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02个
2024年我国光伏电站开发势头迅猛,据国家能源局数据,一季度,全国光伏新增装机45.74GW,较去年同比增长36%,市场高景气下,央国企设备集采工作也愈发积极。 据北极星根据公开信息统计,开年以来,中国电建、华电集团、华能集团、国家能源集团等28家央国企、民企开启了新一轮光伏逆变器招标,累计规模113.126GW。 从招标企业来看,央国企依然是主力军。其中,中国电建规模最大,达到43.42GW;华电集团位列第二,规模为13.22GW;华能集团13GW的成绩位列第三,国家能源集团、三峡集团的招标规模也不逊色,规模分别为12.51GW、8.5GW。 值得一提的是,组串式逆变器广受业主青睐。据北极星梳理发现,在上述逆变器招标项目中,组串式逆变器招标规模约85.5GW,占比达到76%。 具体到功率来看,大功率组串式逆变器已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其中300kW及以上组串式逆变器占比高达32.09%,196-300kW占比29.53%,两者共计61.62%,占半数以上。 在上述113.126GW逆变器招标中,共计约104GW项目定标。 近年来,随着央国企开展大规模的集采,集采/框招项目已成为逆变器企业的必争之地。在上述项目中,集采/框招定标规模达到99.36GW,占比约95.78%。 从中标情况来看,阳光电源、华为、特变电工、上能电气、株洲变流、固德威等19家企业在光伏逆变器集采项目中频现,共分得了99.36GW的逆变器采购大单。 其中,阳光电源连续中标/入围华能集团、中国电建、大唐集团、国家能源集团、华电集团、华润电力、中核集团、金开能源、中国石化、德清星能10家企业集采逆变器项目。从产品类型上看,组串式逆变器占80.55%,集中式占4.49%,箱逆变一体机占14.96%。 华为入围华能集团、中国电建、国家能源集团、中核集团、金开能源、中国石化、三峡集团7家企业逆变器集采订单,产品主要为组串式逆变器,其中300kW及以上组串式逆变器占比约84.4%。 特变电工表现成绩同样耀眼,连续中标逆变器大单,业主包含中国电建、大唐集团、华电集团、山东岱岳财金投资有限公司、金开能源、中核集团、三峡集团。从产品类型上看,组串式逆变器占比78.8%,集中式及箱逆变一体机占比21.2%。值得一提的是,仅在三峡集团框采二标段(300kW及以上组串式逆变器)7.6GW项目中,特变电工新能源将一举斩获高达3.8GW的组串式逆变器订单。 此外,上能电气、株洲变流、固德威等表现依然稳健,在中国电建、国家能源集团、华电集团等集采项目中各有斩获。 除集采项目之外,中国电建、华润电力、深圳能源集团等13家企业共计4.373GW逆变器项目公布中标结果。从产品类型上看,组串式逆变器占到61.4%左右。从中标业主来看,阳光电源、科林电气、兆恒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所获规模位列前三,分别为1295MW、624MW、500MW;此外,特变电工、首航新能源、科士达、日风电气等19家企业也均有所获。 以下为10GW以上的央企定标情况: 中国电建 2024年以来,中国电建逆变器定标规模最大,达到43.9GW。其中,组串式逆变器,规模总计32.09GW,占比73.9%。 作为集采主力军之一,中国电建开启了目前为止最大规模的逆变器框采招标,总规模42GW,包括10GW箱逆变一体机及32GW组串式逆变器。从入围结果来看,阳光电源、上能电气、特变电工、株洲变流、浙江日风电气、华为、锦浪科技、固德威、东方日立、科华数能、科士达、禾望、首航新能源13家企业入围。 而在中国电建800MW集中式逆变器采购项目中,阳光电源为首选中标人,科士达为备选。此外,在中国电建820MW逆变器招标项目中,特变电工、日风电器、阳光电源、上能电气、固德威均有所获,中标规模在80-350MW不等。 华电集团 华电集团以13.1GW逆变器规模位列第二,其中,组串式逆变器规模达到11.1GW,占比约87.4%。 值得一提的是,以上定标项目主要来自华电集团2024年第一批逆变器框架采购,总规模达到13GW,招标类型包括11GW组串式逆变器和2GW集中式逆变器和箱逆变升压一体机。 从中标情况来看,特变电工、华电郑州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株洲变流、阳光电源、科士达、上能电气、固德威7家企业入围。 国家能源集团 2024年以来,国家能源集团已有10.51GW逆变器项目定标,产品类型包括集中式逆变器、组串式逆变器、箱逆变器一体机。其中,组串式逆变产品招标规模共计9.04GW,占86%。 具体来看,规模最大的项目为10.4GW逆变器集采,此次采购共分为7个标段,其中集中式逆变器采购规模1GW,组串式逆变器9.04GW。 从中标情况来看,株洲变流、国能龙源电气有限公司、东华软件股份公司、阳光电源中标组串式逆变器,中标规模8540MW;固德威中标500MW分布式逆变器;株洲变流中标集中式逆变器,中标规模1GW。 此外,在国华投资2024年第一批光伏并网逆变器采购订单中,科华数能拿下470MW箱逆变器一体机订单。 华能集团 华能集团开启了2批逆变器框架招标,共计13GW。其中,第一批招标规模为10GW,第二批招标规模为3GW。从产品类型来看,组串式逆变器招标规模11GW,集中式逆变器2GW。 从中标情况来看,第一批10GW逆变器框招项目已定标,阳光电源、上能电气、神州数码(深圳)有限公司、株洲变流四家企业分得。 中核集团 2024年以来,中核集团已有11.2GW逆变器项目定标,其中2个集采项目总容量达到11GW。 具体来看,中核汇能10GW逆变器集采项目分成了三个包件进行,预装集中式逆变升压一体机的采购量为3GW,组串式逆变器的采购量为5GW,户用组串式逆变器的采购量2GW。 从中标结果来看,固德威、华为、锦浪科技、科华数能、正泰电源、上能电气、禾望科技、特变电工、阳光电源、株洲变流10家企业入围。 在中核集团1GW光伏逆变器集采订单中,同样有10家企业分得,分别是科士达、科华数能、禾望科技、上海超希实业有限公司、上能电气、固德威、科华数能、株洲变流、上海荟诚信息系统有限公司、首航新能源。
受海外去库存影响,固德威从去年四季度以来业绩出现由盈转亏。对于当前海外去库存情况,在今日(5月20日)举行的2023年度暨2024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上,固德威董事长、总经理黄敏表示,“ 公司自身产成品库存处于合理水平,欧洲逆变器行业库存去化仍在循序渐进改善中。此外,欧洲整体市场需求仍处于相对平稳的向上趋势中 。” 该公司董事会秘书王银超进一步表示, “预计今年年中或下半年行业库存将去化完毕。”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这一时间比该公司此前预计的去库时间相对较晚。此前,去年11月的业绩会上,对于投资者提问“海外库存的影响将延续到什么时候?”,固德威董事长、总经理黄敏彼时回应称:“预计行业去库存将在明年一季度结束。” 固德威从事太阳能、储能等新能源电力电源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致力于为家庭、工商业用户及地面电站提供智慧能源管理等整体解决方案。主营业务产品包括光伏并网逆变器、光伏储能逆变器、储能电池和户用系统等。 具体业绩来看,固德威在2023年实现营收、净利双增,其中营收73.53亿元,同比增长56.10%;净利润为8.66亿元,同比增长36.14%。不过单季度来看,该公司在2023年第四季度净亏损4074万元,由盈转亏,并在今年一季度持续净亏损2882万元。 固德威一季度营收为11.26亿元,同比减少34.50%。收入构成来看,固德威董事长、总经理黄敏表示,“ 公司国内户用系统开发业务在一季度贡献了较多的收入。 ” 固德威此前表示,该公司国内户用市场订单随着IGBT缓解等原因同比有所回暖。业绩会上,黄敏表示,“公司目前IGBT的国产化率大约在40%-50%,相关供应情况一切正常。” 毛利率来看, 固德威财务总监都进利表示,“ 公司一季度毛利率不到30%,同比去年略有下降;一季度国内毛利率约20%,国外约45%; 预计今年整体毛利率较为稳定。” 业务方面,当前固德威正拓展工商业、地面逆变器产品以及相关新业务。固德威董事长、总经理黄敏表示,“总体来说公司BIPV业务保持较好的上升势头,主要客户群体包括光伏项目EPC投资方、建筑领域开发商和总包方等。” 海外市场方面,黄敏表示,受行业库存因素影响, 2023年全年欧洲销售收入占比约为40%-50%。该公司一季度海外收入约4亿元,占比约36% 。“公司已经在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荷兰、比利时、土耳其、墨西哥、巴西、波兰、南非、美国等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积累了众多客户。公司长期以来坚持将开辟海外市场作为重要的战略布局方向,未来也将继续秉持着‘国内与国际市场共同发展’的全球化布局,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
机构研报指出,光伏方面,4月下旬及5月组件排产略有下降,但是逆变器排产4月开始环比明显增长,5月延续,Q2拐点确立。 海通证券研报表示,4月以来光伏产品价格持续下降,根据硅业分会目前硅料价格已经突破绝大多数企业现金成本,现金成本以下硅料价格难以长期维持下跌趋势,产业链价格见底或不远,欧洲降息预期下逆变器或最受益。政策方面,近日,工信部发布了《公开征求对锂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及公告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意见》,海通证券徐柏乔认为光伏与锂电都是新能源发展重要方向并且同样受产能过剩影响,因此光伏或也有望迎来类似行业规范政策,有助于行业产能结构优化。 据财联社主题库显示,相关上市公司中: 禾迈股份 主要从事光伏逆变器、储能、电气成套设备及相关产品的研发、制造与销售业务。公司2023年拳头产品微型逆变器出货量约131.88万台,同比增长约13%。 锦浪科技 是全球分布式光伏逆变器的领先企业,2021年在全球光伏逆变器出货排名第四,占比6.6%。
近日,海关总署发布了2024年3月份逆变器进出口数据,根据海关数据显示: 2024年3月逆变器出口量333.03万个,同比下降43.7%,环比增加8.6%;进口量17.09万个,同比下降10.5%,环比增加29.7%。2024年1-3月全年累计出口量1032.5万个,同比下降30.8%。 分省份来看: 浙江累计出口129.37万个,同比下降37.1%,环比下降9.5%,主要企业包括锦浪、德业、禾迈、昱能、艾罗; 广东累计出口102.23万个,同比下降53%,环比增加7.6%,主要企业包括华为、古瑞瓦特、首航新能源、科士达、禾望; 江苏累计出口21.92万个,同比下降19.8%,环比增加10.2%,主要企业包括固德威、上能电气、爱士惟; 安徽累计出口6.7万个,同比下降43.9%,环比增加40%,主要企业为阳光电源国内基地和固德威广德工厂。 从出口对应国别来看,2024年3月逆变器共计出口181个国家和地区。往欧洲共出口61.08万台,占比18.3%,环比增加22.8%。往非洲共出口61.94万台,占比18.6%,环比下降25.8%。出口排名前十的国家出口量共计155.88万个,占比46.8%。 出口贸易量前五大国家分别为荷兰、巴西、新加坡、巴基斯坦、美国。3月,荷兰出口贸易量27.65万个,环比增长51.6%,同比下降61.5%;巴西出口贸易量20.15万个,环比下降0.6%,同比增加52.3%;新加坡出口贸易量18.64万个,环比下降0.2%,同比增加21.6%;巴基斯坦出口贸易量18.48万个,环比增长4.2%,同比下降1%;美国出口贸易量15.44万个,环比下降13.6%,同比下降62%。 2024年3月逆变器出口量环比增速由负转正。出口主力市场欧洲迎来台数和金额的双重环比抬升,据SMM了解,自去年年中起,海外库存压力显现并持续近一年时间,目前库存已逐步触及底部并出现回升迹象,欧洲仍然有部分库存堆积问题,一定程度上限制出货增速。欧洲经销商通常保有1-2个月周转库存,但欧洲市场需求受到利率高位等因素影响,订单存在波动性,对于未来走势仍存在不确定性,逆变器企业多以以销定产策略为主。非洲市场由于南非出货量下降,环比增速继续略有下降。亚洲市场中,东南亚、印度、中东等地区光伏需求明显上涨,支撑出口量。巴基斯坦地区由于断电、缺电问题对新能源发电需求急剧增加,组件价格大幅下降使光伏发电经济效益凸显,除政府对光伏部署目标规划之外,家庭分布式光伏安装需求也日益提升。
近日,海关总署发布了2024年1-2月份逆变器进出口数据,根据海关数据显示: 2024年1月逆变器出口量392.75万个,同比下降30.2%,环比增加11.8%;进口量18.56万个,同比增加9%,环比下降26.1%。 2024年2月逆变器出口量306.72万个,同比下降9.3%,环比下降21.9%;进口量13.18万个,同比下降1%,环比下降29%。 2024年1-2月全年累计出口量699.47万个,同比下降22.3%。 2024年1月,分省份: 浙江累计出口188.03万个,同比下降21.9%,环比增加150.4%,主要企业包括锦浪、德业、禾迈、昱能、艾罗; 广东累计出口117.37万个,同比下降36%,环比增加101.3%,主要企业包括华为、古瑞瓦特、首航新能源、科士达、禾望; 江苏累计出口28.14万个,同比增加14.1%,环比增加71%,主要企业包括固德威、上能电气、爱士惟; 安徽累计出口7.89万个,同比下降30%,环比增加164.7%,主要企业为阳光电源国内基地和固德威广德工厂。 2024年2月,分省份: 浙江累计出口142.89万个,同比增加34%,环比下降24%; 广东累计出口94.98万个,同比下降40.7%,环比增长19.1%; 江苏累计出口19.9万个,同比增加0.7%,环比增长29.3%; 安徽累计出口4.78万个,同比下降28%,环比下降39.4%。 从出口对应国别来看,2023年1月逆变器共计出口184个国家和地区。往欧洲共出口64.83万台,占比16.5%,环比增加2.6%。往非洲共出口117.25万台,占比29.9%,环比增加70.1%。出口排名前十的国家出口量共计165.55万个,占比42.2%。 出口贸易量前五大国家分别为美国、荷兰、塞内加尔、巴西、喀麦隆。1月,美国出口贸易量27万个,环比下降11.6%,同比下降43%;荷兰出口贸易量20.79万个,环比增加17.9%,同比下降79.4%;塞内加尔出口贸易量19.36万个,环比增长324.1%,同比增加410.6%;巴西出口贸易量19.35万个,环比增长33.7%,同比增加1.5%;喀麦隆出口贸易量16.41万个,环比增加209.8%,同比增加252.1%。 2024年2月逆变器共计出口176个国家和地区。往欧洲共出口49.74万台,占比16.2%,环比下降23.3%。往非洲共出口83.5万台,占比27.2%,环比下降28.8%。出口排名前十的国家出口量共计155.51万个,占比50.7%。 出口贸易量前五大国家分别为巴西、新加坡、塞内加尔、荷兰、美国。2月,巴西出口贸易量20.28万个,环比增加4.8%,同比增加97.6%;新加坡出口贸易量18.66万个,环比增加96.9%,同比增加241.8%;塞内加尔出口贸易量18.64万个,环比下降3.7%,同比增加6970.2%;荷兰出口贸易量18.25万个,环比下降12.2%,同比下降80.8%;美国出口贸易量17.88万个,环比下降33.8%,同比下降34.2%。 2024年1-2月,逆变器出口情况相对于2023年年末有明显好转。1月出口量环比增速由负转正,2月由于春节假期原因数量减少。从荷兰、德国两大主要欧洲市场国家出口量可以看出,欧洲逆变器库存去化较好,进口量相较于去年四季度有所提升,贸易量有序恢复中。 除欧美两大逆变器需求国之外,中东国家阿联酋、非洲国家塞内加尔、喀麦隆等新兴市场的逆变器进口量也出现大幅增长。非洲西部国家,塞内加尔,正在积极发展光伏行业,其采用光伏系统构成的微电网和独立光伏系统为偏远地区提供可靠和持续的电力,政府提高在光伏产业的投资来提升国家的光伏发电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巴基斯坦对中国逆变器的进口量在逐月提高,其在1月的逆变器贸易量为8.34万个,2月为17.73万个。巴基斯坦掌握着优渥的太阳能资源,政府也先后出台了《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综合能源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来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为满足国家的额用电需求,巴基斯坦政府在加快对光伏发电的布局,政府计划在2030年之前实现9GW的光伏装机(包括6GW光伏电站、2-4GW中型光伏项目、1GW屋顶光伏系统)。巴基斯坦能源主管部门NEPRA积极启动光伏电站项目招标、推出竞争性贸易双边合同市场、新增电力批发市场模式,以此刺激巴基斯坦的光伏项目建设。
据悉,近期以色列太阳能逆变器供应商SolarEdge报告显示,2023财年该公司出货了12.6GWac的逆变器和744MWh的电池。其中2023年第四季度的出货量急剧下降,仅出货了901MWac的逆变器和133MWh的电池,较第三季度环比下降了76.5%。 SolarEdge表示,其业务继续受到疲软市场环境的影响,渠道的高库存水平确保了其2023年第四季度的出货量放缓,预计库存将在年底前恢复正常,因此提供保守的2024年第一季度指引,预计将在2024年第四季度恢复正常。 据悉,今年1月,SolarEdgeTechnologies(SEDG.US)宣布了一项包括裁员在内的重组计划,旨在减少运营费用,并使其成本结构与当前市场动态保持一致。该公司计划裁员900人,约占其全球员工总数的16%,其中约500名被裁员工来自公司的各个生产基地。此前,该公司已采取措施与当前市场条件保持一致,包括停止在墨西哥的生产,减少在中国的生产能力,以及终止该公司的轻型商用车电子交通活动。
近日,海关总署发布了2023年12月份逆变器进出口数据,根据海关数据显示: 2023年2月逆变器出口量351.44万个,同比下降38.8%,环比下降7.6%;进口量25.11万个,同比下降8.1%,环比下降14.1%。2023年1-12月全年累计出口量5184.56万个,同比增长2.3%。 分省份看,广东累计出口115.88万个,同比下降44.4%,环比增长6.2%,主要企业包括华为、古瑞瓦特、首航新能源、科士达、禾望; 浙江累计出口125.05万个,同比下降34.8%,环比下降24.3%,主要企业包括锦浪、德业、禾迈、昱能、艾罗; 江苏累计出口39.64万个,同比增长24%,环比增长38.4%,主要企业包括固德威、上能电气、爱士惟; 安徽累计出口4.79万个,同比下降29.8%,环比下降0.3%,主要企业为阳光电源国内基地和固德威广德工厂。 从出口对应国别来看,2023年12月逆变器共计出口184个国家和地区。往欧洲共出口63.2万台,占比18%,环比下降17.7%。往非洲共出口68.94万台,占比19.6%,环比下降26.9%。出口排名前十的国家出口量共计137.57万个,占比39.2%。 出口贸易量前五大国家分别为美国、荷兰、新加坡、巴西、德国。12月,美国出口贸易量30.57万个,环比增长7.2%,同比下降27.1%;荷兰出口贸易量17.64万个,环比下降24.1%,同比下降80.1%;新加坡出口贸易量15.99万个,环比增长26.7%,同比下降0.9%;巴西出口贸易量14.48万个,环比增长47.3%,同比下降11.3%;德国出口贸易量11.54万个,环比下降12.3%,同比下降58%。 12月逆变器整体出口形势再次出现环比下降,今年受经济形势、库存水位等因素影响,四季度海外需求相对偏淡,但是出口降幅相对于之前有所收窄。 新兴市场包括巴西、非洲等地区对国内逆变器的需求仍然是当下的主力增长点。非洲12月出口数据有所下滑,主要光伏市场之一的南非需求环比继续下降,主要系缺电情况好转。巴西积极推动分布式光伏和农业用光伏,光伏需求持续增长。 欧洲市场中,出口继续环比下降,荷兰和德国依然领头。进入年末,欧洲冬季雨雪天气频繁且气温下降,同时迎来圣诞节假日,项目工程所需劳力有所减少,12月及1月的装机进度缓慢,需求进入疲软期。头部逆变器企业在欧洲的库存去化基本完毕,部分企业的库存消化也在进入收尾期,整体周转情况在好转。虽然受渠道库存和需求减少的影响,欧洲市场和欧洲主力国家的出口数据均有环比下跌,但是作为主要出口市场,在其可再生能源需求转型推动、经济形势稳定、利率下降等因素加持下,后续增长动力依旧较高,尤其德语区订单需求向好。
1月22日盘后,阳光电源发布公告显示,2023年度业绩大超市场预期! 公司预计2023年营业收入为710亿元-760亿元,同比增长76%-89%;预计2023年净利93亿元-103亿元,同比增长159%-187%;预计扣非后净利润为91.5亿元-101.5亿元,同比增幅更高达170%-200%。 报告期内,全球新能源市场保持快速增长,公司加强创新和变革,在市场和研发上纵深发力,持续推进产品和服务全覆盖战略,发力数字化赋能,强化精益化运营,光伏逆变器、储能系统、新能源投资开发等核心业务实现高速增长,品牌势能进一步提升,行业领先地位进一步巩固。 同时,受益于上半年外币汇率升值、海运费下降等因素,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大幅增长。 财联社称,阳光电源2023年储能系统利润率大超市场预期,受益于电芯价格持续下降,公司美国欧洲等海外高盈利市场出货占比高,电芯库存管理优秀,成本持续优化、规模效应使得各项成本摊薄明显。据海关总署,12月逆变器出口42.6亿元,环比增6%,其中亚洲、南美及北美市场环比均回升超10%,欧洲环比降幅继续收窄至-3%,部分主力市场环比明显回升。随着逆变器海外渠道库存持续去化,叠加24年海外光储装机需求旺盛的预期,预计24年逆变器行业有望维持高出货。 有市场人士表示,2023年对光伏产业链企业来说可谓艰难险阻,随着各大环节产能大量过剩,其上下游价格都陷入跌跌不休的状态,企业业绩很难不受到牵连。而阳光电源交出如此惊人的成绩,可见其具备很强的抗周期性和完善的经营策略。 民生证券点评道:“阳光电源逆变器业务高增长,龙头地位稳固。随着 逆变器海外渠道库存持续去化,叠加2024年海外光储装机需求旺盛的预期,我们预计公司2024年逆变器业务有望维持高出货。公司储能业务多点开花,快速发展。2023年得益于欧美市场持续放量,公司储能业务快速发展;2024年海外储能市场需求有望高增,我们认为公司有望凭借优势 实现储能业务出货和收入的高增长。” 对于2024年的市场预期,阳光电源此前在电话会议中表示,逆变器需求仍会继续增长,但因为基数越来越大,增速会稍有放缓,大致能够保持在这么多年的平均增速左右;新能源投资开发业务方面,2024年开发并网规模较2023年会继续增加,公司重点工作一是保持家庭光伏业务强劲发展,二是持续发力工商业业务,该业务增长空间潜力巨大,三是由于组件价格下降,地面电站的需求空间还是会增大,公司在积极申报一些项目,同时海外也在不断开展工作。
1月22日盘后,阳光电源公告,预计2023年净利93亿元-103亿元,同比增长159%-187%。报告期内,全球新能源市场保持快速增长,公司光伏逆变器、储能系统、新能源投资开发等核心业务实现高速增长。 阳光电源23年储能系统利润率大超市场预期,受益于电芯价格持续下降,公司美国欧洲等海外高盈利市场出货占比高,电芯库存管理优秀,成本持续优化、规模效应使得各项成本摊薄明显。据海关总署,12月逆变器出口42.6亿元,环比增6%,其中亚洲、南美及北美市场环比均回升超10%,欧洲环比降幅继续收窄至-3%,部分主力市场环比明显回升。随着逆变器海外渠道库存持续去化,叠加24年海外光储装机需求旺盛的预期,预计24年逆变器行业有望维持高出货。 据财联社主题库显示,相关上市公司中: 固德威 主营光伏、储能等新能源电力电源设备的研发、生产,产品包括光伏并网逆变器、储能逆变器、SEMS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已销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 锦浪科技 是国内较早通过欧盟CE认证等国际主流市场认证的组串式并网逆变器生产企业。公司坚持全球化布局,在欧洲积累了众多优质客户,形成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