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4229个
据中汽协最新数据,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持续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达到31.6%,高于上年同期5.9个百分点。 另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2023年,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累计销量为729.7GWh。其中,动力电池累计销量为616.3GWh,占比84.5%,累计同比增长32.4%;其他电池累计销量为113.4GWh,占比15.5%。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不断攀升,动力电池退役期逐渐到来,且目前在部分城市的“犄角旮旯”仍攒着大量报废、淘汰甚至曾经骗补用的初代电动车,如何处理这些废旧电池也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同时,近几年原材料价格的反复波动,也促使更多电池企业意识到,提高电池回收产业布局继而加强对原材料的掌控权,保障企业的自供能力至关重要。 不过,当前我国废旧电池回收利用在商业模式、应用场景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解决,加快废旧电池利用规模化、规范化迫在眉睫。 热度不减 争相布局 从本身属性而言,废旧电池回收产业就具备多种经济价值。比如高端电池退役后移居“二线”,进行梯次利用;亦或是报废拆解,提取具有战略性价值的稀有金属;不仅如此,在双碳目标下,废旧电池回收还具备能耗上的经济价值。 电池网注意到,近期,电池回收的相关项目动态及合作协议层出不穷,各路企业正加快电池回收赛道布局。 1月11日,江西江铼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6万吨/年锂电池回收资源循环利用项目(一期)全面投产。该项目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投资约5亿元人民币,设计1条全自动生产线。一期投产后,年可处理2万吨废旧锂离子电池,可生产电池级碳酸锂1万吨/年,副产磷酸铁约2万吨/年,硫酸钠约2万吨/年。 1月10日下午,兰钧新能源与格林美控股子公司武汉动力电池再生技术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开展废旧动力电池资源化、锂盐或者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三元前驱体与三元材料等创新项目研究,共同探索全球范围的退役动力电池回收模式,共同推动磷酸铁锂、三元前驱体与三元材料的技术进步。 1月9日,浙江英联锂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德国瑞诺司汽车集团锂电池全产业链循环项目签约。项目立足建德新能源产业发展方向,致力于打通产业链前后端资源闭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绿色能源发展。内容包含锂盐生产加工、锂电回收利用等方面。 1月6日,东风汽车旗下东风鸿泰公司与湖北襄阳市襄城区政府、广东金晟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三方将启动年产5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及动力电池回收项目。项目将建立并完善东风废旧电池回收体系以及电池材料循环技术研发能力,实现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价值链闭环。 此外,在项目建设方面,近日,吉利集团旗下安徽吉枫车辆再生利用有限公司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及物理再生项目(一期)环评获相关部门批复;国轩高科旗下合肥辕鑫循环科技有限公司50GWh电池回收项目环评获批,安徽省合肥市生态环境局对作出的审批决定情况予以公告...... 2024年开局不过两个多周,电池回收赛道就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且布局电池回收的企业迅速增加,包括电池企业、材料企业、整车企业、传统节能环保企业等多种类别企业主体纷纷布局该赛道。 据EVTank预计,到2030年,随着大量的汽车动力电池进入到回收利用环节,中国锂离子电池回收量将达到602.8万吨,其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在2022年期间,由于电池原材料的价格持续走高,让处于电池产业链末端的电池回收热度迅速增长,继而吸引大量企业入局。但在2022年年末创出超60万元/吨的历史高点后,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一路震荡下跌,价格传导至终端后,电池回收业务正迎来变局。 一般来说,磷酸铁锂废旧电池大多进行梯次利用,通过筛选分类继续发挥余热;而三元锂电池由于含有大量的有价金属,则主要用于拆解回收,获取原材料。不过,锂价的大幅下跌,自然也让部分入局电池回收的企业开始重新审视该赛道的经济性,例如部分传统湿法回收企业已经开始搁置相关项目的进行。 有业内人士曾表示,“现在不敢收废料,货还没到价格就又跌了,还没到手就开始亏钱。” 当然,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下跌,短期来看对于电池回收行业确实有一定的影响,但从长期来看,影响并不大。 首先,电池回收赛道目前处于一个不断扩大,持续增长的过程,即便是原材料价格持续下降、下游应用需求还不那么强烈,但市场规模是持续上升的状态,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其次,抛开经济性而言,考虑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持核心材料自主可控、提升产业链话语权,电池回收业务也是相关企业必须要做的,尤其是电池企业以及材料企业。 最后,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下跌,有助于加快行业洗牌。目前电池回收赛道仍然乱象横生,2022年原材料价格大涨之后涌入一大批想要“捞快钱”的相关企业,多方势力争夺,导致电池回收面临“僧多粥少”的局面,而原材料价格下跌,可以迫使只为捞钱的企业加速退场。 EVTank预计,随着工艺的不断改进,回收率的不断提升,行业的逐步规范,市场上可供回收的废旧电池量的不断增加,锂离子电池回收的经济效益将逐步改善,并且回收拆解和梯次利用行业的规模化发展对锂离子电池成本的降低的影响将越来越明显。 乱象丛生 危机四伏 “高价收购废旧锂电池,全国各地可上门”、“入局电池回收,轻松年入百万”、“电池回收,又一个创业暴富窗口”....... 打开手机社交媒体APP,只需要搜索电池回收,就能够看到大量关于电池回收业务的相关词条和视频,而内容大多都是一些小厂家、中间商、培训机构,甚至还有很多资质并不齐全的小作坊在从事电池回收业务,暴力破碎拆解,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电池回收市场前景广阔,但不可否认的是,时至今日,困扰行业许久的回收渠道混乱,废旧锂电池溯源难,小作坊中间商等问题依然存在。 据悉,目前电池回收市场主要分为两种商业模式,一种是以厂家为主的端口,电池厂、整车厂包括整车拆解厂,将淘汰的电池输送到相关的第三方回收公司进行处理;或者是通过责任划分继而输送回生产企业进行回收利用;第二种则是针对消费者的端口,也就是to C的小作坊,数量大、分布广、技术乱。 不过,现实情况下,反而越是这些小作坊,更容易拿到废旧电池,因为它们本身投入的成本就少,再加上拆解过程中的步骤也无需在意标不标准、规不规范,所以相比于正规企业,这些小作坊最大的优势就是竞价能力高,可以更好地拿货。 电池网注意到,自2018年工信部发布第一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白名单”企业以来,截至目前,工信部公布的“白名单”企业数量已扩容至156家,但实际上,“白名单”企业虽得到官方认可,但并非强制性政策,因此并没有完全得到市场的选择。 另外,由于早些年生产的动力电池大多都没有电池溯源系统,对于电池的全周期应用也无法做到全过程溯源,也使得小作坊依然层出不穷,不好监管。 当前,电池回收已成为电池新能源产业降本增效的重要途径之一,为规范产业发展,工信部也多次强调,将健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支持高效拆解、再生利用等技术攻关,不断提高回收比率和资源利用效率。下一步将从法规、政策、技术、标准、产业等方面,加快推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政策利好 未来可期 目前,随着全球新能源浪潮持续推进,部分国家地区已相继出台“绿色贸易壁垒”,诸如美国、欧洲等地的新能源产业准入门槛正在不断提高。 根据欧盟最新电池法案,自2024年7月起,出口到欧洲的大部分电池需提供碳足迹声明及标签;电池出口厂商需披露从上游矿产、材料到电池生产、回收及再利用各环节的碳排放数据。此外,新电池法要求电池制造商在生产阶段之外,承担电池的全生命周期责任,包括回收和处理废弃电池;该法规要求在其生效8年后,欧洲区销售的新电池的生产制造过程中应至少使用回收钴、铅、锂、镍的比例分别为16%、85%、6%、6%。 为此,中国电池新能源行业亟需推动电池的梯次利用和回收,以达成更严苛的碳足迹水平。与此同时,欧洲新电池法也将为国内企业在碳足迹、电池护照、电池回收相关标准与法规方面提供重要参考,促进国内电池产业转型升级,走向高质量发展。 EVTank指出,美国和欧盟颁布的《通胀削减法案》《欧盟电池和废电池法规》《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过渡期实施细则》等均激励企业布局电池回收业务,为中国电池回收企业海外布局提供了新的机遇。 当前,政策规范仍是促进电池回收行业走向有序发展的核心。2023年12月,工信部发布《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综合利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对汽车生产企业、电池生产企业、梯次利用企业在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过程中应承担的责任做出安排,进一步优化了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责任分工。 具体来看,原则上汽车生产企业应承担装机的动力电池回收主体责任,电池生产企业承担直接销售至市场的动力电池回收责任,梯次利用企业承担生产的梯次利用产品回收责任;电池租赁运营机构、机动车维修经营者、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回收服务网点、回收经营者、综合利用企业及其他产生废旧动力电池的单位应在各环节履行相应责任。 考虑到电池制造的碳足迹、原材料等问题,即便是在原材料价格持续下跌的情况下,电池企业、车企、第三方回收企业也必须要持续加码动力电池回收生意。 电池网注意到,目前,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蜂巢能源等一众电池厂商已通过多种方式入局电池回收领域;整车厂方面,蔚来汽车、宝马集团、梅赛德斯-奔驰、特斯拉等汽车制造商也陆续均展开了电池回收相关布局。此外,华友钴业及格林美等电池回收头部企业也已经和多家车企及电池厂建立了闭环的回收循环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EVTank还指出,在ESG浪潮下,电池回收与ESG理念天然契合,其在环境议题上有行业特性赋予的独特优势,利用电池回收业务的环保性提高企业ESG得分也是应对碳关税壁垒的重要措施。 结语: 在政策标准不完善、技术路线不确定的情况下,电池回收市场所表现出来的无序,也是产业初期难以避免的发展阶段。随着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下跌,以及相关政策的逐步完善,小作坊也势必将加速淘汰,未来更多电池回收量也将流向正规军,有利于规范行业的发展。 从布局企业方面传出的信息来看,未来电池回收产业竞争也将非常残酷,当然,这不仅仅是对各企业之间的挑战,也是推动整个行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重要动力。
》查看SMM铜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SMM1月16日 今日11:30期货收盘价6777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下降200元/吨,现货升贴水均价145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上升45元/吨,今日再生铜原料价格环比保持不变。今日广东再生铜原料价格62700-6290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保持不变,精废价差139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下降155元/吨,精废杆价差705元/吨。由于铜价回落,精废杆价差进一步下降,已录得连续5个交易日下滑,再生铜杆厂反映精废杆价差持续收窄,对下游的采购情况肯定是负面影响,据SMM调研了解,再生铜杆厂普遍执行小年之后开始放假(即2月4、5号左右)。
》点击查看SMM铝现货报价 【铝价跌破万九 再生铝价表现分化】本周铝价延续偏弱震荡走势,现货上SMM A00价格较昨日跌80元/吨至18940元/吨,为近一个月以来的最低位,ADC12价格部分走弱。国内价格上,国内大型再生铝企业报价持稳于19700-20000元/吨;中小厂方面,价格下调100元/吨至19300-19500元/吨区间。进口方面,目前马来西亚及韩国等地区报价仍处于2380美金/吨附近的高位,因国内价格下降及汇率走跌,进口即时盈亏扩大至400元/吨。本周铝价再度下行,再生铝厂报价不一,部分厂家受制于成本压力持稳报价,部分厂家则因需求清淡,跟随铝价偏弱调整为主。再生铝厂已开始进行节前原料备库操作,年底前废铝流通预计持续偏紧,而需求端支撑愈发走弱,短期价格表现窄幅震荡为主。 注:进口利润为即时利润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温馨提示:市场有风险,交易需谨慎!任何 夸大宣传、承诺、低于市场价 等行为均存在诈骗风险,交易前 请认真核对对方营业执照、质保书、发票、货物等信息, 如遇虚假信息,请立即报警! 推荐使用上海有色网金属交易中心担保交易功能,保障您的交易安全! 再生金属企业报价合作需求 欢迎联系:13585952056 王 》点击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SMM 1 月16讯: 今日SMM1#铅均价16025元/吨,SMM再生精铅价格较昨日持平。部分下游企业积极采购;另有部分企业因前期采购较多,炼厂仍在交付,因此今日未有散单拿货。 安徽地区部分持货商高铋铅对SMM1#铅均价升水50元/吨出厂;河南地区低铋铅对SMM1#铅均价升水25元/吨出厂,成交一般;四川地区精铅出厂报价15900元/吨,对SMM1#铅均价贴水125元/吨;江西地区不含税精铅15400元/吨送到。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查看SMM铜报价、数据、行情分析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走势 SMM1月15日 今日11:30期货收盘价6797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下降320元/吨,现货升贴水均价10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上升70元/吨,今日再生铜价格环比下降200元/吨。今日广东再生铜原料价格62700-62900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下降200元/吨,精废价差1545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下降43元/吨,精废杆价差790元/吨。据SMM调研了解,由于铜价下跌,再生同原料贸易商表示近两周收购量明显减少,同时精废杆价差回落至优势线下方,下游采购的企业数量虽然没有太大变化,但是每日采购量也已经有所减少,成交总体较平淡。
温馨提示:市场有风险,交易需谨慎!任何 夸大宣传、承诺、低于市场价 等行为均存在诈骗风险,交易前 请认真核对对方营业执照、质保书、发票、货物等信息, 如遇虚假信息,请立即报警! 推荐使用上海有色网金属交易中心担保交易功能,保障您的交易安全! 再生金属企业报价合作需求 欢迎联系:13585952056 王 》点击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SMM 1 月15讯: 今日SMM1#铅均价16025元/吨,SMM再生精铅价格较周五跌150元/吨;安徽地区环保预警解除,生产逐渐恢复,但货源仍旧不多,价格下跌后,持货商报价坚挺且出货意愿极低;下游企业后市看空谨慎采购,今日散单成交不多。 安徽地区部分持货商对SMM1#铅均价升水50元/吨出厂,未成交;河南地区低铋铅对SMM1#铅均价升水25元/吨出厂,成交一般;四川地区精铅出厂报价15900元/吨,对SMM1#铅均价贴水125元/吨;江西地区不含税精铅15400元/吨送到,跟跌50元/吨。 》订购查看SMM金属现货历史价格
SMM 1 月 15 日讯: 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格林美”)控股子公司武汉动力电池再生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动力再生”)与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浦兰钧”)控股子公司兰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兰钧新能源”)于近日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讨论“废料换原料”的定向循环合作模式,携手构建锂电回收产业链闭环。 根据协议条款,双方将开展“废料换原料”的定向循环合作模式。兰钧新能源将废电池及电池废料交付动力再生;动力再生通过绿色循环技术,对交付的废电池及废料中的镍、钴、锰、锂等金属进行绿色提取,生产出电池级镍、钴、锰硫酸盐、锂盐或者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三元前驱体或正极材料,并在质量和价格满足要求的前提下优先供应给兰钧新能源。 SMM认为,这一协议条款的签订,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中国企业正致力于构建锂电回收产业链闭环。中国锂电回收体系建设仍不够完善,废电池及电池废料来源广泛而分散,回收难度大,回收成本高。动力再生与兰钧新能源开展“废料换原料”的定向循环合作模式,短期来看,此举一方面将降低电池回收过程中的交易、流通、生产成本,保证电池回收供应链的稳定;另一方面将提升废电池及电池废料回收利用率,实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长期来看,此举将拓宽电池回收渠道,推动产业从“绿色到绿色”,最终构建锂电回收产业链闭环。 SMM新能源研究团队 王聪 021-51666838 张玲颖 021-51666775 于小丹 021-20707870 马睿 021-51595780 徐颖 021-51666707 冯棣生 021-51666714 柳育君 021-20707895 吕彦霖 021-20707875 孙贤珏 021-51666757 袁野 021-51595792 林辰思 021-51666836 韩欣桐 021-51666908 肖文豪 021-51666887
本周碳中和领域重要事件包括:印度阿达尼集团:正建“全球最大绿色能源园区”;工信部:要稳妥推进工业领域碳减排。 科创板日报持续关注碳中和以及相关背后的公司动态、技术研发、投融资等,若您有碳中和相关案例,可通过以下邮箱与我们联系:chinastarmarket@cls.cn。 【热点聚焦】 ChatGPT爆火一年后站上CES汽车展台“C位” 大语言模型即将“标配上车” 乘用车市场“惨胜”2553万辆 年末冲刺后仅四家车企达成2023年销量目标、占比二成 15亿! 豪华投资团投向上海绿电企业启源芯动力 锂金属电池重大突破:10分钟完成充电,可循环至少6000次! 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出台!汽车芯片国产化或将提速 【国际概览】 法国计划2035年前将化石燃料在能源结构中占比降至40% 法国能源转型部长阿涅丝·帕尼耶-吕纳谢1月6日接受采访表示,她将在下个月向政府提交一项法案,建议2035年前将化石燃料在法国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从60%以上减少到40%。帕尼耶-吕纳谢在概述计划中的法国能源主权法案时表示,虽然草案不会明确规定首选技术,但预计法国将建造更多核反应堆。 印度阿达尼集团:未来5年将在古吉拉特邦投资240亿美元 正建“全球最大绿色能源园区” 印度阿达尼集团董事长高塔姆·阿达尼10日在“古吉拉特邦活力全球峰会”上宣布,计划未来5年内向该邦投资2万亿卢比(约合240亿美元),创造10万个直接和间接就业机会。阿达尼透露,集团正在古吉拉特邦卡奇地区建设“全球最大绿色能源园区”,占地25平方公里、发电量将达到30吉瓦。他表示,阿达尼集团还在创建一个可再生能源生态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板、风力涡轮机、电解氢器和绿色合成氨。 阿曼将发行多种金融工具 减轻对化石能源依赖 阿曼计划启用绿色债券、贷款等多种金融工具,其收益将用于资助可再生能源项目。阿曼财政部在当天发布的报告中写道,随着人口增长和快速工业化对电力供应和化石燃料储量构成压力,“阿曼重视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潜能”。 瑞银分析师:预计2060年氢能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达12% 瑞银证券石油化工分析师郭一凡表示,一些新兴领域的增长会拉动氢能需求,这主要包括商用车的车用方面、钢铁行业的减碳方面、船舶行业、储能行业等领域需求增长。预计2060年整个氢能在能源消费比重会占到12%。未来随着氢车保有量持续提升,测算2025年之后,全国至少有60%到70%的加氢站可以实现盈利。 【国内动态】 中共中央、国务院: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进一步发展全国碳市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其中提到,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为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奠定基础。坚持先立后破,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确保能源安全。重点控制煤炭等化石能源消费,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开展多领域多层次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加强碳排放双控基础能力和制度建设。逐年编制国家温室气体清单。实施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方案,研究制定其他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控制行动方案。进一步发展全国碳市场,稳步扩大行业覆盖范围,丰富交易品种和方式,建设完善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到2035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进一步提高,建成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 工信部:要稳妥推进工业领域碳减排 统筹推进工业及钢铁、建材、石化化工、有色金属等重点行业碳达峰 工业和信息化部1月8日召开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座谈会。会议强调,要稳妥推进工业领域碳减排,统筹推进工业及钢铁、建材、石化化工、有色金属等重点行业碳达峰,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促进传统产业绿色升级,加快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加快构建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加强绿色低碳标准体系建设,积极打造绿色消费场景。加快推动工业节能提效,构建清洁高效低碳的工业能源消费结构,深入推进重点行业领域能效提升,完善工业节能管理制度。全面推动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加快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着力提升工业固废减量化和资源化水平。推动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规范发展,完善新兴固废综合利用体系,积极发展机电产品再制造。加强对外宣传,开展绿色制造等领域培训交流,持续深化绿色低碳领域国际合作。 乘联会:2023年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销量773.6万辆 比上年增长36.2%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3年12月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销量达到94.5万辆,同比增长47.3%。2023年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销量达到773.6万辆,比2022年增长36.2%。 跌破成本线 光伏组件集采开标价创新低 从中国电建集团公司了解到,近日 ,公司2024年度光伏组件框架入围集中采购招标开标。本次共有55家组件企业参与投标,其中P型产品最低报价为0.806元/瓦,N型产品最低报价为0.87元/瓦。业内人士表示,光伏组件集采开标价创新低,同时N型产品加速替代P型产品。这是2024年以来央国企第一次大规模开展光伏组件招标。“P型组件处于抛售期。”一位光伏行业从业者表示,这个报价甚至比部分一体化企业的生产成本还要低。 【行业动向】 宁德时代与福特汽车合作继续推进 福特汽车公司表示,没有在IRA和指南中看到将其与宁德时代的技术许可合作排除在获得补贴资格外的内容。宁德时代也表示,与福特汽车的合作正在推进过程中。 蔚来换电“朋友圈”扩容 1月11日,由皖能集团、蔚来、国轩高科、安徽省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主题母基金共同出资组建的中安能源有限公司在合肥揭牌,皖能集团等合作方将支持中安能源有序推动1000座储充换一体式换电站建设。 同日,江淮汽车、奇瑞汽车分别与蔚来签署《换电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在换电电池标准等多个领域展开合作。江淮汽车还将与蔚来合作推出“可充可换可升级”车型。 小鹏汇天分体式飞行汽车四季度开启预订、明年四季度量产交付 在2024年CES展会上,小鹏汇天联合创始人、副总裁王谭宣布,公司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将于今年四季度开启预订,并计划于明年四季度开始量产交付。如果顺利实现,意味着“陆地航母”将成为全球首款面向个人用户量产交付的分体式飞行汽车。 永太科技与宁德时代签订物料采购补充协议 永太科技与宁德时代签订了《物料采购补充协议》,宁德时代意向于2024年和2025年每年分别向公司采购不少于10万吨各型号电解液。 科达利拟投建新能源电池精密结构件生产基地 科达利拟不超过12亿元在深圳市龙华区投建“深圳新能源电池精密结构件生产基地项目”,主要生产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精密结构件、储能电池精密结构件、消费类电池精密结构件,全部达产后将实现年产值约33亿元。 【技术与投融资】 新微型原子能电池可稳定发电50年 1月8日,北京贝塔伏特新能科技有限公司宣布研制出微型原子能电池。研发团队利用镍63核同位素衰变技术和金刚石半导体,将原子能电池小型化、模块化、低成本化。该公司的首个产品——BV100电池的功率是100微瓦,电压3伏,体积是15×15×5立方毫米,比一枚硬币还小。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伟表示,新式核电池可以实现50年稳定发电,无需充电、无需维护,不产生外部辐射。 新型固态电池充满电仅需几分钟 美国哈佛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型锂金属电池。该电池可充放电至少6000次,比任何其他软包电池都要多,且可在几分钟内就充满电。该研究不仅描述了一种使用锂金属阳极制造固态电池的新方法,而且还为潜在的革命性电池材料提供了新的认识。该研究发表在新一期《自然·材料》上。 血红蛋白作催化剂的电池原型面世 西班牙科尔多瓦大学和卡塔赫纳理工大学的科学家携手开发出一种新型电池。该电池使用血红蛋白作为电化学反应催化剂,具有生物相容性,可运行20到30天。相关论文刊发于新一期《能源&燃料》杂志。科研团队希望验证血红蛋白是否是氧气发挥重要作用的电化学设备(如锌-空气电池)的关键元素。在此基础上,他们开发出首款具有生物相容性的电池,其中血红蛋白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催化剂。 琏升光伏获得4.2亿元战略融资 近日,琏升光伏获得4.2亿元战略投资,投资方为天津三五,恒邦资本。琏升光伏是一家光伏发电服务商,公司主要从事新兴能源技术的研发、应用和推广,并提供光伏设备、光伏发电、太阳能发电等产品及服务。 新宸新材料获近亿元B1轮投资 锂电池电解液锂盐供应商安徽新宸新材料有限公司完成了近亿元B1轮融资,投资方为五源资本、中科创星、合肥创新投。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产能建设、产品研发及市场开拓。 泰氢晨完成Pre-A轮融资 近日,泰氢晨完成Pre-A轮融资,金额1.5亿元人民币。本轮融资由高榕资本领投,博裕资本跟投,现有股东同步增资。泰氢晨是一家氢能解决方案提供商,在氢能分布式发电、氢储能、氢消纳等领域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核心装备与综合解决方案。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