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4

  • 整顿手工补息接近尾声 企业发债替代信贷 8月金融数据有哪些看点?

    9月14日,央行公布了8月金融数据。数据显示,8月末M2余额305.05万亿元,同比增长6.3%;M1余额63.02万亿元,同比下降7.3%。前八个月,社融规模存量为21.90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3.32万亿元。 专家表示,近期M1增速下降主要与治理手工补息、存款向理财分流等因素有关。财联社记者获悉,整顿手工补息工作已接近收尾阶段,预计金融数据“挤水分”效应可能仍持续。此外,前七个月全国企业累计发债同比增加5748亿元,专家表示,企业更多通过发债融资,通过债券替代信贷,也是金融对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多元化支持。 财联社记者获悉,有东部经济大省辖内金融机构内部调查显示,二季度项目储备金额和数量均有所回落。专家还表示,当前实体经济贷款需求相对偏弱,信贷增长从供给侧约束转向了需求侧约束。此外,业内专家指出,要把经济政策着力点由扩投资转向消费与投资并重,并更加注重消费。 “挤水分”效应或仍持续,手工补息整顿接近尾声 数据显示,8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05.05万亿元,同比增长6.3%,与上月持平。狭义货币(M1)余额63.02万亿元,同比下降7.3%。流通中货币(M0)余额11.95万亿元,同比增长12.2%。前八个月净投放现金6028亿元。 业内专家表示,近期M1增速持续下降主要与治理手工补息、存款向理财分流、存款定期化等因素有关。从存款整体来看,近期存款总量仍保持增长,但活期存款尤其是企业活期存款出现一定分流。“规范和治理手工补息主要是压缩企业资金空转套利的空间,这也有利于引导资金脱虚向实。” 央行企业家调查问卷结果显示,二季度企业资金周转指数、销售款回笼指数分别为60.2%、62.9%,均较去年同期回升1个百分点以上。上述专家表示,企业的真实有效融资是会予以保障的。 财联社记者从相关人士处获悉,整顿手工补息等工作已接近收尾阶段,预计金融数据“挤水分”效应可能仍会持续一段时间。 业内人士分析,未来随着存量金融资源逐步盘活,资金使用效率会进一步提升,比以前少一些的增量也能达到同样的支持效果。宏观经济回升向好,有效融资需求还会提升,金融部门资金供给与有效融资需求会更加匹配,也有助于金融总量指标在合理水平上平稳增长。 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8月份金融数据有三个特点:金融总量合理增长、信贷结构持续优化、利率在低位水平继续下行。 如何理解企业通过债券替代信贷的现象? 8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398.56万亿元,同比增长8.1%,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基本匹配。1-8月,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1.90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3.32万亿元。 专家表示,金融对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多元化支持。企业更多通过发债融资,通过债券替代信贷,这本身也是直接融资的体现。 1-7月,全国企业累计发债8.4万亿元,同比增加5748亿元。7月,AAA级、AA+级、AA级企业债加权平均发行利率分别为2.18%、2.44%和2.65%。 上述专家指出,要看到涵盖更多直接融资渠道的社会融资规模今年以来保持较高增速,有利于满足更多新动能领域的融资需求。高科技、创新型企业等大多以轻资产运营为主,土地、固定资产等传统抵押品不足,与股权和债券融资更加适配。 信贷增长放缓受有效需求不足影响 数据显示,8月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52.02万亿元,同比增长8.5%。1-8月,各项贷款增加14.43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1.44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1.97万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4591亿元。 业内专家表示,当前实体经济贷款需求相对偏弱。过去我国贷款需求相对旺盛,信贷增长放缓主要是受供给侧约束,现在贷款需求指数和贷款增速同向下降,表明信贷增长从供给侧约束转向了需求侧约束。 央行发布的银行家调查问卷显示,二季度贷款总体需求指数由一季度的71.6%回落至55.1%,是2004年有统计以来的最低值。 财联社记者获悉,有东部经济大省对辖内金融机构作了调查,显示二季度金融机构项目储备金额和数量分别较一季度回落幅度超过20个百分点。金融机构项目储备代表信贷投放的空间和后劲,其金额和数量变化能有效反映实体经济需求的强弱。 “从近期票据市场走势看,目前各银行票据融资渠道的支持力度在加大,也能一定程度抵补常规信贷供给方面的走弱,8月末表内已贴现票据达13.9万亿元”,有业内人士表示。 上述业内人士指出,票据融资也是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渠道。表内票据融资和贷款一样,都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方式。在满足真实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的要求下,中小企业利用票据从银行进行贴现,具有便利性高、流动性好等优势,在满足融资需求方面,与从银行贷款获得资金没有本质区别。 “但也要看到,表外票据'池子'明显减少,未贴现的表外票据余额已自历史高点的7万亿元降至目前的2万亿元左右,未来票据融资难有较快增长”,上述人士强调。 淡化关注总量,宏观调控应转向更注重消费 市场专家表示,简单观察金融总量增速,已经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成效。当前,我国经济正在经历转型升级并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实体经济需要的货币信贷增长由供给约束转为需求约束,一味追求金融总量增长难度较大,还可能产生资金空转等“副作用”。 对于下一步货币政策,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将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为经济回升向好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货币政策将更加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加大调控力度,加快已出台金融政策措施落地见效,着手推出一些增量政策举措,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把维护价格稳定、推动价格温和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更有针对性地满足合理消费融资需求。持续增强宏观政策协调配合,支持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好发力见效,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促进消费与投资并重,并更加注重消费,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升级,支持总供给和总需求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动态平衡。 专家表示,货币政策要继续把握好短期与长期、稳增长与防风险、内部与外部的关系,加快已出台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传统依靠投资驱动的发展模式下积累的一些深层次矛盾也在逐步显现,消费需求不足与局部产能过剩并存,经济循环不畅。未来需要转变宏观调控思路,把经济政策着力点由扩投资转向消费与投资并重,并更加注重消费,发挥政策合力推动国民经济实现良性循环,也有利于增强金融服务的着力点。

  • 央行:前8个月新增社融21.9万亿元 8月M2同比增长6.3%

    据央行初步统计,2024年前八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1.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3.32万亿元。1-8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4.43万亿元,8月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6.3%。8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05.05万亿元,同比增长6.3%。狭义货币(M1)余额63.02万亿元,同比下降7.3%。流通中货币(M0)余额11.95万亿元,同比增长12.2%。前八个月净投放现金6028亿元 。 2024年8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 一、广义货币增长6.3% 8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05.05万亿元,同比增长6.3%。狭义货币(M1)余额63.02万亿元,同比下降7.3%。流通中货币(M0)余额11.95万亿元,同比增长12.2%。前八个月净投放现金6028亿元。 二、前八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4.43万亿元 8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256.24万亿元,同比增长8%。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52.02万亿元,同比增长8.5%。 前八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4.43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1.44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324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31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1.97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37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8.7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7597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4591亿元。 8月末,外币贷款余额5940亿美元,同比下降13.8%。前八个月外币贷款减少624亿美元。 三、前八个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2.88万亿元 8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303.21万亿元,同比增长6.6%。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297.14万亿元,同比增长6.6%。 前八个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2.88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9.65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2.88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9606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3.59万亿元。 8月末,外币存款余额8531亿美元,同比增长7.3%。前八个月外币存款增加553亿美元。 四、8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77%,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79% 8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以拆借、现券和回购方式合计成交181.78万亿元,日均成交8.26万亿元,日均成交同比下降11.2%。其中,同业拆借日均成交同比下降27.2%,现券日均成交同比下降1.6%,质押式回购日均成交同比下降12%。 8月份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1.77%,比上月低0.0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06个百分点。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1.79%,比上月低0.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03个百分点。 五、8月份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1.26万亿元,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0.59万亿元 8月份,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1.26万亿元,其中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分别为0.93万亿元、0.33万亿元;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0.59万亿元,其中对外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分别为0.2万亿元、0.39万亿元。 2024年8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报告 初步统计,2024年前八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1.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3.32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3.42万亿元,同比少增3.57万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1583亿元,同比多减800亿元;委托贷款减少548亿元,同比多减1397亿元;信托贷款增加3556亿元,同比多增3319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2788亿元,同比多减2808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1.78万亿元,同比多2031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5.64万亿元,同比多6798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1576亿元,同比少4842亿元。 2024年8月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统计数据报告 初步统计,2024年8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98.56万亿元,同比增长8.1%。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48.89万亿元,同比增长8.1%;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为1.5万亿元,同比下降17.4%;委托贷款余额为11.21万亿元,同比下降1.1%;信托贷款余额为4.26万亿元,同比增长13%;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为2.21万亿元,同比下降17.3%;企业债券余额为32.27万亿元,同比增长2.6%;政府债券余额为75.44万亿元,同比增长15.8%;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为11.59万亿元,同比增长2.7%。 从结构看,8月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2.4%,同比低0.1个百分点;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占比0.4%,同比低0.1个百分点;委托贷款余额占比2.8%,同比低0.3个百分点;信托贷款余额占比1.1%,同比高0.1个百分点;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占比0.6%,同比低0.1个百分点;企业债券余额占比8.1%,同比低0.4个百分点;政府债券余额占比18.9%,同比高1.2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占比2.9%,同比低0.2个百分点。 推荐阅读: 》央行:把维护价格稳定、推动价格温和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 》央行:前7个月社融增量为18.87万亿 人民币贷款增13.53万亿 》8月金融数据出炉 金融数据还在“挤水分”吗?专家解读来了! 》央行:上半年社融增量为18.1万亿 人民币贷款增13.27万亿 6月M2同比增6.2% 》6月金融数据出炉 部分指标增速持续放缓如何看?权威专家谈金融总量“规模情结”的“副作用” 》央行:前5个月社融累增14.8万亿 人民币贷款增11.14万亿 5月M2同比增7% 》社融结构优化、M1增速或被低估 5月金融数据为何值得关注? 》央行:前四个月社融累增12.73万亿 人民币贷款增10.19万亿 4月M2同比增7.2% 》一季度新增社融12.93万亿 新增人民币贷款9.46万亿 3月M2同比增8.3% 》社融平稳增长、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资金空转、手工补息被规范后对4月金融数据有何影响? 》最新金融数据出炉 2月末M2、社融存量分别同比增长8.7%、9.0% 来看权威专家如何解读! 》前2个月社融、新增人民币贷款创历史同期次高水平 2月M2同比增8.7% 》2024年1月新增社融6.5万亿 新增贷款4.92万亿 M2同比增长8.7% 》央行:12月社融增量为1.94万亿 新增人民币贷款1.17万亿 M2同比增9.7% 》央行:11月社融增量为2.45万亿 新增人民币贷款1.09万亿 M2同比增10% 》11月金融数据出炉:社融规模继续保持同比多增 信贷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保持稳固 》万亿国债将“撑起”10月货币信贷数据?市场预计整体社融强劲信贷偏弱 降准预期仍在发酵 》央行:10月社融增量为1.85万亿 新增人民币贷款7384亿 M2同比增10.3% 》央行:9月社融增量为4.12万亿 新增人民币贷款2.31万亿 M2同比增10.3% 》央行重磅发声!谈及中美利差、9月金融数据、存量房贷利率...... 》海关总署:前三季度我国进出口积极向好 9月当月创年内单月新高 》PPI、CPI数据连续三个月改善 专家:物价改善进一步确认 预计PPI同比改善态势延续 》国家统计局解读:9月CPI运行平稳 PPI同比降幅连续三个月收窄 环比均上涨 》9月手机出口金额环比翻倍 汽车出口同比增速继续领先 》央行:8月社融增量为3.12万亿 新增人民币贷款1.36万亿 M2同比增10.6% 》央行:该出手时就出手 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美元兑离岸人民币暴跌 》央行:8月社融规模为5282亿 新增人民币贷款3459亿 M2同比增10.7% 》央行:6月社融、新增人民币贷款大超预期 M2同比增11.3% 》央行:5月社融增量为1.56万亿 比上月多3312亿 》央行:5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36万亿元 前值为7188亿元 》央行:5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46万亿元 同比少增1.58万亿元 》央行:4月社融增量1.22万亿 新增人民币贷款7188亿 M2同比增12.4% 》央行: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15.39万亿 贷款增加10.6万亿元 》【重磅】2月M2增速创七年新高 新增人民币贷款、社融均创历史同期新高!高于预期! 》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刷历史新高!M2同比增12.6% 新增社融5.98万亿

  • 央行:前7个月社融增量为18.87万亿 人民币贷款增13.53万亿

    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初步统计,2024年前七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8.8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3.22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2.38万亿元,同比少增3.27万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970亿元,同比多减388亿元;委托贷款减少573亿元,同比多减1324亿元;信托贷款增加3072亿元,同比多增2615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3440亿元,同比多减2331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1.61万亿元,同比多3116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4.03万亿元,同比多2380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1445亿元,同比少3937亿元。前七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3.53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1.25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608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19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1.13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56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8.21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2146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5946亿元。7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03.31万亿元,同比增长6.3%。狭义货币(M1)余额63.23万亿元,同比下降6.6%。流通中货币(M0)余额11.88万亿元,同比增长12%。前七个月净投放现金5396亿元。 2024年7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 一、广义货币增长6.3% 7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03.31万亿元,同比增长6.3%。狭义货币(M1)余额63.23万亿元,同比下降6.6%。流通中货币(M0)余额11.88万亿元,同比增长12%。前七个月净投放现金5396亿元。 二、前七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3.53万亿元 7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255.43万亿元,同比增长8.3%。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51.11万亿元,同比增长8.7%。 前七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3.53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1.25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608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19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1.13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56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8.21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2146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5946亿元。 7月末,外币贷款余额6047亿美元,同比下降13.8%。前七个月外币贷款减少517亿美元。 三、前七个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0.66万亿元 7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300.88万亿元,同比增长6.2%。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294.92万亿元,同比增长6.3%。 前七个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0.66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8.94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3.23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4019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2.96万亿元。 7月末,外币存款余额8347亿美元,同比增长1.6%。前七个月外币存款增加369亿美元。 四、7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81%,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82% 7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以拆借、现券和回购方式合计成交193.71万亿元,日均成交8.42万亿元,日均成交同比下降15.6%。其中,同业拆借日均成交同比下降40%,现券日均成交同比增长21%,质押式回购日均成交同比下降19.6%。 7月份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1.81%,比上月低0.0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32个百分点。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1.82%,比上月低0.07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29个百分点。 五、7月份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1.42万亿元,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0.61万亿元 7月份,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1.42万亿元,其中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分别为1.04万亿元、0.38万亿元;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0.61万亿元,其中对外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分别为0.23万亿元、0.38万亿元。 2024年7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报告 初步统计,2024年前七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8.8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3.22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2.38万亿元,同比少增3.27万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970亿元,同比多减388亿元;委托贷款减少573亿元,同比多减1324亿元;信托贷款增加3072亿元,同比多增2615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3440亿元,同比多减2331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1.61万亿元,同比多3116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4.03万亿元,同比多2380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1445亿元,同比少3937亿元。 2024年7月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统计数据报告 初步统计,2024年7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95.72万亿元,同比增长8.2%。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47.85万亿元,同比增长8.3%;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为1.57万亿元,同比下降14.1%;委托贷款余额为11.21万亿元,同比下降1%;信托贷款余额为4.21万亿元,同比增长11.1%;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为2.14万亿元,同比下降16.2%;企业债券余额为32.18万亿元,同比增长2.6%;政府债券余额为73.82万亿元,同比增长15.4%;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为11.58万亿元,同比增长3.6%。 从结构看,7月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2.6%,同比持平;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占比0.4%,同比低0.1个百分点;委托贷款余额占比2.8%,同比低0.3个百分点;信托贷款余额占比1.1%,同比高0.1个百分点;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占比0.5%,同比低0.2个百分点;企业债券余额占比8.1%,同比低0.5个百分点;政府债券余额占比18.7%,同比高1.2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占比2.9%,同比低0.2个百分点。 推荐阅读: 》7月金融数据出炉 金融数据还在“挤水分”吗?专家解读来了! 》央行:上半年社融增量为18.1万亿 人民币贷款增13.27万亿 6月M2同比增6.2% 》6月金融数据出炉 部分指标增速持续放缓如何看?权威专家谈金融总量“规模情结”的“副作用” 》央行:前5个月社融累增14.8万亿 人民币贷款增11.14万亿 5月M2同比增7% 》社融结构优化、M1增速或被低估 5月金融数据为何值得关注? 》央行:前四个月社融累增12.73万亿 人民币贷款增10.19万亿 4月M2同比增7.2% 》一季度新增社融12.93万亿 新增人民币贷款9.46万亿 3月M2同比增8.3% 》社融平稳增长、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资金空转、手工补息被规范后对4月金融数据有何影响? 》最新金融数据出炉 2月末M2、社融存量分别同比增长8.7%、9.0% 来看权威专家如何解读! 》前2个月社融、新增人民币贷款创历史同期次高水平 2月M2同比增8.7% 》2024年1月新增社融6.5万亿 新增贷款4.92万亿 M2同比增长8.7% 》央行:12月社融增量为1.94万亿 新增人民币贷款1.17万亿 M2同比增9.7% 》央行:11月社融增量为2.45万亿 新增人民币贷款1.09万亿 M2同比增10% 》11月金融数据出炉:社融规模继续保持同比多增 信贷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保持稳固 》万亿国债将“撑起”10月货币信贷数据?市场预计整体社融强劲信贷偏弱 降准预期仍在发酵 》央行:10月社融增量为1.85万亿 新增人民币贷款7384亿 M2同比增10.3% 》央行:9月社融增量为4.12万亿 新增人民币贷款2.31万亿 M2同比增10.3% 》央行重磅发声!谈及中美利差、9月金融数据、存量房贷利率...... 》海关总署:前三季度我国进出口积极向好 9月当月创年内单月新高 》PPI、CPI数据连续三个月改善 专家:物价改善进一步确认 预计PPI同比改善态势延续 》国家统计局解读:9月CPI运行平稳 PPI同比降幅连续三个月收窄 环比均上涨 》9月手机出口金额环比翻倍 汽车出口同比增速继续领先 》央行:8月社融增量为3.12万亿 新增人民币贷款1.36万亿 M2同比增10.6% 》央行:该出手时就出手 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美元兑离岸人民币暴跌 》央行:7月社融规模为5282亿 新增人民币贷款3459亿 M2同比增10.7% 》央行:6月社融、新增人民币贷款大超预期 M2同比增11.3% 》央行:5月社融增量为1.56万亿 比上月多3312亿 》央行:5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36万亿元 前值为7188亿元 》央行:5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46万亿元 同比少增1.58万亿元 》央行:4月社融增量1.22万亿 新增人民币贷款7188亿 M2同比增12.4% 》央行: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15.39万亿 贷款增加10.6万亿元 》【重磅】2月M2增速创七年新高 新增人民币贷款、社融均创历史同期新高!高于预期! 》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刷历史新高!M2同比增12.6% 新增社融5.98万亿

  • 风向指数调查:7月新增信贷或同比多增 社融增量有望破万亿

    新一期财联社“C50风向指数”结果显示,7月新增信贷、社融规模或同比多增。其中,市场机构对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的预测中值为0.48万亿元,同比多增0.13万亿元;另对7月新增社融的预测中值为1.08万亿元,同比多增0.55万亿元。 物价方面,市场预计7月CPI或同比小幅上行至0.4%,PPI同比下跌0.8%。从资金面来看,8月地方债供给高峰可能来临,资金面存在紧缩压力,央行或综合运用7天逆回购及临时逆回购等工具,助力资金面维持稳健宽松。业内预计,年内降准、降息可期,全年仍有25-50BP的降准空间和10-30BP的降息空间。 “C50风向指数调查”是由财联社发起,由市场中的各类研究机构参与完成,结果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市场机构对于宏观经济走势、货币政策感受以及金融数据的预期。共有近20家机构参与本期调查。 7月新增信贷或同比多增,市场机构预测中值为0.48万亿元 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13万亿元,较2023年同期3.05万亿元少增0.92万亿元。 从本期预测来看,市场机构对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的预测中值为0.48万亿元,较去年同期0.35万亿元水平,同比多增0.13万亿元。 其中,市场机构预测最低值为0.2万亿元,最高值为0.77万亿元,近5成机构预测区间在0.35万至0.45万亿元。 广发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倪军分析,7月票据利率延续6月低位水平,月末触及零利率,显示实体信贷需求依旧疲弱。此外,7月抵押补充贷款(PSL)继续净偿还,政策类信贷力度有限,其预计7月人民币贷款增量有限。 7月社融增速或小幅上行,超6成机构预测新增社融规模破万亿 6月社融增量为3.3万亿元,而2023年6月的新增社融规模为4.23万亿元。 从本期来看,市场机构预测7月社融增速或小幅上行,新增社融规模中值为1.08万亿元,较2023年同期0.53万亿元,同比多增0.55万亿元。其中,超6成机构预测7月新增社融规模破万亿。 中金公司研究部首席宏观分析师张文朗表示,虽然信贷内生需求疲弱,但是政府债发行仍然保持较快水平,相比去年同期多增。考虑到去年7月的基数较低,2024年7月社融增速可能小幅回升。 展望后期,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7月末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要求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加强逆周期调节,央行日前召开的2024年下半年工作会议重申保持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据此,王青预计未来信贷、社融和M2增速等金融总量数据有望低位回升。 7月CPI同比增速或小幅上涨,PPI或同比下跌0.8% 6月CPI同比上涨0.2%,连续5个月保持正增长,但涨幅较5月低0.1个百分点,略低于市场普遍预期。 从7月来看,市场对CPI的预测中值为0.4%,参与机构预测区间为0.1%至0.5%。其中,超7成机构预测区间落在0.3%至0.4%。 财通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陈兴表示,7月以来,鸡蛋和猪肉价格延续上涨,鲜菜价格由跌转涨,而鲜果价格有所下跌。在食品项拖累减轻的带动下,叠加暑期旅游旺季提振出行相关消费,其预计7月CPI同比增速升至0.5%。 6月,PPI同比降幅收窄0.6个百分点至0.8%,创2023年2月来新高。调查显示,参与机构对7月PPI同比的预测中值为-0.8%,与6月环比持平,预测最高值-0.5%、最低值-1.0%。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分析,从国际来看,受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经济减速预期上升导致需求减弱,地缘政治紧张影响钝化,以及特朗普提出将增加美国传统能源供给影响,7月全球能源价格高位回落。此外,受需求转弱预期影响,国际天然气、金属价格也整体回落。 国内方面,工业品价格走势偏弱,南华工业品指数7月均值环比下降1.8%,连续第2个月环比下降。 从流通领域主要价格来看,上游能源产品中,石油与天然气价格小幅上升,但煤炭价格明显回调;黑色与有色金属均有所下行;中游化工品涨跌互现,建材中水泥涨幅趋缓,玻璃下跌。 7月制造业PMI分项中,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49.9%和46.3%,较6月下降1.8和1.6个百分点,为去年7月以来首次双双低于荣枯线。温彬预计,7月PPI环比下降0.2%,同比下降0.8%,年内或难以转正。

  • 央行:上半年社融增量为18.1万亿 人民币贷款增13.27万亿 6月M2同比增6.2%

    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央行初步统计,中国1-6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8.1万亿元,预估为182018亿元,1-5月为148018亿元。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3.27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1.46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764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18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1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11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8.08万亿元,票据融资减少3440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3889亿元。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05.02万亿元,同比增长6.2%。狭义货币(M1)余额66.06万亿元,同比下降5%。流通中货币(M0)余额11.77万亿元,同比增长11.7%。上半年净投放现金4292亿元。 2024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 一、广义货币增长6.2% 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05.02万亿元,同比增长6.2%。狭义货币(M1)余额66.06万亿元,同比下降5%。流通中货币(M0)余额11.77万亿元,同比增长11.7%。上半年净投放现金4292亿元。 二、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3.27万亿元 6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255.32万亿元,同比增长8.3%。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50.85万亿元,同比增长8.8%。 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3.27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1.46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764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18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1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11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8.08万亿元,票据融资减少3440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3889亿元。 6月末,外币贷款余额6272亿美元,同比下降12%。上半年外币贷款减少292亿美元。 三、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11.46万亿元 6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301.68万亿元,同比增长6%。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295.72万亿元,同比增长6.1%。 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11.46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9.27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1.45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减少2434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2.21万亿元。 6月末,外币存款余额8365亿美元,同比下降0.1%。上半年外币存款增加387亿美元。 四、6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87%,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89% 上半年银行间人民币市场以拆借、现券和回购方式合计成交1044.8万亿元,日均成交8.49万亿元,日均成交同比增长3%。其中,同业拆借日均成交同比下降30.8%,现券日均成交同比增长37.9%,质押式回购日均成交同比下降0.3%。 6月份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1.87%,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高0.02个和0.3个百分点。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1.89%,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高0.07个和0.22个百分点。 五、国家外汇储备余额3.22万亿美元 6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22万亿美元。6月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7.1268元人民币。 六、上半年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7.71万亿元,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4.13万亿元 上半年,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7.71万亿元,其中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分别为5.89万亿元、1.82万亿元;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4.13万亿元,其中对外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分别为1.43万亿元、2.7万亿元。 2024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报告 初步统计,2024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8.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3.45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2.46万亿元,同比少增3.15万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80亿元,同比少减162亿元;委托贷款减少917亿元,同比多减1660亿元;信托贷款增加3098亿元,同比多增2870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2365亿元,同比多减3219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1.41万亿元,同比多2370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3.34万亿元,同比少393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1214亿元,同比少3382亿元。 2024年6月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统计数据报告 初步统计,2024年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95.11万亿元,同比增长8.1%。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47.93万亿元,同比增长8.3%;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为1.66万亿元,同比下降12.2%;委托贷款余额为11.18万亿元,同比下降1.3%;信托贷款余额为4.21万亿元,同比增长11.8%;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为2.25万亿元,同比下降18.2%;企业债券余额为32.02万亿元,同比增长2.2%;政府债券余额为73.13万亿元,同比增长15%;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为11.55万亿元,同比增长4.1%。 从结构看,6月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2.8%,同比高0.2个百分点;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占比0.4%,同比低0.1个百分点;委托贷款余额占比2.8%,同比低0.3个百分点;信托贷款余额占比1.1%,同比高0.1个百分点;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占比0.6%,同比低0.2个百分点;企业债券余额占比8.1%,同比低0.5个百分点;政府债券余额占比18.5%,同比高1.1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占比2.9%,同比低0.1个百分点。 推荐阅读: 》6月金融数据出炉 部分指标增速持续放缓如何看?权威专家谈金融总量“规模情结”的“副作用” 》央行:前5个月社融累增14.8万亿 人民币贷款增11.14万亿 5月M2同比增7% 》社融结构优化、M1增速或被低估 5月金融数据为何值得关注? 》央行:前四个月社融累增12.73万亿 人民币贷款增10.19万亿 4月M2同比增7.2% 》一季度新增社融12.93万亿 新增人民币贷款9.46万亿 3月M2同比增8.3% 》社融平稳增长、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资金空转、手工补息被规范后对4月金融数据有何影响? 》最新金融数据出炉 2月末M2、社融存量分别同比增长8.7%、9.0% 来看权威专家如何解读! 》前2个月社融、新增人民币贷款创历史同期次高水平 2月M2同比增8.7% 》2024年1月新增社融6.5万亿 新增贷款4.92万亿 M2同比增长8.7% 》央行:12月社融增量为1.94万亿 新增人民币贷款1.17万亿 M2同比增9.7% 》央行:11月社融增量为2.45万亿 新增人民币贷款1.09万亿 M2同比增10% 》11月金融数据出炉:社融规模继续保持同比多增 信贷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保持稳固 》万亿国债将“撑起”10月货币信贷数据?市场预计整体社融强劲信贷偏弱 降准预期仍在发酵 》央行:10月社融增量为1.85万亿 新增人民币贷款7384亿 M2同比增10.3% 》央行:9月社融增量为4.12万亿 新增人民币贷款2.31万亿 M2同比增10.3% 》央行重磅发声!谈及中美利差、9月金融数据、存量房贷利率...... 》海关总署:前三季度我国进出口积极向好 9月当月创年内单月新高 》PPI、CPI数据连续三个月改善 专家:物价改善进一步确认 预计PPI同比改善态势延续 》国家统计局解读:9月CPI运行平稳 PPI同比降幅连续三个月收窄 环比均上涨 》9月手机出口金额环比翻倍 汽车出口同比增速继续领先 》央行:8月社融增量为3.12万亿 新增人民币贷款1.36万亿 M2同比增10.6% 》央行:该出手时就出手 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美元兑离岸人民币暴跌 》央行:7月社融规模为5282亿 新增人民币贷款3459亿 M2同比增10.7% 》央行:6月社融、新增人民币贷款大超预期 M2同比增11.3% 》央行:5月社融增量为1.56万亿 比上月多3312亿 》央行:5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36万亿元 前值为7188亿元 》央行:5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46万亿元 同比少增1.58万亿元 》央行:4月社融增量1.22万亿 新增人民币贷款7188亿 M2同比增12.4% 》央行: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15.39万亿 贷款增加10.6万亿元 》【重磅】2月M2增速创七年新高 新增人民币贷款、社融均创历史同期新高!高于预期! 》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刷历史新高!M2同比增12.6% 新增社融5.98万亿

  • 6月M1M2能否触底?新增信贷大行占比将创8年新高?半年金融数据发布前夕 机构已在提前“划重点”

    6月金融数据即将公布,目前多家机构发布预测显示,增长数据并不乐观,金融脱媒的情况在加剧。 总体上,中金公司、光大证券、银河证券预测信贷和社融增速雷同,均在2.3万亿-2.5万亿之间,社融在3.3万亿-3.5万亿之间,均同比少增7000亿-9000亿。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团队7月7日报告还强调,6月票据利率处于较低水平,月末快速下行,票据冲量现象可能依然存在。 中金公司分析师林英奇认为,6月的数据主要受到信贷需求仍未明显恢复、打击“资金空转”的环境下金融脱媒继续演绎以及陆家嘴论坛上央行“淡化数量目标”的政策导向等因素的影响。 此外,中金公司预测,打击“资金空转”导向下企业活期存款继续流出,预计6月M1增速或仍然为负值,M2同比增长降至7%以下。 银河证券报告预测走势图显示,M1M2在6月份触底之后,将会缓慢爬升,在2024年12月分别达到8%、-0.88%。 新增贷款占比大行接近六成,创八年来高点 光大证券数据显示,今年1-5月人民币贷款合计新增11.1万亿,同比少增2.4万亿;其中大型银行信贷新增6.4万亿,同比少增6652亿,大行新增贷款占比57%,高于去年同期的52%,显示大行市场集中度在继续上升。 中金公司报告图表显示,6月份大行新增贷款占比高达57.5%,创下自2016年以来最高点。 对此,分析师王一峰认为,在目前有效融资需求不足背景下,部分中小行客群基础相对薄弱,伴随前期项目储备逐步消耗,信贷投放或略显乏力。 具体来看,预计对公贷款除制造业、绿色金融之外,其余领域增长不明显,这与经济结构恢复情况有关。 财新数据显示,6月制造业、建筑业分别为49.5%、52.3%,环比5月分别持平、下降2.1pct,其中新订单指数分别为49.5%、44.1%,均环比下行且位于荣枯线下方。 银河证券也认为,6月份石油沥青装置开工率、水泥发运率下行,基建可能尚未提速从而影响对公贷款,预计6月企业贷款约1.5万亿元,其中短贷2000亿元,中长贷9000亿元,票据融资4000亿元。 在零售方面,银河的观点较为乐观,考虑到30大中城市商品房销售面积跌幅明显收窄,百强房企6月份单月销售总额同比、环比均较5月份有所好转,认为居民中长贷可能出现明显改善。 不过,中金公司林英奇和光大证券王一峰均认为,6月下旬商品房成交有所回暖,但预计对于6月按揭投放的支撑作用可能较弱。另一方面居民月度早偿率仍然不低,预计零售贷款增长仍然偏弱。 王一峰表示,考虑到当前新发放按揭贷款利率同存量利差走阔,早偿压力较大,预计6月按揭贷款净增读数仍不乐观,但可能较5月环比改善。 中金公司报告图表显示,年度平均按揭早偿率自2022年3月以来一直缓步上升,目前接近2016年3月的记录高点;而月度按揭早偿率在4月份为17%左右,达到年内高点,仅次于2023年4月20%的阶段性高点。 M1M2双双负增长,预料6月为年内低点 在流动性方面,机构总体上认为6月的货币扩张节奏继续放缓,M1超季节性负增长,M2增速持续承压,增速在7%以下。 如银河证券则预测6月M2月比增长6.3%(前值7.0%),M1月比增长-4.4%(前值-4.2%均继续放缓。 报告预测走势图显示,M1M2在6月份触底之后,将会缓慢爬升,在2024年12月分别达到8%、-0.88%。 对于原因,银河证券认为,M1继续同落主导因素是企业活期存款减少,M2可能续下行信原因是贷款深生力度减弱。 中金公司林英奇认为,打击“资金空转”导向下预计企业活期存款继续流出,预计 6 月M1 增速或仍然为负值,M2 同比增长降至 7%以下。 综合来看,光大证券王一峰认为,一方面信贷社融增长降速,表内信用扩张向表外转移,对应存款派生节奏趋缓。预计6月人民币贷款增速进一步走低至9%附近,社融亦受表内贷款拖累同比少增,增速在8.5%左右低位徘徊,对应存款派生节奏难有较大改观,M2或延续降速模式。 另一方面,6月理财回表规模基本符合季节性特征,未出现超预期理财转回一般性存款,存款“脱媒”进程仍未结束。预计6月全市场理财规模环比5月下降9000亿左右。 不过,银河证券认为,如果将居民活期存款纳入M1统计口径,同比降幅将明显收窄。

  • 央行:前5个月社融累增14.8万亿 人民币贷款增11.14万亿 5月M2同比增7%

    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央行初步统计,2024年前五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4.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2.52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0.26万亿元,同比少增2.1万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增加727亿元,同比多增778亿元;委托贷款减少915亿元,同比多减1714亿元;信托贷款增加2350亿元,同比多增1968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318亿元,同比多减1863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1.2万亿元,同比多2519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2.49万亿元,同比少3497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1060亿元,同比少2835亿元。央行报告显示,前五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1.14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889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93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8598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9.37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44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7.11万亿元,票据融资减少3047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5306亿元。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01.85万亿元,同比增长7%。狭义货币(M1)余额64.68万亿元,同比下降4.2%。流通中货币(M0)余额11.71万亿元,同比增长11.7%。前五个月净投放现金3618亿元。 2024年5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 一、广义货币增长7% 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01.85万亿元,同比增长7%。狭义货币(M1)余额64.68万亿元,同比下降4.2%。流通中货币(M0)余额11.71万亿元,同比增长11.7%。前五个月净投放现金3618亿元。 二、前五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1.14万亿元 5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253.31万亿元,同比增长8.9%。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48.73万亿元,同比增长9.3%。 前五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1.14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889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93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8598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9.37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44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7.11万亿元,票据融资减少3047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5306亿元。 5月末,外币贷款余额6442亿美元,同比下降10.7%。前五个月外币贷款减少122亿美元。 三、前五个月人民币存款增加9万亿元 5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299.18万亿元,同比增长6.5%。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293.26万亿元,同比增长6.7%。 前五个月人民币存款增加9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7.13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2.45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5759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2.39万亿元。 5月末,外币存款余额8323亿美元,同比下降2.3%。前五个月外币存款增加344亿美元。 四、5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85%,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82% 5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以拆借、现券和回购方式合计成交160.78万亿元,日均成交7.66万亿元,日均成交同比下降18.3%。其中,同业拆借日均成交同比下降46.6%,现券日均成交同比增长23.5%,质押式回购日均成交同比下降22.8%。 5月份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1.85%,比上月低0.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35个百分点。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1.82%,比上月低0.0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27个百分点。 五、5月份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1.3万亿元,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0.7万亿元 5月份,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1.3万亿元,其中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分别为0.95万亿元、0.35万亿元;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0.7万亿元,其中对外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分别为0.25万亿元、0.45万亿元。 2024年5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报告 初步统计,2024年前五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4.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2.52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0.26万亿元,同比少增2.1万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增加727亿元,同比多增778亿元;委托贷款减少915亿元,同比多减1714亿元;信托贷款增加2350亿元,同比多增1968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318亿元,同比多减1863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1.2万亿元,同比多2519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2.49万亿元,同比少3497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1060亿元,同比少2835亿元。 2024年5月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统计数据报告 初步统计,2024年5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91.93万亿元,同比增长8.4%。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45.74万亿元,同比增长8.9%;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为1.73万亿元,同比下降7.2%;委托贷款余额为11.18万亿元,同比下降1.3%;信托贷款余额为4.14万亿元,同比增长9.4%;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为2.45万亿元,同比下降13%;企业债券余额为31.84万亿元,同比增长1.9%;政府债券余额为72.28万亿元,同比增长14.7%;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为11.54万亿元,同比增长4.6%。 从结构看,5月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2.7%,同比高0.3个百分点;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占比0.4%,同比低0.1个百分点;委托贷款余额占比2.9%,同比低0.2个百分点;信托贷款余额占比1.1%,同比高0.1个百分点;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占比0.6%,同比低0.2个百分点;企业债券余额占比8.1%,同比低0.5个百分点;政府债券余额占比18.4%,同比高1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占比2.9%,同比低0.2个百分点。 推荐阅读: 》社融结构优化、M1增速或被低估 5月金融数据为何值得关注? 》央行:前四个月社融累增12.73万亿 人民币贷款增10.19万亿 4月M2同比增7.2% 》一季度新增社融12.93万亿 新增人民币贷款9.46万亿 3月M2同比增8.3% 》社融平稳增长、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资金空转、手工补息被规范后对4月金融数据有何影响? 》最新金融数据出炉 2月末M2、社融存量分别同比增长8.7%、9.0% 来看权威专家如何解读! 》前2个月社融、新增人民币贷款创历史同期次高水平 2月M2同比增8.7% 》2024年1月新增社融6.5万亿 新增贷款4.92万亿 M2同比增长8.7% 》央行:12月社融增量为1.94万亿 新增人民币贷款1.17万亿 M2同比增9.7% 》央行:11月社融增量为2.45万亿 新增人民币贷款1.09万亿 M2同比增10% 》11月金融数据出炉:社融规模继续保持同比多增 信贷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保持稳固 》万亿国债将“撑起”10月货币信贷数据?市场预计整体社融强劲信贷偏弱 降准预期仍在发酵 》央行:10月社融增量为1.85万亿 新增人民币贷款7384亿 M2同比增10.3% 》央行:9月社融增量为4.12万亿 新增人民币贷款2.31万亿 M2同比增10.3% 》央行重磅发声!谈及中美利差、9月金融数据、存量房贷利率...... 》海关总署:前三季度我国进出口积极向好 9月当月创年内单月新高 》PPI、CPI数据连续三个月改善 专家:物价改善进一步确认 预计PPI同比改善态势延续 》国家统计局解读:9月CPI运行平稳 PPI同比降幅连续三个月收窄 环比均上涨 》9月手机出口金额环比翻倍 汽车出口同比增速继续领先 》央行:8月社融增量为3.12万亿 新增人民币贷款1.36万亿 M2同比增10.6% 》央行:该出手时就出手 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美元兑离岸人民币暴跌 》央行:7月社融规模为5282亿 新增人民币贷款3459亿 M2同比增10.7% 》央行:6月社融、新增人民币贷款大超预期 M2同比增11.3% 》央行:5月社融增量为1.56万亿 比上月多3312亿 》央行:5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36万亿元 前值为7188亿元 》央行:5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46万亿元 同比少增1.58万亿元 》央行:4月社融增量1.22万亿 新增人民币贷款7188亿 M2同比增12.4% 》央行: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15.39万亿 贷款增加10.6万亿元 》【重磅】2月M2增速创七年新高 新增人民币贷款、社融均创历史同期新高!高于预期! 》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刷历史新高!M2同比增12.6% 新增社融5.98万亿

  • 社融结构优化、M1增速或被低估 5月金融数据为何值得关注?

    今日央行公布了5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报告显示,5月末M1同比下降4.2%,M2同比增长7%,但增速较4月放缓。业内人士表示,M2增速放缓受去年高基数扰动、数据挤水分和阶段性因素影响。M1增速下降与规范手工补息和存款分流因素有关。但也有市场声音指出当前M1增速被低估。 5月末社融规模存量为391.93万亿元,同比增长8.4%,近期财政政策加快落地,社融规模结构不断优化。5月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48.73万亿元,较4月新增近万亿元,信贷资源流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值得注意的是,权威人士表示,金融规模指标与我国经济发展的相关性逐渐减弱,应逐步淡化对金融总量指标的关注。此外,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带来信贷需求“换挡”,未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会依赖信贷规模的高速扩张。 社融规模总体平稳增长,结构不断优化 5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391.93万亿元,同比增长8.4%,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基本匹配。5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长2.06万亿元左右。 业内人士表示,5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长8.4%,与上月总体持平。近期企业和政府债券发行节奏加快,对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形成稳定支撑,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财政政策加快落地,社会融资规模结构不断优化。 前5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4.8万亿元。 实际上,业内人士表示,央行近期在逐步淡化金融存量同比多增的比较,认为这种方式既不容易理解,对金融资源支持成效的衡量也不够准确。“若要求金融存量同比多增,实际上用某一段时期的净增量再与其他时期的净增量做比较,是在多增的基础上的多增。金融存量数据变化不宜以同比多增的方式来衡量。” M2同比增长7%,M1增速或被低估 M2增速有所放缓。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01.85万亿元,同比增长7%,但较4月回落了0.2个百分点。 业内人士指出,M2增速放缓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结果。一是去年高基数扰动;二是高质量发展阶段主动挤水分;三是阶段性因素影响,5月企业和政府债券发行规模同比多增近9000亿元,部分企业还在提前还款,对信贷增长也有下拉影响。特别是近期特别国债受到热捧,居民和企业存量大量流入债市。 与此同时,5月末,狭义货币(M1)余额64.68万亿元,同比下降4.2%,今年以来增速总体放缓。 业内人士认为,近期M1增速下降与规范手工补息和存款分流等因素有关。一方面,在打击资金空转、叫停手工补息背景下,部分不规范的企业存款同步减少。另一方面,随着财富管理方式多元化,在存款利率下行背景下,理财产品“蓄水池”作用明显,部分活期存款向理财市场分流。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M1统计口径仅包括现金和企业活期存款。随着金融深化推进和支付便利性提高,一些研究开始关注到M1增速被低估的情况,认为需要从更广口径看待M1性质的市场流动资金状况。 中金公司的研报指出,与M1类似但没有纳入统计口径的资金还包括:企业活期存款、现金管理类产品、现金管理类产品、第三方支付机构备付金,这三类资金都具有类似M1的特征。若将以上三类资金纳入,4月M1增速大概在0.6%-1.1%之间,没有那么低。 权威人士指出,M1增速放缓也是经济转型升级和质效提升的体现。历史上,房地产企业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活期存款是企业活期存款的主要部分,随着政府举债行为规范,房企销售回款和融资平台现金流减少,短期体现为M1增速和放缓,长期反映的是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与优化调整。 5月贷款新增近万亿,符合预期 贷款增长基本稳定。5月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48.73万亿元,同比增长9.3%。其中,5月贷款较4月新增0.95万亿元。 信贷资源更多流向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5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3.55万亿元,同比增长21.8%,其中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2.7%;高新技术、“专精特新”、科技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分别为14.77万亿元、4.11万亿元、2.68万亿元,同比增长11.6%、15.9%、19.2%;普惠小微贷款余额为31.56万亿元,同比增长19.3%;全口径涉农贷款余额60.03万亿元,同比增长12.1%。以上贷款增速均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占各项贷款的比重进一步上升。 业内人士认为,在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缺乏足够需求储备,虚增存款现象缓解的背景下,5月贷款新增依然接近万亿元水平并不算少。“地方化债和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处置对5月贷款也有下拉作用,如果将这部分因素还原后,当月新增贷款实际上高于上年同期水平。” 应逐步淡化对金融总量指标的关注 权威人士指出,拉长时间维度看,金融规模指标与我国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在逐渐减弱。“我国长期高度关注货币供应量和信贷等总量金融指标,潜在假定是其与经济增长高度相关。实际上这种相关性正在减弱。历史上主要发达经济体也随着金融脱媒加剧逐步淡化并放弃盯住这些指标。” 市场研究表明,2015年以前,我国M1与工业增加值增速的同期相关系数接近50%,但2015年以后降至15%;信贷投放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逐年减弱,1953-1977年、1978-1993年、1994-2007年、2008-2022年,我国每增加1元信贷投放,相应GDP分别增加1.636元、0.988元、0.935元和0.489元,带动效应大幅弱化。 此外,权威人士还指出,我国货币信贷正从外延式扩张转向内涵式发展,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带来信贷需求“换挡”。传统高度以来信贷资金的重工业等行业信贷需求趋于饱和,轻资产服务业占比持续提升,占用信贷较少。未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会依赖信贷规模的高速扩张。

  • 四部门:推动贷款利率稳中有降 优化税费优惠政策

    国家发改委、央行等四部门发布《关于做好2024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 其中提到,推动贷款利率稳中有降。持续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效能和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重要作用,在保持商业银行净息差基本稳定的基础上,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其中还提到,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制定关于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的意见,修订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推动市场准入效能评估全覆盖。持续深入开展民生领域反垄断执法专项行动,加强重点领域反垄断监管执法。开展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的行政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政策性文件清理工作,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等关于做好 2024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 发改办运行〔2024〕428号 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务院国资委、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统计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能源局、国家林草局、中国民航局、国家外汇局办公厅(办公室),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副省级省会城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财政厅(局),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分行: 近年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多措并举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推动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各项降成本重点任务,全力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2024年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将重点组织落实好7个方面22项任务。 一、提高税费优惠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 (一)优化税费优惠政策。落实好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科技成果转化税收减免等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适当降低先进技术装备和资源品进口关税。 (二)强化涉企收费监管。坚决查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聚焦政府部门及下属单位、行业协会、金融机构、天然气管网和供水企业等领域,依法查处行政审批中介服务违规收费、行业协会依托行政权力违规收费、金融机构不落实收费减免政策、天然气管网和供水企业不执行政府定价等行为。研究建立常态化涉企收费协同监管体系和工作机制,落实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完善涉企收费联合监管、联合惩戒机制,提升涉企收费监管的法治化水平。 二、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三)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避免资金沉淀空转。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四)推动贷款利率稳中有降。持续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效能和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重要作用,在保持商业银行净息差基本稳定的基础上,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五)引导金融资源精准滴灌。保持再贷款、再贴现政策稳定性,实施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继续对涉农、小微企业、民营企业提供普惠性、持续性的资金支持。发挥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正向激励作用,继续对农村金融机构执行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深入开展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继续开展小微、民营企业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优化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评价制度,完善小微授信尽职免责制度,加大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投放。引导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对乡村振兴、科技创新、制造业、绿色发展等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 (六)持续优化金融服务。健全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扩大涉企信用信息共享范围。优化征信市场布局,推动征信机构增加征信有效供给,推动信用评级机构提升评级质量和服务水平。优化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和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功能。持续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推进政府采购合同融资。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用,强化金融服务供给,精准对接企业融资需求。实施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加大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风险分担和补偿力度。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加强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引导早期投资和创业投资支持独角兽企业培育发展。 (七)降低中小微企业汇率避险成本。推动银行建立健全服务企业汇率风险管理长效机制,丰富汇率避险产品,加强宣传培训,优化中小微企业授信和保证金管理制度,加强政银担多方协作,共同降低中小微企业外汇套保成本。 三、持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八)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制定关于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的意见,修订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推动市场准入效能评估全覆盖。持续深入开展民生领域反垄断执法专项行动,加强重点领域反垄断监管执法。开展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的行政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政策性文件清理工作,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 (九)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大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力度。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效能,加快建设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信息平台,强化知识产权数据开放共享,新建一批国家重点产业专利专题数据库,持续优化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产品和工具。 (十)规范招投标和政府采购制度。积极推进招标投标法及其实施条例、政府采购法修改工作。出台招标投标领域公平竞争审查规则,从源头上减少排斥、限制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完善招标投标全流程电子化交易技术标准和数据规范,积极推动数字证书(CA)全国互认,降低企业交易成本。开展政府采购领域“四类”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加强常态化行政执法检查,创新手段提升监管效能。 (十一)健全防范化解拖欠企业账款长效机制。强化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大型企业及时支付中小企业货物、工程、服务款项。 (十二)优化外商投资环境。继续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放宽有关服务业市场准入。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加强外商投资服务保障。 四、缓解企业人工成本压力 (十三)继续阶段性降低部分社会保险费率。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2025年底。 (十四)支持企业稳岗扩岗。落实和完善稳岗返还、专项贷款、就业和社保补贴等政策,加强对就业容量大的行业企业支持。 (十五)加强公共实训基地共建共享。推动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扩容提质,针对重点群体加大培训服务力度,强化技能人才培养和企业用工保障。 五、降低企业用地原材料成本 (十六)降低企业用地成本。持续推进工业用地由出让为主向出让、租赁并重转变。健全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弹性年期出让等多元化供应体系。研究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政策,实行向下递减的地价优惠政策,降低企业初期用地成本。指导地方因地制宜适时调整更新基准地价,进一步提升土地要素的支撑保障能力。 (十七)加强能源资源保障。推进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加强重要能源、矿产资源国内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大力推动支撑性电源建设投产,提高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落实好《矿业权出让收益征收办法》,推动矿产相关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六、推进物流提质增效降本 (十八)实施降低物流成本行动。研究制定《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强化政策协同和工作合力,有力推动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增强企业和实体经济竞争力。 (十九)完善现代物流体系。稳步推进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促进现代物流高质量发展。新增支持一批城市开展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推动跨运输方式一体化融合。继续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支持建设改造县级物流配送中心和乡镇快递物流站点,完善仓储、运输、配送等设施,加快补齐农村商业设施短板,健全县乡村物流配送体系。 (二十)调整优化运输结构。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支持引导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发展。加快推进港口、物流园区等铁路专用线建设,大力推动大宗货物和中长距离货物运输“公转水”“公转铁”,提高运输组织效率,促进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保持较快增长,推动港口、物流园区、工矿企业大宗货物绿色集疏运比例稳步提升。 七、激励企业内部挖潜 (二十一)支持企业转型升级降本。强化对制造业企业技术改造的资金支持,落实技术改造投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研究制定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对重点产业链中小企业支持力度。积极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优化完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政策,聚焦国家战略领域,促进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和迭代创新。 (二十二)引导企业提高生产经营效率。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支持企业建设智能工厂和智慧供应链,构建基于场景的企业标准群。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鼓励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贯标、工业互联网平台贯标,以两化深度融合推动企业提升生产、经营等环节数字化水平,提升生产和管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各有关方面要进一步完善降成本工作协调推进机制,强化协同联动,密切跟踪重点任务进展情况,扎实推进各项政策落地见效。加强降成本政策宣传,让企业了解并用好各项优惠政策。深入开展企业成本调查研究,认真听取和吸纳企业意见建议,积极回应企业关切,不断完善相关政策。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将继续加强对好经验、好做法的梳理,并做好宣传和推广。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 人民银行办公厅 2024年5月13日

  • 央行:前四个月社融累增12.73万亿 人民币贷款增10.19万亿 4月M2同比增7.2%

    央行数据显示, 初步统计,2024年前四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2.7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3.04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9.44万亿元,同比少增1.7万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增加1213亿元,同比多增926亿元;委托贷款减少906亿元,同比多减1670亿元;信托贷款增加2126亿元,同比多增2048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1014亿元,同比少增2327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1.17万亿元,同比多90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1.26万亿元,同比少1.02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949亿元,同比少2194亿元。前四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0.19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8134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50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8084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8.63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56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6.61万亿元,票据融资减少6619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4943亿元。4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01.19万亿元,同比增长7.2%。狭义货币(M1)余额66.01万亿元,同比下降1.4%。流通中货币(M0)余额11.73万亿元,同比增长10.8%。前四个月净投放现金3866亿元。 2024年4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 一、广义货币增长7.2% 4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01.19万亿元,同比增长7.2%。狭义货币(M1)余额66.01万亿元,同比下降1.4%。流通中货币(M0)余额11.73万亿元,同比增长10.8%。前四个月净投放现金3866亿元。 二、前四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0.19万亿元 4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252.41万亿元,同比增长9.1%。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47.78万亿元,同比增长9.6%。 前四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0.19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8134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50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8084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8.63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56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6.61万亿元,票据融资减少6619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4943亿元。 4月末,外币贷款余额6509亿美元,同比下降11.7%。前四个月外币贷款减少55亿美元。 三、前四个月人民币存款增加7.32万亿元 4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297.45万亿元,同比增长6.4%。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291.59万亿元,同比增长6.6%。 前四个月人民币存款增加7.32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6.71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1.65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减少1874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1.23万亿元。 4月末,外币存款余额8252亿美元,同比下降6.4%。前四个月外币存款增加273亿美元。 四、4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87%,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86% 4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以拆借、现券和回购方式合计成交183.82万亿元,日均成交8.36万亿元,日均成交同比下降0.9%。其中,同业拆借日均成交同比下降30.1%,现券日均成交同比增长34.1%,质押式回购日均成交同比下降4.9%。 4月份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1.87%,比上月低0.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18个百分点。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1.86%,比上月低0.0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09个百分点。 2024年4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报告 初步统计,2024年前四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2.7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3.04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9.44万亿元,同比少增1.7万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增加1213亿元,同比多增926亿元;委托贷款减少906亿元,同比多减1670亿元;信托贷款增加2126亿元,同比多增2048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1014亿元,同比少增2327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1.17万亿元,同比多90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1.26万亿元,同比少1.02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949亿元,同比少2194亿元。 2024年4月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统计数据报告 初步统计,2024年4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89.93万亿元,同比增长8.3%。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44.92万亿元,同比增长9.1%;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为1.78万亿元,同比下降4.2%;委托贷款余额为11.18万亿元,同比下降1.3%;信托贷款余额为4.12万亿元,同比增长9.7%;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为2.59万亿元,同比下降13.8%;企业债券余额为31.78万亿元,同比增长0.9%;政府债券余额为71.06万亿元,同比增长13.7%;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为11.53万亿元,同比增长5.2%。 从结构看,4月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2.8%,同比高0.5个百分点;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占比0.5%,同比持平;委托贷款余额占比2.9%,同比低0.2个百分点;信托贷款余额占比1.1%,同比高0.1个百分点;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占比0.7%,同比低0.1个百分点;企业债券余额占比8.1%,同比低0.6个百分点;政府债券余额占比18.2%,同比高0.8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占比3%,同比持平。 推荐阅读: 》社融平稳增长、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资金空转、手工补息被规范后对4月金融数据有何影响? 》最新金融数据出炉 2月末M2、社融存量分别同比增长8.7%、9.0% 来看权威专家如何解读! 》前2个月社融、新增人民币贷款创历史同期次高水平 2月M2同比增8.7% 》2024年1月新增社融6.5万亿 新增贷款4.92万亿 M2同比增长8.7% 》央行:12月社融增量为1.94万亿 新增人民币贷款1.17万亿 M2同比增9.7% 》央行:11月社融增量为2.45万亿 新增人民币贷款1.09万亿 M2同比增10% 》11月金融数据出炉:社融规模继续保持同比多增 信贷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保持稳固 》万亿国债将“撑起”10月货币信贷数据?市场预计整体社融强劲信贷偏弱 降准预期仍在发酵 》央行:10月社融增量为1.85万亿 新增人民币贷款7384亿 M2同比增10.3% 》央行:9月社融增量为4.12万亿 新增人民币贷款2.31万亿 M2同比增10.3% 》央行重磅发声!谈及中美利差、9月金融数据、存量房贷利率...... 》海关总署:前三季度我国进出口积极向好 9月当月创年内单月新高 》PPI、CPI数据连续三个月改善 专家:物价改善进一步确认 预计PPI同比改善态势延续 》国家统计局解读:9月CPI运行平稳 PPI同比降幅连续三个月收窄 环比均上涨 》9月手机出口金额环比翻倍 汽车出口同比增速继续领先 》央行:8月社融增量为3.12万亿 新增人民币贷款1.36万亿 M2同比增10.6% 》央行:该出手时就出手 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美元兑离岸人民币暴跌 》央行:7月社融规模为5282亿 新增人民币贷款3459亿 M2同比增10.7% 》央行:6月社融、新增人民币贷款大超预期 M2同比增11.3% 》央行:5月社融增量为1.56万亿 比上月多3312亿 》央行:5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36万亿元 前值为7188亿元 》央行:5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46万亿元 同比少增1.58万亿元 》央行:4月社融增量1.22万亿 新增人民币贷款7188亿 M2同比增12.4% 》央行: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15.39万亿 贷款增加10.6万亿元 》【重磅】2月M2增速创七年新高 新增人民币贷款、社融均创历史同期新高!高于预期! 》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刷历史新高!M2同比增12.6% 新增社融5.98万亿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