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4139个
南山铝业2023年一季度营收为68.34亿元,同比减22.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为5.19亿元,同比减28.12%。 氧化铝市场: 2023年年初,受国家相关政策影响,部分地区氧化铝企业开工水平较低,导致局部地区氧化铝供应趋紧,进而推动氧化铝价格向上小幅运行。2月中旬,随着氧化铝工厂复工复产,氧化铝产量得到释放,同时叠加贵州、云南等地区电解铝企业减产,氧化铝市场需求偏淡,局部地区供应略有过剩,氧化铝价格逐渐回落至3月,随后平稳运行。 综合来看,2023年一季度氧化铝市场价格走势较为平稳,氧化铝均价为2,916元/吨左右,较去年同期下跌4%左右。 铝锭: 1月初,国内铝加工行业进入传统淡季,且受国家相关政策影响,西北地区铝锭大量到库,导致国内铝锭库存量大增,供应略有过剩,铝锭价格迅速下跌至17,700元/吨左右。1月下旬,随着云南等地区进入枯水期,水电短缺,导致电解铝产量减少,铝锭价格逐渐上升,最高上涨至19,060元/吨左右。进入2月中旬,受国际形势影响,海外市场经济持续走弱,国内产品出口量下滑,需求较为疲软,导致铝价震荡下行。 综合来看,2023年一季度铝锭价格处于震荡运行态势,铝锭均价为18,481元/吨左右,较去年同期下跌16%左右。
五矿发展2022年度报告显示,营收为786.45亿元,同比减10.1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为3.4亿元,同比减29.1%。 公司主要业务经营情况 在上游资源端,持续强化资源获取能力,重点商品通过与大型矿山签订长协方式,实现稳定资源供应。2022年公司在手铁矿长协783万吨,铬矿业务签订长协72万吨,锰矿业务签订长协60万吨,煤炭业务签订长协248万吨,资源获取能力持续提升。此外,主要商品直采量创历史新高,其中铁矿石直采量首次突破600万吨。 2022年,公司铁矿石销量约2250万吨,煤炭销售量约436万吨,焦炭销售量约113万吨,铬矿销售量约189万吨,铬系合金销售量约88万吨,锰矿销售量约111万吨,锰系合金销售量约30万吨。 资源贸易业务:资源贸易涉及铁矿石、铁合金、煤炭、焦炭、废钢、电解金属锰等冶金工业原料。主要业务模式是通过长协、现货采购、自营销售等方式,从上游矿山企业、煤炭生产企业、焦化企业等供应商处采购,销售给下游钢铁生产企业及铁合金冶炼企业等客户,为其提供冶金原料集成供应服务,实现收益。 产业链多商品多环节布局优势:公司业务范围覆盖钢铁流通领域全产业链。原材料端涵盖铁矿石、锰矿、铬矿、煤炭、焦 炭、废钢等产品,铁矿石、锰矿、铬矿、煤炭等与矿山企业直接签订采购长协,长期稳定的货源 和保供能力能充分满足钢铁和铁合金生产企业一站式采购需求。钢材端依靠分销网络、仓储管 理、加工配送和套期保值等综合服务能力,构建了以建筑央企和大型国企为核心客户的全国性终 端配送体系。商品流通及商务支持环节通过多式联运、仓储加工、口岸代理、招标代理、保险经 纪等服务贯通产业链上下游,打造高质量运行的钢铁现代供应链。
》查看SMM铜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双星新材日前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应了一系列有关铜箔项目进展等问题。 对于公司的铜箔一期设备是否已经到货开始安装以及公司的铜箔预计何时投产的问题,双星新材回应:该项目按序时进度进场安装,我们会抓紧调试,争取早日投产。 对于投资者关心的PET铜箔第一条产线已具备量产能力,准备安装第二条线,是否有订单的问题,双星新材介绍:铜箔项目按序时进度在推进,已对多家进行了送样,并且按客户要求在针对性改进。 对于投资者关心的公司切入复合铜箔领域,复合铝箔是否有进行研发甚至量产的规划等问题,双星新材回应:关于铝箔项目公司有镀铝技术有一定基础储备,也有一定考虑和安排。 双星新材还介绍,公司会围绕目标抓落实,根据市场需求扩大生产,努力控制生产成本,把盈利最大化作为经营目标,以最好的业绩回报广大投资者。 推荐阅读: 》金田股份:2022年应用于新能源车领域铜产品销量约11.12万吨同比增242% 》金田股份:下游市场需求疲软及新增产能盈利能力尚未显现一季度净利同比降37.1%
道氏技术2022年度报告显示营收为68.62亿元,同比增4.4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为8618.94万元,同比减84.66%。 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系:一方面,2022年上半年钴镍产品的市场价格波动幅度较大,钴金属产品自3月份起呈单边下滑趋势,同时公司产品销售单价亦出现下滑,而主要原材料成本的下跌幅度滞后于产品价格下调幅度;另一方面,公司上半年采购的钴产品价格相对较高,导致结存的部分钴原材料及以钴为原材料生产的产成品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公司对该部分存货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
道氏技术2022年度报告显示营收为68.62亿元,同比增4.4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为8618.94万元,同比减84.66%。 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系:一方面,2022年上半年钴镍产品的市场价格波动幅度较大,钴金属产品自3月份起呈单边下滑趋势,同时公司产品销售单价亦出现下滑,而主要原材料成本的下跌幅度滞后于产品价格下调幅度;另一方面,公司上半年采购的钴产品价格相对较高,导致结存的部分钴原材料及以钴为原材料生产的产成品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公司对该部分存货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
道氏技术2023年一季度报告显示,营收为15.89亿元,同比减14.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为-3647.35万元,同比减121.27%。
天原股份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营收为37.34亿元,同比减4.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为6072.79万元,同比减64.65%。 1、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工作,募集资金已于3月到账,将助力公司年产10万吨磷酸铁锂项目的建设。公司已于4月初完成非公开发行股票股份登记工作。 2、年产10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一期(2.5万吨)已建成进入试生产,其余7.5吨项目正按公司计划推进建设。 3、重要参股公司宜宾锂宝战略引资已经完成,总共引入资金25.78亿元,宜宾锂宝增资工作的完成,有利于加快三元正极材料扩建项目的建设,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快宜宾锂宝的上市工作。
亚太科技2023年一季度报告显示,营收为14.9亿元,同比减3.6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为1.04亿元,同比增25.21%。
亚太科技2022年年度报告显示营收为67.29亿元,同比增11.8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为6.76亿元,同比增47.61%。 公司是全球汽车热管理系统零部件材料和汽车轻量化系统部件材料领域的重要供应商。设立至今,公司持续深耕汽车行业轻量化市场;同时,基于在高端铝合金材进口替代、铝代铜、铝代钢方面多年的技术储备和应用经验的领先优势,公司将充分把握在汽车、航空航天、海洋工程、新能源、热管理等行业变革发展的历史机遇,不断开拓市场、推进应用创新和增量市场。 主营业务分析 报告期,全球宏观环境面临地缘政治、经济周期等影响呈复杂态势,汽车行业整体发展稳定,新能源汽车表现依然强劲,产业链重构、原材料波动、贸易政策变动等影响带来不同机遇和挑战;从中长期来看,全球可持续发展政策、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双循环发展格局等趋势都将带来新的机会点。 报告期,公司坚持高质量发展,以汽车热管理系统材料和车辆轻量化部件材料的研究应用为核心,以行业发展和客户需求为业务导向,以零缺陷和高效率为交付目标,专注并引领产品更高性能表现及行业综合解决方案的实现。报告期,公司产能稳定增长、产能利用率稳步提升,规模效应和运营效率进一步提高。
》查看SMM铜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金田股份此前公布的2022年年报显示: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1011.9亿元,同比增加24.68%;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22.68亿元,同比增加23.6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4.2亿元,同比减少43.3%;基本每股收益0.29元,同比减少43.14%。 金田股份公告称,2022年,受宏观经济波动影响,下游市场需求疲软,市场竞争加剧,产品加工费有所下降;天然气、电力等生产要素价格上涨,导致营业成本上升。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公司积极推进产能建设、产品升级以及管理变革,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但新增产能尚处于爬坡状态,部分产品产能利用率有所下降,固定成本增加,新项目盈利尚未显现。 金田股份在年报中介绍,目前,公司七大产业基地的产销联动优势逐步显现,有效满足客户一站式铜材采购需求。 2022年,公司实现铜及铜合金材料总产量174.82万吨,同比增长15.55%;对外销量161.04万吨,同比增长20.88%,产销规模创历史新高。 金田股份表示,公司是全球领先的铜及铜合金材料制造企业,专注铜加工37年,是国内规模最大且产业链最完整的铜及铜合金材料制造企业之一。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公司铜及铜合金材料总产量分别达到137.62万吨、151.29万吨和174.82万吨,持续保持行业龙头地位。公司铜材品品种丰富,是国内少数能够满足客户对棒、管、板带和线材等多类别铜材产品一站式采购需求的企业。 2022年,金田股份新能源电磁扁线已形成2万吨的产能规模,进一步满足新能源汽车、光伏等行业应用;“年产4万吨新能源汽车用电磁扁线项目”建设进展顺利,项目达产后年度电磁扁线产能将提升至6万吨;包头基地“年产8,000吨高端制造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及器件项目”已进入工程建设阶段,预计一期项目将于2023年年底前投产;宁波基地“年产8万吨热轧铜带项目”、“年产5万吨高强高导铜合金棒线项目”、广东基地和重庆基地均已实现投产,公司产品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新建项目达产后将进一步优化公司在新能源汽车、储能电站、5G基站、IGBT半导体材料、精密机械制造等高端领域产能布局,进一步提升公司产品附加值及盈利水平。 金田股份表示,报告期内,公司应用于新能源领域的铜产品销量17.32万吨,其中应用于新能源车领域的铜产品销量约11.12万吨,同比增长242%;应用于光伏、风电领域的铜产品销量6.20万吨,同比增长42%,公司铜产品在新兴领域的应用持续深化,市场占有率继续提升。 金田股份在介绍公司所处行业情况时谈到,近年来新能源汽车行业频繁受到政策吹风,行业前景稳定向好。根据工信部、发改委及科技部联合印发的《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至2025年,中国的汽车生产规模计划到3,500万辆左右,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占比达到20%以上,得益于政府对新能源汽车项目的大力扶持,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新能源汽车持续增长,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 根据国际铜业协会统计,一辆纯电轿车至少需要83kg的铜产品,而传统燃油乘用车仅需要约20kg,新能源车的铜需求大大提高。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对铜的消费增量有进一步的提振作用。行业格局方面,铜加工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龙头引领作用日益增强,淘汰了一批生产成本较高、生产经营不规范的小、散企业,有利于提高龙头企业的议价能力和盈利水平。 金田股份公告称,公司深耕再生铜领域30余年,是全球少数集再生铜回收、提纯、加工、深加工于一体的全闭环企业,自主研发的“低碳再生铜材料”在保证性能可靠的前提下,可大幅降低碳排放量。 未来展望 金田股份表示,2023年,公司将深入落实战略指导方针,坚持产品、客户双升级,全力推动精益生产与数字化转型,打造卓越产品力,努力推进战略落地及业绩提升。坚定落实公司战略,加快高新产能的扩建步伐。推进“年产4万吨新能源汽车用电磁扁线项目”、包头“年产8,000吨高端制造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及器件项目”等项目的建设,为公司可持续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进一步提升客户服务水平与公司盈利能力。 推荐阅读: 》金田股份:2022年应用于新能源车领域铜产品销量约11.12万吨同比增242% 》金田股份:下游市场需求疲软及新增产能盈利能力尚未显现一季度净利同比降37.1%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