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341个
据SMM数据显示(1月3日-1月6日),1 #电解铜周均价为65096元/吨,周环比下跌1.74%;华东有色金属城光亮铜周均价为59950元/吨,周环比下跌1.02%;打包缆粗周均价为60312元/吨,周环比下跌1.05%。 据SMM数据反映,本周铜价重心下移,一方面由于美国劳动力市场强劲对通胀造成一定压力,使得市场预期美联储将持续维持强加息政策,对铜价造成一定的压力;另一方面,临近年末,终端企业已陆续放假,铜加工企业手里订单不断下滑,整体消费需求偏弱。再生铜价格也因此随之走低,再生铜杆企业在原料紧缺的大背景下积极补货,目前大部分企业持有安全库存。此外,据SMM调研,临近年末华东有色金属城收货逐渐减少,特别是大型货商供货量明显下降,但小量货源还在陆续流入,但整体货源量流入偏低。预计本周华东有色金属城再生铜吞吐量将再次跌破2万吨以下。 展望未来,再生铜杆企业将于下周陆续放假,最迟将在小年之后。再生铜杆企业目前处于最后交付订单的阶段中,且大多数企业手中已备足库存,预计再生铜需求量会有所减弱。而临近年底,再生铜贸易商活动量也逐步减少,只有部分小型商家仍在运输货源,华东有色金属城贸易商目前大多处于囤积小量货源的过程中。此外,因担忧铜价进一步下跌,大多数贸易商仍在犹豫是否需要囤货,具体情况需关注铜价走向。 SMM铜研究小组将持续为您跟踪再生铜市场后续变化。
2022年12月12日-12月18日华东有色金属城再生铜吞吐量约为2.98万吨,较前一周(12月5日-12月11日)大涨60.97%。据SMM数据显示(12月12日-12月16日),1 #电解铜周均价为66176元/吨,周环比下跌0.71%;华东有色金属城光亮铜周均价为60910元/吨,周环比下跌0.51%;打包缆粗周均价为61280元/吨,周环比下跌0.44%。 据SMM了解,近期铜价重心不断下移,再生铜价格也随之走低,但临近年末,持货商不愿将货物囤积在手占用资金,出货意愿较高。此外,虽再生铜杆企业订单处于历年低位,因再生铜流通货源处于紧张状态,大多数企业已无法保持安全库存,且再生铜价格有所下降,各企业纷纷补货提升库存。上周华东有色金属城吞吐量实现大幅回升,主因疫情管控放开初期,货源流通速度得到提升,贸易商手中货量增多,从而吞吐量实现了显著提升,但预期该增量无法得到维持。 展望本周,疫情管控放开后的初步利好已被消化完毕,随之而来的是社会大量小阳人的增加,华东有色金属城也因此受到严重影响。据SMM调研,本周华东有色金属城受疫情影响,大量贸易商与工人都处于歇业休息状态,整体收发货量大大减少,预计本周(12月19日-12月25日)华东有色金属城再生铜吞吐量将再次下滑至2万吨以下。 SMM铜研究小组将持续为您跟踪再生铜市场后续变化。
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铜棒企业生存极为艰难。对内面临停工停产,在经济本就处于下行的状态下,内需骤降;对外受疫情在各国轮番爆发以及国际局势动荡的影响,终端出口量也出现了大幅下滑。2022年铜棒开工率达到了历史新低,面对内外需求双双走低的局面,2023年铜棒企业需要做出新的战略部署,争取在经济下行的洪流中屹立不倒。 房地产颓势或将在利好政策刺激下逐步回暖 具体来看,铜棒下游主要聚集在阀门卫浴类产品,而此类产品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在经济处于下行的阶段中,由于消费疲弱,房地产投资相应减弱,与此同时,居民的购房与换房需求也会下降,继而将颓势传递到铜棒市场。此外,家电行业对于铜棒的需求也逐渐降低,从国内空调产量也可以看出,累计同比出现了明显下滑,即使是在2022年高温冲击下,空调产量也未出现显著增加。另外受疫情影响,旅游业也进入了行业寒冬,酒店对于新增与更换装修的需求也大幅下降。目前国家利房政策不断推出,融资支持不断增强,但市场利好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得以显现,此端口的需求回升需要伴随着经济复苏才较为明显。在2022年疫情管控全面放开后,社会与经济市场需要一段时间整理,若2023年疫情对居民生活消费的影响能够得以明显消除,则铜棒的需求或将缓慢恢复。 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汽车向上发力 汽车作为耐用消费品,其销量周期性较强,在近几年经济下行过程中,传统汽车销量重心出现下移,但在疫情爆发后除2020年年初停工停产阶段出现明显销量下跌外,期间汽车销量处于正常的区间波动中。铜棒属于汽车配件的重要原材料,此端口的需求量相对稳定,增长空间也较为有限。近几年国家为达到碳排放标准,国家出台政策大力支持新能源行业的发展,新能源汽车汽车的发展也因此获得了高于市场发展的增速。从数据可以看出,近些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大幅增加,代替了传统汽车向上发力。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其配件原材料如连接器、电池盒等要求相对较高,对高端铜棒产品需求量较高。在铜棒市场已经饱和的背景下,质量的提升必将成为铜棒未来的发展趋势,在新能源汽车的助力下,高端铜棒或将拥有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疫情之下电子行业发展受阻 铜棒在电子行业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从数据可以看出受经济下滑影响,移动通讯手机产量累计同比出现不断地下滑。此外,5G配件、电器配件等产品属于中高端产品,对铜棒质量要求较高,相关企业多聚集在广东地区。在2022年10月底广东地区受大规模疫情爆发的影响,停工停产企业较多,经济发展受到阻碍,并且广东作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出口量受到严重影响。虽目前国家已优化防疫政策,但经济本就疲弱且临近年末,终端恢复较为有限。预计2023年电子行业恢复仍需时间,对于铜棒需求量并不会出现显著变化。 综上所述,2022年是充满困难与挑战的一年,铜棒企业承压较大,但经过一年的整理时间,各企业已在各种冲击下坚挺走过。展望明年,在疫情得到相应控制之后,国家出台的各项利好政策经过一段时间传导终将落地,预计消费将出现初期的恢复,但各行业所需时间不同,铜棒企业需根据自身以及市场实际情况做好相应战略部署。
随着广州打响疫情放开的第一枪,河南、北京、上海、山东等全国各地区也陆续放开疫情管控。12月份起各地开始执行疫情防控优化措施,包括优化调整隔离方式、科学精准划分风险区域、优化核酸检测查验措施、取消区域全员核酸等。国内疫情管控放开已有十多日,我们一起来看下,下游铜加工企业的生产、订单近期有哪些表现。 》查看SMM铜产业链数据库 从SMM调研的精废铜杆行业开工率来看,上周五开工率出现了小幅的反弹,是不是就意味着疫情管控放开后,企业的生产及订单都出现了明显的回温呢? 这里我们分开看,首先看再生铜杆,上周再生铜杆周度开工率回升0.94个百分点,从调研来看主要是部分再生铜杆厂不再受疫情管控影响,逐步复工复产所致,但开工率仍处于相对低水平,仅录得49.19%。一方面是再生铜原料紧张限制了再生铜杆厂的生产,另一方面是再生铜杆消费并未出现明显改善。北方天气寒冷,消费本就进入淡季,且临近年关,下游线缆厂多以回笼资金为核心工作,生产积极性下降。 再看精铜杆方面,上周开工率虽然也出现了反弹,但主因前一周的基数较低(某铜杆厂检修、华南电解铜紧张等因素导致开工率处于低位)。从实际调研来看,疫情管控放开更多带来的是物流的便捷,企业原料采购、成品运输不再受到限制,生产过程更为流畅。而消费方面,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都反馈订单并不理想,年前下游企业都以控制“两项资金”为主,生产节奏持续放缓,而因疫情管控放开导致新增订单回升的情况并不多。 目前看来,疫情管控放开从本质上是利好企业生产的,但由于铜杆行业进入年末淡季,疫情管控的放开对于当下消费的拉动非常有限,预计年前铜杆行业将保持现在的节奏有序生产,等待春节后消费的发力。另外,调研了解到,目前管控放开初期,病毒传播速度及面积都发展迅猛,听闻下游部分企业出现大量工人确诊阳性,车间人员轮班出现空挡,对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不过多数企业并不担忧,毕竟阳性确诊缺岗只是短暂的现象,对于生产的影响也仅是暂时的,而明年经济的复苏、需求的回暖才更令企业期待。
据SMM数据显示(2022年12月12日-12月16日),1#电解铜周均价为66176元/吨,周环比下跌0.71%,山东临沂金属城光亮铜周均价为60910元/吨,周环比下跌0.51%;打包缆粗周均价为61280元/吨,周环比下跌0.44%。 据SMM调研,本周华东有色金属城再生铜吞吐量较上周有明显增量,主因持货商手里货源有所增加。疫情管控放开后,物流运输困难问题得到解决,部分小型贸易商出行更加顺畅,从而使得各地小批量货源可以得到集中,使得华东有色金属城整体入货量有所增加。 本周虽华东有色金属城再生铜持货商手里货源较上周明显增加,由于各地再生铜杆企业原料紧缺程度严重,需求极为旺盛,使得持货商手中货源流转速度较快,并未出现累库现象。预计本周华东有色金属城再生铜吞吐量可突破两万吨,具体市场行情如下: Ⅰ:本周华东有色金属城受疫情管控放开后物流通畅的利好,整体收货量有显著增加,远超上周预期。 Ⅱ:本月再生铜杆企业原料极为紧缺,甚至存在部分大型企业因缺乏原料而停工,不惜高价求货,再生铜持货商顺势出货。 Ⅱ:当下铜价处于低位,但考虑到年底需求疲弱的基本面格局,持货商对铜价进一步下跌存有担忧,因而惜售情绪有所缓解。 本周受到管控放开后的首波利好,使得再生铜货源显著增加,但在整体偏紧的状态下预计后续货源增量呈现边际递减。此外,本周再生铜出货量较大并非因为终端需求旺盛,而是因再生铜企业上周因原料紧缺积攒许多订单,本周再生铜货量释放后疯狂补货,预计大量补库并不可持续。据SMM调研,多数再生铜杆企业本周感受到终端需求减弱,下周情况需再关注市场能否有所好转,因而对再生铜的需求量也会产生相应的影响。展望下周,临近年底持货商有资金回笼需求,且再生铜货源仍紧俏,预计华东有色金属城下周再生铜吞吐量较本周将出现一定下滑。 SMM铜研究小组将持续为您跟踪再生铜市场后续变化。
11月份铜管开工率为68.88% 据SMM调研数据显示,11月份铜管企业开工率为68.88%,环比增加1.79个百分点,同比下降16.30个百分点。11月份铜管企业订单较10月回暖,铜管开工率环比表现增加,但不及10月预期。据了解,河南新乡某铜管厂因疫情防控基本处于停产状态,致其11月铜管开工率仅2.40%,拉低整体开工水平。虽11月份疫情政策出现逐渐放开声音,但仍有部分工厂表示疫情影响产量仍维持低位;与此同时北方部分主机厂因疫情扩散致工人停产,对某些大型铜管企业存在冲击。观察上市房企披露11月销售业绩,11月百强房企中有近四成企业实现业绩环比增长,叠加多部门密集出台地产利好政策,支撑地产融资“第三支箭”落地,房企资金压力减轻。部分铜管企业表示,地产利好信息提振市场信心,但相关政策落地需要时间,短期悲观态度难以转变,加工行业竞争加剧,稳中求胜才是王道。(调研企业:22家,产能:224万吨) 11月份铜管企业原料库存比为10.13% 11月份铜管企业原料库存比为10.13%,环比减少2.39个百分点。11月订单回暖但铜价于高位运行,抑制下游除正常生产之外的采购意愿。临近年底,多数企业考虑资金成本,习惯性按需拿货,原料库存预计维持低位。 预计12月铜管企业开工率为73.17% 据SMM调研,预计12月铜管企业开工率为73.17%,环比增加4.29个百分点,同比减少13.74个百分点。抛开11月某调研样本停产对铜管企业整体开工率的影响,12月铜管企业预计开工率也表现提升。12月重点空调企业排产生产计划环比增加17.8%,助力铜管加工企业开工回暖。
据SMM数据显示(2022年12月5日-12月9日),1#电解铜周均价为66652元/吨,周环比上涨1.44%,山东临沂金属城光亮铜周均价为61220元/吨,周环比上涨1.39%;打包缆粗周均价为61550元/吨,周环比上涨0.74%。 据SMM了解,2022年12月4日下午临沂华东有色金属城因疫情再次封控,这对再生铜进出市场了极大不便,本次封控本预计三天之内可得到解除,但由于疫情防控需求直至12月8日才结束了为期五天的市场静默期,目前,华东有色金属城已可以正常进出货物。 虽市场已恢复物流运输,但毫无疑问本次封控对金属城的吞吐量造成了极大的损伤,使得部分利废企业本就紧张的再生原料雪上加霜。此外,排除疫情封控的影响,进入12月份以来,华东有色金属城的再生铜吞吐量本就呈现大幅下滑的趋势,具体原因如下: Ⅰ:11月初电解铜价格大幅走高,再生铜价格也随之上涨,大量再生铜散货商及贸易商大量甩货,使得再生铜库存骤降,短期内难以恢复; Ⅱ:进入冬季叠加各地疫情反复,且物流运输也受到影响,使得再生铜回收效率大大降低; Ⅲ:当下国内再生铜原料供应形势愈加紧张,可用再生铜量已远远无法满足利废企业的原料需求。 本周(2022年12月5日-12月9日)再生铜价格得以上行,但十二月份以来的精废价差始终在优势线附近波动,无法使得再生铜杆的消费得到显著提振,且临近年末部分利废企业为收工收尾做准备,再生铜需求量有所下滑。即便如此,由于疫情之下的废铜回收效率始终无法提升,供应紧张之势仍成为利废企业的痛点,据SMM调研,大多数的再生铜杆企业原料仅能满足当天生产,甚至存在企业因原料不足而停工。在当下再生铜供需双弱的状态下,料经过五天封控的华东有色金属城再生铜吞吐量继续保持大幅下滑趋势,预计本周吞吐量将降至2万吨以下。 SMM铜研究小组将持续为您跟踪再生铜市场后续变化。
据SMM调研数据显示, 11月份精铜制杆企业开工率为69.72%,环比微降0.05个百分点,同比下降3.18个百分点。 其中大型企业开工率为72.61%,中型企业开工率为64.47%,小型企业开工率为67.18%。(调研企业:53家,产能:1287万吨) 11月精铜杆开工率意外回落,较预期的70.45%下降0.73个百分点,这主要是受中型企业开工率下滑拖累。从调研样本来看,华东某铜杆厂因搬迁产量大降,拖累开工率大幅下滑。剔除此因素影响,实际行业开工率将微高于10月份。不过,受国庆假期影响10月份基数本就不高,而同比数据来看,开工率呈现较为大幅的下滑。 下游线缆及漆包线两大主力消费均发力不足,是精铜杆行业开工率不佳的重要原因。从下游消费来看: 电线电缆方面 ,11月河南、河北、重庆、湖南、广东等多地疫情蔓延,上下游间的原料、成品运转时效性受到直接影响,终端消费受到持续的干扰,对铜杆的需求造成极大的影响。另外,随着天气的转冷北方市场进入淡季,房地产等基建项目施工受限,而南网订单量较往年也明显缩水,年末赶产集中交货的情况不及预期。线缆端需求量下滑令铜杆企业产销压力增大,生产积极性不高。 漆包线方面 ,往年的11月份正值漆包线行业旺季,但今年却意料内的“清淡”。从SMM数据来看,11月份漆包线行业开工率同比回落5.18个百分点,持续延续“旺季不旺”的行情,可见其对于铜杆的拉动“有心无力”。 11月精铜制杆企业原料库存比为6.16% 11月精铜制杆企业原料库存比为6.16%,环比下降0.61个百分点。11月铜价居高,铜杆企业多以销定产,原料采购以刚需为主。 预计12月份精铜制杆企业开工率为66.79% 预计12月铜杆企业开工率为66.79%,环比下降2.93个百分点,同比下降5.11个百分点。随着疫情管控的逐步放开,下游对于消费的预期有所增加,但无奈临近年关,不少企业控制两项资金,接单量逐步减少,而已完成年度任务的企业已经计划月中停炉大修,直至元旦后才会恢复生产,这将对精铜杆行业开工率造成干扰。另外,据SMM调研数据显示,下游线缆及漆包线端口12月开工率预期仍低于同期水平,市场对于农历年前的消费已持“躺平”状态,预计精铜杆行业订单将持续转弱。
据SMM调研数据显示,11月份铜棒企业开工率为57.03%,环比上升2.73个百分点,同比上升0.52个百分点。11月铜棒开工率环比明显增加,超越10月市场预期。具体来看,大型企业开工率61.61%,中型企业开工率为47.35%,小型企业开工率为44.55%。(调研企业:24家,产能:118.7万吨) 铜棒11月订单情况整体有所好转,除广东部分地区因疫情严重订单出现下滑,其余大部分铜棒企业11月产量有明显增加。具体来看,下游为水暖卫浴类产品的企业因房地产颓势依旧保持刚需订单,无明显变化;而阀门及配件类的需求增加是11月黄铜棒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该类产品的终端企业生产周期较长,临近年底需要提前备货,为明年的生产销售做准备。此外,当下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势头正猛,部分企业使用高质量原材料铸造配件,这为铜棒产量贡献了部分力量。海外方面,虽近期人民币汇率趋于稳定,部分中小企业考虑到已临近年末,且对外汇风险具有较强抵抗心理而暂停接收海外订单,而头部企业因具有资金与资质能力,海外订单有微量回升,大型企业11月开工率显著提高也可以使其得到证实。 据SMM调研,预计12月铜棒开工率为53.58%,环比下降0.72个百分点,同比下降3.45个百分点。 因11月大部分企业开工率好于预期,铜棒企业悲观情绪有所缓解,但临近年末,国内补库订单在11月已经消化完毕,且部分终端企业存在资金回笼的需求,12月将进入收尾阶段,因此市场对12月订单有明显下降的预期。此外,虽疫情防控不断优化,国家利好政策不断释放,对于制造业而言年底已无恢复的可能性,且市场预期消费好转不会立竿见影,普遍认为利好最早将在明年4、5月份有所显现。
2022年以来铜棒市场整体消费较为清淡,受经济下行影响开工率始终处于低位,黄铜棒生产加工企业几近全年承压。目前临近年末,叠加全国各地疫情频繁爆发,加工企业出于对管控影响经济、物流受到障碍等多方面的担忧,对终端消费情况持悲观情绪。以下为SMM铜研究小组为您带来行业市场最新情况。 疫情致使废铜流通紧张 原料供应尚可满足需求 原料方面,受全国多点频发的疫情影响,国内废铜回收效率降低,散货货商手中货源已然不足,继而从贸易商传导到市场的整体废铜货量出现紧张状态。此外,受广东疫情影响,部分地区无法接收货源也成为市场废铜紧张的原因之一。价格方面,近日美联储透露出放缓加息的预期,废铜随电解铜价格走高。一些大型黄铜棒生产厂家依靠自家公司进口原料满足部分需求,国内采购部分有限,因而废铜价格走高虽产生小幅资金压力,但整体原料需求尚可得到满足。 下游消费因板块产生差异 汇率波动使海外订单出现下滑 消费方面,据SMM调研11月多数企业国内订单相较于10月份并未出现明显下滑,基本可以保持持平,甚至存在企业某板块订单出现小幅增加从而整体订单有所上升。但广东地区受到疫情严重影响,企业工厂虽然可以正常生产,仍不可避免受疫情拖累整体订单出现下滑。近日广东宣布全面解除临时管控区,市场经营与餐饮、公共交通陆续恢复,但企业与居民的消费信心需要逐步恢复,且临近年末部分工人已归心似箭,加工企业年底恢复较为有限,预期年后开工才会有逐步好转。此外,人民币汇率受美元指数波动的影响始终处于震荡状态,终端企业对于海外订单持谨慎态度,一定程度上使出口订单出现下滑,最终影响黄铜棒产量。 利好政策频出叠加疫情管控科学化 市场信心逐步缓和但仍有限 据SMM调研,2022年以来黄铜棒市场整体表现较为冷淡,具体来看,今年铜棒1-10月份开工率同比于去年出现不同程度的明显下滑,但全年开工率数据较为平缓,无大幅下滑趋势。在经济承压的大背景下,房地产行业也处于周期性下行阶段,黄铜棒市场对于经济变化较为敏感,因而使得黄铜棒生产加工企业大多持悲观情绪。随着国家对于经济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疫情防控逐步科学化,居民消费信心将有所缓和,但预计传导至铜棒消费市场需一定时间,多数企业对于2023年上半年经济压力有所缓和抱有预期。 综合来看,在国际形势动荡经济承压下行的状态下,国内疫情频繁多点爆发,黄铜棒生产企业的订单受到严重损伤,使得多数企业主心态受到打击。临近年末多数企业主已摆好心态,预计今年最后一个月订单将持平。 展望明年,各种利好政策将逐步在市场显现,终端消费的疲弱之态或将出现缓解。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