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76

  • CLNB 2025 | 锂电正极材料技术如何破局?闫东伟博士给出关键答案

    在全球加速向可持续能源转型的浪潮中,由上海有色网举办的CLNB 2025(第十届)新能源产业博览会于4月16日—18日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火热召开。在这场新能源领域的年度盛会上,盟固利新材料研究院院长闫东伟博士受邀发表《锂电正极材料技术创新策略及开发进展》的主题演讲,深入剖析锂电正极材料领域的技术突破与产业化路径,与来自全球各地的行业巨头、创新企业、专家学者以及专业观众,共同探讨新能源产业的最新突破与未来趋势。 聚焦技术痛点,提出创新策略 闫东伟博士在演讲中指出,随着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向低碳化转型,动力电池与储能市场需求持续攀升,锂电正极材料的性能优化与成本控制已成为行业竞争的核心。他指出盟固利新材料秉承“产品导向、技术突破、产业协同”三位一体的创新策略,通过材料体系创新、工艺革新及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动正极材料向高能量密度、超快充、高安全和低成本方向迭代。 在技术创新上,盟固利新材料产品覆盖层状氧化物、橄榄石、尖晶石等多种材料结构,采用了正向开发策略,通过包覆一体化、无前驱体工艺等,结合材料关键因子作用机理,显著提升正极材料性能。 针对当前三元材料、磷酸铁锂等主流技术路线,闫东伟重点分析了材料结构设计、掺杂包覆改性、高熵复合材料等关键技术,并分享了盟固利在钴酸锂、超高镍三元及富锂锰基等前沿材料研发中的突破性成果。他表示“材料创新需兼顾性能提升与资源可持续、成本效益、工艺适配性、长期稳定性等多维度因素,通过精准调控材料微观结构,实现技术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重提升。” 展示开发进展,推动产业化落地 演讲中,闫东伟博士首次公开盟固利在新型正极材料量产化进程中的多项进展。三元9系超高镍产品,采用多段烧结、短程化、富钴包覆的干洗等技术,具备高容量、高压实、低内阻和长循环等特点,产品在头部客户处验证顺利,综合性能处于第一梯队。NCA产品,采用低DCR、高倍率循环、高稳定性等技术,具备高体积密度、高功率续航、高安全的性能特点,已成功应用在高端电动工具、人形机器人、低空载人飞行器、不间断电源等多个新兴领域得以应用与拓展。在推进现有产品研发的前提下,也致力于推动新能源电池行业的革命性发展,对前瞻材料积极研发、合理布局,包括富锂锰基、固态电解质、钠电正极材料、高熵复合材料、富锂铁酸锂补锂添加剂等均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 此外,他特别提到盟固利与下游电池企业、上游资源的深度协同案例,包括通过“材料-电池”联合开发模式缩短技术转化周期,以及通过镍钴锂资源循环技术减少对原生矿的依赖。“从实验室到规模化生产,技术创新必须与产业链深度融合。”闫东伟强调。 现如今,新能源材料的竞争已从单一性能指标转向体系化创新与生态构建,作为新能源材料领域的创新领跑者,盟固利新材料将持续深耕电池材料核心技术攻关,以前瞻性技术布局构建产业竞争新优势。我们坚信,通过强化全链条协同创新体系、深化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必将为高能量密度电池技术突破注入强劲动能。未来,公司将以全球化视野加速技术成果转化,推动新能源材料向高安全、长寿命、低成本方向迭代升级,助力中国在全球新能源赛道中持续塑造核心竞争力,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硬核技术支撑,与行业同仁一道共同擘画清洁能源时代的可持续发展蓝图。

  • 【SMM分析】三元前驱体3月出口情况解析

    2025年3月,中国三元前驱体出口量为7033吨,环比减少10%,同比减少58.81%。 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中国三元前驱体累积出口量为(含NCM、NCA、镍的氧化物及NC)169888吨,累计同比减幅31.14%。         3月,三元前驱体整体出口量与2月相比有所减少,其中,NCM和NC的出口量有所走弱,而NCA的出口量有小幅增长。3月NC出口总量为2140吨,环比上月减少4.59%,同比减少43.71%。3月NCA出口量为45吨。此外,3月NCM的出口总量为4849吨,环比减少12.31%,同比减少61.02%。 分国别来看,3月韩国仍为我国NC的主要出口国,但占比有所减少,为75%,出口量由上月的1968吨下降到1605吨。NCM流向韩国的量由上月的5141吨下降至4558吨。         分出口省份来看,关于关于镍的氧化物及NC,2025年3月出口2140吨,其中湖南省出口量为1607吨,占比75%,相比上月占比有所下滑。湖北省出口量为161吨,相比上月增量50.47%。 从NCM来看,3月NCM出口量为4849吨,其中,浙江省出口量为815吨,出口量较上月有所下降,占比由32%下降至17%。江西省出口量有所增加,且占比由18%上升至22%。

  • 【SMM分析】三元前驱体2月出口情况解析

    2025年2月,中国三元前驱体出口量为7773吨,环比减少17%,同比减少57%。 2024年3月至2025年2月中国三元前驱体累积出口量为(含NCM、NCA、镍的氧化物及NC)162854吨,累计同比减幅34%。 2月,三元前驱体整体出口量与1月相比有所减少,NCM、NCA和镍的氧化物及NC出口量都有不同程度的走弱。2月镍的氧化物及NC出口总量为2243吨,环比上月减少18%,同比减少64%。2月NCA出口量为0吨。此外,2月NCM的出口总量为5530吨,环比减少15%,同比减少52%。 分国别来看,2月韩国仍为我国镍的氧化物及NC的主要出口国,镍的氧化物及NC出口到韩国占比有所增加,占比在88%,但出口量有所减少,由上月2244吨下降至1968吨。NCM流向韩国的量由上月6390吨下降至5141吨。 分出口省份来看,关于镍的氧化物及NC,2025年2月出口2243吨,其中湖南省出口量为1860吨,占比83%,相比上月占比有所增加。湖北省出口量为107吨,相比上月减量41%。 从NCM来看,2月NCM出口量为5530吨,其中浙江省出口量为1757吨,出口量较上个月有所下降,占比由45%下降至32%。江西省出口量有所减少,且占比由29%下降至18%。

  • 【正极材料周报】碳酸锂领域迎超百亿并购!宁德时代加码磷酸铁锂项目

    【项目】320亿后又追加50亿!宁德时代子公司再投湖北宜昌 据三峡日报消息,1月12日,湖北省宜昌市政府与宜昌邦普时代新能源有限公司在广东佛山签约,标志着投资50亿元的45万吨新一代磷酸铁锂项目落定。 电池网了解到,此前,宁德时代(300750)通过控股子公司邦普循环及其控股子公司在宜昌投资320亿元打造邦普全链条一体化产业园,建设包括邦普循环、邦普宜化、邦普时代3个子项目。此次追投布局新能源电池全产业链,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年产45万吨新一代磷酸铁锂产品。 据悉,宁德时代邦普一体化新能源产业园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正极材料为核心,整合“磷矿—原料—前驱体—正极材料—电池循环利用”等多环节业务,覆盖电池全生命周期。(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看点】2024年我国自产锂资源增幅超30% 1月14日,自然资源部地质勘查管理司司长熊自力在自然资源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24年,首次向地方下达探矿权出让计划,设定探矿权出让数量底线,全年提供战略性矿产勘查区块超过1400个,创近十年来历史新高,重点围绕油气、锂、铜、金、铁、煤炭、铝土矿、钾盐等矿种,投放在新疆、甘肃、河南、广西、湖北、内蒙古、江西、河北、山东、四川等省份。 2024年,我国锂、锆铪、氦气、稀土等战略新兴产业矿产均取得大突破。其中,我国锂资源类型多样,总量巨大,盐湖型、锂辉石型、锂云母型都有广泛分布。新发现西昆仑—松潘—甘孜世界级锂辉石型锂成矿带,预测资源潜力达3000万吨。在内蒙古、江西、湖南、四川、新疆、西藏等地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四川雅江木绒探获亚洲规模最大的伟晶岩型单体锂矿,青藏地区成为全球第三大盐湖型锂资源基地,锂云母型锂矿新增资源量超千万吨。2024年,我国自产锂资源增幅超30%,成为平抑国际锂矿市场价格的“稳定器”。(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动态】年产销4万吨!湖南望城这一电池材料项目传新动态 据“望城视界”发布消息,近日,位于湖南省望城经开区铜官工业片区的蒙星纳米项目外立面和室外工程正在加紧收尾,预计2025年4月交付使用。 据介绍,蒙星纳米建设项目包含2栋厂房、1栋办公楼和配套公辅工程,总建筑面积为33,416.97平方米,是由望城经开区铜官工业片区为湖南蒙星纳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蒙星纳米)代建的生产基地。 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每年可生产销售40,000吨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实现年产值约20亿元,年税收将超过8,000万元。(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项目】100亿!中色正元年产6万吨锂电正极材料前驱体项目更新动态 据“中国化学六化建”发布消息,近日,由中国化学六化建华南分公司承建的中色正元(安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中色正元)年产6万吨锂电正极材料前驱体项目(一期工程)二标段项目进入收尾阶段。 据介绍,该项目是国家级重点项目,位于安徽省铜陵市经开区东部工业园区,项目总投资100亿元,占地约992亩,是中国有色集团、厦门钨业(600549)在安徽铜陵投资布局的首个项目,生产的锂电正极材料前驱体产品可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消费电子电池以及半导体和光电产业,项目一期和二期预计年产值约80亿至100亿元。 资料显示,中色正元成立于2022年11月28日,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接管理的大型中央企业——中国有色集团的控股公司,同时,由福建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上市公司——厦门钨业的上市子公司厦钨新能(688778)参股。(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公司】碳酸锂领域上市公司迎百亿并购! 1月16日晚,藏格矿业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藏格创投及其一致行动人、新沙鸿运投资于1月16日与紫金国际签署了《控制权转让协议》。 根据协议,藏格创投及其一致行动人拟向紫金国际转让其持有的公司17.51%股份、新沙鸿运投资拟向紫金国际转让其持有的公司7.31%股份,合计转让股份预计占公司总股本的24.82%。紫金国际以35元/股的对价收购上述主体合计持有的藏格矿业3.92亿股股份,对应股权比例为24.82%,交易金额共计137.29亿元。 紫金国际的一致行动人在上述交易前合计持有藏格矿业0.18%的股份, 在上述交易完成后,合计持有藏格矿业25%的股份。藏格矿业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将由藏格创投变更为紫金国际,实际控制人由肖永明变更为上杭县财政局。(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动态】融通高科将提产改造 达到年产NFPP钠电万吨规模 据“ 大冶市融媒体中心”消息,近日,在湖北融通高科先进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融通高科”)仓库,打包好的200公斤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整装待发,准备运往福建。 “我们是1月7日开始试生产钠电的,目前已经生产了五批次的钠电,一共5吨。经过各项检测,所有批次的产品都符合质量标准。”融通高科钠离子项目负责人李金懋介绍说,量产的钠电在容量、压实密度、成分、杂质、晶体纯度、碳含量等几十项指标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目前,来自国内头部电池生产企业的意向性订单每月有五六百吨。 李金懋透露,钠电的生产要经过混料、粗磨、细磨、干燥、烧结、破碎等多个步骤,每一步都至关重要,融通高科在去年11月份对产线进行初步改造,满足了钠电生产的需要。下一步,公司将对生产线进行提产改造,达到年产NFPP钠电万吨的规模。(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行业】磷酸铁锂材料厂挺价,价格上行! 上周磷酸铁锂市场价格延续上涨态势,总体平均上涨约430元/吨。从成本端来看,上周碳酸锂价格上涨趋势明显,涨幅约1125元/吨,是推动磷酸铁锂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此外,近期磷酸铁价格上涨,带动磷酸铁锂材料厂整体有较强挺价情绪,部分材料厂订单的加工费出现小幅上行,但整体涨价并不明显,加工费在上周仍维稳运行。 供应方面,上周磷酸铁锂材料厂整体开工情况较为积极,总体未出现明显减产现象。截至目前消息,市场上暂未出现材料厂春节期间停产计划,但预计本周开始,部分企业将受到节前物流影响及劳动力小幅减少,产量将略微下滑,但整体减量不明显。预计本次月度产量较上一版本预测将得到小幅提高。需求方面,下游电芯厂一、二月排产情况较好,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明显增长。(来源:SMM) 【公司】天齐锂业:正在结合最新情况对氢氧化锂项目进行减值测试 1月19日晚间,天齐锂业(002466)公告,公司分别于2016年和2017年启动了“年产2.4万吨电池级单水氢氧化锂”和“第二期年产2.4万吨电池级单水氢氧化锂项目”(以下合并简称“氢氧化锂项目”)。公司在编制2024年年报过程中,正在结合最新情况对上述氢氧化锂项目进行减值测试。截至目前,尚未就相关减值测试假设及结果形成最终结论。如后续公司确定会对该项目进行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金额将对公司2024年度经营业绩造成较大影响,公司将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来源:海融网) 【业绩】龙蟠科技:2024年净利润预计亏损5.95亿元至6.97亿元 1月17日晚间,龙蟠科技(603906)公告,预计2024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97亿元至-5.95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2.33亿元。 龙蟠科技表示,2024年度,由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供需关系格局发生变化,锂电池材料产业链在行业底部区间持续运行,磷酸铁锂产品价格较2023年有较大幅度调整,叠加部分产品的存货跌价损失以及资产减值、商誉减值等事项影响,外加公司因计提港股上市费用和少数股东金融负债等原因产生了较大金额非经常性损益,尽管公司通过坚持产品差异化发展战略、积极寻求出海机遇、贯彻降本增效理念等减亏举措,仍在短期内难以扭转局势,导致公司2024年度业绩预计亏损。(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业绩】当升科技预计2024年业绩大幅下降 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超七成 1月16日,当升科技(300073)披露2024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全年归母净利润在4.5亿元到5.2亿元之间,同比下降72.98%至76.61%;上年同期,当升科技实现归母净利润19.24亿元。 对此,当升科技解释道,近年来,由于海外新能源汽车行业增速不及预期,国内外市场竞争持续加剧,公司国际客户销量占比下滑以及产品迭代换型等因素,导致2024年度经营业绩同比大幅下降。(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业绩】蓝科锂业受碳酸锂市场价格低迷影响 业绩较上年同期大幅减少超80% 1月17日,科达制造(600499)公告,公司2024年度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亿元到11亿元,同比下降47.42%到56.98%。主要原因为参股公司蓝科锂业受碳酸锂市场价格低迷影响,实现的业绩较上年同期大幅减少超80%,导致其对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影响与上年同比减少约10亿元。同时,公司陶瓷机械业务于报告期内加速全球化布局、深化本土化服务并推进产品迭代创新,实现海外收入持续增长,但海外建材业务当期盈利能力有所减弱。(来源:电池百人会-电池网) 【智库圈点】2024中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出货329.2万吨 近日,研究机构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了《中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行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白皮书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出货量为329.2万吨,同比增长32.9%,主要增量来自于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EVTank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磷酸铁锂材料出货量达到242.7万吨,同比增长48.2%;三元材料出货量64.3万吨,同比下滑3.2%;钴酸锂出货量9.9万吨,同比增长23.8%;锰酸锂出货量12.3万吨,同比增长30.3%;其中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在整个正极材料中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73.7%。

  • 【SMM分析】三元前驱体12月出口情况解析

    2024年12月,中国三元前驱体出口量为12702吨,环比增幅25%,同比减少35%。 2024年1-12月中国三元前驱体累积出口量为(含NCM、NCA、镍的氧化物及NC)180926吨,累计同比减幅26%。 12月,三元前驱体整体出口量与11月相比有增加,NCM和NCA增量明显,镍的氧化物及NC出口量小幅度走弱。12月镍的氧化物及NC出口总量为2025吨,环比上月减少9%,同比减少63%。12月NCA出口量为45吨。此外,12月NCM的出口总量为10632吨,环比增加34%,同比减少23%。 分国别来看,12月韩国仍为我国镍的氧化物及NC的主要出口国,镍的氧化物及NC出口到韩国占比有所减少,占比在65%,出口量也有所减少,由上月1953吨下降至1318吨。NCM流向韩国的量由上月7701吨上升至10404吨。     分出口省份来看,关于镍的氧化物及NC,2024年12月出口2025吨,其中江苏省出口量为7吨,占比0.3%,相比上月有小幅增量。湖南省出口量为1365吨,相比上月有所减量,占比由82%下降至67%。 从NCM来看,12月NCM出口量为10632吨,其中浙江省出口量为6528吨,出口量较上个月有所增长,但在整体出口量中的占比由26%上升至61%。湖南省出口量有所减少,且占比由18%下降至13%。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张玲颖 021-51666775 于小丹 021-20707870 马睿 021-51595780 徐颖 021-51666707 冯棣生 021-51666714 柳育君 021-20707895 吕彦霖 021-20707875 袁野 021-51595792 周致丞021-51666711 孙贤珏 021-51666757 林子雅 021-51666902 杨涟婷 021-51595835

  • 100亿!中色正元年产6万吨锂电正极材料前驱体项目更新动态

    据“中国化学六化建”发布消息,近日,由中国化学六化建华南分公司承建的中色正元(安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中色正元)年产6万吨锂电正极材料前驱体项目(一期工程)二标段项目进入收尾阶段。 据介绍,该项目是国家级重点项目,位于安徽省铜陵市经开区东部工业园区,项目总投资100亿元,占地约992亩,是中国有色集团、厦门钨业(600549)在安徽铜陵投资布局的首个项目,生产的锂电正极材料前驱体产品可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消费电子电池以及半导体和光电产业,项目一期和二期预计年产值约80亿至100亿元。 资料显示,中色正元成立于2022年11月28日,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接管理的大型中央企业——中国有色集团的控股公司,同时,由福建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上市公司——厦门钨业的上市子公司厦钨新能(688778)参股。

  • 7.74亿欧元!首期6万吨!当升科技芬兰正极材料项目迎新进展

    12月9日,当升科技(300073)发布消息,近日,当升科技控股子公司——当升科技(芬兰)新材料有限公司成功获得芬兰政府批准的环境许可证,标志着当升科技欧洲新材料产业基地项目取得关键性进展。 据介绍,当升科技欧洲新材料产业基地项目首期6万吨高镍正极材料产能于2023年8月完成投资决策后,公司积极推进国内外备案手续,并于2024年3月注册成立当升科技(芬兰)新材料有限公司,负责投资建设及运营当升科技欧洲基地,当升科技持有该公司70%的股份,芬兰矿产集团将持有30%的股份。 根据此前公布的项目实施计划,当升科技拟在芬兰科特卡市规划建成年产6万吨欧洲新材料产业基地一期项目,总投资计划为7.74亿欧元。 今年5月,当升科技芬兰公司向芬兰当地政府提交首期年产6万吨高镍多元材料生产线环境许可申请。10月29日,环境许可证正式下发并进入公示期。12月5日公示期结束,且公示期间未收到任何申诉。 据了解,当升科技芬兰项目计划建设锂电正极多元材料生产线及配套设施,生产线按照NCM811/ NCA的要求来设计,同时具备生产多元材料NCM523、NCM622的能力。

  • 【SMM分析】三元前驱体10月出口情况解析

    2024年10月,中国三元前驱体出口量为11774吨,环比增幅7%,同比减少30%。 2024年1-10月中国三元前驱体累积出口量为(含NCM、NCA、镍的氧化物及NC)158050.058吨,累计同比减幅24%。 10月,三元前驱体整体出口量与9月相比有增加,NCA和镍的氧化物及NC增量明显,NCM出口量小幅度走弱。10月镍的氧化物及NC出口总量为2413吨,环比上月增加51%,同比减少60%。10月NCA出口量为40吨。此外,10月NCM的出口总量为9322吨,环比减少0.4%,同比减少41%。 分国别来看,10月韩国仍为我国镍的氧化物及NC的主要出口国,镍的氧化物及NC出口到韩国占比有所增加,占比在94%,出口量有所增长,由上月1485吨上升至2271吨。NCM流向韩国的量由上月9328吨减少至9252吨。     分出口省份来看,关于镍的氧化物及NC,2024年10月出口2413吨,其中江苏省出口量为13吨,占比0.5%,相比上月有大幅增量。湖南省出口量为2236吨,相比上月有增量,占比由89%升至93%。 从NCM来看,10月NCM出口量为9322吨,其中浙江省出口量为5469吨,虽然出口量较上个月有所增长,但在整体出口量中的占比由43%上升至59%。湖南省出口量有所减少,且占比由17%下降至13%。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张玲颖 021-51666775 于小丹 021-20707870 马睿 021-51595780 徐颖 021-51666707 冯棣生 021-51666714 柳育君 021-20707895 吕彦霖 021-20707875 袁野 021-51595792 周致丞021-51666711 孙贤珏 021-51666757 林子雅 021-51666902 杨涟婷 021-51595835

  • 厦钨新能三季度营收净利同比持续双降 NL正极材料进展顺利

    10月25日,厦钨新能发布第三季度业绩报。 今年前三季度,厦钨新能实现营收98.82亿元,同比减少24.69%;实现归母净利润3.67亿元,同比减少10.89%。 单季度来看, 厦钨新能从2023年以来各季度营收、净利润同比持续双降。其中, 该公司今年第三季度实现收入35.82亿元,同比减少28.37%;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28亿元,同比减少18.59%,环比微增0.47%。 厦钨新能主营业务为新能源电池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高电压钴酸锂、 高电压三元材料、高镍三元材料、高功率三元材料、氢能材料等,应用于3C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领域。 销量来看,该公司前三季度锂电正极材料产品实现销量7.11万吨。其中,钴酸锂实现销量3.23万吨,同比增长30.45%;三元材料实现销量3.86万吨,同比增长64.86%。 今年第三季度,厦钨新能锂电正极材料产品销量2.63万吨,环比增长28.16%。其中,钴酸锂销量1.39万吨,环比增长38.22%;三元材料销量1.22万吨,环比增长16.62%。 进展方面,三季报提到,厦钨新能与知名电池企业合作研发的NL全新结构正极材料进展顺利,该全新结构正极材料在能量密度、倍率、循环等主要性能上都显著优于传统的钴酸锂、三元材料等正极产品,预计将在3C消费电子、机器人、低空经济、固态电池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固态电池进展方面,厦钨新能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在固态电池上主要围绕正极材料和固态电解质进行布局。其中,固态电池正极材料方面,该公司聚焦于正极材料与固态电解质的匹配问题,在卤化物和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均实现初期量产。 海外市场方面,据厦门钨业9月披露的机构调研报告提到,该公司权属企业欧洲厦钨新能与法国Orano集团下属子公司OranoCAM在法国共同出资设立法国厦钨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建设年产4万吨三元正极材料生产线。目前该项目正在进行工厂建设前期筹备工作,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10月22日,厦钨新能公告,该公司间接控股股东福建省冶金(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结构发生变动,其股东福建省国资委将其持有的冶金控股20%的股权无偿划转至福建省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本次变动未导致冶金控股间接持有公司的股份数量及持股比例发生变化,控股股东、间接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均未变更,不会影响公司治理结构和持续经营。” 股东来看,今年半年报披露以来,盛屯矿业团股份有限公司退出厦钨新能前10名股东行列,目前该公司前10名股东新增福建省国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股数量为4,366,158股,持股比例为1.04%。 行情来看,据SMM数据,今日(10月25日),电池级碳酸锂均价7.33万元/吨,工业级碳酸锂均价6.915万元/吨,均与上一工作日持平。其分析认为,“虽10月下游需求量维持相对乐观预期,但受目前碳酸锂库存水平影响,预计近期碳酸锂现货价格仍有下跌趋势。”

  • 【SMM分析】三元前驱体9月出口情况解析

    2024年9月,中国三元前驱体出口量为10959吨,环比跌幅17%,同比减少50%。 2024年1-9月中国三元前驱体累积出口量为(含NCM、NCA、镍的氧化物及NC)146275.584吨,累计同比减幅23%。 9月,三元前驱体整体出口量与8月相比有减少,NCM、镍的氧化物及NC和NCA均减量明显。9月NCM的出口总量为9355吨,环比减少16%,同比减少41%;9月镍的氧化物及NC出口总量为1600吨,环比上月减少22%,同比减少75%。此外,9月NCA出口量为4吨。 分国别来看,9月韩国仍为我国镍的氧化物及NC的主要出口国,镍的氧化物及NC出口到韩国占比有所减少,占比在93%,出口量有所减少,由上月1973吨下降至1485吨。NCM流向韩国的量由上月10865吨减少至9328吨。 分出口省份来看,关于镍的氧化物及NC,2024年9月出口1600吨,其中江苏省出口量为4吨,占比0.2%,相比上月有大幅减量。湖南省出口量为1416吨,相比上月有减量,占比由92%降至89%。 从NCM来看,9月NCM出口量为9355吨,其中浙江省出口量为4050吨,虽然出口量较上个月有所减少,但在整体出口量中的占比由40%上升至43%。湖南省出口量有所减少,且占比由92%下降至89%。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张玲颖 021-51666775 于小丹 021-20707870 马睿 021-51595780 徐颖 021-51666707 冯棣生 021-51666714 柳育君 021-20707895 吕彦霖 021-20707875 袁野 021-51595792 周致丞021-51666711 孙贤珏 021-51666757 林子雅 021-51666902 杨涟婷 021-51595835

微信二维码今日有色
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关注

下载app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返回顶部
public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