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14个
招商证券研报表示: 公司为汽车模具老牌龙头,发挥“装备+零部件”一体化优势,装备业务订单高增,产能扩张驱动增长;深度绑定奇瑞,发力新能源轻量化,一体化压铸量产下线,打造第二增长曲线。首次覆盖给予 “强烈推荐” 评级。 汽车模具老牌龙头,轻量化开辟第二增长曲线。公司传统业务为汽车制造装备,包括汽车自动化产线+白车身模具,客户涵盖BBA/新势力/自主品牌的众多主流车企,2022 年模具及检具/焊装自动化生产线营收为7.0 亿/4.4 亿元,同比+15.8%/+2.5%。同时,公司与奇瑞成立合资公司布局汽车轻量化零部件,包含一体化压铸、高压铸造,2023 年开始放量,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装备业务订单高增,产能扩张驱动增长。电动智能重塑产业格局,车企扩产+车型迭代提速+市场化采购增加,利于公司获客接单。装备业务订单高增,2020/21/22 年在手订单分别为20.2/24.6/30.3 亿元,2023 年上半年新接订单15 亿元,同比+30%,目前在手订单35 亿元(产线:模具约55:45),有力保障未来收入增长。公司募投产能释放,2022 年焊装产线项目一阶段建成并满产,二阶段于2022 年中旬启动,保障2023-25 年增长。 深度绑定奇瑞,轻量化开辟第二增长曲线。轻量化需求推升单车用铝量,预计2022/2030E 为158kg/242kg,铝合金零部件市场广阔。2022 年公司与奇瑞成立瑞鹄轻量化合资公司,目前公司持股55%。合资公司为奇瑞E0X 平台E03、E0Y 和奇瑞-华为智选车EH3、EHY 供应一体化压铸后底板+减震塔,单车配套价值约2 千元,2023 年三季度量产;为奇瑞供应动力总成壳体,2023年逐季放量。奇瑞集团22 年销量同比+28.2%至123 万辆,23 年上半年同比+56%至74 万辆。预计2024-25 年轻量化业务蓬勃发展。 首次覆盖给予“强烈推荐”评级。公司2022 年营收11.7 亿元,同比+11.8%,净利润1.4 亿元,同比+21.5%;2023 年上半年净利润0.85~0.95 亿元,同比+53.4%~71.5%。公司装备业务订单高增,轻量化业务绑定奇瑞/华为,成长路径清晰,预计2023-2025E 收入为18.7 亿/30.3 亿/37.5 亿元,同比+60.2%/+62.0%/+23.6% , 净利润为2.1 亿/3.1 亿/3.9 亿元, 同比+50.5%/+46.9%/+26.5%,对应34.3x/23.4x/18.5 x 2023-25E P/E。首次覆盖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景气度下行、配套车型销量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限售股解禁的风险
民生证券日前发布了有关于瑞鹄模具的研报显示: 事件概述:2023 年7 月11 日,公司发布2023 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3H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500 万元~9500 万元,同比+53.41%~+71.46%;2023H1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7300 万元–8300 万元,同比+83.32%~108.43%;基本每股收益为0.46 元/股–0.52 元/股。 Q2 业绩符合预期,业绩拐点持续兑现 23Q2 公司归母净利预计为4210-5210 万元,同比+4.21%~+28.96%,环比-1.86%~+21.45%,主要系1)装备类订单落地带动公司业绩增长:公司IPO 募资投产的装备类业务产能爬坡后带来销售规模扩大,装备类订单逐步落地(截至2022年末,公司制造装备业务在手订单30.3 亿元,同比+23.42%),公司2023H1订单交付规模较上年同期增长明显,带来业绩增长;2)汽车零部件业务批产贡献增量:公司2023H1 零部件业务部分产品批产供货,带来业务规模增加,促进业绩增长。 汽车模具龙头发力轻量化,迎来第二成长曲线公司为国内汽车模具龙头企业,专注于汽车冲压模具(覆盖件模具、轻量化板材模具等)与检具、焊装自动化生产线产品与智能机器人(移动机器人、机器人系统集成等)领域。凭借强大的研发实力与产品质量,公司客户持续拓展,涵盖捷豹路虎/福特/大众/奇瑞/吉利/长城/蔚来/理想/小鹏等车企。其中,奇瑞为公司核心客户之一。轻量化催化出铝合金压铸及一体化压铸赛道,2022 年初公司成立轻量化子公司,围绕汽车一体化压铸车身结构件、轻量化底盘件、动总及三电结构件等精密铝合金压铸件产品布局新业务。目前公司新业务、新建设项目整体进展顺利,2022 年初公司启动“新能源汽车轻量化车身及关键零部件精密成形装备智能制造工厂建设项目(一期)”建设;22M6 末“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零部件项目”已完成产品样件开发及试制试装;22M9 动总和壳体类零部件(ASP 约1000 元)部分产品开始SOP,22Q4 进入生产爬坡阶段,结构件类(ASP 约2000元)已取得客户多款车型项目定点,一期产能2023 年初建设完成,并在上半年进入试产,下半年SOP。据公司公告,公司零部件业务已投建产能规模为50 万台套,并按公司计划进行投产,未来根据市场和发展需要,产能有望进一步扩建提升。随着新产品放量,公司将实现业绩提升,迎来第二成长曲线。 投资建议:看好轻量化业务助力公司业绩腾飞,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19/3.10/4.07 亿元,当前市值对应2023-2025 年PE 为27/19/15 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导致毛利率低预期,新品拓展不及预期,新产能投放不及预期,重点客户订单不及预期,汇率风险等。
中邮证券日前发布有关万丰奥威的研报显示: 投资要点 汽车轻量化+通航飞机双轮驱动,长期成长可期。 万丰奥威成立于 2001 年, 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 形成了汽车金属部件轻量化产业和通航飞机创新制造产业“双引擎”驱动发展战略。 2020 年,公司正式确立以“镁合金-铝合金”金属材料轻量化应用为主线的新发展格局,实施“双引擎”驱动战略:成为“全球汽车金属轻量化推动者”和“通用飞机创新制造企业的全球领跑者”。 1)金属材料轻量化业务的核心产品包括铝合金汽车/摩托车轮毂、镁合金零部件、环保涂覆,产品已经从汽车行业推广至交通、 5G 建设等领域; 2)通航飞机业务旗下“钻石”品牌飞机销量排名世界前三,年产能超 300 架。 汽车轻量化业务受益强贝塔+强阿尔法。 强贝塔在于 1)汽车行业景气度有望持续上行,零部件盈利拐点将至,短期来看汽车消费刺激政策叠加库存周期,汽车去库加快盈利拐点已至,随盈利转好主动补库带动零部件需求提升,中长期来看智能驾驶受益政策驱动和 AI 大模型推动产业化加速,智能化加快将有效拉动需求; 2)轻量化趋势加快,出于节能减排要求和性能提升考虑,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对轻量化的要求日益提升,新能源车的单车轻量化价值比重更高,因此新能源渗透率提升驱动轻量化需求保持高增。强阿尔法在于 1)镁合金业务技术优势明显,持续扩品类,受益镁合金零部件加速渗透; 2)汽车电动化重塑竞争格局,公司在新能源车领域取得更高份额,整体市占率提升; 3)海外产能充裕受益北美制造业回流。 通航飞机业务受益政策推动下产业化加速。 我国通航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潜力大。截止于 2021 年底,中美通航的官方数据显示,我国的飞行员数量只有美国的 11%,飞机起降场地数量只有美国的 5%,通用航空年飞行小时数只有美国的 5%,通用航空器数量更是只有美国的 2%,我国通航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潜力大。 政策端通航产业发展限制正在逐渐减少,产业运作环境趋于宽松与成熟,此外在机场和飞行服务保障体系等配套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公司控股子公司飞机工业是集自主研发、顶级设计、先进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全球化布局的全球前三强活塞式固定翼飞机制造商。对于国内市场,公司将通过引进新机型,卡位新基地, 新昌航空小镇、青岛莱西产业园先后落地, 助力国内通航产业加速发展。 盈利预测与估值 公司以汽车零部件与通航飞机两大业务双轮驱动业务增长。其中,汽车零部件业务受益于轻量化大趋势, 通航飞机受益于国内政策持续松绑与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营收分 别 为 179.26/214.89/258.78 亿 元 , 归 母 净 利 润 分 别 为10.52/13.47/17.15。 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相比,公司 2023-2025 年对应 PE 估值分别为 13.90/10.86/8.53,处于较低水平,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镁合金市场发展不及预期;通用飞机国内产业化进度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
》查看SMM小金属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对于投资者关心的公司镁铝合金压铸件产品有什么自己独到的核心技术以及今年中报业绩是否还会继续大幅增长等问题,星源卓镁6月27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应:①公司经过多年技术探索与积累,自主研发并构建了涵盖压铸成型、后道处理、精加工、检测控制、表面处理等完整生产链条的核心技术体系。其中,公司在模具与夹具研发设计以及产品精加工方面形成较强的技术优势,有效解决复杂零部件的生产难点,成为公司核心竞争力的主要体现。②公司将根据相关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敬请关注公司发布的相关公告。 对于投资者关心的“公司自动驾驶高精密零部件除了巩固与安波福、马勒集团的合作外,近期有无开拓新的客户?第二,公司的量产时间具体是何意?比如给蔚来新款ES8配套的大骨架,预计2023年6月量产,是到了2023年6月自动放量,还是说之后或者提前?何时能确认收入?第三,公司的镁合金几乎适用一切配套动力源移动的产品,但公司目前只专注于新能源汽车,是产能供不应求的原因吗?”的问题,星源卓镁6月26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应:①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趋势的引导下,借助与安波福公司合作的发展契机,建立高清洁度生产线并积极积累高清洁度产品研发生产经验,未来有望享受互联网、人工智能为汽车行业带来的增长红利;②公司在研项目最终量产时间依据客户需求及排产时间确定;③公司系一家以研发生产销售镁合金、铝合金精密压铸产品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专注于轻量化材料镁合金在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创新设计及替代应用,主要产品应用于汽车(包括传统汽车及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以及园林机械工具等领域。
据云海金属消息:近日,在重庆大学潘复生院士指导下,重庆美利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大学国家镁中心、重庆博奥镁铝金属制造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开发,在美利信科技8800T压铸系统上,成功试制出镁合金超大型汽车压铸结构件。此次试制包含一体化车身铸件和电池箱盖两类超大型新能源汽车结构件,两个产品的投影面积均大于2.2㎡。两个铸件相比原来铝合金铸件减重32%,展现出巨大的轻量化应用前景。 在本次试制过程中,团队克服重重困难,攻克了多个技术瓶颈,突破了高流动性高性能压铸镁合金设计、大体积镁合金熔体纯净化、镁合金结构件结构设计与压铸工艺优化等多项关键技术,保证了高品质超大型镁合金结构件试制的顺利完成。 重庆博奥镁铝金属制造有限公司系南京云海特种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专业从事设计、开发、生产、销售镁合金、铝合金压铸产品,具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镁合金仪表盘横梁、座椅骨架、中控支架、模组端板、电池托盘、大尺寸显示器背板等多类别大尺寸薄壁镁合金产品已实现多客户稳定供货,为国内外多家主机厂提供轻量化产品解决方案,有效实现了产品减重。通过本次试制,公司积累了一体化车身铸件和电池箱盖等超大尺寸镁合金压铸件从材料开发应用,产品设计开发到工艺实现,安全生产等相关过程的宝贵经验,验证了超大尺寸薄壁镁合金压铸件产品实现的可行性,为汽车、建筑、航空航天等行业的超大尺寸一体化镁合金压铸件的应用及量产夯实了基础,必将助力节能减排,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做出应有的贡献。 镁合金作为轻量化金属结构材料之一,其密度约为铝合金的 2/3、钢铁的 1/4,是高潜力的轻量化金属材料之一,与此同时,镁及镁合金还是高潜力的储能材料之一。 镁及镁合金的快速发展和大规模应用对推动节能减排、解决能源安全、缓解我国金属矿产资源紧缺等重大问题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国是镁资源大国,占世界镁资源的70%以上,也是镁材料与镁产品研发和生产大国,镁及镁合金产量已连续十多年占全球比重超过80%,云海金属集矿业开采、有色金属冶炼,镁合金产品深加工和回收加工为一体,能够从镁合金原材料到镁合金深加工提供优质的技术和产品保障,必将为客户和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本次超大型镁合金结构件的成功试制,有力推动了镁合金在大型复杂结构领域的进一步大规模应用,助力公司在超大型镁合金压铸件的开发和应用上的发展,对镁合金在汽车、建筑、航空航天等行业的超大部件的应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受此消息影响,6月27日,云海金属早盘出现上涨,截至27日上午10:25,云海金属涨幅为4%。
》查看SMM小金属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云海金属日前公告了接受机构调研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对于目前原镁的生产成本以及影响最大的是什么原料等问题,云海金属表示:公司原镁的生产由于能源成本较低,在行业内的成本是相对较低的。成本影响较大的是硅铁和煤炭价格,生产一吨原镁需要一吨硅铁;公司生产一吨原镁需三吨煤炭,在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 对于公司的白云石矿,云海金属介绍:公司子公司巢湖云海和合资公司安徽宝镁白云石是自给的,巢湖云海镁业有限公司拥有8864.25万吨白云石的采矿权,安徽宝镁轻合金有限公司拥有131978.13万吨白云石的采矿权;五台云海目前白云石是外购,采矿权在整合中。 对于云海产品的出口情况,云海金属表示:公司2022年国外销售收入占总收入的21%。 对于青阳项目的进展,云海金属介绍: 青阳项目按照预期计划进行建设,已经顺利实现原镁和镁合金、镁合金深加工区、矿产开采区、运输廊道区的全面建设。随着青阳和公司新扩的其他产能达产以后,将能够达到50万吨原镁和50万吨镁合金的规模。 对于公司镁板块的核心竞争力,云海金属表示: 答:1、资源储备优势和完整产业链优势:公司拥有丰富的白云石矿产资源,为原镁生产提供了稳定的原材料保障。 2、合理布局优势:公司始终坚持以资源和市场为导向的战略规划,在全国多地区布局项目,公司拥有三大原镁供应基地、四大镁合金供应基地。近年来,公司先后收购了重庆博奥、天津六合等公司,完善镁合金深加工产品的国内布局。3、技术创新优势: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把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作为核心发展战略,不断加大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力度,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公司自主开发了全套镁还原设备和镁合金生产加工设备,原镁生产节能降耗水平位于行业前列;公司还自主研发了大罐竖罐镁冶炼技术、镁合金熔炼净化技术和镁合金成型技术等,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利用公司已有的研发生产平台,通过产学研合作,承担完成了多项国家部委及省级科研项目。4、客户和品牌优势:公司是全球镁行业龙头企业,目前已形成年产10万吨原镁和20万吨镁合金的生产能力,镁合金产销量连续多年保持全球领先。公司致力于给全球汽车客户提供优质的镁铝合金压铸汽车关键核心零部件,主要提供仪表盘支架、中控支架、座椅支架等镁合金中大型汽车零部件产品,为保时捷、宝马、沃尔沃等国际知名车厂配套。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将使镁、铝合金单车用量进一步提升,公司以此为契机,不断开发铝、镁轻质合金新材料及汽车零部件,加大铝镁合金部件产能,进一步巩固公司的行业优势。
》查看SMM小金属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西部矿业6月19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应了投资者关心的一些问题。 对于投资者关心的公司今年的生产经营状况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等问题,西部矿业回应:公司今年生产经营一切稳定,各板块均衡发展,截至目前,多项生产指标达到或优于生产计划要求。“十四五”期间, 公司将做好上下游产业匹配,推动有色金属产业采选冶一体化发展和多矿种开发,发展电解铜、电解铅、锌锭冶炼及镍、铁、金、银综合开发多元化产业 ,将公司建设成为国内有色金属行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一流企业。“十四五”期间,公司会在已有矿山继续开展地质找矿和证照办理工作,公司会加大资源并购力度和投资力度,全力以赴拓展矿山企业各类资源,提升铜金属、铅锌金属、铁矿石、金金属、银金属、萤石矿等资源储备能力;同时,公司会持续推进铜矿、铁矿等矿山产能提升计划;“十四五”期间,公司将推动有色金属冶炼板块全面达产达标,持续增盈,建立原料稳定持续的供应链和供给渠道,做好上下游产业匹配,推动有色金属产业采选冶一体化发展和多矿种开发,发展电解铜、电解铅、锌锭冶炼及镍、铁、金、银综合开发多元化产业;“十四五”时期, 公司将不断延伸镁系高端产品链,推广其在阻燃、医药、军工等行业的应用 ;公司将介入萤石资源开发与应用,加入无水氟化酸赛道,增强氟产业竞争力。 西部矿业6月9日曾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锂资源公司为公司参股子公司,公司不主导锂资源公司的生产经营计划及产能提升计划。未来公司将继续行使股东权力,监督引导锂资源公司的发展。西部矿业还介绍:公司将根据利润、现金流和资金计划合理调节债务结构 ;公司会根据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市场行情,综合研判镁、钒、镍、铁的增产计划 ;公司自上市以来一直坚持回报广大投资者的理念,已累计分红超过70亿元,未来也会坚持分红。
节能+新能源续航需求迫切,轻量化大势所趋。轻量化需求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1)节能:“双碳”目标下,政策对于汽车百公里油耗提出要求,据工信部数据,预计203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占到总销量40%,乘用车百公里油耗达3.2L;2)新能源续航:新能源渗透率持续走高,但“里程焦虑”仍是限制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因素(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增加车重,据DuckerFrontier研究,新能源车在动力传动系统、电池包与车身结构件及其他零部件分别使单车用铝量提高了30/142/7kg),电池能量密度短期内较难提升,因此提升续航里程应最大化进行新能源汽车减重。轻量化路径主要包括材料、工艺、结构三个方面,可从动力/车身/底盘/内外饰等多个部位减重,其中三电系统的轻量化是新能源汽车实现轻量化和提升续航的关键路径之一。轻量化大势所趋,国内外冲压/压铸企业加速入局,抢占三电壳体/大型车身结构件市场份额。 轻量化材料势在必行,轻金属用量持续提升。据星源卓镁招股说明书,2022年整车材料中钢铁占总重量62%,铝合金和塑料占比均为8-10%。铝合金的性能、密度、成本和可加工性等综合优势突出,加速代替汽车钢材零部件,例如气缸体、变速器壳、转向机壳、发动机罩等,绝对减重均可达70kg。假设用铝单价不变,结合我们预测的汽车销量测算,预计2025年国内汽车用铝量有望达653万吨,汽车铝合金市场规模有望达2610亿元,较2021年增长67%。镁合金减重优势明显,减震属性独特,镁价下跌使得镁性价比大幅提升,镁合金上车有望加速。 轻量化新技术持续创新,一体化压铸趋势明朗。冲压件及压铸件在汽车车身中应用分布广泛,其中冲压件可通过热成形/一体式冲压等方式实现轻量化;大尺寸铝合金压铸件催生一体化压铸工艺,可大幅减少冲压及焊接流程,降本增效。特斯拉引领一体化压铸行业发展,一体压铸产品有望从后底板产品拓展至前舱、中底板、电池托盘等相关零部件。造车新势力转型包袱小,快速跟进,整车厂加速布局。爱柯迪、旭升集团、美利信、嵘泰股份、文灿股份、广东鸿图、多利科技、博俊科技、瑞鹄模具等零部件公司加速布局一体化压铸,产业趋势明朗。 投资建议: 轻量化需求高增,一体化压铸蓄势待发,推荐压铸公司爱柯迪、旭升集团、万丰奥威、瑞鹄模具、美利信、嵘泰股份、博俊科技、多利科技、祥鑫科技、华达科技、文灿股份、广东鸿图,建议关注产业链相关公司立中集团、力劲科技、伊之密、星源卓镁、合力科技。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增速放缓;汽车行业政策实施不及预期;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加剧;上游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等风险。
据伊之密消息,当地时间6月14日,德国国际铸造技术专业展会暨技术论坛GIFA进入第三个参展日。 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国际展览中心伊之密活动区,宁波星源卓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与伊之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订购一台3200吨半固态镁合金注射成型机,这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半固态镁合金注射成型机。 这也是继2021年12月,星源卓镁与伊之密签订合约,订购两台半固态镁合金注射成型机UN650MGII和UN1500MGII之后,时隔18个月,双方再次达成深度合作。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铸造协会会长张立波在致辞中表示:“星源卓镁和伊之密是我国压铸行业的龙头企业,为我国镁合金压铸产业和新能源汽车在行业发展、技术创新、绿色工厂、智能应用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此次,星源卓镁与伊之密发挥双方优势,共同开发全球最大的3200吨半固态镁合金注射成型机,并在德国GIFA展会签约,此举标志着伊之密在大型装备方面的新突破,也标志着中国企业在镁合金半固态大型复杂精密成型方面再上新台阶。在此,我谨代表中国铸造协会对签约活动成功举办表示衷心的祝贺。祝愿双方通过深度合作,在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市场拓展等方面开创新局面,为推动中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星源卓镁位于“中国压铸模具之乡”一一宁波北仑,专注于镁合金、铝合金压铸件研发与生产,公司致力于镁合金压铸件在车身结构件、内饰件等方面轻量化的应用与推广。产品种类涉及车灯散热支架、座椅扶手骨架等汽车类压铸件等。 伊之密从2009年开始研发半固态镁合金注射成型装备及其工艺。为实现稳定的产品生产,伊之密半固态镁合金注射成型机连接中欧技术,引进热流道技术,可以增加注射量、改善填充性能和产品整体质量。 在了解伊之密的半固态镁合金成型工艺的理念后,星源卓镁于2021年12月签订合约,订购了两台伊之密半固态镁合金注射成型机UN650MGII、UN1500MGII,在外观件和结构件成型中应用半固态注射成型技术,助力镁合金在汽车轻量化领域的规模化应用。 对于双方公司未来的合作,伊之密和星源卓镁充满信心,并在GIFA现场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对此,星源卓镁代表强调:“伊之密用实际行动,努力践行‘技术 更进一步’。希望在轻量化的竞争中,双方能携手创造独有的价值优势,走在行业的前端、持续发展。” 目前,有多家中国、德国与美国的客户相继引进了伊之密半固态镁合金注射成型机,用于生产轻量化设计的部件。
》查看SMM小金属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西部矿业6月9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应了市场关心的一些问题。 对于投资者关心的为何盐湖股份的盐湖提锂生产线建设那么快,动辄就是4万吨,而贵司参股的锂资源公司2023年预计才生产1.2万吨,两者差距那么大的原因,西部矿业表示:锂资源公司为公司参股子公司,公司不主导锂资源公司的生产经营计划及产能提升计划。未来公司将继续行使股东权力,监督引导锂资源公司的发展。 西部矿业介绍:公司将根据利润、现金流和资金计划合理调节债务结构 ;公司会根据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市场行情,综合研判镁、钒、镍、铁的增产计划 ;公司自上市以来一直坚持回报广大投资者的理念,已累计分红超过70亿元,未来也会坚持分红。 西部矿业还回应称:公司生产经营稳定,业绩逐年增长,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资产负债率处于适宜水平,信誉良好,尤其是2022年高比例分红,积极回馈投资者,深得资本市场的青睐。近日,公司已开展或计划开展包括但不限于机构调研、上市公司集体接待日等活动,加强与资本市场的交流,提升公司关注度;通常来说,公司估值受行业板块、经济周期、热点轮动等多方面的影响。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