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253个
华泰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关注AI景气周期下,算力基础设施产业机遇。分析师认为,国产厂商未来或将训练出自己的GPT模型,带动算力设施产业迎来景气周期。相关公司包括:1、算力芯片厂商;2、服务器厂商;3、IDC服务商。 大模型训练热潮下,算力基础设施有望迎来产业机遇 ChatGPT发布之后,引发了全球范围的关注和讨论,国内各大厂商相继宣布GPT模型开发计划。分析师认为,以GPT模型为代表的AI大模型训练,需要消耗大量算力资源,随着国产大模型开发陆续进入预训练阶段,算力需求持续释放或将带动算力基础设施产业迎来增长新周期。产业链相关公司包括:1、算力芯片厂商;2、服务器厂商;3、IDC服务商。 ChatGPT:大模型训练带来高算力需求 训练ChatGPT需要使用大量算力资源。据微软官网,微软Azure为OpenAI开发的超级计算机是一个单一系统,具有超过28.5万个CPU核心、1万个GPU和400 GB/s的GPU服务器网络传输带宽。据英伟达,使用单个Tesla架构的V100 GPU对1746亿参数的GPT-3模型进行一次训练,需要用288年时间。此外,算力资源的大量消耗,必然伴随着算力成本的上升,据Lambda,使用训练一次1746亿参数的GPT-3模型所需花费的算力成本超过460万美元。分析师认为,未来拥有更丰富算力资源的模型开发者,或将能够训练出更优秀的AI模型,算力霸权时代或将开启。 需求场景:预训练+日常运营+Finetune 具体来看,AI大模型对于算力资源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类场景:1)模型预训练:ChatGPT采用预训练语言模型,核心思想是在利用标注数据之前,先利用无标注的数据训练模型。据分析师测算,训练一次ChatGPT模型(13亿参数)需要的算力约27.5PFlop/s-day;2)日常运营:用户交互带来的数据处理需求同样也是一笔不小的算力开支,分析师测算得ChatGPT单月运营需要算力约4874.4PFlop/s-day,对应成本约616万美元;3)Finetune:ChatGPT模型需要不断进行Finetune模型调优,对模型进行大规模或小规模的迭代训练,产生相应算力需求。 算力芯片+服务器+数据中心,核心环节有望率先受益 分析师认为,随着国内厂商相继布局ChatGPT类似模型,算力需求或将持续释放,供给端核心环节或将率先受益:1)算力芯片:GPU采用了数量众多的计算单元和超长的流水线,架构更适合进行大吞吐量的AI并行计算;2)服务器:ChatGPT模型训练涉及大量向量及张量运算,AI服务器具备运算效率优势,大模型训练有望带动AI服务器采购需求放量;3)数据中心:IDC算力服务是承接AI计算需求的直接形式,随着百度、京东等互联网厂商相继布局ChatGPT类似产品,核心城市IDC算力缺口或将加大。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据行业媒体报道,科技巨头Meta将与韩国半导体大厂SK海力士及面板厂LG Display合作开发MicroOLED面板,用于Meta XR(扩展现实)装置,已进入签署协议阶段。 MicroOLED技术是将OLED附著于硅晶圆上,而非玻璃基板,像素密度比OLED面板更精细,特点是即使面板尺寸很小,仍可实现超高解析度,面板厚度和体积也更薄、更小,因此成为Meta XR设备的最佳选择。机构人士分析指出,未来随着成熟度提升和产能扩充,硅基OLED有望加速渗透。 相关上市公司中: 燕东微 拟利用8英寸CMOS工艺平台,开展MicroOLED微显示ASIC芯片产品的设计和工艺开发。 易天股份 针对MicroOLED工艺要求并结合已有模组设备技术,与客户共同研发2寸以下真空全贴合设备和POL/OCA贴附设备。
SMM2月14日讯: 今 日部分规格金属硅价格小幅上行,其余规格暂稳,华东通氧553#硅在17400-17600元/吨,环比上周上涨450元/吨,421#硅(有机硅用)在19100-19300元/吨,环比上周上涨100元/吨。下游采购订单释放,在部分硅持货商有意挺价拉涨之下通氧5字头硅上涨较为明显,化学级421#硅因低钛在产货源不多等原因出现小幅跟涨。元宵节后下游铝合金开工率提升需求回暖,跟涨情绪不高实际采购以按需居多,贸易商持续看涨观点不多采购较为理性,从成交来看在硅持货商挺价、市场低价货源消失情况下实际成交重心表现上行。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如您想了解更详细的行情信息及市场动态,或有其他资讯需求,请拨打021-51666820,联系人:陆女士。
国产SiC外延龙头广东天域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天域股份”)今年启动IPO辅导后,在资本运作方面又有新动作。 天域股份日前获得了近12亿元融资,投资方包括中国比利时基金、广东粤科投、南昌产业投资集团、嘉元科技、招商资本、乾创资本等。本轮融资资金将继续用于碳化硅外延产线的扩产,以及持续加大碳化硅大尺寸外延生长研发投入。 数据显示,从2021年7月至今,天域股份共完成四轮融资,每次均收获重量级投资方。其中,2021年7月获华为哈勃投资天使轮融资;2022年6月获比亚迪、上汽集团入股。目前,天域股份战略投资方包括比亚迪、上汽尚颀、海尔资本、晨道资本、东莞大中和申能欣锐等。 据了解,天域股份成立于2009年,是我国最早实现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外延片产业化的企业。2010年,天域股份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合作,共同创建了碳化硅研究所,成为全球碳化硅外延晶片的主要生产商之一。 目前天域股份已实现4、6英寸4H-SiC外延晶片全系列产品的批量生产,并提前布局国内8英寸SiC外延晶片工艺线的建设及其相关工艺技术。 2022年4月,天域股份8英寸碳化硅外延片项目落地东莞,项目内容为新增产能达100万片/年的6英寸/8英寸碳化硅外延晶片生产线、8英寸碳化硅外延晶片产业化关键技术的研发、6英寸/8英寸碳化硅外延晶片的生产和销售。 此前,天域股份已于今年1月与中信证券签署了上市辅导协议,启动IPO筹备进程,辅导期至今年5月。 作为国内SiC产业链中的外延片龙头, 天域股份近年因大手笔采购高意集团、露笑科技等公司的SiC衬底长约,早已受到二级市场投资者和产业界关注 。 2021年11月,露笑科技披露近30亿元定增公告,并宣布与天域股份签订三年采购订单,约定2022年-2024年供应量不少于15万片;2022年8月,高意集团宣布与天域股份签订1亿美元订单,向后者供应碳化硅6英寸衬底,从当季度开始到2023年底交付。 东尼电子此前表示,公司“年产12万片碳化硅半导体材料”预计将于2023年11月达产,目前公司正处于送样阶段,而下游客户主要为天域股份。 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飞速增长,汽车传动系统、动力电池、充电基础设施等对SiC相关器件的需求水涨船高。上游SiC衬底、外延片等环节从去年开始迎来全球范围内的扩产潮。中金公司预计,2022-2024年,SiC器件有望迎来增速最快的三年周期。 “中国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发展起步稍晚,但是厚积薄发、快速发展,与国外代差较小,覆盖了从上游材料的制备(衬底、外延)、中游器件设计、制造、封测到下游的应用,基本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结构。”鲸平台智库专家、方融科技高级工程师周迪表示,尤其是在在碳化硅材料方面,国内已经形成较好的产业布局。 “但我国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上面还存在着许多短板,比如在材料研究方面还不如美日欧,行业高端产品应用不足。”周迪表示,主要为上游制造技术和设备制约了良率的提高。 从外延片行业竞争格局来看,国外巨头Wolfspeed在该条赛道一家独大,“垄断”全球超过50%以上的SiC外延片市场份额,并在近年推出五年30倍的扩产计划;国内市场中,天科合达、露笑科技、华大半导体、青岛瀚海等均布局有SiC外延片产能。 在实现外延片产业化的企业中,值得关注的除了天域股份,还有瀚天天成,后者可供应4-6英寸外延片。 2022年6月,瀚天天成碳化硅产业园二期项目竣工,6英寸碳化硅外延晶片产能新扩充20万片。预计2023年该产业园产线全部达产后,可实现产值约24亿元。
SM2月10日讯:本周金属硅价格在下游刚需订单释放下表现企稳,在北方大厂带动下硅价有小幅探涨趋势,今日华东通氧553#在17200-17400元/吨,周环比上涨250元/吨,441#硅在17700-18000元/吨,周环比持平,421#硅在18700-18900元/吨,周环比下跌100元/吨。通氧553#硅报涨之后市场询单表现活跃,部分贸易商及下游用户采购偏理性以按需采购居多。根据当月供需平衡金属硅处于周期性去库阶段,然2022年全年供应偏过剩使得市场现货仍较为充裕,下游有机硅和多晶硅需求表现有向好趋势,铝合金需求有待回暖。 需求端铝合金企业陆续复工复产,受终端汽车消费不景气影响部分铝合金企业反馈新增订单不足2月订单量不及1月份,对金属硅采购按需补库为主。有机硅端终端房屋建筑等消费复苏逐渐向中上游传到,有机硅行业迎来传统旺季,DMC价格价格小幅提涨叠加原料421#硅价格低位,单体厂盈利能力修复开工率增加,对金属硅需求有回暖趋势。多晶硅端在产产能维持增加,SMM统计1月国内多晶硅产量约10.28万吨,环比12月增长近4.58%,预计2月份多晶硅产量小幅增加至10.5万吨,对金属硅需求维持增量。 SMM认为短期内下游需求虽有预期增量但较为有限,短期内供需关系未有转变,此次价格探涨更多的是基于成本压力下的修复性反弹,预计下周硅价以探涨后企稳运行为主。 (SMM陆敏萍) 》查看SMM硅产品现货报价 》订购查看SMM硅现货历史价格 如您想了解更详细的行情信息及市场动态,或有其他资讯需求,请拨打021-51666820。
日前,ChatGPT的突然走红令大量用户在近期涌入其网站,其用户数也在短短两个月内破亿,成为史上活跃用户破亿速度最快的软件之一。有技术人士指出,除了注册的活跃用户外,大量类似于微信小程序的外挂链接也在高频访问,其实际应付的用户需求可能更为庞大。 目前AI应用主要依赖于云厂商庞大的算力与网络资源支持,据测算,对于ChatGPT而言,支撑其算力基础设施至少需要上万颗英伟达GPUA 100,一次模型训练成本超过1200万美元。市场人士指出,ChatGPT对于高端芯片的需求增加也会拉动芯片均价,量价齐升导致芯片需求暴涨。 相关上市公司中: 复旦微电 基于28nm工艺制程上研发的,采用CPU+FPGA+AI或者CPU+FPGA+GPU融合架构的PSoC,为人脸识别、计算机视觉等新兴领域提供性价比更优、可靠性更高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龙芯中科 系统掌握CPU和操作系统关键核心技术,推出自主指令系统LoongArch龙架构,CPU性能逼近市场主流CPU的水平。
美国最大存储芯片制造商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 Inc.)周四宣布,将高管们的基本工资削减至多20%,并暂停发放奖金,以应对全行业的低迷。 美光科技周四在提交给监管机构的文件中说,该公司首席执行官梅赫罗特拉(Sanjay Mehrotra)的薪水将减少五分之一,执行副总裁的薪水将减少15%,高级副总裁的薪水将减少10%。此外,所有已任命的高管的奖金将暂停发放。 美光科技在文件中指出:“由于这些举措,美光每个指定执行官2023财年预期总现金薪酬减少了53%至75%。”该公司还表示,其董事会非雇员董事的现金薪酬也将减少了20%。 据悉,美光CEO梅赫罗特拉2022财年的基本工资为141万美元,而他2880万美元的薪酬中大部分来自股票奖励。 美光以向电脑制造商供应内存芯片而闻名,但该公司面临的环境是,个人电脑销售已经开始放缓或萎缩,而服务器销售预计在2023年将几乎没有增长。也正因为如此,美光去年年底还宣布,将在2023年裁员约10%。 根据该公司当时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的一份文件,美光拥有大约4.8万名员工,裁员10%意味着将有4800人失业。美光称,公司将通过自愿离职和裁员的方式达到裁员目标。 Mehrotra当时表示,内存供应过多,而需求不足,这导致该公司持有更多库存,并失去定价权。他说,“过去几个月,我们看到需求大幅下降。”他还预计,该公司的盈利能力在2023年底前“仍将面临挑战”。
横店东磁日前在接受调研时表示,现阶段公司拥有8GW电池和6.5GW组件生产能力,8GW电池均布局在横店,其中有7GW是2020年和2021年新投资的,以182产品为主,另有1GW是小尺寸电池,如M2、G1,预计这两年会慢慢的退出市场,该公司已逐步将该部分产线改造用于研发TOPCon、IBC类产品。公司拥有6.5GW组件产能,其中横店本部有1.5GW,江苏泗洪有5GW,因为组件板型大小不同且会经常进行产线切换,因此实际产出会少一点。如要升级的话,有5GW的产能规模可以升级为210。210尺寸的成本会略低点,但做大功率板型也会大一些。我们认为在合理的板型下提高密度会好点,另外,从集装箱的角度来看,182×18*或19*的尺寸空间利用率更高,该公司后续会考虑这样的一些尺寸。 横店东磁介绍最新的排产和盈利情况时表示,目前公司电池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组件除自身的产能外,还会有一些代工。该公司预计今年Q1的组件出货环比去年Q4会有50%左右的增长。从1月份的经营情况看,受益于上游材料价格的下降,公司当月盈利再创新高。 对于投资者关心的电池的非硅生产成本和PERC的效率等问题,该公司介绍,公司电池的非硅生产成本在0.14元左右(不含税)。双面PERC的银耗量在70+mg/片。组件的非硅成本在0.6元左右,不同的板型的组件会略有差异。公司量产转换率最高能达到 24%,现量产平均转换率在23.5%,后续还会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横店东磁海介绍了新投资的太阳能电池项目进度:四川宜宾一期6GWTOPCon项目,预计会在今年第三季度建成并逐步投产,顺利的话预计能产出1-2GW。第二期6GWTOPCon项目,市场开拓顺利的话,预计会在明年第二季度末建成并逐步投产。具体可跟踪公司的信息披露。 谈到TOPCon产能释放对PERC产业的影响:该公司预计2023年全球TOPCon出货会超过100GW,且TOPCon成本下降较快,会对PERC的产能造成一定挤压,故PERC也需要快速的下降成本,强化成本竞争力。公司的PERC产能不是很大,相关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到今年年中基本能收回,压力会小一点。其次,东磁产品以出口为主,海外的客户群体中,有部分对于产品迭代会慢一些,有利于我们继续保持更长时间的PERC出货;再次,我们还会适度开发一些偏向于用PERC组件的电站项目。 对于2022年度纯组件环节的盈利情况以及未来电池+组件合理的盈利水平,该公司表示:2022年公司纯组件环节的盈利大概在3分钱以上。第一,公司本身的体量不大,在订单上有一定的选择机会;第二,公司以分销为主,分销占比70%,直销占比30%。分销市场的单瓦价格会略高于直销;第三,公司产品主要销往欧洲,2022年欧洲占比超80%。预计未来电池+组件盈利能力保持在一毛钱左右比较合理。 对于今年公司光伏产业出货的规划和区域布局,该公司回应:2022年公司组件出货约4.4GW左右,市场开拓顺利的话,2023年争取组件出货9GW左右。其中,欧洲会在强化西北欧市场的基础上,加大东欧、南欧市场的拓展。出货的绝对值仍会保持较高增长,但出货占比预计会从80%+下降到70%左右;日本市场我们也定了较高目标,争取占比10%以上;国内市场也会通过加强与央企合作,适度开发光伏电站等形式来提升市占率。另外,还会同步加大南美、澳洲等国家的市场开发力度。电池方面,后续外销的量会逐步减少,以内供为主,明年外销的量预计在2GW左右。 》点击查看SMM金属产业链数据库 横店东磁认为:目前部分硅料厂商联合囤货抬价,公司很难准确判断趋势,该公司预计3月份会有所松动。从公司角度来看,不太担心硅片的采购,去年在选择主力供应商时,考虑并选择了有硅料、硅片生产的供应商,能保障公司的硅片采购。横店东磁还介绍,该公司的采购、销售等团队会全面收集信息,定期对市场行情滚动的进行预判。如去年10月初时,我们就研判12月份可能会出现降价,提前进行自身的去库存,并同步推进渠道商的去库存,以降低跌价风险。在今年一季度价格暴降的过程中,公司反而能稳定维持在较好的价格,再涨回来时压力也不是很大。 此外,横店东磁认为钠电池在动力上和锂电池相比还是有差距的,部分要求高性价比的领域,钠电池会有一些优势。公司锂电池出货量约60%为电动二轮车,20%为便携式储能,剩余20%是电动工具和机器人等智能家居,对我们影响不大。 对于今年锂电产业的经营,该公司预测:锂电板块的经营会存在一定的不确性因素,一季度新工厂开始安装调试设备,二季度会逐步实现产能爬坡,我们预计全年会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 推荐阅读: 》点击查看SMM金属现货价格 》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在算力的成倍甚至是指数级增长下,CPO、硅光技术或将成为高算力场景下“降本增效”的解决方案。机构指出,目前海外包括Nvidia、Cisco、Intel、Broadcom等都在储备或采购相关设备,已部分应用于超算等市场,未来FANG等大厂加速切换至AI投入,相关解决方案渗透率可能大幅上行。 大数据、云计算、AI等应用需求的发展,驱动数据中心规模不断扩大,对带宽容量与高速数据传输速率的需求明显增加。CPO是实现高速率、大带宽、低功耗网络的必经之路。机构指出,ChatGPT的走红,让各厂商加速对AI领域的投入,对功耗和成本的要求也来得更快,CPO配套硅光有望在未来2-3年快速放量。 相关上市公司中: 锐捷网络 通过发挥在产品研发创新上的优势,推出了应用CPO技术的数据中心交换机,参与编写了COBO的CPO交换机设计白皮书。 通宇通讯 “武汉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主要内容包括高速光器件封装平台、高速相关光模块技术和产品、CPO共封装工艺及光模块技术和产品。
工业硅盘面仓增量减,小幅上涨。现货方面,SMM华东通氧553#17150元/吨,较昨日上涨100元;华东421#价格持稳。下游地产项目复工,有机硅订单增加,前期市场持续遇冷,单体厂修复利润意愿较强,DMC价格稳中偏强,同时硅料、硅片节后维持回调,光伏市场高景气延续。下游产业链全线上涨态势,硅价有望企稳反弹,盘面缩量等待,多单背靠1.77万持有。 市场信息: 根据SMM最新报价显示,2月9日, 工业硅部分产品上涨50-100元/吨,其中通氧553#方面,上调50-100元/吨,华东港报价17000-17300元/吨,均价报17150元/吨;其余产品价格持稳。硅片、电池片价格全线上调,多晶硅、组件持稳。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