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635个
星源卓镁7月13日公告了近期接受机构调研的情况。 对于公司主要客户与主要产品拆分?星源卓镁表示:公司客户主要为SeaLink、继峰股份、上汽集团、华域视觉、延锋伟世通等。公司现有主要镁合金压铸产品包括汽车车灯散热支架、汽车座椅扶手结构件、汽车中控台骨架、汽车显示系统零部件、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零部件等。 对于镁合金产品的行业壁垒?星源卓镁介绍: 由于镁具有非常活泼的化学性质,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镁的粉尘、碎屑、轻薄料如遇明火容易引起燃烧、爆炸事故,因此,镁合金压铸企业的安全生产是基础。镁合金压铸生产的安全与防护措施涉及镁合金熔炼、压铸、后道处理、精加工等生产工序以及对应粉尘、碎屑、轻薄料的储存和处理,对企业的安全生产技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操作人员专业性以及生产设备质量均提出较高要求。行业新进入者往往需要在镁合金压铸安全生产方面付出一定的试错成本,安全生产构成镁合金压铸生产的主要障碍之一。由于镁合金与铝合金在材料物理性质上的差异,镁合金压铸工艺设计在填充速度、温度控制、油路设计、防止缩孔、防止形变等方面与铝合金不尽相同。因此,在镁合金压铸生产工艺方面的深度理解与经验积累也构成行业新进入者的主要障碍。 镁合金产品在3C领域应用广泛,如与汽车零部件相比,两者间制造工艺哪个技术含量会比较高?星源卓镁表示:由于镁合金质量轻,比强度、比刚度好。因此也被广泛应用于手机以及笔记本电脑上,但其相较汽车零部件,通常尺寸较小、结构简单。合格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首先需要通过IATF16949质量体系认证。全球汽车零部件采购商在选择上游供应商过程中,往往建立一套严格的供应商评审标准。除IATF16949质量体系认证审核,行业新竞争者仍需要通过下游客户的合格供应商评审,评审内容主要涵盖质量控制能力、生产组织能力、企业管理能力、市场应变能力等,对供应商的技术水平、生产流程、质量控制、设备状况等方面提出严格要求。 对于公司镁合金制造过程中会涉及到锻造技术吗?星源卓镁表示:公司目前暂不涉及锻造工艺。 对于“铝、镁铸件在模具制造上有什么区别?”的问题,星源卓镁表示:模具研发设计制造环节差别主要体现在浇道系统的设计、模具热平衡系统的设计以及在压铸时对压铸工艺的控制。由于镁合金材料易开裂特性,产品厚薄不均处、浇口对冲处、产品尾端成型不良处在高压压铸成型后容易出现开裂问题。所以在模具设计时需要针对模芯局部表面进行特定处理增加表面硬度与粗糙度,改变产品应力及镁液流动方向,使产品应力集中点减少,避免产品表面开裂,提高产品质量。 最后,被问及目前汽车哪些部位零部件可以替换成镁合金?星源卓镁表示: 镁合金在汽车零部件上的应用主要分为壳体类、支架类、扶手结构件类、汽车显示系统类。 壳体类主要包括离合器壳体、变速器壳体、发动机前盖、气缸箱、过滤器壳体等,由于镁合金的阻尼衰减能力强,用于制造壳体类零部件可以降低汽车运行时的噪声;支架类主要包括转向支架、转向盘、大灯支架、制动器、离合器踏板托架、制动支架、座椅框架、车镜支架和轮毂等;扶手类主要包括汽车后座通道类扶手板;汽车显示系统类主要包括汽车液晶显示器背板等,由于镁合金具有很好的抗冲击韧性,减振量大于铝合金和钢铁,用于制造支架类等零部件可以提高汽车的平衡性、安全性和舒适性。
云南锗业7月13日晚间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告,上半年预计净利润亏损650万元–950万元,同比转亏。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对于业绩变动的原因,云南锗业表示: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其中: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光纤级锗产品、材料级锗产品营业收入同比下降;光伏级锗产品、红外级锗产品收入同比上升。报告期内非经常性损益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影响额约为1,150万元至1,400万元。
山东黄金7月13日晚间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告显示,经初步测算,预计2023年上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8.00亿元至9.50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2.44亿元到3.94亿元,同比增加43.90%到70.88%。预计2023年上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8.02亿元至9.52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1.91亿元到3.41亿元,同比增加31.34%到55.91%。 对于本期业绩预盈的主要原因,山东黄金表示:2023年上半年,公司科学谋划、精准施策,强化生产组织管理,抓好全流程生产技术管理,推进大型化智能化采掘作业模式革新,提高生产作业率、资源利用率,持续推进管理降本、财务降本、政策降本、集采降本等降本增效活动,增强企业成本管控能力,提高经营效率;同时,公司进一步加强研究分析团队建设,做好市场跟踪研究,综合提升价格研判能力,把握价格走向,充分利用黄金价格高位运行时机,黄金销售价格优于上年同期水平。
章源钨业发布的2023年一季报告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822,676,918.20元,比上年同期下滑5.7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5,070,909.23元,比上年同期下滑46.62%。 谈到业绩变动的原因,章源钨业公告显示:公司营业利润本期较上年同期减少3,660.44万元,下降47.05%;利润总额本期较上年同期减少3,702.64万元,下降47.88%;净利润本期较上年同期减少3,050.68万元,下降46.45%;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本期较上年同期减少3,062.43万元,下降46.62%,主要系报告期市场需求减少,产品销量及毛利率同比下降影响所致。
民生证券日前发布的点评章源钨业的研报表示: 钨产业链一体化企业,2021年钨精矿产量4083.87吨。公司主要从事钨精矿、仲钨酸铵(APT)、氧化钨、钨粉、碳化钨粉、热喷涂粉、硬质合金的生产及销售,建立了从钨上游采矿、选矿,中游冶炼至下游精深加工的完整一体化生产体系,是国内钨行业产业链最完整的厂商之一。公司资源储备丰富,截至2022年12月31日,所辖矿权保有钨资源储量9.46万吨,锡资源储量1.76万吨,铜资源储量1.28万吨。2022年公司生产钨、锡、铜总产量5276.47吨。 发挥全产业链优势,盈利能力提升。公司业务板块包括矿山、粉末、刀片、棒材,目前拥有钨粉产能15000吨、碳化钨粉产能13100吨,高性能硬质合金精密刀具产能2000万片、硬质合金棒材产能1000吨。公司充分发挥全产业链优势,叠加钨价处于高位,22年盈利能力继续提升。公司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2.03亿元,创2011年以来新高,同比增长23.2%。 上游矿产资源丰富,受益钨价上涨。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东峰、龙潭面等8个探矿权矿区,淘锡坑钨矿、新安子钨锡矿等6座采矿权矿山,集中分布于江西省赣州市。一方面公司积极推动矿区整合工作,其中新安子钨锡矿采矿权矿山与龙潭面探矿权矿区的资源整合方案,已获得自然资源部划定矿区范围的批复;淘锡坑钨矿采矿权矿山与东峰探矿权矿区的资源整合划定矿区范围申请已报自然资源部受理;另一方面,公司加快推进矿山智能化、机械化和自动化技改,钨矿产量有进一步提升空间。公司钨矿成本较低,根据2020年采矿权出让收益评估报告,测算淘锡坑钨矿、新安子钨锡矿、大余石雷钨矿、黄竹垅钨矿钨精矿单吨总成本分别为55028.00元/吨、53547.26元/吨、61808.76元/吨、57122.00元/吨,充分受益钨价上涨。 抓住发展机遇,下游刀具板块涅盘重生。公司全资子公司赣州澳克泰拥有刀片产能2000万片。随着国内高端制造业进步,替代进口趋势增强,国产高端刀具需求增加,国内刀具行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公司通过调整销售策略,优化产品结构,提升生产产能,涂层刀片及棒材产品销量逐步提升。澳克泰营业收入由2017年的0.89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5.01亿元,CAGR为41.13%;2022年澳克泰净利润为0.03亿元,连续2年盈利。国产硬质合金刀片发展前景广阔,公司刀具板块有望成为重要的业绩增长点。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国内钨产业链一体化企业,持续扩张产能,硬质合金需求稳步增长,刀片板块发展前景广阔,公司业绩未来可期。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6/3.09/3.93亿元,对应现价,2023-2025年PE依次为31/23/18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大幅下跌、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项目进展不及预期等。
趟过Q1利润端增速弱于收入端的“寒潮”,刀具行业初现需求复苏“曙光”。财联社记者与国产品牌刀具公司和行业人士交流中获悉,4至5月刀具行业需求维持平稳,6月份受益于航空、军工、汽车等下游需求回暖,订单环比开始小幅回升。部分刀具厂商反馈目前处于满产满销状态,根据品类不同,排产周期为1至2个月。 有业内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我国新增机床的数控化率逐步提升,对数控刀具加工效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数控刀具也在不断迭代升级,随着高端产能释放,平均单价提升叠加海外出口占比提高,预计下半年整体需求将好于上半年,刀企毛利率有望启稳回升。 6月订单环比在改善 国内刀具消费增速和PMI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相关关系,6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0%,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改善。 全球切削刀具按制造业板块的销售去向统计,通用机械占35%,汽车行业占34%,航空航天占12%,模具行业占4%,其它占15%。下游制造业“冷暖”变化左右刀具需求。 “公司刀具业务目前经营相对平稳,从6月份看,订单环比是略有上升,上半年成本端波动不大,现处于满产满销状态,根据细分品类不同,排单周期1至2个月。”中钨高新(000657.SZ)证券部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 华锐精密(688059.SH)、欧科亿(688308.SH) 相关负责人亦向财联社记者透露,国产几大刀具头部企业情况其实差不多,从6月份出货和订单情况看,相对4月、5月份环比有所提升。 华锐精密主业收入主要来自于模具行业、汽车行业和通用机械行业。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已在航空航天、能源装备、轨道交通等领域布局,今年收获了一些新订单,并已形成收入。在3C、汽车直销大客户方面也有所突破。 欧科亿相关负责人表示,第二季度经营情况正常,订单情况良好。今年公司整包业务推进顺利,目前,整包业务涉及的客户包括汽车及零部件、风电行业、模具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 恒锋工具(300488.SZ)在投资者互动回复中提到,随着订单的逐步稳定提升,高毛利产品销售的增加,公司整体毛利在二季度已经得到恢复和改善。 下半年需求预期转暖 统计显示,受制于下游需求改善不明显,2023Q1,主要刀具公司的营收增速均出现放缓,净利润增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据草根调研,4至5月以来行业需求开始趋于平稳,主要上市公司月度销量维持在800万-1000 万片/月区间。Q2是传统旺季,从刀具月度数据变化看,制造业周期性复苏拐点出现略晚于预期,6月复苏改善有限。 “随着下游开工率提升,下半年需求预计要好于上半年。”有刀企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三季度景气度有可能呈现淡季不淡,尤其在9月份以后将更为明显。 我国刀具行业竞争格局大致分为欧美、日韩及国产三个梯队,随着机床数控化程度不断提高,国产刀具头部厂商纷纷进军中高端市场,进口替代进程加快。国内市场国产替代进入中后期以后,出口会接力国内市场成为刀具企业的下一增长点。 欧科亿相关负责人对财联社记者表示,海外市场空间巨大,在东南亚、东欧、北欧、美洲等全球制造加工区域存在大量的刀具使用需求,公司产品在海外的价格优势明显,海外出口比去年同期有较大提升。 据公开数据,欧科亿和华锐精密2022年产品单片价格分别为6.49和6.68元/片。2023年,随着高端新产能逐步释放,产品均价也有望提升。 在日前公司业绩说明会上,欧科亿董秘韩红涛表示,随着公司数控刀片新增产能快速释放,产品结构优化,高端数控刀片占比逐步提升。截至今年Q1,公司8元以上的产品,销售收入占比超过35%,呈上升趋势。 据了解,2023年,欧科亿“年产4000万片数控刀片智造项目”有望实现达产,数控刀片产能约为1.2亿片,再融资定增项目中的整体刀具项目也将提前释放部分产能。 华锐精密新基地项目规划工艺设备数量超200台套,规划总产能1亿片/年。公司相关负责人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今年上半年,公司新产能爬坡顺利。公司新基地增加了整硬铣削、整硬钻削、金属陶瓷刀片、刀具系统等品类刀具。结合公司公告,新基地数控刀片产品设计单价10元以上 。 日前,厦门钨业(600549.SH)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厦门金鹭年产1000万片可转位刀片生产线项目已逐步投产,年产210万片整体刀具生产线项目预计2023年下半年陆续投产。 行业人士认为,虽然国产刀具头部企业都在竞相扩充产能,但侧重点有所不同。厂家通过产品升级、品类扩张并提升单价避开同质化竞争,毛利率端有望见底,叠加主要公司订单情况稳中有升,下半年有望迎来需求复苏的拐点。
中邮证券日前发布有关万丰奥威的研报显示: 投资要点 汽车轻量化+通航飞机双轮驱动,长期成长可期。 万丰奥威成立于 2001 年, 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 形成了汽车金属部件轻量化产业和通航飞机创新制造产业“双引擎”驱动发展战略。 2020 年,公司正式确立以“镁合金-铝合金”金属材料轻量化应用为主线的新发展格局,实施“双引擎”驱动战略:成为“全球汽车金属轻量化推动者”和“通用飞机创新制造企业的全球领跑者”。 1)金属材料轻量化业务的核心产品包括铝合金汽车/摩托车轮毂、镁合金零部件、环保涂覆,产品已经从汽车行业推广至交通、 5G 建设等领域; 2)通航飞机业务旗下“钻石”品牌飞机销量排名世界前三,年产能超 300 架。 汽车轻量化业务受益强贝塔+强阿尔法。 强贝塔在于 1)汽车行业景气度有望持续上行,零部件盈利拐点将至,短期来看汽车消费刺激政策叠加库存周期,汽车去库加快盈利拐点已至,随盈利转好主动补库带动零部件需求提升,中长期来看智能驾驶受益政策驱动和 AI 大模型推动产业化加速,智能化加快将有效拉动需求; 2)轻量化趋势加快,出于节能减排要求和性能提升考虑,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对轻量化的要求日益提升,新能源车的单车轻量化价值比重更高,因此新能源渗透率提升驱动轻量化需求保持高增。强阿尔法在于 1)镁合金业务技术优势明显,持续扩品类,受益镁合金零部件加速渗透; 2)汽车电动化重塑竞争格局,公司在新能源车领域取得更高份额,整体市占率提升; 3)海外产能充裕受益北美制造业回流。 通航飞机业务受益政策推动下产业化加速。 我国通航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潜力大。截止于 2021 年底,中美通航的官方数据显示,我国的飞行员数量只有美国的 11%,飞机起降场地数量只有美国的 5%,通用航空年飞行小时数只有美国的 5%,通用航空器数量更是只有美国的 2%,我国通航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潜力大。 政策端通航产业发展限制正在逐渐减少,产业运作环境趋于宽松与成熟,此外在机场和飞行服务保障体系等配套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公司控股子公司飞机工业是集自主研发、顶级设计、先进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全球化布局的全球前三强活塞式固定翼飞机制造商。对于国内市场,公司将通过引进新机型,卡位新基地, 新昌航空小镇、青岛莱西产业园先后落地, 助力国内通航产业加速发展。 盈利预测与估值 公司以汽车零部件与通航飞机两大业务双轮驱动业务增长。其中,汽车零部件业务受益于轻量化大趋势, 通航飞机受益于国内政策持续松绑与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营收分 别 为 179.26/214.89/258.78 亿 元 , 归 母 净 利 润 分 别 为10.52/13.47/17.15。 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相比,公司 2023-2025 年对应 PE 估值分别为 13.90/10.86/8.53,处于较低水平,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镁合金市场发展不及预期;通用飞机国内产业化进度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
国金证券日前发布有关云海金属的研报显示: 镁业龙头产业链完善,深加工业务推进产品结构升级。 公司深耕镁主业,实现上游原材料-中游冶炼-下游深加工的产业链布局。2022 年深加工产品营收占比增长至 27%,助力产品结构升级。 供给增加降低镁价,促进下游应用增长。 2021 年以来因环保政策限产影响,镁价急剧上涨后大幅下跌, 价格剧烈波动限制镁合金深加工应用。公司安徽宝镁 30 万吨/年原镁项目投产后,有效增加并稳定原镁供给, 我们预计镁价将处于缓慢下行区间。镁价下跌有助于拓展下游汽车镁合金结构件及建筑镁模板应用,形成“原镁供给增加-镁价下行-镁合金消费增长”的良性传导。 宝钢入主促进资源协同。 2023 年 6 月公司拟向宝钢金属定向增发0.62 亿股股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有息负债,完成后宝钢金属将持有公司 21.53%股权,成为公司控股股东。 目前该定增项目已获得深交所审核通过,尚需证监会同意注册。公司将依托宝钢金属良好资源拓宽客户渠道,加速打开轻量化市场。 扩产在即,产能及成本优势持续巩固。 1)原料端:公司巢湖云海拥有 300 万吨/年白云石产能,青阳项目 4000 万吨/年白云石将于 2023 年投产, 公司拟在兰州市永登县投建年产 30 万吨硅铁合金, 原料端自给率提升叠加竖罐炼镁先进技术巩固成本优势,富余白云石可外售增厚公司利润。 2)冶炼端:公司当前拥有 10万吨/年原镁和 20 万吨/年镁合金产能,待巢湖 5 万吨/年原镁、五台 10 万吨/年原镁及镁合金、青阳 30 万吨/年原镁及镁合金项目达产后,我们预测公司原镁和镁合金年产能将分别达到 55 万吨和 60 万吨,产能规模增量显著,对外销量持续提升。 3)深加工: 主要在建项目包括宝镁精密 15 万吨/年压铸件、重庆博奥1500 万件/年压铸件、巢湖云海精密 1000 万件/年方向盘骨架及200 万方/年建筑模板等,待深加工项目建成投产后,公司产业链将进一步延伸,产品附加值显著提升。 深加工研发持续,扩展镁合金应用场景。 公司与重庆大学合作研发车身一体化结构件压铸用镁合金材料, 成功试制出镁合金超大型汽车压铸结构件。与宝钢金属及重庆大学等相关技术研发团队合力开展镁基储氢研究,扩展镁合金应用新场景。 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 国金证券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营收分别为 109/150/205 亿元,预计实现归 母 净 利 润 分 别 为 5.11/10.87/16.72 亿 元 , EPS 分 别 为0.79/1.68/2.59 元, 对应 PE 分别为 27.76/13.05/8.49 倍。 参考镁铝合金压铸行业可比公司 2023 年 39 倍 PE 估值,考虑到公司国内镁行业龙头地位及未来成长性,给予 2023 年 30 倍 PE,目标价 23.72 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项目建设不及预期,镁价大幅波动,市场需求波动风险,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
》点击了解2023锡产业链峰会详情 锡业股份表示,铟是一种稀散金属,通常仅微量伴生于锡石和闪锌矿中,金属具有稀缺性。 供给端,受到锌原矿中含铟品位较低限制,原生铟供给相对稳定,而再生铟生产受相关因素等影响,供给弹性有限。 需求端,铟主要应用于生产液晶显示器和平板屏幕的ITO靶材、电子半导体、焊料和合金、光伏薄膜等领域。未来随着半导体产业稳步发展及光伏异质结产业化不断兑现,铟金属需求量有望持续增加,伴随着铟供需基本面的持续改善及战略价值不断凸显,有望支撑铟金属价格逐步向价值回归。 截止2022年12月31日,公司铟保有资源量为5,082吨,作为国内最大的原生铟生产基地,拥有铟冶炼产能60吨/年,2022年实现铟锭产量73吨,截至2022年末铟锭库存量157吨。 公司2023年铟产量目标为71吨。
金钼股份发布的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经公司初步测算,预计2023年1-6月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在13.30亿元至15.30亿元之间,同比上涨约100.01%至130.09%。2023年1-6月归属于母公司的扣除非经常损益的净利润在13.10亿元至15.10亿元之间,同比上涨约99.00%至129.38%。 谈到业绩变动的原因,金钼股份表示:报告期内,国际钼市场价格高位震荡,主要钼产品价格同比上涨,公司抢抓市场机遇,积极组织安排生产,优化产品结构,挖潜增效,产品盈利能力有效提升,本期业绩同比大幅上升。 金钼股份2022年年报中介绍了去年公司产品德产销量情况分析,去年年报显示:公司是全球钼行业内具有较强影响力的钼专业供应商,主要从事钼系列产品的生产、销售、研发及钼相关产品贸易经营业务,致力打造中国钼工业“航母”,积极推动钼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市场营销是公司当期收益的直接体现。 金钼股份在2022年年报中公告称:2022年在下游需求持续强劲和供应不畅等因素的综合交织影响下,中国及全球钼市场持续看涨,钼行业呈现周期上行、景气度明显向好的正增长趋势,全年MW氧化钼均价18.74美元/磅钼,最高涨至32美元/磅钼,国内钼精矿均价2816元/吨度,最高达到4300元/吨度,创近14年新高位。钼铁均价18.74万元/吨,钼粉均价35.13万元/吨,均大幅上涨。公 司及时调整营销节奏,优化市场布局和产品结构,实现营销活动与市场变化同频共振。全年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7%,其中化工金属产品销售量9284吨,再创历史新高。 金钼股份还在年报中介绍了自有矿山的情况。 对于钼行业格局与趋势,金钼股份在年报中表示:从行业来看,在近年来钼市场逐步走强的情况下,新的资本进入将有可能打破原有行业竞争态势和产业格局,钼行业面临新的竞争局面和发展趋势。从市场供需面来看,钼精矿价格处于相对高位,矿山企业利润比较丰厚,在产企业生产热情高,钼精矿产量将会维持在较高水平,同时面对高价原料市场需求受到一定抑制,加工企业成本倒挂,采购原料积极性降低,将会倒逼原料价格出现一定幅度的回落。预计随着需求逐步放量,钼市将会重新活跃,钼原料价格经过回调之后,市场将会重现达到新的平衡状态。 推荐阅读: 》3月钼价止涨并大幅走跌 4月价格能否回升?【SMM分析】 》钼价迭创新高!小金属连升三日 章源钨业等四股涨停 【SMM分析】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