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10个
据海关统计,2024年前7个月,我国货物贸易(下同)进出口总值24.8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同)增长6.2%。其中,出口14.26万亿元,增长6.7%;进口10.57万亿元,增长5.4%;贸易顺差3.69万亿元,扩大10.6%。按美元计价,前7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5万亿美元,增长3.5%。其中,出口2.01万亿美元,增长4%;进口1.49万亿美元,增长2.8%;贸易顺差5180亿美元,扩大7.9%。 2024年前7个月我国进出口主要特点: 一、一般贸易、加工贸易等进出口增长 前7个月,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16.08万亿元,增长4.9%,占我外贸总值的64.7%。其中,出口9.4万亿元,增长8%;进口6.68万亿元,增长0.9%。同期,加工贸易进出口4.33万亿元,增长3.2%,占17.4%。其中,出口2.73万亿元,下降0.2%;进口1.6万亿元,增长9.7%。 此外,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3.5万亿元,增长16.9%。其中,出口1.34万亿元,增长13.2%;进口2.16万亿元,增长19.3%。 二、对东盟、欧盟、美国和韩国进出口增长 前7个月,东盟为我第一大贸易伙伴,我与东盟贸易总值为3.92万亿元,增长10.5%,占我外贸总值的15.8%。其中,对东盟出口2.36万亿元,增长13.7%;自东盟进口1.56万亿元,增长5.9%;对东盟贸易顺差7935.5亿元,扩大33.2%。欧盟为我第二大贸易伙伴,我与欧盟贸易总值为3.22万亿元,增长0.4%,占13%。其中,对欧盟出口2.1万亿元,增长1.5%;自欧盟进口1.12万亿元,下降1.5%;对欧盟贸易顺差9850.8亿元,扩大5.1%。美国为我第三大贸易伙伴,我与美国贸易总值为2.72万亿元,增长4.1%,占11%。其中,对美国出口2.04万亿元,增长5.1%;自美国进口6839.1亿元,增长1.2%;对美国贸易顺差1.35万亿元,扩大7.2%。韩国为我第四大贸易伙伴,我与韩国贸易总值为1.32万亿元,增长8%,占5.3%。其中,对韩国出口6004.7亿元,下降0.6%;自韩国进口7201.1亿元,增长16.4%;对韩国贸易逆差1196.4亿元,扩大7倍。 同期,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计进出口11.72万亿元,增长7.1%。其中,出口6.56万亿元,增长7.7%;进口5.16万亿元,增长6.3%。 三、民营企业进出口两位数增长 前7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13.67万亿元,增长10.9%,占我外贸总值的55.1%,比去年同期提升2.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9.22万亿元,增长10%,占我出口总值的64.7%;进口4.45万亿元,增长12.8%,占我进口总值的42.1%。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7.28万亿元,增长1%,占我外贸总值的29.3%。其中,出口3.92万亿元,增长1%;进口3.36万亿元,增长1.1%。国有企业进出口3.82万亿元,增长0.7%,占我外贸总值的15.4%。其中,出口1.1万亿元,增长1.8%;进口2.72万亿元,增长0.3%。 四、机电产品占出口比重近6成,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 、集成电路和汽车出口增长 前7个月,我国出口机电产品8.41万亿元,增长8.3%,占我出口总值的59%。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 8158.8亿元,增长11.6%;集成电路6409.1亿元,增长25.8%;汽车4628.6亿元,增长20.7%;手机4547.4亿元,下降1.3%。同期,出口劳密产品2.43万亿元,增长5.1%,占17%。其中,服装及衣着附件6322.9亿元,增长1.6%;纺织品5745.3亿元,增长6%;塑料制品4372.1亿元,增长10%。出口农产品4031.2亿元,增长4.6%。 五、铁矿砂、煤和天然气等主要大宗商品进口量增加 前7个月,我国进口铁矿砂7.14亿吨,增加6.7%,进口均价(下同)每吨826.1元,上涨5.4%;原油 3.18亿吨,减少2.4%,每吨4322.3元,上涨8.1%;煤2.96亿吨,增加13.3%,每吨713.9元,下跌14.9%;天然气7544.2万吨,增加12.9%,每吨3477.7元,下跌9%;大豆5833.3万吨,减少1.3%,每吨3658.2元,下跌15.4%;成品油 2832万吨,增加4.6%,每吨4387.3元,上涨10.3%。此外,进口初级形状的塑料1677万吨,增加1.6%,每吨1.08万元,下跌1.1%;未锻轧铜及铜材320.1万吨,增加5.4%,每吨6.68万元,上涨9.9%。 同期,进口机电产品3.88万亿元,增长10.7%。其中,集成电路3081.8亿个,增加14.5%,价值1.51万亿元,增长14.4%;汽车40.2万辆,减少2.5%,价值1631.9亿元,下降7.4%。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7月30日上午10时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海关总署副署长赵增连等出席介绍情况,并答记者问。 海关总署:我国外贸年均增长近1.6万亿元 货物贸易总额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 海关总署相关负责人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外贸年均增长近1.6万亿元,相当于一个中等规模国家的年进出口总额。我国货物贸易总额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已成为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外贸企业数比2012年翻了近一番。这些数据客观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外贸规模更大、结构更优、活力更强。 今年上半年我国外贸首次突破21万亿元 规模再创新高 会上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海关严守国门安全,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我国外贸实现跨越式增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外贸年均增长近1.6万亿元,2023年外贸进出口总值(41.76万亿元)较2012年增长了17万亿元,这个数字放在2023年世界各国贸易排行榜中,排名靠前(第四位);同期海关监管货物量也大幅增长54.5%。我国货物贸易总额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已成为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外贸企业数比2012年翻了近一番。汽车、集成电路、锂电池等高技术、高附加值、绿色产品2023年出口较2012年分别增长8倍、1.8倍、15.2倍。今年上半年,我国外贸首次突破21万亿元,规模再创新高。我国外贸实现跨越式增长,进入新时代,外贸蛋糕更大了,高质量发展的含金量也更足了。 海关总署:支持跨境电商、海外仓、市场采购、保税维修等新业态新模式的规范发展 海关总署副署长赵增连表示,下一步,海关将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要求,进一步支持打造制度型开放新高地建设,持续推进综合保税区政策创新和监管改革,优化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关监管制度创新机制,建立与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相适应的海关监管模式,营造有利于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制度环境,支持跨境电商、海外仓、市场采购、保税维修等新业态新模式的规范发展。加强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充分发挥海关对外合作磋商机制作用,努力推动消除国外不合理的技贸措施,为外贸经营主体保驾护航,推动外贸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海关总署:有些论调炒作我国新能源产业所谓产能过剩 这实际上是伪命题 赵增连表示,前段时间,有些论调炒作我国新能源产业所谓产能过剩,这实际上是伪命题,它既不切合实际,也有违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比如电动汽车,国际能源署测算,到2030年,全球电动汽车的销量将会达到4500万辆左右,这个数字相当于2023年全球销量的3倍、中国产量的5倍,我国的新能源产品不仅不过剩,反而丰富了全球的绿色供给,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了中国力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绿色发展的政策制度保障,未来中国的绿色产业一定会发展得更好。 海关总署:将稳妥有序扩大农食产品市场准入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表示,下一步,海关将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进一步深化进口通关监管创新,支持进博会、消博会等重要开放平台建设。近期,我们也出台了《海关支持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便利措施》,发布了《海关通关须知》,助力参展企业便利通关。我们还将稳妥有序扩大农食产品市场准入,创新检验检疫模式,扩大“先放后检”、第三方采信等试点范围,为扩大进口提供更优的通关监管和服务,让中国的大市场成为世界的大机遇。 海关总署:做好新一轮通关政策储备和供给 助力企业减负降本 吕大良表示,当前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地缘政治风险也较高,部分国家推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对全球产供链造成的干扰也逐步显现,您提到的红海危机等导致的航运堵塞、运费上涨,进一步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压力,下半年外贸保持增长,我们认为还是面临不少挑战。当然,前行路上有风有雨也是一个常态。有国内超大规模市场和产业体系配套完整优势作支撑,有各项稳外贸政策举措保驾护航,特别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外贸体制改革作出了战略部署,必将为我国外贸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我国外贸也必将行稳致远。海关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落实好各项稳外贸政策措施,推动拓展中间品贸易,助力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扩大进口,支持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发展,着力巩固外贸向好态势。同时,我们也将密切跟踪形势变化,加强数据监测分析,做好新一轮通关政策储备和供给,助力企业减负降本,全力服务外贸质升量稳。 海关总署:正在研究推广跨境电商出口货物“先查验后装运”模式 吕大良表示,下一步,海关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完善有利于跨境电商发展的海关监管制度。目前,我们正在研究推广跨境电商出口货物“先查验后装运”模式,以及扩大跨境电商零售出口跨关区退货试点范围等措施。我们还将不断优化完善海关跨境电商通关服务系统功能,进一步简化流程、优化服务,更好满足广大消费者和企业“买全球、卖全球”的需要。总之,就是要让大家的购物体验更加顺畅,助力我国跨境电商持续高质量发展。 海关总署:持续优化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工作机制 海关总署副署长赵增连表示,下一步,将坚决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要求,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持续优化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工作机制,全面推进口岸“边境”环节和“边境后”环节的便利化措施落地落实,提升进出口全链条货物通关效能和物流效率。二是通过将“海关关长送政策上门”和“企业问题清零”等好的经验做法制度化、机制化,进一步助企纾困,落实高级认证企业17条便利措施,提升经营主体的获得感。三是通过深化改革和科技赋能双轮驱动,进一步增强改革创新的系统集成,强化口岸设施和数据共享。 海关总署:力争到2026年建成智慧海关基本框架 海关总署综合业务司负责人林少滨表示,下一步,将聚焦流程优化、信息互通、系统集成,着力加快智慧海关建设进度,既注重稳中求进,也注重突出重点,我们的目标是力争到2026年建成智慧海关基本框架,到2029年形成智慧海关完整体系。
随着部分国家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关税政策推进趋紧,2024年中国整车海外销量愈发受到市场关注。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为:中汽协)最新统计显示:6月,我国汽车出口48.5万辆,环比增长0.7%,同比增长26.9%。其中乘用车出口40.3万辆,环比增长1.4%,同比增长29.1%;商用车出口8.2万辆,环比下降2.5%,同比增长16.9%。 今年1-6月,我国汽车出口279.3万辆,同比增长30.5%。乘用车出口233.9万辆,同比增长31.5%;商用车出口45.4万辆,同比增长25.7%。 整体来看,今年上半年,无论是总量还是环比、同比增长指数,我国整车出口皆仍保持向上增长的态势。 奇瑞反超上汽,海外出口“第一把交椅”易主 从整车企业维度来看,今年上半年,有几家重点车企整车海外出口表现尤其吸睛。 首先是奇瑞和上汽之间的位置互换。 根据中汽协公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奇瑞实现整车海外出口53.2万辆,位列我国整车出口量榜首。上汽则以43.9万辆海外出口量紧随其后,与奇瑞海外出口量差距并不大。 但要知道,在2023年,上汽集团共出口整车48.3万辆,‌位居所有自主品牌之首。同期内,‌奇瑞的整车出口量为39.4万辆,‌位居所有自主品牌车企的第二位。‌ 较为明显的对比是,和2023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奇瑞海外出口量上涨10.14%,而上汽则下滑了9.1%,是整车出口排名前10的国内汽车企业里,唯一下滑的一家。 实际上,上汽今年上半年遗憾丢失中国整车海外出口“第一把交椅”早有预警。 今年1-4月,上汽出口及海外市场销量为31.9万辆,同比减少8.1%。与此同时,奇瑞汽车1-4月出口量达到34.2万辆,同比增长超过三分之一,超越上汽成为出口量第一的车企。 究其原因,首当其冲的是上汽销量主要由三家合资车企支撑,且今年以来,合资车企受到了新能源汽车的不少冲击。 尤其是上汽通用旗下的别克、‌雪佛兰、‌凯迪拉克三大品牌在燃油车时代的辉煌不再,‌新能源转型步伐缓慢,‌使得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渐失去优势。‌ 此外,自2023年至今,上汽进行了一系列高管团队调整,以重振汽车销量。纵观上汽高层变动,盖世汽车发觉,该公司大多聚焦于新能源领域。 比如去年年底,上汽集团宣布重大人事调整——上汽大众总经理贾健旭、智己汽车CEO蒋峻、上汽乘用车分公司总经理兼飞凡汽车CEO吴冰升任上汽集团副总裁。今年1月,上汽宣布,原华域汽车总经理王骏接替吴冰出任上汽乘用车分公司总经理、飞凡汽车CEO。 从目前销量数据来看,上汽的高层团队调整似乎仍待“长期效应”。 而奇瑞能在整车海外出口方面表现持续强劲,大多与俄罗斯市场的汽车需求爆发有关。 作为中国汽车最大的出口国,俄罗斯仍以燃油车为主,延续上一年较为强势的增长态势。今年1~5月,俄罗斯本土最畅销的乘用车前十排名中,除了本土品牌拉达、合资品牌BELGEE外,其余皆为中国本土品牌,包括哈弗、吉利、长安以及奇瑞五个子品牌。 根据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统计的数据,今年前5月,奇瑞在俄罗斯共卖出10.57万辆汽车,是整车出口俄罗斯最多的汽车公司。反观上汽,该公司在俄罗斯市场几乎没有布局。 比亚迪出口同比增长160%,新能源海外增长潜力巨大 还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销量“王者”——比亚迪,以20.7万辆整车出口量排名第五。 这主要是因为,由于海外市场对汽车动力类型接受度的差异,现阶段我国汽车出口仍以传统燃料车为主。 根据中汽协数据,今年6月,我国传统燃料车出口39.9万辆,环比增长4.2,同比增长31.1%;今年上半年,传统燃料车出口218.8万辆,同比增长36.2%。 对比来看,今年6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8.6万辆,环比下降13.2%,同比增长10.3%;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出口60.5万辆,同比增长13.2%。 但需要补充的是,比亚迪整车海外出口的增长指数却是众多车企中增长幅度最大的。 从同比增速来看,今年上半年,比亚迪出口同比增长160%;长城汽车同比增长62.6%;长安汽车同比增长60.4%。 为此,业内不少投资机构纷纷看好比亚迪整车海外出口的巨大增长潜力。 据悉,摩根大通近日将比亚迪未来一年的A股目标价上调超过80%至440元,并上调今年的销量预估至400万辆。 摩根大通预计,到2026年比亚迪全球交付量将达到600万辆,其中约四分之一来自海外市场。此前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透露,今年销量预计将在2023年基础上增长至少20%。据此计算,比亚迪内部的2024年销量目标约为360万辆。 该机构预计不无道理。据悉,比亚迪是今年上半年出口增速最快和新能源车出口数量最多的的汽车品牌。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李颜伟向业内媒体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出口数量高达20.3万辆,而奇瑞和名爵的新能源车出口量分别为1.4万辆和3.9万辆。 此外,长安汽车以28.5万辆整车海外出口量排名第三;吉利以24.2万辆整车海外出口量排名第四;长城汽车以20.2万辆整车出口量排名第六;特斯拉以14.8万辆整车出口量排名第七;江汽以12万辆整车出口量排名第八;北汽以11.7万辆整车出口量排名第九,东风以11.2万辆整车出口量排名第十。 欧洲——新能源出海重要“腹地”,机遇与挑战并存 根据中汽协整理的海关总署数据,从中国整车出口目的地来看,今年1-5月,我国汽车出口量排名前十的国家中,俄罗斯、墨西哥和比利时出口量位居前三。同期内,新能源汽车出口海外市场前三为:巴西、比利时和英国。 聚焦于新能源整车出口的前三海外市场,其中欧洲国家占据三分之二。 而近年来,欧洲针对我国汽车产业出台了一系列加紧关税政策,对我国汽车出海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不利影响。 以上汽为例。7月4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开始对中国进口的纯电动汽车实施临时反补贴税。其中,上汽加征税率高达37.6%。叠加上欧盟现有的10%汽车进口关税税率,这意味着上汽进入欧盟市场的总关税将达到47.6%。 在上汽发布的2023年出海报告中,其去年欧洲市场的销量达到了33万辆。同期内,上汽MG年在欧洲市场共销售了超过23万辆汽车,占中国品牌欧洲总销量的70%,占其总出口量(超120万辆)的两成。 目前,上汽要求欧盟委员会针对关税问题举办听证会,但或许该关税门槛仍会在短期内对上汽欧洲销量造成困扰。 此外,盖世汽车注意到,近期,除却欧洲,其他国家也有重新调整汽车关税的迹象。 比如巴西对电动汽车的进口税已降至零,为了保护国内汽车产业,巴西决定从今年开始恢复征税。 根据巴西总统卢拉政府启动的时间表,进口电动汽车的关税税率将从目前的10%提高到7月份的18%,并预计在2026年7月最终达到35%。 无独有偶,7月初,有外媒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加拿大正考虑效仿美国和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额外关税。 这一动向在7月2日有了新的进展:加拿大政府宣布将启动为期30天的公众咨询,针对中国产电动汽车进口的一系列措施征求意见。 官方咨询文件显示,加拿大政府希望了解是否需要采取额外行动,包括但不限于制定进一步的政策指导、加强监管,或是限制中国在加拿大电动汽车供应链中的交易和投资等。 为应对海外各国的关税“门槛”,中国车企大多采取海外建厂的措施。 比如今年4月,奇瑞收购了原日产汽车位于西班牙巴塞罗那的工厂,预计今年年底将在该工厂开始生产电动汽车,同时考虑建设第二座工厂来支持奇瑞在欧洲的中长期计划。 比亚迪目前已在巴西、匈牙利、泰国等多个海外地区投资建厂,新能源汽车足迹已经遍布88个国家和地区的超400个城市。
今年上半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货物贸易进出口质量持续提升、规模较快增长。 据海关统计,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1.1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同)增长6.1%。其中,出口12.13万亿元,增长6.9%;进口9.04万亿元,增长5.2%;贸易顺差3.09万亿元,扩大12%。按美元计价,上半年,我国进出口总值2.98万亿美元,增长2.9%。其中,出口1.71万亿美元,增长3.6%;进口1.27万亿美元,增长2%;贸易顺差4350亿美元,扩大8.6%。上半年我国进出口主要特点: 一、贸易规模再创新高,季度走势持续向好 上半年,我国进出口规模历史同期首次超过21万亿元;进出口增速逐季加快,二季度增长7.4%,较一季度和去年四季度分别高2.5个、5.7个百分点,外贸向好势头得到进一步巩固。 二、一般贸易、加工贸易、保税物流进出口均增长 上半年,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13.76万亿元,增长5.2%,占我外贸总值的65%。其中,出口8.01万亿元,增长8.5%;进口5.75万亿元,增长1%。同期,加工贸易进出口3.66万亿元,增长2.1%,占17.3%。其中,出口2.32万亿元,下降1.3%;进口1.34万亿元,增长8.5%。 此外,我国以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2.96万亿元,增长16.6%。其中,出口1.12万亿元,增长13.2%;进口1.84万亿元,增长18.9%。 三、对东盟、美国、韩国进出口增长 上半年,东盟为我第一大贸易伙伴,我与东盟贸易总值为3.36万亿元,增长10.5%,占我外贸总值的15.9%。其中,对东盟出口2.03万亿元,增长14.2%;自东盟进口1.33万亿元,增长5.2%;对东盟贸易顺差6994.9亿元,扩大36.5%。欧盟为我第二大贸易伙伴,我与欧盟贸易总值为2.72万亿元,下降0.7%,占12.8%。其中,对欧盟出口1.78万亿元,增长0.5%;自欧盟进口9388.7亿元,下降2.9%;对欧盟贸易顺差8376.7亿元,扩大4.6%。美国为我第三大贸易伙伴,我与美国贸易总值为2.29万亿元,增长2.9%,占10.8%。其中,对美国出口1.71万亿元,增长4.7%;自美国进口5779.7亿元,下降2%;对美贸易顺差1.14万亿元,扩大8.4%。韩国为我第四大贸易伙伴,我与韩国贸易总值为1.13万亿元,增长7.6%,占5.3%。其中,对韩国出口5169.5亿元,下降0.6%;自韩国进口6090.2亿元,增长15.7%;对韩贸易逆差920.7亿元,扩大14.3倍。 同期,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计进出口10.03万亿元,增长7.2%。其中,出口5.62万亿元,增长8.4%;进口4.41万亿元,增长5.8%。 四、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国有企业进出口均增长 上半年,民营企业进出口11.64万亿元,增长11.2%,占我外贸总值的55%,比去年同期提升2.5个百分点。其中,出口7.87万亿元,增长10.7%,占我出口总值的64.9%;进口3.77万亿元,增长12.3%,占我进口总值的41.8%。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6.17万亿元,增长0.2%,占我外贸总值的29.1%。其中,出口3.31万亿元,下降0.1%;进口2.86万亿元,增长0.5%。国有企业进出口3.31万亿元,增长1.2%,占我外贸总值的15.6%。其中,出口9312.8亿元,增长1.9%;进口2.37万亿元,增长1%。 五、机电产品占出口比重近6成,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集成电路和汽车出口增长 上半年,我国出口机电产品7.14万亿元,增长8.2%,占我出口总值的58.9%。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6837.7亿元,增长10.3%;集成电路5427.4亿元,增长25.6%;汽车3917.6亿元,增长22.2%;手机3882.8亿元,下降1.7%。同期,出口劳密产品2.07万亿元,增长6.6%,占17.1%。其中,服装及衣着附件5244.3亿元,增长3%;纺织品4926.7亿元,增长6.5%;塑料制品3776.4亿元,增长11.7%。出口农产品3444.3亿元,增长5.2%。 此外,出口钢材5340万吨,增加24%;成品油3009.4万吨,减少3.8%;肥料1260.6万吨,减少0.8%。 六、铁矿砂、煤、天然气等主要大宗商品进口量增加 上半年,我国进口铁矿砂6.11亿吨,增加6.2%,进口均价(下同)每吨841.8元,上涨7%;原油2.75亿吨,减少2.3%,每吨4316.3元,上涨7.9%;煤2.5亿吨,增加12.5%,每吨716.3元,下跌17%;天然气6465.2万吨,增加14.3%,每吨3488.5元,下跌10.5%;大豆4848.1万吨,减少2.2%,每吨3691.4元,下跌15.8%;成品油2507.6万吨,增加9.9%,每吨4330.6元,上涨7.9%。此外,进口初级形状的塑料1420.2万吨,增加0.1%,每吨1.08万元,下跌1%;未锻轧铜及铜材276.3万吨,增加6.8%,每吨6.59万元,上涨8.6%。 同期,进口机电产品3.25万亿元,增长10.1%。其中,集成电路2588.9亿个,增加14.1%,价值1.27万亿元,增长14.4%;汽车33.2万辆,减少4.1%,价值1323.5亿元,下降11.8%。
据《韩国中央日报》(Korea JoongAng Daily)报道,得益于高利润混合动力汽车和SUV车型销量的攀升,韩国今年上半年的汽车出口额创新高。 根据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和韩国贸易协会(KITA)的数据,今年1-6月份,韩国的汽车出口额为370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357亿美元增长3.8%。其中,向美国的汽车出口额同比劲增30%至185亿美元,占该国汽车出口总额的49.9%,使美国成为韩国最大的汽车出口伙伴;向欧盟市场的出口额减少30%;向中东的出口额下跌18.7%。 若按动力类型来看,今年上半年,韩国电动汽车的出口额因全球电动汽车需求停滞而减少17.6%;混合动力汽车和内燃机汽车(如汽油和柴油动力汽车)的出口有所增长。其中,混合动力汽车的出口额同比增长19.5%,内燃机汽车的出口额同比上涨7.2%。 此外,韩国专家们还看好韩国下半年的汽车出口前景。韩国汽车协会(Korea Automobile & Mobility Association)预测称,2024年,韩国汽车出口额将达到747亿美元,同比增长5.4%,创下历史新高;若计入汽车零部件,韩国今年的汽车出口额将达到980亿美元,而这主要是得益于“欧洲销量复苏”和“电动汽车新车型的推出”。 但是专家们也警告称,即将到来的美国大选可能会对韩国制造商构成威胁,特别是如果特朗普再次当选的话。拜登在其任期内大力推行《通胀削减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等政策,但特朗普可能会减少针对清洁能源的激励措施和缩小税收抵免的规模。
SMM6月23日讯: 据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5月份我国预焙阳极出口量为19.95万吨,同比增加76.83%,环比增加19.58%。粗略计算5月份预焙阳极出口单价约为683.85美元/吨,同比减少26.23%,环比增加1.52%。2024年我国预焙阳极累计出口总量为84.68万吨,同比增加17.93%. 从国内出口地区来看,2024年5月预焙阳极国内出口地区主要集中在山东、江苏及湖南地区,其中山东地区出口总量为16.61万吨,占总量的83%,居于首位;其次为江苏地区出口总量为1.61万吨,占总量的8%,然后为湖南地区出口总量为1.40万吨,占总量的7%。 从出口国家来看,2024年5月国内预焙阳极出口国为12个,其中主要出口国家为马来西亚、加拿大及阿联酋,占总出口量的54%。其中至马来西亚的预焙阳极出口总量约为5.21万吨,占出口总量的26%,环比上月减少0.65万吨;至加拿大的预焙阳极出口总量约为3.24万吨,占出口总量的16%,环比上月增加1.32万吨;至阿联酋预焙阳极出口总量分别为2.47万吨,占总量的12%,环比上月增加1.61万吨。 总体来看,2024年5月预焙阳极的出口量较上月增量明显,尤其是出口至加拿大、阿联酋、冰岛和印度尼西亚的订单增幅较为明显。在价格方面,由于国内原料市场价格上涨,预焙阳极的出口价格略有提升。出口订单主要以年度合同为主,月度出口量则受船期影响而有所波动。近期,新一年度的预焙阳极出口订单开始洽谈。根据SMM对海外电解铝厂开工状况的分析,预计明年的预焙阳极出口订单将稳中有增。
据海关统计,2024年前5个月,我国货物贸易(下同)进出口总值17.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同)增长6.3%。其中,出口9.95万亿元,增长6.1%;进口7.55万亿元,增长6.4%;贸易顺差2.4万亿元,扩大5.2%。按美元计价,前5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2.46万亿美元,增长2.8%。其中,出口1.4万亿美元,增长2.7%;进口1.06万亿美元,增长2.9%;贸易顺差3372亿美元,扩大1.8%。 2024年前5个月我国进出口主要特点: 一、一般贸易、加工贸易、保税物流进出口均增长 前5个月,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11.4万亿元,增长5.6%,占我外贸总值的65.1%。其中,出口6.56万亿元,增长7.9%;进口4.84万亿元,增长2.7%。同期,加工贸易进出口3.02万亿元,增长1.6%,占17.3%。其中,出口1.91万亿元,下降2.3%;进口1.11万亿元,增长9.1%。 此外,我国以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2.42万亿元,增长16.5%。其中,出口9163.9亿元,增长12.5%;进口1.51万亿元,增长19.2%。 二、对东盟、美国、韩国进出口增长 前5个月,东盟为我第一大贸易伙伴,我与东盟贸易总值为2.77万亿元,增长10.8%,占我外贸总值的15.8%。其中,对东盟出口1.67万亿元,增长13.5%;自东盟进口1.1万亿元,增长7%;对东盟贸易顺差5791.9亿元,扩大28.1%。欧盟为我第二大贸易伙伴,我与欧盟贸易总值为2.23万亿元,下降1.3%,占12.7%。其中,对欧盟出口1.45万亿元,下降0.7%;自欧盟进口7743.7亿元,下降2.5%;对欧盟贸易顺差6780.2亿元,扩大1.5%。美国为我第三大贸易伙伴,我与美国贸易总值为1.87万亿元,增长2%,占10.7%。其中,对美国出口1.39万亿元,增长3.6%;自美国进口4804.5亿元,下降2.6%;对美贸易顺差9111.8亿元,扩大7.2%。韩国为我第四大贸易伙伴,我与韩国贸易总值为9274.3亿元,增长7.4%,占5.3%。其中,对韩国出口4238亿元,下降2%;自韩国进口5036.3亿元,增长16.8%;对韩贸易逆差798.3亿元,去年同期为贸易顺差15.4亿元。 同期,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计进出口8.31万亿元,增长7.2%。其中,出口4.64万亿元,增长7.9%;进口3.67万亿元,增长6.4%。 三、民营企业、国有企业进出口增长 前5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9.58万亿元,增长11.5%,占我外贸总值的54.7%,比去年同期提升2.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6.45万亿元,增长10.2%,占出口总值的64.8%;进口3.13万亿元,增长14.2%,占进口总值的41.5%。国有企业进出口2.79万亿元,增长1.9%,占我外贸总值的15.9%。其中,出口7650.2亿元,增长1.4%;进口2.02万亿元,增长2.1%。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5.09万亿元,下降0.1%,占我外贸总值的29.1%。其中,出口2.72万亿元,下降1.2%;进口2.37万亿元,增长1.2%。 四、机电产品占出口比重近6成,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集成电路和汽车出口增长 前5个月,我国出口机电产品5.87万亿元,增长7.9%,占出口总值的59%。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5544.6亿元,增长9.9%;集成电路4447.3亿元,增长25.5%;汽车3297亿元,增长23.8%;手机3296.8亿元,下降2.8%。同期,出口劳密产品1.69万亿元,增长7.1%,占17%。其中,服装及衣着附件4170.9亿元,增长3.5%;纺织品4058.2亿元,增长6.1%;塑料制品3116.7亿元,增长12.1%。出口农产品2831.1亿元,增长3.9%。 此外,出口钢材4465.5万吨,增加24.7%;成品油2472.4万吨,减少7.7%;肥料964.8万吨,减少2.3%。 五、铁矿砂、煤、天然气和大豆等主要大宗商品进口量增加 前5个月,我国进口铁矿砂5.14亿吨,增加7%,进口均价(下同)每吨860.7元,上涨8.1%;原油2.29亿吨,减少0.4%,每吨4310.9元,上涨6.8%;煤2.05亿吨,增加12.6%,每吨721.9元,下跌18.1%;天然气5427.6万吨,增加17.4%,每吨3504.6元,下跌12.6%;大豆3736.9万吨,减少5.4%,每吨3759.7元,下跌15.5%;成品油2210.7万吨,增加20.1%,每吨4265.9元,上涨5.2%。此外,进口初级形状的塑料1197.6万吨,增加1.3%,每吨1.07万元,下跌1.3%;未锻轧铜及铜材232.7万吨,增加8.8%,每吨6.44万元,上涨5.9%。 同期,进口机电产品2.68万亿元,增长11.9%。其中,集成电路2136.5亿个,增加14.9%,价值1.05万亿元,增长17.1%;汽车27.1万辆,减少4.5%,价值1072.4亿元,下降13.4%。 推荐阅读: 》海关总署:5月出口同比增长11.2% 进口同比增长5.2%
记者今天(6月7日)从海关总署获悉,今年前5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7.5万亿元,外贸向好势头不断巩固。 据海关统计,今年前5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7.5万亿元,同比增长6.3%。其中,出口9.95万亿元,增长6.1%;进口7.55万亿元,增长6.4%。 5月当月,进出口3.71万亿元,同比增长8.6%。其中,出口2.15万亿元,增长11.2%;进口1.56万亿元,增长5.2%。 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表示,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外贸向好势头不断巩固。5月当月,我国进出口同比增长8.6%,月度增速进一步加快。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我国出口9.95万亿元,增长6.1%。其中,船舶、电动汽车、家用电器出口增速较快,分别增长100.1%、26.3%、17.8%。 我国进口7.55万亿元,增长6.4%。其中,中间品进口6.07万亿元,增长7.4%。自越南、德国、法国、智利等农产品进口分别增长12.7%、20.5%、8.6%、13.7%。
据海关总署消息,2024年前4个月,我国货物贸易(下同)进出口总值13.8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同)增长5.7%。其中,出口7.81万亿元,增长4.9%;进口6万亿元,增长6.8%;贸易顺差1.81万亿元,收窄0.7%。按美元计价,前4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94万亿美元,增长2.2%。其中,出口1.1万亿美元,增长1.5%;进口8439.1亿美元,增长3.2%;贸易顺差2556.6亿美元,收窄3.9%。 2024年前4个月我国进出口主要特点: 一、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加工贸易进出口由负转正 前4个月,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8.98万亿元,增长5.3%,占我外贸总值的65.1%。其中,出口5.14万亿元,增长6.6%;进口3.84万亿元,增长3.6%。同期,加工贸易进出口2.39万亿元,增长0.8%,占17.3%。其中,出口1.5万亿元,下降3.8%;进口8830.8亿元,增长9.7%。 此外,我国以保税物流方式进出口1.92万亿元,增长14.9%。其中,出口7280亿元,增长11.6%;进口1.19万亿元,增长16.9%。 二、对东盟、美国、韩国进出口增长 前4个月,东盟为我第一大贸易伙伴,我与东盟贸易总值为2.18万亿元,增长8.5%,占我外贸总值的15.8%。其中,对东盟出口1.32万亿元,增长10%;自东盟进口8621.8亿元,增长6.1%;对东盟贸易顺差4560.1亿元,扩大18.1%。欧盟为我第二大贸易伙伴,我与欧盟贸易总值为1.75万亿元,下降1.8%,占12.7%。其中,对欧盟出口1.14万亿元,下降1.5%;自欧盟进口6120亿元,下降2.3%;对欧盟贸易顺差5270.5亿元,收窄0.7%。美国为我第三大贸易伙伴,我与美国贸易总值为1.47万亿元,增长1.1%,占10.6%。其中,对美国出口1.08万亿元,增长2.4%;自美国进口3870.6亿元,下降2.5%;对美贸易顺差6924.1亿元,扩大5.4%。韩国为我第四大贸易伙伴,我与韩国贸易总值为7287亿元,增长5.5%,占5.3%。其中,对韩国出口3333亿元,下降4.2%;自韩国进口3954亿元,增长15.2%;对韩贸易逆差621亿元,去年同期为贸易顺差46.4亿元。 同期,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计进出口6.54万亿元,增长6.4%。其中,出口3.64万亿元,增长6.7%;进口2.9万亿元,增长6%。 三、民营企业、国有企业进出口增长 前4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7.54万亿元,增长10.7%,占我外贸总值的54.6%,比去年同期提升2.5个百分点。其中,出口5.06万亿元,增长9%,占出口总值的64.7%;进口2.48万亿元,增长14.4%,占进口总值的41.4%。国有企业进出口2.21万亿元,增长2%,占我外贸总值的16%。其中,出口5960亿元,下降0.7%;进口1.61万亿元,增长3%。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4.02万亿元,下降0.7%,占我外贸总值的29.1%。其中,出口2.14万亿元,下降2.1%;进口1.88万亿元,增长1.1%。 四、机电产品占出口比重近6成,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集成电路和汽车出口增长 前4个月,我国出口机电产品4.62万亿元,增长6.9%,占出口总值的59.2%。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4349.2亿元,增长9.7%;集成电路3552.4亿元,增长23.5%;手机2667.6亿元,下降5.5%;汽车2548.5亿元,增长24.9%。同期,出口劳密产品1.32万亿元,增长6.9%,占17%。其中,服装及衣着附件3236.3亿元,增长3.3%;纺织品3145.9亿元,增长4.6%;塑料制品2460.2亿元,增长11.8%。出口农产品2224.3亿元,增长2.6%。 此外,出口钢材3502.4万吨,增加27%;成品油1937.3万吨,减少11.5%;肥料705.6万吨,减少4.2%。 五、铁矿砂、原油、煤和天然气等主要大宗商品进口量增加 前4个月,我国进口铁矿砂4.12亿吨,增加7.2%,进口均价(下同)每吨890.6元,上涨10.5%;原油1.82亿吨,增加2%,每吨4256.2元,上涨5.6%;煤1.61亿吨,增加13.1%,每吨732.3元,下跌18.9%;天然气4300万吨,增加20.7%,每吨3532.3元,下跌15%;大豆2714.8万吨,减少2.9%,每吨3875.2元,下跌14.7%;成品油1773.2万吨,增加28.6%,每吨4225.5元,上涨3.5%。此外,进口初级形状的塑料963万吨,增加1.3%,每吨1.06万元,下跌1.9%;未锻轧铜及铜材181.3万吨,增加7%,每吨6.27万元,上涨2.8%。 同期,进口机电产品2.12万亿元,增长11.6%。其中,集成电路1680.1亿个,增加14.8%,价值8325亿元,增长15.9%;汽车20.8万辆,减少7.6%,价值832.8亿元,下降17.1%。
SMM4月25日讯: 据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3月份我国预焙阳极出口量为19.27万吨,同比增加67.59%,环比增加50.69%。粗略计算3月份预焙阳极出口单价约为671.31美元/吨,同比减少40.82%,环比增加2.46%。2024年一季度我国预焙阳极累计出口总量为48.06万吨,同比增加10.14%。 从国内出口地区来看,2024年3月预焙阳极出口集中在山东、江苏及广东地区,其中山东地区出口总量为14.90万吨,占总量的77%,居于首位;其次为江苏地区出口总量为1.66万吨,占总量的9%,然后为广东地区出口总量为1.21万吨,占总量的9%。从今年的海关数据可以看出,广东地区逐渐加入至我国预焙阳极主要出口省份的行列。 从出口国家来看,2024年3月国内预焙阳极主要出口国家为马来西亚、加拿大及阿联酋,占总出口量的50%左右。其中至马来西亚的预焙阳极出口总量约为3.9万吨,占出口总量的20%,同比减少18.9%;至阿联酋的预焙阳极出口总量约为4.74万吨,占出口总量的16%,同比增加21.06%;至加拿大及挪威预焙阳极出口总量分别为3.48和3.45万吨,占总量的12%,至加拿大的出口量同比减少20.41%,至挪威的出口量同比增加12.01%。 总体来看,2024年3月预焙阳极的出口量较前两个月明显增加,增量主要是体现在出口至加拿大、冰岛及印度尼西亚的出口量上,合计增加5.14万吨。据SMM了解2024年的出口订单表现尚可,与2023年相比稳中有增,且增幅主要体现在东南亚市场。目前海外市场电解铝企业运行情况暂时没有较大变动,SMM预计二季度我国预焙阳极出口量环比持稳为主。出口价格方面,因二季度原料石油焦价格因下游需求回暖及炼厂检修等原因向好运行,预计二季度预焙阳极出口价格随着原料价格波动略有增加。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