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3

  • 美股市场情绪跌至20年来“最冰点”!美银调查:银行业危机成头号风险

    在发生了美国历史上第二大银行倒闭事件后,美股投资者的注意力开始从高通胀转向系统性信用风险事件。 这是美银(Bank of America)最新基金经理调查的结果。该调查自2022年初以来首次显示,对高通胀和鹰派央行的担忧现在并非受访者最担心的“尾部风险”。相反,他们最担心的是由美国硅谷银行(SVB)所引发的一系列银行业危机。 美银的调查于3月10日至3月16日进行,调查对象是244名基金经理,他们管理着共计6210亿美元的资产。 美银首席投资策略师Michael Hartnett表示,硅谷银行、签名银行、瑞士信贷的垮台以及第一共和国银行岌岌可危的地位,在投资者中引发了一波悲观情绪。 “投资者情绪接近过去20年低点时的悲观水平。调查参与者表示,由于担心信贷收紧和交易对手风险,他们已在最近几天抛售了银行股,并增加了现金配置。”他在最新报告中写道。 调查显示,基金经理建议的现金投资组合配置达到5.5%,处于历史高位。 美股方面,Hartnett认为,标普500指数3800点的点位将成为阶段性“底部”。他建议投资者在该指数冲至4,100-4,200点之前放弃一切反弹机会。 滞胀危机 另一方面,虽然银行风险是投资者目前最担心的问题,但通胀仍紧随其后,排名第二。 他们普遍认为,经济可能进入低增长高通胀时期,也就是所谓的滞胀。约88%的基金经理预计,未来12个月内美国经济都将面临滞胀风险,高于上个月的83%。 “投资者从未对经济前景抱有如此强烈的(悲观)信念,”Hartnett写道,“对经济滞胀的预期连续10个月保持在80%以上,创历史新高。” 此外,虽然84%的基金经理表示,他们认为未来12个月通胀将从目前的高水平略有下降,但大多数人还认为,今年不太可能回落至接近美联储2%的目标利率。 最重要的是,51%的投资者现在预计,随着银行业不稳定的持续,经济增长将放缓,从而为滞胀奠定基础。这较上个月的35%大幅增长。 经济学家一直警告称,在40年来最高通胀率和经济低速增长的情况下,类似70年代式的滞胀可能会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卷土重来。

  • 印度银行系统要遭殃? 杰富瑞:瑞信在印度的影响力远超硅谷银行

    华尔街知名金融机构杰富瑞旗下的印度公司(Jefferies India)表示,对印度银行系统来说,瑞士第二大银行瑞信(CS.US)的影响力比上周“光速倒闭”的硅谷银行(SIVB.US)要广泛得多。杰富瑞分析师Prakhar Sharma在一份报告中写道:“鉴于瑞信与印度银行业的相关性,我们看到,在对于对手风险的评估方面,尤其是在衍生品市场,出现了较为温和的调整。” 由于该银行“在印度衍生品市场占有重要地位”,分析师Sharma正在密切关注由此可能导致的任何流动性问题或交易对手风险。报告称,在印度的海外银行资产占比为4%至6%,但表外负债占比高达50%。 这也就是说,外国银行仅占印度银行资产的6%,其中瑞士信贷占据大约1.5%。杰富瑞预测,基于这些数据,瑞信陷入危机时刻对印度银行业的影响可能有限,预计不会出现“破坏性”影响。 根据杰富瑞的统计数据,瑞信在印度拥有超过2,000亿卢比(大约24亿美元)的资产,是第12大离岸贷款机构。该机构补充称,贷款占其在这个南亚国家总负债的73%,其中大多数贷款期限较短。 BSE(孟买证券交易所)的银行指数较峰值下跌了12% Sharma预计,印度央行将密切关注流动性问题,以及和交易对手相关的风险敞口,并在必要时进行干预。他认为,在印度,机构的存款将更多地流向规模更大、质量更好的银行。 瑞信宣布将回购至多30亿瑞士法郎(大约32.3亿美元)的债券,此举可能有助于恢复市场信心。瑞信首席执行官Ulrich Koerner曾多次强调,该银行的财务状况良好。 瑞信首席执行官Ulrich Koerner周二表示,该行对硅谷银行的信用风险敞口不大,且本季度业务势头有所改善,硅谷银行倒闭后该行吸收了部分资金。他指出,作为一家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银行,瑞信在资本实力、融资和流动性方面遵循“截然不同的标准”。他补充称,该行去年第四季度CET1资本充足率为14.1%,流动性覆盖率为144%,且此后有所提高。 本月早些时候,在对瑞信阻止持续亏损和客户流失的策略失去耐心后,瑞信持股时间最长的大股东之一Harris Associates已出售其在该行的全部股份。据瑞士媒体消息,瑞信客户在一年内从瑞士信贷提取了价值510亿瑞士法郎的存款(约占总数的28%)。就连瑞信最大股东也向恐慌情绪投降,拒绝向该行提供更多援助。沙特国家银行董事长表示,绝对不会向瑞信提供更多援助。他还强调,绝对不会向瑞信提供进一步的流动性支持。以上这些暗示流动性枯竭的因素,再加上如今在硅谷银行倒闭事件引发的“余震”冲击下,瑞信CDS价格在周三进一步上涨并逼近1000个基点(CDS价格越高说明违约概率越大),凸显出投资者对该行流动性状况的消极态度。 畅销书《富爸爸》系列的作者、曾成功预测2008年雷曼兄弟倒闭的罗伯特·清崎说,瑞信是下一家面临倒闭风险的大型银行:“问题出在债券市场。就像我多年前预测雷曼兄弟倒闭一样,我认为下一家出事的银行是瑞士信贷。”他对全球第八大投资银行瑞士信贷感到担忧,因为债券市场未来的崩盘将引发一场“完美风暴”。

  • 在银行业危机面前 今晚的美国CPI数据也显逊色!

    过去一周围绕硅谷银行破产牵连出的银行业“黑天鹅”,震惊了全球金融市场,今晚即将出炉的美国2月CPI数据,似乎骤然间陷入了一个“较为尴尬的境地”—— 很多人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这个过去一年美国资本市场上最受关注的宏观经济指标,眼下究竟还重要吗? 放在一周前,这个问题的答案显然没有什么悬念:在过去一年里,动荡的行情走势几乎就不曾在美国CPI数据发布日“缺席”。一组历史统计显示,标普500指数在过去一年CPI发布日的平均上下波动幅度达到了1.8%,而日常的平均水平仅为1.2%。 但是,曾经备受瞩目的美国非农就业数据,在硅谷银行周末破产时的影响力几乎“哑火”后,人们或许已很难对今晚的CPI数据,能掀起多大浪花抱有太多的期待…… CPI数据在当前重要性恐退居二线? Interactive Brokers首席策略师Steve Sosnick就表示:“日常的统计数据,即使是像CPI这样重要的数据,在银行业危机面前可能也将退居二线。” 上周,全美排名第16的硅谷银行在短短不到40小时里就从暴雷走向了破产。随后,全美排名第29位的Signature银行也被监管机构宣布关闭。至此,整个华尔街在三天内见证了历史上第二大和第三大规模的银行倒闭事件。 这些事件毫无疑问已经促使交易员开始重新计算,美联储接下来为抑制通胀而需进行的加息幅度和步伐。 PIMCO策略师Daniel Ivascyn周一就表示,美联储最早可能在本月暂停加息,高盛集团的经济学家也扬言,他们不再认为美联储将在3月份的会议上加息。 这标志着市场预期出现了重大变化。要知道,就在美国银行业动荡发生几天前,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国会听证会上几乎已相当于暗示,联储可能在下次会议上加息多达50个基点。 可以肯定的是,一些投资者已表示,当前金融市场的焦点可能不会再单单停留在经济数据层面上了。 “近期内,像银行挤兑或流动性事件这样潜在的系统性问题,将取代经济数据”,John Hancock投资管理公司联合首席投资策略师Matt Miskin就在周一的报告中写道。 Horizon Investment Services首席执行官Chuck Carlson也指出,当前银行业的进展情况可能将盖过“基于CPI数字”引发的市场波动。Carlson在谈到CPI时表示,“除非今晚数据出现一个重大的异常值,否则我认为数据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美联储决议前利率市场的“压舱石” 当然,话又说回来,虽然今晚的CPI数据在当前特殊的市场背景下,不太可能再出现像过去一年那样大的行情影响力。但是有鉴于这一指标的发布窗口正好处于美联储议息会议前一周,其仍可能成为当前市场利率定价的一块关键“压舱石”。 不难想见的是,哪怕今晚的CPI数据再如何超预期,都不太可能令已经消失的3月加息50个基点的预期死灰复燃。但是,这一数据仍可能会影响到美联储下周究竟加不加息之间的微妙“天平”。 根据芝商所美联储观察工具当地时间周一的最新定价显示,市场交易员预计美联储下周加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71.6%,不加息的概率为28.4%。 加息与不加息之间目前约“7/3开”的分布,其实并不算已经提前锁定了下周真正的利率定价。最重要的是,有鉴于美联储官员目前已经处于了3月议息会议前的噤声期,他们如果想要通过市场上的“喉舌”来影响利率定价,那么在CPI数据真正尘埃落定后,无疑是一个相对最好的窗口。 在过去几天,利率市场的加息押注几乎就如同断崖式跳水一般,这在银行业爆出惊天大雷的背景下并不算一件特别意外的事。但真正重要的是,在市场逐渐冷静下来之后,利率市场的定价究竟会稳定在哪里,而今晚CPI数据公布后的具体报价,显然就格外关键。 外汇资讯机构Forex.Com指出,最近的市场波动在一定程度上抢了美国CPI数据的风头,但周二最新的CPI仍将是市场的主要推手。通胀从9%下降到6%,对政策制定者来说总是相对“容易的部分”;未来的一个大问题是,美联储能否在不“破坏”经济的任何其他方面的情况下,推动物价持续下降。 Greenwood Capital首席投资官Walter Todd则指出,一份热门的消费者价格报告总是会给市场带来问题,而现在人们又在等式中加入了金融稳定动态,这进一步令美联储的工作复杂化了。 一些业内人士已提醒,如果周二的通胀数据超出市场预期,依然可能会提醒美联储观察人士和投资者,美联储决策者抗通胀的“终极使命”尚未完成。 LH Meyer/Monetary Policy Analytics 的经济学家在给客户的一份报告中写道,“这些(银行业)事件会让人更加谨慎,但这依然必须与新近恶化的通胀形势进行平衡。虽然3月加息50个基点的可能性已大幅下降,但我们相信FOMC最终仍会加息。” 目前市场对CPI预期究竟如何? 需要提醒投资者的是,由于美国已经正式进入了夏令时,因此今晚的美国2月CPI数据于北京时间20:30就将出炉,相较过去几个月数据的发布提前1小时。 目前权威媒体的调查预计,美国2月CPI年率料增长6.0%,增幅低于1月的6.4%;2月CPI月率料增长0.4%,此前1月为增长0.5%。 (主流投行CPI预测) 在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数据方面,美国2月核心CPI年率料攀升5.5%,升幅略低于1月的5.6%;美国2月核心CPI月率料增长0.4%,增幅与1月相同。 从整体来看,今晚美国CP同比I数据依然有望延续去年9月以来的见顶回落势头,但具体数据表现究竟会比预期更高还是更低,尚是未知之数。 在上月因精准预测到美国1月CPI超预期而大出风头的克利夫兰联储的Inflation Nowcasting(通胀临近预测)模型 ,目前预计2月份CPI同比涨幅将来到6.21%,环比增至0.54%。这预示着单就克利夫兰联储的模型来看, 今晚CPI较市场主流预期存在上行风险。 在投行预测方面, 高盛预计美国2月核心CPI月率将较1月进一步上升:高盛预计美国2月核心通胀将环比上升0.45%(市场一致预期为0.4%,1月核心CPI月率为0.41%),同比上升5.56%(市场一致预期为5.5%)。 具体分项来看,高盛预计主要住所租金和业主等价租金通胀月率将从1月的0.74%和0.67%,分别下降至0.62%和0.59%;二手车通胀月率将从1月的-1.9%转为0.5%;公共交通通胀月率将从1月的-1.8%跳升至5.9%。 加拿大皇家银行分析师则预计,今晚通胀报告将显示,美国2月份整体CPI同比增速将降至5.9%,低于1月份的6.4%,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能源和食品价格的回落。其他商品和服务的通胀压力也在小幅下降,不过最近几个月的通胀粘性比预期的要大。 加拿大皇家银行指出,“我们预计2月份的数据看起来会更好,核心CPI同比将从1月份的5.6%降至5.4%。强劲的美国劳动力市场数据表明,2023年年初经济增长势头强劲,而更棘手的通胀数据则表明,美联储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回到2%的目标。这将为美联储进一步加息提供理由。” 富国银行则在近期报告中指出,“我们预计2月份总体CPI将再次月度上涨0.4%,这将使同比增长率达到6.0%。我们仍然预期通胀将逐渐走低,但这个过程可能是坎坷的,尚需时日。尽管在过去几个季度中出现了一些方向性改善,但物价仍远高于美联储2%的目标,而且劳动力市场紧张表明仍然存在通胀压力,可能会阻止通胀全面回归2%。” 此外,德国商业银行表示,“2月份,尽管总体通胀率可能从6.4%降至6.1%,但核心通胀率可能仅从5.6%略微降至5.5%,因此仍然过高。核心指数的环比增长率为0.5%,可能再次高于平均水平。从美联储的角度来看,这样的报告可能无法为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确定的反通胀过程,提供足够令人信服的支持,因此会支持再次加息。” 相关阅读: 》【SMM今日要闻】金属内外分化 黄金继续“飞” | 硅谷银行“绊住”美加息步伐 | 锌库存下降 》 硅谷银行光速倒塌 信任危机蔓延 或“绊住”美联储加息步伐【SMM专题】 》硅谷银行“生死周末” 全球股市纠偏!A股能走出独立行情吗?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