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40

  • 《科创板日报》27日讯,容百科技公告,预计2022年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3.2亿元到14亿元,同比增长44.89%到53.67%。2022年,公司NCM811等高镍正极材料出货同比增长约70%,建成高镍产能25万吨,产能和销量全球领先。公司高镍低钴、超高镍9系等前沿材料已实现千吨级出货;公司加快布局发展磷酸锰铁锂(LMFP)和钠电正极材料业务,目前LMFP累计出货近千吨级,钠电正极累计出货几十吨级,商业化进度行业领先。 小财注:Q3净利1.82亿元,据此计算,预计Q4净利4.02亿元-4.82亿元,环比增长121%-165%。 原标题:《容百科技:预计2022年净利润同比增长44%到53%》

  • 2022年中国高纯硫酸锰市场脱离了21年的辉煌走势,价格和利润逐渐回归理性,全年走势维持在约6500元/吨的现货均价水平。全年最高价格集中在1-3月,现货均价约为10408元/吨,截止至今,高纯硫酸锰市场均价为6475元/吨,较去年同比下探5475元/吨,跌幅在54.75%。 高纯硫酸锰全年市场走势情况: 从上半年来看,3月高纯硫酸锰产量环比增加37%,而前驱体产量只是小幅增加,整体供需格局略偏宽松。进入4月,国内疫情延续,前驱体产量下滑,高纯硫酸锰需求走弱,价格持续走跌。此后高纯硫酸锰供给过剩的市场格局开始显现,唯有在5月有所修复,6月因前驱体高镍化趋势已经开始,需锰量不及预期,因此去库速度放缓,价格上行动力不足。6月末,高纯硫酸锰现货均价为7493元/吨。 从下半年来看,7-8月,高纯硫酸锰市场依旧颓势,累库问题未能有所改善,价格持续下行。9月开始,受新能源汽车需求旺季及抢装影响,前驱体产量增加明显,叠加硫酸镍价格持续攀升导致5系、6系经济性凸显,增速较快。带动高纯硫酸锰需求量提升,去库节奏加快。但因高纯硫酸锰现有产能充足,并未出现供需紧缺的现象,市场成交价格上行动力仍不足。然而好景不长, 11月-12月新能源终端需求收缩,电池厂和三元正极企业对后市普遍看衰,因此对应的前驱体厂也在减产去库存,对高纯硫酸锰的采购趋于谨慎,反观高纯硫酸锰企业多维持减量保价的状态,因此高纯硫酸锰价格较为僵持,截至今日,高纯硫酸锰现货均价为6475元/吨,价格指数为6341元/吨。 利润及成本情况: 从2022年第一季度开始,高纯硫酸锰的利润一直处于下滑状态。全年利润集中在5%-6%水平居多。上半年,原料端锰矿、硫酸、进口煤价格屡屡攀升,辅料端液碱价格也同步上涨,因此上半年硫酸锰企业整体成本较高。下半年,锰矿和硫酸价格开始下跌,但高纯硫酸锰的现货成交价格也在持续走跌,利润水平仍旧无法和去年相比,整体盈利已经趋于理性。 后市展望: 2022年即将过去,高纯硫酸锰价格低迷已成为不可否认的事实,利润水平也在回归理性,未来高纯硫酸锰供应面新增产能较多,但下游钠电、磷酸锰铁锂板块若能不断崛起,对高纯硫酸锰市场将是强有力的支撑。 【更多关于高纯硫酸锰后市预测详情 可咨询SMM相关年报,更多锰咨询相关订购、试阅请致电021-51666757,联系人:孙贤珏】

  • 近日,有股友在互动平台提问:目前疫情全国多点散发。生产、订单方面有没有受到影响?当前电动汽车市场热点钠离子电池,公司是否有技术储备和和发展的计划? 12月16日,富临精工表示,公司目前生产经营正常,公司汽车零部件精密智造产业、新能源智能电控产业和磷酸(锰)铁锂业务正在全力以赴保证各项订单交付。公司已将疫情防控纳入常态化管理,建立了成熟的应对预案和机制,对疫情可能带来的影响预先进行评估并做好风险应对,确保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两不误。公司技术创新、产品升级、产能布局与客户技术创新升级趋势及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公司积极开展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并具有相关技术储备,后续将根据客户需求持续推进技术和产品升级,满足客户和市场多元化需求。

  • 近日,有股友在互动平台提问:四季度以来磷酸铁锂的新增产能销量怎么样?会进一步带动营收和利润增长么? 12月16日,富临精工表示,公司射洪二期项目8万吨磷酸铁锂产能已于2022年9月28日正式投产,同时一期项目6万吨产能已实现升级满产。射洪一期和二期兼具磷酸铁锂和磷酸锰铁锂两种材料的工艺及生产要求,可满足客户和市场对磷酸盐正极材料的多元化需求。 公司在宜春经济开发区投资建设“年产15万吨新型高压实磷酸铁锂及配套主材一体化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已在进行,预计2023年12月底建成投产,公司新增建设产能也将具备磷酸铁锂和磷酸锰铁锂两种材料的工艺及生产要求。随着产能进一步提升及供应链升级,逐步会实现规模化降本,从而持续提升锂电正极材料业务的盈利能力。

  • 浙商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磷酸锰铁锂是新一代铁锂材料,性价比优势突出,技术驱动市场前景广阔。据德方纳米公告,与LFP相比,LMFP的实际能量密度可以提升15%-20%,可降低相同电量的电池包整体成本10%-15%,随着离子掺杂、碳包覆、纳米化、补锂剂、导电剂等改性技术和三元材料等复合材料技术的不断成熟,LMFP的性能和成本有望优化,贡献多元化的产品组合。2021年以来,LFP电池装机火爆,但实际能量密度临近理论瓶颈,使得LMFP材料再次成为行业布局重点。 建议关注三大投资主线:1)材料:建议关注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或补锂剂布局领先的德方纳米(300769.SZ)、容百科技(688005.SH)、当升科技(300073.SZ);搭配使用材料碳纳米管的天奈科技(688116.SH);2)电池:建议关注专利技术和产业化布局领先的宁德时代(300750.SZ)、比亚迪(002594.SZ)、国轩高科(002074.SZ)等;3)锰源:磷酸锰铁锂产业化带来对锰需求增量,建议关注红星发展(600367.SH)、湘潭电化(002125.SZ)。 浙商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LMFP:单瓦时性价比突出,改性技术不断成熟 据德方纳米公告,与LFP相比,LMFP的实际能量密度可以提升15%-20%,可降低相同电量的电池包整体成本10%-15%;与NCM相比,LMFP则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循环寿命以及更低成本,其主要劣势在于低的电导率及离子扩散系数,充放电倍率特性较差、锰的溶出问题等。LMFP制备方式主要有固相法和液相法,比较适合工业生产的制备方法包括高温固相法、共沉淀法、喷雾干燥法,拥有反应条件或设备要求相对宽松、或反应速度快、或一次性制备量大等优点;品质方面,固相法产品颗粒的纯度、均匀度和分散性、倍率和放电效率等电化学性能不如液相法产品,但液相法的工艺难度和过程控制难度较大。随着离子掺杂、碳包覆、纳米化、补锂剂、导电剂等改性技术和三元材料等复合材料技术的不断成熟,LMFP的性能和成本有望优化,贡献多元化的产品组合。 空间:动力市场放量在即,技术驱动渗透提速 随着工艺优化带来生产成本的降低,LMFP材料将在动力市场实现对LFP的部分替代和与三元掺混使用。在全球动力市场上,(1)电池环节:根据该行测算,中性假设下,该行预计到2025年LMFP电池在LFP电池系列中的渗透率约为22%,LMFP电池需求量达174GWh,2022-2025年的三年CAGR约为207%。(2)正极材料环节:由于Mn和Fe的分子量十分接近,因而LMFP正极材料的单耗与LFP正极接近,据此估算在中性假设下,到2025年LMFP正极材料需求量将达到38万吨,2022-2025年的三年CAGR约为207%。 供给:产业化程度是推广关键,技术壁垒高筑 2021年以来,LFP电池装机火爆,但实际能量密度临近理论瓶颈,使得LMFP材料再次成为行业布局重点。在投资强度上,德方纳米LMFP正极投资额约为2-2.4亿元/万吨,接近LFP正极的投资强度,而LMFP具有性能优势,后续业内相关项目有望增多。(1)正极材料环节:德方纳米的技术储备和产能建设走在前列,拥有独特的液相法,可解决锰的溶出问题,2022年9月公司年产11万吨新型磷酸盐系正极项目投产,33万吨产能项目紧跟其后;力泰锂能主营LMFP正极材料,已小批量供货给天能和星恒,2021年获宁德时代入股,规划了数千吨级产能;容百科技收购天津斯科兰德及旗下主体,产能及出货进度均为国内第一梯队,公司规划到2023年产能达到10万吨;当升科技目前已完成产品开发,处于客户认证阶段。(2)电池环节:比亚迪的专利储备国内最多,关键技术的覆盖面广;宁德时代2015年便申请相关专利,并入股力泰锂能,持股60%;国轩高科的专利储备相对丰富,覆盖固相法和液相法,多款产品适用于动力电池领域。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业化水平不及预期,企业产能投放不及预期。

  • 12月2日,当升科技发布关于签订年产30万吨磷酸(锰)铁锂项目合作协议的公告,为抓住新能源汽车与储能市场快速发展的机遇,加快公司磷酸(锰)铁锂产能布局,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当升科技”或“公司”)联合四川蜀道新材料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蜀道新材料”)与攀枝花钒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称“攀枝花钒钛高新区管委会”)于2022年12月2日分别在北京市和成都市以视频的方式签订了《30万吨/年磷酸(锰)铁锂项目合作协议》(以下简称“本协议”或“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约定,当升科技与蜀道新材料拟将30万吨/年磷酸(锰)铁锂项目落户于攀枝花钒钛高新区管委会所属高新区。首期项目计划投资人民币70亿元(具体投资金额以报批投资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为准),预计于2028年12月31日前全部建成达产,具体建设节奏结合市场需求调整。远期拟规划再建设年产20万吨磷酸(锰)铁锂生产线,远期项目届时根据市场行情及当升科技和蜀道新材料投资意向确定建设。 协议的主要内容 (一)签约主体 甲方:攀枝花钒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乙方: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蜀道新材料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二)投资计划 1、项目名称:30万吨/年磷酸(锰)铁锂项目 2、项目主要建设内容:首期规划年产能30万吨磷酸(锰)铁锂项目分阶段建设,预计2028年12月31日前建成达产,具体建设节奏结合市场需求调整。远期拟规划再建设年产20万吨磷酸(锰)铁锂生产线,远期项目届时根据市场行情及乙方投资意向确定建设。项目配套建设厂房、仓库、研发中心、员工宿舍等公辅设施。 3、项目拟选址:攀枝花钒钛高新区团山片区。 4、投资规模及经济效益:首期项目计划投资人民币70亿元(具体投资金额以报批投资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为准)。项目建成后,预计可新增就业岗位1,500个,预计每年实现产值180亿元以上。 5、项目建设强度:根据项目类别,乙方确保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强度、税收强度等控制性指标不低于《攀枝花钒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用地“标准地”指标体系实施细则》的基本要求。 协议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随着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行业市场需求的高速增长,磷酸(锰)铁锂作为目前动力和储能电池正极材料主要选择之一,其综合优势明显,安全性能和循环寿命优势突出,磷酸(锰)铁锂市场需求持续快速增长。 当升科技作为锂电正极材料领域的技术引领者,在动力型多元正极材料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并在磷酸(锰)铁锂技术路线上有着雄厚的技术储备与产业化能力。公司本次与蜀道新材料拟共同投资建设攀枝花磷酸(锰)铁锂产业基地,是公司布局西南地区产能的重要举措。 本项目是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战略性矿产资源、磷化工产业、新材料项目、清洁能源等领域开展上下游一体化合作的关键一环。本项目将依托合作方的资源、当地的区位优势与政府支持,获得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原材料供应与绿色能源保障,发挥公司在磷酸(锰)铁锂方面的技术研发优势,加快公司磷酸(锰)铁锂业务开拓,抓住磷酸(锰)铁锂在储能与动力细分市场的快速发展机遇,实现公司产品的多元化,为公司拓展新的利润增长点,为公司长期健康发展夯实基础。 本协议的履行对公司本年度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没有影响,预计将对公司后续年度的经营成果产生积极影响,协议的履行对公司业务独立性不构成影响。

  • 激智科技:珩创纳米年产5000吨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将于年底投产

    11月28日,激智科技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目前合计持有珩创纳米5.26%的股权。珩创纳米团队在锂电池相关材料领域深耕多年,有着深厚的技术积累,丰富的行业应用经验与国际化视野,核心产品将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两轮电动车以及储能系统等领域。目前,珩创纳米正在江苏盐城建设的一期年产5000吨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将于年底投产。 据了解,低碳出行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正在经历巨大的变革,其中的核心驱动力之一就是新型的电池材料。珩创纳米团队在锂电池相关材料领域深耕多年,有着深厚的技术积累,丰富的行业应用经验与国际化视野。珩创纳米基于多年在电池材料领域的积累,持续研发新型的锂电池材料,其中最先推出的是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磷酸锰铁锂具备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长循环寿命以及环境友好等特点。 此外,激智科技还透露,公司太阳能封装胶膜建设项目安徽工厂建设中,厂房建设预计于年底完成,设备会陆续进场,设备可通用生产 EVA、EPE 及 POE 产品。胶膜产品的研发及产品测试工作在推进中,部分产品已开始小批量交货,部分产品仍在验证中,目前客户对于产品性能较满意,初步量产顺利后,明年会按定增的募投计划加速扩产。 激智科技表示,公司业务开发遵循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基本原则:一方面,不断对现有产品进行功能、性能完善,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另一方面,跟踪把握光电显示行业国内国际最新信息,利用公司核心技术,以自主研发为主,并与国内高校、权威研究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围绕光电显示及核心技术工艺不断开发适应市场需求、具有前瞻性的高新技术产品和服务,实现“生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的研究开发体系。在保持光学显示材料领军地位的同时,公司积极推动新产品的量产及新兴领域功能性薄膜产品的研发及测试。

  • 11月28日,激智科技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目前合计持有珩创纳米5.26%的股权。珩创纳米团队在锂电池相关材料领域深耕多年,有着深厚的技术积累,丰富的行业应用经验与国际化视野,核心产品将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两轮电动车以及储能系统等领域。目前,珩创纳米正在江苏盐城建设的一期年产5000吨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将于年底投产。 据了解,低碳出行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正在经历巨大的变革,其中的核心驱动力之一就是新型的电池材料。珩创纳米团队在锂电池相关材料领域深耕多年,有着深厚的技术积累,丰富的行业应用经验与国际化视野。珩创纳米基于多年在电池材料领域的积累,持续研发新型的锂电池材料,其中最先推出的是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磷酸锰铁锂具备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长循环寿命以及环境友好等特点。 此外,激智科技还透露,公司太阳能封装胶膜建设项目安徽工厂建设中,厂房建设预计于年底完成,设备会陆续进场,设备可通用生产 EVA、EPE 及 POE 产品。胶膜产品的研发及产品测试工作在推进中,部分产品已开始小批量交货,部分产品仍在验证中,目前客户对于产品性能较满意,初步量产顺利后,明年会按定增的募投计划加速扩产。 激智科技表示,公司业务开发遵循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基本原则:一方面,不断对现有产品进行功能、性能完善,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另一方面,跟踪把握光电显示行业国内国际最新信息,利用公司核心技术,以自主研发为主,并与国内高校、权威研究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围绕光电显示及核心技术工艺不断开发适应市场需求、具有前瞻性的高新技术产品和服务,实现“生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的研究开发体系。在保持光学显示材料领军地位的同时,公司积极推动新产品的量产及新兴领域功能性薄膜产品的研发及测试。

  • 富临精工:射洪一、二期兼具磷酸铁锂和磷酸锰铁锂的工艺及生产要求

    近日,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提问:公司现在打算规划建设的磷酸铁锂产线是否也具备兼容磷酸锰铁锂的生产? 11月23日,富临精工表示,公司射洪二期项目8万吨磷酸铁锂产能已于2022年9月28日正式投产,同时一期项目6万吨产能已实现升级满产。射洪一期和二期兼具磷酸铁锂和磷酸锰铁锂两种材料的工艺及生产要求,可满足客户和市场对磷酸盐正极材料的多元化需求。公司新增建设产能也将具备磷酸铁锂和磷酸锰铁锂两种材料的工艺及生产要求。

  • 近日,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提问:公司现在打算规划建设的磷酸铁锂产线是否也具备兼容磷酸锰铁锂的生产? 11月23日,富临精工表示,公司射洪二期项目8万吨磷酸铁锂产能已于2022年9月28日正式投产,同时一期项目6万吨产能已实现升级满产。射洪一期和二期兼具磷酸铁锂和磷酸锰铁锂两种材料的工艺及生产要求,可满足客户和市场对磷酸盐正极材料的多元化需求。公司新增建设产能也将具备磷酸铁锂和磷酸锰铁锂两种材料的工艺及生产要求。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