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517

  • 金田股份:新能源电磁扁线已形成2万吨产能规模 稀土永磁等产品广泛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等

    金田股份日前公告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公司向投资者介绍了公司发展战略、产品结构、产能布局、经营亮点等基本情况。 对于公司市场地位和未来三年战略路径。金田股份介绍: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铜及铜合金材料制造企业,也是国内稀土磁性材料的主要供应商之一。 公司始终坚持战略引领,已形成较为成熟的战略管理机制。十四五期间,公司秉持“创造客户价值,打造百年企业,成为行业标杆,为现代工业文明做贡献”的使命愿景,沿着“专业化、平台化、智能化、国际化、绿色化”的发展路径,聚焦国际化布局,持续加快产品和客户的全面升级,抢抓新能源、新基建、新消费领域的市场机遇,持续提升市场占有率和附加值,致力于成为世界级的铜产品及先进材料专家。 对于公司在新领域的产品客户拓展情况,金田股份介绍:公司致力于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围绕重点细分行业与标杆客户,加快新能源汽车、风电、光伏、5G通讯、轨道交通、IGBT半导体材料、精密机械制造等领域产品布局。 公司稀土永磁材料、电磁线、高精密铜带、铜排、合金棒线等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控、电驱动及充电系统等模块,已进入比亚迪、宁德时代等标杆客户供应商体系。 对于公司新能源电磁扁线的建设进度及业务情况。金田股份回应: 公司新能源电磁扁线已形成2万吨的产能规模,“年产4万吨新能源汽车用电磁扁线项目”建设进展顺利,项目达产后将进一步满足新能源汽车、光伏等行业应用;公司依靠产品及研发优势,在新能源扁线电机领域持续发力,与世界一流主机厂商及电机供应商开展深度合作。 公司新能源电磁扁线开发项目和定点项目数量持续增长,并与多家战略客户达成合作意向,已实现多个800V高压平台电磁扁线项目的批量供货。 对于公司再生铜业务的特色与发展前景, 金田股份回应:公司是全球少数集再生铜回收、提纯、深加工于一体的全闭环企业,也是国内再生铜利用量最大、综合利用率最高的企业之一,可为产业链下游客户提供一站式的低碳再生铜材绿色解决方案,满足客户的产品性能及减碳需求。目前公司拥有SCS再生产品认证,与多家世界级客户形成深度合作,已推出多款低碳再生铜材料,并通过客户认证和实现量产。公司不断创新铜基高新材料绿色发展新路径,随着国内外“双碳”政策的纵深推进,未来公司再生铜材将面临广阔的市场机遇。 金田股份三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21.69亿元,同比增长7.63%;实现归母净利润3.84亿元,同比减少4.4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97亿元,同比增长52.04%。从三季度的单季度业绩来看,金田股份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88.11亿元,同比增长11.24%;实现归母净利润8,856.38万元,同比大增641.49%。对于净利润变动的原因,金田股份在业绩报中表示:主要系公司聚焦产品客户双升级,持续拓展国内外市场,竞争力提升,同时宏观经济环境企稳向好所致。 金田股份在其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回应了投资者关心的主要问题时表示: 对于同行业中,公司排名如何?金田股份回应:公司专注铜加工37年,是全球领先、国内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的铜及铜合金材料制造企业之一。 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公司铜及铜合金材料总产量分别达到137.62万吨、151.29万吨和174.82万吨, 连续多年保持行业龙头地位 。 被问及公司有无解决毛利率过低的问题?金田股份回应:公司通过推进产品客户双升级、研发创新、智能制造等举措,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及盈利能力。对于公司毛利率后续有提升空间吗?金田股份回应:公司以创造客户价值为使命,凭借先进的技术、优质的产品和卓越的企业信誉已成功进入众多知名品牌客户的合格供应商体系,并已达成深入稳定 的战略合作关系;同时公司聚焦国际化战略目标,优化海外布局,不断提升国际市场的品牌影响力与竞争力,助力公司盈利能力的持续提升。 对于”目前已经进入11月中旬,第四季度已经快过半。请问:与第三季度相比,第四季度前半部分时间公司生产情况(产量、销量、售价)是否好于第三季度?“的问题,金田股份回应: 目前公司生产、研发及销售等各类经营活动正常开展,相关经营情况请关注公司后续披露的定期报告。

  • SMM12月19日讯:按照往年的惯例,一般工信部一年会下发两次稀土指标,而今年首次下发三次稀土指标,引起了不少业内人士的热议。工信部、自然资源部9月25日下发的2023年第二批稀土开采指标的通知中,曾表示2023年设有预留指标,全年指标数量将综合考虑市场需求变化和各稀土集团指标执行情况等因素最终确定。第三批指标的下发也被市场机构解读为 国家对稀土供给端的掌控力提升 ,国家对稀土市场有信心。2023年在经历了三次稀土指标的下发之后,2023年度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分别为255000吨、243850吨。值得一提的是,第三批下发的15000吨稀土开采总量控制指标均为岩矿型稀土即轻稀土指标。在经历了三次指标下发之后,今年的轻稀土指标同比增长了23.58%,中重稀土指标与过去五年持平。 经历了三次稀土指标下发之后 稀土开采总量控制指标同比增21.43% 》点击查看稀土产业链数据库 12月15日,工信部发布通知,2023年第三批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分别为15000吨、13850吨。在经历了今年的三次稀土指标下发之后,2023年度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分别为255000吨、243850吨。 2022年前两批合计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分别为210000吨、202000吨,年度指标将综合考虑市场需求变化和稀土集团指标执行情况最终确定。 工信部和自然资源部下达的2021年度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分别为168000吨、162000吨,上述指标均含已下达的第一批指标。 工信部和自然资源部下达的2020年度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分别为140000吨、135000吨,上述指标均含已下达的第一批指标。 工信部和自然资源部下达的2019年度全国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分别为132000吨、127000吨。 从以上近五年的稀土开采总量控制指标来看,近五年的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一直维持着增长的态势。2023年前三批合计稀土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为255000吨,与2022年的210000吨相比,同比增长21.43%。2022年稀土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与2021年相比,同比增长25%。2021年稀土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与2020年相比,同比增长20%。2023年稀土开采总量控制指标的同比增幅较2022年有所收窄,较2021年有所增加。 今年轻稀土指标同比增幅为23.58% 中重稀土指标六年维持不变 工信部下发的15000吨第三批稀土开采总量控制指标均为岩矿型(轻)稀土。叠加已经下发的第三批稀土指标,2023年轻稀土开采指标为235850吨,同比增加了23.58%;今年离子型(中重)稀土开采指标为19150吨,与过去五年的中重稀土指标持平。 据SMM统计,从近五年稀土开采总量指标具体的分类来看,轻稀土五年来的指标一直维持增加的态势,2020年的开采指标与2019年相比的同比增幅为7.09%;2021年的同比增幅为23.17%;2022年的同比增幅为28.22%;在经历了三次指标下发之后,2023年的同比增幅为23.58%。2023年轻稀土的开采指标增幅较2022年相比有所收窄,与2021年相比略有增加。 从2019-2023年中重稀土开采指标来看,五年来,中重稀土的开采指标一直处于持平状态。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的中重稀土开采指标也为19150吨,这也意味着中重稀土指标六年维持不变。 现货市场:下游市场观望情绪浓 暂未进行大规模年终备货 》点击查看SMM稀土现货价格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现货市场方面:据SMM的报价显示,12月19日,氧化镨钕、氧化钆、氧化铒等的价格出现了下调,其中,氧化镨钕的日均价为443000元/吨,较前一交易日下调6000元/吨,跌幅为1.34%;而11月出现逆势上涨的氧化镝等则表现平稳。据SMM调研了解,目前上下游仍在博弈中,下游市场观望情绪浓,暂未进行大规模的年终备货。 机构声音 对于第三批稀土指标的下发,不少机构的研报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平安证券的研报点评称:稀土供应保持稳增长,需求回暖仍需等待。2023年内第三批稀土指标为此前提到的预留指标,2023年全年稀土矿同增21.4%,其中岩矿型轻稀土矿同增23.6%,增量来自北方稀土、中国稀土,离子型稀土矿不变;2023年冶炼分离量同增20.7%。供应端,2023年原矿开采和冶炼分离总量同比增速和2022年增速接近,稀土供应维持稳定增长态势;需求端,短期因终端淡季而表现一般,年底钕铁硼磁材企业备货需求有待观望,长期工业机器人、新能源车、风力发电机等终端需求增长趋势不变。综上 ,短期需求回暖仍需等待,长期依旧看好产业价值回升。 国金证券研报认为:近期国家多次发布稀土产业发展的政策指引,工信部印发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提出人形机器人是未来产业的新赛道,产业发展将推动钕铁硼需求增长;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稀土是战略性矿产资源,着力推动稀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本周工信部和自然资源部发布23年第三批稀土指标(第二批预留指标),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分别为15000吨、13850吨,23年度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分别为255000吨、243850吨, 此次预留指标发布表明国家对稀土市场发展的积极态度,支持需求面持续拓展。 目前磁材企业开工率维持在80%以上,稀土价格稳定下企业加工费企稳,预计短期内稀土价格以震荡为主。标的上磁材建议关注新能源占比较高且有望拓展机器人领域的金力永磁等标的。 华西证券的周报指出:近日,工信部、自然资源部关于下达2023年第三批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的通知。2023年第三批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分别为15000吨、13850吨,分别由中国稀土集团/北方稀土各自获得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指标各3000/12000吨和2850/11000吨,其中下发的稀土开采指标均为轻稀土。2023年全年合计下发轻稀土开采、中重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指标分别为235850吨、19150吨和243850吨,分别较2022年指标同比增长23.58%、0.00%和20.72%, 开采指标增长主要体现在轻稀土上。考虑到需求端表现一般,第三批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的下达将增加市场供应,我们预计后市稀土市场供需偏宽松, 价格或承压运行。 信达证券的周报表示:工信部下发2023年第三批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指标,分别为1.5万吨和1.39万吨(其中中国稀土集团获开采指标3000吨,冶炼分离指标2850吨;北方稀土开采指标1.2万吨,冶炼分离指标1.1万吨)。全年指标来看,2023年矿产品同比增加21.4%,其中岩矿型稀土矿产品同比增加23.6%,离子型稀土矿产品不变,岩矿型稀土矿产品增量来自北方稀土、中国稀土集团;2023年冶炼分离产品同比增加20.7%,增量来自北方稀土、中国稀土集团。我们认为 伴随国家对稀土供给端的掌控力提升,稀土价格有望稳中有增。 推荐阅读: 》【重要】2023年第三批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分别为15000吨、13850吨 》11月稀土整体量价齐跌 氧化镝逆势上涨 12月镨钕能否告别跌势?【SMM月度分析】 》第二批稀土开采指标下发! 近几年指标发生了什么变化? 旺季来临稀土价格反弹【SMM热议】 》第一批稀土开采冶炼指标下发:轻稀土同比增22.11% 中重稀土减4.76%【SMM快讯】

  • 第三批稀土开采指标下发 镨钕价格继续下行【SMM日评】

    》查看SMM稀土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SMM12月19日讯:今日,镨钕价格走势整体偏弱 。据SMM了解,氧化镨钕市场今日主流成交价下调至44.1-44.5万元/吨,氧化镝价格今日稳定在2620-2680元/千克,氧化铽今日价格也仍稳于7800-8050元/千克,氧化钆价格小幅下调至20.2-20.8万元/吨,氧化钬价格今日仍稳定在46.5-47.5万元/吨。 镨钕金属主流成交价格今日下调至54.5-55万元/吨。据SMM调研了解,当前,在稀土原材料供应本就过剩的情况下,第三批指标的下发使得稀土市场的悲观情绪进一步加重。多数业者对镨钕后市价格看空,下游采购意愿不强,持货商纷纷压低报价,让利出货。

  • 巴西卡里纳稀土矿首次公布资源量

    阿克拉拉资源公司(Aclara Resources Inc.)宣布其在巴西戈亚斯州的卡里纳(Carina)离子吸附型稀土项目首个资源量。 根据已经完成的201个螺旋钻孔(总进尺1630米)和1418个样品分析结果,该项目初步估算的推测矿石资源量为1.68亿吨,总稀土氧化物(TREO)品位0.151%,可脱附稀土氧化物(DREO)品位0.0477%。 按照7.4美元/吨的边界值,该项目平均净冶炼厂回报(NSR)值为32.3美元/吨。 该项目含有大量镝、铽、钕和镨,这些稀土元素对于电动汽车和风力发电机用永久磁体生产非常重要。 阿克拉拉在智利试验的稀土回收技术可用于该项目,能够最大程度减少成本和环境影响。 矿床埋藏浅使得剥采比很低(<0.4),生产成本低。 公司计划在2024年一月完成初步经济评价。 目前,该项目正在进行反循环钻探,预计将在明年二季度完成

  • 澳大利亚将钼硒碲列入“关键矿物清单”同时将铜铝锌锡镍列入首批“战略矿物清单”

    当地时间周六,澳大利亚产业、科学和资源部发布公告称,对今年6月设立的关键矿物清单进行调整,同时追加设立了一份“战略矿物清单”。 澳洲政府介绍称,经过这次更新后“关键矿物清单”一共包含稀土元素在内的30个品种。在周六的更新中, 氟、钼、砷、硒和碲 被纳入清单,同时将 氦 移出清单。 根据政府官网信息,纳入澳大利亚“关键矿物清单”的标准为: 对现代技术、经济或国家安全至关重要,尤其是关键矿物战略中明确的优先技术; 澳大利亚在资源方面具有地质潜力的; 澳大利亚国际战略伙伴有需求的; 易受供应链中断影响的矿物。 另外,澳洲政府也在周六宣布设立“战略矿物清单”,首批列入清单的有 铝、铜、镍、磷、锡、锌 6种。 官方给这张清单的定义,是“ 对全球实现净零排放和更广泛战略应用很重要的矿物 ”,同时这些 矿物的供应链“尚不够脆弱” ,列入清单能使得政府监控这些矿物的市场发展。 这两份清单也引发了一些争议。澳大利亚当地的矿业和勘探业协会发表声明称, 澳洲政府将镍和铜排除在关键矿物清单之外是“一个错失的机会”,意味着这类项目将无法获得重大资金支持 。协会举例称,到2050年市场对镍的需求将比现在产能高4倍,铜的需求也将翻倍。 产业提问:清单价值的不清晰 最新清单出炉后,澳洲矿业大省西澳州的矿业和能源协会(CME)周六表示, 关键矿物清单的更新是及时的,但是被列入该清单的价值主张仍然不明确。 CME的首席执行官Rebecca Tomkinson表示,全球范围内的能源转型意味着对西澳资源的需求处于历史高位,但定义列入关键矿物清单的价值一直难以捉摸。澳大利亚有一半以上的关键矿物项目位于西澳,因此CME希望了解更多关于该清单将如何支持关键矿物战略的细节, 例如有哪些途径来获取财政激励和投资支持机制 。 澳大利亚是全球最为主要的矿物出口国之一,除了动力煤、铁矿石外,澳洲在铜、镍、锂等对绿色经济至关重要的材料方面也有着全球排名前列的储备。澳洲政府在今年早些时候曾预期,到2028年该国锂资源出口的价值将能够与动力煤匹敌。 澳大利亚政府曾在今年10月宣布,将澳大利亚关键矿产融资机制的规模扩大20亿澳元(总规模翻一倍),以求巩固该国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

  • 【重要】2023年第三批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分别为15000吨、13850吨

    12月15日,工信部发布通知,2023年第三批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分别为15000吨、13850吨。2023年度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分别为255000吨、243850吨。 原文如下: 工业和信息化部 自然资源部关于下达2023年第三批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的通知 工信部联原〔2023〕245号 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北方稀土(集团)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关省、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自然资源主管部门: 现将2023年第三批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下达给你们。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2023年第三批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分别为15000吨、13850吨(分解情况见附件,不含已下达的第一、二批指标)。2023年度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分别为255000吨、243850吨。 二、两家稀土集团要及时商下属企业所在省(区)工业和信息化、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于3个工作日内完成指标分解下达,并报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及所在省(区)工业和信息化、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备案。 三、稀土集团的指标分解下达、执行进展上报等具体要求,以及地方工业和信息化、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的监管职责,要严格按照稀土总量控制指标政策管理要求执行。 附件:2023年第三批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 工业和信息化部 自然资源部 2023年12月14日 》点击查看链接详情:工业和信息化部 自然资源部关于下达2023年第三批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的通知 推荐阅读: 》第二批稀土开采指标下发! 近几年指标发生了什么变化? 旺季来临稀土价格反弹【SMM热议】

  • 12月15日,工信部发布通知,2023年第三批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分别为15000吨、13850吨。2023年度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分别为255000吨、243850吨。 原文如下: 工业和信息化部 自然资源部关于下达2023年第三批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的通知 工信部联原〔2023〕245号 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北方稀土(集团)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关省、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自然资源主管部门: 现将2023年第三批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下达给你们。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2023年第三批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分别为15000吨、13850吨(分解情况见附件,不含已下达的第一、二批指标)。2023年度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分别为255000吨、243850吨。 二、两家稀土集团要及时商下属企业所在省(区)工业和信息化、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于3个工作日内完成指标分解下达,并报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及所在省(区)工业和信息化、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备案。 三、稀土集团的指标分解下达、执行进展上报等具体要求,以及地方工业和信息化、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的监管职责,要严格按照稀土总量控制指标政策管理要求执行。 附件:2023年第三批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 工业和信息化部 自然资源部 2023年12月14日 》点击查看链接详情:工业和信息化部 自然资源部关于下达2023年第三批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的通知 推荐阅读: 》第二批稀土开采指标下发! 近几年指标发生了什么变化? 旺季来临稀土价格反弹【SMM热议】

  • 江东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曹德林莅临SMM考察

    SMM12月13日讯:11月电子电路铜箔行业开工率出现环比大幅下跌,据SMM调研了解终端仅服务器及汽车电子行业新订单尚稳定,通讯及消费电子行业订单持续疲软,华东地区覆铜板开工率仅为60%左右,电子电路铜箔行业成品库存有所累库。进入12月下游覆铜板企业提货速度大幅放缓,部分长期合作订单,改为一单一议。行业乱象频生,部分电子电路铜箔工厂为保市场份额,主动与客户调降加工费以求出货,少部分新企业因有当地政府补贴,资金尚可抗住,老牌企业则纷纷表示“伤不起”。 12月13日,江东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曹德林来上海有色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MM)进行考察交流,受到了SMM高级营销总监马瑶的热情接待和详细介绍。 双方围绕电子铜箔等行业发展及公司市场战略规划进行了交流,为未来双方继续深化互信,实现互利共赢,开展全方位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江东电子材料有限公司简介 江东电子材料有限公司系中天科技集团全资子公司,位处素有“江海门户”之称的江苏如东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致力于电子铜箔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成立于2016年9月,项目总投资15亿元,总用地面积233亩,新建生产及辅助用房10万平方米,项目全面建成达产后,可形成年产2.7万吨高性能电子铜箔的生产规模,可实现年销售25亿元。项目一期1万吨电子铜箔产能已于2018年建成投产,二期1.5万吨产能2023年已全部投产。 上海有色网联系人:马瑶 联系方式:18321395342 mayao@smm.cn

  • 中国稀土集团召开2024年生产经营计划专题研讨会

    据中国稀土集团官微消息:近日,中国稀土集团召开2024年生产经营计划专题研讨会,集团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胡谷华主持并发言,党委常委、总会计师郭良金出席。 会议传达了12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分析研究2024年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分析研判了全球稀土产业发展、供应链格局变化动态,听取了直管企业、直属机构2023年生产经营收口、2024年重点工作及经营预算计划汇报,并重点聚焦增储上产提升服务国家战略资源安全供给水平的核心功能,坚持价值创造高质量实施提质增效提升核心竞争力等方面进行专题研讨。 会议研究部署了高质量构建我国稀土资源供给安全新格局、提质增效提升全球产业竞争力、协同协作优化生产组织提升效率效益、高丰度元素开发与高值利用、集成共性技术畅通价值链循环、绿色技术集成提升产业持续发展保障、提升团队经营与服务实体产业链专业能力和高水平深度对接国际经贸体系、有效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等方面工作。 集团公司相关部门,直管企业及直属机构、行业专家代表参加。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