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8086

  • 有人争论说,回收利用是解决未来关键金属供应短缺的办法。回收利用不是解决办法,但它是解决办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助于缓解因绿色能源转型需求而将主要供应渠道拉伸至极限的压力。 考虑到气候变化和减少废物的共同目标,确保金属的节约使用并保持其质量,从而可以对其进行再加工和回收,减少开采原始资源的需求,符合各方最佳利益。 如今的回收利用水平因商品、材料或产品类型、以及当地收集和回收系统对该特定产品的优化程度而具有很大差异。例如,铝制饮料罐的生命周期短、价值低。在欧洲,回收了约76%的易拉罐(收集率和回收率的综合)。相比之下,汽车和建筑的寿命更长、价值更高,汽车和建筑行业的铝回收率约为90%。针对短寿命和长寿命产品进行系统优化极其重要,因为铝回收所需能源仅占生产原生金属所需能源的5%。 国际铝业协会(IAI)预计到2050年,全球铝需求量将增长80%以上,用于太阳能电池、风力涡轮机和轻型汽车等技术。 在全球范围内,约70%的报废铝进行了回收和再利用。世界经济论坛指出,如果到2050年回收利用率保持不变,满足需求所需的原生铝生产量的增加将意味着铝生产行业碳排放量增加约45%。每年约有700万吨铝未被回收。如果回收利用率不变,预计到2050年每年未被回收的铝将达到1700万吨。回收95%的此类材料将减少15%的原生铝需求量,每年减少2.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 大宗金属的回收实践相对成熟,但对于锂、钴或稀土元素等金属来说就相对落后了。然而,有了适当的回收途径,清洁能源技术(电池和风力涡轮机等)产生的废物流可能极具价值。 国际能源机构(IEA)在其题为《关键矿产在清洁能源转型中的作用》的报告中指出,2030年后,达到首次使用寿命的电动汽车废旧电池数量将激增。虽然回收不会消除对新供应继续投资的需要,但到2040年,废电池中铜、锂、镍和钴的回收量可以将原生供应需求总量减少约10%。 还要考虑供应安全;减少对原生金属提取的依赖或寻找替代来源,例如中国主导90%的稀土精炼,是许多政府关注的重点。 回收与需求 挪威科技大学高级顾问兼矿物、金属和材料学会提取与加工部主任Christina Meskers博士表示,就某些金属而言,尽管未来10年回收材料的绝对数量可能会增加,但由于需求量快速增长,回收材料在总供应量中的占比可能会下降。 锂、石墨和钴等高影响矿物就是很好的例子。世界银行预计到2050年,这些矿物产量将增加500%,以满足对清洁能源技术日益增长的需求。 2019年产生的全球电子废物中包含的原材料价值约为570亿美元。然而,在收集设备时,人为行为是一项不可预测的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费者的意识,这需要持续的努力和教育。 局部或区域存在的基础设施意味着不同地理位置的回收也有很大差异。例如,联合国《电子废物监测》报告指出,2019年,亚洲产生了2490万吨电子废物,其中11.7%(290万吨)进行了妥善收集和回收。相比之下,欧洲的回收基础设施要更成熟。欧洲产生了1200万吨电子废弃物,其中42.5%(5.1万吨)进行了回收。这是一项显著差异。 目前的另一个挑战是一些产品的回收成本高于它们产生的价值。这就需要“生产商责任延伸(EPR)”发挥作用。 “生产商责任延伸”是一种赋予生产商处理或处置消费后产品的重大责任——财务责任和/或物质责任的政策方针。其确保产品在生命周期结束时得到适当回收和处理,并确保建立适当的收集和回收基础设施来接收这些产品。 质量与数量权衡 材料加工和组合成产品的方式决定了进行物理、化学分离需要做多少工作,以使材料回到或尽可能接近其原始状态。 循环经济的挑战在于,无论是通过收集、分类还是回收,系统内总会有损耗——对于任何材料,都不存在完美的循环或100%的回收利用率,因此总是需要原生产品供应。 Meskers解释道,“随着我们越来越接近循环经济,重要的是要考虑时间、资源、能源和资金的投入点和投入量。我们是否希望改进回收利用技术,以额外回收1%或2%的产品?还是应该对整个产品的设计和材料选择进行重新思考?这不是在单一步骤或过程中不惜一切代价追求增长;也不是为了满足目标而进行的逐项核查文书工作。而是系统思考、连接和识别复杂事物、采取生命周期方法来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以便使材料保持在循环中,并维持其质量。”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不太明显的考虑因素。例如,回收一种材料可能会释放一些土地或减少环境污染。在这些情况下,很难对正面影响进行量化,但它们仍然是有价值的。 回收利用不仅要考虑数量,还要考虑质量。一项巨大挑战是保持材料的质量和性能尽可能接近原始水平,因为这决定了如何对材料进行再利用。根据使用的回收利用工艺,可能需要不同的方法来保持或提高材料质量。例如,通常会将钢铁和铝等材料在回收过程中进行再熔,这意味着去除杂质的可能性受限。回收的材料可能需要与原生金属或合金混合(按一定比例替代),以达到特定应用所需的质量。对分离、分选和再熔过程进行优化以保持材料质量(通过减少污染或通过智能混合)非常重要。 相比之下,例如铜印刷电路板经过熔炼和精炼,可以使材料得到纯化。铜作为贵金属和其他金属载体的能力使得它们可以在冶炼厂中分离,因此在冶炼前不需要对它们进行物理分离。 同样,重要的是对不同的方案和策略进行权衡,并评估在何处以及如何获得最高性价比。 对于某些金属和材料的组合,还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有大规模回收技术。然而,与此同时,当前还有其他方法可以回收并将材料重新投入生产,不应将其忽视。每一点都很重要。 电池金属处于领先地位 我们认为,矿业、金属和回收行业的交叉越来越紧密的一个领域是电池金属,尽管铂等其他大宗商品已整合多年。 德勤在其2022年版《趋势跟踪》报告中指出,为更好地支持绿色能源转型,并允许企业利用新的商业机会而进行的价值链重组,很可能会导致更多的垂直整合。矿业企业、金属生产企业与回收企业之间也将建立更多的伙伴关系,以提供金属来源的透明度和更大的循环性。 例如,为回收电动汽车的电池材料和铝,Hydro公司和Northvolt公司在2020年成立了一家合资企业(Hydro Volt AS);2022年2月,嘉能可和Britishvolt公司同意在英国建立一个锂离子电池回收生态系统。 采矿和回收利用比你想象的更近 回收过程可以大致分为收集、物理分选和分离以及最终(化学)材料回收三部分。 不久前,回收行业开发的物理分选技术和工艺进入矿业行业。例如,由STEINERT公司和陶朗集团等企业开发的基于传感器的矿石拣选技术已经在选厂的物料流预富集中使用了10多年。 此外,在最终金属回收中,可以将原生金属生产中开发的湿法冶金和火法冶金工艺反馈到再生产品中。例如,正在研究用浮选(采矿中的主要选矿工艺)将电池的黑色物质分离成不同组分。 因此,一些采矿设备、技术和服务提供商横跨这两个行业。美卓奥图泰就是一个实例。其于2021年12月签署了一项协议,剥离其金属回收业务(专门从事物理分拣和分离),但保留其在冶金和精炼领域的专业能力。 美卓奥图泰金属技术与研发副总裁Kim Fagerlund表示,“从矿石到金属,一直到最终产品,包含诸多不同的加工步骤,都会影响上下游的加工方案和选择。某一领域的局部优化可能会对最终产品的回收利用和/或整个生命周期的废物最小化产生负面影响。原生金属提取过程及从电子废物或电池中回收金属所用方法的性质非常接近。然而,需要开发某些额外的处理措施(包括标准)并使之现代化。” 美卓奥图泰的Ausmelt工艺已成功应用于日本Kosaka Smelting & Refining公司冶炼厂的再生铜回收,采用多阶段熔池熔炼实践,处理一系列非硫化物再生进料。 另一个再生铜处理方案是美卓奥图泰的Kaldo工艺,该工艺可用于熔炼和转化各种再生原材料,最高可转化100%的炉料。自1980年以来,瑞典的Boliden Rönnskä冶炼厂(处理原生材料和再生材料)一直针对电子废料使用Kaldo炉。 可以采用不同工艺组合处理废弃电子电机设备(WEEE)。一个案例是2021年底与Li-Cycle North America Hub.公司达成的协议,为一家电池回收厂提供锰、钴、镍溶剂萃取技术。将提供3个模块化的VSF X溶剂萃取装置、相关的双介质过滤器和基础工程。 除了物理相似和共同利益外,矿业、金属和回收行业也有一个共同的思路:在回收中,一种产品由需要分离的不同材料组成,就如同在采矿和提炼中,一种矿石包含必须分离的不同矿物和金属。 在这两个行业中,思考联系和打破联系的方式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可回收产品的非均质性和多样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这很容易影响经济高效的处理方法的盈利能力和/或适用性。 共同前进 Fagerlund认为,“系统优化(包括更好地收集和管理回收过程中的最终产品)将为未来的关键金属带来一个整体上更加集成和高效的模型。一旦建立更多的中央收集中心,可能会在矿业企业及采矿设备、技术和服务生产商的设施附近或同一设施内建设更好、更经济高效的处理厂。然后,可以更好地利用协同作用,使循环变得更明显。”

  • 据外媒报道,康拉德-阿登纳-施蒂夫通(Konrad-Adenauer-Stiftung)基金会、南非国际事务研究所学者丹尼尔·马赖斯(Danielle Marais)撰文指出,非洲矿产资源对于全球绿色能源转型非常重要。 11月6日-18日,第27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7)在埃及召开,进行了下一轮全球气候谈判。在会议准备阶段,联合国警告,要避免严重气候变化,目前的应对措施是不够的。为了走上正轨,从化石燃料向可再生能源过渡必须加快步伐。非洲矿产资源在转型过程中将扮演重要角色,但这个大陆能多大程度从中获益? 关键矿产是那些用于绿色技术,比如太能能板、风力涡轮发电机和电池的矿产,包括石墨、锂、钴、铜、锰和稀土金属。世界银行预测,要避免气候变化最糟糕局面出现,如果可再生能源和其他绿色技术投资能够到位,那么这些矿产的产量需要增长近500%。 绿色转型矿产需求强度如此之大使得“清洁”可再生能源的真实性引发了一些争论。可再生能源的确严重依赖关键矿产,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略向可再生能源转型的必要性,因为低碳技术所需矿产生产经营排放强度只有化石燃料的6%。 关键矿产问题已经引发全球关注。在COP27会前举办的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UNECE,United Nations Economic Commission for Europe)区域论坛指出,如果不能快速实现向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转型,欧洲和北美将无法达到巴黎协定或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为此,该论坛强调加大关键原材料融资和可持续管理的重要性。联合国秘书长的采掘业可持续发展转型战略也把关键矿产可持续管理作为重点。 非洲大陆可以从清洁能源和技术转型中获益。其矿产储量占世界的30%,包括许多对于绿色转型至关重要的矿产。例如,民主刚果钴产量占全球的70%,南非锰储量位居世界首位,马达加斯加和莫桑比克石墨储量丰富,津巴布韦拥有大型锂矿床。 非洲大陆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关键矿产本土加工不足。中国在矿石加工方面占据统治地位,精炼钴产量占全球的73%,精炼铜占40%,锂占59%,镍占67%。其中大部分矿石原料来自进口,包括非洲。中国在绿色价值链也占有优势地位,太阳能板产量占世界的80%,锂电池产量占70%以上。 美国和欧盟对中国在关键矿产价值链和绿色技术生产方面的担忧与日俱增。新冠肺炎病毒疫情以及俄乌军事冲突加剧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进口依赖风险上升,包括绿色技术。随着美国和欧盟在关键矿产供应以及陆上绿色技术价值链上与中国展开竞争,非洲面临只能定位成世界其他地方矿产供应国的风险。 2022年4月,美国总统拜登援引国防生产法案(Defense Protection Act)支持关键矿产特别是动力电池和清洁储能系统所需矿产的开采、加工和循环利用。为减少对中国的依赖,2022年6月,以美国、欧盟和其他合作伙伴组成的矿产安全伙伴关系(MSP,Minerals Security Partnership)建立。MSP的宗旨是“确保关键矿产的生产、加工和循环利用能够支持有关国家充分发挥其矿产资源的经济发展潜力。”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2022年9月召开的MSP部长级会议上坦言,MSP将优先支持矿产生产国以及能够严格遵循ESG(环境、社会和治理)标准的项目。虽然强调负责任矿业无可厚非,但MSP能在多大程度上支持当地提高附加值尚不清楚。非洲很可能会问,将出口从中国转移到欧洲或美国会有什么真正的好处,特别是当非洲大陆正在寻找通过利用其矿产资源创造就业机会和支持当地工业化的方法之时。 非洲开发银行(AfDB)目前正在制定一项重要的矿产战略,这一主题在最近的非洲矿业论坛上被突出强调,该论坛由非盟于2022年10月在埃塞俄比亚的亚的斯亚贝巴举办。 许多挑战需要应对,包括获得必要技能基础、确保稳定可靠电力供应以及改善投资环境等。另外,绿色技术需要大量投入。例如,动力电池需要锂、镍、钴、锰和石墨。将民主刚果建设成为电池制造中心不能仅靠储量。然而,彭博新能源财经(BloombergNEF)完成的一份报告指出,民主刚果制造电池是有可能的。构建区域价值链是解决方案之一,因为赞比亚和民主刚果年初签署协议合作建立电池生产能力。 长期以来,非洲矿产主要用于出口,本土精炼或工业基础薄弱。绿色能源转型和关键矿产需求上升为非洲提高其在绿色技术价值链的地位带来了重要机遇。

  • 吉翔股份:计划引入机构投资人 择机考虑对上游锂矿的投资

    得益于6月底永杉锂业“年产4.5万吨锂盐项目一期项目”如期全线贯通并实现销售,今年前三季度吉翔股份(603399.SH)业绩大增。在11月22日举行的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杨峰表示,“三季度毛利率较高,主要还是因为前期公司库存锂矿成本较低,未来公司将致力于构建稳定锂矿原料采购渠道。公司计划拟于12月陆续开放机构调研和投资人路演,不断引入机构投资人。” 三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8.24亿元,同比增长28%;实现净利润1.47亿元,同比增长198%。其中Q3公司营收为16.97亿元,同比增长47.15%(调整后);归母净利润为1.77亿元,同比增长408.10%(调整后)。 2022年1月,吉翔股份通过收购湖南永杉锂业,公司转型为锂业+钼业双主业。据了解,永杉锂业主要生产碳酸锂和氢氧化锂等产品,系锂电池正极材料的主要原材料,下游应用领域包括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等。业绩会上,投资者提出的问题也主要是围绕永杉锂业展开。 有投资者指出,按照三季报,永杉锂业实际产量与设计产能还存在较大差距,什么时候能实现设计产能?杨峰称,“永杉锂业一期产能年产氢氧化锂1.5万吨,碳酸锂1万吨(0.5万吨沉锂、0.5万吨碳化),从6月底拉通产线开始,产能逐步提升、品质也不断提高,到10月底基本达到设计产能,这个逐步达产的过程是每个锂盐厂必须经历的过程,也可参考同业产线达产时间,一般需要近半年时间。” 被问及“目前的库存锂精矿能满足公司多久?公司有无收购上游锂矿的计划”时,杨峰表示,目前库存锂精矿能够满足公司生产,公司也已采购新的锂矿,2万吨锂矿于11月中旬陆续到厂;“公司锂矿原料来源包括但不限于自营采购、加工、包销、入股投资锂矿,但鉴于目前处于整个锂盐高位周期,锂矿资源的估值整体偏高,公司会根据市场和行业周期情况,择机考虑对上游锂矿的投资。” 还有投资者认为,锂盐已经成为了公司主业,是否考虑改名为永杉锂业?对此,杨峰不置可否,“关于公司改名事宜请关注公司公告”。 7月22日,吉翔股份公告称,拟定增募资不超过18.67亿元,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将用于湖南永杉锂业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锂盐项目、年产2.2万吨锂电新能源材料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据杨峰介绍,公司锂盐项目于今年6月底全线贯通,开启产能爬坡后于三季度产生业绩。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主要围绕锂盐板块二期、三期募资,综合考量,预计在2022年年报发布后报会。“对于非公开发行工作,公司一直与现有产业股东、上游供应商以及战略客户持续保持沟通,争取作为非公开发行的基石投资人,不断优化公司的股东结构。”

  • 吉翔股份:计划引入机构投资人 择机考虑对上游锂矿的投资

    得益于6月底永杉锂业“年产4.5万吨锂盐项目一期项目”如期全线贯通并实现销售,今年前三季度吉翔股份(603399.SH)业绩大增。在11月22日举行的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上,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杨峰表示,“三季度毛利率较高,主要还是因为前期公司库存锂矿成本较低,未来公司将致力于构建稳定锂矿原料采购渠道。公司计划拟于12月陆续开放机构调研和投资人路演,不断引入机构投资人。” 三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8.24亿元,同比增长28%;实现净利润1.47亿元,同比增长198%。其中Q3公司营收为16.97亿元,同比增长47.15%(调整后);归母净利润为1.77亿元,同比增长408.10%(调整后)。 2022年1月,吉翔股份通过收购湖南永杉锂业,公司转型为锂业+钼业双主业。据了解,永杉锂业主要生产碳酸锂和氢氧化锂等产品,系锂电池正极材料的主要原材料,下游应用领域包括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等。业绩会上,投资者提出的问题也主要是围绕永杉锂业展开。 有投资者指出,按照三季报,永杉锂业实际产量与设计产能还存在较大差距,什么时候能实现设计产能?杨峰称,“永杉锂业一期产能年产氢氧化锂1.5万吨,碳酸锂1万吨(0.5万吨沉锂、0.5万吨碳化),从6月底拉通产线开始,产能逐步提升、品质也不断提高,到10月底基本达到设计产能,这个逐步达产的过程是每个锂盐厂必须经历的过程,也可参考同业产线达产时间,一般需要近半年时间。” 被问及“目前的库存锂精矿能满足公司多久?公司有无收购上游锂矿的计划”时,杨峰表示,目前库存锂精矿能够满足公司生产,公司也已采购新的锂矿,2万吨锂矿于11月中旬陆续到厂;“公司锂矿原料来源包括但不限于自营采购、加工、包销、入股投资锂矿,但鉴于目前处于整个锂盐高位周期,锂矿资源的估值整体偏高,公司会根据市场和行业周期情况,择机考虑对上游锂矿的投资。” 还有投资者认为,锂盐已经成为了公司主业,是否考虑改名为永杉锂业?对此,杨峰不置可否,“关于公司改名事宜请关注公司公告”。 7月22日,吉翔股份公告称,拟定增募资不超过18.67亿元,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将用于湖南永杉锂业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锂盐项目、年产2.2万吨锂电新能源材料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据杨峰介绍,公司锂盐项目于今年6月底全线贯通,开启产能爬坡后于三季度产生业绩。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主要围绕锂盐板块二期、三期募资,综合考量,预计在2022年年报发布后报会。“对于非公开发行工作,公司一直与现有产业股东、上游供应商以及战略客户持续保持沟通,争取作为非公开发行的基石投资人,不断优化公司的股东结构。”

  • 中矿资源回复津巴布韦锂矿传言:不影响我公司津巴布韦bikita矿山的精矿出口

    SMM 11月23日讯:在继加拿大要求中国三家企业剥离在加拿大锂矿资产的消息之后,近期,市场上又有传言称,津巴布韦或将在几天内公布一项禁止出口原锂矿石法律的传闻,一时间,引得不少业内投资者的关注。考虑到中矿资源在津巴布韦有锂矿布局,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对中矿资源评论称核实关于津巴布韦禁止锂矿出口问题,对此,中矿资源表示, 津巴布韦针对目前津巴布韦兴起的不规范的锂矿开采行为做出了相关决定,不影响我公司津巴布韦bikita矿山的精矿出口。 此前在接受投资者调研时,中矿资源曾经提到,公司所属津巴布韦Bikita矿山是一座成熟且在产的矿山,本次新增锂矿产资源量后,探获的保有锂矿产资源量折合156.05万吨碳酸锂当量(LCE)。公司于2022年6月启动了120万吨/年选矿厂的改扩建工程和200万吨/年选矿厂的建设工程项目,目前均进展顺利。 此外,公司所属加拿大Tanco矿山12万吨/年改扩建至18万吨/年的锂辉石采选生产线的建设项目已于今年三季度完成,目前公司正积极推进Tanco矿区的露天开采方案及新建选厂的建设方案,Tanco矿区在露采方案的条件下保有锂矿产资源量将会大幅度增加。且公司投资的该矿山已经履行了加拿大国家安全审查程序。 而11月3日,公司全资子公司中矿(香港)稀有金属资源有限公司收到加拿大创新、科技和经济发展部《关于中矿(香港)稀有金属资源有限公司投资入股PowerMetalsCorp.国家安全审查结果告知函》,要求香港中矿稀有出售其持有的PWM股票以及终止与PWM签署的《包销协议》。考虑到PWM的矿权尚处于初级勘探阶段,公司对于未来的产能规划和项目建设规划中未包含尚不确定的项目和资源,中矿资源认为该事项不会对公司2022年以及未来的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而除了上述两方对海外锂矿的布局,公司曾经拟投资10亿在江西新余建设的年产3.5万吨高纯锂盐项目,目前已获得江西省发改委出具的节能审查的批复,预计将于2023年底前正式投产。 此外,中矿资源还在互动平台回复投资者称,公司目前锂盐产品销售情况良好。未来锂盐价格由市场供需关系决定。 据 SMM现货价格显示,近期,在下游实际需求呈现弱势,材料厂接货意愿趋于保守,叠加实际市场报价有所下调,整体市场博弈情绪渐起,碳酸锂现货价格在多日维稳后,11月23日迎来4个月以来的首次下跌,在小幅微跌500元/吨之后, 碳酸锂 现货报价跌至55.8~57.6万元/吨,均价报56.7万元/吨。

  • 纯镍现货价格延续高位 市场成交偏弱【SMM镍现货午评】

    SMM11月23讯: 现货市场,11月23日,金川升水报价3600-4000元/吨,均价3800元/吨,价格较前一交易日下调450元/吨。俄镍升水报价2300-2500元/吨,均价2400元/吨,价格较前前一交易日下调50元/吨。受消息面影响沪镍近期走势偏强虽现货升水下调但现货绝对价格仍然偏高,现货市场成交偏弱。镍豆方面,镍豆价格200700-201600元/吨,较前一交易日现货价上调500元/吨,目前镍豆现货呈现贴水状态,但价格较硫酸镍仍处于倒挂状态,叠加不锈钢需求疲弱近期镍豆几无成交。 【更多内容请订阅SMM镍研究组产品《中国镍铬不锈钢产业链常规报告》、《中国镍铬不锈钢产业链高端报告》,获取最新镍矿、镍生铁(中国+印尼)、电解镍、硫酸镍、铬矿、铬铁、不锈钢(中国+印尼)相关数据分析及行情解析!订购、试阅请致电021-51666817,联系人:何思瑶】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