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0

  • 英国今冬仍陷能源危机?机构报告预测20%家庭将进入能源短缺

    欧洲地区突然降温导致部分国家出现能源紧张,但由于创纪录的天然气库存水平,欧洲整体并不担忧能源供应。然而,这并不代表所有国家都已摆脱燃料危机。 据慈善组织英国国家能源行动组织报告称,由于1月能源价格上限提高和政府支持的减少,陷入燃料贫困的英国家庭数量将达到650万户,意味着20%的英国家庭面临能源短缺的风险。 该组织在周三指出,许多英国人在生活成本危机之外还面临着高额能源费用。这让很多人采取了令人震惊的策略,近200万人开始自我断电,停止消费电力和天然气。 尽管天然气价格和电力批发价格已经较去年的历史性高位大幅回落,但英国消费者仍陷在生活成本与能源成本的双重打击之中,尤其是在政府补贴已接近结束的当下。 高额账单 本周,英国政府宣布不会对较贫困家庭提供额外援助,而此时恰逢英国进入寒冬的关口。周内英国部分地区将出现降雪,气温则将低至零下8摄氏度。 对消费者来说,另一重寒意来自英国能源价格上限的调整。监管机构Ofgem上周宣布,明年1月起,英国能源价格上限将提高至1928英镑,较当前水平上涨5%。 Ofgem首席执行Jonathan Brearley 表示,由于巴以冲突爆发,天然气和电力批发成本有所上涨,这需要反映在所有人支付的能源价格之中。 这意味着大部分英国家庭将需要为其年度能源账单花费近2000英镑,而较贫困家庭的能源账单费用虽然达不到上限,但预计迎来更大的涨幅。 英国能源行动组织表示,目前已经有630万户英国家庭陷入燃料贫困,这一数字高于2021年10月欧洲能源开始紧缩时的450万户。 该组织还声称,在过去的三个月里,数百万人在使用烤箱等电器取暖,或者通过早睡避免额外的能源消耗。 英国最大的能源供应商Centrica Plc已联合多家供应商敦促英国政府采取措施,在今年冬天支持弱势消费者。他们警告,英国消费者正在高额能源账单中苦苦挣扎。

  • 美国言论自相矛盾打晕原油“空头”! 欧美能源危机是否会重演?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美国能源部长格兰霍姆表示,美国计划补充战略石油储备,希望将战略石油储备恢复到俄乌战前水平。消息刺激隔夜国际原油期货录得两连涨,其中美油收涨2.12%,收报83.26美元/桶,布油收涨1.89%,收报87.23美元/桶。此外,原油还受到美元下跌提振。 美国能源部长格兰霍姆周三表示,拜登政府计划很快重新填充美国战略石油储备(SPR),如果在今年剩余时间内对纳税人有利,希望能以更低的油价补充SPR。在6月至7月完成SPR释放计划后,回补行动将于今年下半年开始:“我们正在计划重新补充SPR,如果不是因为乌克兰冲突,我们想达到它本来的位置,目前SPR回购率明显低于释放率。” 美国去年为缓解俄乌冲突导致的油价飙升,进行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SPR出售。去年售出1.8亿桶石油之后,SPR库存降至1983年来最低水平。格兰霍姆称:“我们不能同时收储和释储,SPR目前正在从国内四个SPR储存据点中的两个释出,以完成国会规定其在2023财年出售2,600万桶的任务。” 而此番言论与上个月格兰霍姆的说辞相互矛盾,当时他表示:“重新填满战略石油储备可能需耗时数年,很难利用低价进行回补。” 该言论打压油价大跌,引起沙特的愤怒,白宫曾向沙特保证,如果油价下跌至67-72美元/桶时,将介入补充其战略储备,而在3月拜登政府排除了这个可能性。随后,以沙特为首的OPEC+组织在4月初宣布集体“自愿”减产。这一“突袭”让原油空头遭受重锤,国际油价自3月20日开始强势拉升,美油自64.36美元/桶的低点一路飙升至83美元/桶上方。布油自70.06美元/桶的低点一路飙升至87美元/桶上方。 据S&P Global Commodity Insights从4月11日的最新Platts调查发现,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和其他产油国组成的OPEC 联盟的原油产量在3月下降了30万桶/日,原因是制裁打击了俄罗斯产量。3月OPEC产量下降了6万桶/日至2,897万桶/日,而非OPEC盟友的产量下降了24万桶/日至1,340万桶/日,俄罗斯产量下降26万桶/日,至960万桶/日。此前俄罗斯官员表示,自3月起至2023年底,该国将原油产量从2月水平削减50万桶/日。 据S&P Global的计算,OPEC产油国3月的减产执行率为160%,意味着22个成员的合计产量较目标值低217.3万桶/日。这是自2022年10月以来OPEC 产量与配额之间的最大差距。 当地时间12日,OPEC秘书长海赛姆·盖斯会见了俄罗斯驻奥地利大使兼常驻维也纳国际组织代表米哈伊尔·乌里扬诺夫,双方讨论了根据《合作宣言》精神进行的石油市场稳定工作。双方还表示将加强欧佩克和俄罗斯的能源合作与对话。 去年欧美能源危机带来的窘境还历历在目,下一个冬季,“悲剧”是否会再次上演? 国际能源署(IEA)署长比罗尔(Fatih Birol)表示,全球化石燃料消费量可能将在2020年代末之前触顶。2023年下半年全球油市或吃紧料将推升油价。欧洲尤其容易受到俄罗斯供应下降的影响,但今年冬季天气温暖,帮助该地区避免了最糟糕的情况。但预计下一个冬季该地区的能源供应将面临挑战。 中国作为能源需求大国,2022年我国原油消费超七成依赖进口。面对国际油市的动荡,其供应及价格稳定性至关重要,国家也需要未雨绸缪,一方面加强与能源供应国互利共赢的合作,另方面加强国内能源勘探、供应的同时加速推进新能源转型等,做好多方准备。 据国家能源局网站近日消息,《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提出,坚持把能源保供稳价放在首位。强化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加强国内能源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积极推进能源资源进口多元化,以常态能源供应有弹性应对需求超预期增长,全力保障能源供应持续稳定、价格合理可控。 《意见》要求,坚持积极稳妥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深入推进能源领域碳达峰工作,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夯实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基础,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扎实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优化。深入推进能源体制改革,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坚定不移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充分发挥市场在能源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不断增强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根据《意见》,今年将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进一步夯实化石能源兜底保障基础,大力提升能源安全稳定供应水平,有效应对能源市场波动和风险挑战。夯实化石能源生产供应基础。有序推进煤矿先进产能核准建设,推动在建煤矿尽快投产达产,增强煤炭增产保供能力。积极推动玛湖、富满、巴彦及渤海等原油产能项目上产,加快建设陕北、川南、博孜—大北等重要天然气产能项目。 申银万国期货能化高级分析师董超表示:“我国正在不断拓展石油来源地,并加大对管道运输石油的投入。未来我国将延续“走出去”战略,鼓励企业在国外更多地参与勘探、开采,获得石油开发权,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国内方面,将继续加大勘探力度,目前的热点地区如西南地区页岩油、海上油田等将迎来新的爆发期。”

  • 欧洲能源危机尚未结束!“省气”计划再延1年 为下一个冬天做准备

    当地时间周二(28日),欧盟理事会就一项提议达成政治协议,同意将成员国自愿减少15%的天然气需求目标延长1年,至2024年3月底,以帮助欧洲应对天然气供应短缺还未缓解的下一个冬天。 据悉,最新协议仍保留了触发供应安全“联盟警报”的可能性,届时欧盟可采取强制措施减少天然气需求。 鉴于欧盟并未完全摆脱能源危机,欧盟成员国不得不为下一个冬天做好准备。 最新声明称,“减少我们的天然气需求使我们能够填满我们的库存,降低价格并确保更多的能源供应。重要的是我们要继续努力并保持弹性。” 此外,各成员国还同意修改报告规则,至少每两个月报告一次有关节约能源的数据。如果触发“联盟警报”,他们将每月报告数据。如果成员国愿意,可以报告每个部门的能源消耗细目。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欧盟对俄罗斯采取了大量的制裁措施,而俄罗斯也以“能源减/断供”来予以回击。有鉴于此,欧盟成员国于去年7月首次达成这项协议,采取自愿措施将当年冬季天然气需求减少15%,以提高欧盟能源供应安全。 根据这项协议,欧盟成员国同意在2022年8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期间,根据各自选择的措施,将天然气需求在过去5年平均消费量的基础上减少15%。自这项协议生效以来,在2022年8月到2023年1月期间,欧盟天然气总消耗量下降了19.3%。 国际能源署(IEA)将天然气使用量的下降描述为欧盟记录中最大幅度的下降。在协议期间,“节约”最多的国家分别是,芬兰(–57.3%)、立陶宛(–47.9%)和瑞典(–40.2%)。 专家和分析师表示,节省天然气是帮助欧洲大陆度过能源危机最坏情况的应对工具之一。这项计划的延长在没有任何重大讨论或分歧的情况下获得部长们的批准,这表明“储蓄”已变得多么受欢迎和有效。 欧盟能源专员Kadri Simson说,“鉴于不确定性笼罩着未来,我重申了我的警告,即我们只是赢得了第一场战斗。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们需要坚持到底。到2024年4月,这可以为我们节省6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

  • 能源危机缓解 欧元区有望避免经济衰退

    欧盟委员会表示,由于暖冬和较高的天然气储存水平有助于缓解能源危机,且劳动力市场表现良好,欧元区经济今年的表现将好于此前预测。该委员会将欧元区2023年经济增长预期上调至0.9%,高于此前预期的0.3%,并表示欧元区将勉强避免衰退。此外,该委员会还将欧元区2023年通胀预期至下调5.6%,此前预期为6.1%。 欧盟委员会上调2023年GDP增长预期 这种乐观情绪与去年11月的预测形成了鲜明对比。欧盟委员会在一份新的经济报告中表示:“欧元区经济在秋季的基础好于预期。通胀似乎已经见顶,能源市场的有利发展预示着通胀的进一步有力回落。” 新的预测将受到欧洲各国政府的密切关注,因为它们正努力让家庭和企业摆脱为应对能源危机而提供的大规模援助,并转而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支持。新的预测还将为欧洲央行的政策制定者们提供参考。欧洲央行已开始采取一系列加息措施以将飙升的通胀重新控制的可控范围内。欧洲央行已在本月初加息50个基点,将存款机制利率上调至2.5%,并表示将“坚持以稳定的速度大幅加息”。市场预期欧洲央行将在3月再度加息50个基点。 欧盟委员会预计2023年通胀率为5.6%,2024年为2.5% 欧盟委员会的最新预测显示,除了瑞典,所有欧盟成员国的经济今年都将实现增长,瑞典预计将收缩0.8%。该委员会还预测,意大利经济在去年第四季度略有收缩后,今年前三个月预计将零增长。 欧盟各成员国的经济势头正在分化 此外,欧盟委员会警告称,尽管经济前景有所改善,但由于俄乌冲突仍在持续,逆风依然强劲。该委员会表示:“消费者和企业继续面临高企的能源成本,剔除了能源和未加工食品的核心通胀在1月份仍在上升,进一步侵蚀了家庭购买力。”“随着通胀压力持续存在,货币紧缩政策将继续下去,并对企业活动带来压力、拖累投资。”

  • 欧洲能源危机成本节节飙升 智库预估其花费相当于半年GDP

    欧洲在今年度过了一个并不算很艰难的冬天,但即便如此,能源危机依旧花去了近8000亿欧元的财政支出,相当于2021年GDP(14.09万亿欧元)的一半还多。 据智库Bruegel周一发布的分析,自2021年9月以来,欧盟国家已经分配了6810亿欧元用于应对能源危机,而英国和挪威也分别拨出了1030亿欧元和81亿欧元。 总体来看,欧洲国家已经累计花费了7920亿欧元,比Bruegel在11月预估的7060亿欧元高出了近900亿欧元。 在这之中,德国以2700亿欧元的高支出位居榜首,远超其他国家。英国、意大利、法国等国家紧跟其后,但它们的支出都没有超过1500亿欧元。此外,按照人均支出计算,卢森堡、丹麦和德国分列前三。 接二连三的大笔支出 能源危机之前,欧盟在2020年达成协议,高达7500亿欧元的新冠复苏基金的债务由27个成员国分摊。 而现在,能源危机尚未得到解决,新的“大项目”又蓄势待发。随着欧洲开始与美国的《通胀削减法案》进行补贴竞争,各欧盟成员国已经开始就进一步放宽对绿色技术项目的国家援助规则进行辩论,欧盟层面也可能为绿色企业提供更多的补贴或税收抵免。 这些计划不可避免地引发部分国家的担忧,害怕更多的国家援助会扰乱欧盟内部市场,引发竞争和不平衡发展。尤其是对经济实力并不强大的国家来说,经济强国的补贴政策可能挤压它们在绿色领域上的生存空间。 此外,Bruegel表示,政府将大部分援助集中在非针对性措施上,如遏制能源的零售价格、削减汽油增值税等。但这一政策观念需要改变,因为各国正在耗尽财政空间。 该机构研究分析师Giovanni Sgaravatti指出,政府现在不应该继续采取化石燃料抑价措施,那实际上是一种补贴。政府应该制定更多针对收入较低人群的政策,并扩增经济战略部门的收入。

  • 英国智库:能源危机加快电力转型 今年欧洲化石燃料发电量或大降20%

    根据英国能源智库Ember的最新报告,预期中的欧洲煤电大幅反弹并未在2022年发生。相反,更多的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随着欧盟致力于向可再生能源转型,今年欧洲的化石燃料发电量或将大幅下降。 俄乌冲突后,俄罗斯削减了对欧天然气供应,促使能源成本飙升,之后欧洲各国一直在竞相寻找替代能源。这导致了对化石燃料的更大依赖,部分原因是核能和水力发电减少。 Ember报告显示,2022年,欧盟燃煤发电份额较2021年增加了1.5个百分点,占欧盟发电量的16%。 “ 2022年的能源危机仅对煤电产生了轻微的影响,并引发了对可再生能源的巨大支持浪潮, ”Ember报告的主要作者Dave Jones在一份新闻稿中表示。“对(欧洲)煤炭用量反弹的担忧,现在都已烟消云散。” 由于数十座核反应堆因维修或保养而关闭,欧洲核能大国法国2022年的核能发电量大降。与此同时,去年欧洲大陆的历史性干旱导致水力发电量降至二十年来的最低水平。 Ember报告显示,与2021年相比,2022年水力和核能发电量减少了185太瓦时,约占总发电量的7%。 不过,太阳能和风能发电量大幅增加,去年占欧盟发电量的22%,创历史新高,首次超过天然气。 欧洲化石燃料发电量或大降 据Ember称,2022年煤炭反弹低于预期,表明欧盟致力于向可再生能源转型,并逐步淘汰煤炭。 Ember预计,随着德国核反应堆的持续淘汰抵消法国核反应堆的回归,2023年核能发电量将相对持平;今年的水力发电量将增加约40太瓦时。 该智库还表示,与上年同期相比,高昂的电力成本使2022年第四季度的能源需求下降了约8%。如果这一趋势继续下去,2023年化石燃料的使用量可能会大幅下降。 Ember预测,今年欧洲的化石燃料发电量可能下降20%,其中天然气发电量下降最快。这将是迄今为止化石燃料发电量最大的年度降幅。

  • 能源危机袭扰欧洲电力市场 瑞典成最大电力出口国

    2022年欧洲的能源危机颠覆了该地区的电力市场。在法国大量核电站停运后,瑞典成为了该地区最大的电力出口国。根据Rystad Energy AS分析的欧洲互联电网(ENTSO-E)数据,瑞典在2022年向其他国家出口了33太瓦时(TWh),首次成为第一大电力出口国;英国首次成为电力净出口国,西班牙和荷兰也成为电力净出口国。法国多数老化的核电站因维修工作停运则令该国成为第二大电力进口国。 欧洲的电力交易一度陷入混乱。不过,连接各国电网的互联网络提供了防止停电的保障,并缓解了电力危机。Rystad电力市场分析师Fabian Ronningen表示:“对许多国家来说,2022年是一次现实检验。你会想到所有这些‘万一会发生’的场景,人们会想到法国停电的情况。” 电力市场的动荡让人们关注基础设施安全,以及将整个欧盟的电网连接起来的重要性。智库E3G气候中性能源系统项目负责人Lisa Fischer表示:“与所有大型基础设施一样,物理损坏或网络攻击是其风险的主要来源。然而,欧盟电网的网络化程度越高,我们就有越多的选择来降低风险。” 到2030年,欧盟希望其27个成员国能够将15%的电力输出输送到邻国。Lisa Fischer表示:“大约一半的欧盟成员国正朝着这个目标迈进。因此,这处于一个上升的轨道之中,但我们需要更多的努力。”

  • 能源危机迫在眉睫 印度政府要求发电厂进口煤炭

    印度恢复了对发电厂进口部分煤炭的要求,以寻求建立库存,避免夏季出现电力短缺。印度电力部在其网站上的一份报告中说,到9月份,发电企业将不得不进口按重量计算占其需求6%的煤炭,以保持“平稳运行”。报告说,从4月份开始的6个月里,印度面临2400万吨燃料的短缺。印度环保部在报告中说,目前煤炭日供应缺口高达30万吨。报告称,如果没有进口,使用国内煤炭的工厂的库存“将逐步降至零,这将严重影响印度的电力供应状况”。 煤炭对印度经济至关重要——它通常占印度全国电力的70%左右——对于发电厂来说,为应对酷暑而大量使用空调的夏季建立库存尤为重要。去年,印度还下令从海外采购了几个月,但这仍然是一个相当罕见的举动,因为它与印度政府加强能源自力更生的目标背道而驰。 自2021年秋季以来,印度一直在努力解决煤炭短缺问题,当时长时间的季风淹没了煤矿。去年夏天,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海运煤炭价格飙升,加剧了供应短缺。过去一年,煤炭库存有所增加,发电厂的库存增加了31%。然而,目前的水平仅能维持12天,远低于3周以上的目标。 印度环保部表示,对于不符合进口规定的工厂,国内煤炭供应将被切断。该机构表示,还需要尽早开始进口,以避免港口和交通网络的拥堵。印度煤炭供应链的主要限制之一是其铁路网络,无法将燃料运送到远离煤矿和港口的地区。印度铁道部表示,完全解决铁路方面的限制还需要时间。

  • 高盛泼冷水:欧盟天然气价格上限太低 或加剧能源危机

    据媒体报道,高盛本周在一份报告中指出,欧盟将天然气价格上限定在一个如此低的水平,可能会扰乱市场,抑制该地区的供应并加剧能源危机。 欧盟能源部长于本周一达成一项协议,将天然气价格上限设定在180欧元/兆瓦时,这一水平远低于欧盟委员会上月最初提出的275欧元/兆瓦时。 根据欧盟草案文本规定,如果欧洲天然气基准价格荷兰TTF的近月合约价格连续三天超过每兆瓦时180欧元,就会触发价格上限机制。 这一机制旨在预防价格的极端波动,但也有可能让欧盟遭受到供应不足和来自亚洲的激烈竞争影响。 不对需求设限是行不通的 高盛分析师Samantha Dart及其团队在报告中指出,“没有相应需求限制配合的价格上限,不仅不能解决欧洲的天然气短缺问题,还可能因为刺激消费而加剧目前的短缺。” 该行强调,限制天然气价格可能会降低本就紧张的市场流动性,加剧供应减少的风险,并扰乱商业风险管理。 高盛还称,这可能会导致明年全球供应紧张,在最坏的情况下,各国政府可能被迫对天然气实行定量供应。 目前在荷兰TTF市场,天然气近月合约价格为105.80欧元/兆瓦时,为11月17日以来最低价格。 高盛提醒道,只有需求遭到破环,才能让欧洲的天然气库存达到90%以上。 据欧洲天然气基础设施公司(GIE)的数据,目前欧洲整体的天然气库存为83.82%。

  • 欧洲天然气储备面临考验 法国电力巨头推迟重启核反应堆

    当地时间周一(12月19日),法国电力公司(EDF)表示,将其两座核反应堆的停运时间延长了约四个月,并警告称,另外七座反应堆明年可能会进入漫长的维修状态。 EDF周一对电网运营商表示,Penly-2号核反应堆的重启时间从明年1月29日推迟到6月11日,Golfech-1号核反应堆的重启时间也从2月18日延迟到了6月11日。此外,Cattenom-3的重启时间延迟到了3月26日,而Civaux-2则将于2月19日重新上线。 EDF是法国的公用电力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电力生产商之一,该公司主要发电量来自核电。 法国传统上一直是其邻国的电力出口国,而如今却不得不进口电力。EDF在法国拥有56座核反应堆,今年夏季的极端热浪让法国老化的核反应堆备受考验,该公司大部分核反应堆今年都经历了长时间的停摆。 尽管EDF近几周已经恢复了许多反应堆的运行,但其目前的运行效率仅相当于正常水平的2/3多一点。这意味着法国乃至欧洲不得不更依赖于天然气来生产电力,尽管目前欧洲的天然气储备算得上充足,但在俄罗斯大幅削减天然气供应之后,补充天然气变得更加艰难。 据相关统计,迄今为止,欧洲已经花费了将近1万亿欧元来应对这场能源危机。 EDF警告称,由于欧洲遭遇寒潮袭击,供暖需求上升,而该公司仍在努力修复核反应堆,但在较冷的月份可能存在电力短缺的风险。 让EDF备感压力的是,不仅许多现有的核反应堆处于停机维护和维修状态,该公司规划中的新项目也受到了影响。EDF上周宣布,其位于诺曼底的一个新反应堆的上线时间延长至2024年。而这个项目已经比最初拟定的上线时间晚了十多年。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