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378

  • 本钢板材表示,预计2023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为亏损8.99亿元-10.69亿元,同比减260.04%–290.25%。 业绩变动原因 2023年以来,钢铁行业下游市场偏弱,钢铁行业面临需求减弱、钢材价格持续下行。此外,2023年以来铁矿石、焦煤、焦炭、合金、废钢等主要原材料价格整体处于高位,对钢铁生产成本端造成较大不利影响,推高了经营成本。尽管公司加大了调品、降本力度,但未能弥补购销两端影响,企业利润空间受到挤压,导致2023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较大。

  • 发改委:推动钢铁等重点行业加快联合重组 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

    国家发展改革委7月18日上午召开7月份新闻发布会。 发改委:将围绕稳定大宗消费、促进汽车消费和电子产品消费等方面抓紧制定出台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政策 国家发改委政研室主任金贤东在会上指出,将完善消费政策。今年以来,我们就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等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我们将持续推动这些政策落地见效,改善基础设施和服务环境,下大力气稳定汽车等重点领域消费。同时,针对当前消费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将抓紧制定出台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政策,围绕稳定大宗消费、促进汽车消费和电子产品消费、拓展农村消费、优化消费环境等方面,出台一批务实管用的政策举措并推动尽快落地见效。 发改委:推动钢铁等重点行业加快联合重组 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 金贤东今日在发布会上表示,加快修订出台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3年本), 深入实施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提升行动计划,推动钢铁等重点行业加快联合重组,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 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持续强化品牌建设,不断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 发改委:将研究发布重点领域改造实施指南 金贤东指出,下一步,我们将持续优化节能降碳政策体系,研究发布重点领域改造实施指南,强化协同形成合力,加强绿色金融支持,宣传推广典型经验做法,持续抓好工作细化落实,促进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 发改委:将研究制定关于营造放心消费环境的政策文件 金贤东表示,针对制约消费的体制机制问题,我们将会同有关方面,研究制定关于营造放心消费环境的政策文件,健全标准质量管理体系,加大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强化消费信用体系建设,完善消费争议多元化解机制、在线消费纠纷解决机制,努力为消费者营造安心放心称心的消费环境。 发改委:加力推动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工作常态化、机制化 金贤东表示,下一步,我们将会同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加力推动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工作常态化、机制化,进一步积极谋划实招、硬招、高招,扎实推动金融支持制造业发展提质增效。重点是做到“三个持续”。一是持续督促指导银行加强服务。继续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精准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二是持续做好重点领域项目融资对接。三是持续加强产业政策和金融政策协同配合。围绕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系统优化完善金融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做好相关政策宣传解读和工作培训,不断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益。 发改委:6月份用电量同比增3.9% 电厂存煤创历史新高 6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3.9%。目前,国内迎峰度夏电力供应保障有力,6月末全国统调电厂存煤达到1.99亿吨的历史新高。从发电情况看,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发电4168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其中,火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分别增长7.5%、6.5%、16.0%、7.4%。6月份发电739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从用电情况看,上半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5.0%。其中,一产、二产、三产和居民生活用电量分别增长12.1%、4.4%、9.9%和1.3%。分地区看,全国5个省(区、市)用电增速超过10%,16个省(区、市)用电增速超过5%。 发改委:上半年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91个 总投资7011亿元 从投资项目审批情况看,上半年,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91个,总投资7011亿元,其中审批68个,核准23个,投向主要集中在能源、高技术、交通、水利等行业。 发改委: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国家发改委综合司副司长李慧表示,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推动经济整体好转的积极因素在不断累积。从发展基础看,我国拥有完整的产业体系、丰富的人力资源、便利的软硬件基础设施网络,粮食、能源资源、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经济抗冲击能力和韧性明显提升。从市场潜力看,我国是全球潜力最大的消费市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需求旺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蕴含巨大市场空间。出口产品和服务竞争力也在不断增强。从政策效应看,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加快落地见效,存量政策与增量政策协同发力,各项政策接续推出,我们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推动经济结构持续向优、增长动能持续增强、发展态势持续向好,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 三钢闽光:受钢材价格下降影响 预计上半年净利亏损约1.87亿

    三钢闽光7月14日晚间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1.87亿元,同比由盈转亏。基本每股收益亏损0.077元。上年同期基本每股收益盈利0.188元。 三钢闽光公告业绩变动主要原因是:2023年上半年,钢铁行业下游需求整体偏弱,钢材价格同比下跌,铁矿石等原料价格下降幅度较小,公司产品毛利率同比下降。面对严峻形势,公司积极推进转型升级项目建设,推动绿色化和数字化转型,扎实做好降本创效工作;但受钢材价格下降影响,2023年上半年公司经营业绩同比大幅下降,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8,709.00万元。

  • 山东钢铁:钢铁市场形势持续下滑 上半年净利预亏2.3亿-2.6亿

    山东钢铁日前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告: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3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6,000万元到-23,0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出现亏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为-40,622.34万元到-37,622.34万元。去年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9,833.30 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98,112.64 万元。 对于业绩预亏的主要原因:山东钢铁介绍,2023年上半年,钢铁市场形势持续下滑,经营形势严峻。公司积极应对钢铁市场下行压力,持续深化精益管理,深度挖潜、极致对标,强化市场研判,紧紧围绕提升购销差价,加强产、购、销联动,持续提升购销差价,仍旧无法消除市场大幅减利影响。 从已公布业绩预告的企业描述业绩变动的原因来看,大部分企业都在其中提到了类似的原因:上半年受钢铁行业下游需求恢复不及预期,钢价低位震荡,成本端保持相对高位,钢材价格降幅明显大于原材料价格降幅,钢铁行业盈利空间受到挤压等,类似的描述在不少企业中有提及,一起来回忆一下钢材市场的现货价格走势情况。 以SMM螺纹全国均价的平均价的价格走势为例,从其均价今年上半年的走势来看,其均价高点为3月14日的4344元/吨,其均价低点为5月31日的3612.9元/吨。据统计,其上半年均价的均值为4001.03元/吨,较去年上半年的4802.93元/吨,同比下降了801.9元/吨,降幅约为16.7%。 8月2日,SMM螺纹全国均价的平均价报3775元/吨,延续了其均价在7月份围绕着3700上下波动的趋势。对于钢材的后市,SMM认为8月螺纹供需双弱格局或将延续,考虑到近期市场热衷于炒作“粗钢压减”,钢价高位运行已充分交易“平控”预期,SMM建议警惕后续实际政策不及预期导致的钢价回落风险,待8月底市场再次炒作9月旺季预期,刺激钢价上行,预计8月螺纹价格或将先弱后强运行,金九银十或可期。

  • 7月11日上午,由中冶南方热工总承包的张宣科技型材加热炉技术改造项目成功热试出红钢,随着火红的钢坯通过辊道送至轧机轧制,本项目正式进入生产运行阶段。 张宣科技加热炉技术改造项目属于张宣科技高端装备核心零部件制造项目的配套工程,项目包括一座线材加热炉、一座型材加热炉。从2022年11月二线加热炉点火,到2023年6月型材加热炉点火,直至本次型材加热炉出钢,张宣科技加热炉技术改造项目执行期间,中冶南方热工项目团队高效协同,紧密配合,高质量达成了各个节点,充分践行了“理性承诺,说到做到”的服务观,获赠业主发来的感谢函,表达了对中冶南方热工技术业务水平与项目执行能力的高度肯定。 本次型材加热炉改造后,原蓄热式加热炉升级为空煤气双预热常规燃烧步进式加热炉,能同时满足煤制气、天然气等多种燃气介质;加热炉新增超低氮燃烧装备、智能燃烧系统,实现业主绿色生产目标,为张宣科技绿色发展、节能转型提供技术支持。 本次型材加热炉热试出红钢,标志着张宣科技加热炉技术改造项目全部进入生产阶段。中冶南方热工项目团队将坚守精益求精的标准,做好后续考核验收工作,为客户打造绿色、低碳、智能、高效的高品质加热炉。

  • 上海电气:上半年预盈5.5亿至6.5亿 同比扭亏为盈

    上海电气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告,经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公司预计2023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5.5亿元至人民币6.5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公司预计2023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2.0亿元至人民币2.7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实现扭亏为盈。公司2022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9.9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3.51亿元。公司2022年半年度基本每股收益为人民币-0.06元/股。 上海电气公告称:公司2023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扭亏为盈的主要原因:报告期内,公司聚焦主责主业,积极开拓市场,优化产业结构,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提升管理能效,加大科研投入提高产品竞争力,毛利率较上年同期提高;报告期末,公司所持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较期初上升。预计上述因素对报告期内公司利润额产生的影响约人民币14亿元至人民币17亿元左右。 公开的资料显示:上海电气是一家大型综合性装备制造集团,主导产业聚焦能源装备、工业装备、集成服务三大领域,致力于为客户提供绿色、环保、智能、互联于一体的技术集成和系统解决方案。公司产品包括火力发电机组(煤电、气电)、核电机组、风力发电设备、输配电设备、环保设备、自动化设备、电梯、轨道交通和机床等。

  • 本钢板材:2023年力争完成粗钢1141万吨 热轧板、冷轧板分别1429万吨、570万吨

    本钢板材表示,2023年生产经营目标为,力争完成生铁1030万吨,粗钢1141万吨,热轧板1429万吨,冷轧板570万吨,特钢材72万吨。 集团发展规划 对标世界一流企业,融入新形势,建设新本钢,支撑新鞍钢。坚持改革+创新“双轮”驱动,以市场化改革为统领,深度转换经营机制,有序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强基础性、前沿性、战略性科技项目布局,提高科技战略支撑力。 坚持钢铁+矿产资源“双核”战略,推动低碳智慧转型升级,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竞争实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引领本钢“二次创业”。 实现“五提升、两降低”。即效率提升、效益提升、质量提升、品牌价值提升、员工收入提升,资产负债率降低、碳排放水平降低,成为精品、绿色、智能、共享的世界一流钢铁企业。 战略定位为,东北振兴战略中国国有企业全面深化改革的示范;极具国际竞争力的精品板材、国内一流优特钢棒线材及铁矿资源战略基地,鞍钢集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资产。

  • 柳钢股份:发生安全事故 目前公司生产经营正常有序

    柳钢股份7月6日晚间公告,公司焦化厂二化产车间于2023年7月5日11时左右在作业过程中发生煤气着火事故,造成作业人员1人死亡、2人轻伤。事故发生后,公司立刻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组织紧急救援并及时上报事故情况,救援力量第一时间到达事故现场进行紧急救护和应急处置。当晚22时30分左右所有险情得到有效控制,目前公司生产经营正常有序,本次事故不会对公司经营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事故原因在进一步调查之中。公司将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压紧压实责任措施,加大重大风险隐患排查力度,坚决守住安全发展底线,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 中钢协:6月下旬重点统计钢企粗钢日产224.6万吨 环比降0.74%

    中钢协7月6日发布数据显示,6月下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共生产粗钢2246万吨、生铁2028.68万吨、钢材2306.47万吨。其中粗钢日产224.6万吨,环比下降0.74%,同口径相比去年同期增长7%,同口径相比前年同期下降0.77%;生铁日产202.87万吨,环比增长0.52%,同口径相比去年同期增长4.59%,同口径相比前年同期增长4.72%;钢材日产230.65万吨,环比增长6.41%(受部分会员企业集中结算入库影响,本旬钢材日产增幅较大;剔除相关影响因素,本旬会员企业钢材日产相比上期增长1.58%),同口径相比去年同期增长6.9%,同口径相比前年同期增长1.07%。

  • 工信部召开制造业企业座谈会 电子、钢铁、装备制造、汽车等领域企业参与

    根据国务院部署安排, 工业和信息化部建立与制造业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积极做好对企服务工作,营造制造业发展良好生态。 7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金壮龙主持召开制造业企业座谈会, 认真听取企业经营情况、问题诉求及意见建议,就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行业平稳运行进行了深入讨论交流。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出席会议。 会上,来自电子、石化化工、钢铁、装备制造、汽车、食品、轻工纺织等领域的10家重点企业负责人 作了重点发言,立足企业、面向行业、放眼全球,谈情况、话发展、讲问题,围绕稳定制造业投资、扩大消费及出口、加快布局新赛道、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等提出有时效性、现实性、针对性的意见建议。还有9家企业负责人参与了交流讨论。 金壮龙表示,党中央高度重视制造业发展。 党的二十大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筑牢制造业,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新一届政府成立后释放出支持制造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强烈信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 锚定新型工业化目标要求,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加快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要用心用情当好制造业企业的“娘家人”, 健全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加强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全力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为提升核心竞争力、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营造良好环境。 与会企业家对我国工业经济保持持续恢复向好的态势充满信心,纷纷表示将深耕制造业, 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争做创新发展的探索者、组织者、引领者,在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方面加强自律、率先垂范,根植中国、面向全球,努力迈向全球产业链中高端,做优做强做大实体经济,为新型工业化、建设制造强国作出积极贡献。 部有关司局负责同志参加座谈会。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