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27个
随着近些日子国际市场开始密切关注镓、锗这两种金属的供应情况,欧盟也忙不迭地开始调研区域内的产能潜力,结果不容乐观。 据英国《金融时报》周五报道, 欧盟近些日子紧急联系了一批生产铝和锌的炼厂,主要是为了调查他们在生产过程中扩产镓、锗副产品的潜力。 当然,在目前的市场状况下让炼厂投资至少数千万欧元扩产,本身也是一个颇为尴尬的要求。 希腊工业集团Mytilineos旗下的铝业公司就是其中之一。欧盟找到他们,目的是询问在铝土矿转化为氧化铝的过程中,能否顺带着生产一些副产品镓。这家工厂的欧洲事务主管Nick Keramidas对媒体确认了这件事情,同时略带嘲讽地强调欧洲(因为高电价)刚刚经历过一波炼厂的关门潮。 Keramidas说到:“欧洲说‘ 哦,让我们提高产量,可以去找氧化铝精炼厂 ’,但当我上一回环视这个行业时, 有一半的炼厂已经关门了 。当你因为产业条件问题而无法有竞争力地生产主要商品时, 投资镓副产品可能是愚蠢的 。” 欧洲有色金属交易协会Eurometaux确认,协会里有多家企业正在考虑镓和锗的供应问题,但这其实是更广泛的产业政策讨论。去年欧洲已经因为镁恐慌过一回了,今年变成了镓和锗, 大家都不知道下一个受到关注的金属是什么 。 如果说镓还能看看铝炼厂,锗需要锌炼厂采用特殊的工艺才能获取。简而言之,整个欧洲没有炼厂有这种工艺。 一些最新的动作 就镓、锗的供应前景方面而言,大宗巨头托克旗下Nyrstar正考虑在美国田纳西州的锌炼厂投资1.5亿美元,建造一个锗和镓的回收和加工设施。 光是这一处的产能能满足美国现在80%的需求 ,整个建设周期需要2年左右。 比利时有色金属公司优美科(Umicore)也有回收锗的业务,表示 正在开发基于“薄膜”锗的技术,以减少该材料的使用。 事实上,镓、锗本身也是欧盟正在讨论的《关键原材料法案》中定义的“关键和战略原材料”。投资者更加熟悉的锂、稀土、镁也在名单上。 (欧盟关键原材料法案要点梳理,来源:华西证券研究所) 华西证券研究所环保有色首席分析师晏溶在今年3月发布的研报中解读称, 欧盟许多关键原材料几乎完全依赖进口,该法案的发布,有助于欧盟加速本土及海外资源的开发利用,通过建立国际合作伙伴关系确保全球关键原材料的供应链安全。 在欧洲整体的忧虑情绪背景下,也有一些国家看到了机遇,其中就有今年因“困境反转”闪耀投资市场的希腊。希腊环境部长Theodoros Skylakakis表示, 他希望希腊能够成为欧洲关键矿物的生产中心 ,部分原因是Mytilineos具备利用铝土矿生产镓的潜力。
标普资本智商公司(S&P Capital IQ)网站消息,彭博通讯社援引美国国防部发言人杰夫·尤尔根森(Jeff Jurgensen)的话称,计划通过向美国或加拿大企业授予合同“从现有其他产品生产的废渣”中回收镓来满足供应。 “扩大这种材料供应的的捷径是回收而不是采矿,”彭博援引五角大楼的话说。 镓和锗是生产半导体和军事装备的关键原材料。美国国防部有锗储备,但是没有镓储备。 报道称,美国国防部计划依据《国防生产法案》在年底前授予合同并拨款。五角大楼指出,到目前为止这些资金“从未用于矿产回收项目”。 7月26日,美国国防部和商务部签署谅解备忘录,承诺加强合作,进一步巩固该国半导体国防工业基础。 美国国防部没有立刻回应标普全球商品洞察(S&P Global Commodity Insights)的置评请求。
SMM7月28日讯:小金属板块7月28日震荡反弹,消息面上,我国7月初宣布,从8月1日起对镓、锗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在出口限制即将启动之际,美国五角大楼计划在年底前向美国或加拿大公司首次签订回收镓的合同。 》美国防部拟与美、加企业签署镓回收合同 应对储备不足 截至28日上午10:23,小金属板块涨幅为0.46%。个股方面,云南锗业涨6.89%,盘中一度逼近涨停。镓锗相关概念股罗平锌电、驰宏锌锗、中金岭南、锌业股份等个股盘中也曾快速冲高,随后涨幅有所收窄。 消息面 7月3日,商务部、海关总署公告: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经国务院批准,决定对镓、锗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公告自2023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 》点击查看详情 美国国防部发言人周四表示,美国目前有 锗 的战略储备,但没有 镓 的库存储备, 美国战略锗库存已耗尽 。该发言人表示:“美国国防部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利用《国防生产法》第三章的授权, 增加国内对微电子和太空供应链关键材料的开采和加工,包括镓和锗。 ”国防工业协会新兴技术研究所执行主任阿伦·塞拉芬表示,虽然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等主要国防承包商可能不会直接购买镓和锗,但他们可能会从采购中国镓和锗的供应商那里购买半导体。对供应的限制可能会“减慢国防部系统的生产速度”或“增加成本”。以 L3Harris 等公司为代表的航空航天业已采取措施更新其供应链以减轻干扰,尽管新限制的具体影响仍不确定。据路透社最新报道,五角大楼计划在年底前首次与美国或加拿大公司签署有关回收镓的合同。五角大楼计划利用根据《国防生产法》,在12月31日之前“优先安排”合同,“侧重于从其他产品的现有废物流中回收镓”。五角大楼称,“相比开采来说,回收是更易在美国获取这些材料的最快方法”。美国国防部官员拒绝透露将在合同中投入的资金以及所涉公司的数量。 》点击查看详情 云南锗业7月26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目前公司电子级四氟化锗项目中试线还在建设过程中,上述中试线部分设备通过市场采购获得,部分设备根据生产工艺自研开发定制。该公司还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应,近期公司产品出口整体保持稳定。该公司在7月21日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 本年初至今锗价随着供需关系波动有所回升,近期保持稳中有升的趋势。目前公司产品出口主要集中在欧洲、亚洲发达国家。 镓、锗 》点击查看SMM金属铟锗镓现货价格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正如云南锗业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的那样:年初至今锗价随着供需关系波动有所回升,近期保持稳中有升的趋势。从SMM小金属分析师胡岩在 2023 SMM第十一届小金属产业峰会 上对中国硒碲锗产业进行了回顾与未来展望中提到的那样:国内锗产品供应量同比小幅下降,国内外需求稳定,价格稳步向上修复;锗锭价格从年初7500元/千克涨至年中9450元/千克,涨幅达26%。 据SMM报价显示,7月27日锗锭均价为9600元/千克,较7月3日的9450元/千克,继续上涨了150元/千克。值得注意的是,不仅锗锭价格出现了上涨。从海关进出口数据来看,俄罗斯和美国今年前五个月的从中国进口锻轧的锗及其制品的数量也出现了大幅上升。据SMM统计,今年前五个月,俄罗斯从中国进口锻轧的锗及其制品6591千克,为2022年俄罗斯进口量的111%;美国从中国进口锻轧的锗及其制品3852千克,为其2022年进口总量的92%。 》查看详情 》订购查看金属产业链数据库 在管制公告发布后,不仅锗的价格出现了上涨,镓的价格也有所上涨。考虑到不少市场人士猜测,本次出口管制可能对高纯镓的管制更多一些。以SMM6N高纯镓的报价为例,7月27日均价报2425元/千克,与其7月3日报价2025元/千克相比,上涨了400元/千克。 从镓的历史价格走势来看,进入7月份,受镓出口管制政策影响,带动镓价出现了一波上涨。随着市场对政策消息的逐步接受与消化,镓价进入稳定,SMM认为后市还是需要观察市场的实际需求情况。SMM预测,2023年国内的镓产量将在760吨左右,表观消费量将在644吨左右,其中大部分的镓国内消费也将以镓的半成品和产品的形式出口。 》查看详情 推荐阅读: 相关阅读: 》注意!商务部、海关总署:对镓、锗出口实施管制! 》镓储备不足 美国国防部决定从“废品”中回收镓 》美国防部拟与美、加企业签署镓回收合同 应对储备不足 》SMM:锑铋铟镓市场回顾及展望 锑锭合理价在6万元/吨左右 镓价运行区间在1400-2000元/公斤【小金属峰会】 》SMM:中国硒碲锗基本面回顾及展望【小金属峰会】 》出口管制!国内镓、锗企业哪家强? 相关上市公司产能、产量情况一览 》有色、小金属板块拉升 中国铝业涨停 云南锗业、中科磁业涨超6%【股市异动】 》出口管制提振小金属板块 云南锗业、光智科技三连板 》重磅!对镓、锗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有何影响?【SMM专题】 》镓、锗概念股再走强 云南锗业两连板 政策落地前或现大量出口! 》半导体关键金属--锗、镓出口被管制 半导体板块拉涨 》镓、锗出口被管制! 相关概念股开盘大涨 云南锗业等一字涨停 》我国预实施镓、锗相关物项出口管制 或驱动稀有金属及稀土价格共振反弹【机构研报】 》中金岭南:保有金属资源锗128吨 镓760吨 预计今年冶炼企业完成电镓16.5吨 》镓、锗相关物项将实施出口管制!均为新兴产业关键材料 相关公司有这些
美国国防部计划在年底前首次与美国或加拿大公司签订有关回收镓的合同,镓是一种用于半导体和军用雷达的矿物。 7月3日,中国商务部、海关总署宣布,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决定自2023年8月1日起对镓和锗两种关键金属实行出口管制。 本月早些时候,在被问及这两种关键金属的储备情况时,美国国防部透露,美国拥有锗的战略储备,但目前没有镓的库存储备。 美国国防部发言人杰夫·尤根森近日表示,计划在今年12月31日之前,根据《国防生产法》授予的权限,重点从其他产品的现有废物中回收镓。 《国防生产法》是美国于上世纪50年代通过的法案,该法案为美国国内工业的关键部门提供资金投资,用于有针对性的国家安全目的,例如在新冠疫情爆发初期,美国联邦政府就动用了《国防生产法》采购病毒试剂盒和口罩。 美国国防部强调:“相较于开采,回收是更易在美国获得这些材料的最快方法。”美国国防部拒绝透露将在合同上投入多少资金,以及所涉及公司的数量。 据美国国防部介绍,拟议的项目类似于对矿山尾矿或精炼过程中的废料进行再次处理,以回收其他矿物或额外数量的主要矿物。 然而,《国防生产法》下的资金并没有授予矿物回收项目的先例。对此,美国国防部也表示:“虽然回收各种关键矿物是工业上的普遍做法,但迄今为止它还不是《国防生产法》项目的主题。” 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国防倡议小组分析师Alexander Holderness表示,可回收的镓可以来自半导体晶圆制造的废料,也可以来自使用过的或有缺陷的镓设备。 Holderness称,回收含镓物质并将其提炼成纯度更高的镓,可用于技术先进微电子领域。
7月3日,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关于对镓、锗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的公告》,决定从8月1日起,将对镓、锗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查看详情 此前美国国防部发言人周四表示,美国目前有 锗 的战略储备,但没有 镓 的库存储备, 美国战略锗库存已耗尽 。该发言人表示:“美国国防部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利用《国防生产法》第三章的授权, 增加国内对微电子和太空供应链关键材料的开采和加工,包括镓和锗。 ” 》美国防部:美目前有锗战略储备 但镓储备没有 国防工业协会新兴技术研究所执行主任阿伦·塞拉芬表示,虽然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等主要国防承包商可能不会直接购买镓和锗,但他们可能会从采购中国镓和锗的供应商那里购买半导体。对供应的限制可能会“减慢国防部系统的生产速度”或“增加成本”。以 L3Harris 等公司为代表的航空航天业已采取措施更新其供应链以减轻干扰,尽管新限制的具体影响仍不确定。 据路透社最新报道,五角大楼计划在年底前首次与美国或加拿大公司签署有关回收镓的合同。五角大楼计划利用根据《国防生产法》,在12月31日之前“优先安排”合同,“侧重于从其他产品的现有废物流中回收镓”。五角大楼称,“相比开采来说,回收是更易在美国获取这些材料的最快方法”。美国国防部官员拒绝透露将在合同中投入的资金以及所涉公司的数量。 中国是镓和锗的重要生产国。这两种金属对半导体、电信和可再生能源行业至关重要。锗产品应用广泛,主要用于红外光学、光通讯、光伏、催化剂等领域。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曾表达对中国颁布出口管制的决定感到“担忧”,她表示:“我们仍在评估这些行动的影响,但这提醒我们建立富有弹性、多样化供应链的重要性。” 此外,美国国防部还发布消息称,与美国商务部签署了一份协议备忘录以扩大在加强美国半导体国防工业基础方面的合作。该协议将加强两部之间的信息共享、便利《芯片法案》激励项目的密切协调,并确保各自的投资使美国能够生产对国家安全和国防项目至关重要的半导体芯片。 据SMM报价显示,在管制公告发布后,锗、镓价格有所上涨,其中6N高纯镓今日均价报2425元/千克,7月3日为2025元/千克。 今日锗锭均价为9600元/千克,7月3日为9450元/千克。 》查看SMM小金属现货报价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原生镓生产国。据SMM统计,中国镓目前总产能大于800吨,2023年扩建,在建,新建项目超200吨,2024年预计还有超200吨新增产能。SMM预测,2023年国内的镓产量将在760吨左右,表观消费量将在644吨左右,其中大部分的镓国内消费也将以镓的半成品和产品的形式出口。 》查看详情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中国商务部、海关总署近日发布《关于对镓、锗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的公告》,公告宣布自2023年8月1日起对镓、锗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7月6日下午,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在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镓、锗相关物项具有明显的军民两用属性,对镓、锗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是国际通行做法,世界上主要国家普遍对其实施管制。中国政府依法对镓、锗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确保其用于合法用途,目的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更好履行国际义务。近日镓锗相关概念的小金属、有色金属在A股市场更是走得风生水起。至于国内镓、锗企业哪家强? SMM汇总了相关上市公司涉及镓、锗产能、产量情况,以供参考。 镓相关上市公司 镓是目前世界上最稀缺的金属元素之一, 独立的镓矿物很少见,多伴生在铝土矿中。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公布的数据,目前全球金属镓的储量约为27.93 万吨,而中国储量最多,达19 万吨,占全球储量的68%左右。美国的储量只有0.45 万吨。自然资源部2023年发布的《2022年全国矿产资源储量统计表》显示,截至2022年,全国已探明镓资源储量28865.64吨,锗资源2333.47吨。有业内人士表示,我国探明镓矿资源储量大,占全球储量的85%,是我国优势的稀散金属资源。从产量来看,中国产量占比全球镓产量最高。德国和哈萨克斯坦分别于2016 年和2013 年停止了镓生产。(2021 年德国宣布将在年底前重启初级镓生产),匈牙利和乌克兰分别于2015 年和2019 年停止镓生产,中国镓占比全球镓产量持续提升,截止2021 年,占比全球镓产量已超90%。 我国镓储量、产量占比均全球居首。相关上市公司中也有从事镓生产的企业。具体情况如下: 中国铝业:目前公司金属镓产能约200吨/年 2022年金属镓产量为146吨 中国铝业7月7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应:目前公司的金属镓产能约200吨/年,2022年金属镓产量为146吨。中国铝业2022年年报显示:公司持续做优核心产业,广西教美年产200万吨铝土矿提前建成投运,遵义铝业新获取2个铝土矿探矿权,印尼、几内亚氧化铝项目积极推进,华云三期电解铝项目加快落实边界条件,宁夏能源新增煤炭产能逾200万吨;低钠微晶(一期)、金属镓、4N高纯铝(扩建)项目建成投产,高纯氮化铝、4N高纯氧化铝产业化示范项目建设启动。宁东250MW光伏项目建成实现部分并网,所属企业分布式光伏项目稳步推进,公司电解铝清洁能源消纳比例达到45%。赤泥综合利用率10.7%,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再生铝消纳量同比翻番。二次铝灰协同氧化铝生产线和大修渣及炭渣生产线投运,引领了行业全产业链的绿色低碳发展。中铝国贸、中铝物资、中铝物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创新商业模式,加快数字赋能,市场控制力、引领力大幅提升。 》点击查看详情 中金岭南:保有金属资源镓760吨 预计今年冶炼企业完成电镓16.5吨 中金岭南7月5日在互动平台回应:根据公司2022年报,公司保有金属资源锗128吨、镓760吨。中金岭南还在年报中公告了2023年的经营计划:2023年,矿山企业计划完成精矿铅锌金属量27.67万吨 ,其中铅金属量9.44万吨、锌金属量18.23万吨;铜金属量9657吨,银金属量122吨,金金属量217公斤。冶炼企业完成铅锌产量42.40万吨,其中铅锭13.76万吨,锌锭及锌制品28.64万吨;阴极铜40万吨;粗铜2252吨、 电镓16.5吨、 银锭181吨、黄金100公斤;工业硫酸200万吨,硫磺3.6万吨。 》点击查看详情 云南锗业:去年生产砷化镓晶片13.14万片 今年计划生产砷化镓晶片16万片 云南锗业年报显示:2022年,公司及子公司生产材料级锗产品31.17吨;生产红外级锗产品折合金属量5.56吨,镜头及光学系统3,176具(套);生产光伏级锗产品19.84万片(4-6英寸);生产光纤级锗产品30.84吨;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生产砷化镓晶片13.14万片(1-6英寸),生产磷化铟晶片4.66万片(2-4英寸)。2023年计划生产材料级锗产品52吨(含内部代加工),主要是考虑客户需求和内部深加工需求;生产红外级锗产品4.50吨(镀膜晶片、毛坯单晶片)。红外镜头、光学系统4400具(套)。红外级锗产品主要是毛坯产量降低,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镜头、光学系统产量增加,目的在于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毛利率;生产光伏级锗产品28万片(4-6英寸)。生产光纤级锗产品34吨。主要考虑当前库存及下游行业回暖,需求回升等情况;生产砷化镓晶片16万片(1-6英寸);生产磷化铟晶片5万片(2-4英寸)。 》点击查看详情 天山铝业:公司正论证从赤泥中回收镓的经济性和相关技术途径 天山铝业7月5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生产氧化铝产生的赤泥中含有金属镓、铁等金属元素,公司目前正在论证从赤泥中回收镓的经济性和相关技术途径。如有这方面进展,公司将及时发布相关公告。 福达合金:筹划重组收购开曼铝业 金属镓占开曼铝业营收比例很小 福达合金日前在公告中表示,公司前期筹划重大资产重组收购开曼铝业(三门峡)有限公司,而后证监会对公司本次重组申请作出不予核准的决定,公司经商议决定继续推进本次重组。公司筹划的本次重组,交易标的开曼铝业(三门峡)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为氧化铝、氢氧化铝、烧碱、金属镓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其中镓是从铝土矿生产氧化铝的过程中回收提取的稀散金属。根据前期公告披露,2022年1月至7月,金属镓在开曼铝业(三门峡)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中的占比仅为1.73%,所占营业收入比例很小。且本次重组能否达成存在重大不确定性,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点击查看详情 争光股份:目前与客户合作开发的新型提镓树脂项目正在进行车间试生产 争光股份7月5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有不同工艺的提镓树脂,目前与客户合作开发的新型提镓树脂项目正常有序推进中,实验室研发工作已完成,正在进行车间试生产,对公司生产经营不会构成重大影响,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该项目尚未与国外客户合作。 茂硕电源:国家限制镓出口对公司业绩无重大影响 茂硕电源日前在互动平台表示,目前公司的PD65W及150W属于应用氮化镓技术的电源产品,占总销售额比例较少,主要为出口;国家限制镓出口对公司业绩无重大影响。 锗相关上市公司 从全球范围来看,锗主要分布在美国、中国、俄罗斯这三个国家。其中,美国锗资源量占全球比例最高,占比约为44%,中国锗资源储量占比约为42%,俄罗斯占10%,这基本上已经覆盖了全球大部分的锗资源储量。虽然美国锗储量资源丰富,但其开发程度远不如中国。美国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把锗列为国防储备资源进行战略保护,很少开采。2022年,中国锗产量占全球产量60%,俄罗斯和美国分别占12%和10%。 从我国国内锗资源的分布非常集中,国内锗资源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和云南,例如锡林郭勒、云南临沧等地。内蒙锗资源储量占国内储量的48%,云南的锗资源储量占比为36%,此外,湖南有一些锗资源的分布。这从部分锗上市公司所在的区域中亦有所体现。详情如下: 云南锗业:拥有完整锗产业、丰富的锗矿资源 锗产品产销量全国第一 云南锗业7月5日晚间发布股票交易异常公告时表示:目前公司及子公司主营产品中材料级锗产品主要为区熔锗锭、二氧化锗,光伏级锗产品主要为太阳能锗晶片,红外级锗产品主要为红外级锗单晶(光学元件)、锗镜片、镜头、红外热像仪,光纤级锗产品为光纤用四lv化锗,化合物半导体材料主要为砷化镓晶片、磷化铟晶片。在涉及该公告相关类别的产品时,公司及子公司须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该公告的规定获得许可后方可出口。 云南锗业2022年在年报中介绍了锗的储量情况,公司是一家拥有完整产业链的锗行业上市公司,拥有丰富、优质的锗矿资源,锗产品产销量全国第一,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锗系列产品生产商和供应商。截至2009年12月31日,公司矿山已经探明的锗金属保有储量合计689.55吨。后公司通过收购采矿权和股权的方式陆续整合五个含锗矿山,锗金属保有储量增加约250吨,2010年至2022年12月31日,累计消耗公司自有矿山资源产出金属量约269.04吨。公司对中寨锗矿进行资源勘查,《云南省临沧市中寨锗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于2016年1月11日由国土资源部进行备案,根据报告,中寨锗矿增储29.75吨。2019年,按照国家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的系列决策部署,公司梅子箐矿山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关闭退出,减少保有储量66.97吨(金属量)。 云南锗业年报显示:2022年,公司及子公司生产材料级锗产品31.17吨;生产红外级锗产品折合金属量5.56吨,镜头及光学系统3,176具(套);生产光伏级锗产品19.84万片(4-6英寸);生产光纤级锗产品30.84吨;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生产砷化镓晶片13.14万片(1-6英寸),生产磷化铟晶片4.66万片(2-4英寸)。2023年计划生产材料级锗产品52吨(含内部代加工),主要是考虑客户需求和内部深加工需求;生产红外级锗产品4.50吨(镀膜晶片、毛坯单晶片)。红外镜头、光学系统4400具(套)。红外级锗产品主要是毛坯产量降低,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镜头、光学系统产量增加,目的在于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毛利率;生产光伏级锗产品28万片(4-6英寸)。生产光纤级锗产品34吨。主要考虑当前库存及下游行业回暖,需求回升等情况;生产砷化镓晶片16万片(1-6英寸);生产磷化铟晶片5万片(2-4英寸)。 》点击查看详情 驰宏锌锗:目前拥有原生锗产能60吨 市场份额约占全球的1/3 驰宏锌锗7月5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主要从事锌、铅、锗系列产品的采选、冶炼、深加工、销售与贸易。具有年采选矿石300万吨、矿产铅锌金属产能40万吨、铅锌冶炼产能63万吨、银150吨、金70千克、锗产品含锗60吨,镉、铋、锑等稀贵金属400余吨的综合生产能力。公司目前生产企业中不含镓金属元素。 对于目前公司锗产品含锗多少吨的问题,驰宏锌锗7月4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应:公司坚持做强做优锗产业,依托锗资源优势和加工成本优势,以光纤和红外领域作为重点发展方向,推进锗产业链下游延伸,拓展高附加值的锗精深加工和终端产品。目前拥有原生锗产能60吨,市场份额约占全球的1/3,中国的1/2;2022年公司锗产品含锗55.86吨。 谈到资源保障优势,驰宏锌锗在其2022年年报中公告称:公司始终坚持资源第一战略,采用内部找矿与外部股权合作“双轮驱动”的方式,以扩大铅锌资源增储成果为核心,多年来确立了在行业的资源领先优势。一是资源储量丰富,拥有铅锌、钼、银等多类金属品种矿山,截止2022年期末,公司保有铅锌资源量超3200 万吨,已探明的锗资源储量超600 吨,约占全国保有储量的17%;二是资源品质较优,本报告期公司铅锌矿山整体出矿品位为14.50%,远高于行业7.23%的平均水平,其中主力矿山驰宏会泽矿业和彝良驰宏矿石品位分别达28%和22%,高于国内外在产铅锌矿山的开采品位,且富含锗元素,两座矿山远景储量巨大,且铅锌金属产量占公司铅锌金属产量的80%以上,会泽铅锌矿山同时也是世界品位最高的在产单体矿山。 》点击查看详情 中金岭南:保有金属资源锗128吨 拥有国内大规模采用锌氧压浸出工艺并综合回收镓锗等稀贵金属的锌冶炼技术 对于投资者关心的“中金岭南有锗和镓资源吗?”问题,中金岭南7月5日在互动平台回应:根据公司2022年报,公司保有金属资源锗128吨、镓760吨。公司披露的2023年经营计划中,预计冶炼企业完成电镓16.5吨。 对于“公司主要产品中是否有镓和锗?中金岭南旗下子公司丹霞冶炼厂拥有国内大规模采用锌氧压浸出工艺并综合回收镓锗等稀贵金属的锌冶炼工艺技术,并申请获得《一种从锌置换渣硫酸浸出液中选择性萃取回收镓锗》专利项目。是否属实?”的问题,中金岭南也表示:公司主要产品有锌铅银硫铜金锗镓等金属,锗镓主要伴生于锌精矿,赋存于闪锌矿中,冶炼过程中提取。子公司丹霞冶炼厂拥有国内大规模采用锌氧压浸出工艺并综合回收镓锗等稀贵金属的锌冶炼工艺技术,并于2017年5月3日申请获得《一种从锌置换渣硫酸浸出液中选择性萃取回收镓锗》专利项目。 盛屯矿业:子公司四环锌锗目前拥有40吨锗产能 去年生产锗产品6.74金属吨 对于投资者关心的“四环锌锗,锌晶矿每生产1吨锌锭共伴生(提炼)的多少克锗吗?”问题,盛屯矿业7月26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应:四环锌锗采购锌精矿进行冶炼加工,每一批次的锌精矿中锗金属的含量各不相同。盛屯矿业7月26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应:四川四环锌锗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目前拥有拥有30万吨锌、40吨锗产能,坐落于四川省雅安市的石棉县和汉源县,不存在您所述情况。 对于“公司四环锌锗科技公司,历年锌、锗生产量及给公司分别创收多少利润、营收吗?”的问题,盛屯矿业7月19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应:2019年度-2022年度四环锌锗产出锌锗产品分别为:2019年度锌产品20.25万金属吨,锗产品27.03金属吨;2020年度锌产品23.96万金属吨,锗产品12.18金属吨;2021年度锌产品24.43万金属吨,锗产品6.4金属吨;2022年度锌产品26.48万金属吨,锗产品6.74金属吨。四环锌锗2019年度-2022年度净利润分别为: 31,029.10万元、18,258.54万元、22,172.39万元和-5,331.32万元。 》点击查看详情 恒光股份:公司锗产品的设计产能为20吨/年 具体产量根据每年市场供需情况会有所波动 对于公司锗产品年产量大概是多少,恒光股份7月4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应:公司锗产品的设计产能为20,000公斤/年,具体产量根据每年市场的需求及原材料的供应情况会有所波动,详细数据敬请查阅公司招股说明书及定期报告。 恒光股份在其2022年年报中介绍了公司主要产品的产能情况: 对于公司锗产品应用于哪些领域?的问题:恒光股份7月4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锗产品应用领域广泛,可应用于半导体、航空航天测控、核物理探测、光纤通讯、红外光学、太阳能电池、化学催化剂、生物医学等领域。 》点击查看详情 光智科技:2022年出口管制物相海外销售收入约占公司营收8.84% 暂无法判断对公司影响 光智科技日前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公司目前经营正常,近期公司经营情况未发生重大变化。2023年7月3日,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了《关于对镓、锗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的公告》(商务部公告2023年第23号),决定对镓、锗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管制公告规定:出口经营者应按照相关规定办理出口许可手续,通过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向商务部提出申请。公司控股孙公司安徽光智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红外光学材料及激光器件业务,红外光学材料业务涉及的产品主要为各类锗产品(二氧化锗、四lv化锗、区熔锗、透镜等)、硒化锌产品及红外镜头等。管制公告显示公司的二氧化锗、四lv化锗、区熔锗等产品属于本次被实施出口管制物相(统称为两用物项)。2022年公司上述两用物项的海外销售收入约为8,273万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8.84%。公司暂时无法判断上述事项对公司的影响。 光智科技在其2022年年报中表示:公司红外光学业务产品主要为锗产品、硒化锌产品及红外镜头等。锗有很好的红外透过性,利用锗单晶加工而成的锗透镜等红外光学部件广泛用于各类红外光学系统中,包括红外锗镜头、热成像仪与夜视仪、光探测器、红外探测器、激光与红外雷达等。硒化锌是一种重要的红外激光材料,对红外波长具有低吸收性,是制作红外透镜、窗口、输出耦合窗口和扩束镜的优先选择材料。锗、硒化锌、硫化锌等都是红外光学产业系统中的关键材料,市场前景广阔。 光智科技在其2022年年报中介绍原材料采购优势时提到,硒、锗等稀散金属作为铜、铅、锌冶炼企业生产主产品过程中的副产品,年产量有限,且相对于其主产品来说价值量较低,出于规模经济的考虑,相关企业将这些粗原料对外销售,且一般会选择与采购规模较大的客户进行长期合作。由于每家粗原料供应商的供应量有限,因此硒、锗原材料供应商较为分散。公司已经与全球主要硒、锗等原材料供应商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能够保证公司稳定、可靠地采购原材料,降低公司原材料采购风险。 》点击查看详情 相关阅读: 》注意!商务部、海关总署:对镓、锗出口实施管制! 》有色、小金属板块拉升 中国铝业涨停 云南锗业、中科磁业涨超6%【股市异动】 》出口管制提振小金属板块 云南锗业、光智科技三连板 》重磅!对镓、锗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有何影响?【SMM专题】 》镓、锗概念股再走强 云南锗业两连板 政策落地前或现大量出口! 》半导体关键金属--锗、镓出口被管制 半导体板块拉涨 》镓、锗出口被管制! 相关概念股开盘大涨 云南锗业等一字涨停 》我国预实施镓、锗相关物项出口管制 或驱动稀有金属及稀土价格共振反弹【机构研报】 》中金岭南:保有金属资源锗128吨 镓760吨 预计今年冶炼企业完成电镓16.5吨 》镓、锗相关物项将实施出口管制!均为新兴产业关键材料 相关公司有这些
7月14日,中金岭南韶关冶炼厂稀贵金属绿色回收与提取实验室半导体衬底材料中试团队利用自有技术成功生产出第一根砷化镓单晶棒,单晶棒外观质量优良,初步判定为零缺陷长单晶体。此次实验第一次投料就成功产出成晶率高、质量优良的单晶棒,说明该厂在砷化镓单晶装备、晶体生长工艺控制等方面拥有的技术成熟可靠,已达到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 砷化镓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它具有高电子迁移率、宽禁带宽度、高热导率等特点,是高频电子器件制造中的重要应用基底材料之一,在光电子器件、微波电子器件、高亮度的发光二极管和激光器以及高频率的晶体振荡器等领域应用广泛。 此次自主成功制备出砷化镓单晶,标志着韶关冶炼厂在工艺和装备上已趋于成熟,将为86万片高纯半导体衬底材料项目建成投产奠定坚实基础,使其成为全新的、重要的效益增长点,持续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奥迪环境基金会(Audi Environmental Foundation, AEF)与德国弗莱贝格工业大学(Freiberg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合作资助了一个研究项目,重点研究一种可规模化生产的回收工艺。该方法被命名为 "镊子技术",可选择性地从电子垃圾中提取锡、铟和镓等战略金属,旨在实现更具可持续性的资源循环。 锡是光伏和半导体等技术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将一切连接在一起。然而,由于锡融入了复杂的电子设备中,其回收利用一直具有挑战性。目前的做法通常会导致在处理电子垃圾时大量损失这种宝贵的金属。这项技术有望能避免这种浪费,使锡的回收利用变得高效。 弗莱贝格工业大学的Betty Leibiger博士正在开发这项新技术。她解释说,这涉及到专门设计的分子,可以选择性地与焚烧废物中的所需金属离子结合。然后可以操纵这些 "配体 "或"镊子 "来释放离子,确保提取出高纯度的锡和其他高科技金属,供工业使用。 这一进步可能有助于从价值链中挖掘大量流失的锡。大约一半的锡用于焊料,其中大部分用于电子产品,最终成为电子废物。从电子垃圾中回收关键金属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然而,更常见的是以电路板中的铜和金等其他金属作为回收目标,而忽略了锡。 从电子废物中有效回收锡可为行业建立一种更可持续和潜在成本更低的锡的来源。 原标题:《奥迪环保基金会在新的回收工艺中将锡作为回收目标》
云铝股份表示,目前公司全资子公司云南文山铝业有限公司未生产金属镓产品。 如公司策划实施金属镓回收项目达到信息披露条件,公司将及时按相关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SMM7月21日讯:在SMM举办的 2023 SMM第十一届小金属产业峰会稀散金属论坛 上,SMM光伏产业分析师毛婷婷分享了HJT电池产业化进度与市场展望。2022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容量约251.1GW,预计2023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将达到369.9GW,同比增长47.3%。光伏市场在2027年前都将继续保持强势增长。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光伏市场。欧洲和美国市场的装机需求也将继续维持高景气度。2024年将为HJT电池产能扩张大年,预计此后在N型电池市场独具竞争优势,其量产爆发期在2025左右,2025年市占率达15%。HJT有望在2025年之前量产单瓦成本低于PERC/Topcon电池成为市场主流,并在2027-2030年之间与钙钛矿优势结合大幅推动其市占率提升。 光伏装机市场规模展望及电池技术发展趋势 1.1 全球光伏装机需求爆发 光伏电池需求扩张供应井喷 2022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容量约251.1GW,预计2023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将达到369.9GW,同比增长47.3%。 基于政府的目标,光伏市场在2027年前都将继续保持强势增长。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光伏市场。欧洲和美国市场的装机需求也将继续维持高景气度。 1.2 光伏电池的技术发展趋势——P转N势在必行 光伏电池技术迭代持续围绕“增效”+“降本”展开 光伏电池发电量与功率息息相关,光伏实际功率影响因素:电池片面积、转换效率、太阳辐射强度、温度、大气质量等 光电转换效率、衰减率、双面率、弱光表现、温度系数为光伏电池的重点关注参数。 单片电池片标称功率 = 电池片面积 x 太阳辐射强度(1000W/h)x 转换效率 目前光伏行业主流为P型电池(PERC技术为主),其制造工艺简单、成本更低。 但当前PERC电池平均量产效率为23.2%,理论转换效率极限为24.5%,量产效率已逼近其效率的理论极限,导致PERC电池效率很难再有大幅度提升。 N型电池技术迭代势在必行 相比传统的P型电池,N型电池具有转换效率高、双面率高、温度系数低、几乎无光衰、弱光效应好等优点。 目前主流N 型电池有TOPCon、HJT、IBC 等。TOPCon 极限效率高,产线改造成本低;HJT 量产效率高,降本路线清晰;IBC 转换上限更高,但经济性提升仍需时日。 当前Topon实际量产良率24%-25.2%,HJT实际量产效率25%左右,高于P型PERC电池1%-2% HJT电池的制备与产业化进展 2.1 HJT电池的结构 HJT电池,即非晶硅薄膜异质结电池,是由两种不同的半导体材料构成异质结。 最早由日本的三洋(Sanyo)公司于1990年研发,在过去30年间,产业经历了萌芽期、实验室阶段、初步的商业化阶段和逐步的产业化阶段。 HJT电池正背面结构对称,适合于双面发电,它综合了晶体硅电池与薄膜电池的优势,技术具有颠覆性。 2.2 HJT电池的制备——工艺流程简单但成本高昂 HJT 电池四大生产工艺环节,相比PERC/Topcon大幅简化 PECVD 为HJT电池制备的最核心设备,在设备投资额中占比过半,且为技术层面难度最大的环节。 2.3 今年HJT电池规划产能较年初增长163% 经SMM调研: 国内规划布局HJT电池生产线的公司有46家左右,项目基地达59个以上。 国内HJT电池规划产能达到308GW以上,相较年初规划规模增长了163%。 产能规划最大的公司为华晟,其次东方日升。未来预计多家龙头公司将进入HJT电池扩产大军。 规划HJT电池10GW以上的有12家。单独上电池的少,一般电池/组件一体化。 购买整线设备成为趋势,规划产能一般3年左右落地,第一期大部分从600MW开始整线试验。 2.4 HJT电池全国产能布局——主要分布于江苏、安徽等地 经SMM调研: HJT项目分布主要集中在江苏(25.34%)、安徽(19.77%)、浙江(13.38%)。 光伏电池投资额大,尤其对于HJT电池,单GW整线总投资额在4-5亿之间,产业集群效应强,且能大幅拉动当地招商引资、人才引进及解决大量就业岗位。全国多地都出台了相应的产业扶持政策。由于各省份和市区政策支持力度有很大差别,预计扩产增长潜力最大的在安徽。 就产业链配套的完整度来说,目前江苏、安徽、四川优势较大。 内蒙古、云南等地则因上游资源、电价等方面优势产能布局增长明显。 未来电池高新技术研发、产业化将不仅仅集群于东部地区,将在全国各地形成产业集群,具有中心化辐射各大区域的趋势。 2.5 HJT电池设备进场进度跟踪——2023年底有望突破66GW 经SMM调研: 截止到目前,HJT名义产能38.75GW,此数据包含已进场调试中的、试验线等。 当前,今年设备待进场的产线产能有27.90GW。 截止到2023年底,国内HJT名义产能可达到66.65GW。 限制HJT量产加速的主要方面: 国内可量产HJT核心设备及整线设备的企业仅4家公司,而今年HJT设备订单提升明显,HJT设备产能较为紧张,当前整线交付期大约6月左右。 行业扩产过猛,对工艺要求、成本控制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而部分设备及工艺新技术的使用尚未得到时间的验证,在设备调试中需要磨合的时间较长。 国内核心技术人员非常紧缺。 HJT电池市场发展展望 3.1 HJT电池行业SWOT分析——技术迭代期带来的历史性机会 优势分析Strengths 1.HJT电池发电性能更好,提效潜力巨大,钙钛矿与HJT叠加可明显增强HJT电池转换效率。 2.降本路径清晰 3.生产步骤少,工艺简化,生产良率更高。 劣势分析Weeknesses 1.HJT电池当前设备成本高、材料成本高 2.国内设备、工艺技术不成熟 3.国内精通HJT电池的技术研发人才少,人才培育时间周期更长。 4.因技术限制,供应增长慢。 机会分析Opportunities 1.HJT作为电池片环节的革命性技术目前仍处于扩产早期,传统厂商尚未大规模布局,新进入者此时投资扩产可获得先发优势 2.HJT组件得到了下游央企电站的进一步认可,有望倒逼HJT产业化加速。 3.光伏行业高速发展,政策上对新兴技术支持力度非常大 威胁分析Threats 1.Topcon电池产能大幅扩产率先占领下游市场规模,挤压了未来HJT电池需求空间 2.光伏行业产能过剩严重,下游议价增强,HJT利润空间或进一步被压缩 3.2HJT电池降本路线清晰 降本空间巨大 N型电池成本上高于P型,主要源于纯度更高的硅料、银浆用量、设备折旧; 银浆和设备可通过工艺改进和设备等国产化降本;硅料成本由于N型更薄,所以单瓦耗硅可以弥补高纯硅料价差。 3.3未来展望:HJT电池有望在2025年市占率突破15%以上 2022年国内不同类型光伏电池出货量占比为:PERC(91.11%)、TOPCON(6.29%)、HJT(0.6%),其他电池2.8%。 2024年将为HJT电池产能扩张大年,预计此后在N型电池市场独具竞争优势,其量产爆发期在2025左右,2025年市占率达15%。 HJT有望在2025年之前量产单瓦成本低于PERC/Topcon电池成为市场主流,并在2027-2030年之间与钙钛矿优势结合大幅推动其市占率提升。 》查看2023小金属产业峰会文字直播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