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3769个
1月22日,晶科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上海晶科拟将其持有的9家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公司100%股权转让给电投徽融新能源有限公司(简称“电投徽融”),转让价格为8784.03万元,此次交易涉及的光伏电站装机容量合计约55.79MW。 晶科科技称,基于公司优化自持电站收益质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核心目的,同时结合该批项目应收国补的发放时间较长等因素,此次交易的最终定价略低于目标公司的账面净资产值,对公司2024年度净利润将带来小额的不利影响,具体影响金额以年度审计确认的结果为准。但是,现金流方面,公司对本批项目的资金投入总额约13,704万元(含初始资本金投入及股东借款),通过此次交易以及经营期间项目公司通过归还股东借款及现金分红方式支付给公司的资金总额为22,190万元,因此本批项目可实现整体现金净流入金额8486万元。
1月22日,大唐新能源发布公告称,2023年12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统称“集团”)按合并报表口径完成发电量321.088万兆瓦时,较2022年同比减少5.08%。其中,完成风电发电量302.522万兆瓦时,较2022年同比减少7.52%;光伏发电量18.566万兆瓦时,较2022年同比增加66.67%。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2023年累计完成发电量3160.776万兆瓦时,较2022年同比增加9.80%。其中,完成风电发电量2918.5365万兆瓦时,较2022年同比增加7.44%;光伏发电量242.2395万兆瓦时,较2022年同比增加49.22%。
1月22日,嘉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嘉兴市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化改造提质提效实施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通知指出,对新能源替代利用和节能改造项目年替代利用量(节能量)达到200吨(含,下同)标准煤(等价值)以上或二氧化碳年减排量达到400吨以上、节水改造项目年节水量达到10万吨以上,经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认定且设备投资额不低于200万元的企业,给予设备投资额8%的补助;年替代利用量(节能量)每增加400吨标准煤(等价值)或二氧化碳年减排量每增加800吨、年节水量每增加20万吨,补助比例增加1个百分点,最高给予设备投资额12%的补助,最高限额400万元。 通知还指出,鼓励智能光伏、新能源汽车、化工新材料等新兴行业实施数字化改造升级行动,持续推动工艺革新、装备升级、管理优化和生产过程数字化,加快数据、标准和解决方案深化应用。 点击查看原文链接: 嘉兴市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化改造提质提效实施方案(2024―2026年)
北京合康新能科技近日发布2023年业绩预告,其中提到,公司2023年净亏损在1.85~2.4亿元左右,2022年同期盈利2564.33万元。 提及公司业绩亏损的原因,北京合康新能科技表示,主要有以下几点: 1、2023年7月新设合肥子公司,一方面,四季度公司开办、人员招聘、人员薪酬等管理费用投入增大,增加了费用开支;另一方面,分布式光伏EPC业务收入快速增长,公司整体业务结构发生变化,综合毛利率有所下降。 2、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3年9月设立苏州研发基地,大力度引进专业人才,加快核心产业的技术研发,加大投入研发测试设备及实验室设施,研发费用及管理费用大幅增长。同时,公司于2023年四季度加大投入新设备及改造原生产制造设备,费用投入增大。 3、2023年上半年户储海外主要市场需求端发生较大变化,行业渠道库存高企,国内厂家加大终端去库存力度,推广促销投入及降价力度加大。由于公司前期采购其他厂家户储产品进行对外销售,其备货周期长,库存风险较大。四季度公司果断对以往采购的户储库存进行折价清理出售,影响当期利润。 4、四季度公司针对高低压变频器业务的人员组成结构不合理,进行组织精简及人员优化,增加了人员优化费用支出。 5、四季度对SVG业务彻底关停,对SVG生产设备及已备原材料进行出售,导致损失。 6、公司2023年的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1,300万元。
尽管2023年光伏行业面临着部分产品价格低位运行、竞争加剧以及技术迭代加速的挑战,但在市场规模和潜在需求依旧可观的情况下,光伏细分领域的零部件及服务供应商们的日子还算“滋润”。近日,主营光伏组件接线盒及其他配件的通灵股份发布2023年度业绩预告,伴随着光伏辅材市场需求日益扩大,公司预计的净利润规模创了新高。 通灵股份公告显示,公司预计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90亿元—2.15亿元,同比增长64.21%—85.81%。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通灵股份于2021年12月10日登陆资本市场,上市当年实现净利润0.8亿元,2022年实现净利润1.16亿元,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润1.45亿元,一举超越了前一年全年成绩,2023年全年的盈利规模站上新台阶也基本“板上钉钉”。 对于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通灵股份表示,2023年全球太阳能光伏电站新增装机量持续强劲发展,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 2023 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为 345-390GW,较 2022 年提升明显,太阳能光伏辅材市场需求随之扩大。 在面对市场机遇采取的具体举措上面,通灵股份公告表示,过去一年公司持续拓展销售渠道、巩固产品销售价格、提高产品性能和布局,品牌、产品、研发等方面的竞争优势持续增强,获得市场与客户认可,业务规模提升。 与之同时,公司积极采取增加主要材料的自供比率、提升生产效率等多项措施,有效控制原材料成本,公司盈利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此外,除了正常经营回报对净利润的增厚外,通灵股份2023 年预计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 1700万元,主要为收到的政府补助、闲置募集资金现金管理收益等。 公开资料显示,通灵股份主营业务为太阳能光伏组件接线盒及其他配件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我国光伏接线盒行业规模较大的企业之一,2018-2022 年,公司接线盒业务营收占营业总收入比例均超过80.0%,贡献主要营收。 公司的接线盒产品已获得了包括德国莱茵 TUV、南德 TUV、美国 UL、德国 VDE、欧盟 RoHS、欧盟 CE、日本 JET 等认证,公司主要客户包括隆基绿能、天合光能、晶澳太阳能、韩华新能源、无锡尚德等。 财联社记者了解到,太阳能光伏组件接线盒是太阳能光伏组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作用包括连接太阳能光伏组件,将组件产生的直流电引出;同时在组件发生热斑效应时,起到自动保护作用,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必不可少的配套产品。 2023年12月29日,通灵股份在接受投资者提问时表示,目前整体光伏市场与客户需求反馈良好。券商机构研报数据显示,全球装机量高速增长带动了接线盒需求景气。预计2023-2025年,全球光伏组接线盒需求量预计为7.4/9.4/11.3亿套,2022-2025年CAGR为30.0%,接线盒市场规模将达到159.1/198.2/230.9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通灵股份首发募资主要用于光伏接线盒技改扩建项目等。不过在2023年6月27日,通灵股份曾公告披露,自募集资金到账以来,公司积极推进募投项目的实施,但受外部环境的客观因素影响,项目的物资设备采购、物流运输以及施工人员流动等均受到一定制约,导致募投项目的可开工时间和工程施工进度有所影响,项目整体建设进度有所延缓。 后经审慎评估和综合考量,通灵股份表示,在不改变募投项目的投资内容、投资总额、实施主体的前提下,公司决定将募投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日期调整延长至2024年6月30日,距今已不足半年。
1月22日,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东省能源局、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培育新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发布。文件指出,大力发展海上风电、太阳能、先进核能等优势产业,加快培育新型储能、氢能、智能电网等新兴产业,建设沿海新能源产业带和省内差异布局的产业集聚区,助推能源清洁低碳化转型,到2025年,形成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新能源产业集群。 依托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重点建设光伏生产设备、辅料、逆变器和高效PERC电池生产基地;以珠海、韶关、江门等为依托建设新型高效光伏电池片和组件产品集聚区,推进建设广东(江门)硅能源产业基地。 结合“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光伏+农业融合发展,拓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大力推广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应用。支持光伏设备、逆变器、封装、浆料等省内细分龙头企业,通过并购重组打造品牌、做强做大。重点支持HJT(异质结)电池、TOPCon(钝化接触)电池、IBC(背电极接触)电池等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片及CdTe(碲化镉)光伏发电玻璃的生产和关键设备制造;推动钙钛矿及叠层电池、柔性薄膜电池等先进技术研发和设备制造,以及光伏组件回收利用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加快光伏产业补链强链,重点聚焦新型高效电池技术,推动差异化布局发展。 点击跳转原文链接: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广东省能源局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广东省自然资源厅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培育新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
1月22日,包头市人民政府发布2024年包头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着力实施晶硅光伏产业提升行动,在抢占行业制高点上奋力争先。坚持全产业链思维,加快发展壮大下游产业规模和能级,让更多上下游企业化点为珠、串珠成链,努力打造全国晶硅产业链最完整、配套率最高的城市。 做大“世界级”的产业规模。实施大全二期10万吨多晶硅、弘元25GW切片、中清24GW电池片、双良15GW组件等49个晶硅光伏项目,开工建设协鑫、英发丽豪、旭阳等一体化项目,打造以通威、弘元、双良、协鑫为重点的4个500亿级晶硅光伏产业园和以大全、东方日升为重点的2个300亿级晶硅光伏产业园,支持“链主”企业向切片加工、电池组装、光伏电站全产业链发展,加快推动硅料由P型向N型转换,持续做大量级、做优品级,年内晶硅光伏产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 做强“世界级”的绿电支撑。坚持源网荷储一体化推进,实施通威等13个绿色供电项目,支持达茂旗零碳园区探索建立风光氢储网荷深度耦合的“全绿电”用能和自力电网新模式,鼓励双良等头部企业建设绿色工厂,推动存量晶硅光伏负荷开展新能源替代,积极探索打造绿电认证中心,努力把“绿电池子”做大,实现绿电替代应替尽替、能替早替,年内新建晶硅产业项目绿色电力使用比例达到40%以上。 做优“世界级”的协同配套。围绕组件、光伏电站等配套产业需求,加快实施斯威克光伏胶膜、兴原高端电子玻璃、晶澳接线盒等项目,推动索尔玻璃、标盛达光伏支架、达索火蓝逆变器等项目年内投产,进一步扩大坩埚、金刚线、边框、支架等产能规模,补齐银浆、背板、EVA胶膜等产业链配套断点,力争晶硅光伏产业每一个核心配套环节都有项目落地。推动钢铁、铝业、装备制造等本土企业与光伏企业深化合作,建立光伏产品本地配套追溯体系,进一步降低产品成本,年内本地配套率达到60%。 点击跳转具体原文链接: 2024年包头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一个月前,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23年1~11月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前11个月,光伏新增发电装机容量163.88GW,同比增长149%。与此同时,也预示着2023年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创下历史新高,仅前11个月已超过2021年和2022年的新增装机容量总和。 北极星最新获悉,2023年的光伏新增装机数据已经出炉,远超行业预期,全年新增装机容量破200GW,达到约216GW,这一数字也接近2019~2022年4年的新增装机总和。 (特别说明:最终数据以国家能源局公布数据为准,下同。) 从单月数据来看,去年12月单月新增装机容量破50GW,超过2022年8~12月5个月的新增装机容量。而全年最大增幅出现于3月、4月,同比分别增长466%、299%,主要源于延期项目加速并网。 就装机格局来看,2023年仍旧是集中式、分布式“两分天下”,但不同于2021年2022年,受益于基地项目的大规模并网潮,2023年集中式反超分布式,重回“C”位。2023年集中式光伏新增装机容量首破100GW,达到119GW左右;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同样创下历史新高,达到约96GW。 狂飙的2023年过后,新一年的装机需求也成为市场关注焦点。在2024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国家能源局预期2024年全国风电光伏新增装机2亿千瓦左右。而据第三方机构预测,2024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预计240GW左右,全球超500GW。 在风光大基地项目加速推进下,2024年集中式电站占比有望继续攀升。而分布式光伏的新增装机则将受限于电网接入,迎来新一轮挑战。截至目前, 福建、山东、广东、河北多省发布分布式光伏可开放容量,至少67地为“零”、154地电网接入“告急”。 可以预期的是,2024年光伏行业,无论是终端市场亦或制造端均挑战重重, 但动荡之下也将是技术、模式创新的迸发期,新一年的光伏“成绩单”,我们拭目以待!北极星也将持续跟踪。
受益于光伏市场需求爆发,逆变器龙头阳光电源预计去年净利润同比翻倍。财联社记者从行业机构最新获悉,2023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预计超过200GW,创下历史新高。光伏逆变器是光伏发电系统主要部件之一,受益于终端需求旺盛,光伏逆变器保持同步增长。 昨日晚间,阳光电源发布业绩预告,经初步测算,公司2023年预计实现营收710亿元-760亿元,同比增长76%-8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3亿元-103亿元,同比增长159%-187%;扣非后的净利润91.5亿元-101.5亿元,同比增长170%-200%。 对于净利润增长原因,公司提到报告期内光伏逆变器、储能系统、新能源投资开发等核心业务实现高速增长,品牌势能进一步提升,行业领先地位进一步巩固。同时还受益于上半年外币汇率升值、海运费下降等因素。 阳光电源主要产品为光伏逆变器、风电变流器、储能系统、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水面光伏设备、智慧能源运维服务。根据去年半年报显示,光伏逆变器等电力转换设备产品是阳光电源的第一大营收来源,占总营收的比例为40.61%,毛利率近40%。 据国家能源局此前发布的2023年1-11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前11个月光伏累计新增装机达到163.88GW。其中,11月光伏新增装机21.32GW。 根据机构最新预测,2023年全年光伏新增装机容量破200GW,达到约216GW,该数据已经接近2019年到2022年4年的新增装机总和。其中,去年集中式光伏新增装机容量首破100GW,达到119GW左右;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同样创下历史新高,达到约96GW。 在全球市场方面,受组件价格下行刺激需求加速释放影响,多家机构预计2023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预计超过350GW。海外市场在阳光电源整体营收中占比过半。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阳光电源实现营业收入464亿元,其中海外收入占比进一步提升到56%,利润贡献主要来源于美洲大区及欧洲大区。 据公司此前在接受调研中披露,去年前三季度继续快速增长,盈利能力也有所提升。在地面电站市场,公司在行业中率先推出了新型逆变器产品——“1+X”模块化逆变器,目前大功率组串逆变器SG320HX、“1+X”模块化逆变器在全球各类场景中得到应用;在渠道市场,公司加码布局欧洲、美洲、澳洲、中国渠道市场,并已经在澳洲、中国、欧洲取得了领先的市场地位。
1月22日盘后,阳光电源公告,预计2023年净利93亿元-103亿元,同比增长159%-187%。报告期内,全球新能源市场保持快速增长,公司光伏逆变器、储能系统、新能源投资开发等核心业务实现高速增长。 阳光电源23年储能系统利润率大超市场预期,受益于电芯价格持续下降,公司美国欧洲等海外高盈利市场出货占比高,电芯库存管理优秀,成本持续优化、规模效应使得各项成本摊薄明显。据海关总署,12月逆变器出口42.6亿元,环比增6%,其中亚洲、南美及北美市场环比均回升超10%,欧洲环比降幅继续收窄至-3%,部分主力市场环比明显回升。随着逆变器海外渠道库存持续去化,叠加24年海外光储装机需求旺盛的预期,预计24年逆变器行业有望维持高出货。 据财联社主题库显示,相关上市公司中: 固德威 主营光伏、储能等新能源电力电源设备的研发、生产,产品包括光伏并网逆变器、储能逆变器、SEMS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已销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 锦浪科技 是国内较早通过欧盟CE认证等国际主流市场认证的组串式并网逆变器生产企业。公司坚持全球化布局,在欧洲积累了众多优质客户,形成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