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4

  • 央行:9月社融增量为4.12万亿 新增人民币贷款2.31万亿 M2同比增10.3%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 中国9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4.12万亿元,前值为31237亿元。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9.33万亿元, 比上年同期多1.41万亿元。 中国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31万亿元,前值为13580亿元。 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9.75万亿元, 同比多增1.58万亿元。 中国9月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0.3%,前值为10.6%。 10月13日在央行举行的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发布会上,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表示,今年以来,人民银行精准施策,持续发力,不断推动实体经济回升向好。当前政策组合拳效果不断显现,金融支持稳固有力,金融数据总体不错。 9月新增贷款较7月、8月增长势头明显回升,广义货币(M2)增速维持10%左右的较高水平,新增房地产开发贷款、个人住房贷款回升明显。总供求更趋平衡。邹澜强调,货币政策应对超预期变化还有充足空间和储备。 邹澜表示,近期一系列利率政策取得显著成效,市场反应良好,后续效果还将持续显现。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工作已基本接近尾声。老百姓普遍反映存量房贷利率降低,明显减少了利息负担,降低了提前还贷动力,增加投资和消费信心和能力,预计此项措施效应还将持续。 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表示,下阶段,人民银行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稳健货币政策精准有力,增强信贷总量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预计四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和信贷增长将继续保持平稳。 2023年前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报告 一、广义货币增长10.3% 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89.67万亿元,同比增长10.3%,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3个和1.8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7.84万亿元,同比增长2.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1个和4.3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10.93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前三季度净投放现金4623亿元。 二、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9.75万亿元 9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239.52万亿元,同比增长10.2%。人民币贷款余额234.59万亿元,同比增长10.9%,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2个和0.4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9.75万亿元,同比多增1.58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3.85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75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1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5.68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99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1.88万亿元,票据融资减少3355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47亿元。9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2.31万亿元,同比少增1764亿元。 9月末,外币贷款余额6857亿美元,同比下降16%。前三季度外币贷款减少559亿美元,同比少减409亿美元。9月份,外币贷款减少33亿美元,同比少减77亿美元。 三、前三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22.48万亿元 9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286.6万亿元,同比增长9.7%。人民币存款余额281万亿元,同比增长10.2%,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3个和1.1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22.48万亿元,同比少增2737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4.42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4.52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6738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958亿元。9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2.24万亿元,同比少增3895亿元。 9月末,外币存款余额7789亿美元,同比下降12%。前三季度外币存款减少750亿美元,同比少减371亿美元。9月份,外币存款减少165亿美元,同比少减98亿美元。 四、9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87%,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96% 前三季度银行间人民币市场以拆借、现券和回购方式合计成交1611.95万亿元,日均成交8.62万亿元,日均成交同比增长18.3%。其中,同业拆借日均成交同比下降2.2%,现券日均成交同比增长14.1%,质押式回购日均成交同比增长21.4%。 9月份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1.87%,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高0.16个和0.46个百分点;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1.96%,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高0.2个和0.5个百分点。 五、国家外汇储备余额3.12万亿美元 9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12万亿美元。9月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7.1798元人民币。 六、前三季度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10.16万亿元,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5.6万亿元 前三季度,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10.16万亿元,其中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分别为7.73万亿元、2.43万亿元;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5.6万亿元,其中对外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分别为1.92万亿元、3.68万亿元。 2023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报告 初步统计,2023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9.3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41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9.52万亿元,同比多增1.55万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1365亿元,同比少减852亿元;委托贷款增加1057亿元,同比少增2241亿元;信托贷款增加639亿元,同比多增5453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2417亿元,同比多增3309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1.63万亿元,同比少6128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5.96万亿元,同比多462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6744亿元,同比少1994亿元。9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4.1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5638亿元。 从结构看,前三季度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66.6%,同比高2.2个百分点;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占比-0.5%,同比高0.3个百分点;委托贷款占比0.4%,同比低0.8个百分点;信托贷款占比0.2%,同比高1.9个百分点;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占比0.8%,同比高1.1个百分点;企业债券占比5.5%,同比低2.5个百分点;政府债券占比20.3%,同比低0.9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占比2.3%,同比低0.8个百分点。 2023年9月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统计数据报告 初步统计,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72.5万亿元,同比增长9%。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32.78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为1.76万亿元,同比下降19.3%;委托贷款余额为11.36万亿元,同比增长1.3%;信托贷款余额为3.81万亿元,同比下降1.4%;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为2.91万亿元,同比下降0.3%;企业债券余额为31.39万亿元,同比下降0.3%;政府债券余额为66.14万亿元,同比增长12.2%;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为11.31万亿元,同比增长9.4%。 从结构看,9月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2.5%,同比高1个百分点;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占比0.5%,同比低0.1个百分点;委托贷款余额占比3%,同比低0.3个百分点;信托贷款余额占比1%,同比低0.1个百分点;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占比0.8%,同比低0.1个百分点;企业债券余额占比8.4%,同比低0.8个百分点;政府债券余额占比17.8%,同比高0.5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占比3%,同比持平。 推荐阅读: 》央行重磅发声!谈及中美利差、9月金融数据、存量房贷利率...... 》海关总署:前三季度我国进出口积极向好 9月当月创年内单月新高 》PPI、CPI数据连续三个月改善 专家:物价改善进一步确认 预计PPI同比改善态势延续 》国家统计局解读:9月CPI运行平稳 PPI同比降幅连续三个月收窄 环比均上涨 》9月手机出口金额环比翻倍 汽车出口同比增速继续领先 》央行:8月社融增量为3.12万亿 新增人民币贷款1.36万亿 M2同比增10.6% 》央行:该出手时就出手 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美元兑离岸人民币暴跌 》央行:7月社融规模为5282亿 新增人民币贷款3459亿 M2同比增10.7% 》央行:6月社融、新增人民币贷款大超预期 M2同比增11.3% 》央行:5月社融增量为1.56万亿 比上月多3312亿 》央行:5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36万亿元 前值为7188亿元 》央行:5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46万亿元 同比少增1.58万亿元 》央行:4月社融增量1.22万亿 新增人民币贷款7188亿 M2同比增12.4% 》央行: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15.39万亿 贷款增加10.6万亿元 》【重磅】2月M2增速创七年新高 新增人民币贷款、社融均创历史同期新高!高于预期! 》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刷历史新高!M2同比增12.6% 新增社融5.98万亿

  • 央行:8月社融增量为3.12万亿 新增人民币贷款1.36万亿 M2同比增10.6%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 初步统计,2023年前八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5.21万亿元, 比上年同期多8420亿元。 8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1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6316亿元。 前八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7.44万亿元, 同比多增1.76万亿元。 8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36万亿元,同比多增868亿元。 前八个月人民币存款增加20.24万亿元, 同比多增1158亿元。 8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1.26万亿元,同比少增132亿元。 前八个月外币存款减少585亿美元, 同比少减272亿美元。 8月份外币存款减少264亿美元,同比少减161亿美元。 8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86.93万亿元,同比增长10.6%。 2023年8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 一、广义货币增长10.6% 8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86.93万亿元,同比增长10.6%,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1个和1.6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7.96万亿元,同比增长2.2%,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1个和3.9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10.65万亿元,同比增长9.5%。当月净投放现金386亿元。 二、前八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7.44万亿元 8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237.23万亿元,同比增长10.5%。人民币贷款余额232.28万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高0.1个百分点。 前八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7.44万亿元,同比多增1.76万亿元。8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36万亿元,同比多增868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3922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320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602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9488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401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6444亿元,票据融资增加3472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358亿元。 8月末,外币贷款余额6890亿美元,同比下降16.7%。前八个月外币贷款减少526亿美元,同比少减333亿美元。8月份外币贷款减少125亿美元,同比少减222亿美元。 三、前八个月人民币存款增加20.24万亿元 8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284.47万亿元,同比增长10%。人民币存款余额278.76万亿元,同比增长10.5%,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低0.8个百分点。 前八个月人民币存款增加20.24万亿元,同比多增1158亿元。8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1.26万亿元,同比少增132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7877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8890亿元,财政性存款减少88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减少7322亿元。 8月末,外币存款余额7954亿美元,同比下降12.7%。前八个月外币存款减少585亿美元,同比少减272亿美元。8月份外币存款减少264亿美元,同比少减161亿美元。 四、8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71%,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76% 8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以拆借、现券和回购方式合计成交214万亿元,日均成交9.3万亿元,日均成交同比增长8%。其中,同业拆借日均成交同比下降24.9%,现券日均成交同比增长8.4%,质押式回购日均成交同比增长11.7%。 8月份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1.71%,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高0.22个和0.48个百分点。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1.76%,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高0.23个和0.52个百分点。 五、8月份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13517亿元,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7141亿元 8月份,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13517亿元,其中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分别为10462亿元、3055亿元;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7141亿元,其中对外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分别为2759亿元、4382亿元。 2023年8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报告 初步统计,2023年前八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5.2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8420亿元。8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1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6316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34万亿元,同比少增102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201亿元,同比少减625亿元;委托贷款增加97亿元,同比少增1658亿元;信托贷款减少221亿元,同比少减251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1129亿元,同比少增2357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2698亿元,同比多1186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1.18万亿元,同比多8714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1036亿元,同比少215亿元。 2023年8月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统计数据报告 初步统计,2023年8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68.61万亿元,同比增长9%。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30.24万亿元,同比增长10.9%;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为1.82万亿元,同比下降16.8%;委托贷款余额为11.33万亿元,同比增长2.4%;信托贷款余额为3.77万亿元,同比下降2.9%;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为2.67万亿元,同比下降8.2%;企业债券余额为31.46万亿元,同比下降0.2%;政府债券余额为65.15万亿元,同比增长11.5%;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为11.28万亿元,同比增长10.2%。 从结构看,8月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2.5%,同比高1.1个百分点;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占比0.5%,同比低0.1个百分点;委托贷款余额占比3.1%,同比低0.2个百分点;信托贷款余额占比1%,同比低0.1个百分点;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占比0.7%,同比低0.2个百分点;企业债券余额占比8.5%,同比低0.8个百分点;政府债券余额占比17.7%,同比高0.4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占比3.1%,同比高0.1个百分点。 推荐阅读: 》央行:该出手时就出手 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美元兑离岸人民币暴跌 》央行:7月社融规模为5282亿 新增人民币贷款3459亿 M2同比增10.7% 》央行:6月社融、新增人民币贷款大超预期 M2同比增11.3% 》央行:5月社融增量为1.56万亿 比上月多3312亿 》央行:5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36万亿元 前值为7188亿元 》央行:5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46万亿元 同比少增1.58万亿元 》央行:4月社融增量1.22万亿 新增人民币贷款7188亿 M2同比增12.4% 》央行: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15.39万亿 贷款增加10.6万亿元 》【重磅】2月M2增速创七年新高 新增人民币贷款、社融均创历史同期新高!高于预期! 》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刷历史新高!M2同比增12.6% 新增社融5.98万亿

  • 中信银行明确个人存量首套住房按揭贷款利率调整实施细则

    中信银行发布公告称,(一)调整后利率水平。对于符合本公告要求的存量个人住房贷款最低可调整至原贷款发放时所在城市首套房贷利率政策下限,具体按照以下情形分别进行调整。 1、2019年10月8日(不含当日)前发放、已按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9]第30号要求转换为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定价的浮动利率贷款,最低可调整至相应期限LPR不加点,原贷款发放时所在城市首套房贷利率政策下限转换后为LPR加点的,按发放时所在城市首套房贷利率政策下限执行。 2、2019年10月8日(含当日)至2022年5月14日(含当日)发放的、执行LPR定价的浮动利率贷款,最低可调整至全国首套房贷利率政策下限,即相应期限LPR不加点,原贷款发放时所在城市首套房贷利率政策下限高于LPR的,按发放时所在城市首套房贷利率政策下限执行。 3、2022年5月14日(不含当日)后发放的、执行LPR定价的浮动利率贷款,最低可调整至全国首套房贷利率政策下限,即相应期限LPR-20BP,原贷款发放时所在城市首套房贷利率政策下限高于LPR-20BP的,按发放时所在城市首套房贷利率政策下限执行。 4、各城市首套房贷利率政策下限历史调整情况详见当地人民银行省级分行网站公示。 5、贷款发放时执行利率已为所在城市首套房贷利率政策下限的贷款,或2022年5月14日(含当日)前发放、当前执行LPR浮动利率定价且利率不高于LPR的贷款,或2022年5月14日(不含当日)后发放执行利率不高于LPR-20BP的贷款,或当前按所在城市最新政策仍属于二套房贷利率标准的贷款,均不进行利率调整。 (二)利率调整方式。我行将根据存量个人住房贷款情况,变更合同约定的利率水平。 原文如下: 中信银行个人存量首套住房按揭贷款利率调整实施细则的公告 尊敬的中信银行客户: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我行认真落实《中国人民银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降低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依法有序开展存量首套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调整工作。自2023年9月25日起,我行将按照市场化、法制化原则,与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客户就贷款执行利率进行协商调整,通过线上、线下渠道为客户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为协助广大客户做好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调整工作,现将相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调整范围 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个人住房贷款,可开展存量房贷利率调整: (一)贷款发放时间或合同签订时间在2023年8月31日(含当日)以前。 (二)用途为购买住宅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包括普通纯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公积金组合贷款中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 (三)须为首套个人住房贷款,具体包括以下情形: 1.原贷款发放时满足所在城市首套房贷利率标准的房贷; 2.房屋购买时家庭在当地没有其他成套住房,但因当地政府采取“认房又认贷”政策导致该套住房按照二套房贷利率标准办理房贷,现在当地政府执行“认房不认贷”政策的; 3.房屋购买时不是家庭在当地唯一成套住房,但后期通过交易等方式出售了其他成套住房,本住房成为家庭在当地唯一成套住房且当地政府执行“认房不认贷”政策的; 4.其他满足所在城市首套房贷利率标准的存量房贷。 (四)原则上应为按月足额偿还本息的个人住房贷款,如贷款当前处于逾期状态,须客户归还积欠本金及利息后再申请调整利率。 二、调整规则 (一)调整后利率水平。对于符合本公告要求的存量个人住房贷款最低可调整至原贷款发放时所在城市首套房贷利率政策下限,具体按照以下情形分别进行调整。 1.2019年10月8日(不含当日)前发放、已按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9]第30号要求转换为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定价的浮动利率贷款,最低可调整至相应期限LPR不加点,原贷款发放时所在城市首套房贷利率政策下限转换后为LPR加点的,按发放时所在城市首套房贷利率政策下限执行。 2.2019年10月8日(含当日)至2022年5月14日(含当日)发放的、执行LPR定价的浮动利率贷款,最低可调整至全国首套房贷利率政策下限,即相应期限LPR不加点,原贷款发放时所在城市首套房贷利率政策下限高于LPR的,按发放时所在城市首套房贷利率政策下限执行。 3.2022年5月14日(不含当日)后发放的、执行LPR定价的浮动利率贷款,最低可调整至全国首套房贷利率政策下限,即相应期限LPR-20BP,原贷款发放时所在城市首套房贷利率政策下限高于LPR-20BP的,按发放时所在城市首套房贷利率政策下限执行。 4.各城市首套房贷利率政策下限历史调整情况详见当地人民银行省级分行网站公示。 5.贷款发放时执行利率已为所在城市首套房贷利率政策下限的贷款,或2022年5月14日(含当日)前发放、当前执行LPR浮动利率定价且利率不高于LPR的贷款,或2022年5月14日(不含当日)后发放执行利率不高于LPR-20BP的贷款,或当前按所在城市最新政策仍属于二套房贷利率标准的贷款,均不进行利率调整。 (二)利率调整方式。我行将根据存量个人住房贷款情况,变更合同约定的利率水平。 三、申请方式及调整时间 (一)银行批量调整 对于符合原贷款发放时执行所在城市首套房贷利率政策且当前为LPR定价的浮动利率存量房贷, 我行将于9月25日主动按上述调整规则统一批量调整贷款利率,无需客户单独提出申请, 如有特殊需求的可联系原贷款服务行。 (二)客户主动申请 以下几种情况,不在银行批量调整的范围内,需要客户主动向我行提出申请,经我行审核符合条件后按上述调整规则调整贷款利率: 1.原贷款发放时执行二套房贷利率标准,当前按本公告所述已符合所在城市首套房贷利率标准的存量房贷,即“二套转首套”的存量房贷,需由客户向我行主动申请利率调整,经我行审核符合条件后按上述调整规则调整贷款利率; 2.逾期贷款归还积欠本息的存量房贷,需由客户向我行主动申请利率调整,经我行审核符合条件后按上述调整规则调整贷款利率; 3.当前执行固定利率或基准利率定价的存量房贷,需由客户向我行主动申请利率调整,先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9]第30号相关要求转换为LPR定价的浮动利率贷款,经我行审核符合条件后按上述调整规则调整贷款利率。 (三)申请及调整时间 1.原贷款发放时执行首套房贷利率标准的存量房贷,我行将于2023年9月25日集中批量调整合同贷款利率,批量调整后于当日起按新的利率水平执行,此前利息均按原合同利率水平计算。 2.“二套转首套”、逾期贷款归还积欠本息及当前执行固定利率或基准利率定价的存量房贷客户,可于2023年9月25日起向我行提出申请,我行将对审核通过的业务进行利率调整,利率调整后于当日起按新的利率水平执行,此前利息均按原合同利率水平计算。 四、客户主动申请渠道 9月25日起,对于不符合批量调整的客户,可通过咨询我行在当地营业网点或95558服务电话,到原贷款服务行发起首套住房按揭贷款利率调整。“二套转首套”业务申请需客户提gong身份证、首套住房贷款证明等材料,相关材料清单以原贷款服务行公布为准。 五、服务告知方式及异议处理 (一)存量房贷利率调整后,我行将通过短信告知客户利率调整结果,客户也可通过手机银行“借钱-我的借款”栏目查询调整后贷款利率及还款计划。如对利率调整事宜存有异议,可在利率调整后联系贷款服务行。 (二)“二套转首套”利率调整申请须我行逐笔审核。对审核不通过的,我行将告知客户。如对审核结果存有异议,可按要求重新提交申请。 六、温馨提示 (一)批量利率调整业务规模较大,短信发送可能存在分批次发送、时效滞后等情况,也可能存在因客户未向我行更新房贷业务联系方式、客户手机设置、运营商等情况导致短信送达失败,具体结果以手机银行查询为准。 (二)本次存量房贷利率调整不收取任何费用,请不要相信我行以外人员的电话或短信。 (三)本次存量房贷利率调整不支持跨行置换,请不要相信误导信息。 (四)我行整理了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调整的常见问答,客户可关注我行官方微信公众号,便于及时获取相关信息。 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行的信赖与支持! 特此公告。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9月7日

  • 央行:7月社融规模为5282亿 新增人民币贷款3459亿 M2同比增10.7%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 前七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2.08万亿元, 比上年同期多2069亿元 。7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282亿元,前值42241亿元。7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65.77万亿元,同比增长8.9%。 前七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6.08万亿元, 同比多增1.67万亿元。 7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3459亿元,前值为30495亿元。 前七个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8.98万亿元, 同比多增1290亿元。 7月份人民币存款减少1.12万亿元,同比多减1.17万亿元。 前七个月外币存款减少321亿美元, 同比少减112亿美元。 7月份外币存款减少155亿美元,同比少减175亿美元。 7月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0.7%,前值为11.3%。 2023年7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 一、广义货币增长10.7% 7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85.4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6个和1.3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7.72万亿元,同比增长2.3%,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8个和4.4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10.61万亿元,同比增长9.9%。当月净投放现金710亿元。 二、前七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6.08万亿元 7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235.92万亿元,同比增长10.5%。人民币贷款余额230.92万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比上月末低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1个百分点。 前七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6.08万亿元,同比多增1.67万亿元。7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3459亿元,同比少增3498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减少200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335亿元,中长期贷款减少672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2378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3785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712亿元,票据融资增加3597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2170亿元。 7月末,外币贷款余额7015亿美元,同比下降18.6%。前七个月外币贷款减少401亿美元,同比少减111亿美元。7月份外币贷款减少114亿美元,同比少减197亿美元。 三、前七个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8.98万亿元 7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283.36万亿元,同比增长10%。人民币存款余额277.5万亿元,同比增长10.5%,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5个和0.9个百分点。 前七个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8.98万亿元,同比多增1290亿元。7月份人民币存款减少1.12万亿元,同比多减1.17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减少8093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1.53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9078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4130亿元。 7月末,外币存款余额8218亿美元,同比下降13.8%。前七个月外币存款减少321亿美元,同比少减112亿美元。7月份外币存款减少155亿美元,同比少减175亿美元。 四、7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49%,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53% 7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以拆借、现券和回购方式合计成交209.55万亿元,日均成交9.98万亿元,日均成交同比增长23.2%。其中,同业拆借日均成交同比下降0.9%,现券日均成交同比增长16.3%,质押式回购日均成交同比增长27.2%。 7月份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1.49%,比上月低0.0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14个百分点。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1.53%,比上月低0.1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2个百分点。 五、7月份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12031亿元,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6264亿元 7月份,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12031亿元,其中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分别为8384亿元、3647亿元;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6264亿元,其中对外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分别为1838亿元、4426亿元。 2023年7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报告 初步统计,2023年前七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2.0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069亿元。7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282亿元,比上年同期少2703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364亿元,同比少增3892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339亿元,同比少减798亿元;委托贷款增加8亿元,同比少增81亿元;信托贷款增加230亿元,同比多增628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1962亿元,同比少减782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1179亿元,同比多219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4109亿元,同比多111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786亿元,同比少651亿元。 2023年7月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统计数据报告 初步统计,2023年7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65.77万亿元,同比增长8.9%。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28.9万亿元,同比增长11%;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为1.83万亿元,同比下降17.8%;委托贷款余额为11.32万亿元,同比增长4%;信托贷款余额为3.79万亿元,同比下降3.6%;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为2.55万亿元,同比持平;企业债券余额为31.37万亿元,同比下降0.4%;政府债券余额为63.98万亿元,同比增长10.1%;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为11.18万亿元,同比增长10.6%。 从结构看,7月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2.6%,同比高1.2个百分点;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占比0.5%,同比低0.2个百分点;委托贷款余额占比3.1%,同比低0.1个百分点;信托贷款余额占比1%,同比低0.2个百分点;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占比0.7%,同比低0.1个百分点;企业债券余额占比8.6%,同比低0.8个百分点;政府债券余额占比17.5%,同比高0.2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占比3.1%,同比高0.1个百分点。 推荐阅读: 》央行:6月社融、新增人民币贷款大超预期 M2同比增11.3% 》央行:5月社融增量为1.56万亿 比上月多3312亿 》央行:5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36万亿元 前值为7188亿元 》央行:5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46万亿元 同比少增1.58万亿元 》央行:4月社融增量1.22万亿 新增人民币贷款7188亿 M2同比增12.4% 》央行: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15.39万亿 贷款增加10.6万亿元 》【重磅】2月M2增速创七年新高 新增人民币贷款、社融均创历史同期新高!高于预期! 》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刷历史新高!M2同比增12.6% 新增社融5.98万亿

  • 央行:6月社融、新增人民币贷款大超预期 M2同比增11.3%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初步统计,中国6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4.22万亿元,预估为3.1万亿元,前值为1.56万亿元。中国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05万亿元,预估为2.32万亿元,前值为1.36万亿元。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87.3万亿元,同比增长11.3%,预估为11.2%,前值为11.6%。狭义货币(M1)余额69.56万亿元,同比增长3.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1.6个和2.7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10.54万亿元,同比增长9.8%。 2023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 一、广义货币增长11.3% 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87.3万亿元,同比增长11.3%,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3个和0.1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9.56万亿元,同比增长3.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1.6个和2.7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10.54万亿元,同比增长9.8%。上半年净投放现金789亿元。 二、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5.73万亿元 6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235.73万亿元,同比增长10.6%。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30.58万亿元,同比增长11.3%,增速比上月末低0.1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持平。 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5.73万亿元,同比多增2.02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2.8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33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46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2.81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84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9.71万亿元,票据融资减少8924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15亿元。6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3.05万亿元,同比多增2296亿元。 6月末,外币贷款余额7129亿美元,同比下降20.1%。上半年外币贷款减少287亿美元,同比多减86亿美元。6月份,外币贷款减少86亿美元,同比少减87亿美元。 三、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20.1万亿元 6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284.67万亿元,同比增长10.5%。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278.62万亿元,同比增长11%,增速比上月末低0.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2个百分点。 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20.1万亿元,同比多增1.3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1.91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4.96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减少125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1.08万亿元。6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3.71万亿元,同比少增1.12万亿元。 6月末,外币存款余额8374亿美元,同比下降15.1%。上半年外币存款减少166亿美元,同比多减63亿美元。6月份,外币存款减少144亿美元,同比多减166亿美元。 四、6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57%,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67% 上半年银行间人民币市场以拆借、现券和回购方式合计成交1014.23万亿元,日均成交8.25万亿元,日均成交同比增长22.4%。其中,同业拆借日均成交同比增长9.2%,现券日均成交同比增长14.6%,质押式回购日均成交同比增长25.5%。 6月份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1.57%,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高0.07个和0.01个百分点;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1.67%,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高0.12个和0.1个百分点。 五、国家外汇储备余额3.19万亿美元 6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19万亿美元。6月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7.2258元人民币。 六、上半年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6.3万亿元,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3.53万亿元 上半年,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6.3万亿元,其中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分别为4.84万亿元、1.46万亿元;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3.53万亿元,其中对外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分别为1.19万亿元、2.34万亿元。 2023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报告 初步统计,2023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1.5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754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5.6万亿元,同比多增1.99万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242亿元,同比多减700亿元;委托贷款增加743亿元,同比多增797亿元;信托贷款增加228亿元,同比多增3980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852亿元,同比多增2619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1.17万亿元,同比少7883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3.38万亿元,同比少1.27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4596亿元,同比少432亿元。6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4.22万亿元,比上月多2.6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9859亿元。 从结构看,上半年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72.4%,同比高7.8个百分点;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占比-0.1%,同比低0.3个百分点;委托贷款占比0.3%,同比高0.3个百分点;信托贷款占比0.1%,同比高1.9个百分点;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占比0.4%,同比高1.2个百分点;企业债券占比5.4%,同比低3.9个百分点;政府债券占比15.7%,同比低6.4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占比2.1%,同比低0.3个百分点。 2023年6月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统计数据报告 初步统计,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65.45万亿元,同比增长9%。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28.86万亿元,同比增长11.2%;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为1.89万亿元,同比下降18.9%;委托贷款余额为11.32万亿元,同比增长4.1%;信托贷款余额为3.77万亿元,同比下降5.1%;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为2.75万亿元,同比下降2.8%;企业债券余额为31.34万亿元,同比下降0.4%;政府债券余额为63.57万亿元,同比增长10.1%;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为11.1万亿元,同比增长11.4%。 从结构看,6月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2.6%,同比高1.2个百分点;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占比0.5%,同比低0.2个百分点;委托贷款余额占比3.1%,同比低0.1个百分点;信托贷款余额占比1%,同比低0.2个百分点;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占比0.8%,同比持平;企业债券余额占比8.6%,同比低0.8个百分点;政府债券余额占比17.4%,同比高0.2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占比3%,同比持平。 推荐阅读: 》央行:5月社融增量为1.56万亿 比上月多3312亿 》央行:5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36万亿元 前值为7188亿元 》央行:5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46万亿元 同比少增1.58万亿元 》央行:4月社融增量1.22万亿 新增人民币贷款7188亿 M2同比增12.4% 》央行: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15.39万亿 贷款增加10.6万亿元  》【重磅】2月M2增速创七年新高 新增人民币贷款、社融均创历史同期新高!高于预期! 》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刷历史新高!M2同比增12.6%  新增社融5.98万亿

  • 5月信贷投放延续回调 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少增 债券融资滑落拖累社融增长

    人民银行6月13日发布数据显示,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36万亿元,同比少增5418亿元;5月新增社融1.5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1.31万亿元。 5月货币金融数据均低于市场预期。据“财联社C50风向指数调查”统计,市场机构对5月新增信贷、社融的预测中值为1.49万亿元、2.08万亿元。 德邦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芦哲对财联社记者表示,5月和4月同处于一季度部分透支贷款增长潜能后的修复期,贷款渐进恢复季节性投放规律;但同时,也反映出当前的总需求仍不足,经济增长慢复苏、弱复苏的特征明显。 票据融资高基数滑落 居民中长贷转正增 分新增信贷结构来看,5月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8558亿元,不及上年5月的1.53万亿元。其中,主要拖累项是票据融资显著收缩,5月仅增加420亿元,而在上年同期“票据冲量”的背景下,票据融资大幅高增7129亿元。 “去年5月本身就是票据融资冲量带来的高基数,排除这个影响外,票据融资还是明显偏低的,反映出银行依靠票据进行信贷调节的行为受到了一定限制,实体融资需求较差,企业开票意愿不强。”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分析说。 分贷款期限看,呈现同比“一增一减”。数据显示,5月企业中长期贷款增加7698亿元,同比多增约6700亿元;企业短期贷款增加350亿元,同比少增约2200亿元。 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运金表示,一季度企业短期信贷超额投放3.17万亿元,较好满足了企业短期资金需求,二季度再度扩张动力下降。企业中长期信贷保持较好增长势头,表明房企、制造业企业、基建企业的融资需求保持平稳节奏。 与此同时,由于上年同期基数偏低,数据反映出5月住户部门贷款有小幅回暖,较上年同期多增约784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从环比来看,住户中长期、短期贷款均由上月的负增转为正增,分别增加1684亿元、1988亿元,同比多增约637亿元、148亿元。 “以房贷为主的居民中长期贷款恢复正增长,这背后是3月房贷集中发放的影响在4月基本消化完毕,5月新增房贷恢复正增长。”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但整体上,5月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仍偏弱,显示当月楼市还在延续二季度以来的降温过程,与房地产市场高频数据相吻合。 企业、政府债券融资同比均减少 社融方面,5月增量为1.56万亿元,比4月回升3312亿元,而比上年同期少1.31万亿元。分项来看,除表内信贷增长放缓以外,拖累社融增量的因素还有债券融资规模的同比下降。 数据显示,5月企业债券融资净减少2175亿元,同比少2541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5571亿元,同比少5011亿元。 明明表示,历年5月企业债净融规模均见季节性走弱,而今年5月进一步同比多减,这源于经济慢复苏下企业融资需求并不旺盛,而前期强势信贷也造成一定透支,同时市场对于部分地区财政情况的关注度上升,导致城投债较前两个月发行明显放缓。 5月企业债券发行处于季节性低位外,王青同样认为,企业债同比减少还受到城投债发行的影响。“在严控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背景下,城投债发行面临严监管。后期为保持基建投资处于较快增长水平,今年有可能再度启用政策性金融工具。”他分析说。 另对于政府债,明明认为,在年初财政前向发力后,行至年中地方债发行节奏将逐步平稳,叠加去年5至6月政府专项债大幅放量的高基数,因此5月政府债净融资同比大幅多减。 在表外融资方面,5月委托贷款、信托贷款转为同比正增长,分别增加35亿元、303亿元,同比多增167亿元、922亿元;此外,5月未贴现承兑汇票减少1797亿元,同比多减729亿元。据统计,上述表外三项合计为减少1459亿元,比去年同期少减360亿元。 M2增速延续回落 5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速11.6%,较上月回落0.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5个百分点。5月末狭义货币(M1)也保持回落,同比增速为4.7%,比上月末低0.6个百分点。由此带动M2-M1剪刀差较上月小幅收窄至6.9个百分点。 M2回落幅度略超预期。此前“财联社C50风向指数调查”结果显示,市场机构对M2同比增速的预测中值为12.0%,比实值高出0.4个百分点。 对于M2增速延续回落,明明认为,4月以来央行在相对宽松的流动性环境下延续稳健基调,4月、5月MLF仅维持少量超额续作,货币投放较为谨慎,同时叠加财政缴款因素,以及去年5月起M2增速进入上行通道提供的高基数,5月M2增速大幅回落。 “5月末M2增速回落至近两年的平均增长水平附近,但仍比上年同期高0.6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尽管近期宽信用过程出现节奏性回调,但从货币供应量角度看,金融推动经济回升力度仍然处于较高水平。”王青表示。

  • 央行:5月社融增量1.56万亿 新增人民币贷款1.36万亿 M2同比增11.6%

    》查看SMM贵金属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初步统计,2023年5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56万亿元,比上月多3312亿元,比上年同期少1.31万亿元。 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22万亿元,同比少增6173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338亿元,同比多减98亿元;委托贷款增加35亿元,同比多增167亿元;信托贷款增加303亿元,同比多增922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1797亿元,同比多减729亿元;企业债券融资净减少2175亿元,同比少2541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5571亿元,同比少5011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753亿元,同比多461亿元。 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82.05万亿元,同比增长11.6%,增速比上月末低0.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5个百分点。 狭义货币(M1)余额67.53万亿元,同比增长4.7%,增速比上月末低0.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1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10.48万亿元,同比增长9.6%。当月净回笼现金1148亿元。 中国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36万亿,前值为7188亿元。5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1.46万亿元,同比少增1.58万亿元。 其中,住户存款增加5364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1393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2369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3221亿元。5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280.94万亿元,同比增长11.1%。人民币存款余额274.91万亿元,同比增长11.6%,增速比上月末低0.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1.1个百分点。5月末,外币存款余额8518亿美元,同比下降13.5%。5月份外币存款减少301亿美元,同比多减171亿美元。 2023年5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 一、广义货币增长11.6% 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82.05万亿元,同比增长11.6%,增速比上月末低0.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5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7.53万亿元,同比增长4.7%,增速比上月末低0.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1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10.48万亿元,同比增长9.6%。当月净回笼现金1148亿元。 二、5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36万亿元 5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232.64万亿元,同比增长10.6%。人民币贷款余额227.53万亿元,同比增长11.4%,增速比上月末低0.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3个百分点。 5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36万亿元,同比少增5418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3672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988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684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8558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50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7698亿元,票据融资增加420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604亿元。 5月末,外币贷款余额7215亿美元,同比下降20.7%。5月份外币贷款减少160亿美元,同比多减44亿美元。 三、5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1.46万亿元 5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280.94万亿元,同比增长11.1%。人民币存款余额274.91万亿元,同比增长11.6%,增速比上月末低0.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1.1个百分点。 5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1.46万亿元,同比少增1.58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5364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1393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2369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3221亿元。 5月末,外币存款余额8518亿美元,同比下降13.5%。5月份外币存款减少301亿美元,同比多减171亿美元。 四、5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5%,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55% 5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以拆借、现券和回购方式合计成交196.9万亿元,日均成交9.38万亿元,日均成交同比增长30.5%。其中,同业拆借日均成交同比增长19.4%,现券日均成交同比增长25.9%,质押式回购日均成交同比增长32.5%。 5月份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1.5%,比上月低0.19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持平。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1.55%,比上月低0.2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08个百分点。 五、5月份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11539亿元,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5546亿元 5月份,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11539亿元,其中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分别为9020亿元、2519亿元;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5546亿元,其中对外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分别为2013亿元、3533亿元。 2023年5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报告 初步统计,2023年5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56万亿元,比上月多3312亿元,比上年同期少1.31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22万亿元,同比少增6173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338亿元,同比多减98亿元;委托贷款增加35亿元,同比多增167亿元;信托贷款增加303亿元,同比多增922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1797亿元,同比多减729亿元;企业债券融资净减少2175亿元,同比少2541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5571亿元,同比少5011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753亿元,同比多461亿元。 2023年5月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统计数据报告 初步统计,2023年5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61.42万亿元,同比增长9.5%。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25.62万亿元,同比增长11.3%;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为1.87万亿元,同比下降20.1%;委托贷款余额为11.33万亿元,同比增长3.8%;信托贷款余额为3.78万亿元,同比下降6.7%;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为2.82万亿元,同比增长3.5%;企业债券余额为31.24万亿元,同比下降0.1%;政府债券余额为63.03万亿元,同比增长12.4%;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为11.03万亿元,同比增长11.3%。 从结构看,5月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2.4%,同比高1个百分点;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占比0.5%,同比低0.2个百分点;委托贷款余额占比3.1%,同比低0.2个百分点;信托贷款余额占比1%,同比低0.2个百分点;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占比0.8%,同比持平;企业债券余额占比8.6%,同比低0.9个百分点;政府债券余额占比17.4%,同比高0.4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占比3.1%,同比高0.1个百分点。 推荐阅读: 》央行:5月社融增量为1.56万亿 比上月多3312亿 》央行:5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36万亿元 前值为7188亿元 》央行:5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46万亿元 同比少增1.58万亿元 》央行:4月社融增量1.22万亿 新增人民币贷款7188亿 M2同比增12.4% 》央行: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15.39万亿 贷款增加10.6万亿元  》【重磅】2月M2增速创七年新高 新增人民币贷款、社融均创历史同期新高!高于预期! 》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刷历史新高!M2同比增12.6%  新增社融5.98万亿

  • 央行:5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36万亿元 前值为7188亿元

    》查看SMM贵金属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初步统计,2023年5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56万亿元,比上月多3312亿元,比上年同期少1.31万亿元。 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22万亿元,同比少增6173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338亿元,同比多减98亿元;委托贷款增加35亿元,同比多增167亿元;信托贷款增加303亿元,同比多增922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1797亿元,同比多减729亿元;企业债券融资净减少2175亿元,同比少2541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5571亿元,同比少5011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753亿元,同比多461亿元。 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82.05万亿元,同比增长11.6%,增速比上月末低0.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5个百分点。 狭义货币(M1)余额67.53万亿元,同比增长4.7%,增速比上月末低0.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1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10.48万亿元,同比增长9.6%。当月净回笼现金1148亿元。 中国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36万亿,前值为7188亿元。 5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1.46万亿元,同比少增1.58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5364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1393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2369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3221亿元。5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280.94万亿元,同比增长11.1%。人民币存款余额274.91万亿元,同比增长11.6%,增速比上月末低0.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1.1个百分点。5月末,外币存款余额8518亿美元,同比下降13.5%。5月份外币存款减少301亿美元,同比多减171亿美元。 2023年5月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统计数据报告 初步统计,2023年5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61.42万亿元,同比增长9.5%。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25.62万亿元,同比增长11.3%;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为1.87万亿元,同比下降20.1%;委托贷款余额为11.33万亿元,同比增长3.8%;信托贷款余额为3.78万亿元,同比下降6.7%;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为2.82万亿元,同比增长3.5%;企业债券余额为31.24万亿元,同比下降0.1%;政府债券余额为63.03万亿元,同比增长12.4%;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为11.03万亿元,同比增长11.3%。 从结构看,5月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2.4%,同比高1个百分点;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占比0.5%,同比低0.2个百分点;委托贷款余额占比3.1%,同比低0.2个百分点;信托贷款余额占比1%,同比低0.2个百分点;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占比0.8%,同比持平;企业债券余额占比8.6%,同比低0.9个百分点;政府债券余额占比17.4%,同比高0.4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占比3.1%,同比高0.1个百分点。 推荐阅读: 》央行:5月社融增量1.56万亿 新增人民币贷款1.36万亿 M2同比增11.6% 》央行: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15.39万亿 贷款增加10.6万亿元  》【重磅】2月M2增速创七年新高 新增人民币贷款、社融均创历史同期新高!高于预期! 》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刷历史新高!M2同比增12.6%  新增社融5.98万亿 》【SMM今日要闻】金属全线飘绿 关注中美重要数据指引 | 金属产业链周度调研 | 铜库存大降

  • 央行:5月社融增量为1.56万亿 比上月多3312亿

    》查看SMM贵金属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初步统计,2023年5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56万亿元,比上月多3312亿元,比上年同期少1.31万亿元。 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22万亿元,同比少增6173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338亿元,同比多减98亿元;委托贷款增加35亿元,同比多增167亿元;信托贷款增加303亿元,同比多增922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1797亿元,同比多减729亿元;企业债券融资净减少2175亿元,同比少2541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5571亿元,同比少5011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753亿元,同比多461亿元。 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82.05万亿元,同比增长11.6%,增速比上月末低0.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5个百分点。 狭义货币(M1)余额67.53万亿元,同比增长4.7%,增速比上月末低0.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1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10.48万亿元,同比增长9.6%。当月净回笼现金1148亿元。 中国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36万亿,前值为7188亿元。 5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1.46万亿元,同比少增1.58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5364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1393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2369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3221亿元。5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280.94万亿元,同比增长11.1%。人民币存款余额274.91万亿元,同比增长11.6%,增速比上月末低0.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1.1个百分点。5月末,外币存款余额8518亿美元,同比下降13.5%。5月份外币存款减少301亿美元,同比多减171亿美元。 2023年5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报告 初步统计,2023年5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56万亿元,比上月多3312亿元,比上年同期少1.31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22万亿元,同比少增6173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338亿元,同比多减98亿元;委托贷款增加35亿元,同比多增167亿元;信托贷款增加303亿元,同比多增922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1797亿元,同比多减729亿元;企业债券融资净减少2175亿元,同比少2541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5571亿元,同比少5011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753亿元,同比多461亿元。 推荐阅读: 》央行:5月社融增量1.56万亿 新增人民币贷款1.36万亿 M2同比增11.6% 》央行: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15.39万亿 贷款增加10.6万亿元  》【重磅】2月M2增速创七年新高 新增人民币贷款、社融均创历史同期新高!高于预期! 》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刷历史新高!M2同比增12.6%  新增社融5.98万亿 》【SMM今日要闻】金属全线飘绿 关注中美重要数据指引 | 金属产业链周度调研 | 铜库存大降

  • 5月LPR“按兵不动” 市场预计短期调降门槛仍偏高

    今日人民银行发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显示,1年期为3.65%,5年期以上为4.3%,自去年8月以来连续处于相同水平。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当前贷款利率已脱离LPR报价较多,银行净息差进一步大幅收窄,暂无继续下调的空间和动力。存款定期化现象仍严重,银行整体负债成本居高不下,LPR加点下调受限。展望后期,业内认为,LPR报价没有相应下调的空间,后续整体贷款利率或以稳为主。而若二季度楼市回暖过程出现反复,不排除5年期以上LPR报价单独下调的可能。 LPR未变符合市场预期 暂无下调空间和动力 5月LPR结果符合市场预期。“主要是5月作为LPR利率锚的MLF利率保持稳定;1-4月新增信贷、社融表现强劲,企业新增信贷延续同比多增态势,反映目前市场利率处于合理水平;近年来部分银行净息差压力增大,整体看,短期LPR利率调降门槛仍偏高。”对于本月LPR维持不变,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如是表示。 “5月MLF操作利率未发生变化,这意味着当月LPR报价基础保持稳定。”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也表示,另外,近期银行净息差下行幅度偏大,再创历史新低,报价行压缩LPR报价加点动力不足;与此同时,当前宏观经济整体延续复苏过程,LPR报价下调的迫切性不高。 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净息差降至1.74%,较上季度末大幅下行0.17个百分点,降幅相当于2022年全年水平,下行幅度较大,再创有历史记录以来最低点。 “尽管近期银行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等市场利率下行较快,一些银行也在下调存款利率,但仍难以抵消净息差大幅收窄带来的压力,当前阶段报价行压缩LPR报价加点的动力不足。”王青补充道。 此外,从4月宏观数据来看,王青认为,当前通过下调LPR报价,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融资需求的必要性下降。同时,年初以来房地产市场出现积极变化,4月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和销售额环比回落,而同比涨幅显著扩大。由此,尽管楼市回暖过程还待进一步观察,但当前单独下调5年期以上LPR报价的迫切性也不高。 不排除5年期以上单独下调 或更多靠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定向降息” “当前银行净息差偏低,加之一季度存款利率上行幅度较大,下一步为了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银行会更多选择在负债端发力,其中适度降低各类存款利率是一个必然选择。”王青表示,但这并不意味着短期内LPR报价下调的可能性因此增加。 王青具体表示,根据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存款利率水平要参考1年期LPR报价和10期国债收益率合理调整,而非相反。这就意味着尽管近期存款利率下调会降低银行资金成本,但短期内对银行下调LPR报价的激励作用不大。 王青判断,年内在MLF操作利率不变的前景下,1年期LPR报价单独调整的可能性较小;不过,若二季度楼市回暖过程出现反复,不排除在MLF利率不动的同时,5年期以上LPR报价单独下调10-15个基点(0.1-0.15个百分点)的可能;从利率互换报买价走势来看,市场也有这方面的预期。 温彬认为,未来一段时期,LPR大概率仍维持不变,新发放一般贷款和企业贷款利率可能会稳定在4.50%和4%左右的水平,下行幅度预计不会太大。 在温彬看来,净息差等因素约束下,后续降息空间进一步收窄。在净息差收窄背景下,央行或将更多依靠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来实现“定向降息”,在降成本的同时兼顾调结构,实现差异化精准支持。 周茂华预计,后续央行鼓励金融机构挖掘LPR改革潜力,鼓励金融机构主动管理负债,并可能通过结构工具或降准等方式稳定银行负债成本,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薄弱环节,重点基建、制造业、绿色发展、科创企业等重点新兴领域。 周茂华进而表示,目前房地产复苏节奏偏慢,月度存在波动且区域复苏不平衡,但房地产整体呈现积极复苏态势,楼市信心在逐步回暖;预计后续各地仍延续因城施策、精准调控思路,用好用足包括首套房贷利率动态调节机制在内的稳楼市政策,促进房地产回归平稳健康发展轨道。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