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16个
2022年欧洲的能源危机颠覆了该地区的电力市场。在法国大量核电站停运后,瑞典成为了该地区最大的电力出口国。根据Rystad Energy AS分析的欧洲互联电网(ENTSO-E)数据,瑞典在2022年向其他国家出口了33太瓦时(TWh),首次成为第一大电力出口国;英国首次成为电力净出口国,西班牙和荷兰也成为电力净出口国。法国多数老化的核电站因维修工作停运则令该国成为第二大电力进口国。 欧洲的电力交易一度陷入混乱。不过,连接各国电网的互联网络提供了防止停电的保障,并缓解了电力危机。Rystad电力市场分析师Fabian Ronningen表示:“对许多国家来说,2022年是一次现实检验。你会想到所有这些‘万一会发生’的场景,人们会想到法国停电的情况。” 电力市场的动荡让人们关注基础设施安全,以及将整个欧盟的电网连接起来的重要性。智库E3G气候中性能源系统项目负责人Lisa Fischer表示:“与所有大型基础设施一样,物理损坏或网络攻击是其风险的主要来源。然而,欧盟电网的网络化程度越高,我们就有越多的选择来降低风险。” 到2030年,欧盟希望其27个成员国能够将15%的电力输出输送到邻国。Lisa Fischer表示:“大约一半的欧盟成员国正朝着这个目标迈进。因此,这处于一个上升的轨道之中,但我们需要更多的努力。”
日前召开的2023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再度强调全力提升能源生产供应保障能力,加快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 2022年11月底,国家能源局发布《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征求意见稿)》、《电力现货市场监管办法(征求意见稿)》,这是国家层面首次出台电力现货市场规则性文件。12月以来多地调整分时电价政策,扩大峰谷价差。而上述涉及电力现货市场、分时电价机制等政策,将对煤电、储能、虚拟电厂等多个能源产业条线的商业模式和盈利能力将带来重要影响。兴业证券分析指出,政策端发力+用电量走弱+成本端下行,火电经营风险敞口降低,或进入盈利快速修复阶段。 据财联社主题库显示,相关上市公司中: 内蒙华电 已经投入运行的发电厂共计17家,控股装机容量1284.62万千瓦。 长源电力 可控在运总装机容量占湖北全省发电装机容量9018.69万千瓦(含三峡2240万千瓦)的7.98%。
港股电力板块逆势走强,截至发稿四川能投发展(01713.HK)涨超3%,伟能集团(01608.HK)涨超2%,华润电力(00836.HK)、华能国际电力股份(00902.HK)跟涨。 消息面上,近期江苏、广东公布2023电力市场年度交易结果显示,交易电量基准价格均出现上浮。市场判断,政策支持电力企业盈利复苏或带动行业进入上行周期。 江苏省12月22日发布的交易结果显示,年度总成交电量为3389.89亿千瓦时,加权均价为466.64元/兆瓦时,较省内燃煤基准价391元/兆瓦时上浮19.35%。其中,绿电成交电量17.74亿千瓦时,加权均价468.58元/兆瓦时,较燃煤基准价上浮19.8%。 广东省发布的信息则显示,2023年年度协商交易电量2426.5亿千瓦时,成交均价为553.88元/兆瓦时。年度成交均价较基准价上浮19.6%,接近成交价格上限,较2022年年度成交均价497.04元/兆瓦时上涨11.4%。其中,可再生能源成交电量为15.63亿千瓦时,成交均价为529.94元/兆瓦时。 东莞证券称,未来市场交易电价将更加充分反映发电企业成本变化,发电企业成本压力有望通过向下游传导缓解。 东莞证券指出,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电力中长期合同签订履约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充分考虑燃料成本和发电企业承受能力,鼓励设立交易电价与煤炭、 天然气价格挂钩联动条款,引导形成交易电价随煤炭、天然气市场价格 变化合理浮动机制。 此外,据海通证券的研究显示,作为火电企业的主要成本,煤炭价格正进入下行趋势,或带动发电企业成本下降,电力股在经历调整后迎来投资机会。 海通证券认为,目前来看火电2021年四季度盈利底部已确认,政策支持下盈利好转是趋势。横向对比,海外电力龙头市盈率估值普遍在20倍左右,国内电力企业进入盈利上升期,或被低估。 数据显示,1-11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7858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5%,其中,11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682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4%。可以看到,在今年宏观环境较弱的背景之下,电力需求仍在稳定增长。 民生证券发布研报称,随着寒潮天气增多,居民用电需求有望提升,电力供需“紧 平衡”下,区域性的“冷冬”仍易造成“拉闸限电”等状况,冬季保供问题也值得关注。
12月1日,陕西省发改委印发《陕西省2023年电力中长期市场化交易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鼓励新能源发电参与市场交易,原则上除优先发电之外的电量全部进入市场,通过市场化方式进行消纳。10千伏及以上的工商业用户原则上要直接参与市场交易,其他用户可自愿参与交易。 《方案》要求充分发挥电力中长期市场兜底保障作用。发挥市场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中长期交易“压舱石”作用,规范有序组织中长期交易,切实落实高比例签约和分时段签约。引导省内市场主体通过中长期市场签约,锁定全年发用电计划基本盘,稳定价格预期,确保电价疏导到位,合同履约到位,保障电力供应,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持续完善中长期交易连续运营体系。按照“年度交易为主,月度、月内交易为辅”的原则,优化“年度+月度+月内”交易组织时序,缩短交易周期,加大交易频次,不断深化中长期交易连续运营。 统筹做好与现货市场的有效衔接。提升交易组织质效,开通零售市场,实现批发市场与零售市场解耦运行,全面开展中长期分时段带曲线交易,做好中长期市场与现货市场有效衔接。 原文如下: 点击查看原文件: 陕西省2023年电力中长期市场化交易实施方案
12月5日,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征求《浙江省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公开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通知多次提及光伏,相关内容如下: 统筹考虑各地区可再生能源资源状况、开发利用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分解下达年度风电、光伏项目建设计划,完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 加快推进居住建筑和公用建筑节能改造,推广楼宇数字化节能减碳模式,健全既有建筑改造的相关标准体系。全面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提高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力度,因地制宜推广光伏发电、空气源热泵热水、水(地)源热泵、导光管采光系统。提高建筑终端电气化水平,加快建设“光储直柔”建筑。 建立农村大面积使用清洁低碳可再生能源新模式,以分布式光伏整县开发为抓手,推进农村地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因地制宜推进分散式风电建设,积极探索海洋能在海岛能源供给和海洋水产养殖电力供应方面的推广应用,引导浅层地热能利用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在农村普及推广。 建立健全以电力中长期+现货交易为主体的省级电力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中长期、现货和辅助服务市场交易规则、扩大市场参与范围和交易规模,推动核电、水电、风电和光伏等各类省内外电源参与电力市场,通过市场化方式促进电力绿色低碳发展。 深入实施能源领域“尖兵”“领雁”科研攻关计划,设立碳达峰碳中和关键技术研究和示范科技攻关专项,推进可再生能源开发、氢能、储能、节能降碳等清洁低碳能源领域科技协同创新,重点突破光伏组件关键技术、燃气轮机技术、深远海风电技术、氢能制储运技术、化学储能技术、二氧化碳捕集、封存与利用等关键核心技术,鼓励海洋能、地热能技术创新。 建立健全先进能源技术成果转化机制,积极推动光伏、风电、储能、氢能、节能降碳等技术迭代应用,依托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推动转化应用。 完善我省风电、光伏、储能、氢能等清洁低碳能源装备全产业链体系,发挥我省光伏产业链齐全优势,补齐风电产业链短板,推动安全高效、绿色环保的新型电化学储能产业发展,推动可再生能源制氢产业和氢能储运及加注产业。支持能源装备企业从单纯设备制造向综合服务商转型,鼓励拓展光伏、风电等设备监理、维护、修理、运行、升级改造等全生命周期服务。 推动抽水蓄能与风光核一体化协同开发,制定抽水蓄能项目开发与风电、光伏发展水平挂钩的配置制度。 点击查看原文件: 《浙江省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公开征求意见稿)
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征求意见稿)》,文件提出了电力现货市场近期建设主要任务,包括按照“统一市场、协同运行”的框架,构建省间、省/区域现货市场,建立健全日前、日内、实时市场;稳妥有序推动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并与现有新能源保障性政策做好衔接;推动储能、分布式发电、负荷聚合商、虚拟电厂和新能源微电网等新兴市场主体参与交易等。 电力现货市场推进,加大资源配置范围 近年来,电力现货市场相关政策持续推进。早在2017年8月,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发布《跨区域省间富裕可再生能源电力现货试点规则(试行)》,构建了省间电力现货市场体系雏形。2021年11月,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也发布了《省间电力现货交易规则(试行)》,这是我国首个覆盖所有省间范围、所有电源类型的省间电力现货交易规则。 据悉,所谓的“电力现货市场”,其是指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自己对电力的购买策略,是电力系统发用电平衡的重要机制,而省间电力现货交易,则是利用跨省跨区输电通道,通过市场化手段开展电力余缺互济所形成的电力交易,可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能源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提升市场效率与效益。 此外,市场化的电力交易也有望提高发电企业的经营效率。东莞证券指出,随着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政策举措逐步实施,我国市场化电力交易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化电力交易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市场化价格将更加充分有效反映市场真实供需变化、电力企业成本变化,助力发电企业向下游传导发电成本。 统一电力市场加速,未来用电需求增长 目前,电力现货交易已在多个省份试点,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优化能源配置的同时,电力富裕省份发电厂商有望持续受益。据天风证券此前研报统计,山西作为电力输出省份,省内与省间用电需求旺盛,2022年8月电力现货价格持续攀高,其中省内电力现货价格有9天全时段上限价1500元/MWh,为山西电力市场开启以来首次。同期,山西省间电力现货月度均价近3000元/MWh。 此外,随着国内经济和企业生产经营状况逐步改善,加之冬季来临,国内用电需求有望持续增加。据中电联发布数据显示,1-10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8个省份全社会用电量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发电装机延续绿色发展趋势,发电量保持平稳增长态势;除太阳能发电外,其他类型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同比降低;全国跨区、跨省送出电量同比增长。 东莞证券指出,未来用电需求有望提升、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持续推进,电力行业部分细分板块将受益。建议关注有望受益于煤炭保供稳价政策的燃煤发电行业和项目LCOE持续下降的风电运营行业。标的方面,建议关注燃煤发电行业重点企业 华能国际、华电国际、大唐发电 ;风电运营行业重点企业 三峡能源、节能风电 。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