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845个
高盛分析师在周三表示,预计2023年年中的全球经济环境将对大宗商品价格更加有利,主要因为市场预期美元将趋于疲软,中国等全球重要经济体未来全面开放也将提振市场的风险偏好。 由于今年以来美联储等全球央行大幅加息以抑制通胀,今年美元走强打压了从石油到金属等几乎所有大宗商品的价格。来自高盛的分析师最新预计,美联储将在明年的第二季暂停收紧货币政策,而此举将令美元承压,并对大宗商品价格带来一定缓解。 高盛的金属投资策略师Nicholas Snowdon在CRU世界铜金属会议(CRU World Copper Conference Asia)上表示:“随着我们不久后进入2023年年中,世界经济环境将对大宗商品,尤其是对铜更加有利。” Snowdon强调,今年美元走强一直是压低铜等大宗商品价格的关键因素,尽管金属的总体供应缺口估计约为20万吨,但是美元走强使得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对持有其他货币的潜在买家来说更加昂贵。 他补充称:“我们认为,美元走强是今年铜价下跌达到三分之二以上的重要原因。”Snowdon强调,尽管美国经济增长正在放缓,但高盛的经济学家们此前在报告中预计这个全球最大经济体大概率不会陷入衰退。
美联储收紧政策正在增加家庭的利率负担,导致它们在疫情期间积累的超额储蓄迅速减少,并凸显美联储的鹰派加息可能已经见顶。疫情期间,需求崩溃叠加政府巨额转移支付,导致美国家庭到2021年中的超额储蓄达到了2.3万亿美元。 但盛宴之后是饥荒,随着通胀导致价格和利率上升,超额的储蓄正在迅速减少。它们起到了缓冲经济衰退的作用,因为它们抑制了支出下降的反馈循环。 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将储蓄流量定义为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其他支出。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美国的储蓄率高达33%,但此后跌至接近历史最低点的3.1%。 根据30年趋势线,超额可支配收入又回到了平稳状态,这表明超额收入不再支持超额储蓄,因为人们的支出增加了,而政府停止了与疫情相关的转移支付。 不断增加的债务偿还对储蓄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压力。CPI和抵押贷款利率都在上升。偿债率(债务偿还占可支配收入的百分比)仍然相对较低,不过也在上升。随着债务调整为更高的利率,偿债率可能会快速上升。 按名义价格计算,美国家庭每年需要偿还大约1.75万亿美元,几乎占可支配收入的10%。随着越来越多的收入被上涨的价格吞噬,这种负担将变得更大。 美联储估计,超额储蓄已减少至1.7万亿美元(截至2022年中),一年内下降26%。随着利率上升的滞后效应产生影响,超额储蓄量可能会以更快的速度下降。 衰退缓冲正在消失,美国经济将处于更加脆弱的境地,同时增加了美联储鹰派加息达到峰顶的可能性。
当地时间周二(11月22日),克利夫兰联储主席梅斯特表示,降低通胀仍然是美联储的首要任务,她和同僚们正完全专注于解决高通胀问题,并将利用他们的工具来完成这项工作。 美国劳工部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10月季调后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7.7%,低于市场预期的8%,时隔7个月再度回落至8%以下,为2022年1月以来最小增幅。 随着10月通胀放缓程度超出预期,市场开始乐观地期待美联储可能会放缓加息步伐,但政策制定者却对这种论调浇了冷水。美联储官员警告称,他们不想对仅仅一份月度报告做过度解读,而是希望看到更多有说服力的证据表明通胀正在下降。 梅斯特周二表示:“鉴于通胀水平高企,恢复价格稳定仍是FOMC(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的首要任务,我们致力于使用我们的工具,让通胀回落至2%。” 美联储本月连续第四次加息7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至3.75%-4%。 投资者预计,美联储将在12月利率会议上将加息幅度降至50个基点,明年基准利率将在5%左右见顶。梅斯特周一表示,由于利率开始进入限制性区间,货币政策正进入不同的节奏。 梅斯特周二强调,劳动力依旧紧缺,不过没有证据表明工资-物价螺旋式上升可能会导致上世纪70年代规模的通胀水平再现。 她表示:“劳动力需求仍然超过劳动力供应,但在多数行业和类别中,工资增长没有跟上通胀的步伐,而长期通胀预期仍然相当稳定,因此今天的形势与70年代不同。” 美联储官员相信,公众对未来价格压力的预期对目前的通胀水平有很大影响。他们多次表示,长期通胀预期的稳定(可用多种方式衡量)代表着公众对美联储有能力平息通胀的信任。 决策者担心,通胀维持在高位的时间越长,就越有可能对消费者行为产生根深蒂固的影响。如果民众开始预期通胀会上升,他们可能会要求提高工资,从而增加美联储控制通胀的难度。
美国克利夫兰联邦储备银行行长梅斯特周一强化了美联储将在下个月放缓加息步伐的预期,不过她同时也强调仍有必要继续收紧政策。 虽然她承认最近的数据令人鼓舞,但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近期的)进展只是一个开始。梅斯特指出,在她准备停止主张加息之前,通胀需要显示出更多进展的迹象。 “我们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因为我们需要看到通货膨胀真正走上可持续的下降道路,回到2%,”她说,“我们在通货膨胀方面已经有了一些好消息,但我们还需要看到更多的好消息和持续的好消息,以确保我们能尽快恢复价格稳定。” 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将在12月进行今年的第七次加息,但这一次的加息幅度将从连续四次加息75个基点放缓至50个基点。梅斯特表示,她同意放缓加息步伐。 尽管如此,她也强调称,美联储政策刚刚进入对经济具备限制性作用的区域,她不认为已接近停止加息。联储在恢复物价稳定方面还有更多工作要做,但稍微减缓加息步伐是可行的。 “在12月的会议上,可以从75个基点的加息步伐上有所放缓,对12月加息幅度低于75个基点没有问题。但是在那之后,加息步伐要取决于经济表现。如果明年在通胀问题上看不到有意义的进展,仍需要做出回应。在达到2%的通胀目标上不会一帆风顺。”她说。 事实上,其他多位美联储官员近几天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他们基本上认为加息的速度可以放慢一点,但在通胀出现更多放缓迹象之前,仍有必要继续收紧政策。 近几日,在数据显示物价涨幅低于预期之后,市场出现反弹,不过按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衡量,通货膨胀年率仍为7.7%,而美联储的通胀目标是2%。 最近几天,美联储面临一些批评,称其对通胀的关注可能对经济造成不必要的损害。对此,梅斯特表示,美联储正试图“尽可能不痛苦地”压低通胀。 她还称,如果情况发生变化,将灵活调整资产负债表,但到目前为止,没有理由作出改变。她目前预计,2023年美国经济不会出现衰退,但由于经济增长趋势低于预期,意外的冲击可能会使美国经济陷入衰退。不过,目前的重中之重仍是降低通胀。 “我认为我们不应该低估持续通胀对经济健康的长期影响。”她补充说。
当地时间周一(11月21日),旧金山联储主席戴利表示,美联储加息造成的实际影响可能大于目前的联邦基金利率应有的水平。 今年以来,美联储共进行了六次加息,累计加息375个基点,其中包括连续四次加息75个基点,将联邦利率目标区间从接近零上调至3.75%-4%,这是该央行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激进的加息周期。 戴利周一援引旧金山联储的研究称:“虽然联邦基金利率在3.75%-4%之间,但金融市场的表现似乎在6%左右。” 戴利认为,忽视美联储利率政策对经济的实际影响,将增加过度收紧的可能性,从而导致经济衰退。她表示:“在我们做出进一步调整利率的决定时,重要的是要时刻意识到联邦基金利率与金融市场收紧之间的差距,忽视它会增加过度紧缩的可能性。” 尽管如此,戴利依旧强调,美联储的政策利率目前处于适度限制性区间,要平息通胀,还有更多工作要做。 戴利称:“在我们努力将货币政策调整到一个足够严格的立场时,也就是降低通胀、恢复价格稳定所需的水平,我们需要保持警惕。调整太少将导致通胀过高,调整太多可能造成不必要的痛苦衰退。” 在9月公布的经济预测中,美联储政策制定者将明年的目标利率定为4%左右,不过自那以来,美联储官员纷纷表示,鉴于通胀的表现和就业市场的持续强劲,本轮加息周期的终端利率可能会更高。 戴利自己也表示,终端利率可能为5.25%。而素有“鹰王”之称的圣路易斯联储主席布拉德则认为,终端利率至少为5%,上限可能更接近7%。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