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3769个
百甲科技2月26日晚间发布的2023年业绩快报显示:公司2023年预计实现营业总收入1,003,432,927.79元,同比增长1.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2,433,666.75元,同比减少14.7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营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0,486,956.58元,同比减少27.92%;基本每股收益为0.25元,同比减少28.57%。报告期末,预计公司总资产为1,550,784,693.92元,较期初增加7.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725,012,676.46元,较期初增加28.85%;股本181,263,297.00元,较期初增加26.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为4.00元,较期初增加2.04% 对于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百甲科技表示:1、报告期内,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营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减少27.92%,主要原因是毛利率较高的国外项目开展受困,毛利率同比略有降低所致。2、报告期内,预计基本每股收益同比减少28.57%,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净利润减少、股本增加所致。3、报告期末,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较期初增加28.85%,以及股本较期初增加26.35%,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公司首次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股票,募集资金增加所致。 百甲科技1月31日发布关于获批关于获批成立“国家钢结构光伏建筑一体化产业基地”的公告显示:近日,徐州中煤百甲重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江苏百甲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收到国家钢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装配式标准化钢结构建筑研究院的批复,决定在其产业基地内成立国家钢结构光伏建筑一体化产业基地。百甲科技表示:国家钢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我国钢结构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百甲新能源获其批复成立国家钢结构光伏建筑一体化产业基地,将进一步推动公司 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业务的快速发展和行业地位的提升,对公司未来业绩增长将产生积极影响。 据悉,百甲科技全名为徐州中煤百甲重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主营业务为重型钢结构、轻型钢结构、钢网架、钢桁架、非标设备等钢结构制品的制造和加工,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配套的PC构件和轻质高强新型内、外墙板的制造和加工,以及为客户提供工业钢结构建筑、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研发、设计、加工、安装一体化解决方案。 回顾百甲科技2022年的业绩情况可以看出: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9.84亿元,同比下降1.2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75.64万元,同比下降1.86%;基本每股收益0.35元/股,同比下跌16.67%。2022年度公司拟不派发现金股利,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近日,知名研究机构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公布了最新一季度的Tier1光伏组件制造商名单,由于与上期相比,本次名单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变动,超过40%的组件厂商未能入选,引发了光伏市场的广泛关注。 财联社记者从业内获悉,这一变化源于BNEF对评级标准的重新修订,入围门槛被大幅提升。作为全球光伏项目招商引资的重要判断依据,该名单的变动不仅反映了光伏组件市场的竞争格局,也给光伏组件厂商带来了新的考验。特别是对于众多二、三线以及新兴的光伏组件厂商来说,他们面临的 “出海”难度或将相应增加。 评级门槛提升,多家知名企业落榜 据悉,BNEF光伏组件制造供应商评级是全球知名且权威的行业评级体系之一,从产品质量保障、政府项目竞标、银行融资支持等多维度进行评判,特别是关注制造商在可融资性方面的综合表现,其中第一梯队制造商的评选最为严格。 由于BNEF的Tier1评级被视为第三方公司、金融机构等验证光伏组件供应商资质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全球光伏项目投资者决策的重要依据,因此,所发生的变化对于那些渴望在海外市场尤其是欧洲等关键区域有所作为的新兴组件公司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进入最新一期(2024年第一季度)的Tier1名单的,总计有20多家组件厂,较之去年第四季名单上的40多家、几乎涵盖了主流的一二线光伏组件厂商,规模大幅锐减了40%以上。 整体来看,本次Tier 1榜单标准评估相比之前更为严苛。据业内人士介绍,评选标准中项目容量从之前的1.5MW提升到5MW,即入选Tier 1的相关企业必须在过去两年中为6个不同的光伏项目提供5MW以上的自主品牌、自行生产的组件产品,且这些项目需获得6家不同商业银行的无追索权融资。 根据最新名单,国内企业仍然占据了大半壁江山,包括晶澳科技(002459.SZ)、隆基绿能(601012.SH)、晶科能源(688223.SH)、横店东磁(002056.SZ)等在内的10多家国内组件厂商成功入选。 然而,与此同时,包括海外的韩华-Qcells、夏普,国内的苏美达(600710.SH)、中润光能等在内的众多知名企业却意外落榜。这一结果反映了新标准下光伏组件市场的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另外,BNEF今年一季度的一级储能厂商名单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同样是上调了入选资格,这也导致了国内在行业内具有口碑的海博思创、中创新航(03931.HK)、上能电气(300827.SZ)、南瑞继保等储能企业并未被列入名单。 不过,名单会在每个季度进行更新,因此落选厂商未来进入第一梯队的机率仍然是存在的。BNEF也称,上述评判标准很可能会随着市场的发展而更新。 出海难度升级,独特技术成突破口 环保与公用事业分析师许杰向记者表示,这一变化不仅增加了企业入围的难度,也体现了市场对组件厂商综合实力和可融资能力的更高要求。且评级指标对于组件厂商拓展海外市场尤为重要,因为部分海外商业银行在审批贷款时会参考这一评级名单。对于那些在海外业务布局尚浅、品牌影响力有限的新兴企业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具体来说,项目容量的提升从1.5MW到5MW,增加了企业“出海”的难度。以往,参与1.5MW的光伏项目供货对大多数制造商来说并非难事,因为大量的分布式光伏项目都能满足这一条件。然而,现在项目规模提高到5MW,商业银行、投资方以及EPC采购方等为了确保中大型项目的顺利执行,将更倾向于选择在海外有长期影响力和良好声誉的组件品牌,而不是冒险选择新晋或不知名的品牌。 “因此,新型组件公司若想在海外市场站稳脚跟,可能需要通过更大幅度的降价或其他创新策略来争取更大型的项目机会。当然,这也将促使厂商寻求更高效、更经济的生产方式,以保持竞争力。”许杰称。 此外,海外光伏项目通常还需要获得无追索权的商业性银行融资。这意味着光伏项目更倾向于将其资产、业务和现金流作为抵押来获得融资,而非依赖信用融资。 据了解,在欧美国家,无追索权融资经常出现,能获得它的优势包括:一是贷款的偿还完全基于目标企业的现金流状况,不会追溯到买方;二是提供此类贷款的金融机构多为国际商业银行,它们对项目和各方参与者都有深入的了解。由于银行在审批贷款时会进行严格的尽职调查,因此当评级机构要求提供无追索权融资证明时,这实际上也是对组件厂商可靠性和信誉的一种验证。 还有光伏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这次变动实际上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对于那些拥有独特技术实力或强大海外资源的企业来说,它们仍有机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例如,专注于异质结等N型方向性技术的组件厂商,如果能够凭借其技术优势向客户展示产品的独特性和高可靠性,便有可能持续上榜。同样,拥有丰富海外人脉和合作资源的营销团队,也有机会以资源为支撑,在海外市场中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此外,对于一些专注于分布式市场的组件厂商来说,它们可能并不需要过分依赖评级机构的名单。只要它们能够在现有的分布式赛道中充分发挥产能、拥有足够数量的客户群体,便能够持续发展下去。”上述人士表示。
2月26日,湖南省湘潭市绿色低碳光伏之城项目-湘潭市区全境内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发布延期公告,将电子投标文件递交及开标时间由3月1日改为3月8日。 值得一提的是,2月23日,湖南湘潭市区全境内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曾发布暂停公告,因招标人工作计划调整,对项目做暂停处理。 根据招标公告,此项目计划2024年在湖南省湘潭市全境范围内建设252MW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包括工商业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和户用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工商业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并网模式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户用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并网模式采用“全额上网”模式。
2月26日,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268MWp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光伏组件设备采购中标候选人公示。 其中,第一推荐中标候选人为曲靖开发区建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投标报价0.96元/W;第二推荐中标候选人为一道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投标报价0.974元/W;第三推荐中标候选人为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投标报价0.97元/W。 据了解,此项目规划占用建筑屋面总面积184万平方米,总装机规模268MWp,项目投资金额约26800万元。
关于举办第十一届中国(江苏)国际新型光伏创新发展大会暨领跑中国可再生能源 “光伏百强”颁奖典礼的通知 各相关单位: 2023年是“十四五”中坚之年,全球各区域陆续颁布光伏利好政策,政策驱动促使产业需求高增,中国光伏成为了全球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第一主角。随着光伏技术发展加速创新迭代,光伏全产业供应链趋于效率与安全双兼顾,光伏储能转型发展,光伏市场呈现多样化和场景化。 为了保持市场强劲竞争力,加快构建以新型光伏储能创新发展格局,实现光伏全产业高质量发展,由江苏省可再生能源行业协会主办,以“融合创新 引领变革 碳索未来”为主题的第十一届中国(江苏)国际新型光伏创新发展大会将于2024年3月7日-3月9日在南京盛大召开,届时还将举办领跑中国可再生能源“光伏百强”颁奖典礼。具体通知如下: 一、指导单位 英国国际贸易部 德国北威州国际商务署 澳大利亚贸易委员会 美国路易斯安娜州政府经济发展厅 巴西驻上海总领馆 印度尼西亚驻上海总领事馆 越南驻上海总领馆 荷兰贸易促进委员会南京代表处 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 国家能源局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江苏省自然资源厅 江苏省商务厅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国家能源局江苏监管办公室 江苏省能源局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 二、主办单位 江苏省可再生能源行业协会 栖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三、支持单位 法国驻上海总领馆经济处 格鲁吉亚投促局 隆基绿能股份有限公司 杭州大造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电气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英发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苏美达电力运营有限公司 南京亚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道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天合储能有限公司 江苏中润光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星逻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山西中来光能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新源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首航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艾赛尔(上海)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锦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亿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四、会议主题 融合创新 引领变革 碳索未来 五、会议时间及地点 时间:2024年3月7日-3月9日(3月7日报到) 地点:南京白金汉爵大酒店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尧化街道智谷大道1号) 六、论坛议题 主题一:行业政策及发展趋势展望 1、2023年光伏产业发展政策解析及2024年形势预判 2、风光大基地、集中式、分布式光伏电站开发与设计模式创新 3、海上光伏项目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4、新型电力系统构架下分布式能源的发展思考 5、新能源电力市场化交易现状 6、2024全球光伏装机需求展望及国际重点市场解析 7、2024光伏产业链价格走势预测分析 主题二:引领变革:光伏产业链核心技术创新 1、新型电池及组件材料、设备选型解决方案 2、大尺寸硅片+薄片化技术竞争力分析 3、高效太阳能电池与新型组件技术分析及应用场景分享 4、TopCon、HJT、IBC等技术路线进展及降本增效、新型技术和产业化路径发展趋势 5、钙钛矿&叠层电池结构研究、材料配方、工艺技术、设备验证 6、国产元器件应用情况及发展展望 7、光伏逆变器技术创新 8、新型光伏跟踪支架技术增益解决方案 9、“数智时代”助推光伏制造数字智能化技术创新 主题三:碳索未来:光储充融合创新 1、光储核心设备及系统创新解决方案 2、工商业光储项目商业模式探索 3、光储充设计及应用案例分享 4、虚拟电厂在分布式光伏中的应用 主题四:“光伏+”应用及模式创新 1、风光大基地项目案例及难点解析 2、复合光伏项目如何规避用地风险 3、“光伏+”创新模式开发与应用 4、零碳园区的用能分布及用能管理 5、BIPV/BAPV多种应用场景技术创新与应用 6、海上光伏项目案例及选型要点 7、绿氢的经济价值与市场前瞻 主题五:后市场带来的有效增益 1、光伏运维市场现状及解决方案 2、智能运维创新运用新思路 3、绿色金融业务助力光储融资创新模式 4、从投资角度看光伏、储能、售电一体化进展 5、光伏组件回收机制及发展前景展望 6、光伏智能运维创新运用新思路 七、日程安排 八、参会对象 政府部门、驻华机构、行业协会、能源开发、智能电网、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光伏系统集成、组件、电池、逆变器、支架、电缆、光伏辅材、生产设备、运维、解决方案提供商、工商业业主、产学园区、安装运维、投资商、EPC、光储一体化企业、经销商、咨询设计、施工监理、认证和测试 、科研院所、大专院校、金融投资、服务机构、新闻媒体、相关扶贫县镇代表等预计500余人。 九、支持媒体 新华网、中国能源报、江苏卫视、新华日报、凤凰网江苏、扬子晚报、南京晨报、中国网、全国能源信息平台、上海有色网、索比网、光伏盒子、光伏资讯、国际能源网、光伏们、智汇光伏、新型电力(智能电网)装备集群公共服务平台等。 十、会务事项 1、有意协办、支持、主题演讲、专场合作、礼品赞助、招待酒会、专题对话等赞助活动的单位,请尽快与大会组委会秘书处联系。 2、会议费:非会员单位3200元/人,会员单位2800元/人。以上费用含会议费、资料费、通讯录、会议期间用餐。住宿、交通费用自理。 十一、组委会联系方式 易云露: 13809000824 13809000824 徐子绚: 13260761193 13260761193 附件: 参会回执表 江苏省可再生能源行业协会 2023年12月6日 附件: 参会回执表
2月24日,中能电气发布公告称,为进一步优化公司资产结构,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结合公司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公司拟将其持有的全资子公司上海熠冠新能源有限公司100%股权转让给天津紫菁新能源有限公司,交易总价约为人民币14106.60万元。转让完成后,中能电气将不再持有上海熠冠股权,天津紫菁持有上海熠冠100%股权。本次交易将导致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发生变更。 中能电气表示,本次交易标的为公司持有的全资子公司上海熠冠100%股权暨上海熠冠旗下子公司合计持有的33.63395MW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资产。截至《收购协议》 签署日,上海熠冠持有光伏发电项目29 个(共计约61MW),上海熠冠及旗下控股子公司、孙公司(亦称“项目公司”,为光伏发电项目的投资、建设主体)共计19家,本次转让的项目公司不包括萧县熠冠新能源有限公司、萧县熠冠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重庆熠冠新能源有限公司、江阴瑞光微欣电力有限公司4家项目公司。目前公司正在同步办理本次天津紫菁未受让的4家光伏发电项目公司股权在中能电气本公司内部的转让手续。 本次转让的上海熠冠光伏项目如下:
近日,调研机构Mercom India Research公司发布最新报告显示,印度2023年光伏新增装机容量为7.5GW,较2022年13.4GW相比下降44.1%。 具体来看,2023年印度安装的大型光伏系统装机同比下降了50.8%,从2022年的11.7GW降至5.8GW,占年度新增装机总量的77.2%。值得一提的是,仅第四季度,大型光伏系统新增容量就占到新增总量的77.4%。 2023年,屋顶光伏系统占到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剩余的22.8%,其中第四季度安装了1.8GW,环比2023年第三季度1.9GW安装量相比下降了6.6%,同比2022年第四季度3.1GW装机量相比,同比下降41.3%。 截至2023年12月,印度累计新增光伏装机容量为72GW。 研究表明,印度2023年安装的大型光伏系统平均成本有所下降,其中,2023年第四季度创下了自从该国开始安装大型光伏系统以来最低的季度平均项目成本;2023年第四季度安装的大型光伏系统平均成本季度环比下降14.3%,同比下降26.6%。 截至2023年12月,印度拉贾斯坦邦、卡纳塔克邦和古吉拉特邦是累计安装大型光伏系统装机容量最高的三个邦,占印度各邦安装的大型光伏系统装机容量的54.8%。 此外,报告预测,2024年印度新增光伏系统装机容量将大幅增长,因为印度太阳能公司(SECI)、印度国家水电公司(NHPC)、印度国家热电公司(NTPC)和印度可再生能源发展局(IREDA)拍卖的大型光伏项目在2022年12月至2023年6月期间获得延期。
据悉,近期以色列太阳能逆变器供应商SolarEdge报告显示,2023财年该公司出货了12.6GWac的逆变器和744MWh的电池。其中2023年第四季度的出货量急剧下降,仅出货了901MWac的逆变器和133MWh的电池,较第三季度环比下降了76.5%。 SolarEdge表示,其业务继续受到疲软市场环境的影响,渠道的高库存水平确保了其2023年第四季度的出货量放缓,预计库存将在年底前恢复正常,因此提供保守的2024年第一季度指引,预计将在2024年第四季度恢复正常。 据悉,今年1月,SolarEdgeTechnologies(SEDG.US)宣布了一项包括裁员在内的重组计划,旨在减少运营费用,并使其成本结构与当前市场动态保持一致。该公司计划裁员900人,约占其全球员工总数的16%,其中约500名被裁员工来自公司的各个生产基地。此前,该公司已采取措施与当前市场条件保持一致,包括停止在墨西哥的生产,减少在中国的生产能力,以及终止该公司的轻型商用车电子交通活动。
从南京大学获悉,该校谭海仁教授课题组研制的大面积全钙钛矿光伏组件取得新突破,经国际权威第三方机构测试,其稳态光电转化效率达24.5%,刷新此类组件的世界纪录,也为后续产业化发展打下技术基础。相关论文2月23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上。 钙钛矿电池因其光电转换层使用钙钛矿结构的材料而得名,指通用化学式为ABX3的一类材料。在ABX3晶体中,BX6构成正八面体,BX6之间通过共用顶点X连接,构成三维骨架,A嵌入八面体间隙中使晶体结构得以稳定。 钙钛矿具有轻质、柔性、弱光性高等特点,下游应用场景广阔。(1)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钙钛矿可以做到自然半透,同时颜色可调,因此既可以作为发电幕墙,也可以用于发电石材。(2)车顶光伏,汽车对面积及重量相对敏感,轻质的钙钛矿组件是理想的材料之一。(3)移动设备和电子产品,钙钛矿低温即可制备,可制成柔性器件,应用于可穿戴电子产品的移动电源。(4)联网传感器,钙钛矿的弱光发电性能好,可以在室内弱光条件下为物联网传感器提供可靠稳定的电力来源,让物联网更加轻量化也更可靠。(5)大型地面电站及分布式光伏,钙钛矿理论转换效率高,且可以与晶硅电池叠层实现更高转换效率,未来在光伏电站场景具有较大发展潜力。 钙钛矿组件在单一工厂即可实现生产,相较于晶硅生产链条显著缩短。晶硅电池生产通常需要经过硅料、硅片、电池、组件等多个工厂,若不考虑不同工厂间的运输过程,从硅料到组件完工需要约3天时间。相较于晶硅组件, 钙钛矿组件的生产流程大幅缩短,玻璃、胶膜、靶材和化工原料等原材料通过单一工厂流水线即可完成生产制造 ,组件成型只需要约45分钟时间。同时,钙钛矿制备条件温和,可有效降低生产能耗。不过,长期稳定一直是钙钛矿电池面临的主要问题,导致其理论寿命明显低于晶硅。钙钛矿材料稳定性较差,易发生分解。制备大面积钙钛矿电池存在效率损失,制造工艺要求高。 当前钙钛矿成本仍然较高,技术进步以及规模化有望助力降本 。据Solarzoom测算,以2024年1月初的价格水平,硅料6万元/吨左右时,晶硅主产业链一体化的情况下,PERC组件单瓦成本约0.8元/W左右。据极电光能,百兆瓦级钙钛矿中试线阶段成本大约在1.5-1.6元/W之间。 华创证券研报认为,钙钛矿技术逐步渗透,有望带动设备及钙钛矿组件市场规模快速增长。(1)设备市场空间,假设2024-2030年钙钛矿渗透率由0.2%逐步提升至15.5%,大规模量产后钙钛矿设备投资额下降至5亿元/GW左右,预计到2030年 全球钙钛矿设备新增市场空间将达到830.6亿元 ,2024-2030年CAGR约80%。(2)钙钛矿组件市场空间,预计到 2030年全球钙钛矿组件市场空间有望达到1816亿元 ,2024-2030年CAGR约108%。 针对钙钛矿电池产业化所带来的投资机会,国金证券认为目前看主要有3个方向:方向一是 可以提供钙钛矿各类功能层制备所需的镀膜设备、涂布设备或是划分电池的关键激光设备厂商 ,重点推荐捷佳伟创、迈为股份、京山轻机,关注杰普特、德龙激光、曼恩斯特、德沪涂膜;方向二 是有望受益于钙钛矿产业化所带来的封装体系变化的相关材料企业 ,重点推荐金晶科技,关注耀皮玻璃;第三个方向是 钙钛矿产能布局相对领先的头部制造企业 ,重点推荐协鑫科技,关注隆基绿能、通威股份、晶科能源、纤纳光电、仁烁光能、极电光能。
经过数年快速的大型化,10MW风机在2024年正式成为“主力选手”,运达股份中国中车等整机企业首台陆上风机分别于今年1月、2月完成吊装,而背后是日臻成熟的大风机产业链。业内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陆上风机正式进入10MW时代,预计今年装机量达5-8GW。 三一重能相关负责人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公司2023年11月中标黑龙江华电宁安风水山风电项目,是陆上首个10MW风电项目,今年行业会有更多的陆上10MW级项目,“比如内蒙古能源有多个项目明确要求风机为10MW机型。” 零部件方面,新强联相关负责人同样表示,从轴承生产角度来看,下游客户出于保密需求,公司产品在出厂时并不知道具体应用于多大型号的风机,不过应用于更大功率风机的轴承占比逐年提升。 10 MW风机崭露头角 日前,中车株所自主研制的10MWD230陆上风力发电机组在中国电力科学院张北试验风场完成吊装。早一点的1月 24 日,运达股份首台陆上 10MW 智能风电样机顺利吊装完成。 据悉,10MWD230风力发电机组是中车株洲所全新推出的10MW级别陆上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组整机产品平台,风轮直径230米,单支叶片长度112米,扫风面积最大可达到41547平方米,较8MW机型提升14.3%。 此前,国内风电黑马三一重能的10MW机型已经在通榆运行了近半年,金风科技(002202.SZ)和远景能源的10MW样机也已经完成样机吊装。 行业观察人士李彩球告知财联社记者,除哈电风能有限公司未正式宣布外,国内主流风电整机企业陆上风电10MW+级别的大兆瓦机型都已进入样机吊装或下线阶段,中国风电也正式进入万千瓦阶段。 大风机“担当大任”的背后,离不开供应链的支持。 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叶片。1 月 10 日,时代新材(600458.SH)首支 120 米级超大 型海上风电叶片在叶片射阳工厂顺利下 线。 1月中旬,三峡能源天津南港海上风电项目首支 113 米风电叶片成功下线。该型叶片主要配套东方风电自主研制的 8 兆瓦至 10 兆瓦等级海上风电机组。 主轴和轴承方面,财联社记者采访获悉,金雷股份(300443.SZ)、新强联、洛轴等均具备大兆瓦风机所需的零部件产能,并经过充分的验证。 装机将达5-8GW 从2020年至今,中国风电大跃进式发展,3 年实现容量增加 3 倍,从 3MW 级别进入 10MW 级别 (陆上),海上风电从 6MW 进入 18MW 级别,背后的驱动力无疑是平价的推动和倒逼。 2023 年 1 月,运达股份陆上 9MW 平台机组,已斩获近 2GW 订单。 2023年10 月,10MW 机型开始进入业主的招标范 围,2023 年年底,三一重能成为业内第一个中标 10MW 机型的整机商。 对此,业内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基于度电成本的压力,大兆瓦的陆上风电机型已经成为必选,一方面可以大幅度 降低风电场的建安成本,一方面整机通过大型化还能继续降本。 根据最新的 10MW 机 型整机招投标价格信息显示,三北沙戈荒陆上 10MW 机型的单机+塔筒(钢塔/混塔) 价格已经在 1300-1400 元/kw 水平,意味着沙戈荒风电场的造价水平已经逼近 3000 元 /kw(历史数据统计显示,在此造价水平下,风电的发电能力至少是光伏的 2 倍以上。 李彩球表示,从核心大部件产业链看,主轴及轴承,叶片,齿轮箱,发电机及变流器都已进入批量生产阶段。从10M 主流整机企业的市场订单初步统计来看,2024年预计招标量或将超过10GW,预计2024 年10MW 级的陆上风电场建设规模将达到5- 8GW,占整个陆风的6%-10%,成为“主力队员”。其机型的大规模应用,也将把2024年陆上机型的单机容量继续提升20%以上。
今日有色
微信扫一扫关注
掌上有色
掌上有色下载
返回顶部