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253个
据榆林统计消息,一季度,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全力应对严峻复杂形势,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政策效应持续显现,生产需求逐步改善,经济运行开局平稳。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一季度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41.1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27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1322.16亿元,增长7.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9%;第三产业增加值395.72亿元,增长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9%。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946元,增长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81元,增长8.9%。 一、农业生产总体稳定 一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5.07亿元,同比增长4.7%;实现增加值24.88亿元,增长3.3%。今年开春气候条件较为有利,春耕备耕有力推进,春播平稳有序。3月末,生猪存栏94.31万头,下降9.4%,出栏48.4万头,下降8.7%;羊存栏588.83万只,增长5%,出栏113.37万只,增长13.5%;牛存栏19.78万头,下降3.7%,出栏2.03万头,增长15.1%。一季度,猪羊牛禽肉产量5.99万吨,下降0.8%,其中猪肉产量下降6.9%,牛肉、羊肉、禽肉产量分别增长19.9%、14.3%、2.5%;牛奶产量增长40.5%,禽蛋产量下降2.5%。 二、工业经济平稳增长 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9%。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9.2%,制造业增长0.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7%。分能源和非能源工业看,全市规上能源工业增加值增长8.3%,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增长12%,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下降6.9%,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下降3.5%,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7%;非能源工业增加值增长2.9%,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8%。 分产品产量看,全市36种主要工业产品中23种产品产量保持正增长,其中原煤产量14021.49万吨,原油262.31万吨,原油加工量133.9万吨,天然气63.28亿立方米,液化天然气35.97亿立方米,发电量412.27亿度,精甲醇90.9万吨,聚乙烯57.14万吨,聚丙烯45.14万吨,聚氯乙烯42.66万吨,电解铝15.45万吨,金属镁15.9万吨,多晶硅4358.5吨,铁合金26.03万吨,兰炭836.88万吨,煤焦油70.26万吨,烧碱28.94万吨,电石59.34万吨,水泥55.48万吨,平板玻璃206.13万重量箱。 三、服务业保持增长 一季度,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分行业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0.8%、12.9%、9.9%、1.1%,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分别下降1.9%、1.1%。 四、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平稳 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9%。分领域看,工业投资增长8.4%,其中制造业投资下降15.7%;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9.4%,民间投资增长25%,建安投资下降3.9%,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5.5%。分产业看,一产投资下降41.6%,二产投资增长7.8%,三产投资增长12.7%。 五、市场消费继续恢复 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0.71亿元,同比增长3.2%,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75.75亿元,增长3.6%。分经营地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39.25亿元,增长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1.46亿元,增长6%。分消费类型看,商品零售178.14亿元,增长1.4%;餐饮收入22.57亿元,增长19.8%。 六、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一季度,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730元,同比增长7.1%。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946元,增长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81元,增长8.9%。 七、先行指标总体平稳 交通运输方面,一季度全市铁路客货运周转量同比增长5.4%,公路客货运周转量下降3.6%,航空客货邮吞吐量增长34.5%。 用电方面,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210.93亿度,同比增长1.8%,其中工业用电量186.26亿度,增长0.7%。 金融方面,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8225.43亿元,同比增长7%;各项贷款余额3169.43亿元,增长10%。 八、市场主体保持稳定 3月末,全市共有各类市场主体378685户,较上年末增加3872户,增长1%。分类型看,企业121288户,较上年末增加2138户,增长1.8%,其中内资企业121043户,增加2134户,内资企业中私营企业113547户,增加1998户;外商投资企业245户,增加4户。个体工商户246377户,较上年末增加1731户,增长0.7%。农民专业合作社11020户,较上年末增加3户,增长0.03%。 总的来看,一季度全市经济稳步开局。但也要看到,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经济稳定向好基础尚不牢固,我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依然较多。下一步,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国“两会”精神和省、市安排部署,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科学精准施策,切实增强经济活力、扩大市场需求、提振发展信心、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持续推动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SMM4月30日讯:今日华东工业硅价格持稳。不通氧553#在12900-13100元/吨,通氧553#在13200-13300元/吨,421#在13700-13800元/吨。不同于工业硅市场近期价格平稳,原料硅煤部分产区近期价格接连走高,宁夏硅煤近期价格再度调涨,在矿口煤价上涨影响下,硅煤成本走高,宁夏硅煤均价继续小幅上调30元/吨,但目前西南地区硅企复产并不积极,硅煤需求方面仍稍微冷淡。目前宁夏硅煤(混)价格在1530元/吨附近,宁夏硅煤(颗粒煤)价格在1850元/吨附近。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如您想了解更详细的行情信息及市场动态,或有其他资讯需求,请拨打021-20707921,联系人:杨女士。
SMM4月29日讯:今日华东工业硅价格持稳。不通氧553#在12900-13100元/吨,通氧553#在13200-13300元/吨,421#在13700-13800元/吨。上周低品位硅成交较好,一方面下游节前采购订单继续释放,另一方面部分期现商采购活跃,西北地区部分硅企订单反馈排至5月中旬,疆内个别硅企订单交期至6月。今日工业硅市场询单成交热度稍降,但硅企报价较为坚挺,多数硅企反馈以订单交付为主,市场低价货源极少,硅价基本稳定。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如您想了解更详细的行情信息及市场动态,或有其他资讯需求,请拨打021-20707921,联系人:杨女士。
》查看SMM硅产品报价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点击查看SMM金属产业链数据库 SMM4月26日讯:本周工业硅现货价格低位横盘整理,今日,华东通氧553#硅在13200-13300元/吨,周环比持平,441#硅在13500-13700元/吨,周环比持平,421#硅(有机硅用)在13900-14000元/吨,周环比持平,3303#硅在14000-14200元/吨,周环比持平。近期供应端硅企报价基本持稳,下游硅粉订单及部分出口贸易单价格偏低,“买、卖”心态心态分歧,工业硅现货买货及卖货均不容易。周内工业硅期货主力合约有向上反弹300元/吨附近,仓单价格优势减弱下游盘面点价成交数量减少,工业硅现货价格僵持横盘整理。97硅市场订单表现良好,多数97硅厂反馈交货订单排至5月中下旬,少量排至6月份。再生硅市场订单表现尚可,多数再生硅企业无库存压力,报价较为坚挺,331#出厂报价在13400-13500元/吨附近,3303#硅出厂报价在13600-13700元/吨附近。 需求端多晶硅企业开工情况基本正常,近期有一小厂进行检修,但有新产能投产爬坡,总的多晶硅产量维持正向增加。近期多晶硅价格跌跌不休,N型棒状硅价格跌至45-53元/千克,且硅料价格尚未止跌。上游原料工业硅价格承压。有机硅行业开工率小幅增加,恒星20万吨单体产能检修结束恢复生产(此次检修时间在10天左右),其余单体企业开工率基本稳定。4月底或5月初另有涉及年产能45万吨的单体产能计划复产。有机硅行情偏弱势整理,DMC价格跌至13600元/吨附近,单体厂盈利收窄至100-200元/吨左右。铝合金行业开工率基本稳定,周内企业按需采购成交,成交价格与上周基本持平。 从行业库存看,目前库存集中在期货仓单及头部企业中,下游用户及贸易商库存水平偏低,近两周有多个大单签订,头部硅企库存进入去库状态,后续头部企业的出货意向对现货价格走势的影响较大。从目前上下游的情况来看,短期内工业硅现货价格维持横盘整理。 如您想了解更详细的行情信息及市场动态,或有其他资讯需求,请拨打021-51666820。
4月24日,苏州中来光伏新材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终止硅基项目,此前公司公告称,拟在山西省古交市投资年产20万吨工业硅及年产10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投资总金额预计为140亿元。公司与古交市人民政府、太原市人民政府在签署投资协议后,积极推进硅料项目投资前期准备工作,但项目落地化工园区尚无切实可行方案,投资协议未能满足生效条件,同时光伏行业市场环境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硅基项目可行性发生了重大变更。基于此,继续推进该项目预计无法达到预定的投资效果。结合公司整体发展规划及市场情况,为优化公司资源配置,降低投资风险,切实维护公司及全体股东的利益,经公司审慎研究,决定终止投资硅基项目。 同日,中来股份还公布了2023年年度报告和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中来股份实现营收122.59亿元,同比增长28.0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27亿元,同比增长31.18%;2024年第一季度中来股份实现营收12.88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52.4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2亿元,同比减少268.11%。
光伏投资热潮过去,曾经炙手可热的多晶硅从30万元/吨高点,跌至目前不足5万元/吨。昨日晚间,中来股份(300393.SZ)发布公告称,终止总投资额140亿元硅基项目。业内分析认为,光伏“淘汰赛”已经蔓延至硅料环节。在现金为王的当下,“活下去”比较重要。 中来股份主营业务包括光伏背板、电池组件以及光伏EPC业务等。此前两年,光伏产业处于上行周期,头部厂商纷纷开启纵深一体化布局,向上下游环节延伸产能。中来股份也是如此。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中来股份此次终止的投资计划发布于2022年3月。当时,公司认为,布局光伏产业的上游环节将有利于公司更好抵御供应链价格波动的风险,随着高效电池产能的逐步扩充,公司原材料硅片的供应将进一步加强。 工业硅和多晶硅是光伏产业链最上游环节。彼时,受产能紧缺和下游需求爆发影响,多晶硅价格维持在24万元/吨左右。不久后,硅料价格继续水涨船高,并在当年7月超过30万元/吨,持续时间超过5个月。 公告显示,中来股份当时计划一期项目(年产20万吨工业硅及年产1万吨高纯多晶硅)将争取2024年竣工投产。但昨日公告显示,项目未开始实质性投资建设。中来股份表示,光伏行业市场环境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硅基项目可行性发生了重大变更。 事实上,在光伏全产业链各环节均出现产能过剩的当下,终止投资并非新鲜事。此前,包括聆达股份(300125.SZ)、向日葵(300111.SZ)、京运通(601908.SH)等多家上市公司宣布终止或者延期新产能建设。在硅料方面,大全能源(688303.SH)在去年10月宣布,将原定于当年底投产的10万吨硅料产能延期。 不过,对于中来股份而言,硅基材料项目未开工,却也规避了行业下行风险。根据硅业分会上周公布数据,N型棒状硅成交均价为5.25万元/吨,环比下跌10.41%;P型致密料成交均价为4.59万元/吨,环比下降5.75%;N型颗粒硅成交均价为4.75万元/吨,环比下跌8.65%。 据悉,该价格已跌破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业内人士普遍表示,在未出现规模性停产前,价格无望得到修复。多晶硅龙头大全能源在2023年公司年报中称,若未来业内扩张产能持续释放,致使供需关系发生不利变化,多晶硅价格将进一步下行,从而影响公司盈利能力。 中来股份昨日同时披露2023年财报和今年一季报。得益于N型技术迭代加速,N型高效产品的需求占比在不断上升,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收入约122.59亿元,同比增长28.01%;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约5.27亿元,同比增长31.18%。 但今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88亿元,同比下降52.4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72亿元,同比下滑268.11%;扣非净利润亏损1.93亿元,上年同期盈利1.26亿元。公司表示,营收减少主要系本报告期公司销售规模减少所致。财联社记者注意到,今年一季度,公司的销售费用、税金同比大幅增长,但销售规模却在下降,公司方面在季报中并没有对此给予详细解释。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