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845

  • 这一晚“鹰风”阵阵!资管巨头、美联储官员都在喊话“小心还要加息”

    就在全球投资者屏息等待周五鲍威尔的杰克逊霍尔讲话之时,一股“鹰风”又从四面八方吹起。 根据媒体最新报道,资管规模达到两万亿美元的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刚刚发出警告: 美国的宏观背景已经与此前预期出现变化,不要想当然地认为美联储明年就不会加息。 PIMCO经济学家Tiffany Wilding在周四的报告中提及, 消费者在疫情期间积累的储蓄可能会延长强于预期的支出,从而提振经济增长的步伐 。另外,消费者也免受抵押贷款成本上升的影响,因为许多人已经在早些年锁定了较低的利率水平。 消费者的手头更宽裕,降低了美国经济在近期陷入衰退的风险 。 Wilding分析称,虽然今年下半年的经济仍可能面临各种阻力,但最近的数据表明,面对政策利率上升,消费者和经济可能仍保持惊人的弹性。反过来这也意味着, 不仅是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而且宣布明年进一步加息也并非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这番表态其实也与近些日子的市场动荡有关。 随着越来越多的华尔街公司开始质疑7月的加息是否真的是“最后一加”,加剧了本月美国债券市场的抛售。 在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推高的背后,投资者们正在猜测不仅美国经济能够避免衰退,通胀也会保持在高位。 (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短线快速上冲,来源:tradingview) 对于近期美国车贷、信用卡和消费贷款违约率上升的情况。Wilding解读称,一方面这可能是通货膨胀给低收入家庭带来了损失。另一方面最低收入群体以外的趋势,更像是违约率从疫情期间的极低水平向正常化回升。 Wilding表示:“ 消费方面的好消息,还意味着整体经济、劳动力市场和潜在通胀可能不会像美联储官员希望的那样快速降温。 ” 来自杰克逊霍尔现场的“鹰风” 非常凑巧的是,波士顿联储主席苏珊·科林斯也在周四发出来自杰克逊霍尔的警告。在即将举行全球央行年会的地方,科林斯对英国《金融时报》表示, 尽管借贷成本连续上升,但经济的韧性仍令她感到惊讶 。 科林斯表示:“我还没有看到经济放缓,我认为这是我们在合理时间内把通胀维持在2%目标所需的一部分......这样的韧性确实表明, 我们可能还有更多工作要做 。” 与鲍威尔一样,科林斯也在更确切政策路径的问题上打起了太极。她表示尚未对9月政策会议做出决定,并一再强调逐步采取行动和收集更多数据的好处。 波士顿联储主席也表示,美联储可能接近或已经达到“可以维持一段时间”的利率水平。不过她也表示, 这并不意味着美联储不太可能需要一些额外的增量。

  • 前美联储“鹰王”最新表态:更强经济需要更高利率 市场恐未准备好

    过去两年常令美股多头震颤不已的詹姆斯·布拉德,刚履新一周后再度发出鹰派论调: 美联储可能需要更加激进的加息,而到现在为止市场并没有为此做好准备。 在上个月意外宣布辞职之前,62岁的布拉德已经是 美联储系统中履职时间最长的地方联储主席 。他一共在圣路易斯联储工作33年,其中从2008年4月开始就任圣路易斯联储主席。理论上他原本可以一直在这个位置上干到退休年龄,不过他已经选择跳槽至普渡大学担任商学院院长,并已经在上周二履新。 在本周接受“美联储传声筒”、知名宏观政策记者尼克·蒂米劳斯专访中,布拉德继续展现“鹰派本色”,提出了一系列与市场主流观点差异颇大的见解。 硅谷银行事件给降通胀路径带来变数 对于即将在本周举行的杰克逊霍尔年会,布拉德认为,虽然他并不知道往日的同事们会说什么,但其中应该少不了对政策成就的夸赞。目前美国的CPI已经从9%的位置降到3%,另外僵持很长一段日子的核心通胀也开始出现向下的迹象。更重要的是,这些成果是在失业率维持在3.5%的位置上实现的。 布拉德指出,虽然现在市场上有许多言之凿凿的衰退预测,但多少都有一些夸大的成分。 衰退风险肯定是存在的,但没华尔街预测得那么高。 相信许多人在看到硅谷银行事件后,会想到“啊哈!衰退来了”。事实上, 由于硅谷银行的状况,今年春天时利率实际出现了下行,金融状况也在不知不觉中出现放松,这些因素都造成近期美国经济数据的上行,而现在每个人都在依据最新的数据重新定价。 而对于美联储来说, 更强的经济数据本身也是一种威胁,因为现在的(政策)预期是按照经济增速非常缓慢或衰退的情境下做的。 布拉德表示,所以现在单单因为这一点,美联储就得按照最新的情况更新通胀展望。原本就业市场就很紧张,现在还要考虑美国经济的重新加速。 衰退预期已经“泡汤” 在杰克逊霍尔年会后,美联储将在9月19日-20日期间举行年内倒数第三次货币政策会议,而且9月的会议还将一同发布最新的季度经济展望。 布拉德认为, 在今年6月的经济预测中仍有很大一部分源自经济衰退的情境——但至少从今天看来,这种预期已经“泡汤”了。 这也意味着美联储可能会在今年秋天的某个时刻继续维持加息,这件事情本身已经写在6月的点阵图中。 当然对于市场来说, 更大的问题是美国经济是否真的会在今年下半年大幅提速,同时美联储是否感到有必要将政策利率提高到6%以上 ,部分原因可能是通胀数据出现反转或突然上升。布拉德强调,他并不认为市场为此真正做好准备,但 现在这种风险正变得越来越大 。 可能回不到疫情前那样的宽松状态 对于美国政策利率重回疫情前的状态,布拉德对此持有怀疑态度。 他指出,现在的通胀持续高于美联储的政策目标,而且可能会在目标上方停滞一段时间。粗略来讲,在通胀高于政策目标的时期,政策利率必须高于通胀率。从这一点来看,未来一段时间里的利率环境肯定要比2008年后的那段时间要紧缩不少。 不过,对于一些人将通胀下行归因于能源价格下降和供应链紧张缓解,布拉德强调美联储的政策理应领走不少功劳。对于全球经济来说,各种各样的冲击时不时就会发生,但关键在于(美联储)如何应对这些危机。 在上世纪70年代,美联储反应不够快、动作也没做到位,所以引发通货膨胀失序的十年。但这次美联储的应对更加恰当和有效,所以看到通胀下行的成果。

  • 杰克逊霍尔央行年会来袭 鲍威尔会说些啥?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预计将于周五在怀俄明州的杰克逊霍尔发表讲话,阐述对抑制通货膨胀的最后步骤,并强化其完成这项工作的承诺。 尽管本次讲话可能不如近年来的发言那么引人注目,此时正值政策制定者进入抗击通胀最困难的阶段,在对他们的行动迄今为止对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几乎没有把握的情况下,他们需要调整紧缩政策的力度。 直到最近,美联储还在继续提高利率以控制四十年来增长最快的通货膨胀。现在,随着通货膨胀继续降温,政策制定者之间开始出现分歧,关于还需作多少工作。鲍威尔本周可能会利用这个机会来概述联储如何评估利率是否应该进一步提高,以及何时开始降低利率。 智通财经APP获悉,前美联储副主席Donald Kohn表示:”他会警告不要过早放松政策,如果他能明确地解释他所说的‘依赖数据’是什么意思,那么市场对每一份数据的强烈反应会有所减弱。” 随着货币政策制定者在全球范围内仍面临超过目标的通货膨胀率和经济衰退的增加机会,今年的挑战将是在试图控制价格压力的同时避免衰退,从而平衡日益两极分化的风险。 到目前为止,通胀指标已较一年前大幅下降,经济几乎没有因紧缩的货币条件而受到影响。但随着通货膨胀风险减少,其他经济风险增加,联储官员们越来越分裂。 一些人认为,更高的利率尚未完全影响到经济,并担心信贷条件的持续收紧会产生比预期更大的影响。新冠疫情时代的储蓄减少和今年秋季学生贷款的恢复可能会增加不利因素。 其他人则认为,货币政策传导到经济活动的滞后不再那么长,他们认为更高利率的大部分效果已经显现。他们还希望看到更具体的证据,证明通货膨胀正回归2%的目标。 由于投资者对美联储接下来的期望变得不那么确定,最近几周的波动性增加了,市场的命运似乎取决于每一份新的经济数据。 目前,根据期货合约,市场预计今年不会再有利率上调,尽管他们看到在联储10月31日至11月1日的会议上加息的可能性大于其9月19日至20日的下次会议。 杰克逊霍尔会议将为鲍威尔提供更多空间来阐述其战略的关键组成部分,包括美联储关注的不仅仅是通胀报告。 在快速加息的情况下,经济的恢复力也引发了关于所谓的中性利率(此时政策既不刺激经济也不缓 减 经济)可能比新冠疫情前更高的猜测 。这周10年期美国国债的收益率首次自2007年以来上升到4.35%,反映出预期利率可能会保持较高水平。 投资者期待鲍威尔在周五发表意见。但美联储官员大多对这个问题持开放态度,他们在6月发布的最新估计表明,他们认为利率与新冠疫情之前的2.5%相比保持不变,鲍威尔不太可能偏离这一思路。他在今年3月份对美国国会表示:“坦白说,我们不知道中性利率在哪里。” 在2018年他首次以美联储主席身份发表的杰克逊霍尔演讲中,他强调了对此类长期变量估计的内在不确定性。但他也强调,一旦出现金融危机或通胀预期不稳等严峻事态,美联储将不得不 "不惜一切代价 "解决问题。 去年,在通胀率达到 40 年高点的情况下,鲍威尔的讲话采取了后一种策略。今年,可能是时候回到前一种方案了。 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主席Adam Posen表示:”鲍威尔这次的讲话不可能那么严谨清晰,因为经济前景确实更加不确定。当你的政策错了,而你又有很长的路要走以达到你应该的地方时,央行的决策在某种意义上是更容易的。更困难的是,当你不确定自己是否已经接近正确的政策时,你必须仔细分析,现在美联储正处于这种状态。”

  • 美国非农数据被官方挤出30万水分 为啥总在发布后下修数据?

    当地时间周三早晨,美国劳工部发布针对非农数据的年度基准调整初值预期,给看上去一直挺强劲的非农数据“脱了点水”。 (来源:美国劳工部) 根据美国劳工部公布的初步数据, 今年的基准调整将下降30.6万人,也就是说基准非农的下修幅度为0.2%。 最终的基准调整将会在明年2月与2024年1月的非农数据一起公布, 届时将一并调整2022年4月至2023年12月共21个月的非农数据。 (调整的是这部分数据,来源:tradingeconomics) 作为这个调整的背景,劳工统计局每年会把3月的非农就业数据,与更准确但更新速度慢很多的季度就业与工资普查数据(QCEW)进行基准对齐。当三月的非农数据与QCEW进行对齐后,变化将按比例分布在以三月为结束的那一年内。 QCEW基于几乎所有雇主都必须提交的各州失业保险(UI)税记录,旨在 完全统计美国所有1100万个机构/工作场所,并且有90%以上的响应率 ;与此相比, 非农就业报告只调查66万个机构,响应率也大致只有4成 。 难以撼动货币政策的背景描述 换种表达方式来讲,今天这个30万的数据, 约等于劳工部预期到2023年3月为止的12个月里,平均非农就业数据需要从33.7万下降至31.2万。 研究公司FwdBonds的经济学家Chris Rupkey表示,自3月以来就业市场又增加了87万个工作岗位,7月的授薪就业人数是1.56342亿。当经济停止增长时,会先看到非农就业人数下降,但在这次基准修订中没有衰退即将到来的迹象。 对于更多研究美国宏观的分析师而言,这两天也在集体忙一件事情:调整对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预期。德意志银行的美国经济学家Brett Ryan表示,周三的基准调整并不会改变对美国经济状况的描述。 他和他的同事依然认为美国经济会出现衰退,但也承认短期内出现衰退的可能性已经在减少 ,他们准备等到一系列8月经济数据公布后,再来重新评估一下这个预测。 小疑问:为啥拜登的经济数据总是在发布后下修 趁着非农基准下修的事情,知名财经博客ZeroHedge指出,今年到现在为止一共有6个月的非农进行过修正,无一例外最后的结果都要比初值低,个别月份的下修可能要接近10万。 按照非农数据的公布方式,在市场最看重的初值数据公布后,还会在后续两个月里进行两次调整。 (来源:ZeroHedge) 在过去几个月里,这种情况并不是孤例。以新房销售数据为例,今年前6个月的初值数据也无一例外最终全部被下修。这也显示出,许多一度令市场惊讶的强劲经济数据,其中有不少原本就是要在未来被“修正”的统计误差。对于近些日子一直拿经济数据作为竞选策略的拜登来说,底层数据总是在公布后不停地被下修,恐怕会令“拜登经济学”稍稍有那么一点令人难以信服。 (来源:ZeroHedge)

  • 美联储传声筒:是时候聊一聊美联储加息的最后一步该怎么走了

    美国当地时间8月22日,“美联储传声筒”、知名宏观政策记者尼克·蒂米劳斯发表题为《美联储应采取多大力度的紧缩政策才能达到2%通胀率?》的文章,提出了一个事关未来几年全球金融市场走向的议题: 随着美国通胀率从9.1%跌至3.2%,美联储该采取什么样的战略,走完降通胀的最后一步? 非常应景的是,美联储系统的官员们,以及全球多国央行的同僚将在本周齐聚杰克逊霍尔山谷,共话“全球经济的结构性转变”,自然少不了对未来货币政策路径的解构。 美联储眼前不止一条路 蒂米劳斯表示,考虑到现在美国通胀仍明显高于2%的政策目标,美联储官员们近些日子仍在关注年内是否需要再加一次息。但这25个基点的事,在“美联储准备在利率高位维持多久”这样的问题面前,只能说是一个小问题。 眼下对于美联储来说,要实现2%的政策目标,主要有两种思路。 首先, 美联储的官员们可以将政策利率进一步提高,并在经济明显放缓时仅稍稍降一点息。 这么做的好处是,最快可以在明年就把通胀打到2%,风险是可能会触发更严峻的经济下行,甚至有可能终结经济软着陆的念想。 另外还有一种路径, 当美联储对通胀稳步下行的状态感到满意时,他们可以将政策利率维持在当前的位置,并在明年晚些时候开始稳步降息。 风险点则是实现降通胀大业的时间点会被进一步延后——甚至有可能还要3年时间。 当然还有一条“未曾设想的道路”——调整2%的政策目标,不过美联储官员们均强烈反对这一设想。 快一点,还是慢一点? 事实上,支持这两条道路的阵营,都有自己的道理。认为应该尽快实现政策目标的一方强调, 如果把降通胀这件事情拉得太长,可能会折损美联储的信誉,特别是在未来可能出现造成通胀上行的意外事件时。 这样的情况可以参考上世纪80年代初,犹豫不决的美联储给美国经济带来了更深重的痛苦。 另一派则强调,今天的美联储可以学习格林斯潘在上世纪90年代对待通胀的经验,例如采取“机会主义”的货币政策, 仅仅将政策利率定在高于所需位置一点点的地方,然后期待诸如经济放缓等因素将通胀拉回政策目标。 对于这件事情,前波士顿联储主席罗森格伦认为,如果通胀降到3%下方并停在那里,那么“慢慢来”会是一种合理的策略,因为到那个时候对打压经济的风险偏好将发生改变。但里士满联储主席汤姆·巴尔金表示,1990年的情况和现在无法类比,那时美国刚刚走出长期的高通胀,但今天这么做可能会带来通胀预期上行等风险。 包括罗森格伦、克拉里达(前美联储副主席)、查理·埃文斯(前芝加哥联储主席)均表示, 3%会是一个很重要的分水岭。 如果通胀高于3%,美联储将会继续加息;一旦通胀落到3%下方,有关降息的讨论将持续升温。作为参考,PCE核心通胀在今年6月刚回落到4.1%,预计到明年初也就回落到3.5%左右。 (美国核心PCE年率,来源:tradingeconomics) 当然,“抄格林斯潘作业”还会有一个问题: 在他那个时候,美联储并没有明确的“价格稳定”定义,直到2012年在伯南克任上才定下2%作为美联储的政策目标。 正因如此,许多现职美联储官员会对拿他们的政策与格林斯潘时期对比而感到愤怒,因为这看起来像是他们能接受3%的通胀目标。但不可否认,美联储现在的政策,多多少少有这种思量在里面: 凭借目前的政策,通胀率不可能在短期内达到2%,但他们又认为通胀下行的速度可能要比他们预期得快一些,而且不会引发经济衰退。 根据最近的美联储经济预期,多数货币政策委员预期明年可能会降息1个百分点。作为这个判断的背景,同一批人预期明年核心通胀率为2.6%,要到2025年底才有可能达到目标。 经济还要承受多久苦痛? 上个月刚从圣路易斯联储主席位子上退下来的布拉德表示, 美联储政策核心考量在于,今年下半年的经济是否会出现增速,这种情况可能会施压美联储明年将政策利率加到6%。 美联储现在担心的是通胀放缓的持续性,以及将核心通胀年率压到3%以内并持续下降的前景。 近些日子,鲍威尔等官员也提及,现在“加息不够”和“加息太多”之间的风险,正愈发接近平衡。 蒂米劳斯强调,这也意味着美联储的“加息三部曲”进入了第三阶段。经历快速加息,以及寻找合适的限制性利率位置后,美联储的关注焦点开始转向实际利率——随着通胀下降,即便美联储维持政策利率不变,实际上也能产生加息的效果。 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在今年早些时候曾表示,随着通胀下降,如果美联储不降息,那么实际利率将会持续走高。 他预期到2024年美联储会因为“避免实际利率升至不必要的限制性位置”而降息。 鲍威尔也在上个月提到过这件事情,在通胀达到2%之前就会开始降息。这将取决于我们对通胀实际降至2%目标的信心有多大。不过鲍威尔当时也表示,如果经济没有严重放缓, 美联储可能要到“一整年”后才会考虑降息。 对于这种假设,巴尔金表示在当前核心通胀率仍高达4%的情况下,讨论这个问题可能有一点早。 今年6月,他预期在经济连续两个季度萎缩的情况下,美国可能会在2024年底降低利率。他表示,在经济增长不放缓的情况下,美联储很难让通胀回到目标。 只有在看到经济活动减弱的证据后,美联储才能采取更加耐心的方法来降低通胀。

  • 小摩敲响粘性通胀警钟:通胀回落速度或令市场失望

    摩根大通周二表示,尽管近期的数据显示美国物价上涨正在放缓,但对粘性通胀的担忧仍然存在。该行表示,通胀每下降一些,就会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 小摩认为,美国通胀率将继续走低,但下降的速度可能会令投资者失望。该行在给客户的报告中表示:“在通胀方面,尽管我们坚持长期以来的观点,即通胀将持续放缓,但我们担心已经没有缓冲空间,多数人完全认同这一点。”“通胀率从10%降至5%可能更容易,而从5%降至2%会变得越来越困难。” 小摩补充称,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也可能使通胀前景复杂化。该行表示:“联邦基金利率可能会在更长时间内保持在高位,这将限制任何市盈率扩张的前景,届时股市将需要完全依赖盈利增长来实现上涨。”

  • 美联储将上调通胀目标?巴尔金回应:将使美联储信誉面临风险

    经过激进的紧缩政策之后,美国通胀率已降至3.2%的水平,但对于何时能够达到2%的目标,市场似乎信心并没有那么强。最近,关于美联储上调通胀目标的讨论再度甚嚣尘上。 与此同时,多位著名经济学家呼吁美联储提高通胀目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前首席经济学家、现任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的奥利弗·布兰查德此前认为,当通胀率降至3%时,央行官员应该停止紧缩政策,并将其(3%)作为新的目标。 哈佛大学教授、白宫前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杰森·福尔曼上周发表文章称,美联储政策应该转向了,并呼吁上调通胀目标。 前英国央行决策者亚当·波森表示:“通胀目标……并不是死的,我们不应该为了把通胀率从3.5%降到2.25%而压垮经济,这种犹豫是可以理解的。” 对此,里士满联储主席巴尔金最新回应称,如果美联储在实现2%的通胀目标之前就考虑改变这个目标,那么美联储可能会失去信誉。 巴尔金周二在弗吉尼亚州的一次活动上表示:“2%不是什么我们永远无法触及的数字,这个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巴尔金今年没有货币政策投票权,他没有评论美联储降息可能会从何时开始。他补充说,可能允许降息的标准包括观察通胀何时逐月降温,以及观察已经稳定的需求情况。 上个月,美联储官员一致投票再次加息25个基点,将政策利率上调至5.25%-5.50%的目标区间,也是22年来最高水平。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对抗击通胀保持强硬态度,明确表示仍有可能再次加息。 而到了现在,争论的焦点从利率应该提升到多高的水平,转向了限制性利率应该保持多久。 巴尔金表示,6月份通胀情况比预期的要好,这可能表明美国经济可以实现“软着陆”,即在没有破坏性衰退的情况下恢复价格稳定。 巴尔金指出,即使出现了衰退,由于对工人的强劲需求,劳动力流失减少,消费者对汽车等供应受限商品的潜在需求,以及企业管理库存的保守举措,应会减轻经济衰退的严重程度。 虽然巴尔金表示他不会预先判断9月美联储政策会议的结果,但他强调,如果通胀保持高位且需求方面“没有信号”表明通胀将下降,那将需要采取更紧缩的货币政策。 对于经济前景,巴尔金实际上非常乐观,他表示,美国7月零售销售强于预期,且消费者信心也在上升,经济重新加速的可能性已经出现,而这在三四个月前是不可能的。 对于美债收益率飙升的问题,巴尔金认为,鉴于美联储目前的政策利率,10年期美债收益率超过4%是正常的,这也可能是对强劲经济数据的回应。

  • 美联储加息理由减弱?美国非农数据或被大幅下修50万

    过去一年多,为了遏制高通胀,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上调至22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强劲的就业数据是美联储敢于如此激进的底气。而即将公布的一份报告或令美国非农就业数据被大幅下修50万,这意味着美联储的加息理由可能会有所减弱。 美国劳工部将于周三公布最新就业和工资普查(QCEW)数据。 摩根大通经济学家Daniel Silver估计,若根据周三的QCEW进行初步基准调整,在截至今年3月的一年内,美国的新增就业人口会比目前已发布数据减少将近50万,即每个月减少约4万个就业岗位。 劳工统计局每个季度公布一次就业和工资普查(QCEW)数据。QCEW数据基于各州失业保险税收记录,涵盖了美国几乎所有的就业岗位。因此,QCEW比非农就业报告数据更准确,但时效性不及每月发布一次的非农报告。劳工统计局会根据QCEW对非农就业数据进行调整。 加息理由减弱 去年,美国政府公布的就业数据一直出乎经济学家的意料,就业人数增幅持续超预期。强劲的就业数据是美联储稳步加息背后的一个关键原因。而如果就业市场没有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的那么强劲,美联储的加息理由也将减弱。 不过,即使将非农数据向下修正,平均就业增长仍将保持在每月30万左右的强劲水平。因此,修订后的数据可能不会从根本上改变经济学家对劳动力市场健康状况的看法。 “尽管我们预计美国劳工统计局的初步估计将表明,就业增长没有最初报告的那么强劲,但修正幅度不太可能大到足以表明劳动力市场状况出现重大转变的程度,”道明证券首席美国宏观策略师Oscar Munoz表示。 彭博经济研究所(Bloomberg Economics)的分析师Stuart Paul表示,QCEW数据可能会证实该机构长期以来的观点,即劳动力市场比媒体报道的要弱。但他表示,“那些一直坚持‘劳动力市场吃紧’观点的人可能会感到震惊”。 渣打银行分析师Steve Englander估计,这一数据可能向下修正65万左右,其中大部分疲软集中在最近几个季度。他称, 这将表明“就业市场状况远逊于近几个季度支撑美联储收紧政策的因素,这将减少进一步加息的压力。”

  • 小心鲍威尔“放鹰”!纽约联储调查显示打工人薪酬预期创历史新高

    就在美联储全球央行年会即将召开之际,纽约联储的一份调查报告又将市场焦点拉回薪酬增速与通胀的纠缠关系上。 (来源:纽约联储) 根据纽约联储周一公布的就业调查报告, 美国打工人对于更换工作的期待薪酬——保留工资(reservation wage)的预期均值,在今年二季度升至78645美元/年,这也是该调查自2014年开始后的最高值。 作为对比,同一份调查去年二季度得到的平均“保留工资”为72873美元,去年一年间涨了近8%。 (来源:纽约联储) 纽约联储的数字,与亚特兰大联储的就业追踪指标相互呼应。该数据显示, 换工作的打工人们对薪酬增速的预期也在今年二季度突破7%。 (来源:亚特兰大联储) 当然,之所以称为打工人的“期望”,是因为这个数字并不是他们已经拿到手的薪酬,但美国的雇主们也在劳动力市场吃紧的背景下不断提升报价。 纽约联储调查数据显示, 今年二季度的全职平均薪酬为69475美元/年,同比激增14% 。另外,在另一个提问口径中,受访打工人对“未来4个月内拿到的offer预期”也提升至67416美元,较去年同期提升超7000美元,也是调查有史以来的新高。 (来源:纽约联储) 尽管期望与实际拿到手的薪酬仍有差距,但纽约联储的调查也显示,打工人们对于薪酬和晋升机会的满意度均有所上升。 同时这份调查也与其他劳动力市场数据相呼应,反映出美国劳动力市场正在从极度火热的状态中慢慢放缓。调查显示, 受访者对未来可能换工作的预期也从一年前的11%下降至10.6%,同时认为自己可能会在近期拿到新offer的预期也从21.1%降至18.7%。 美国劳工部的空缺岗位数据也在二季度持续下降,最近的6月数据下跌73.8万后来到958万。 通过上面的数据,投资者们应该也能对美联储讲了大半年的“就业市场持续火热”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上周公布的7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中,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委员们提出, 现在的薪酬增速仍高于能使得通胀持续保持2%的状态。 按照美联储的政策逻辑,如果薪酬-通胀之间互相推进的关系持续存在,意味着在经济数据还过得去的情况下,通胀将持续更久才能回到2%的政策目标。这也给予美联储进一步加息破坏经济的动力,至少向市场传递降息预期的时间节点还要往后推一推。

  • 美联储11月加息概率已接近五成?美债“抛售风暴”还在席卷……

    在结束了周末的两天休整后,美债市场的抛售“风暴”在本周一继续上演——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进一步攀升至了2007年以来的最高位,因持续展露韧性的美国经济表现,使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终于开始相信,美联储年内还可能继续加息。 行情数据显示,各期限美债收益率隔夜集体收涨,2年期美债收益率涨7.1个基点报5.009%,5年期美债收益率涨8.7个基点报4.472%,10年期美债收益率涨9.2个基点报4.345%,30年期美债收益率涨7.3个基点报4.45%。 目前,素有“全球资产定价之锚”的10年期美债收益率已连续刷新了200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隔夜一度升穿了4.35%,对政策敏感的两年期收益率也在纽约交易日尾盘突破5%大关,当前仅略低于上个月初和3月份创下的2023年高点。 市场的抛售压力不光推升了上述名义债券收益率,那些为对冲通胀而提供额外支付的通胀保值债券也进一步遭遇抛盘。这表明,债券持有者正在为美联储防范通胀再次加速而继续收紧货币政策的风险做好准备。 周一,美国10年期通胀保值国债(TIPS)收益率自2009年以来首次突破2%, 从年初至今的低点1%附近已累计攀升了约100个基点。同日,美国30年期通胀保值国债(TIPS)收益率也进一步达到了2.14%,创下2011年以来新高。 随着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减弱,以及庞大的联邦预算赤字增加了美国国债的供应,过去两周美国债券市场发生了重大转变。这促使投资者大幅推高长期债券的收益率。由于担心经济将出现萎缩,过去一年多时间里长期债券的利率曾持续大幅低于短期债券收益率,导致收益率曲线陷入倒挂。 分析师们表示,夏末流动性不足可能也夸大了最近的走势,周一的债市成交量低迷。 CreditSights高级固定收益策略师Zachary Griffiths表示,过去几周曲线上的上涨实际上都是在实际收益率方面。他指出,这是因为人们开始押注美联储将进一步加息或经济增长预期改善,而盈亏平衡通胀率几乎没有变化。 美联储11月加息概率已接近五成 值得一提的是,本周伊始的这些债市抛售行情,也发生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本周晚些时候将在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进行的关键演讲之前,市场预计鲍威尔周五讲话时的措辞基调将偏向鹰派。 利率期货市场的数据显示,虽然市场交易员当前认为美联储9月加息的可能性仍然只有13%,但11月加息的概率预期在近来已大幅攀升,隔夜这一概率押注一度达到了46%,几乎接近了五成。 NatAlliance Securities国际固定收益部门主管Andrew Brenner表示,技术上对债券看跌。但他补充称,在八月这个流动性较差的假日周,他们没有什么可担心的,因为全世界都预期鲍威尔会持鹰派态度。 而 无论如何,近来债券市场的这些变动助长了一种预期,即金融危机后的“超低利率时代”大门或许已彻底关闭——预计美联储将在比市场预期更长的时间内维持利率高位。 尽管掉期交易商仍在为美联储很可能已完成加息并将在明年放宽政策进行定价,但债券市场的最新走势,却显然充满了焦虑情绪。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