(300772.SZ)等公司证券部工作人员表示,近来,几大头部厂商的市场份额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据CWEA的数据统计,2021年中国风电市场排名前5家的市场份额合计为69.3%。2023Q1,整机商远景能源、明阳智能(601615.SH)、金风科技、三一重能(688349.SH)位列前四,中标规模分别为3.9GW、2.8GW、2.8GW、2.7GW,占比分别为22.5%、16.4%、15.9%、15.7%,合计超过70%,头部厂商市场份额有所提升。

  • 欧盟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大幅提升 风电行业今年有望实现翻番以上增长

    欧盟周四就2030年扩大可再生能源使用的雄伟目标达成一项政治协议,这是欧盟应对气候变化和放弃俄罗斯化石燃料计划的关键一步。欧洲议会成员马库斯·皮珀在推特上发文称,欧盟国家和欧洲议会一致同意,到2030年将欧盟可再生能源占最终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由目前的32%提高到42.5%。 根据中银证券不完全统计,2022年国内风电新公开招标量(不含框架协议)81.99GW,创历史新高,其中陆上风电64.06GW,海上风电17.93GW,进入2023年,招标量仍维持较高的水平,截止3月24日国内风电新公开招标量(不含框架协议)累计达18.90GW,招标量的快速大幅提升为明后年装机量的增长提供了基础,根据所遗留项目的量进行推算,预计2023年陆风和海风的出货量均会实现翻番以上的高速增长,总的出货量有望超过100GW。 据财联社主题库显示,相关上市公司中: 振江股份 表示,公司的风电和光伏业务以海外为主,特别是风电业务,公司占到西门子、Enercon、通用电气(GE)供货量的60%-70%。 金雷股份 现有风电铸件产能3万吨,募投项目达产后将新增风电铸件年产能10万吨,产品主要出口至欧洲、美国及印度等地区。

  • 欧盟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大幅提升 风电行业今年有望实现翻番以上增长

    欧盟周四就2030年扩大可再生能源使用的雄伟目标达成一项政治协议,这是欧盟应对气候变化和放弃俄罗斯化石燃料计划的关键一步。欧洲议会成员马库斯·皮珀在推特上发文称,欧盟国家和欧洲议会一致同意,到2030年将欧盟可再生能源占最终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由目前的32%提高到42.5%。 根据中银证券不完全统计,2022年国内风电新公开招标量(不含框架协议)81.99GW,创历史新高,其中陆上风电64.06GW,海上风电17.93GW,进入2023年,招标量仍维持较高的水平,截止3月24日国内风电新公开招标量(不含框架协议)累计达18.90GW,招标量的快速大幅提升为明后年装机量的增长提供了基础,根据所遗留项目的量进行推算,预计2023年陆风和海风的出货量均会实现翻番以上的高速增长,总的出货量有望超过100GW。 据财联社主题库显示,相关上市公司中: 振江股份 表示,公司的风电和光伏业务以海外为主,特别是风电业务,公司占到西门子、Enercon、通用电气(GE)供货量的60%-70%。 金雷股份 现有风电铸件产能3万吨,募投项目达产后将新增风电铸件年产能10万吨,产品主要出口至欧洲、美国及印度等地区。

  • 东方电缆:在手订单充沛 “十四五”重点推进国际化|直击业绩会

    去年是风电交付小年,海风核心环节海缆的营收规模同步缩水。而展望未来,东方电缆(603606.SH)副董事长、总经理夏峰在今日举行的2022年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在手订单充沛,“十四五”期间将重点推进国际化。 东方电缆年报显示,2022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0.09亿元,同比下降11.64%,其中海缆系统及海洋工程营业收入合计30.28亿元,同比下降25.82%。 对于投资者关注的订单情况,夏峰表示,截至2023年3月7日,公司在手订单91.30亿元,其中海缆系统57.50亿元,陆缆系统21.67亿元,海洋工程12.13亿元,220千伏及以上海缆、脐带缆占在手订单总额近50%。 产能方面,公司董事长夏崇耀表示,公司南方基地位于广东阳江,目前在建中,预计将于2024年底建成;公司东部基地已建成投运的未来工厂后续有进一步扩产的空间;公司目前暂无在海南的扩产计划。 国际化是公司“十四五”发展战略重点之一。夏峰表示,公司将重点实时关注海外(特别是欧洲)的产业政策和环境,并做出积极的应对措施。 从行业来看,近期中天科技(600522.SH)公告海外新增订单7亿元,客户辐射北美、南美、中东及东南亚;东方电缆2022年已有6.3亿元海外新增订单公告,公司同时积极对接海外运营商并跟踪中大项目。多家券商预计,海外海风需求预计于2024至2025年快速起量,头部海缆企业有望逐步打开出口空间。 此外,数字化是公司“十四五”重点突破的“两化”之一。夏崇耀表示,公司将加强数字化对QHSE体系核心业务的有效支撑;加强供应商管理,推进数字化仓储平台建设。

  • 贝莱德另类投资公司拟收购肯尼亚非洲最大风力发电厂31.25%的股份

    由贝莱德另类投资公司(BlackRock Alternatives)支持的公私合作伙伴关系计划购买位于肯尼亚北部的非洲最大风电场Lake Turkana Wind Power的31.25%股份。 贝莱德在一份电子邮件声明中表示,由贝莱德与法国、德国和日本政府以及美国影响组织共同构想的气候融资伙伴关系(CFP)将收购Finnfund、Vestas和发展中国家投资基金的股权。但该公司没有透露这笔交易的价值。 据了解,该CFP获得了6.73亿美元的承诺,重点投资于新兴市场的气候基础设施,以帮助全球快速向净零经济过渡。贝莱德投资集团表示,该310兆瓦项目的交易是其在非洲的第一笔私人市场投资。 此外,据报道称,非洲最大的风电发电厂将在2024年实现收支平衡。 而该CFP的气候使命预示着肯尼亚的目标,即到2030年使其电网的能源从目前的约92%完全可再生。当前,肯尼亚正在推动各种举措,从增加可再生能源产能到植树造林,以争取到2050年实现净零状态。 BlackRock Alternative Investors 可再生能源全球负责人David Giordano表示:“发展中经济体最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CFP独特的混合模式将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结合在一起,以加速对新兴市场清洁能源的机构投资。” 据悉,Vestas在Lake Turkana项目中持有12.5%的股份,该公司发言人Kristian Holmelund Jakobsen在回复问题的电子邮件中表示,计划中的出售遵循了其“发展风电场的战略,但不是长期所有者的战略”。

  • 2月风电招标规模“缩水” 海风价格环比回升

    2月风电招标数据出炉,节奏有所放缓。 国内某头部整机厂商高管李彩球表示,2月份天数少,个别项目尚未计入数据,预计3月数据更为乐观。 公开数据显示,2月风电招标规模达2.35GW,同比下降45.35%,环比降80.82%,其中海风招标规模0.05GW,同比下降90%,环比下降97.22%。不过,海风价格在2月份有所回升。 2月风电招标规模“缩水” 2月风电招标规模下降,行业普遍担心2023年招标规模难以重演2022年的高景气。对此,李彩球仍然表示乐观,预计全年招标规模大概率值得期待。 且从前两个月看,2023年1-2月招标规模同比增长。据统计,2023年1-2月风电招标规模达14.6GW,同比增加2.6%,其中海风招标规模1.85GW,同比下降29.12%。 国金证券认为,考虑海风目前仍未实现全国范围内平价,建设成本仍在持续降低,2023年海风招标规模大概率同比增长,预计可达20GW;在陆风机组价格仍保持现有水平下,预计2023年陆风招标规模大概率同比持平。 从前两个月中标情况来看,华夏能源网统计,排名前五位的分别是远景能源、金风科技(002202.SZ)、三一重能(688349.SH)、运达股份(300772.SZ)和中车山东风电,中标容量分别为3399MW、2880MW、1816MW、1703MW、550MW。其中,排名前两位的远景能源和金风科技中标容量合计超过了总中标规模的50%,占有市场的半壁江山。 “厂房已经建设完毕,设备和各工区也已经划好区间。2月份我们做好生产准备,3月份正式启动生产。今年订单交付压力都挺大的,因为今年装机量会比较多。新的订单特别是大兆瓦产品的订单,我们正在积极开拓。”国内头部风电主机企业山东基地相关负责人表示。 海风价格回暖 2月份海上风机价格回暖,陆上风机价格维持下降趋势。 华创电新统计,2月共4个海风项目确定(预)中标商,加权平均价格(不含塔筒)为3993元/kW,同比下降8.1%,环比增加31.5%。2月陆上风机加权平均中标均价(不含塔筒)为1535元/kW,同比下降22%,环比下降4.8%。 国内某海风整机企业相关负责人对财联社记者表示,2月单月含塔筒机组中标/预中标均价相较1月份有所提升,对于后续价格走势尚无法判断,还要看全年的情况。 风机大型化趋势有望继续拉低海风价格。2021年我国新增海上风机单机平均功率为 5.6MW,而2022年招标的海上风机项目中,有超过85%的海上风电项目机组单机平均功率大于8MW, 平均功率超8.5MW。 记者在东营某风电生产基地看到,8MW产品如今属于公司的“起步价”,公司正在积极推介更大功率的产品。

  • 发改委运行局赴宁夏召开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现场会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深入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3月3日至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调节局赴宁夏回族自治区召开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现场会,现场观摩典型项目,交流推广经验做法。 其间,与会代表实地考察了第一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典型项目建设运行情况,交流分享有关单位推动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的实践经验和思考总结。宁夏、内蒙古自治区等有关地方和重点企业分别介绍了本地区、本单位推进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 有关地区和企业的成功实践,使大家进一步深化了对加快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与会代表均表示要不断总结提炼好经验好做法,在后续工作落实中积极推广,要持续做好推动各批次项目按期开工建设投产,加大储备项目开发力度,统筹发展支撑性调节性电源和输电通道建设,探索安全稳定的一体化运行方式等重点工作。 通过本次现场会,各地、各企业更加深刻领会了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都表示将以更大力度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国家发展改革委基础司、能源局新能源司有关同志,宁夏、内蒙古等14个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重点省(区)发展改革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有关企业和单位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现场观摩交流。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