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378

  • 2024年1月15日和16日,加拿大国际贸易法庭(CITT)和加拿大边境服务署(CBSA)分别发布公告,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大陆、台湾地区、印度和韩国的耐腐蚀钢板(Corrosion-resistant Steel Sheet)发起第一次反倾销日落复审调查。涉案产品的加拿大税号为7210.30.00.00、7210.49.00.40、7210.49.00.50、7210.49.00.60、7210.49.00.70、7210.61.00.10、7210.61.00.20、7210.69.00.10、7210.69.00.20、7212.20.00.10、7212.20.00.20、7212.20.00.30、7212.20.00.40、7212.30.00.10、7212.30.00.20、7212.30.00.30、7212.30.00.40、7212.50.00.30、7212.50.00.40、7212.50.00.50、7212.50.00.60、7225.91.00.10、7225.91.00.20、7225.91.00.30、7225.91.00.40、7225.92.00.10、7225.92.00.20、7225.92.00.30、7225.92.00.40、7226.99.00.11、7226.99.00.12、7226.99.00.13、7226.99.00.19(2022年1月1日起修改后的税号)。利益相关方应于2024年2月22日前提交本次日落复审的调查问卷答卷。加拿大边境服务署将不晚于2024年6月28日前对本次日落复审调查作出终裁。 2018年7月26日,加拿大边境服务署对进口自中国大陆、台湾地区、印度和韩国的耐腐蚀钢板启动反倾销调查。2019年1月22日,加拿大边境服务署对进口自中国大陆、台湾地区、印度和韩国的耐腐蚀钢板作出反倾销肯定性终裁。涉案产品的加拿大税号为7210.30.00.00、7210.49.00.10、7210.49.00.20、7210.49.00.30、7210.61.00.00、7210.69.00.10、7210.69.00.20、7212.20.00.00、7212.30.00.00、7212.50.00.00、7225.91.00.00、7225.92.00.00、7226.99.00.10。

  • 中南股份表示,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预盈利1000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预亏损39000万元。 业绩变动原因说明 1.2023年度,受原燃料价格处于高位及钢材价格下跌影响,钢铁行业盈利水平下滑明显。面对行业严峻形势,公司强化敏捷经营理念,坚持科学绩效评价体系和技术创新,聚焦极致效率、极致成本、极致能效、费用削减及产品结构优化等降本增效举措,实现了扭亏为盈。公司预计2023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000万元。 2.公司2023年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影响约4.07亿元,主要为非流动资产处置实现收益1.49亿元、增值税加计抵减及其他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合计收益2.03亿元、碳排放交易实现收益0.32亿元。

  • 中钢协:2023年全国累计生产粗钢10.19亿吨 同比持平

    2023年12月,全国生产粗钢6744.0万吨、同比下降14.90%,日产217.55 万吨/日、环比下降14.24%;生产生铁6087.0万吨、同比下降11.80%,日产196.35万吨/日、环比下降9.15%;生产钢材10850.0万吨、同比增长1.50%,日产350.0万吨/日、环比下降4.93%;1-12月,全国累计生产粗钢10.19亿吨,同比持平,累计日产279.20 万吨;生产生铁8.71亿吨、同比增长0.70%,累计日产238.63万吨;生产钢材13.63亿吨、同比增长5.20%,累计日产373.34万吨。 2023年12月,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共生产粗钢5806.69万吨、同比下降7.95%,日产187.31万吨、环比下降11.73%;生产生铁5622.68万吨、同比下降2.55%,日产181.38万吨、环比下降7.04%;生产钢材6274.24万吨、同比下降2.54%,日产202.39万吨、环比下降7.10%。1-12月,重点统计钢铁企业累计生产粗钢8.25亿吨、累计同比增长2.79%,粗钢累计日产225.91万吨;累计生产生铁7.47亿吨、累计同比增长4.16%,生铁累计日产204.65万吨;累计生产钢材8.26亿吨、累计同比增长4.56%,钢材累计日产226.20万吨。

  • 中钢国际:通过项目精细化管理、降本增效等措施 2023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4.5%

    中钢国际1月16日发布业绩快报,2023年营业总收入为264.10亿元,同比增长41.10%;归母净利润7.86亿元,同比增长24.50%;基本每股收益0.60元。 中钢国际介绍:2023年,公司一手抓新签合同定单,一手抓在手项目执行,国内外在手执行项目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且项目推进顺利,营业收入同比增幅较大。同时公司强化“算账经营”,通过项目精细化管理、劳动竞赛、降本增效等措施,实现营业利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有较大提升。 中钢国际1月9日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于1月8日接受了银河证券、融通基金、九泰基金、易方达基金等8家机构的调研。“据了解,目前中钢集团债务重组方案已在上报审批过程中,方案具体内容需以中钢集团官方渠道发布的消息为准。中国宝武重组中钢集团,对公司加快推进国际化、绿色低碳、数字化战略落地具有重要意义。”在本次调研活动中,中钢国际表示,中国宝武作为国内领先的钢铁生产者,为公司低碳冶金技术研发提供了更大的工程实践平台,融入中国宝武,将助力公司提升技术研发能力。公司作为冶金工程技术服务商,以国际化经营和低碳冶金工程技术优势为中国宝武国际化战略、低碳战略落地提供业务协同。

  • 力拓:2023年矿产铜、原铝、皮尔巴拉铁矿产量均同比增加 发布2024年产量指引

    1月16日,力拓集团公布第四季度和2023年的生产业绩情况。2023年矿产铜的产量为62万吨(合并基础),较2022年上升2%,这得益于第一季度奥尤陶勒盖地下矿首次实现可持续生产,以及增加奥尤陶勒盖项目股权后对全年产量带来的影响。这抵消了3月科力托(Kennecott)矿区传送带故障带来的挑战,该选矿厂在第三季度恢复满负荷生产。2023年皮尔巴拉铁矿产量为3.315亿吨(100%权益基础),较2022年提升2%。通过持续部署安全生产系统,我们的生产效率得到提高,同时库戴德利项目在投产后12个月内实现了4300万吨名义产能,大大抵消了矿山枯竭部分。皮尔巴拉铁矿发运量为3.318亿吨(100%权益基础),较2022年上升3%(增加1,000万吨),创下历史次高记录,年末库存状况良好。2023年铝土矿产量为5,460万吨,与2022年持平。2023年原铝产量为327.2万吨,较2022年上升9%,这得益于在第三季度基蒂马特电解铝厂恢复满负荷生产,博因(Boyne)电解铝厂也完成电解槽的复产。其他所有电解铝厂均保持稳定业绩。 原文部分内容如下: 力拓集团首席执行官石道成介绍:“我们已经连续五年实现零工亡,但我们仍保持警惕,并将继续从安全事故中吸取教训。 得益于皮尔巴拉地区库戴德利(Gudai-Darri)项目实现名义产能,以及力拓安全生产系统的部署,集团总体铜当量产量比2022年增长略高于3%。我们在奥尤陶勒盖(Oyu Tolgoi)股权的提升和地下矿的增产,以及基蒂马特(Kitimat)电解铝厂恢复满负荷生产也带来了产量的提升。“在打造面向未来的资产组合方面,我们取得了切实进展,不仅进入北美再生铝市场,还推进了位于几内亚的西芒杜世界级铁矿项目。 我们拥有多年来最令人振奋的勘探储备项目,包括12月与智利国家铜业公司(Codelco)新成立的铜合资企业。我们持续努力变革企业文化,并投资于与传统土地所有者的深入合作和伙伴关系,例如我们与Yindjibarndi能源公司达成的探索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协议。“我们生产的材料市场需求良好,我们的使命和长期战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意义。我们当前所做的工作将让力拓在未来变得更加强大,我们将投资于盈利性增长,并持续创造有吸引力的股东回报。 2023年运营要点 2023 年第 四 季度运营亮点及其他重要公告 • 我们始终把员工和业务所在社区的安全、健康和福祉放在首位。在我们管理的运营业务中,我们已经实现连续第五年零工亡。但是,由于我们的矿区有安全事故发生,包括2023年的两起永久性伤残事故,我们仍保持警惕。我们正在从事故中吸取经验教训,以改进运营流程。 • 皮尔巴拉铁矿产量为3.315亿吨(100%权益基础),较2022年提升2%。通过持续部署安全生产系统,我们的生产效率得到提高,同时库戴德利项目在投产后12个月内实现了4300万吨名义产能,大大抵消了矿山枯竭部分。皮尔巴拉铁矿发运量为3.318亿吨(100%权益基础),较2022年上升3%(增加1,000万吨),创下历史次高记录,年末库存状况良好。 • 10月18日,我们宣布计划投入约7,000万美元以提高库戴德利项目的铁矿生产力,使年产能提高700万吨至5,000万吨。产能提升计划仍需获得环境、遗产保护以及其他相关方的批准。 • 2023年铝土矿产量为5,460万吨,与2022年持平。在经历了第一季度韦帕(Weipa)降雨量高于平均水平,以及上半年韦帕和戈夫(Gove)矿区设备停机的挑战之后,第四季度矿区的运营状况持续改善,产量比上一季度增加8%。 • 原铝产量为327.2万吨,较2022年上升9%,这得益于在第三季度基蒂马特电解铝厂恢复满负荷生产,博因(Boyne)电解铝厂也完成电解槽的复产。其他所有电解铝厂均保持稳定业绩。 • 12月1日,我们宣布完成组建Matalco合资企业的交易。在获得所有监管部门的批准后,我们以7亿美元的价格从Giampaolo集团收购了Matalco公司50%的股权并完成了款项支付,但仍需按惯例进行结算调整。Matalco公司将继续运营合资企业在加拿大的一家工厂和在美国的六家工厂,年产能共计约90万吨。2023年Matalco的再生铝产量为58.2万吨,力拓已从2023年12月1日起开始销售这些产品。 • 矿产铜的产量为62万吨(合并基础),较2022年上升2%,这得益于第一季度奥尤陶勒盖地下矿首次实现可持续生产,以及增加奥尤陶勒盖项目股权后对全年产量带来的影响。这抵消了3月科力托(Kennecott)矿区传送带故障带来的挑战,该选矿厂在第三季度恢复满负荷生产。 • 精炼铜的产量为17.5万吨,较2022年下降16%,这是由于在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我们完成了科力托矿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冶炼厂和精炼厂重建工作。随着冶炼厂重建工作的顺利完成和产能的不断提升,我们预计产量将在2024年第一季度恢复稳定。 • 11月8日,我们完成收购泛美白银公司(PanAmerican Silver)持有的Agua de la Falda公司股份,并与智利国家铜业公司(Codelco)成立一家合资企业(名为Nuevo Cobre),在智利前景广阔的阿塔卡马(Atacama)地区开展铜矿资产的勘探和潜在开发。 • 高钛渣(TiO 2 )产量为111.1万吨,较2022年下降7%。力拓铁钛(RTIT)魁北克工厂的两座熔炉在6月和7月发生工艺安全事故后仍处于停产状态。在第四季度,我们又停用了一座熔炉,该熔炉将于2024年重建。 • 加拿大铁矿公司的产量为970万吨,较2022年下降6%,主要受第二季度魁北克北部发生的森林大火,以及第三季度停产时间延长和传送带故障带来的影响。 • 目前,我们在约60%的矿区部署了力拓安全生产系统,并已实现不同程度的实施应用。主要业绩亮点包括:在全球已部署力拓安全生产系统的矿区内,年度所有工伤事故频率(All Injury Frequency Rate)改善20%;铁矿石产量提升500万吨。随着8个安全生产系统部署站点在近几个月内实现了最佳生产表现,我们已做好准备实现2024年的优先目标,包括将皮尔巴拉的铁矿产量进一步提升500万吨。 • 12月6日,我们在悉尼举行投资者研讨会,介绍公司在推进长期战略方面的最新进展。该战略旨在通过严谨投资加强运营、在全球脱碳进程中实现增长,并持续创造有吸引力的股东回报。我们介绍了位于几内亚的西芒杜世界级铁矿项目的最新进展,以及我们的脱碳投资,我们到2030年将范围1和范围2碳排放减少50%的承诺保持不变。 • 全年因营运资本增加而产生的现金流出与上半年相当(2023年上半年流出9亿美元)。驱动这一变化的原因是,皮尔巴拉地区的充足库存,科力托重建冶炼厂后在制品库存仍然较高,以及包括钛白粉原料在内的市场条件较为疲软。应收账款也反映了2023年底较高的铁矿石价格,这将在2024年变现。营业现金流也受到埃斯康迪达(Escondida)股息减少的影响。 2024年产量指导目标 2024年产量指导目标自2023年12月以来保持不变。 • 2024年皮尔巴拉铁矿发运量预计仍为3.23-3.38亿吨,自2023年10月以来保持不变。在替代项目交付前,SP10的产量预计将保持在较高水平,且取决于规划矿区的批准时间,包括遗产清查。 • 铁矿发运量和铝土矿产量指导目标仍然受天气条件的影响。 运营成本 • 2024年皮尔巴拉铁矿和铜的C1单位成本的指导目标将在2024年2月21日发布的2023年全年财务业绩中公布。 • 根据2023年澳元兑美元0.66的平均实际汇率,2023年皮尔巴拉铁矿单位成本的指导目标保持不变,仍为21.0-22.5美元/吨的低位区间。 • 我们预计2023年铜的C1单位成本将处于180-200美分/磅的指导目标的高位区间。

  • 俄罗斯已将欧亚经济联盟以外的废钢出口配额延长至2024年上半年

    据俄罗斯政府消息:俄罗斯政府已将欧亚经济联盟(EAEU)以外的废钢出口配额延长至2024年上半年。2024年1月1日至6月30日,约60万吨废钢可供出口,其中出口关税为5%,但不低于15欧元/吨。如果超过规定的配额,关税将保持在5%或每吨 290 欧元,以较高者为准。 俄罗斯政府公告原文如下: 俄罗斯政府延长废钢铁出口配额 俄罗斯政府已将欧亚经济联盟以外的钢铁废料和废物出口的关税配额延长至2024年6月30日。这一决定是俄罗斯政府对制成品所用金属一贯出口管制政策的一部分。 根据新决议,钢铁废料和废料的出口配额为60万吨。在此配额范围内,出口关税定为 5%或每吨至少 15 欧元。对于超过规定配额的出口,关税为5%或每吨 290 欧元,以较高者为准。 该决定旨在确保俄罗斯金属公司获得所需的原材料。 2021 年和 2023 年,在全球市场金属价格上涨的背景下,俄罗斯政府颁布了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临时出口关税,这有助于保护俄罗斯国内市场免受外部冲击,稳定商品价格,同时确保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的继续进行。

  • 山东钢铁:钢铁市场形势异常严峻 预计2023年净亏损3.7亿-4.5亿

    山东钢铁1月11日公告,.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3年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45,000万元到-37,000万元,与上年相比,将出现亏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为-75,000万元到-67,000万元。 对于本期业绩预亏的原因,山东钢铁表示: 2023年钢铁市场形势异常严峻,公司积极应对钢铁市场下行压力,持续深化精益管理,深度对标、极致挖潜,强化市场研判,紧紧围绕提升购销差价,加强产、购、销联动,仍旧无法消除市场大幅减利影响。 山东钢铁2022年年报显示,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1022.89亿元,同比下降7.72%;净利润5.55亿元,同比下降54.8%;基本每股收益0.05元。 据悉,山东钢铁集团成立于2008年,控股股东为山东省国资委,持股比例70%,剩余20%和10%的股权分别由山东国惠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山东省财欣资产运营有限公司持有,后两者均隶属于山东省政府。12月28日晚间,中国宝武官方微信发布消息称,中国宝武当天与山东省人民政府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及相关投资协议,中国宝武将战略投资山东钢铁集团,持有其49%股权。中国宝武称,将与山东省共同做强做优山东钢铁集团,提升其核心竞争力。中国宝武入股山东钢铁集团后,山东省国资仍将持有后者51%股权。 山东钢铁的产品品种方面:山东钢铁2023年11月21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始终秉承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产品品种包括宽厚板、热轧卷板、冷轧卷板、型钢、特钢、螺纹钢等多个类别,公司始终致力于满足用户的多样化的需求。 从螺纹钢期现价格2023年的价格走势来看:总体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局面,且钢价重心明显下移的特征。具体来看,2023年全国螺纹均价在3897元/吨,较2022年均价4395元/吨,年同比降幅为11.33%。 2023年全年价格走势可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1-3月上旬地产政策利好,节后补库需求推涨;第二阶段:3月中下旬-5月宏观预期落空,供需基本面矛盾凸显,现货跌至年内低点;第三阶段:6-10月中旬弱现实强预期之间博弈;第四阶段:10月下旬-12月宏观强预期叠加原料支撑,现货再次推涨至高位。 点击查看更多: 》2023螺纹钢行情年度回顾【SMM热点】

  • 开年多地重点项目密集开工 基建投资持续发力稳增长

    开年以来,多地重大项目密集开工建设,基建投资持续发力稳增长。记者梳理发现,江苏、安徽、陕西、湖南等多地举行重大项目开工大会。同时,记者也注意到,“新质生产力”成为多地聚焦的关键词,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也是此轮开工建设的重点发力方向。 多地布局战略性新型产业 长三角地区是本轮各地项目的繁忙区域。1月2日,江苏重大项目建设启动会议在苏州举行。 据《苏州日报》报道,今年江苏重大项目共安排510个,包括实施项目450个、储备项目60个,数量规模同比大幅增加。与此同时,今年创新建立民间投资重点产业项目库,入库项目200个。一季度,全省计划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710个,同比增加561个。 值得一提的是,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在启动会上提到了一个关键词,即“新质生产力”。他表示, 看当下产出更看未来竞争力,既高度关注、积极推进能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项目 ,也关注和推进体量虽然不大但能够打通末梢和畅通循环的项目、强链补链延链不可或缺的项目、利在长远的项目、老百姓获得感强的项目,滚动谋划、压茬推进。 同一天,合肥至武汉高铁(安徽段)暨2024年安徽第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动员会举行。根据《安徽日报》报道,这一批开工动员项目共有460个,总投资4896.3亿元。在安徽省最新布局的460个项目中,十大新兴产业项目253个、总投资2476.6亿元。在这些项目中,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项目43个、总投资488.3亿元。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项目32个、总投资501.7亿元。新材料产业项目69个、总投资521.5亿元。 安徽省省长王清宪在动员会也强调,要突出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聚焦新能源汽车、 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谋划和引进更多先进制造业项目。 再看厦门,该市63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1152亿元,其中产业项目25个,总投资530亿元,涉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机械装备、海洋经济等多个领域。 到2027年,厦门拟基本建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了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具有高技术、高附加值、低污染、低排放等特征,能够带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国家重点支持的领域,各地政府通过加大投入、优化政策环境等措施,可以促进这些产业的快速发展,提升地方经济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多地强调扩大投资,交通基础设施领域是重头 1月3日,2024年湖南省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长沙市、岳阳市、益阳市同步举行,11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达872亿元。 此次湖南集中开工的11个项目,主要集中在重大产业和基础设施等领域。其中,在岳阳主会场开工的中国石化岳阳地区百万吨乙烯炼化一体化及炼油配套改造项目总投资共357亿元,是湖南迄今为止单体投资最大的产业项目,可带动下游投资超过1500亿元。在益阳分会场开工的金塘冲水库工程总投资98亿元,是湖南省“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十大标志性工程之一。 不仅湖南,近期全国上下“赶前抓早” 推进项目建设,北京市丰台区2024年重大项目集中开工,46个项目包含基础设施类18项、民生保障类13项、产业类7项、城市服务类8项,预计将带动投资超500亿元。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不少地方在部署今年经济领域重点工作任务提到发挥投资拉动作用。 例如,吉林提出继续扩大内需,积极扩大有效投资,突出抓好项目建设、项目谋划、项目保障,围绕 " 四大集群 "" 六新产业 "" 四新设施 " 协同发力,加快构建具有吉林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安徽省提出,以先进制造业投资为重点,聚焦新基建、交通、水利、城市更新等领域,推动项目早开工、早竣工、早投产、早纳统、早见效。 记者注意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各地政府扩大投资的重点领域。 河北1月8日召开发布会提出,今年河北交通运输建设项目计划完成投资1100亿元。其中,高速公路将建成192公里、达到8613公里,普通干线公路将建成206公里、达到2.06万公里,将建设改造农村公路6000公里、达到18.3万公里。 四川也提出2024年,确保建成通车高速公路500公里以上,力争完成公路水路交通建设投资2600亿元以上。 福建计划完成公路水路投资1000亿元,建成普通国省干线150公里,建设改造农村公路1500公里,新增生产性泊位7个、新增通过能力约1000万吨,继续完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 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对记者表示,投资一直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各地通过加大基建投资、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等方式,可刺激经济增长,稳定市场预期。各地也需注意投资的合理性和效益性,避免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确保投资能真正发挥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此外还要加强监管和风险防范,确保投资资金安全和合规使用。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表示,投资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特别是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应该采取多种措施,包括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企业扩大生产和转型升级、加强政策扶持等,来吸引和扩大投资,推动经济发展。同时,地方政府还应该加强项目管理和监督,确保投资的有效性和合规性,避免浪费和违规行为的发生。

  • 工信部:统筹推进工业及钢铁、建材、石化化工、有色金属等重点行业碳达峰

    1月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座谈会。会议强调,要稳妥推进工业领域碳减排,统筹推进工业及钢铁、建材、石化化工、有色金属等重点行业碳达峰,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促进传统产业绿色升级,加快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加快构建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加强绿色低碳标准体系建设,积极打造绿色消费场景。 会议还指出,加快推动工业节能提效,构建清洁高效低碳的工业能源消费结构,深入推进重点行业领域能效提升,完善工业节能管理制度。全面推动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加快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着力提升工业固废减量化和资源化水平。推动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规范发展,完善新兴固废综合利用体系,积极发展机电产品再制造。加强对外宣传,开展绿色制造等领域培训交流,持续深化绿色低碳领域国际合作。 原文如下: 工信部召开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座谈会 1月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座谈会,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部署,按照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要求,研究部署全面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部党组成员谢远生出席会议并讲话。河北省、江苏省、福建省、山东省、重庆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及中国石化联合会负责同志作了交流发言。 会议指出,全面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战略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新型工业化的内在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对全面推动工业绿色发展作出系统部署,要求稳妥推进工业领域碳减排,构建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推进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加快绿色能源体系建设。全系统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论述,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时时放心不下的紧迫感责任感,勇于担当作为,以全方位转型、全过程改造、全链条变革、全领域提升为目标,全面推动工业绿色发展。 会议强调,要稳妥推进工业领域碳减排,统筹推进工业及钢铁、建材、石化化工、有色金属等重点行业碳达峰,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促进传统产业绿色升级,加快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加快构建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加强绿色低碳标准体系建设,积极打造绿色消费场景。加快推动工业节能提效,构建清洁高效低碳的工业能源消费结构,深入推进重点行业领域能效提升,完善工业节能管理制度。全面推动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加快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着力提升工业固废减量化和资源化水平。推动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规范发展,完善新兴固废综合利用体系,积极发展机电产品再制造。加强对外宣传,开展绿色制造等领域培训交流,持续深化绿色低碳领域国际合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和通信管理局,部属有关单位,部机关有关司局,有关行业协会负责同志在主会场和各地分会场参会。

  • 1月4日,中信泰富特钢集团兴澄特钢4300厚板3#加热炉顺利出钢投产。兴澄特钢厚板分厂向项目EPC总承包方中冶南方热工授予锦旗,表达了对中冶南方热工项目执行品质和效率的高度认可。 本次兴澄特钢4300厚板3#加热炉项目中,中冶南方热工在设计阶段使用BIM正向出图方式实现高效设计,同时提升了工艺管道走向准确性,为现场管道高质量施工打下坚实基础;在施工阶段,项目团队把牢安全关、效率关、质量关,从停炉到出红钢仅用时80天,较预定节点提前5天,加热炉可适应坯料厚度从改造前的350mm增加至450mm。 项目名片 坯料规格(mm): 150~450×1200~2600×2500~8800 炉体尺寸(m):52.6×9.3 产量(t/h):220 燃烧方式:双蓄热 跨越,我们分秒必争,奇迹,我们致力创造。中冶南方热工项目团队将坚守精益求精的标准,做好兴澄特钢4300厚板3#加热炉后续考核验收工作,为客户打造绿色、低碳、智能、高效的高品质加热炉。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