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02

  • 1月3日!这家光伏逆变器企业成功上市

    1月3日,浙江艾罗网络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艾罗能源”,证券代码:“688717”)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上市交易。公司发行价为55.66元/股,发行市盈率为7.95倍。截至发稿,艾罗能源股价报99.80元/股,总市值达到159.7亿元! 据悉,艾罗能源是光伏储能系统及产品提供商,主要面向海外客户提供光伏储能逆变器、储能电池以及并网逆变器,应用于分布式光伏储能及并网领域。 结合IHS研究报告披露的市场排名及市场份额数据,发行人2021年全球范围内户用储能电池占比4.1%;逆变器(含储能逆变器与并网逆变器)市场份额约为1.4%,在户用储能逆变器细分领域,发行人的市场份额占比约为5.1%。 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各期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38,910.06万元、83,266.64万元、461,179.55万元和339,905.85万元,净利润分别为3,306.43万元、6,287.45万元、113,401.08万元和97,532.25万元,收入和净利润呈持续增长趋势。 据其招股说明书显示,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投资于以下项目: (一)储能电池及逆变器扩产项目 项目拟建设厂房及配套设施,引进高端的生产设备、检测设备及辅助设备,同时招募、培训生产及技术人员,建设生产线,扩充公司整体的生产能力,优化产品的生产工艺,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本项目投资总额约37,590.28万元,规划建设期约5年。 (二)光储智慧能源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项目拟通过购置研发场地并进行必要装修,购置研发及测试等设备,建设与公司长远发展相匹配的光储智慧能源研发中心。项目建设将改善现有研发中心试验和研发环境,提升公司研发整体硬件水平,为公司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技术储备,进一步提升公司在光伏发电及储能相关领域的竞争力。本项目投资额为15,085.70万元,项目建设期为3年。 (三)海外营销及服务体系项目 项目拟在现有营销人员及营销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对境外子公司增资的形式,对荷兰、日本、美国、英国、澳洲、德国等子公司进行扩建,同时加大市场推广,并对海外员工及客户进行培训。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市场营销能力和服务能力,提高市场对公司产品的认知和对公司品牌的认同,提升公司的市场份额。本项目投资额为7,644.57万元,项目建设期为3年。

  • 逆变器单月出口金额环比转正 欧洲去库存进度如何?A股公司回应来了

    光伏逆变器行情有了新变化。出口方面,近日,据国信证券援引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11月,国内出口光储逆变器金额5.6亿美元,同比减少47%,环比增加1%。数量上,今年11月,国内出口光储逆变器数量380.3万台,同比减少30%,环比增加22%。 为进一步了解逆变器出口等最新情况,《科创板日报》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多家逆变器企业。 对此,固德威证券部回应《科创板日报》记者称,“总体上是有一些边际改善的。之前出口数据下降主要由于去库存,当下去库存还没有完成, 只不过我们看到在经过一段去库存的周期之后,其实是有一些补库迹象。 ” 其进一步表示, “11月的出口额和今年7、8、9月份相比,环比会有所上升,但没法和去年比 。” “具体的个别数据我们这里无法掌握,目前(公司)生产经营都是正常的。还有一点是,我们有海外工厂,所以不能光看这个数据。”阳光电源证券部回应称。 阳光电源曾在今年6月表示,该公司海外工厂产能已达25GW。其中,印度为10GW、泰国为15GW。 也有部分企业表示,其出口数据仍基本持平。 其中,昱能科技证券部人士表示,“公司层面数据还没有出来,预期到年底(销量)增加的幅度不会很大,相对来说没有像数据(说得)那么夸张,我们这边基本持平,可能四季度并没有像往年那么好了。” 锦浪科技证券部回应称,具体出口数据暂不便透露,但其表示,“环比数据可能是之前月份比较低,这个月好点的话,环比看起来就在增长。” 对于海外营收占比不大的企业而言,目前出口情况似乎并未发生明显变化。 其中,禾望电气证券部人士表示,“我们出口情况一般,没感觉到有好转。我们本身海外比较少,主要在国内。今年去库存比较严重,不过我们海外目前几乎可以忽略,所以没什么库存。” 上能电气董秘办回应称,该公司一直以来海外占比没有国内大,虽然一直在拓展海外,但目前来说还是(出口)印度比较多,欧美目前来说占比不算大。 科华数据证券部人士表示,“我们有出口逆变器,但肯定和国内没法比,我们目前国外营收占比大概在15%左右,占比不高,所以对我们影响还好。环比的话,其实也是根据不同区域,可能每个国家当前政策不一样,所体现出的数据就不一样。” “逆变器我们一直有出口,但主要是组串式逆变器,分布式份额不大,因为它单机价格比较低,价值比较低;大型的出口比较少,大型的基本上都在国内销售。”易事特证券部人士表示。 ▌出口情况与海外去库存有关 多家企业证券部人士向《科创板日报》记者提到,逆变器出口情况和海外去库存有关。 对于具体影响,阳光电源证券部工作人员表示,欧洲去库存是客观存在的,“公司基本上保持一个合理的水平,不会严重到会影响业务推进。” 科华数据证券部人士表示,“关于去库存主要还是看产品,比如像家用的户储,的确出现去年大规模发货,今年囤货的情况。但对于大功率的产品,可能就按照项目来跟进订单。我们户用目前做的比较少,所以影响不是很大。” 上能电气方面表示,“其实(我们)上半年出口比较少,加上我们去年是市场拓展期,所以在经销商那边的囤货不是很多,因此这块对我们的影响不大。” “所以说去库存其实影响比较大的,还是前几年海外本身出货很大的企业,它们会有囤货。”上述人士表示。 易事特证券部人士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目前该公司正拓展海外市场,特别是在地面集中式的这种大型产品方面,会做一些特殊的市场布局,比如在欧洲、第三世界国家,包括中东、非洲等地。 不过,对于目前情况,其表示,库存目前是在国外经销商那里,该公司终端客户也有,但是量没那么大。“这几年,随着客户定制化程度增加,我们主要都是非标定制化产品,客户对这种类型的产品需求有波动,我们也不敢大量囤货。” 另有固德威证券部人士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库存是在经销商那边,但也会影响到我们,它卖得不好我们出给它肯定也会相应变少。” ▌去库存或需一定时间 受欧洲去库存等影响,今年以来,不少光伏逆变器企业前三季度业绩承压。随着光伏逆变器出口增长,不少业内人士表示,其预示着去库存尾声或已来到,逆变器企业有望迎来业绩改善。 “我们认为尽管企业后续还要面临经销商去库,但月度出货数据已经不会更差了,后续月度提货量有望随着经销商去库压力降低而逐渐增长,带动逆变器出口金额月环比持续改善,随之将带动逆变器板块估值回升。”国泰君安庞钧文团队表示。 不过,对于预计去库存何时结束问题,不少企业人士向《科创板日报》表示或需一定时间。 “我们基本上到明年二季度左右,可以把库存陆陆续续(清理),尽管我们有库存,但是生产还是循序渐进的,相当于一边去库存一边生产,所以没办法一下子看到收入数据的提升。”昱能科技表示。 阳光电源证券部表示,“去库存还是需要时间的,大概明年会好些。” 锦浪科技证券部人士表示,三季度主要是因为库存比较高,现在的话情况有所好转,部分地区有所缓解,但也是在持续消化当中,具体要看什么时候消化完的话,可能还得看明年年初。 固德威证券部人士对此则认为,去库存预计可能到明年的一季度末至年终。 在今年11月的业绩会上,固德威董事长、总经理黄敏表示,该公司主营业务产品在上半年需求旺盛,三季度需求疲软,四季度开始慢慢回暖。 预计行业去库存将在明年一季度结束。 “近年来光伏行业整体景气度较高,外部环境等因素催化下致使海外经销商库存较高,当前行业加速去库中。预计行业去库存将在明年有所改善。”有业内人士向《科创板日报》记者分析表示。

  • 2023年11月逆变器出口环比增长22.2% 非洲、中东、拉美市场拉升逆变器出口【SMM分析】

    近日,海关总署发布了2023年11月份逆变器进出口数据,根据海关数据显示: 2023年11月逆变器出口量380.27万个,同比下降30%,环比增长22.2%;进口量29.25万个,同比增长3%,环比增长28.8%。2023年1-11月累计出口量4833.13万个,同比增长7.5%。 分省份看,广东累计出口109.16万个,同比下降45.4%,环比增长5.9%,主要企业包括华为、古瑞瓦特、首航新能源、科士达、禾望; 浙江累计出口165.17万个,同比下降24.45%,环比增长22.1%,主要企业包括锦浪、德业、禾迈、昱能、艾罗; 江苏累计出口28.65万个,同比增长30%,环比增长16.7%,主要企业包括固德威、上能电气、爱士惟; 安徽累计出口4.8万个,同比下降56.8%,环比下降2.5%,主要企业为阳光电源国内基地和固德威广德工厂。 主要逆变器企业所在省份出口量相较于前月均出现环比增长或持平。据SMM了解,欧洲区域户用光伏和储能逆变器继续累库,去库压力仍存,除头部主攻户用光储机型的企业库存消化较好且有新增订单外,其他企业出货受阻延续。年底部分企业的户用机型出口价格也下调以应对去库需求。工商业机型和集中式机型需求相对较好,且库存在三季度末已几乎消化完毕,10月开始梳理新增订单,出货逐步顺畅。四季度南半球国家也进入夏季,分布式光伏项目大面积启动,逆变器需求增长,对国内企业出口量有拉升作用。 从出口对应国别来看,2023年11月逆变器共计出口183个国家和地区。往欧洲共出口76.76万台,占比20.2%,环比增长42.2%。往非洲共出口94.36万台,占比24.8%,环比增长26.2%。出口排名前十的国家出口量共计151.72万个,占比39.9%。 出口贸易量前五大国家分别为美国、荷兰、多哥、澳大利亚、德国。11月,美国出口贸易量28.51万个,环比增长0.4%,同比下降40.2%;荷兰出口贸易量23.26万个,环比增长50.12%,同比下降71.8%;多哥出口贸易量14.75万个,环比增长48.2%,同比增长206.9%;澳大利亚出口贸易量13.44万个,环比增长19.3%,同比增长3.6%;德国出口贸易量13.15万个,环比增长29%,同比下降52.9%。 11月欧洲市场中,荷兰、德国两大主要光伏进口国家环比增速由负转正,但是同比增速仍然大幅下降。虽然户用光伏和储能逆变器渠道库存消化仍在进行中,但是逆变器企业的工商业产品逐步放量,逆变器头部企业四季度新增订单环比微增。工商业和集中式光伏逆变器及储能变流器订单出货环比相较前月有所好转,价格亦保持稳定。对于户用机型库存消化完毕得等到何时,欧洲市场当前装机需求增速上升缓慢,乐观预计明年一季度将大部分缓解,悲观来看可能得延续到明年年中甚至下半年。 11月新兴国家对出口量的提升作用明显,非洲市场、拉美市场、中东市场、亚洲市场均有进口环比增长较大的国家,包括多哥、新加坡、巴西、阿联酋、塞内加尔等。这些市场的国家温度较温暖,且南半球进入夏季,太阳照射时间变长,均有利于光伏项目建设的推进。 非洲各国家的电力能源部积极规划发可再生能源项目,包括农村地区小电网形式,或连接城市基础设施的大型地面电站。11月非洲市场中,多哥、喀麦隆、塞内加尔等国家进口量均有翻倍增长,南非、肯尼亚等国家进口量环比稳定,后续对逆变器的需求增速有望继续维持高增。 中东市场中,阿联酋、巴基斯坦、也门的进口量较亮眼,进口量均超过8万台。阿联酋积极推进2050碳减排计划和清洁能源转型,建设全球最大单体光伏电站,对中国光伏产品需求大幅提升。巴基斯坦对光伏电站的建设也推进较快,包括陆地集中式与海上光伏项目,近期开始计划建设N型光伏电站。大量的减负荷和不断上升的电力成本是巴基斯坦消费者寻求采用光伏发电的原因之一。中东市场的光伏发展潜力明年也将会是全球光伏需求的重要助力剂。  

  • 逆变器的黄金成长时代落幕:四大金刚上榜年内十大熊股名单

    逆变器的黄金成长时代落幕。截止周五收盘,剔除st股后,在逆变器行业9家A股上市公司中, 昱能科技、禾迈股份、德业股份和锦浪科技上榜沪深两市2023年迄今的十大熊股名单 ,固德威和科士达也出现在跌幅榜前30名。 10月逆变器出口数据周一出炉,依旧延续下滑趋势,目前已经 连续5个月环比下滑 。上半年利润同比增长近13倍的固德威业绩急转直下, Q3净利润同比下降31% ,或许是逆变器行业现状的缩影。业内认为,至少到今年年底,欧洲都在持续消化库存阶段, 甚至2024年逆变器也难回到2022年的高光时刻 。 ▌4家逆变器上市公司上榜今年十大熊股名单 出口额连续5个月环比下滑 欧洲高库存等多重利空压顶 逆变器10月份出口数据本周一发布,10月逆变器出口金额为5.89亿美元, 同比下滑39%,环比下滑16% 。从下半年逆变器出口趋势可以看出,10月出口额和增速目前最低,而且 我国逆变器出口额已经连续5个月呈现环比下滑趋势 。 出口数据的下滑对逆变器行业上市公司的 业绩和股价形成明显拖累 。据财联社不完全统计,梳理逆变器行业9家A股上市公司Q3业绩可以看出,昱能科技、禾迈股份、德业股份、锦浪科技、固德威和科士达 Q3净利同比出现16.57%-62.76%不等的下滑 ,仅上能电气、阳光电源和禾望电气Q3净利润实现 同比正增长 。 二级市场表现来看,上述9家逆变器行业上市公司可谓 “凄凄惨惨凄凄” 。其中,昱能科技、禾迈股份、德业股份、锦浪科技年初迄今股价累计最大跌幅分别为71.78%、68.23%、66.59%和66.42%。同时这 4家上市公司也上榜沪深两市2023年十大熊股 ,而且 固德威、科士达也出现在跌幅榜前30名 (数据截止周五收盘,剔除st股)。 昱能科技以年内7成的股价跌幅成为两市十大熊股之首 。虽然昱能科技Q3净利润4618.54万元实现环比增长178.95%,但却是 建立在Q2仅1655.66万元低基数的基础上 。而昱能科技Q1净利润1.18亿元,也就是说, Q2和Q3净利加起来才约等于Q1净利的一半 。此外,从半年报主营构成可以看出,昱能科技微型逆变器收入占比77.25% 且境外收入占比高达96.43% 。而禾迈股份微型逆变器及监控设备收入占比82.95%,科士达光伏逆变器及储能设备收入占比53.03%, 二者境外收入占比也分别高达72.52%、65.6% 。逆变器海外市场的风吹草动对公司影响巨大。 昱能科技11月2日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 公司认为微逆行业的竞争格局越来越激烈 。特别是阳台光伏等方面的应用,有更多的新厂家加入。目前从整个行业上看, 欧洲市场的经销商库存积压情况可能严重一些 ,但市场上没有一个比较确切的数字。就昱能而言,公司的销售模式通常是在经销商处的库存较少, 在公司自己手上的库存较多 。去库存一直在进行,但因为整体的销售并没有一个非常大的流动,所以 去库存还处在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 。 事实上, 欧洲高库存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去年得益于俄乌冲突,爆发的户储需求不可持续。今年欧洲市场已恢复正常,但国内厂商却仍在疯狂扩产能,供大于求的背景下, 导致欧洲逆变器经销商囤积大量库存 。根据EESA预计,2023年全年欧洲户用储能市场规模将达到9.57GWh,下半年库存将消化4.47GWh, 预计库存想出清,至少要持续到2023年底 。业内人士也认为,至少到今年年底,欧洲都在持续消化库存阶段,对于国内逆变器出口的增量需求是减少的。 整个2023年,甚至2024年逆变器也难回到2022年的高光时刻 。 此外,随着逆变器企业卷向海外市场,价格战也伴随而来。 光伏逆变器是光伏的“心脏”,但“心脏”的价格却一降再降 。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显示,集中式逆变器价格从2014年0.28元/W降至2021年0.11元/W左右,组串式逆变器价格降幅更大,从2014年0.54元/W降至0.17元/W。 而逆变器境外销售所受的影响因素还不止这些。固德威11月10日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产品销往荷兰、南非、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上述国家和地区中,曾存在欧盟、印度、土耳其等部分国家和地区针对中国出口的光伏组件(未直接针对光伏逆变器)等产品发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等情形。 美国“301调查”的征税对象包括光伏逆变器 ,而美国为仅次于中国的全球第二大光伏市场。除贸易政策外,公司境外销售亦受到各国市场环境、法律环境、政治环境、监管环境等因素的差异及其变动的影响。 国内市场高增长且海外收入占比低 3家逆变器上市公司Q3业绩逆势增长 然而明年增速放缓引担忧 在逆变器行业“哀鸿”一片时,总市值超1200亿元的 阳光电源却创出单季净利润历史新高 。公司Q3净利润28.69亿元, 同比增长147.29%,环比增长0.79% 。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光伏新增装机128.94GW,同比增长145%。其中,集中式光伏61.8GW,同比增长357.8%。在组件价格下跌的刺激下, 国内大型地面电站市场依旧保持高增长状态 。借助本轮集中式地面电站装机潮的东风下,阳光电源、上能电气、禾望电气3家公司产品主要以大型集中式/组串式逆变器和大功率储能逆变器为主,且 主要依赖国内大型地面光伏电站市场,实现增长自然不难理解 。 另外,阳光电源、上能电气、禾望电气3家公司受海外市场影响相对较小。从其半年报主营构成可以看到,阳光电源光伏逆变器等电力转换设备收入占比40.61%,海外地区收入占比53.9%。而上能电气光伏逆变器收入占比59.83%, 海外收入占比仅为10.12% ,禾望电气 海外收入占比更是低至4.14% 。 但值得注意的是,阳光电源Q3虽然创下单季净利历史新高, 但环比仅仅0.79%微增长 ,而上能电气Q3净利环比下滑25.67%。阳光电源在10月28日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称,明年逆变器需求还是会有增长,但因为基数越来越大, 明年增速会稍有放缓 ,大致能够保持在这么多年的平均增速左右。业内指出, 靓丽业绩依旧难改股价阴跌总体趋势,增速放缓这一点或许早已在市场预料之中 。 光储一体化渐成行业共识 逆变器厂商目光转向新兴市场 能否找到新的增长点? 未来发展方向在哪里?逆变器玩家纷纷把目光瞄向储能业务。逆变器玩家跨界储能几乎不存在技术性难题, 光储一体化逐渐成为行业共识 。在今年的逆变器厂商动态中, 频现扩产储能的痕迹 。比如固德威2月获得批复的25亿定增计划,除20GW并网逆变器项目外,还包括2.7GWH储能电池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等;上能电气5月发布的25.5亿元定增预案,计划建设年产25GW组串式光伏逆变器生产线建设项目、年产10GW储能变流器、10GWh储能系统集成等项目。 此外,分析人士指出,相比欧洲,后续或许更应该 关注新兴市场的机会 。比如拉美的一些国家,像秘鲁、阿根廷、智利等风光储的发展都非常好,甚至中东、西亚市场也都还没彻底发展起来,都可以 作为欧洲市场的后续补给 。而且, 开拓美国市场成为近日的热点话题 。业内指出,当前美标逆变器的活跃厂商主要有迈格瑞能、硕日、Oxford等,西门子、禾迈股份、上能电气等也已经逐步进入该市场。但是, 美国市场产品认证难度较高 ,美标认证至少需要半年,进度较为缓慢。

  • 2023年10月逆变器出口环比下降20.4%  四季度海外出货仍然不佳?【SMM分析】

    SMM11月24日讯: 近日,海关总署发布了2023年10月份逆变器进出口数据,根据海关数据显示: 2023年10月逆变器出口量311.07万个,同比下降28.7%,环比下降20.4%;进口量227.1万个,同比增长0.7%,环比增长21.9%。2023年1-10月累计出口量4452.85万个,同比增加12.66%。 分省份看,广东累计出口103.03万个,同比下降41.36%,环比下降25.18%,主要企业包括华为、古瑞瓦特、首航新能源、科士达、禾望; 浙江累计出口135.27万个,同比下降23.75%,环比下降22.02%,主要企业包括锦浪、德业、禾迈、昱能、艾罗; 江苏累计出口24.54万个,同比增长5.34%,环比下降10.3%,主要企业包括固德威、上能电气、爱士惟; 安徽累计出口4.93万个,同比下降8.27%,环比下降62.19%,主要企业为阳光电源国内基地和固德威广德工厂。 主要逆变器企业所在省份出口量相较于前月均出现环比下降,原因在于10月整体出口基数较小,海外临近冬季装机进度减缓,叠加欧洲区域户用储能和光伏逆变器仍累库严重,主攻小型工商业用和户用机型的企业出货受限。同时,由于四季度是国内抢装高峰,采购交付需求旺盛,逆变器企业国内出货占比提升,海外出口占比相对减少。 从出口对应国别来看,2023年10月逆变器共计出口184个国家和地区。往欧洲共出口53.98万台,占比17.35%,环比下降43.86%。往非洲共出口74.8万台,占比24.05%,环比下降25.2%。出口排名前十的国家出口量共计125.23万个,占比40.26%。 出口贸易量前五大国家分别为美国、坦桑尼亚、荷兰、澳大利亚、德国。10月,美国出口贸易量28.41万个,环比下降17.21%,同比下降30.41%;坦桑尼亚出口贸易量16.25万个,环比增长180.59%,同比增长96.24%;荷兰出口贸易量15.49万个,环比下降53.49%,同比下降80.69%;澳大利亚出口贸易量11.26万个,环比增长50.54%,同比增加17.68%;德国出口贸易量10.19万个,环比下降54.26%,同比下降60.49%。 10月欧洲市场中,荷兰、德国两个光伏进口大国环比增速继续维持下行。由于上半年欧洲为应对突然的爆发式需求而大量囤货,欧洲区域的库存消化自三季度开始至今仍在进行。9月份集中式光伏逆变器和工商业用组串式光伏逆变器库存大致消化完毕,自9月末开始陆续有出货量新增,户用光伏逆变器和储能变流器库存相对更多。理论上,逆变器到今年年底库存将大致消化完毕,且陆续会有新增订单需求。但实际上,欧洲即将进入冬季,装机亦进入淡季,部分厂家户用库存高企,压力较大,对今年年底情况仍有担忧,可能预计将延续至明年年初。今年四季度欧洲出货情况预期恐继续受此影响。 在进口量前十名国家中,非洲区域、拉美区域等新兴光伏市场中,巴西、坦桑尼亚、多哥等国家表现较佳,进口量环比高增。澳大利亚在10月进口量也出现环比高增。由于南半球进入夏季,澳大利亚屋顶光伏发电的潜力得以彰显,屋顶光伏的发电量能够提供并满足超过全澳大利亚电力市场至少一半的电力需求。9-11月份通常为澳大利亚的装机高峰,当前组件价格大幅下降,带动整体安装成本大幅下降,更是利好澳大利亚屋顶光伏装机。

  • 2023年9月逆变器出口环比下降2.8% 欧洲出口增速逐步修复中【SMM分析】

    SMM10月25日讯: 近日,海关总署发布了2023年9月份逆变器进出口数据,根据海关数据显示: 2023年9月逆变器出口量390.94万个,同比下降22.8%,环比下降2.8%;进口量18.63万个,同比下降21.3%,环比增长15.5%。2023年1-9月累计出口量4141.78万个,同比增加17.8%。 分省份看,广东累计出口137.7万个,同比下降31.59%,环比下降8.5%,主要企业包括华为、古瑞瓦特、首航新能源、科士达、禾望,三季度出口环比持续下降,出货量受欧洲库存影响和欧洲主要市场需求放缓影响较大; 浙江累计出口173.46万个,同比下降10.75%,环比下降0.01%,主要企业包括锦浪、德业、禾迈、昱能、艾罗,欧洲户用光储库存仍在去化,需求放缓,出口量保持稳定; 江苏累计出口27.36万个,同比增长10.58%,环比增长18.71%,主要企业包括固德威、上能电气、爱士惟,自8月出口环比有所修复后,出口增速开始提升; 安徽累计出口13.03万个,同比增长68.92%,环比增长30.63%,主要企业为阳光电源国内基地和固德威广德工厂,龙头企业集中式逆变器出口量维持高水平。 从出口对应国别来看,2023年9月逆变器共计出口187个国家和地区。往欧洲共出口96.15万台,占比24.6%,环比增加1.06%。往非洲共出口99.99万台,占比25.6%,环比下降11.07%。出口排名前十的国家出口量共计211.61万个,占比45.87%。 出口贸易量前五大国家分别为美国、荷兰、德国、肯尼亚、莫桑比克。9月,美国出口贸易量34.31万个,环比增加2.5%,同比下降27.67%;荷兰出口贸易量33.31万个,环比下降15.81%,同比下降42.65%;德国出口贸易量22.28万个,环比增加18.51%,同比增加23.7%;肯尼亚出口贸易量14.94万个,环比增长114.49%,同比增加105.58%;莫桑比克出口贸易量14.48万个,环比增长20.49%,同比增加180.72%。 三季度欧洲整体进口量大幅放缓,光伏储能逆变器的高库存叠加低于预期的装机率,严重影响了国内逆变器企业往欧洲的出货情况。9月欧洲出口贸易量相较于8月环比增速由负转正,表明经过三个月库存消化后,库存逐步回落至正常水位,海外出货情况有所好转。欧洲市场中,荷兰的出口贸易量虽然仍维持环比下降,港口和渠道库存压力仍存,但是降幅收窄。德国的出口贸易量9月大幅增长,德国市场库存去化较好,四季度需求即将启动,对分布式和集中式逆变器需求提升。9月德国新增919MW光伏系统,同比增加22.5%,德国今年新增光伏装机目标已经超额完成,在其可再生能源转型目标的推动下,其对光伏装机的需求仍将成线性增长。 9月美洲市场中,美国进口量环比增速由负转正,需求量稳定增长。据SMM了解,国内各逆变器企业也在计划布局进军美国市场,但由于美国市场产品认证难度较高,进度较缓慢。墨西哥、巴西也是今年美洲光伏大热市场,受可再生能源目标和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推动下,光伏开发潜力充足。 9月亚洲市场国家出口贸易量同比提高3.2%,其中日本、韩国、印度的出口贸易量提升明显,印度环比增加28%,日本环比增加60.5%,韩国环比增加120.5%。日韩市场属于光伏成熟市场,今年装机增速缓慢,同比去年降幅明显,但四季度通常为该市场装机并网高峰期,需求放量确定性强,高需求拉升逆变器进口量。 9月非洲市场出口贸易量环比下降。系南非缺电问题缓和后,三季度开始逐步摆脱限电困扰,光伏装机需求增速有所下降。除南非之外,肯尼亚、喀麦隆、坦桑尼亚、莫桑比克等国家当前已成为非洲地区中的光伏新兴市场。这些国家也纷纷面临着用电紧张的情况,可再生能源转型迫在眉睫,对光伏发电的需求日益提高,政府加码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由于大型项目规划以及持续上涨的户用并网和离网光伏系统需求量,对逆变器的进口量也有大幅提升。  

  • 月产约30万台微逆!禾迈股份:未来将关注南非等新兴市场

    “ 公司在手订单情况良好,公司微型逆变器月产能约30万台/月,产能可以满足订单需求 。”在2023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禾迈股份董事、总经理杨波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 今年上半年,禾迈股份实现营业收入为10.65亿元,同比增长107.30%;净利润为3.48亿元,同比增长72.68%。计算来看,该公司今年第二季度实现净利润1.72亿元,同比增长50.28%,环比下降约2.27%。 禾迈股份主要产品为光伏逆变器及相关产品、储能相关产品,主要业务涉及光伏、储能行业。其中,微型逆变器及监控设备是该公司的核心产品。今年上半年,禾迈股份微型逆变器及监控设备实现销售收入8.83亿元,其中微型逆变器销量约89.18万台,监控设备销量约为10.11万台。 禾迈股份董事、总经理杨波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该公司的微型逆变器产品主要应用在分布式户用场景。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禾迈股份正拓宽其微型逆变器的应用边界。 今年上半年,禾迈股份推出一拖四2000W三相微逆,可匹配182/210大功率光伏组件,适合于工商业光伏电站等应用场景。 对此,禾迈股份董事会秘书梁君临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 该产品目前销售情况良好,已形成一定规模的营收 。” 储能产品方面,禾迈股份董事、总经理杨波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该公司今年上半年储能系统销售收入共计约8500万元。储能产品包括户用储能逆变器和储能系统相关产品。 “ 在应用场景上,储能产品中户用储能逆变器主要应用在分布式户用场景,储能系统主要应用在分布式工商业、地面电站场景。 ” 海外市场方面,今年上半年,禾迈股份来自境外合同产生的收入为7.72亿元,目前已设立荷兰、新加坡、美国等海外子公司。 禾迈股份董事、总经理杨波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 该公司海外收入主要来源于欧洲、北美、拉美地区。“未来1-2年,公司将不断强化在欧洲、北美、拉美市场的布局,同时也将关注南非等新兴市场。 目前微型逆变器领域海外市场仍以Enphase为龙头,形成一超多强的竞争格局。”

  • 2023年8月逆变器出口环比增长3.1% 同比降幅收窄 9月预期出口需求将改善【SMM分析】

    SMM9月25日讯: 近日,海关总署发布了2023年8月份逆变器进出口数据,根据海关数据显示: 2023年8月逆变器出口量402.09万个,同比下降4.8%,环比增长3.1%;进口量16.13万个,同比下降15%,环比下降19.5%。2023年1-8月累计出口量3750.84万个,同比增加24.63%。 分省份看,广东累计出口150.5万个,同比下降14.93%,环比下降9.98%,主要企业包括华为、古瑞瓦特、首航新能源、科士达、禾望,出口量继续下降,可能仍受海外工商业及户用逆变器库存积压原因影响; 浙江累计出口173.48万个,同比增长19.43%,环比增长28.24%,主要企业包括锦浪、德业、禾迈、昱能、艾罗,增速大幅转正,反应户用、微型逆变器出口在逐步改善; 江苏累计出口23.05万个,同比下降19.44%,环比增长10.35%,主要企业包括固德威、上能电气、爱士惟,同比下降幅度收窄,环比增速由负转正; 安徽累计出口9.98万个,同比增长116.05%,环比下降7.78%,主要企业为阳光电源国内基地和固德威广德工厂。 从出口对应国别来看,2023年8月逆变器共计出口182个国家和地区。往欧洲共出口95.15万台,占比23.7%,环比下降15.85%。往非洲共出口112.44万台,占比28%,环比增长49.1%。出口排名前十的国家出口量共计180.21万个,占比44.82%。 出口贸易量前五大国家分别为荷兰、美国、德国、塞内加尔和澳大利亚。8月,荷兰出口贸易量39.57万个,环比下降27.58%,同比下降38.56%;美国出口贸易量33.47万个,环比下降9.08%,同比下降30.79%;德国出口贸易量18.8万个,环比下降17.29%,同比下降3.5%;塞内加尔出口贸易量16.79万个,环比增长84.87%,同比增长308.26%;澳大利亚出口贸易量13.36万个,环比增长52.15%,同比增长19.89%。 荷兰、美国、德国依旧是逆变器出口三大主要市场。其他印度、澳洲、巴西等市场逆变器出口数量增速稳中向好,光伏装机需求增长带动逆变器出货提升也较明显。澳大利亚户用和工商业光伏系统成本相对较低,装机势头强劲,其供应链短缺问题依赖中国光伏产品进口。 欧洲区域出口台数依旧维持环比下降的趋势,且荷兰、德国等主要欧洲光伏市场出口量也继续下降,表现欧洲库存压力仍然存在。7-8月受欧洲假期影响需求放缓,光伏装机终端需求处于淡季,库存去化较慢。9月随着欧洲夏休的结束,欧洲也即将来到装机旺季,对于前期积压的库存消化有利,伴随库存去化需求改善预计欧洲区域出口量增速将逐步恢复。 8月非洲区域出口贸易量环比出现较大增幅,其中出口量前十国家中有5个非洲国家,塞内加尔、南非、坦桑尼亚、莫桑比克和多哥。非洲国家因能源及电力问题在逐渐加快对光伏的产业布局,微电网和离网光储系统项目数量增加,已覆盖电网地区的用电缺口也需光伏发电解决问题,市场对光伏逆变器及储能逆变器产品的需求随之释放。当前非洲区域逆变器市场需求仍高度依赖海外进口,中国作为逆变器最大制造国家也成为了其主要进口来源地。虽然随着南非停电问题缓解而进口需求放缓,但整体非洲各个国家对于光伏及储能系统的需求仍较迫切,预计非洲也将延续成为逆变器出口拉动主力市场之一。

  • 瞄准光储双赛道,11家PCS企业获融资

    在光储融合发展的趋势下,光伏逆变器企业在积极布局、扩产的同时,也瞄准了火热的储能赛道,纷纷大举攻入。 今年以来,通润装备、科士达、德业股份、上能电气、祥鑫科技、固德威等多家上市企业,先后发布了定增募资公告,拟扩建储能逆变器及储能系统产能。 在一级市场获得融资的新锐企业中,麦田能源、恩易浦、科曜能源、大能电力等多家企业也纷纷瞄准光伏+储能双赛道。 储能逆变器已经成为了光伏逆变器企业进军储能赛道的“前站”。在布局储能赛道时,光伏逆变器企业往往不仅仅推出储能逆变器产品,更是瞄准了储能系统集成商的角色。 入局较早的阳光电源、华为、科华数能已成为储能系统集成商龙头,随后入局的首航新能源、固德威、沃太能源、麦田能源、艾罗能源、古瑞瓦特等光伏逆变器企业也“霸榜”户用储能系统出货排名。 除了光伏逆变器企业,储能逆变器作为一个新产业,赛道格局未定,不仅涌现出了一批专注赛道的新玩家,如亿兰科、深源技术等;也有许多储能系统集成、储能电池企业开始布局逆变器技术,如比亚迪、南都电源、奇点能源等系统集成企业选择自研逆变器,海辰储能、鹏辉能源则开始作为投资人参与逆变器企业的融资。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全球分布式光伏进入高速发展期,叠加海外家庭储能市场的兴起,组件级电力电子设备迎来了爆发期。 从2023年获得融资的PCS企业来看亦是如此,微型逆变器和储能逆变器成为两大热点。 其中,天牧光能、恩易浦、大能电力、腾圣技术、海鹏科技主营业务均涉及微型逆变器,融资总额达到数亿元。精石电气、麦田能源、科曜能源、亿兰科则瞄准了储能逆变器,融资总额超10亿。 在新获得融资的企业中,布局光伏逆变器、储能逆变器及系统的麦田能源融资金额超10亿元,已开始冲刺IPO,同样布局双赛道的海鹏科技融资超亿元,布局微型逆变器的恩易浦也获得了超亿元融资。 以下是相关企业的具体布局: 深源技术 2023年1月,储能PCS厂商深源技术完成Pre-A轮融资,海辰储能与峰和资本作为战略投资方,共同投资数千万元。2023年3月,深源技术完成千万级天使轮融资,聚合资本独家投资。深源技术成立于2020年8月,储能产品主要覆盖1-100kW储能PCS,具有高频隔离双向、超高效率(>96%)、多功能(充电/并网/离网)、超宽电压范围等特点。 天牧光能 1月消息,天牧光能已完成数千万元种子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中科院创投领投,绿动资本、宁波政府天使基金跟投。本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光伏微型逆变器的研发和生产,以及柔性薄膜太阳电池关键生产装备的研制。 恩易浦 2月,微型逆变器厂商苏州恩易浦科技有限公司完成超亿元B轮融资,由正赛联资本、协鑫再石资本、瑞氏泰来等共同参与。本轮融资将继续用于产品研发、产能提升及市场拓展。恩易浦是太阳能微型逆变器、快速关断器、微电网智慧能源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 精石电气 4月3日,英飞特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英飞特股权拟投资以2700万元入股精石电气。精石电气是分布式光伏储能、户用光伏储能、工商业储能行业光储一体机、储能逆变器、能源管理系统(EMS)等产品供应商。 大能电力 4月,大能电力获得A轮融资,投资方为加法创投。大能电力是光伏储能逆变器与储能系统解决方案的专业提供商,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PCS、EMS、BMS等电控技术与Cloud System云系统物联网技术,致力于为家庭储能、微逆、工商业储能等应用场景提供专业化、系列化的储能产品与智慧能源管理系统。 麦田能源 5月26日,麦田能源宣布完成超10亿元Pre-IPO轮融资,由朝希资本领投。据悉,麦田能源2022年的营收突破了20亿元。目前,麦田能源拥有户用储能系统、光伏并网逆变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系列产品。随着本轮融资的完成,麦田能源已经在加紧推进IPO。 腾圣技术 5月,苏州腾圣技术有限公司完成数千万的A轮融资,由普洛斯隐山资本领投,本轮融资金额将主要用于光储产品的研发和迭代、研发生产中心的扩大等。腾圣专注于微型逆变器和储能产品研发。 海鹏科技 6月,苏州海鹏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超亿元B轮融资,朝希资本等联合领投。据悉,海鹏科技主要从事分布式光伏逆变器产品和智慧能源管理系统研发制造等,产品包括光伏并网逆变器、储能逆变器、储能Pack、微型逆变器等。未来,海鹏科技还计划覆盖中小型工商业逆变器、充电桩、电池Pack、BMS和储能系统集成等领域。 科曜能源 6月7日消息,科曜能源顺利完成数千万元规模的A+轮融资,由苏高新绿碳基金投资。科曜能源成立于2017年,以高压光储混合逆变器及光储系统为主打产品,产品生态覆盖光伏储能并离网混合逆变器、光伏并网逆变器、电池PACK和储能一体机等,同时具备储能PCS、BMS和EMS研发能力。 弘正储能 6月,弘正储能完成近亿元Pre-A轮融资,由金鼎资本领投,本轮融资主要用于储能技术研发、市场开发与推广及储能数字化平台建设等。弘正储能运用数字化技术,倾力打造以BMS、PCS、EMS及D-Galaxy云平台为核心的全场景储能产品。据悉,弘正自动化PACK产线年产能可达1GWh。 亿兰科 7月,工商业模块化储能企业亿兰科电气宣布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投资方为时代伯乐、昆仲资本、共青城景从。亿兰科电气于2021年成立,已研制出应用于低压配电网的电能质量综合治理装置、台区柔性互联设备和多端口能量路由器;应用于新能源领域的储能变流器、光伏控制器、光伏储能一体机和智能微电网管理系统等多种产品。

  • 2023年7月逆变器出口环比下降21.4% 海外夏休假期及库存调整带来影响【SMM分析】

    SMM8月22日讯: 近日,海关总署发布了2023年7月份逆变器进出口数据,根据海关数据显示: 2023年7月逆变器出口量389.82万个,同比下降18.8%,环比下降21.4%;进口量20.03万个,同比下降0.5%,环比增长20.4%。2023年1-7月累计出口量3348.75万个,同比增加29.44%。 分省份看,广东累计出口167.19万个,同比下降2%,环比下降7.92%,主要企业包括华为、古瑞瓦特、首航新能源、科士达、禾望; 浙江累计出口135.28万个,同比下降21.1%,环比下降24.41%,主要企业包括锦浪、德业、禾迈、昱能、艾罗; 江苏累计出口20.88万个,同比下降34.8%,环比下降4.34%,主要企业包括固德威、上能电气、爱士惟; 安徽累计出口10.82万个,同比增长110.6%,环比下降2.98%,主要企业为阳光电源国内基地和固德威广德工厂。 从出口对应国别来看,2023年7月逆变器共计出口182个国家和地区。往欧洲共出口113.07万台,占比29%,环比增长0.63%。往非洲共出口75.41万台,占比19.34%,环比减少30.44%。出口排名前十的国家出口量共计199.23万个,占比51.11%。 出口贸易量前五大国家分别为荷兰、美国、德国、莫桑比克和南非。7月,荷兰出口贸易量54.64万个,环比增长17.26%,同比下降5.52%;美国出口贸易量36.82万个,环比下降5.86%,同比下降21.48%;德国出口贸易量22.73万个,环比下降11.73%,同比增长34%;莫桑比克出口贸易量13.72万个,环比增长11.9%,同比增长35.75%;南非出口贸易量13.72万个,环比下降39.97%,同比增长17.93%。 总体来看,7月出口数据环比6月有明显环比下降,主要原因之一是海外夏休假期的来临影响了海外光伏项目的开工和装机进度,海外光伏需求减弱,同时国内6-7月装机需求的攀升使逆变器企业在国内出货量占比提升。欧洲7月出口量环比上升幅度较小,主要受欧洲夏休假期影响,整体需求仍然保持强劲,尤其是主力市场荷兰和德国。三季度为欧洲传统装机旺季,而四季度假期频繁和季节性原因又是欧洲的装机淡季,需求增速逐渐放缓。当前欧洲逆变器库存位于正常存货周转水平略偏上端,欧洲经销商通常在四季度会控制手中囤货数量,三季度进货更为谨慎,进入库存调整期,可能会面临一定去库压力。美国7月出口量出现环比下降,美国逆变器库存水平一度位于高位,并且销售量略低未能出现有效去化,对出口有小幅影响。然而,瑞典、俄罗斯、马来西亚、越南和非洲等地区国家仍然保持较高的出口增速。因今年全球光伏需求向好,同时海外三季度大量装机需求即将来临,预计后续逆变器需求仍然维持高景气度。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