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325

  • 中矿资源:Bikita矿山规划的200万t/a建设工程和120万t/a改扩建工程已动工建设

    2月1日—2日,中矿资源在互动问答中指出,Bikita矿山规划的200万t/a建设工程和120万t/a改扩建工程已动工建设,目前均进展顺利。目前,公司正积极推进Tanco矿区的露天开采方案及新建选厂的建设方案,Tanco矿区在露采方案的条件下保有锂矿产资源量将会大幅度增加。 中矿资源表示,公司已获得津巴布韦竞争与关税委员会关于公司收购Bikita项目100%股权的合法批复。未来,公司会根据发展规划和所在国的具体情况研判延长后端工艺的可行性。 稀土资源量上,公司控股子公司中韵矿业通过其子公司持有赞比亚孔布瓦(Nkombwa)稀土矿探矿权。孔布瓦(Nkombwa)稀土矿权区内累计探获的稀土氧化物矿石资源量278万吨,累计探获伴生的磷灰石型磷矿石资源量2,182万吨。

  • 中矿资源(002738) 事件:公司发布2022业绩预告,公司业绩成倍增长。2022年全年公司归母净利润32.5-37.5亿元,同比+482.21%-571.78%,扣非归母净利润31.95-36.95亿元,同比+492.10%-584.76%,利润端符合预期。公司全年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公司下游新能源市场需求旺盛、公司锂盐产能释放及价格上涨、使用自产矿生产锂盐的比例提高,未来随Bikita和Tanco两大矿山年产量提升,业绩有望进一步增长。 锂盐产能持续扩张,锂精矿自给率未来有望达102.42%,看好公司持续发展。预计公司锂盐产能2023年扩张到6.6万吨(22年3.1万吨,增幅112.9%)。资源产能(1)现有矿山产能:Bikita:2022年1月公司收购Bikita矿山,今年上半年Shaft项目投产,具有70万吨/年选矿能力,对应约7500吨碳酸锂供应量;Tanco矿山现有12万吨/年选矿能力,对应约3000吨碳酸锂供应量。(2)扩产产能:公司计划2022年末完成Shaft的120万吨/年的扩张项目对应1.5万吨碳酸锂供应量,Tanco矿山扩建到18万吨/年的4000吨碳酸锂供应量,2023年下半年建成SQI6的200万吨/年选矿能力对应3.75万吨碳酸锂供应量。2023年公司碳酸锂供应量建成产能共5.65万吨,到24年自给率可达85.61%。公司还将推进50万吨/年的Tanco矿扩建,远期如果建成将供应1.51万吨LCE供应量,共计6.76万吨碳酸锂供应量。远期自给率可达102.42%。 公司铯铷矿山资源优势持续,铯铷盐等业务将持续扩张。公司自有两座可规模化开采铯榴石矿山Tanco和Bikita,掌握全球80%以上铯铷资源。由于竞争对手缺乏资源量,未来公司市占率会不断提升,铯铷盐等业务有望持续扩张。 稀土或成为公司未来增长第三极。2022年11月11日中矿和宁波韵升合资子公司-中韵矿业收购雄狮矿业(持有赞比亚孔布瓦稀土矿探矿权)。 碳酸锂价格4季度冲高回落,多空双方仍在寻找新的价格平衡点,锂盐需求端-新能源汽车销量高速增长为碳酸锂价格提供支撑。碳酸锂价格经过22年四季度一度冲上超过55万元/吨的高位,23年1月回落到47.5万元。据EVtank统计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1082.4万辆,同比+61.6%;据中汽协统计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688.7万辆,同比+93.4%。中汽协预测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900万辆,同比+35%,2023年需求端的高速增长将为碳酸锂价格提供支撑。 投资建议:随公司锂盐产能不断爬坡释放,Bikita、Tanco锂资源产能建成落地,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80.14/101.78/141.5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69/49.38/68.06亿元,对应PE10.66/7.71/5.5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锂盐价格下降速度超预期;公司产能建设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 中矿资源(002738) 核心观点: 投资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2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5-37.5亿元,同比增长482.21%-571.78%;预计实现扣非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95-36.95亿元,同比增长492.10%-584.76%。公司预计2022四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77-7.77亿元,同比增长424.42%-501.85%。 公司自有锂矿使用比例提升促公司业绩大幅增长。新能源、新材料行业快速发展,市场需求增长显著,公司主要产品锂盐、铯盐业务生产经营良好。2022四季度国内电池级碳酸锂、氢氧化锂均价达到56.35万元/吨、55.36万元/吨,分别同比上涨169.40%、174.75%,环比上涨14.44%、11.87%。公司2.5万吨电池级氢氧化锂/电池级碳酸锂新建产能等的释放,叠加锂盐产品价格的上涨,使公司业绩同比大幅增长。而随着公司自有锂矿山加拿大Tanco锂辉石精矿与津巴布韦Bikita透锂长石精矿运回国内,公司锂盐生产线的原料端开始使用自有矿山供应的锂精矿,且在2022四季度进一步大幅提升自有矿的使用比例,使公司锂盐业务盈利能力显著增强,公司2022四季度单季度业绩环比增长64.06%-132.65%。 新建产能进展顺利,锂产业链采选冶一体化建设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公司加拿大Tanco矿山自2021年10月恢复锂辉石采选系统后,2022年第三季度完成了18万吨矿石/年生产线改扩建。此外,在公司2022年收购津巴布韦Bikita锂矿100%权益后,Bikita锂矿现有70万吨透锂长石产能扩产至120万吨的改扩建项目预计将于2023年上半年建成投产,200万吨锂辉石新建项目预计将于2023Q2底建成投产,这将进一步保障公司自有锂矿的供应能力。冶炼方面,为配套公司自有锂矿的扩产,提升公司采选冶一体化的锂产业链优势,公司新建3.5万吨高纯锂盐项目预计也将于2023年年底前建成投产。公司有望在2023年年底形成6万吨LCE的锂盐产能与6万吨LCE以上的锂矿自给产能。 投资建议:公司锂盐生产线的原料端开始使用自有矿山供应的锂精矿,公司自有矿供应占比的逐步提升,使公司盈利能力大幅增强,业绩高弹性释放。而随着公司2023年Bikita锂矿与Tanco锂矿的新建、扩产项目的投产,公司自有锂矿产量与锂资源自给率将进一步提升,有望驱动公司业绩继续高增长。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35.51、57.62、108.39亿元,考虑增发摊薄对应2022-2024年PE为11x、9x、5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锂下游需求不及预期;2)锂盐价格大幅下跌;3)公司新增产能释放不及预期;4)公司自有锂精矿产量供应不足;5)铯铷盐价格大幅下跌。

  • 中企海外寻锂再添新企:海南矿业拟近1.2亿美元收购非洲锂矿

    近日,海南矿业(601969)发布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鑫茂投资拟分别与Kodal Minerals PLC(以下简称“KOD”)及其全资子公司Kodal Mining UK(简称“KMUK”)签署增发协议和增资协议及相关的股东关系协议,拟通过现金1,775万美元认购KOD向鑫茂投资增发的14.81%股份;并以现金9,434万美元增资持有KMUK51%股权;同时,为实现与KOD向KMUK同比例提供借款,鑫茂投资拟向KMUK提供566万美元的股东借款(以上合并简称“本次交易”)。 资料显示,KOD为专注于西非尤其是马里地区的锂矿勘探和开发的英国上市公司,其核心项目为Bougouni锂矿项目,另有多个位于马里及科特迪瓦的金矿探矿权。Bougouni锂矿项目主要产品为锂辉石,项目由Sogola Baoule、Ngoualana和Boumou三个采区组成,合计矿石资源量2,131万吨,氧化锂平均品位1.11%。 2017年5月,Suay ChinInternational PteLtd(KOD现第一大股东)和KOD签署《布古尼(Bougouni)锂矿项目锂辉石销售约束条款单》,约定在项目投产后三年内,由Suay ChinInternational PteLtd享有包销KOD不低于80%的锂精矿产品的优先权。 据悉,KMUK系为本次交易专门新设,根据鑫茂投资与KMUK签署的增资协议的相关安排,本次交易完成后,KOD将把其所持有的马里Bougouni锂矿的全部采矿权和探矿权转让给KMUK。 本次交易价格以估值报告的结论作为定价依据,结合项目实际情况,经双方友好协商,KOD14.81%股份作价1,775万美元,KMUK51%股权作价9,434万美元。交易完成后,按照马里法律要求,KMUK将通过其子公司Future Mineral持有Bougouni锂矿的所有探矿权,并新设子公司以持有Bougouni锂矿的采矿权;马里政府拥有参股该子公司10%-20%的权利。 海南矿业表示,根据公司十四五战略规划,以锂资源为核心的新能源上游产业将是公司战略转型的重点。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控股KMUK,并实际负责马里Bougouni锂矿项目的开发运营,是实现公司战略转型的关键突破,对公司夯实“铁矿石+油气+新能源”三个主赛道的产业布局具有重要意义。Bougouni锂矿具备一定规模和增储潜力,开发条件较为成熟,项目投产后将增厚公司收益,同时能够为公司2万吨电池级氢氧化锂项目提供上游资源保障,形成一体化产业链,增强公司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022年12月15日晚,海南矿业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海南星之海新材料有限公司举行电池级氢氧化锂项目(一期)开工仪式。 公告显示,项目拟建设一条2万吨/年单水氢氧化锂生产线、仓库及配套公用设施,总投资10.56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9亿元,建设周期为15-18个月。项目将依托海南自贸港及洋浦开发区的税收等优惠政策,借助洋浦港便利的运输条件,通过整合行业先进工艺和设备,为公司加速构建新能源产业布局。

  • 尊敬的用户: 您好!   为方便锂电上下游企业更好的把控锂电市场的变动以及及时反映市场现货行情的价格,降低锂电市场交易风险及交易成本,并不断完善和深化锂电产业链的研究,上海有色网(SMM)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和市场调研后,拟从2月8日起新增发布锂云母(Li 2 O:1.5%-2.0%)价格、磷锂铝石(Li 2 O:7%-8%)价格、磷锂铝石(Li 2 O:6%-7%)价格,以供市场参考。 上海有色网 新能源研究团队 2023年1月20日

  • 近日,西藏矿业发布2022年度业绩预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为盈利65000万元–95000万元,同比增363.76%-577.8%。 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1.2022年度公司通过精细化管理,努力克服不利因素,积极开拓市场,充分把握市场脉搏,紧紧抓住锂盐市场上涨趋势,加大产品(锂盐产品、铬铁矿)的销售力度,销售毛利大幅提升。 2.公司治理体系优化,完善各项制度,加强内部管理控制,同时狠抓三降两增工作,使得公司本年实现增产\增效\创新降本约5425.60万元、管理降本约3000.00万元,致使公司本年利润增加。

  • 梦的路口有点窄!一场锂矿股与电池厂的双向奔赴:遇见“锂”却非最美丽的意外

    据SMM现货报价显示,上周 电池级碳酸锂 现货报价整体呈现下行态势,仅在1月13日,也就是本周的最后一个交易日终于止跌企稳,报46.8~49.9万元/吨,均价报48.35万元/吨,较1月6日跌去1.8万元/吨,跌幅达3.59%。 》查看SMM钴锂现货报价 碳酸锂价格跌跌不休,远期合约和P矿拍卖价同步下跌, 锂矿股和锂电股也颓势尽显 。2022年全年除中矿资源取得正收益外,锂矿板块的其他17家上市公司股价全部下跌。电池厂商的代表、大订单不断的宁德时代跌超30%,欣旺达、国轩高科等跌超4成。 分析人士指出,除却传统淡季因素外,2023年新能源汽车补贴结束后的需求减弱担忧,使下游在原材料采购上尤为谨慎,有机构2024年甚至看跌至7万元/吨。有锂盐厂销售代表则表示,对需求的断崖式下跌, 下游持普遍悲观态度,甚至被放大了悲观预期 。 ▌电池厂下场挖矿:“卷”向全球 多点开花 碳酸锂是正极材料的原材料,正极材料又是电池成本占比最大的部分。有观点认为, 中游的电池厂成本端或将受益碳酸锂这轮大幅回调,迎来盈利修复。 然而事实并非想象得那样,以动力电池代表厂商之一亿纬锂能为例,本周三收盘 股价重挫近6% ,盘后公告预计2022年净利同比增长10%-25%,据计算 Q4净利环比下降26%-59% 。 据媒体报道,对于碳酸锂价格下降是否有利于下游动力电池厂商的盈利修复,亿纬锂能工作人员回复称:“这个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看, 现在的价格传导机制,如果(碳酸锂价格下行)需要跟下游进行协商谈判 。”若碳酸锂价格进一步下跌,上市公司净利润能否在整体上得到改善,该工作人员表示:“具体也要以实际情况来看,因为我们也有不同的情况。 有的是主材联动,有的是金属锂联动。主材包括正负极、电解液等 。” 亿纬锂能的名字亦出现在抢矿名单上。此外, 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蜂巢能源 等头部电池厂商也在全球买矿、采矿、锁矿。 兴业证券分析师郑兆磊9月5日发布的研报指出,电池公司锂资源布局广泛, 宁德时代 在国内主要在四川和江西宜春加大投资,在宜春与永兴材料、志存锂业深化合作, 国轩高科 同样深耕宜春锂资源, 亿纬锂能 主要布局青海盐湖和西藏盐湖。2022年12月, 国轩高科、欣旺达、蜂巢能源 三家公司,相继公布了取得最新矿权的消息。 具体来看,作为动力电池的一代王者, 宁德时代出手最为阔绰 ,2022年11月,宁德时代参与斯诺威公司破产重整案,并被评为第一顺位候选投资人。此外,旗下枧下窝矿区3300万吨锂云母一期1000万吨年选原矿产能计划于今年1月初建成。 比亚迪专注锂盐,锁定四川 ,战略入股在四川拥有多处锂矿资源的盛新锂能。最初是长城汽车的动力电池部门的 蜂巢能源投资国内锂矿相对较早 ,在2018年独立的当年,公司就投资了广西天源和永杉锂业。 分析人士指出,电池厂买矿其实主要是为了保供,另外提升上游控制力度,否则电池厂们面对上游供应商毫无议价权。 但开发锂矿,或也只是电池厂商的“权宜之计”。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称,子公司邦普的电池回收,锂已经达到91%的回收率,镍和钴到了99.6%。长期看,电动车渗透率到80%-90%,通过回收电池已经能将资源“搞定”, 公司中期的替代方案是开发钠电池、无钴电池等,短期则投资矿资源 。 ▌锂盐厂投资电池:左手贪婪 右手焦虑 国内外锂资源竞争进入“白热化”,而一旦锂价照目前腰斩,同时成本上升,锂盐厂盈利水平将受到大幅影响。财联社记者注意到,即使近期国内锂盐价格回调明显,但 锂精矿价格基本持平 ,仅回调25美元至5500美元/吨。如果锂盐价格回调持续,这或意味着, 锂精矿自供率较低的锂盐加工厂,单吨超额利润或将收窄 。 一体化程度高的企业具备更强的成本优势。平安证券分析师陈骁12月22日发布的研报指出,预计今年 融捷股份、永兴材料锂资源实现完全自给 , 天齐锂业、川能动力、江特电机资源自给率均在90%左右 。 锂矿龙头早已悄然向下游延伸,打起了电池的主意。竞争格局方面,国海证券分析师李永磊等12月14日发布的研报指出,碳酸锂生产竞争较为激烈,龙头企业具资源和规划优势,强者恒强。其中,赣锋锂业产能优势明显,天齐锂业、融捷股份等次之。 在造电池上布局最大,进场最早的上游锂盐厂,当属赣锋锂业 。2022年11月23日晚间,赣锋锂业公告称, 筹划控股子公司赣锋锂电分拆上市 。作为赣锋锂业的电池业务主体,赣锋锂电成立于2011年。不过直到2017年,电池业务才在赣锋锂业财报中首次披露。安信证券报告显示,赣锋锂电已建成7GWh产能,其2021年投产的3GWh产线可以满产,新建成的4Gwh产线还在调试。 与赣锋锂业自己养小弟的模式不同, 另一锂盐大佬天齐锂业在造电池上更爱“交朋友” 。天齐锂业董事长蒋卫平曾在股东大会上表示,看好固态电池的发展。5月9日,天齐锂业全资子公司成都天齐与中创新航签署碳酸锂供应框架协议。今年8月,天齐卫蓝固锂新材料(深圳)有限公司成立,该公司由天齐锂业全资子公司天齐创锂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持股, 而后者正是国内从事固态电池研发的头部公司之一 。此外,天齐锂业还参股了美国固态电池公司SolidEnergy。 碳酸锂产能名列前茅的 永兴材料 也于2022年11月16日公告,控股子公司湖州永兴锂电池技术有限公司超宽温区超长寿命锂离子电池项目全面投产。 分析人士认为,仅从动力电池这一赛道来看,车企和电池厂向上游控矿的难度相对低, 锂盐厂向下游延伸的难度更高,前景并不明朗 ,这主要由行业资本、技术双密集型的特点决定。 在电芯、电池检测芯片和软件等一系列技术层面上,电池厂依旧有领先优势和竞争壁垒,后来者难以在短时间内打破。 供应方经过多轮博弈,市场份额基本瓜分完毕,集中度已经相对较高 。现在不是加入电池行业的最佳时机,且有相当大的风险性, 矿企造电池难成趋势 。

  • 电动汽车市场走弱下 锂矿股美国雅保还值得买入吗?

    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已让快速增长的电动汽车市场陷入混乱。由于通胀侵蚀了消费者的支出,对新车的需求正在萎缩,包括特斯拉(TSLA.US)在内的一众电动汽车制造商的股票也因此表现不佳。在此情况下,最大的锂生产商美国雅保(ALB.US)也未能幸免。 智通财经APP获悉,美国雅保的股价在2022年第四季度下跌了近18%,在12月的跌幅接近22%。得益于锂价在去年走高,美国雅保在去年的累计跌幅为6.63%,表现好于标普500指数。不过,随着电动汽车需求在新的一年成为问题,美国雅保的股票是否会陷入困境呢? 1、需求放缓并不意味着销量下降 投资者多年来一直关注电动汽车制造商的股票,这是有充分理由的。特斯拉已经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成绩,并完全颠覆了传统的汽车行业。除了电动汽车制造商以外,帮助电动汽车行业蓬勃发展的半导体公司和锂生产商同样值得关注。美国雅保就是其中之一。 美国雅保的销售和盈利能力一直在进步,因为该公司很早就进入了锂资源市场。该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拥有采矿、精炼和材料技术基地。2022年第三季度,该公司的总销售额同比增长152%,至20.9亿美元。这是电动汽车市场快速扩张以及创纪录的锂价共同造就的结果。由于美国雅保各个锂生产设施的产量迅速提高,该公司已成功在去年实现盈利,第三季度的净利润为8.97亿美元。 尽管锂价已从2022年晚些时候的创纪录高点有所回落,但在供应偏紧的格局下,锂价仍居高不下,且这种情况短期内预计不会改变。数据显示,当前的锂价仍比2019年底高出10倍。因此,尽管电动汽车市场因经济衰退担忧而表现疲软,但在2023年,美国雅保仍将从锂生产中获得大量营收和利润。 2、美国雅保的股票现在值得买入吗? 美国雅保是一家声誉卓著的锂生产商,一直投资于研发以不断推进锂在电池技术中的应用。这将是该公司在面对许多试图从锂价飙升中获利的新贵竞争对手时拥有的优势。 不过,如果全球经济在2023年陷入衰退并拖累电动汽车销售,美国雅保的盈利能力可能会较当前有所下滑。尽管该公司与合作伙伴签订了长期供应合同,但其中一些合同的价格是基于锂市场的可变价格。 美国雅保的股价看起来已经受到了经济衰退的影响,不过,其利润率表现是对2023年疲软市场的一个相当大的缓冲。此外,美国雅保的资产负债表也是一流的。截至2022年9月底,该公司拥有13.8亿美元的现金及其等价物、以及11.6亿美元的长期投资,充足的流动性是该公司相对于全球采矿业务的一个积极的差异化因素。 在当前的宏观经济背景下,所有矿业股票的表现都不太稳定,美国雅保的股价在今年可能会出现一些疯狂的波动。不过,在2022年最后一个月的大幅下跌后,该股目前似乎值得买入并长期持有。

  • 全球最大锂矿商:行业已发生巨变 锂价未来数年都有基本面支撑

    面对全球经济前景不确定性和供应快速增长的现状,全球最大锂矿商美国雅保(Albemarle)颇为自信地对媒体表示, 锂价不会重蹈两年前的覆辙,未来数年内都将维持在高位运行 。 作为背景,从11月中旬开始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出现了一轮逾10%的显著回落,这也引发了市场对于锂价前景走势的争论。 雅保:此时此刻与彼时彼刻截然不同 以史为鉴,在2018至2020年期间,受到超额供应和电动车补贴政策退坡影响,锂价市场的价格一度出现崩盘,从2.5万美元/吨跳水至6000美元/吨。到了2020年以后,受到疫情和产业政策的协同刺激,锂价已经翻十倍至8万美元/吨。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美国雅保的锂矿业务主管Eric Norris明确否认周期论的担忧, 他强调不能再用三年前的眼光来考量市场,随着电动车销量的突飞猛进,锂矿行业的基本面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Norris介绍称, 2019年锂矿产业大概也就30万吨的规模,每年增长大约3-5万吨,而今天的市场增速大约为20万吨一年,差不多等于3年前整个市场的量。作为参考,新上项目的平均供应大约为5000吨。 根据雅保公司此前预计,今年其从分布在智利、美国、澳大利亚和中国的设施中,能生产13-14万吨的碳酸锂产品。受到涨价带动,预期本财年调整后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预期能翻四倍至33-35亿美元。 锂价“底在何处”?各方众说纷纭 雅保的回应恰逢市场议论纷纷的当口,锂价是否会出现“商品泡沫破灭周期”一直是商品分析师们关注的焦点,但电动车产业的蓬勃发展也给这项资产提供了“结构性短缺”的支撑。 高盛此前曾预测,随着电动车产能的过剩,叠加智利、澳大利亚和中国的产能上线,未来两年锂价将出现明显回落, 到2024年碳酸锂价格可能会骤然调整至1.1万美元/吨 。 不过一些分析师也表示,由于许多开发中的锂矿资源等级并不高,所以高企的成本也令锂价很难跌破2万美元/吨。 作为商品出口国,澳大利亚政府本月也亲自下场预测商品价格,预判另一个电池级锂材料氢氧化锂的价格到2024年最多跌至4.8万美元/吨。 澳大利亚政府同时表示,一些小型的矿企经常会出现开发延误的情况,可能会导致“未来数年里持续出现供应短缺” 。 澳洲政府也指出,锂精炼厂和电池制造商的库存增加构成了未知因素,可能会推动价格比预期更快地下跌。

  • 非洲最大锂矿国收紧出口管制 中国三大矿业公司不受禁令约束

    根据津巴布韦矿产和矿业发展部的一份文件,自12月21日起,津巴布韦政府将对原锂的出口实施严格限制。 据该部部长Winston Chitando称,除非获得部长的书面许可,否则津巴布韦矿商不得将任何含锂矿石或未经提炼的锂金属从津巴布韦出口到其他国家。 津巴布韦政府解释称,此举是为了遏制黑市销售并防止数十亿美元的矿产收益流向外国公司。津巴布韦政府希望依靠矿产偿还近140亿美元的外债,并实现成为中高收入经济体的愿景。 全球未来的最大锂出口国之一 津巴布韦拥有非洲最大的锂矿床,其硬岩锂储量更是位居世界第一,在充分开发锂资源后,有望满足全球20%的锂需求,成为全球最大的锂金属出口国之一。 而矿产也是津巴布韦收入的主要来源。其矿产出口占该国总出口收入的60%,采矿行业的收入则占到GDP总值的16%。 但非法出口却让该国蒙失巨大损失。据报道,2015年,由于当地小规模企业和跨国公司的非法贸易,该国预计损失了120亿美元。 津巴布韦总统Emmerson Mnangagwa此前表示,成群结队的手工采矿者被高价吸引,进入废弃矿山挖掘含锂岩石,并通过津巴布韦的邻国出口。 矿业部副部长Polite Kambamura则指出,如果津巴布韦继续出口原锂,该国工业将得不到发展。津巴布韦希望在国内发展锂电池,构建自己的工业体系。 但津巴布韦这一禁令并不适用于锂精矿的出口。据Kambamura称,正在津巴布韦建设加工厂的矿业公司将被排除在该禁令之外。 据媒体解释,中国三大矿业公司——浙江华友钴业、中矿资源集团和诚信锂业集团,就不在受限之列。 这三家公司过去一年中收购了津巴布韦总价值6.78亿美元的锂矿和相关项目,并在当地建设了加工厂参与开发矿山,这将使他们不受禁令限制。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