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253

  • SMM:高品位硅石供应或维持偏紧态势 工业硅个别原料价格或有小幅探涨空间【SMM硅业峰会】

    在 2023 SMM (第十二届) 硅业峰会 上,SMM硅基原料分析师杨雯婷对工业硅原料市场作出回顾。她表示,SMM预计,大直径石墨电极随着明年约204万吨左右的工业硅新增产能投产,供应面缺口或拉大,未来价格有回升空间。木炭价格因政策、国际形势原因,短期难有解决,供应缺口仍将存在,但硅厂对原料上涨幅度接受有限,价格恐上浮有限。硅煤价格表现方面,仍需关注双焦价格联动性。个别地区如陕西地区无粘结硅煤供应充足,供应面价格支撑较少。 硅石市场介绍 硅产业链概述 硅石简述 硅石是脉石英、石英岩、石英砂岩的总称。主要用于冶金工业用的酸性耐火砖。纯硅石可作石英玻璃或提炼单晶硅。结晶硅石外观一般呈乳白色、灰白色、淡黄色以及红褐色。有鲜明的光泽,断面平滑连续,并带有锐利棱角,硬度、强度都很大。脉石英呈致密块状,纯白色,半透明,发油脂光泽,断面呈贝壳状,石英结晶颗粒多在2mm以上,肉眼可辨。 硅石中SiO 2 是主成分,Al 2 O 3 、Fe 2 O 3 、CaO、MgO、K 2 O、Na 2 O、TiO 2 等均为杂质。 我国硅石总储量高达347394.347万吨。 硅石按照三大用途分类统计,玻璃用硅石储量最为丰富,其次为水泥配料用,冶金用硅石占比仅为11%,即36999.12万吨。 硅石分布广泛 高品位硅石较为稀缺 硅石市场环境: 我国硅石总体储量丰富,地区分布多样。我国仅有个别省份暂无已探明硅石资源储量,硅石总体分布以北方地区为主。 硅石资源虽总量丰富但质量较为低下,高品质脉石英主要集中于我国江西地区。 分类来看: 冶金用硅石可以分为冶金用石英岩、冶金用石英砂岩、冶金用脉石英几大类。冶炼工业硅属于冶金用硅石范畴,冶金用硅石下游除工业硅外,还可以用作硅铁等铁合金生产。 玻璃用硅石主要用作普通玻璃或者高端玻璃制作(包含光学玻璃),眼镜片等也算作玻璃用范畴。 水泥配料用硅石方面:建筑用硅石用途十分广泛,因其耐火性强,常用于冶炼硅砖,也可以做建材饰面、低品质硅石还可以充作路基石使用。 我国硅石总体储量丰富,但高品味硅石储量较低。冶金用品质多数仅能满足冶炼工业硅,以及硅质合金为主,品位多集中在99.9%≥SiO2含量≥96%。国内高纯石英砂(SiO2≥99.99%,杂质总含量小于25ppm)资源非常稀缺。 冶金用硅石不同用途指标区分 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黑色冶金行业标准》规定,冶金用硅石按照具体不同用途划分为:耐火材料用、铁合金用以及工业硅用硅石理化指标相对最为严格。 目前国内工业硅厂家生产4字头规格的工业硅对于原料硅石中CaO、Fe 2 O 3 、AI 2 O 3 的含量要求基本均为≤0.1%,即行业内常说的“双零”。除了对元素要求之外,同时也要求对加入电炉的硅石有足够的热稳定和良好的抗爆性。否则会因为受热很快破裂且表面迅速剥落,导致电炉透气性变差,电炉上部炉料粘结,热量损失增大,电耗升高的现象,因此抗爆性要求85%以上。 其次,工业硅用硅石对于粒度也有一定要求,粒度过小,使得炉料透气性差,粒度过大未反应的硅石沉入炉底或进入硅溶液中造成渣量增多,从而使得电耗升高,因此需要控制硅石的粒径范围基本在50-120mm。当然根据炉型不同,具体粒度要求也有所差异。 硅石伴生矿较多 伴生矿决定硅石杂质含量 硅石主要杂质铁铝钙来源伴生矿云母、长石、赤铁矿。目前市面上硅石指标检测机构主要化验指标也是铁铝钙、其次是镁、钾、钠化验较多。 与硅厂接受样品化验稍有区别,硅厂端多化验铁铝钙、其次为磷、钛等。 硅石市场供需分析 政策利好支撑 加大硅石资源储量探测 新疆地区2021-2025年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新疆阿勒泰地区2022年开始着重以石英砾石勘查为重点,加快石英砾石勘查开发,配合自治区推进青河巴勒巴尕依石英岩矿基金项目勘查,开展喀什克石英岩矿勘查,实施阿勒泰市、吉木乃县石英砾石等矿产资源勘查。 湖北谷城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主要目标 石英岩用途广泛,谷城县域内硅产业以耐火材料生产为主体, 综合考虑工业硅、有机硅等硅深加工项目需求,到2025年石英 岩年需求量预计将达到 400 万吨。通过整装勘查项目成果,石英 岩矿资源保障程度较高。 冶金用石英岩矿年开采总量预期达到400万吨。 到2025年,全县矿山数量减少到30家,到2035年进一步减少到25家。大中型矿山比例显著提升。 硅石矿山发展趋向大型化 规模化 据SMM调研显示,2023年内注销采矿权主要为年开采量≤5万吨的小型硅石矿山采矿权。 而新立硅石矿山采矿权主要为年开采量≥10万吨的中、大型矿山其中更是以年开采量超过10万吨的大型矿山为主,硅石矿山发展趋向大型化、规模化。 各地政府矿山规模调整方向一致:坚持矿山开采规模与矿区储量规模相适应。严格实施最低开采规模与最低服务年限准入制度。矿山数量显著减少,规模结构明显改善。 2023新立采矿权众多 集中新疆云南地区 2023新立硅石矿山采矿权最多的为新疆地区,累计12个硅石矿山采矿权且主要为年开采量10万吨以上的大型矿山。其中多数硅石矿山分布在新疆阿勒泰地区,且年开采量规划最大的为阿勒泰合盛矿业,年开采量为275万吨。目前该硅石矿山已投入使用,主供合盛公司自身下游工业硅冶炼。疆内头部硅企东方希望年内也在阿勒泰地区新立一处硅石矿山采矿权,年开采量为100万吨。 值得注意的是,疆内头部硅企年内新立矿石矿种均为天然石英砂岩,虽指标方面能达到冶炼工业硅使用要求,但对于抗爆性等特殊要求方面或较冶金用石英岩稍有不足。 硅石年内价格基本持稳 个别地区硅石供应趋紧 下图是包含内蒙古、江西、云南、湖北以及广西等地高品位硅石价格走势情况: 》订购查看SMM现货历史价格 其中,云南地区硅石主要来源于昭通地区,昭通地区硅石除指标稳定,品位较高外最主要特点为出硅水多,总体冶炼单耗用量少。同等指标、耗用量情况下,云南昭通硅石产出工业硅多,基本单耗维持在1:2.6吨左右,而其他地区硅石单耗多维持在1:2.8-3吨左右。在昭通个别硅石矿山开采受限情况下,云南地区硅石近期供应渐趋偏紧。 而内蒙古地区,受2月新井特大矿难事故影响,各类硅石矿山管理加强。原定于5月事故影响结束,但一直持续到上半年,内蒙古地区可以正常开采出货的硅石矿山仅为个位数,当地硅石供应持续紧缺。新疆地区部分硅厂外采内蒙硅石用作补充也转采其他地区。矿山安全管理影响一直持续到10月才缓慢恢复,硅石年内供应整体维持偏紧态势,硅石开采量较2022年预计大幅走低。 硅石供应预期增多 个别地区供应差缩减 SMM统计了各地区2024年硅石开采量供应,预计2023年硅石开采量或在2500万吨左右,2024年预计将增至2800万吨左右。 各地区供需差额方面,工业硅主产区新疆、云南地区硅石供应都存有一定缺口。随着年内新立硅石采矿权众多,新疆地区供需差额24预计将有大幅所缩减,且新立采矿权中多为疆内头部硅企自用矿山,大厂硅石外采比例大幅走低,疆内硅石供需缺口将有一定程度填补。但疆内小厂预计仍将部分外采硅石用作冶炼,主要硅石多采自内蒙古、甘肃、陕西、河南地区。云南地区因年内昭通地区个别硅石矿山开采受限,硅石供应渐趋紧张,预计2024年供应缺口仍将继续。 原料端价格回顾 原料价格2023年多震荡走低 工业硅原料方面,硅用电极、硅煤年内价格均呈现震荡走低趋势,木炭方面上半年价格同样呈现缓步走低,但8月后价格开始修复回暖,10月价格快速上涨。 综合来看,年内工业硅原料价格较去年仍呈现走跌情况。 其中,硅用炭电极年内均价走跌41%,硅用大直径石墨电极年内均价走跌26%,小直径石墨电极年内均价走跌37%。 新疆硅煤年内均价走跌17%,宁夏硅煤年内均价同比走跌19%,陕西无粘结硅煤年内均价走跌29%。新疆无粘结硅煤年内均价走跌26%;木炭均价年内走跌5%。 东南亚木炭进口缩减 三季度起价格回升走高 2022年我国木炭主要进口国为老挝,缅甸,两者合计进口木炭占比超60%。 我国工业硅产区云南主要木炭来源即为缅甸、老挝地区。2023年老挝加强木炭出口管制,我国老挝地区木炭进口占比大幅下降,1-9月累计进口占比由31%降至13%,缅甸地区木炭占比涨至67%。 10月27日,缅甸地区发生冲突事件,木炭进口受限,云南河口到货木炭紧缺。木炭供应渐趋紧张,10月木炭价格快速走高,涨幅6%。 原煤供应偏宽松 硅煤价格与双焦联动偏强 据SMM调研显示,煤炭大环境年内走势较弱,硅煤与焦煤指标较为贴近,尤其陕西、山西、宁夏地区硅煤价格与当地或附近焦煤联动较强。涨跌走势较为贴近。双焦价格走势一定程度影响硅煤价格。年内硅煤价格震荡走跌,跌幅最大的是陕西硅煤,跌幅在26%左右。 近期新疆地区硅煤价格修复回暖,粘结硅煤主因进入冬季,硅厂积极囤货,需求短暂拉高价格回暖。无粘结硅煤主因中煤保利库存情况改善,价格回调,且技术升级硅煤指标升高,品质较高。 其余地区硅煤价格短期仍呈弱势,宁夏地区硅煤主供西南硅厂,在需求预计走弱背景下,预计价格也将有回落。 硅用电极价格走跌幅度差别较大 SMM整理了三种硅用电极价格的走势情况,从中可以看出,三种电极价格走跌幅度相差较大: 》点击查看SMM光伏产品现货报价 大炉型多选用直径为1272mm的硅用石墨电极用作冶炼其他炉型则多选用小直径石墨电极。炭电极与石墨电极因电阻率不同,单吨冶炼耗用量也略有不同。石墨电极单吨耗用基本在1:0.06-0.08吨。而炭电极单吨耗用基本在1:0.1-0.13吨。 年内国内工业硅原料成本不同程度走低 SMM预计,大直径石墨电极随着明年约204万吨左右的工业硅新增产能投产,供应面缺口或拉大,未来价格有回升空间。 木炭价格因政策、国际形势原因,短期难有解决,供应缺口仍将存在,但硅厂对原料上涨幅度接受有限,价格恐上浮有限。 硅煤价格表现方面,仍需关注双焦价格联动性。个别地区如陕西地区无粘结硅煤供应充足,供应面价格支撑较少。 重点关注: 新疆地区粘结硅煤,山东能源库车煤矿因煤层开采问题,若是指标出现变化,铁有超标,新疆地区粘结硅煤供应或有所偏紧。若是昭通地区出现硅石供应紧缺情况,云南地区高品位硅石或有上浮。外采硅石补充使用或影响工业硅产量。

  • 硅下游采购情绪不积极 市场成交疲软【SMM周评】

      》查看SMM硅产品报价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点击查看SMM金属产业链数据库 SMM11月10日讯:截至11月10日,华东不通氧553#硅在14200-14300元/吨,周环比下跌100元/吨跌幅1%,通氧553#硅在14700-14900元/吨,周环比下跌200元/吨跌幅1%,441#硅在15000-15100元/吨,周环比下跌250元/吨跌幅2%,421#硅(有机硅用)在15700-15900元/吨,周环比下跌300元/吨跌幅2%,3303#硅在15700-15800元/吨,周环比下跌150元/吨跌幅1%。周内下游多晶硅企业有在陆续询单招标,然中间加工环节磨粉企业采购硅块订单释放不多,有机硅及铝合金维持按需采购,周一云南德宏州部分产能轮流限电对市场采购刺激情绪不高,市场询单询单清淡硅供应商被迫跌价价格偏弱。 需求端本周有机硅行业开工率基本稳定,下游消费向淡季转变DMC价格小幅向下调整150元/吨,单体厂陆续少量补库。铝合金开工率也基本持稳,“买涨不买跌”合金企业维持按需采购。多晶硅行业供应量维持增量,因目前多数磨粉企业暂在消化自身库存,使得市场短期需求偏向乏力。 供应端平、枯水期南、北方电价成本差异极大,按目前硅价北方多数硅厂有利可图,南方云南、四川硅企已挣扎在成本线附近,在11月已发生少量减产,在12月份电价再度调涨之后有减产扩大的预期,结合目前的供需关系以及库存情况,预计短期内硅价以横盘整理为主,上下行空间有限。   如您想了解更详细的行情信息及市场动态,或有其他资讯需求,请拨打021-51666820。

  • 2023 SMM第十二届硅业峰会企业参观之广东炬申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在SMM举办的 2023 SMM第十二届硅业峰会 上,SMM精心准备了企业参观环节,与企业代表们一同前往 广东炬申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参观走访。 广东炬申物流成立于2011年11月,位于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丹灶物流中心,主营业务包括物流运输、仓储服务、多式联运业务。成立至今,已成为上海期货交易所铜、铝、锡、锌、不锈钢、氧化铝;广州期货交易所工业硅的指定交割仓库,并于2021年4月登录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 自成立以来,公司始终坚持秉承诚信、安全、效益、规范的服务理念,一直专注于有色金属物流领域,通过“紧贴铝产业链、横纵辐射有色金属领域其他品类”的战略部署,形成了与客户产业链深度融合、横向综合化发展、纵向深耕多式联运的业务格局,并通过建立运输专线优势及完善物流网络布局,推动有色金属产业链的资源流通和价值流通。 公司在广东佛山、江苏无锡、浙江宁波、新疆乌鲁木齐、昌吉和石河子、广西钦州、河南巩义、江西、云南等国内有色金属产地或物流集散地设有9家全资子公司,与国内近百家主要铁路站场、港口、大型专业第三方物流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覆盖国内有色金属产业链原料材、成品主要地区(西北、华东、华南、西南)的供应链物流网络初具规模,多式联运及运输本着、专业仓储业务运作管理规范有序,能安全、高效满足广大市场客户供应链综合物流、仓储服务方面的需求。 广东炬申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在广东佛山和广州、新疆昌吉和石河子、广西钦州和靖西、内蒙古等地设有运输车队,自有重型半挂式货运车辆共200余台(不含合作的协议运输车队),业务品种专注于铝锭、铝棒、铝合金锭、工业硅、铜板、铜杆及氧化铝等有色金属产业链大宗原材料及成品,能及时、安全、高效满足客户货物运输配送需求。物流运输业务是公司发展的基础业务,公司践行“热诚守信,服务至上,安全高效”的服务理念,注重物流运输业务运营过程的服务跟踪和精细化管理,受到行业内客户的一致好评。 经过多年的发展,炬申股份已成为集物流方案设计、运输、仓储装卸、期货交割与标准仓单制作、货权转移登记、仓储管理输出、多式联运货运代理为一体的多元化综合物流服务提供商。 愉快的参观交流过后,SMM及行业代表与广东炬申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代表一起合影留念,增加彼此间更深厚的合作友谊,相信在接下来还将有更深层次的交流跟合作!

  • 【直播】2024年硅市供需及价格展望 | 期货套保与基差贸易应用 | 最新技术分享【SMM硅业峰会】

    硅产业作为全球高科技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过去几年,中国的硅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成为推动信息技术、光伏产业、新能源科技等领域发展的核心动力。 当前,全球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刻变化,硅产业也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硅产业的从业者,我们应该如何紧密围绕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这一主线,探寻一条更具竞争优势的产业链,迈向更高更远的未来! 科技创新、强化合作、共享技术、加强信息交流无疑是行业同仁快速成长的最佳途径! 11月9日-10日,由 上海有色网(SMM) 举办的 2023 SMM第十二届硅业峰会 在广东·广州设计之都郡雅酒店隆重召开 ! 本次峰会为行业人士量身打造, 汇聚了硅产业链上下游大咖、行业专家,现场剖析行业发展痛难点与机遇,探讨行业发展中的新定位,硅市现场及供需前景及价格走向、生产技术进展等行业关注的焦点话题,并现场培训工业硅期货套期保值策略与基差贸易应用等方面的行业必备知识。 SMM将对本次峰会进行现场视频、文字、图片直播,敬请刷新关注本文! 》观看现场视频直播 》查看现场图片直播 开幕致辞 SMM 执行副总裁 周柏 》点击查看现场嘉宾致辞详情 11月10日嘉宾发言 发言主题:2023年工业硅原料市场回顾 发言嘉宾:SMM硅基原料分析师 杨雯婷 硅石市场供需分析 政策利好支撑 加大硅石资源储量探测 新疆地区2021-2025年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新疆阿勒泰地区2022年开始着重以石英砾石勘查为重点,加快石英砾石勘查开发,配合自治区推进青河巴勒巴尕依石英岩矿基金项目勘查,开展喀什克石英岩矿勘查,实施阿勒泰市、吉木乃县石英砾石等矿产资源勘查。 湖北谷城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主要目标 石英岩用途广泛,谷城县域内硅产业以耐火材料生产为主体, 综合考虑工业硅、有机硅等硅深加工项目需求,到2025年石英 岩年需求量预计将达到 400 万吨。通过整装勘查项目成果,石英 岩矿资源保障程度较高。 冶金用石英岩矿年开采总量预期达到400万吨。 到2025年,全县矿山数量减少到30家,到2035年进一步减少到25家。大中型矿山比例显著提升。 硅石矿山发展趋向大型化 规模化 据SMM调研显示,2023年内注销采矿权主要为年开采量≤5万吨的小型硅石矿山采矿权。 而新立硅石矿山采矿权主要为年开采量≥10万吨的中、大型矿山其中更是以年开采量超过10万吨的大型矿山为主,硅石矿山发展趋向大型化、规模化。 各地政府矿山规模调整方向一致:坚持矿山开采规模与矿区储量规模相适应。严格实施最低开采规模与最低服务年限准入制度。矿山数量显著减少,规模结构明显改善。 2023新立采矿权众多 集中新疆云南地区 2023新立硅石矿山采矿权最多的为新疆地区,累计12个硅石矿山采矿权且主要为年开采量10万吨以上的大型矿山。其中多数硅石矿山分布在新疆阿勒泰地区,且年开采量规划最大的为阿勒泰合盛矿业,年开采量为275万吨。目前该硅石矿山已投入使用,主供合盛公司自身下游工业硅冶炼。疆内头部硅企东方希望年内也在阿勒泰地区新立一处硅石矿山采矿权,年开采量为100万吨。 值得注意的是,疆内头部硅企年内新立矿石矿种均为天然石英砂岩,虽指标方面能达到冶炼工业硅使用要求,但对于抗爆性等特殊要求方面或较冶金用石英岩稍有不足。 》SMM:高品位硅石供应或维持偏紧态势 工业硅个别原料价格或有小幅探涨空间 发言主题:工业硅的环境影响因素分析及治理措施 发言嘉宾:南京库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 董 涛 工业硅生产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工业硅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废气、废水、固体废物以及噪音等对环境不利的因素,具体影响如下: 废气:炉前烟气、出铁烟气、炉面烟气,其中炉面烟气占90%以上; 废水:很少,几乎不外排废水; 固废:炉渣、烟气净化产物(脱硫脱硝产物) 噪音:忽略不计。 废气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 废气污染物成分:粉尘、硫化物、氮氧化物; 硫化物来源于还原剂,主要是煤、石油焦、木炭; 煤含硫0.5% ~ 1%,石油焦含硫1% ~ 3%,木炭含硫0.05% ; 平均每吨工业硅产生二氧化硫50~80公斤。 氮氧化物来源于炉内1600℃、料面可燃气焚烧。 平均每吨工业硅产生氮氧化物100~150公斤。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会产生酸雨效应,破坏环境。 》专家分享:工业硅的环境影响分析及治理措施 发言主题:提高工业硅冶炼入炉原料质量的方法 发言嘉宾:东方希望兰州东金硅业有限公司生产技术处高级工程师 徐福昌 原材料的管理 操作关键、原料基础、设备保障 人----人员的能力、意识、操作; 机----生产能力、设备保养、及时维修维护; 料----符合质量标准的原材料、中间体、包装材料、成品。 法----系统的技术文件、制度文件(标准和记录)、操作规程; 环----生产环境,通过对生产环境的监控,可以避免交叉污染,对于现场管理来讲,规范的生产现场代表着安全生产、有序生产。 》技术帖:提高工业硅冶炼入炉原料质量的方法 发言主题:工业硅生产过程中固废的绿色资源化利用 发言嘉宾:东北大学冶金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邢鹏飞 发言主题:工业硅及硅系合金的低碳高效生产-电炉全封闭 发言嘉宾:通威绿色基材(广元)有限公司资深专家 唐 琳 矿热炉生产品种有: 硅铁、工业硅、硅钙合金、硅铝合金、富锰渣、高碳锰铁、锰硅合金、高碳铬铁、硅铬合金、钛渣、黄磷、电石等。由于硅系合金冶炼的特殊性,生产过程中需要捣炉透气,无法实行全密闭生产,现今除硅系品种电炉外,其他品种电炉均已实现全密闭。 从20世纪70年代起,国内外铁合金人先后对工业硅及硅系合金电炉生产的不捣炉工艺和全密闭设备进行探索、研究和实践,取得在工艺理念、设备升级、冶炼操作等方面的重大突破,实现了很有意义的阶段性成果。 工业硅及硅系合金全密闭的必要性 工业硅及硅系合金电炉炉内的总还原反应是: Si0 2 +2C→Si+2C0↑ 反应生成的CO气体携带着大量的化学潜能,但是工业硅及硅系合金电炉冶炼的特殊性,在生产时需要打开炉门进行捣炉透气操作,无法实现电炉的全密闭,在打开炉门捣炉的同时大量空气进入烟罩,烟罩内由炉膛逸出的CO气体与由炉门进人空气中的02,进行燃烧反应生成CO2,其反应如下,并放出大量热能: 2C0+0 2 →2C0 2 其后果是: 1、产生大量CO2气体污染环境; 2、浪费CO化学潜能。烟罩内CO气体的燃烧反应,浪费了烟气中大量的化学潜能,降低了企业效益; 3、增加设备故障率,降低作业率。CO气体的燃烧使烟罩内烟气温度达到600~700℃,特殊情况时高达1000℃以上。高温烟气容易烧坏炉内设备(把持器、烟罩顶部、内侧等),造成设备事故,增加故障率,降低作业率; 》工业硅及硅系合金全密闭的必要性、可行性及电炉的高效益性 2023年度 SMM工业硅价格采标单位 SMM作为有色行业的独立第三方平台,秉承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每个成交日所报的 上海有色现货价格(SMM价格) 受到行业高度、广泛认可。“ SMM现货价格 ”从矿、冶炼、贸易、加工、终端整条产业链出发,服务于制造业40万家企业用户,并被采用作为交易结算价格。截止2023年,SMM推出了 SMM工业硅 等几十种硅价格用于满足硅产业链现货交易、也推出了符合IOSCO标准的结算指数。 如所有SMM体系的IOSCO一样,SMM会定期公布、签发、剔除采标单位,并对其进行授牌。在 2023 SMM (第十二届) 硅业峰会 上,为 2023年度SMM工业硅价格采标单位 举行了隆重的授牌仪式! 》点击查看详情名单 》点击查看详情名单 2023 SMM工业硅优质供应商 碳中和正从全球共识向全球行动推进,在全国能源转能过程中,一系列支持光伏行业发展的政策极大促进产业发展;有机硅材料作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光伏、新能源、特高压等行业发展也为有机硅行业提供了可观的前景;传统汽车行业加速向新能源汽车转型,铝合金材料的技术升级和创新也扰动着市场神经。 工业硅作为上述三大行业的最上游环节,在光伏企业对工业硅做产业配套、有机硅短期供需错配、工业硅期货加速行业内卷…等相关背景下,面对行业定价模式转变,贸易摩擦和竞争加剧,市场机遇和挑战并存,2023年工业硅行业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为进一步促进工业硅产业持续、健康、和谐发展,推选一批优秀的工业硅供应商、贸易商企业,树立行业标杆,加快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上海有色网(SMM) 此前组织了 2023年度 SMM众望所硅“工业硅优质供应商” 评选活动,并在 2023 SMM (第十二届) 硅业峰会 上隆重举行了颁奖仪式! 》点击查看详细获奖名单 2023SMM工业硅优质贸易商 》点击查看详细企业名单 11月9日嘉宾发言 发言主题:2023年多晶硅市场回顾及后续展望 发言嘉宾:SMM光伏首席分析师 史真伟 SMM光伏首席分析师史真伟对2023年多晶硅市场进行了回顾并对未来走势做出了展望。他表示,待到四季度,随着多晶硅产能的进一步扩张以及硅片、产量的大滑坡,多晶硅过剩局面或将显现。不过下半年伴随工业硅价格的不断走高,预计或将对四季度多晶硅价格带来一定的成本支撑。整体来看,SMM预计,2023年到2024年间,不论是对比硅片消费预期还是全球新增装机预期,多晶硅供应均或将延续供应过剩局面。 2023年多晶硅价格震荡走跌 据SMM调研显示,2023年年初,2月中旬之前,多晶硅价格、库存呈现双双上升的趋势,与常规逻辑相悖。SMM认为,此轮多晶硅价格上涨,主要是得益于硅料企业的联合惜售挺价,而头部多晶硅企业联合挺价,惜售甚至停售亦导致了多晶硅库存的上升。 》点击查看SMM数据库 但市场规律终不可逆,硅料库存在达到近一个月的压力后,硅料企业竞相离场,带动多晶硅价格一路崩塌,而拉晶企业也适当补仓,直至三季度初期,多晶硅跌破60元/大关,引发头部拉晶厂进厂囤货,库存跌至低位,后续多晶硅价格出现上升。 对于2023年四季度多晶硅的价格趋势,SMM预计,后续硅料价格再度反弹的可能性不大。 2023年多晶硅产能产量大幅提升 产量方面, 据SMM调研显示,2023年1-10月国内多晶硅产量约为120万吨,同比去年同期增幅达到91%。2023年全年多晶硅预计产量将达到150万吨左右。 产能方面, 据SMM数据统计,2022年底国内多晶硅产能约120万吨,而到2023年底这一数字预计或将达到260万吨,增幅达113%。且下半年扩产步伐明显快于上半年,工期规划影响仍是最主要的原因。 从硅料扩产与硅片消费的对比来看,2023年三季度多晶硅扩产步伐略不及硅片消费,这也是三季度硅料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不过待到四季度,随着产能的进一步扩张以及硅片、产量的大滑坡,多晶硅过剩局面显现,预计到春节前,此情况难有起色。 》SMM:四季度多晶硅供应或过剩 成本端或支撑硅价 发言主题:2023年-2024年工业硅市场发展与展望 发言嘉宾:SMM工业硅分析师 陆敏萍 2023年1-10月中国工业硅产量同比增幅5% 全年预计产量在375万吨 中国在全球工业硅供应中占比高达79%,是毋庸置疑的全球第一大工业硅供应市场。 据SMM调研显示,2022年中国全年工业硅产量在350万吨。2023年1-10月工业硅累计产量在305万吨,同比增加16万吨,增幅5.5%。2023年中国1-10月份97硅和再生硅累计40万吨,同比增幅28%。 工业硅分省份供应情况 依托于能源及原材料优势,国内工业硅供应主要分布在新疆、云南和四川地区,新增产能集中在西北地区,原有季节性供应增减变化被大幅削弱。其中宁夏地区工业硅供应从2022年的0.4万吨增长至2023年的4.3万吨,同比增幅高达986%。 SMM调研了解到,2023年硅供应量主要由北方新产能及再生硅贡献。 厂库向交割仓库转移隐性库存显性化 社会交割仓库库存占总社会库存比例大 库存方面,截止2023年10月20日,工业硅社会库存共计34.8万吨,其中黄埔港、天津港、昆明三地普通社会仓库合计11.5万吨,同比下降6%,各地区交割社会仓库累计23.3万吨,买现货抛期货较多,库存由厂家、普通仓库向交割库转移。 》SMM:2023-2024年工业硅市场发展与展望 发言主题:中国铝硅系合金的发展对工业硅需求分析 发言嘉宾:南通鸿劲金属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韩耀斌 南通鸿劲金属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韩耀斌表示,Al - Si系合金的新发展,满足了以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为代表的发展对合金的需求, 从而提升了硅的需求量。Al - Si 合金对硅的需求量是一定能填补因燃油车份额减少, 而导致Al - Si - Cu 合金需求下降对硅需求减少的量。Al - Si 系合金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中国汽车结构变化和新能源发展对铝合金需求带来的变化 铝合金需求变化: 燃油车市场份额越来越小,发动机缸体、缸盖、变速箱等需求减少, 带来对Al - Si - Cu合金需求减少; 新能源汽车及新能源的快速发展, 对Al - Si系列合金需求出现大幅增长,,进而提高了对硅的需求量; Al - Si系列合金应用场景越来越广阔。 六、高性能铝合金的需求变化 能满足大型一体化压铸所需免热处理Al - Si系新材料和储能设备所需高导热性新材料, 将有大幅度提升。 大型一体化压铸现状及发展趋势 现状:当前可以把77个零件实现一次压铸成型; 未来:可以把300多个零部件一次性压铸成型。 》我国铝硅系合金发展前景广阔 未来或将提升工业硅需求 发言主题:工业硅生产技 术进展 发言嘉宾: 昆明理工大学副教授,系副主任 陈正杰 硅能源概况 中共中央政治局2022年1月24日就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进行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指出,要把 促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 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有序发展光能源、 硅能源 、氢能源、可再生能源。要加快发展有规模有效益的风能、 太阳能 、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等新能源,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 广东省出台了《 广东省硅能源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2022-2025 年) 》。重点发展高效低成本 硅片、电池片、组件和逆变器 等产业,发展安全经济新型储能电池,发展光电器件核心技术攻关;推动 硅能源数字化 发展;做大做优装备及零部件;健全关键材料配套能力; 加大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 ; 推动退域器件硅基材料循环利用 ;持续提升智能制造水平重点:加大财税和金融支持力度;加强重大项目招引和服务;强化资源要素保障; 支持开展国内国际交流合作;加强行业规范和安全管理。 从 绿色能源到绿色能源 ,实现 绿色能源与有色金属智能制造的深度融合 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国硅光伏产业概况 2022年中国多晶硅产量为82.7万吨、硅片产量为357GW、电池片产量为318GW、组件产量为288.7GW,同比分别增长了63.4%、57.5%、60.7%和58.8%。 2022年中国新增装机87.41GW,其中分布式新增装机51.11GW,同增74%;集中式新增装机36.3GW,同增41.8%。2022年出口规模第一次超过500亿美元。其中,组件出口423.61亿美元,硅片50.74亿美元,电池38.15亿美元。 2022 年全球新增装机230GW,预计2023年全球装机280-330GW,我国95GW-120GW。 问题: 国内光伏用地需求受到限制、电力市场交易给光伏发电收益带来不确定性。国外贸易壁垒给我国光伏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带来困难、海外大力发展本土制造业有可能对我国光伏制造业造成冲击。 》专家谈:硅冶炼新技术进展 发言主题:感应炉和硅水包用耐火材料的选择与技术革新 发言嘉宾:中铸新材工业(江苏)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孙高磊 发言主题:中国有机硅市场现状及趋势分析 发言嘉宾:北京国化新材料技术研究院有机硅分析师 陈紫豪 期货套期保值培训 发言主题:工业硅期货运行与多晶硅期货研发情况 发言嘉宾:广期所专家 发言主题:工业硅价格预测与市场展望 发言嘉宾:SMM光伏分析师 高畅 供应:国内工业硅供给稳定增长 全球生产主力地位稳固 产能:中国规模优势深化,企业龙头效应显著 中国产能规模优势突出: 2022年全球工业硅产能约710万吨,其中国内产能570万吨,占比80%,海外工业硅产能主要位于巴西(7%)、挪威(6%)等国家。 生产重心向北方偏移: 依托能源及原材料优势,国内工业硅产能呢集中于新疆、云南、四川。预计2023年中国工业硅产能达639万吨,新增产能约69万吨,新增产能集中于新疆、内蒙、宁夏、甘肃等北方省份,工业硅供应季节性波动减弱。 企业龙头效应显著: 国内工业硅冶炼企业众多,但前十企业产能占比高达47%。合盛硅业为全球工业硅龙头,价格影响力较强。 产量:9月国内产量同比小增,丰水期开工率抬头 9月国内产量同比增10%: 9月工业硅产量35.6万吨,同比增10%,其中新疆产量12.8万吨,云南产量9.1万吨,四川产量6.0万吨。 9月丰水期开工率69%,较6月平水期增11pct: 丰水期西南地区电费下降生产利润修复,川滇开工率约80%。新疆硅厂前期正常检修,开工率逐步恢复至约60%。 产量预测: 2023年1-9月累计产量为266万吨(不包括97硅、再生硅),同比增3.5%。今年丰水期推迟,预计西南地区停炉时间迟于往年,23Q4产量环比上行。新增工业硅产能释放,预计21-25年工业硅产能CAGR达13%。综合来看,预计2023年中国金属硅产量将达370万吨,同比增5.7%。 》SMM:高库存、弱需求抑制硅价 四季度枯水期减产或助硅市回暖 发言主题:工业硅期货套期保值与基差贸易应用 发言嘉宾:中粮期货机构服务部副总监 韩迦南 什么是期货: 期货不是货,通常是指以某种大宗商品或金融资产为标的可交易的标准化合约。 期货合约是期货交易所统一制定的、规定在将来某一特定时间和地点交割一定数量标的物的标准化合约。 价格波动加剧,对产业链企业都是一种损害 2020年中至今,工业硅现货价格经历过山车式的波动。 涨价有利于上游生产企业,但有损于下游采购企业;跌价有损于上游生产企业,但有利于下游采购企业;涨价跌价大幅波动,但不利于中间贸易企业经营。 套期保值的作用——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套期保值: 同时在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进行方向相反的对冲交易,以规避现货市场价格波动风险; 两个主要职能:价格发现和风险防范; 两种基本类型:买入套期保值和卖出套期保值; 传统套期保值:简单套期保值,在期货市场和采取与现货市场上方向相反的买卖行为; 现代套期保值:不仅仅是强调降低风险,并从基差的变动中获取额外利润。 套保的四大原则:方向相反、种类相近、数量兴党、合约相近。 》专业培训:工业硅期货套期保值与基差贸易应用 发言主题:工业硅期货套利策略(正套、反套) 发言嘉宾:中粮期货北京分公司资深分析师 杨德君 他先是对工业硅价格历史走势进行回顾,然后对工业硅期货套利的方式进行分享,最后对工业硅期货未来价格作出展望。他表示,正向套利是在预计远期价格更高的正向市场背景下,买近卖远;反向套利是在预计远期价格更低的反向市场,买远卖近,进行反向套利。 企业参观 广东炬申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13:30-17:00 供需交流会—企业面对面 签到&交流 招待晚宴 大会首日晚间,SMM专程为远道而来的客户准备了丰盛的接风晚宴,精彩的节目表演和高潮迭起的抽奖活动,在为客户洗去一身疲惫的同时,也乐趣丛生......

  • SMM:高库存、弱需求抑制硅价 四季度枯水期减产或助硅市回暖【硅业峰会】

    在 2023 SMM (第十二届) 硅业峰会 上,SMM光伏分析师高畅分享了近期工业硅市场行情。她表示,四季度硅价或呈现探底回升态势,10-11月工业硅市场供需基本持平,低价交割品交易影响现货价格,硅价小幅下探。不过,SMM预计西南地区枯水期停产后上下游供给矛盾或将显现,硅价有望迎来阶段性回暖。 工业硅产业链介绍 供应:国内工业硅供给稳定增长 全球生产主力地位稳固 产能:中国规模优势深化,企业龙头效应显著 中国产能规模优势突出: 2022年全球工业硅产能约710万吨,其中国内产能570万吨,占比80%,海外工业硅产能主要位于巴西(7%)、挪威(6%)等国家。 生产重心向北方偏移: 依托能源及原材料优势,国内工业硅产能呢集中于新疆、云南、四川。预计2023年中国工业硅产能达639万吨,新增产能约69万吨,新增产能集中于新疆、内蒙、宁夏、甘肃等北方省份,工业硅供应季节性波动减弱。 企业龙头效应显著: 国内工业硅冶炼企业众多,但前十企业产能占比高达47%。合盛硅业为全球工业硅龙头,价格影响力较强。 产量:9月国内产量同比小增,丰水期开工率抬头 9月国内产量同比增10%: 9月工业硅产量35.6万吨,同比增10%,其中新疆产量12.8万吨,云南产量9.1万吨,四川产量6.0万吨。 9月丰水期开工率69%,较6月平水期增11pct: 丰水期西南地区电费下降生产利润修复,川滇开工率约80%。新疆硅厂前期正常检修,开工率逐步恢复至约60%。 产量预测: 2023年1-9月累计产量为266万吨(不包括97硅、再生硅),同比增3.5%。今年丰水期推迟,预计西南地区停炉时间迟于往年,23Q4产量环比上行。新增工业硅产能释放,预计21-25年工业硅产能CAGR达13%。综合来看,预计2023年中国金属硅产量将达370万吨,同比增5.7%。 成本:工业硅成本季节性变动枯水期南高北低 价格:生产资料价格季节性波动 据SMM调研的数据显示,主要产区电费方面,新疆地区全年电费维持较低位置。西南地区:丰水期(6月-9月)水电价格优势突出,在0.35-0.40元/度左右,12月进入枯水期,电费将大幅提涨至近0.6元/度。 硅石价格变动方面,硅石价格变动略落后于工业硅价格变动,且变动幅度较小。今年3月-4月硅石价格迅速下探,随后价格基本稳定,预计2023年第四季度工业硅价格窄幅震荡或小幅上探。 》点击查看SMM硅产品现货价格 碳基还原剂价格方面: 石油焦价格:2023一季度石油焦价格下落,二季度价格回弹,预计2023年下半年石油焦价格持稳运行。 煤炭价格:冬季煤炭开采难度增加,煤价自第三季度上扬,10月中旬硅煤价格较夏季上涨约150元/吨。 电极价格: 由于2023年上半年工业硅开工率偏低,电极供过于求,电极价格一路下跌。随着2023年下半年工业硅开工率恢复,9月中旬电极价格小幅探涨,但仍处于较低位置,预计四季度价格持稳运行。 成本测算:枯水期西南成本抬升,北方成本优势凸显 西南产区电费季节性上升: 10月平水期到来,云南电费从0.30-0.34元/度,上升至0.37-0.41元/度,预计枯水期电费达0.49-0.53元/度。云南6月、9月、12月电力成本占比分别达35%、31%、41%。 冬季还原剂涨价: 冬季煤炭矿口开采难度增加。价格逐渐爬升,6月、10月、12月(预计)云南还原剂成本分别达3570、3720、3950元/吨。 云南地区成本测算: 丰水期(9月)、平水期(10月)、枯水期(12月)成本测算分别得12900元/吨、14200元/吨、15800元/吨。 新疆地区成本测算: 成本主要受煤炭价格影响,窄幅波动约200元/吨,10月成本约为13400元/吨。 枯水期北方成本较西南地区有明显优势,开工率稳定。西南产区开工率将随生产利润波动,12月枯水期成本倒挂会停炉。 需求:国内多晶硅产能翻倍支撑工业硅需求 应用格局:转为多晶硅主导,出口规模收缩 下游消费格局转变: 光伏行业蓬勃发展,中国在全球光伏行业占据重要地位,包揽全球95%以上多晶硅产量。国内多晶硅产能迅速扩大,2023年预计国内产能达244万吨,同比增125%。多晶硅跃为工业硅第一大消费下游,2023全年消费预计占比达41%。 海外需求持续收缩: 2023年1-9月我国工业硅出口量达43万吨,同比减16%,地缘冲突愈演愈烈,海外经济出现衰退信号,预计全年工业硅出口量将同比减少。 需求展望:多晶硅扩产支撑工业硅消费 多晶硅方面:2023年1-9月多晶硅累计产量106万吨,同比增95%。2023年四季度有协鑫呼市、青海丽豪、新疆合盛等项目投产,预计将有59万吨多晶硅产能陆续投产,2023年多晶硅产量同比大幅增长,支撑工业硅消费。 有机硅方面:2023年1-9月有机硅DMC累计产量155万吨,同比增10%。有机硅下游房地产、制造等需求较为疲软,全年价格走势偏弱,部分扩产项目落地节奏落后预期,国内运行产能微增,全年产量预计同比增10%。 原生铝合金方面:2023年1-9月原生铝合金累计产量194万吨,同比减4%。铝合金下游建筑、汽车等行业正处于弱恢复阶段,年初铝合金产量同比显著下滑,2023年二季度以来铝合金产量逐月增长,预计2023年四季度或维持弱增长趋势。 2023年A356铝合金在2万元/吨附近窄幅震荡;有机硅价格小幅下落,DMC从1.7万/吨跌至1.4万元/吨;多晶硅价格跳水,复投料从25万元/吨跌至7万元/吨。多晶硅价格猛跌或对工业硅价格形成压制。 期货:421#硅期现基差回归交割利润收窄 421#硅与553#硅现货价差远低于期货固定品质升水: 广期所规定替代交割品421#硅固定品质升水2000元/吨。工业硅价格自22H2起走弱,421#硅与553#硅间价差远小于2000元/吨。工业硅价格下跌时,高低牌号间价差缩小,23年1月初价差摸高至1900元每吨,而10月中旬价差仅600元/吨。 421#硅交割利润收窄: 在期货强、现货弱的行情下,三季度421#硅交割利润丰厚,8月421#硅现货对主力合约(2309)贴水900元/吨左右;随着工业硅现货市场回暖,工业硅期现基差逐步收窄,11月初421#硅现货对主力合约(2401)贴水仅300元/吨附近。 库存:期货仓单老货流出枯水期库存累积 2023年二季度以来现货库存顺畅去化: 往年西南硅厂丰水期累库,枯水期停产时出售,下半年累库是行业常态。2023年上半年工业硅库存过高,二季度开始降价去库,三季度去库速度放缓; 》点击查看SMM数据库 期货仓单注册火热: 自工业硅期货交割业务启动,期现商交仓积极性极高,截至10月末广期所工业硅期货仓单3.6万手,SMM统计六省交割仓库库存23.9万吨,交割库货物多为421#硅。在工业硅期货的参与下社库库存远超往年,10月末达35.1万吨。 预计四季度现货仓库库存回升: (1)由于广期所规定年末仓单统一注销,市场难以完全消化老货,部分转化为现货库存。(2)西南产区硅厂习惯于在进入枯水期前备货,待枯水期价格修复后高价出售。 2023年四季度硅价展望:“高库存+弱需求”驱动,硅价窄幅震荡 》点击查看SMM光伏产品现货报价 》订购查看SMM现货历史价格 交割品转入现货仓库: 11月末仓单统一注销,仓单老货流入市场,库存压力增加。盘面弱、现货强的行情中,仓单老货价格低于工厂现货,降低成交价格中枢。 需求表现偏弱: 传统“金九银十”效应微弱,有机硅、铝合金需求表现不佳;光伏供应链也受高库存、低利润问题困扰,多晶硅产量增速放缓。 四季度硅价探底回升: 10-11月工业硅市场供需基本持平,低价交割品交易影响现货价格,硅价小幅下探。不过,SMM预计西南地区枯水期停产后上下游供给矛盾或将显现,硅价有望迎来阶段性回暖。

  • 专家分享:工业硅的环境影响分析及治理措施【SMM硅业峰会】

    在 2023 SMM (第十二届) 硅业峰会 上,南京库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董涛对工业硅的环境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相关治理措施。 工业硅生产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工业硅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废气、废水、固体废物以及噪音等对环境不利的因素,具体影响如下: 废气:炉前烟气、出铁烟气、炉面烟气,其中炉面烟气占90%以上; 废水:很少,几乎不外排废水; 固废:炉渣、烟气净化产物(脱硫脱硝产物) 噪音:忽略不计。 废气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 废气污染物成分:粉尘、硫化物、氮氧化物; 硫化物来源于还原剂,主要是煤、石油焦、木炭; 煤含硫0.5% ~ 1%,石油焦含硫1% ~ 3%,木炭含硫0.05% ; 平均每吨工业硅产生二氧化硫50~80公斤。 氮氧化物来源于炉内1600℃、料面可燃气焚烧。 平均每吨工业硅产生氮氧化物100~150公斤。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会产生酸雨效应,破坏环境。 工业硅生产环境治理 废气治理:除尘、脱硫、脱硝; 除尘:布袋除尘器,排放浓度在10毫克/立方以下; 脱硫:湿法脱硫、半干法脱硫、干法脱硫,二氧化硫排放浓度在50毫克/立方以下; 脱硝:SNCR法,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在50毫克/立方以下。 脱硫脱硝 只脱硫不脱硝:湿法脱硫,石灰水做脱硫剂,脱硫产物是硫酸钙(石膏)。建筑行业、水泥行业使用。运行成本低,操作要求高、占地面积大。 即脱硫又脱硝:SDS干法脱硫+低温SNCR脱硝; 烟气粉尘以微硅粉为主,微硅粉又细又黏,使SNCR脱硝无法再生而失活; 脱硝必须先除尘,除尘布袋适用温度区间在240℃以下; 240℃以下脱硝必须先除硫(二氧化硫)。 工艺流程:烟气→余热锅炉(240℃) →脱硫塔(220℃)→布袋除尘器(200℃) →脱硝塔(180℃) →引风机→烟囱 脱硫剂、脱硫装置的选择 布袋除尘器的粉尘含微硅粉+未反应完成的脱硫剂+脱硫产物。 脱硫剂:碳酸氢钠(小苏打)、碳酸钠、高效石灰粉。 效果:碳酸氢钠(小苏打)利用率可达到95%,碳酸钠30%、高效石灰粉15%。 原理:碳酸氢钠在高温下发生分解反应,分子轨道外层电子云破碎重组,呈现激化过渡状态,便于二氧化硫分子侵入反应。而碳酸钠、石灰粉无此过程。 脱硫装置:脱硫反应塔、烟道反应器。 效果:脱硫反应塔可提供充分完全反应条件;烟道反应器条件较差 实例:内蒙古某工业硅厂,成都某公司做的烟气净化装置,脱硫产物中的硫酸钠只有21%。 脱硫产物处理技术简介 烟气治理废弃物:微硅粉、脱硫产物(含未反应的脱硫剂)、脱硝失活催化剂。 脱硝失活催化剂含贵重金属由厂家回收。 纯净的微硅粉可作为水泥添加剂,有经济价值。 升级版的工艺流程:烟气→余热锅炉180℃)→第一布袋除尘器(170℃)→接力风机→脱硫塔(160℃)→第二布袋除尘器(150℃)→烟气升温脱硝一体器(180℃)→引风机→烟囱。 反应:用稀硫酸将未反应的碳酸氢钠/碳酸钠制成。 硫酸钠的市场性:芒硝(十水硫酸钠)+元明粉(无水硫酸钠)的市场需求量超过两千万吨,广泛用于化工、洗化、水泥工业。 第二布袋除尘器过滤下的脱硫产物,用化工方法,经溶解、净化、反应、浓缩、干燥、包装等工序制成市场成品。 脱硫产物:硫酸钠+未反应的碳酸氢钠/碳酸钠制成纯净硫酸钠。 溶解:硫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钠易溶于水。 净化:用过滤机将杂质除去。 反应:用稀硫酸将未反应的碳酸氢钠/碳酸钠制成硫酸钠。 浓缩:多效蒸发器将硫酸钠溶液制成饱和溶液。 干燥:用干燥机将饱和溶液制成粉状成品。 包装:干燥后的成品用打包机制成25公斤/50公斤产品外销。 环保成本预测 3万3工业硅炉烟气净化装置投资:1800~2500万/炉。 脱硫产物处理装置:500万/炉。 运行费用:脱硫产物不处理,1000元/吨工业硅;脱硫产物处理成副成品,200元/吨工业硅。

  • 专家谈:硅冶炼新技术进展【SMM硅业峰会】

    在 2023 SMM (第十二届) 硅业峰会 上,昆明理工大学教授,系副主任陈正杰分享了硅冶炼新技术进展。 硅能源概况 硅能源概况 中共中央政治局2022年1月24日就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进行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指出,要把 促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 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有序发展光能源、 硅能源 、氢能源、可再生能源。要加快发展有规模有效益的风能、 太阳能 、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等新能源,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 广东省出台了《 广东省硅能源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2022-2025 年) 》。重点发展高效低成本 硅片、电池片、组件和逆变器 等产业,发展安全经济新型储能电池,发展光电器件核心技术攻关;推动 硅能源数字化 发展;做大做优装备及零部件;健全关键材料配套能力; 加大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 ; 推动退域器件硅基材料循环利用 ;持续提升智能制造水平重点:加大财税和金融支持力度;加强重大项目招引和服务;强化资源要素保障; 支持开展国内国际交流合作;加强行业规范和安全管理。 从 绿色能源到绿色能源 ,实现 绿色能源与有色金属智能制造的深度融合 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国硅光伏产业概况 2022年中国多晶硅产量为82.7万吨、硅片产量为357GW、电池片产量为318GW、组件产量为288.7GW,同比分别增长了63.4%、57.5%、60.7%和58.8%。 2022年中国新增装机87.41GW,其中分布式新增装机51.11GW,同增74%;集中式新增装机36.3GW,同增41.8%。2022年出口规模第一次超过500亿美元。其中,组件出口423.61亿美元,硅片50.74亿美元,电池38.15亿美元。 2022 年全球新增装机230GW,预计2023年全球装机280-330GW,我国95GW-120GW。 问题: 国内光伏用地需求受到限制、电力市场交易给光伏发电收益带来不确定性。国外贸易壁垒给我国光伏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带来困难、海外大力发展本土制造业有可能对我国光伏制造业造成冲击。 工业硅绿色冶炼新技术进展 工业硅绿色生产 工业硅属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广泛用于光伏、有机硅等行业 “双碳”背景下硅能源的快速发展增加了对工业硅的需求 高纯多晶硅、有机硅等已被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2021年工业硅的需求分别达76.8万吨和120万吨,比2020年需求增长为20%和3.4%,2022年我国工业硅产量约为335万吨,同比增长24%左右,自2023年起国家统计局将工业硅纳入十种有色金属统计范围。 高品质工业硅生产技术 工业硅生产存在单耗较高、炉底上涨、杂质去除困难等技术难题 工业硅影响:多晶硅生产中对工业硅中B、P含量有针对性要求;有机硅单体合成对工业硅钛、磷等微量元素和物相有定向要求。。 开展了“高品质工业硅清洁生产关键技术” 研究;提出了“复合生物质碳还原剂生产-矿热炉强化熔炼-高效复合炉外精炼”技术路线。 发明了生物质、石油焦、煤、兰炭为原料的新型复合碳质还原剂制备新技术,实现了在工业硅冶炼过程的产业化应用。 构建了复合生物质碳还原剂的组分设计理论基础;还原剂比电阻大于3500μΩ∙m;硅的直收率提高了5 个百分点。 发明了复合炉外精炼新技术,成功研制了炉外精炼配套装备。 新型炉外精炼技术与理论,B、P 含量低于国家标准限值,满足多晶硅生产用; 产品中Ti、Ni、Pb 和Bi 含量满足有机硅单体合成用需求; 新型炉外精炼装备,炉外精炼时间缩短30min 以上。 研发了矿热炉强化熔炼新技术,实现在大容量矿热炉上生产应用。 扩大了高温“坩埚”反应区域,实现了强化熔炼; 有效抑制了矿热电炉炉底上涨。 工业硅微量元素相赋存及调控技术 对比4110#Si:Fe含量增加,FeSi 2 析出量增加;Ca含量增加,CaSi 2 析出量增加;Al含量增加,FeSi 2 转变为Si 8 Al 6 Fe 4 Ca;CaSi 2 转变为CaAl 2 Si 2 对比4110#Si:Al含量增加,Si8Al6Fe4Ca、CaAl 2 Si 2 析出量增加;过剩Al导致析出τ4、τ2甚至Al(Si)析出,Al(Si)相为毒害相。 当Al 含量足够将Fe 完全转化为Si 8 Al 6 Fe 4 Ca 相时, Ca 含量的增加有利于Si 8 Al 6 Fe 4 Ca、CaAl 2 Si 2 析出量增加。 工业硅冶炼用新型还原剂研究进展 通过新型生物质还原剂产业化试验得出结论,不同还原剂情况下冶炼电单耗线性拟合结果发现,冶炼电单耗降低300-500kWh。 工业硅冶炼渣回收技术 在生产过程中硅渣约占工业硅产量的10%,预计2022年产量约40万吨。 通过硅渣物相成分分析发现,硅渣主要成分为单质硅、碳化硅、硅酸盐。 从微观结构来看,硅渣中夹杂硅颗粒粒度不一,破碎至一定粒度时可实现单体解离。硅相硬度小于渣相,硅渣破碎时为硅硅断裂。 通过对硅渣界面分析发现,硅/渣之间界面清晰,界面处没有明显过渡相存在。 破碎解离技术 高压辊磨机破碎效率较高,可实现硅/渣相高效解离。 辊磨之后硅渣表面更为粗糙,利于浮选药剂的吸附。 界面调控与分选技术 通过氢氟酸辅助浮选回收硅工艺,观察氢氟酸及浮选药剂对浮选效果的影响发现,氢氟酸表面预处理联合浮选药剂界面调控,提高硅的浮选回收率,实现硅的回收。 硅-钛合金提取及精炼技术 硅智能工厂评价体系探讨 硅材料+数字孪生智能工厂评价体系构建 我国“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战略总体部署,以“绿色设计、绿色制造、绿色评价、绿色技术”为主线,基于硅光伏绿色制造长期利益的内涵,评价体系构建包含: (1)硅材料基因系统 (2)智能制造评价系统 (3)碳排放分析系统 (4)全产业链LCA评价系统 (5)低碳生产及再生循环评价系统 (6)碳交易评价系统 (7)安全防控技术评价系统 (8)专利及标准评价系统 8个方面多项指标,囊括制备能力、绿色环境、数字网络、研发创新、安全防控、成果转化等方面的硅光伏绿色制造评价体系。 发展建议 产业集群绿色发展——进一步延链强链完善产业链,积极融入国家重大战略,打造中国工业硅绿色生产体系,为国家双碳计划贡献力量; 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积极开发低碳绿色新技术,建设世界一流水平的绿色低碳硅能源国际创新中心,驱动产业可持续发展; 产业标准引领发展——加强绿色产业标准体系构建,建设世界一流水平的标准化技术与人才培养高地,引领产业国际化发展。

  • SMM:2023-2024年工业硅市场发展与展望【SMM硅业峰会】

    在 2023 SMM (第十二届) 硅业峰会 上,SMM工业硅分析师陆敏萍对2023-2024年工业硅市场发展情况做出分析和展望。她表示,SMM预计, 2023年全年工业硅市场或表现为供应偏紧格局。当前工业硅行业处于跌价被动减产带来的去库存阶段,工业硅价格围绕行业平均成本线附近运行。 工业硅、光伏产业链介绍 工业硅产业概述 : SMM整理了工业硅产业链的上中下游的大致情况,具体如下: 光伏产业链概述: 下图是SMM整理的光伏产业情况: 工业硅供应分析 2023年1-10月中国工业硅产量同比增幅5% 全年预计产量在375万吨 中国在全球工业硅供应中占比高达79%,是毋庸置疑的全球第一大工业硅供应市场。 据SMM调研显示,2022年中国全年工业硅产量在350万吨。2023年1-10月工业硅累计产量在305万吨,同比增加16万吨,增幅5.5%。2023年中国1-10月份97硅和再生硅累计40万吨,同比增幅28%。 工业硅分省份供应情况 依托于能源及原材料优势,国内工业硅供应主要分布在新疆、云南和四川地区,新增产能集中在西北地区,原有季节性供应增减变化被大幅削弱。其中宁夏地区工业硅供应从2022年的0.4万吨增长至2023年的4.3万吨,同比增幅高达986%。 SMM调研了解到,2023年硅供应量主要由北方新产能及再生硅贡献。 厂库向交割仓库转移隐性库存显性化 社会交割仓库库存占总社会库存比例大 库存方面,截止2023年10月20日,工业硅社会库存共计34.8万吨,其中黄埔港、天津港、昆明三地普通社会仓库合计11.5万吨,同比下降6%,各地区交割社会仓库累计23.3万吨,买现货抛期货较多,库存由厂家、普通仓库向交割库转移。 》点击查看SMM数据库 且据SMM调研显示,社会库存波动及华东通氧553#硅价,三季度走势基本成负相关。主要是替代品421#买交割没有优势,仓单流动性差,在上游硅企厂库库存快速下降的背景下,现货市场反而出现流动性紧张来助推硅价上涨的现象。 三季度北方硅企库存快速下降+西南多数货物被期现锁定,下半年硅企厂库库存呈连续下降趋势,与社会库存走势背离,但基本符合现货硅价走势逻辑。 原材料价格走势 硅石价格变动方面,硅石价格变动略落后于工业硅价格变动,且变动幅度较小。今年3月-4月硅石价格迅速下探,随后价格基本稳定,预计2023年第四季度工业硅价格窄幅震荡或小幅上探。 》点击查看SMM硅产品现货价格 石油焦价格:2023一季度石油焦价格下落,二季度价格回弹,预计2023年下半年石油焦价格持稳运行。 2023年1-10月行业平均成本同比下降11% 利润同比下滑超80% 据SMM调研显示,西北地区以火电供应为主全年电价基本稳定,西南地区依赖水电供应全年电价波动幅度大,相同地区丰、枯水期电价价差可在0.2元/千瓦时,仅电价成本波动即在2500-2700元/吨。 2023年过半数时间多数硅企处在亏损或盈亏持平边缘,2023年碳质还原剂、电极等原材料价格有不同程度降低,粗略计算2023年1-10月行业平均成本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然硅价疲软连续下跌使得硅企利润同比下滑超80%。 工业硅新产能投产进度不及预期 据SMM调研显示,2022年底规划的2023年工业硅投产的产能超过百万吨,然实际投产进度远不及预期。硅价行情、用工、政策等因素均有可能干扰投产进度。截至2023年10月底,SMM统计今年新增工业硅产能在83万吨左右,其中已经投入生产的产能仅占比一半。随着四季度部分产能陆续投产,三十余万吨产能预计在明年一季度释放。 下游需求分析及后市展望 供需双增下游消费格局转变 多晶硅消费占比提升快 从工业硅分类型消费结构来看,2022年多晶硅消费占比在28%左右,有机硅占比在31%左右,铝合金消费占比在18%左右,预计2023年,在供需双增的背景下,工业硅下游消费格局将有所转变,多晶硅消费占比快速提升,2023年来自多晶硅方面的消费占比有望达到41%左右,有机硅消费占比在26%左右,铝合金消费占比在15%左右。 多晶硅产能方面, 据SMM统计,截至10月末,国内多晶硅产能在214.5万吨左右。到2023年底预计多晶硅产能将达到256万吨上下,同比增幅为113%。 有机硅产能方面, SMM预计2023年有机硅单体产能或将达到594万吨左右,同比增长10.2%。2023年国内有机硅单体新增产能在170万吨上下,截至目前,实际释放产能在50万吨,剩余产能投产出现不同程度延后。SMM预计,2024年国内新增产能规划约为218万吨。 出口方面, 受汽车、房地差等终端需求低迷影响海外需求表现缩减。我国工业硅出口量在2022-2023年连续出现大幅下滑。2023年1-9月工业硅累计出口量在43万吨,同比减少16%。 铝合金对国内工业硅消费驱动增速较缓 硅加入铝合金后主要改善其铸造性能:提高流动性、减少热裂倾向,提高合金的硬度和强度、增加抗氧化和耐腐蚀能力。 原生铝合金多用工业硅牌号为441#、3303#及再生硅等,再生铝合金多用牌号为通氧及不通氧553#及97硅等。 SMM预计2023年再生铝合金产量或将达到675万吨左右,原生铝合金产量约为250万吨,对工业硅需求同比小增。 有机硅周期性供应过剩 规划项目投产不确定性增加 据SMM了解,2023年多数有机硅上市企业报告同比利润呈现负增长,行业处于周期性低迷阶段,有机硅单体新产能进度也出现不同程度延后。 国内单体企业根据工业硅和CH₃Cl自供及外采的方式不同,在成本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2023年下半年有机硅下游及终端用户采购均以刚需为主,鲜少囤货。部分海外单体企业出现不同程度的停产降负,仅东南亚地区消费支撑较好。 有机硅单体产能扩张 2023年1-10月DMC供应量在174万吨同比增幅12% 进入2023年,有机硅产能扩张,国内有机硅DMC月度产量相较往年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据SMM统计,2023年1-10月有机硅DMC产量在174万吨,同比增幅12%。2023年全年有机硅单体产量预计在468.8万吨左右,同比增长10.31%。 2023年有机硅受终端消费疲软等因素影响价格不断走跌,年内DMC价格最低点在12400元/吨,接近近五年最低。综合来看,今年DMC价格多围绕成本线运行,四季度开始,国内仍有部分单体企业新产能计划落地,上下游供需错配DMC仍偏弱势,对上游原料工业硅的需求量维持增量。 2023年1-10月多晶硅产量在120万吨,同比增幅达92% 据SMM调研显示,进入2023年,多晶硅企业利润收窄,近期多晶硅行业主流生产成本在49-50元/千克,至2023年11月初,行业平均利润缩窄至18元/千克附近,较2023年上半年利润降幅近80%。 产量方面,2023年1-10月多晶硅产量在120万吨,同比增幅达92%,对原料工业硅需求量提升迅速,强势支撑2023年工业硅下游消费。 SMM预计2023年全年多晶硅产量或将达到150万吨左右,同比增幅84%。 多晶硅行业扩张产能提升迅速 据SMM统计,2023年10月末,国内多晶硅产能达215万吨,SMM预计,到年末多晶硅产能或将达到256万吨,同比增幅为113%。 远期离啊看,随着多晶硅价因供应过剩带来的价格低迷,将有部门项目取消或停滞,预计在2024-2025年多晶硅新规划项目投产或不及预期。 工业硅消费结构:多晶硅增幅符合预期 海外消费持续低迷 多晶硅方面: 2022年底,SMM曾对2023年全年多晶硅产量做出预测,预计在155万吨左右。据SMM数据显示,2023年1-9月多晶硅产量在106万吨,从目前生产进度来看,预计今年全年多晶硅产量在150万吨附近,同比增幅达84%,基本符合预期。 有机硅方面: 有机硅单体产量也是逐年增加,然增速远不及多晶硅,2023年消费占比在26%,同比2022年下降5个百分点,SMM预计,到2027年有机硅消费占比维持在26%-28%附近。 铝合金方面: 传统的铝合金市场因终端汽车等行业消费增速缓慢消费占比呈逐年下降趋势。 工业硅行业处于跌价被动减产去库存阶段 硅价围绕成本线附近运行 据SMM整理的工业硅供需平衡表来看,2023年全年或表现为供应偏紧格局。当前工业硅行业处于跌价被动减产带来的去库存阶段,工业硅价格围绕行业平均成本线附近运行。

  • SMM:四季度多晶硅供应或过剩 成本端或支撑硅价【硅业峰会】

    在 2023 SMM (第十二届) 硅业峰会 上,SMM光伏首席分析师史真伟对2023年多晶硅市场进行了回顾并对未来走势做出了展望。他表示,待到四季度,随着多晶硅产能的进一步扩张以及硅片、产量的大滑坡,多晶硅过剩局面或将显现。不过下半年伴随工业硅价格的不断走高,预计或将对四季度多晶硅价格带来一定的成本支撑。整体来看,SMM预计,2023年到2024年间,不论是对比硅片消费预期还是全球新增装机预期,多晶硅供应均或将延续供应过剩局面。 2023年多晶硅价格震荡走跌 据SMM调研显示,2023年年初,2月中旬之前,多晶硅价格、库存呈现双双上升的趋势,与常规逻辑相悖。SMM认为,此轮多晶硅价格上涨,主要是得益于硅料企业的联合惜售挺价,而头部多晶硅企业联合挺价,惜售甚至停售亦导致了多晶硅库存的上升。 》点击查看SMM数据库 但市场规律终不可逆,硅料库存在达到近一个月的压力后,硅料企业竞相离场,带动多晶硅价格一路崩塌,而拉晶企业也适当补仓,直至三季度初期,多晶硅跌破60元/大关,引发头部拉晶厂进厂囤货,库存跌至低位,后续多晶硅价格出现上升。 对于2023年四季度多晶硅的价格趋势,SMM预计,后续硅料价格再度反弹的可能性不大。 2023年多晶硅产能产量大幅提升 产量方面, 据SMM调研显示,2023年1-10月国内多晶硅产量约为120万吨,同比去年同期增幅达到91%。2023年全年多晶硅预计产量将达到150万吨左右。 产能方面, 据SMM数据统计,2022年底国内多晶硅产能约120万吨,而到2023年底这一数字预计或将达到260万吨,增幅达113%。且下半年扩产步伐明显快于上半年,工期规划影响仍是最主要的原因。 从硅料扩产与硅片消费的对比来看,2023年三季度多晶硅扩产步伐略不及硅片消费,这也是三季度硅料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不过待到四季度,随着产能的进一步扩张以及硅片、产量的大滑坡,多晶硅过剩局面显现,预计到春节前,此情况难有起色。 多晶硅成本分析 据SMM调研显示,下半年随着工业硅价格的不断走高,多晶硅成本出现上涨,截至目前,多晶硅单千克成本上涨约3-4元,这也将对后市,尤其是四季度多晶硅的价格低位产生一定的支撑作用。 》点击查看SMM光伏产品现货价格 多晶硅目前主要生产成本仍是硅耗和电耗。主流生产成本在49-50元/千克左右,头部企业略低维持在46元/千克左右,企业间差距较大,新老产线差距亦比较大(3-5元/千克)。 2023年多晶硅竞争格局 据SMM调研显示,2023年,国内多晶硅龙头控市能力从数据上看出现了一定下滑的情况,以Top5企业为例,2023年产能、产量占比分别为63.4%、75.7%,相较2022年出现7-8个百分点的下滑。 不过龙头企业定价权仍在,这点从年初多晶硅价格控市、优质料(N型料)的控市能力中便可以窥见一二。 后期随着硅料价格降到成本线附近,头部企业凭借成本及市场优势,开工率或将明显优于二三线企业,产量、产能占比将出现一定分化。 多晶硅扩产方面,据SMM调研统计,2023年全国总计多晶硅扩产量或在260万吨左右。 多晶硅远期供需预测 据SMM调研显示,多晶硅供应早在2022年末便已经出现了过剩,这也是导致2022年12月多晶硅价格“拐点”的主要原因之一。 SMM预计,2023年到2024年间,不论是对比硅片消费预期还是全球新增装机预期,多晶硅供应均或将延续供应过剩局面。 待到2025年~2026年间,随着2025年部分多晶硅产线将面临淘汰,加之多晶硅部分企业开工率降低,供应过剩的局面或将得到缓解,2027年多晶硅市场获奖再度呈现紧平衡状态。

  • 技术帖:提高工业硅冶炼入炉原料质量的方法【SMM硅业峰会】

    在 2023 SMM (第十二届) 硅业峰会 上,东方希望兰州东金硅业有限公司生产技术处高级工程师徐福昌分享了提高工业硅冶炼入炉原料质量的方法。 工业硅生产原料分类 工业硅生产工艺流程 原材料的管理 操作关键、原料基础、设备保障 人----人员的能力、意识、操作; 机----生产能力、设备保养、及时维修维护; 料----符合质量标准的原材料、中间体、包装材料、成品。 法----系统的技术文件、制度文件(标准和记录)、操作规程; 环----生产环境,通过对生产环境的监控,可以避免交叉污染,对于现场管理来讲,规范的生产现场代表着安全生产、有序生产。 系统策划 质量策划: 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程序)和相关资源以达到目标,形成、更新供全员执行的体系文件; 系统设计的科学性: 对目标进行分解,科学合理的计算,生产实际反修正理论计算; 系统方法: 用合理的投入(适宜的资源)以最快的效率(优化的过程)达到质量目标。 原料标准的建立 流程管理 原料提质 煤的提质处理 结语 工业硅产业链 ① 电炉由半密闭交流向全密闭直流发展 ② 硅石由大颗粒向小颗粒及石英砂发展 ③ 还原剂在全煤全焦向生物质的发展 ④ 制定工业硅生产原辅料标准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