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59

  • 今年已注册382家!我国现存1.7万家锂电池相关企业

    消息面上,自10月中旬以来,碳酸锂价格近期持续上行,累计涨幅近30%。另外,碳酸亚乙烯酯(VC)价格持续攀升,目前均价已突破13万元/吨。此外,磷酸铁锂价格也正悄然回暖,自10月以来上涨约10%,不少头部企业的磷酸铁锂订单排到了明年上半年,生产线持续以满负荷状态运行。原材料市场暖意渐浓,为锂电池产业链相关企业注入发展动能。 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11月17日,我国现存1.7万家锂电池相关企业。 从注册量来看,2020年开始,我国锂电池领域进入调整期,2022年以来,我国锂电池相关企业每年注册量降幅缩小,截至11月17日,2025年我国已注册382家锂电池相关企业,已超2024年全年,相比2024年同期增加15.4%。 从区域分布来看,截至11月17日,我国现存1.7万家锂电池相关企业,区域分布上,华南地区最多,占比40.6%,其次是华东地区,占比31.5%,西北地区相对最少,占比2.8%。 从成立年限来看,成立年限方面,我国锂电池领域以老牌企业为主,超八成企业成立5年以上,其中成立10年以上的企业占比23.1%。

  • 碳酸锂期货强势表现提振锂电池股 天齐锂业涨超6%

    今日港股锂电池股多数反弹,天齐锂业领涨。截至发稿,天齐锂业(09696.HK)上涨6.31%,赣锋锂业(01772.HK)上涨5.13%,宁德时代(03750.HK)上涨2.88%。 注:电池股的表现 消息方面,碳酸锂期货今日表现强势,截至发稿涨4.63%,报98980元/吨。 宁德时代也在互动平台透露,公司正持续坚定投入全固态电池的研发,目前技术处于行业领先水平,预计2027年有望实现小批量生产。 储能成为锂电池股的新增长点 有报道指出,当前国内外储能需求保持旺盛。随着2026年国内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面临退坡,年底或将迎来一波抢购潮,推动国内锂电池排产环比持续提升,并进一步传导至上游锂电正极材料环节。目前部分头部材料厂商已处于满产状态,订单开始外溢至二三线厂商。 产业链下游的高景气度带动上游碳酸锂需求增加,出现了供应缺口。进入四季度以来,国内碳酸锂库存已加速去化近1万吨,推动锂价持续走强。 中信建投研报指出,需求强劲导致碳酸锂出现月度级别的供需缺口和库存去化。 中信建投还表示,当前碳酸锂的供需矛盾已从供给端压力转向消费驱动。中长期来看,储能需求持续走强,锂电全产业链迎来一轮涨价,碳酸锂供需基本面得到显著改善。 中泰证券发布研报称,随着储能需求预期的持续上调,明年碳酸锂供需格局较原先的过剩预期已大幅改善,行业见底预期下,相关权益资产表现值得期待。

  • 磷酸铁锂产能规划达30万吨 锂电池概念股2连板 上周机构密集调研相关上市公司

    据Choice数据统计,截至昨日,沪深两市 本周共350家上市公司接受机构调研 。按行业划分, 电子、基础化工和机械设备 行业接受机构调研频度最高。此外,有色金属、交通运输等行业关注度有所提升。 细分领域看, 汽车零部件、半导体和化学制品 板块位列机构关注度前三名。此外,电池、通信设备等行业机构关注度提升。 具体上市公司方面,据Choice数据统计, 博盈特焊接受调研次数最多,达到5次 。从机构来访接待量统计, 工业富联、安博通和博盈特焊排名前三,机构来访接待量分别达122家、96家和85家。 市场表现看, 锂电池概念股本周表现活跃 。丰元股份周五发布机构调研纪要表示,截至目前,公司 已建成的磷酸铁锂产能共计22.5万吨,总体产能规划达30万吨 ,剩余7.5万吨产能处于在建阶段。公司针对客户对产品差异化需求研发的 高压实密度产品目前已经进入量产阶段 。二级市场上, 丰元股份周五收盘录得2连板。 华盛锂电周三发布机构调研纪要表示,公司正在积极推进 “年产20万吨低能耗高性能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其中第一期5万吨)” 、“新建年产500吨LiDFOB、2000吨MMDS项目”、“年产3000吨双氟代磺酰亚胺锂项目”,“年产6万吨碳酸亚乙烯酯项目(一期3万吨)”、“年处理144,000吨/年固液气综合危废焚烧处置&资源化循环利用中心项目”等项目的建设。其中,“新建年产500吨LiDFOB、2000吨MMDS项目”与 “年产20万吨低能耗高性能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一期5万吨)”已进入试生产和客户评价阶段。 二级市场上, 华盛锂电周四收盘20CM涨停,周五收盘涨16%。 海南矿业周二公告,布谷尼锂矿已于今年一季度投入试生产,并在11月3日举行投产仪式。 首批3万吨锂精矿产品已于10月14日从马里布谷尼项目起运 ,预计11月底将完成装船,由科特迪瓦圣佩德罗港口通过海运于明年年初运抵海南,为公司锂盐加工项目提供核心原材料。二级市场上, 海南矿业周五盘中涨停,收盘涨9.97%。 雅化集团周三发布机构调研纪要表示, 公司现有锂盐综合设计产能9.9万吨, 雅安锂业新建3万吨高等级锂盐材料生产线正在调试中,预计2025年年底公司锂盐综合产能将达到近13万吨。公司锂盐客户以签订长期协议为主,国外包括TESLA、LGES、LGC、SKON、松下等,国内包括宁德时代、振华、厦钨等。此外,公司高度重视固态电池行业发展,成功开发出气固法合成硫化锂新工艺, 将力争年内开始硫化锂产品客户送样工作。 同时公司正在联合关键设备厂家进行硫化锂规模化生产中试线搭建的论证, 预计将于2026年开展硫化锂中试线建设。 嘉元科技周五发布机构调研纪要表示,公司锂电铜箔产品矩阵丰富,覆盖极薄、中高强、超高强、特高强等全系列产品。在极薄铜箔领域, 4.5微米、4微米产品已实现大批量稳定供货,3.5微米产品进入小批量供应阶段, 3微米产品更率先具备量产实力。中高强铜箔出货量占比超60%,已成为主力产品;超高强铜箔已实现规模化供应,特高强铜箔也通过客户的测试通过,已开始批量供应。 永太科技周四发布机构调研纪要表示,在锂电材料板块,公司已构建起 覆盖锂盐原料、锂盐、添加剂及电解液的垂直一体化产能布局与产业链体系 ,核心产品涵盖 六氟磷酸锂 、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 碳酸亚乙烯酯(VC) 、氟代碳酸乙烯酯(FEC)、电解液等关键锂电材料。同时,公司已与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多家行业领先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泰和科技周五发布机构调研纪要表示,公司 硫化锂产品目前处于中试阶段 ;固态电解质磷酸钛铝锂可应用于氧化物固态电池,目前处于中试阶段。

  • 增量巨大!锂电产业迈向多元增长新周期

    在储能需求激增、低空经济崛起、具身智能产业蓬勃发展的多重驱动下,锂电池行业正从对新能源汽车这一大市场的应用依赖,迈向多元场景协同增长的快速发展通道。 当前,多元应用场景的差异化需求,在激活锂电产业增长活力的同时,也将行业推向了技术适配、标准协同与生态重构的新周期。 除新能源汽车市场外,储能场景,持续追求电池系统更长的循环寿命与全生命周期更低的成本;以eVTOL为代表的低空电动化场景,要求航空电池兼具极致能量密度与苛刻安全冗余,需在减重与防热失控之间找到平衡点;具身智能场景,则对电池系统小型化、低功耗与瞬时大功率输出,提出复合性要求…… 电池中国认为,这种多样化的技术需求,正倒逼锂电行业跳出此前动力电池设计的思维定式,而转向材料体系与结构设计的根本性革新。 北美/欧洲“缺电”,储能高需求有望延续 储能市场需求的高景气,为锂电产业提供了稳定的增长极。全球储能招标持续火热,以及近段时间储能“一芯难求”,价格上涨,也佐证了储能市场需求的火爆。 分市场看,AI算力爆发,数据中心负荷快速增长,正推动北美电力需求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 受云计算和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推动,美国企业对数据中心的需求空前高涨,但受电力基础设施老化等影响,当地电力供应正成为最大的制约因素。 无独有偶,据市场消息,英国国家电网和电力监管部门近期也表示,科技巨头为开设数据中心“抢电”的势头有点太疯狂了。英国电网正面临用电申请激增的状况,而数据中心占到新需求的一半以上。 业内人士表示,凭借灵活调峰供电等优势,加大储能部署或成为应对“缺电”困局的关键解决方案之一,这也将进一步推高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当前中国头部电池企业储能电芯产线普遍满负荷运转,带动行业供给能力持续提升。 低空经济成为锂电需求增长的新引擎 现阶段,电动飞行器是全球低空经济技术含量高、角逐激烈的新赛道。第八届进博会期间,就有多家低空出行企业斩获大单。 天翎科发布INFLYNC L600 eVTOL,并与贵阳市低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陕西直升机股份有限公司、海南广亚通用航空有限公司、EFI Aviation等多家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共签订意向订单370架。 御风未来也签下两笔意向订单,分别由中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向其采购100架M1载人机型,由沙特Aerial Solutions向其订购100架M1B载货机型,合作总金额超20亿元。 沃兰特则与北京亦庄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北京神州汽车租赁有限公司、迪拜IC Leasing、德国DC Aviation、中国飞龙通航、山西成功通航等六家企业,合计签署95架整机采购及合作协议,总金额23.75亿元。至此,该公司已累计获得超1700架飞机订单。 可以预见的是,电动航空大单频现,有望带动航空电池装机需求持续增长。 具身智能“百花齐放”,锂电池增量可期 具身智能行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拓宽了锂电池的应用场景。随着人形、轮式、多足、机械臂等多形态智能体的“百花齐放”,锂电池作为动力源,已延伸到工业制造、物流运输、商务/家庭服务等诸多领域。 今年10月,京东物流就宣布,未来5年将采购300万台机器人、100万台无人车和10万架无人机,全面推进无人化物流。 随着具身智能体进入广泛应用阶段,将催生对中高端锂电池的需求。这类场景要求电池具备小型化、高倍率放电、高安全等特性,或将推动电池企业加速产品定制化研发。同时,该领域装机量,也将成为锂电行业新的增长点。 在电池中国看来,数据中心等对稳定供电的迫切需求,有望拉动储能电池采购量持续增长,或带动500Ah+大电芯规模应用;电动航空领域对电芯能量密度要求极高,或成为固态电池产业化应用的重要突破口;具身智能用动力电池,不仅要满足整机高频动作驱动需求,而且随着整机智能化算力需求不断提升,其带电量、快充等性能也受到更多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在行业大会上,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也表示,电动化技术正从汽车向工程机械、船舶、航空器、机器人等领域全面渗透,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 2026最值得期待的新能源展会?给你一个参与的理由

    01 企业参展最关心的理由 面对越来越多的新能源展会,你是不是也在纠结: "到底哪一场展,最值得我去? 有限的预算,怎么花出最大的投资回报 如果你希望参展不仅仅是“亮个相”,而是真正能带来客户、合作、成交的场景——那 2026 CLNB 新能源展 ,就是你该锁定的那一场。 02 为什么选择CLNB 在新能源行业链高速扩张、竞争加剧的今天,找到一个 懂行业、懂客户、懂数据的专业展会平台 ,就是找到让你投入变成收益的关键。 “ CLNB的底气,来自专业与资源 ” ① 背靠行业头部平台--上海有色网(SMM) 作为有色金属与新能源材料领域的领导者,上海有色网(SMM)凭借二十余年的深耕,已打造出行业公认的权威数据平台与客户生态体系。 凭借行业公认的权威数据库与覆盖锂、钠、储能、光伏、氢能等全链的精准客户生态, CLNB新能源展,远不止于展示——它是一个以数据驱动决策、以生态赋能交易的产业加速器。 在这里,您能获得基于SMM全产业链洞察的精准趋势判断,并与经过筛选的 30万+行业专家及核心企业高效链接,最终实现从精准定位到高效转化的价值闭环, 在一个展会,洞见全局,链接未来。 (SMM价格部分示意图) ② 客户资源精准覆盖 从锂电、储能、智慧系统到回收利用..., 行业头部品牌与供应链上下游决策人集中。 我们懂你需要被看见 , 百万数据精准推送,一站式触及新能源龙头企业资源。 ③ 专业观众结构强 采购、技术、投资、项目负责人占比高达80%, 每一次展会现场对话,都有转化可能。 ④ 海内外精准采购 资源对接 以“专业参观+精准配对”为核心。我们抓住每一个商机交予客户——上届展会 海内外1V1商务配对会120+场 , 来自30个国家的180+海外采购团 。邀约引荐新能源数据库采购决策人,现场一对一洽谈。 03 看趋势、看商机、看舞台 看趋势 | 把握能源转型新周期 聚焦全球锂、镍、钴资源格局变化。关注锂电、固态、储能、低空、虚拟电厂等前沿方向。 在这里,你看到的不止是展品,而是产业的下一步。 同期举办的CLNB新能源产业论坛,汇聚行业顶尖专家、领军企业家及创新先锋, 以深度议题和高阶圈层,构建CLNB新能源展核心引力场。 这里有全球资源格局、市场演进、前沿技术与国际投资趋势。2026CLNB,与你在这场思想与资源交汇中,找到下一步行业方向! 看商机 | 上下游资源全链链接 参展企业汇聚矿产、制造端、系统端、终端应用方...展会系统高效配对,真正实现“展中招客户、展后有合作”。 2025CLNB汇集了 “紫金矿业、宁德时代、赣锋锂业、中矿资源、贵州磷化、川发龙蟒、鹏辉能源、瑞浦兰钧、林洋储能、为恒智能、天合光能、莱特莱德” 等国内新能源产业链的领军企业,行业口碑见证!2026CLNB等你现场再过招! 看舞台|品牌与创新被看见 展会同期举办创新评奖, SMM Tier1榜单现场发布,帮助优秀企业在全球供应链脱颖而出 。 海内外行业媒体专访,提供全球多维曝光与场景传播。 04 展会亮点速览 05 立即锁定你的席位 每次能源革命,都会诞生新的产业领跑者。2026CLNB新能源展,与你一起看见未来的起点。 参展/参会/参观报名、组团参观、合作洽谈,请扫描下方二维码,获专属福利及折扣。 提前报名参观/转发本次文章至朋友圈,点击链接抽取展会及同期论坛付费通票一张,与行业顶尖专家共话。 点击抽取大会论坛通票名额

  • 锂电巨头开启大规模“抢货潮”!

    在全球能源转型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全球锂电产业链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需求共振。 2025年下半年以来,下游动力、储能等市场持续高景气,带动上游材料端订单井喷式增长。 延续今年9月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领域多个百亿级大单的火爆态势,10月-11月,锂电上游材料供应协议密集落地,超百亿元订单集中爆发。国内企业强强联合,锁定锂电核心材料产能,海外锂电巨头亦加速与中国供应链深度绑定,全球锂电产业链正通过大规模长单协议,构建新型竞合关系。 锂电上游“抢单大战” 11月6日,天赐材料连发两则公告,透露该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九江天赐,分别与中创新航、国轩高科签订保供框架协议、年度采购合同。双方约定,2026-2028年,天赐材料将向中创新航供应72.5万吨电解液产品,九江天赐则向国轩高科供应87万吨电解液产品。 动力电池应用分会数据显示,11月6日国内电解液价格约2.6万元/吨,按此估算,上述两项合作总金额超400亿元。 11月5日,嘉元科技发布公告称,其与宁德时代签订《框架协议》,双方将在新型电池用负极集流体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固态电池用铜箔)领域开展合作,约定2026-2028年,嘉元科技将向宁德时代供应不低于62.6万吨的相关材料。 按照11月5日国内4.5μm铜箔107.5元/公斤的价格,动力电池应用分会估算,嘉元科技相关合作金额预计超670亿元。 稍早前的10月,锂电上游大单就接连不断。 其中,格林美与厦钨新能签署先进电池原料和材料供应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约定2026年-2028年,格林美预计每年将向厦钨新能供应电池原料与材料产品(氯化钴、硫酸镍、四氧化三钴、三元前驱体、碳酸锂/磷酸锂)15万吨,三年合计供应45万吨。 10月20日,丰元股份宣布,旗下子公司丰元锂能与武汉楚能新能源有限公司、孝感楚能新能源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宜昌楚能新能源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合称“楚能新能源”)签订了《磷酸铁锂合作框架协议》。约定在未来三年内,由丰元锂能向楚能新能源供应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品10万吨。 不仅国内企业强强合作,海外锂电巨头也与中企携手,锁定未来电池材料供给。 9月30日,华友钴业子公司衢州新能源与LG新能源签署三元前驱体供应协议。双方约定,2026-2030年,衢州新能源将向后者及相关方供应三元前驱体产品合计约7.6万吨。同时,华友钴业子公司成都巴莫及匈牙利巴莫与LG新能源波兰工厂签订三元正极材料采购合同,约定2026-2030年,前者将向LG新能源及其波兰工厂供应约8.8万吨相关产品。按当时市价估算,订单金额合计约200亿元。 供应链重构与竞合新局 在电池中国看来,这波锂电材料领域订单爆发的背后,是产业链从“产能扩张”,向“供应链安全”的战略升级。 国内企业通过长单协议,锁定核心材料产能,体现了上下游协同的分工与合作;海外巨头如LG新能源与华友钴业的跨国合作,则显示了全球化供应链的构建逻辑,即中国材料企业凭借技术、工艺等优势,正成为全球锂电供应链的核心节点。 材料订单的爆发式增长,也反映了不同技术路线的动态博弈。磷酸铁锂与三元材料的分化,固态与液态体系锂电池用新型材料的崛起,预示着技术迭代将加速行业洗牌。 而更深远的影响还在于,全球锂电产业链正通过大规模长单协议,构建新型竞合关系。这种“国内市场保产能,国际市场拓空间”的产业生态,或将重塑全球锂电竞争格局。未来,供应链的稳定性与灵活性,将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 瞄准3000亿元大市场!锂电设备龙头全球“进击”

    在全球能源转型浪潮驱动下,电池行业已进入新的成熟发展期,技术创新加速迭代,场景应用不断拓展,同时全球化进程深入发展。行业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车量达504.4GWh,同比增长37.3%;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达258GWh,同比增长106%;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 下游动力和储能市场需求旺盛,推动锂电设备市场步入快速增长期。据业内机构统计,2024年全球锂电设备市场规模已超1300亿元,预计2030年将增长至约3000亿元,海外尤其是欧美市场或将是未来五年增速最快的领域。 技术引领,固态电池设备已出货 电池中国获悉,近期锂电设备龙头海目星自主研发的在线CT检测设备实现批量交付,客户涵盖多家国内及海外头部电池企业,并全部通过厂内FAT验收。这标志着海目星CT全检技术的成熟度与产业化适配能力,获得全球头部客户高度认可,并正式进入规模化、全球化应用的新阶段,进一步完善了该公司在新能源高端装备领域的产业拼图。 作为全球领先的锂电池智能制造装备领军企业之一,海目星锂电业务专注于为动力、储能、消费等各类型客户,提供覆盖前中后段锂电池智造一体化的整体解决方案。据悉,该公司的主要客户,囊括众多国内外新能源电池及汽车制造商。 “公司主要产品涉及各工艺段的主流先进设备,如制造工艺前段的涂布机、辊压机、模切机、高速激光清洗机、激光打孔划线机,中段的高速卷绕机/叠片机、极耳焊接机、顶盖焊接机、密封钉焊接机,以及后段的模组/Pack装配设备等。”海目星表示。 在技术创新方面,海目星持续引领行业发展,是国内首家开发动力电池激光极耳焊接设备的企业,同时也是国内最早量产激光极耳切割设备的企业。据介绍,该公司立足激光智造技术,不断完善产品谱系,创新推出的高速激光清洗、打孔、划线等表面处理设备,深受客户好评;同时,其高速激光制片机、电芯装配线等明星产品,长期居于市场领先地位。 固态电池被认为是极具性能优势的下一代技术,海目星积极拓展该领域新业务,是业内首家同时进行“锂金属负极+氧化物电解质”与“硅碳负极+硫化物电解质”双技术路线布局的设备企业。该公司不仅彰显出突出的技术前瞻性,更具备强劲的商业化能力。 据了解,海目星已成功打通锂金属固态电池量产的全线工艺环节,并获得行业内首个高能量锂金属固态电池设备的可量产商用订单。 在硫化物全固态电池路线方面,海目星实现了从全固态电极制备(涵盖混料及干法、湿法极片复合设备)、全固态电解质膜制备及转印复合设备,到裸电芯组装(包括新一代固态叠片机、胶框印刷设备)及高压化成分容等全固态电池制造关键设备的覆盖,并在核心环节取得多项技术突破。该公司现已向全球多家领先的新能源科技企业,提供硫化物固态电池中试线设备。 全球布局,海外市场不断突破 当下全球新能源产业加速融合发展,海外市场电动化浪潮奔涌前进,储能领域需求加速爆发。近年来,海目星在深耕国内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全球化战略落地成效显著,现已成功跻身海外锂电设备供应商的第一梯队。 今年上半年,海目星国际市场拓展全面提速,全球运营体系加速成型并释放出强劲动能。据介绍,该公司在欧洲、亚太、北美等战略区域持续深耕,不仅稳固了与原有海外头部客户的深度合作,更成功切入车企及能源等重点领域,客户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推动订单质量及订单规模实现突破性提升。 据海目星透露,今年上半年,该公司海外的新签订单(含交付地在海外)金额达18.88亿元,同比大增192.5%,海外订单占比呈现持续攀升态势。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0月,海目星正式完成对德国高端激光切割设备及服务提供商Xteg的全资收购,标志着其向欧洲中高端激光切割市场的战略拓展全面启动。此次并购,是海目星全球化战略的关键部署,更是该公司深耕欧洲市场、重构行业竞争格局的重要里程碑。 后续,海目星将加速推行满足欧洲客户需求的“标准配置+增值功能”产品策略,在缩短开发周期的同时,实现设备定制化服务,量身打造符合欧洲客户需求的全新高速机解决方案,并配套完善售后服务,全面提升公司品牌竞争力。 展望未来,随着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对于电池本土化生产的推动,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中国设备厂商,在海外市场将拥有较大提升空间。作为设备龙头,海目星也将受益于巨大的市场机遇,迎来崭新的业绩增长期。

  • 涨价、重大合作频现......一图看懂锂电产业链最新动态

    近期锂电池产业链合作活跃,多家公司宣布新合作动态。与此同时,在动力与储能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电池材料行业正迎来新一轮高景气周期。目前A股主要的电解液概念股有天赐材料、新宙邦、多氟多、石大胜华等。

  • 加泰政府支持 华友、星源等参与!2025LiBE欧洲锂电峰会首日发言回顾

    11月3日,由 SMM 主办、 加泰罗尼亚贸易与投资协会(ACCIÓ)(加泰罗尼亚政府) 支持的 2025欧洲锂电池峰会 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希尔顿酒店隆重举行! 本次峰会聚焦于欧洲电动汽车和锂离子电池产业的快速发展,汇聚了国际政策制定者、投资者、制造商、原材料供应商、组件供应商和技术服务提供商等关键决策者。与会者包括来自欧洲锂电产业链各环节的重要代表以及欧盟政府的权威人士。会议旨在共同探讨并解读当前欧洲电池行业面临的重大议题,深入分析新电池法案、电池护照项目及关键原材料法案的实施情况与最新进展。此外,峰会还将进一步讨论中欧电池项目的政策支持与合作前景,并探索通过全球化合作促进欧洲本土锂电产业链发展的有效途径。 SMM全程为本次峰会进行文字、图片直播,敬请关注! 》点击查看现场图片直播 》点击查看会议专题报道 11月3日 开幕致辞 致辞嘉宾: Appian Capital Advisory 全球特种材料与工艺负责人 Richard Clark SMM 董事长 范昕 欢迎致辞:加强加泰罗尼亚电池生态系统 致辞嘉宾: 加泰罗尼亚自治区大区政府 企业与竞争力秘书 Mr. Jaume Baró Torres 主题演讲:CRMA 和国家资助计划:欧洲的前进方向? 演讲嘉宾:德国矿产资源机构(DERA) 资深地质学家/高级分析师 Michael Gerald Schmidt 欧盟已确认并最终承认某些原材料的依赖性和瓶颈问题。《关键原材料法案》及其所有支柱、环节和子层级是言辞上“强有力的”回应,并为2030年设定了非常宏大的目标。没有宏伟目标就没有进步。《关键原材料法案》(单独)并不能解决原材料项目潜在的资金缺口,且其初衷也非为此。根据《关键原材料法案》要求,国家勘探计划将有助于识别欧盟境内的原材料潜力。欧盟成员国各自制定的国家资助计划和方案现正付诸实施。国家资助计划难以充分支持《关键原材料法案》目标所需项目的资金需求,且这些计划原本并非为此目的设立。 全球范围内,关键与战略原材料的竞争依然十分激烈。欧洲由于高昂的生产成本(如能源和劳动力),在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都将面临较高的生产成本挑战。实现战略独立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而这部分成本将由谁来承担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在欧洲本土生产关键与战略原材料不仅能增强供应链的安全性,还有望带来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方面的正面影响。为了加速这一进程,基于事实的利益相关方对话、“快速通道”审批机制以及获得社会广泛认可将是至关重要的因素。时间与资金(投资)在此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CRMA 和国家资助计划:欧洲的前进方向在哪里? 主题演讲:电池护照:从合规迈向竞争优势 演讲嘉宾:Stellantis 电池价值链首席产品经理 Marco De Luna 圆桌讨论:中欧电池项目合作政策支持的必要性 主持人: Recyclus Group 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 Alex Stanbury 访谈嘉宾: 宁德时代 欧盟公共事务与政策总监 Pau Sanchis 星源材质 首席技术官 Steven Zhang UpCell Alliance(欧洲电池制造商协会) Vice President CSO at Elinor Batteries Truls Johansen 嘉宾们围绕政策协调与监管统一,基建与供应链一体化,贸易便利化与市场准入,风险缓释与地缘政治韧性等方面展开探讨。 主题演讲:华友循环-独特的闭环解决方案提供商 (银牌赞助)演讲嘉宾:浙江华友循环科技有限公司 欧洲与北美地区总经理 张伟/Wei Zhang 圆桌论坛:比较分析——三元与磷酸铁锂电池在欧洲电池市场转型及未来趋势中的作用 主持人: (银牌赞助)cylib 运营副总裁 Julian Englberger 访谈嘉宾: 巴斯夫 电池材料业务管理副总裁 Mirko Arnold Basquevolt 董事总经理 Pablo Fernandez-Santos ElevenEs 销售总监 Márton Pap Nano One 首席运营官 Alex Holmes 嘉宾们围绕三元电池与磷酸铁锂电池的市场应用与未来趋势,技术进步与性能表现,供应链与原材料依赖,成本结构与经济性等方面展开分享。 圆桌讨论:跨境合作如何助力欧洲在电池价值链2.0中取得成功 主持人: Herbert Smith Freehills Kramer 顾问律师 Edgar Monteiro 访谈嘉宾: Battery Materials Review 创始人兼董事总经理 Matt Fernley Valaris Group 管理合伙人 Ekin Ober BNP Paribas 董事总经理 Fabien Levaillant NEO Capital 创始人 Anthony Tse 苏州保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发展顾问 Tobias Frieser 嘉宾们从投资策略与金融模式、政策框架与监管协调、技术转让与合资企业、地缘政治与供应链韧性等方面切入,现场展开热烈探讨。 主题演讲:先进材料:下一代电池创新解决方案 (银牌赞助)演讲嘉宾:广州天赐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工程师 张嘉楠博士/Dr. Jianan Zhang (应嘉宾要求,此发言不对外公开) 圆桌讨论:电动汽车应用之新一代电池技术进展 主持人: Battery Associates 电池协会 创始人兼董事长 Dr. Simon Engelke 访谈嘉宾: PowerCo SE 战略议题运营负责人 Han Meng Blue Solutions 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 Richard Bouveret Exentec Germany GmbH 电池技术事业部总监 Nicole Neub SFA Oxford 高级分析师 Lakshya Gupta 四川万邦胜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首席营销官 Diana Fu 现场嘉宾分别针对固态电池带来的颠覆性变革,硅基负极:渐进式但影响深远、锂金属负极:突破能量密度瓶颈、钠离子电池:磷酸铁锂的替代选择等方面作出分享。 主题演讲:一种用于大规模生产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的创新、环保、低能耗的连续石墨化技术 (铂金赞助)演讲嘉宾: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高级研发工程师 王帅刚/Shuaigang Wang 主题演讲: 推进高性能、低成本的碳基电池材料以满足全球需求 演讲嘉宾: (银牌赞助)Ingevity 储能研发经理 Dr. Hui Dong 主题演讲: 当升对电池价值链的贡献 演讲嘉宾: (铂金赞助)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当升芬兰首席执行官兼当升首席商务官 Jashon Guan 圆桌讨论:从矿产到回收:欧洲如何建立自给自足的锂电供应链? 主持人: Exentec Germany GmbH 电池技术事业部总监 Nicole Neub 访谈嘉宾: UP Catalyst 首席商务官 Florian Wunsch Lithink 首席执行官兼创始人 Tom Van Bellinghen Imerys 锂业务商务总监 Pierre-Alexandre Levy Honeywell 数字产品护照高级项目经理 Ilya Gasparishvili AL&P PROJECTS S.L 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Albert Albareda 嘉宾们围绕政策推动与产业协作、资源独立与供应链安全、地缘政治变量等方面进行探讨。 SMM欧洲汽车峰会暨加泰罗尼亚汽车周开幕仪式 圆桌讨论:供应链重构——西班牙如何成为欧洲电动汽车行业产业枢纽 主持人: SMM 高级锂电行业分析师 杨玏 访谈嘉宾: Stellantis 欧洲、中东及非洲地区采购总监 – 运输与物流(采购及售后服务) Gonzalo Zabala 法可赛 采购总监 Ignasi Castelló Escudé Renault Group Iberia 采购总监 Pablo Méndez 嘉宾们分享了欧洲供应链启示,西班牙优势(技术共享+本地拉货、港口优势) 、欧洲业务发展前景(跟随车企在欧洲建配套) 以及本土化进程中的挑战与对策(通过企业调研发现的关键问题)等话题。 主题发言: 奇瑞国际欧洲品牌发言 演讲嘉宾: 奇瑞国际Omoda & Jaecoo 西班牙子公司国家总监 Eric Liu/刘昆 加泰罗尼亚政府的讲话 演讲嘉宾: ACCIÓ-加泰罗尼亚贸易与投资(加泰罗尼亚政府) Consultora Sènior |汽车、运输和移动部门小组 (EEN) 主席 Riánsares López Monzón 圆桌讨论:欧洲重生:中国车企与西班牙品牌如何塑造未来出行 主持人: SMM 新能源行业研究负责人 马睿 访谈嘉宾: Hitch Capital 首席执行官兼管理合伙人 José Óscar Leiva Méndez SANTANA MOTORS 首席执行官 Edu Blanco Muvmi 管理合伙人 David Ortega EBRO EV Motors 董事会成员 JOAN MIQUEL MALAGELADA 该环节深入探讨了西班牙如何通过与中国整车制造商及历史悠久的西班牙品牌建立战略联盟,成为欧洲汽车产业再工业化的关键门户。基于EBRO-奇瑞和SANTANA-ZNA-安徽冠名的成功案例,David Ortega教授将与特邀嘉宾共同分享其博士研究论文中的初步见解。讨论内容将涵盖产业政策转型、补贴政策调整以及电动汽车市场消费者观念的变化。 至此, 2025欧洲锂电池峰会 首日发言结束,11月4日精彩继续!敬请关注~ 》点击查看 2025欧洲锂电池峰会 专题报道

  • 涨价!锂电产业供需格局正在反转

    当前,我国锂电产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供需大变局。 从始于2024年的库存去化,到2025年下半年的供不应求,锂电行业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逆袭。 这场反转,不仅正在重塑产业链的竞争格局,更预示着全球能源革命进入新一轮加速期。 动储双轮驱动 锂电产业迎来新一轮爆发式增长 市场方面,当前头部电池企业受益于动力与储能的双轮驱动,产能供不应求。 其中,动力电池装机保持高景气度。数据显示,1-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1119.60万辆,同比增长34.55%。受此带动影响,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也实现快速增长。动力电池应用分会数据显示,1-9月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超500GWh,同比增长43.5%。 值得一提的是,每年的第四季度都是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旺季,这将有利于动力电池装机量保持快速增长。 此外,欧洲市场汽车电动化形势持续向好。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大众集团、雷诺和宝马在欧洲的纯电车型交付量,同比分别增长89%、57%和35%。 不仅如此,欧洲多家车企还公布了其新能源新车型未来规划。雷诺、Stellantis、大众、奔驰、宝马等车企2026-2027年系列新能源车型或将放量。 与此同时,全球储能市场爆发,并已成为锂电池市场需求增长的核心引擎之一。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储能电池出货量达252GWh,同比高增109%,在全球储能电池总出货量中的占比超过了90%。 机构预计,2025年全年,全球储能市场规模将突破500GWh,且2026年仍将保持高速增长。 在此背景下,近几个月来,锂电行业库存压力显著缓解,市场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尤其在储能领域,“缺芯潮”仍在延续。值得关注的是,业界人士表示,2026年,电芯需求增速或远快于电芯材料的供给增速。这也意味着,电芯及核心材料的阶段性短缺,或将推动锂电产业链价值的重新分配。 扩产、涨价趋势显现 电池中国观察到,当前电芯及核心材料环节的头部企业,一方面积极扩产,以备2026年抢占市场制高点,并巩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部分企业凭借前沿技术壁垒与产能结构性紧缺所形成的双重优势,正逐渐重构锂电供应链的议价体系。 供给端,电芯产能呈现“结构性紧平衡”的特征。 数据显示,电芯端10月排产环比再增10%,同比增长超35%,头部电池企业普遍满产,部分订单排期已至明年年底。 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储能、电动航空、具身智能等行业高速增长,推动了电池企业的扩产潮,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远景动力、瑞浦兰钧、欣旺达、海辰储能等头部电池企业,均披露了扩产计划或进展。 核心材料价格的集体上涨,成为供需反转的直接信号。材料企业近期纷纷透露相关扩产规划与涨价趋势。 10月28日,富临精工发布公告称,其子公司江西升华拟与德阳—阿坝生态经济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签订《投资协议书》,拟投建年产35万吨新型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项目,预计总投资金额达40亿元。 高压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方面,今年早些时候就有消息称,部分主流电池企业主动给材料企业提高高压密磷酸铁锂采购价,相关技术壁垒在重构产业链价值分配中的作用逐渐显现。受此影响,相关材料企业扩产或将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不仅如此,电解液主要材料——六氟磷酸锂,近段时间的涨价则更加明显。数据显示,六氟磷酸锂价格10月31日已突破11万元/吨,一周内涨幅超22%,较10月初更是暴涨超60%。据市场消息,部分企业已拒绝长单,转为月度报价模式。 此外,锂电负极、隔膜等核心材料环节,也已出现涨价,铜箔环节满产前提下,虽尚未涨价,但已开始挑单供应。 值得注意的是,材料涨价已向电芯端传导。业内人士表示,电芯端或将开启一轮涨价潮。储能电芯已率先调价,高端产品价格在第三季度已有小幅上涨,预计动力电芯将紧随其后,头部电池企业已在酝酿调价方案。预计电芯结构性短缺态势,将持续至2026年年中,即使明年第一季度传统淡季,电芯价格仍有望同比保持上涨态势。 从行业周期看,当前锂电产业链的供需反转,具备较为坚实的基础,需求端储能、电动汽车、新兴场景三重支撑,市场需求将在此轮周期内保持持续的高景气度;供给端经历了市场出清后,行业集中度提升,电芯及材料头部企业定价权增强。 对于锂电行业而言,供需反转不仅有望使企业盈利能力进一步修复,而且意味着当前产业的发展态势,正在从“价格内卷”向“质量提升”转型。而当价格拐点成为行业分水岭时,锂电产业链企业已踏上技术引领新征程。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